公务员薪酬公开本不该这么难
公务员薪酬问题及解决方案

公务员薪酬问题及解决方案公务员是国家机关的核心力量,他们担负着国家的行政管理、人民的事务处理和服务保障等任务。
在中国,公务员薪酬问题广受关注,人们普遍认为公务员薪资偏低,难以吸引人才和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稳定。
如何解决公务员薪酬问题,提高他们的待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公务员薪酬问题1.1公务员薪酬偏低公务员薪酬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公务员薪酬偏低已成为普遍的看法。
许多公务员对待遇不满,这也造成了人才流失的情况。
仅凭月薪水入手,多数普通公务员月薪不足4000元,与普通职业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热门职位和特殊任务的公务员则有一定的福利和津贴。
因此公务员薪酬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1.2薪酬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公务员薪酬的制度体系也不完善,薪酬结构缺乏差异化,没有有效地建立起公务员薪酬制度、福利制度与绩效考核体系的相互协调。
公务员的薪酬主要按职级划分,即职务层次越高,工资也随之提高。
但是,这种制度无法体现公务员的实际工作和贡献,而且无法激励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3公务员薪酬不透明公务员薪酬的透明度也存在问题,公民无法了解具体的薪资待遇,一些不法之徒就会钻此空子,进行贿赂或其他非法活动,公务员不良作风就会滋生。
由于薪酬透明度低,公民也无法对薪酬福利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反馈,进而严重破坏了公权力的信任基础。
二、解决公务员薪酬问题的方案2.1增加薪酬支出工资待遇是吸引公务员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何提高公务员的薪资待遇,加速公务员薪酬激励的体系建设,应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一方面,调整公务员薪酬待遇的政策应足够周全,要考虑公务员的需要和经济状况,避免过度地减少公务员薪酬,或过度了提高公务员薪酬的政策失衡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薪酬支出,激励优秀人才加入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
2.2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公务员薪酬制度应当切实反映公务员的工作贡献和业绩表现。
要达到这一目的,领导部门应当建立一个非常成熟的绩效考核系统,以确保薪酬制度公正合理。
公务员的工资福利的尴尬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公务员的工资福利的“尴尬”全国人大等也公开了2012年决算相关数据。
至此,记者查询到公开的部门已近90个。
此次部委决算公开中,只有两部门公开了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支出。
国家民委的工资福利支出为127569.93万元,邮政局工资福利支出为6996.32万元,也被指笼统含糊。
报道以“公务员工资福利未公开被指成尴尬信息”为题,叩问决算,希望推动预决算公开的细化和进步,引发舆论关注。
老百姓心目中,渴望看到细化的,能够读懂的预决算,预决算公开是民众知情权得到尊重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建设诚信政府的有效举措。
然而,“信息公开”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雾里看花,不明就里。
尤其是“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更让人看不明,猜不透。
民众质疑,是“无法公开,还是不想公开”,这一疑惑折射出民众对目前公开状况的不满和对公开进步的期待,政府理应作出回应。
大家都看到国考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悲哀,让人对“围城”里的隐形收入充满质问。
民众不解,甚至怀疑公务员福利收入远高于工资,对其合法性提出质问,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每每遇到这样的诘问,公务员和某些部门仅以“其实公务员收入不高,而且很辛苦”作回应,难以服众。
“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就工资福利问题而言,并不太难。
只需要详细地说清楚,解释清楚,就能让很多猜忌和谣言死于阳光,也不会让很多公务员继续感到“尴尬”。
有专家认为,公务员工资福利水平不透明,可能是由于实际水平较高,导致这部分信息成为了“尴尬”信息。
所谓“尴尬”,就是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一方面是很多公务员自身觉悟高、党性强,认为应该从上至下细化公开信息;而另一方面,目前预决算公开又缺乏法定标准,难以规范。
就目前看来,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支出均包含在“行政经费”开支里。
而实际上,在预算编制术语中,并没有“行政经费”这样一个说法,而是由政府部门将一部分支出“归”为行政经费,其笼统而不恰当,也正是民众质疑和不满的焦点。
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实践中的难题及其破解

资 标 准 中 . 一 职 务 层 次 设 若 干 工 资 档 次 , 务 员 按 担 每 公 任 的 职 务 确 定 相 应 的 职 务 工 资 .并 随 职 务 及 任 职 年 限
的 变 化 而 变 化 职 级 工 资 制 较 以 往 的 工 资 制 度 有 了很
付 能力 进行 的应 急性变 革 .至多 是在 制度设 计 的过程 中 参 考 了 其 它 地 方 的 做 法 . 没 有 也 不 可 能 形 成 全 国统
放 制 度 ;建 立职 务 与 级 别 分 立 的 两种 体 系 ,借 鉴 宽 带 薪 酬 的做 法对 我 国公 务 员的 薪 酬 进 行 改 革 ,分 类 定 薪 。 注 重 绩效 ; 建 立 一 个 独 立 的社 会 薪 酬调 查机 构 关 键 词 :公 务 员 ;薪 酬制 度 改革 ;地 区间 公 平 ; 内部 公 平 ; 外部 公 平
i 竹t与强
公 务 员 制 度
公务员 制虞 蕈: 贱申的 :
口 杜 万 松
I 苏 省 行 政 学 院 。江 苏 江 南京 200 ) 10 4
该解
摘
要 : 近年 来 . 各地 自发 性 地 进 行 了公 务 员 薪酬 制度 改 革 ,但 没 能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一 直存 在 着 的 、 困扰 我 国 公 务
中 图 分 类 号 :D 3 . 603
收 稿 日期 :2 0 — — 8 090 0 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2 7 (0 9 8 0 4 — 4 0 7 80 2 0 )0 — 0 0 0
作 者 简 介 :杜 万松 ( 9 2 ) 男 , 苏邳 州人 , 苏省 行 政 学 院副 教 授 , 士生 导 师 , 究 方 向 为行 政 管理 、 政 法 。 j6一 , 江 江 硕 研 行
公务员福利待遇及相关问题(3)

公务员福利待遇及相关问题(3)第五,国外公务员都能公开工资,而我们不能,连俄罗斯现在都能了,普金总统刚公布了自己的财产。
答:公务员工资当然要公开,我认为越早越好。
其实随时可公开,因为财政网上全部有。
之所以还没有公开,问题本质不在于公开工资,而在于公开全部财产。
其一是各地区各单位差别太大,就是同城的也有很大差别,如武汉市直机关与省直机关,如果公开,矛盾无法解决。
其二是领导特别是一些有权势的领导不敢公开全部财产,如硬性公开,其社会震动太大,搞得不好会造成社会动荡。
其三,我国民主还是初步的,领导干部也并不是公开竞争而上的,还没有达到公开化程度。
俄罗斯经过十几年动荡才达到今天民主公开程度的。
我想,过不了多久会公开化的,但一些制度安排要先出来。
第五,几十个公务员干一个公务员的活,还吵着要涨工资?中国公务员人最多,老百姓养不起。
答:我国公务员队伍庞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虽经过多年改革,但人浮于事的现象还存在。
公务员工资10年未涨,这是极不正常的,也违反公务员法。
你不能把北上广公务员工资与广大中西部公务员工资等同,也不能把部分有权有势的领导干部与普通公务员工资等同。
人们只看到公务员中强势部门的福利待遇,一些腐败分子的奢侈生活,就以为广大公务员高工资高福利,其实,他们和千千万万普通工作者一样,还房贷,挤公交,精打细算过日子,不要把他们当作特权阶层。
我国公务员系统相当复杂。
如果仅从多少老百姓养活一个公务员等单纯人数比例上分析不能说明问题。
历史上,一个县太爷是京官,但他所带的随从如师爷等不算官员,古代称吏,其实是准官员。
还有,地方管理靠乡绅宗族和保甲制,也就是社会组织在参与管理,这些人从事公务但又无编制,所以算上这些还是很大数量的,而我们统计却只有官员。
古代事务相对较少,人口流动少,对外交往少,官员管理事务少,不能简单与今天公务员人数相比。
今天公务员之所以庞大,主要是把吃财政饭的人都算上,其实,吃财政饭的人中,相当一部分人不能算公务员,如教师,在地方人员费用支出中占一半以上。
公务员薪酬问题

公务员薪酬问题公务员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其薪酬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公务员薪酬的现状、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公务员薪酬现状当前,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存在一些普遍的情况。
首先,公务员的基本薪资相对较低,不足以吸引和保留人才。
其次,各级公务员之间的差距较大,导致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此外,公务员的薪酬结构较为复杂,各类津贴和奖金的设置使得整个薪酬体系不够清晰透明。
二、1. 低薪问题公务员的基本薪资水平相对较低,这与他们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不相称。
此外,公务员的薪酬不能与市场上同等职业的水平相媲美,导致公务员队伍中的优秀人才流失。
2. 差距过大公务员之间薪酬差距过大,一方面,高薪级公务员的存在可能带来腐败和不公平的问题,另一方面,低薪级公务员往往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3. 薪酬结构复杂公务员薪酬体系中各类津贴和奖金的设置较多,导致整个薪酬结构复杂而不透明。
这种情况容易引发腐败和不公平的问题,也难以实现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三、解决公务员薪酬问题的可能方案1. 提高基本薪资水平公务员的基本薪资应该与其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相匹配,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
此外,可以考虑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纳入考虑范围,以确保公务员薪资与市场相适应。
2. 合理设置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使公务员能够获得与工作业绩紧密相关的奖金和晋升机会。
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公正透明,解决差距过大和薪酬结构复杂的问题。
3. 加强薪酬公开和监督推进公务员薪酬公开和监督,使薪酬体系更加透明。
透明的薪酬体系有助于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也可以提高公众对公务员薪酬的认可度。
4. 全面考量公务员的劳动价值在确定公务员薪酬时,除了考虑其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外,还应全面考量其工作质量、效率以及公共利益的绩效。
这有助于建立起一个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
四、结语公务员薪酬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为了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我们需要解决低薪问题、差距过大和薪酬结构复杂等问题。
公务员涨工资,公开标准才能化解争议

2014年两会召开前,舆论预测两会热点时都提到了收入改革,在当前内地工资架构体系中,公务员工资成为无法回避的焦点问题。
自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公开表示将就提高公务员工资提交议案以来,此话题持续升温,并引发全民广泛讨论。
3月9日,国家公务员局高层表态,称已经按中央要求在研究调整方案。
至此,延续一周多时间的公务员工资话题有了阶段性结论。
舆情走势:话题热度持续升温3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对媒体公开表示,将提交提案,建议大幅提高中国公务员的工资,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群体的工资。
相关报道于2日刊发后,立即引发热议。
凤凰网针对此话题进行网络调查,截至9日中午,赞成公务员涨工资的呼声已呈压倒性优势,逾6成网友赞成公务员工资上调。
然而,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各界的观点却并不统一。
说起工资待遇,基层公务员群体叫苦声一片,也有高级公务员认为不适合大幅调整。
而在非公务员群体中,更多人将矛头直指向公务员薪酬背后的灰色地带。
为什么要涨:基层公务员称现状不合理3月3日,红网刊发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关于工资待遇的自白》。
文章作者称,公务员的工资真是太低了,并且非常不合理。
我参加工作三十年,每月拿到工龄工资三十元(一年一元钱),一元钱连一颗白菜都买不到,这不是寒碜人吗?很多人都说公务员有灰色收入,其实,有灰色收入的只是手握权力的公务员,绝大多数公务员是清贫的。
因此,给基层公务员加薪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几天后,新华社刊发了一篇题为《三个公务员的工资帐本》,以三位不同层级单位的公务员代表为例,描述了公务员工资体系的现状。
文章称,从“八项规定”到纠正“四风”,公务员的隐性福利越来越稀薄。
作为机关单位,可能唯一保留的福利就算是食堂了,但也不是免费。
福利分房没有了,经济适用房遥遥无期,机会渺茫,工作不到10年根本不要想。
中秋节没有月饼,端午节也没有粽子。
对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政策,三名公务员一致认为,这对于公务员群体来说都是减负减压。
完善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方法

完善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方法一、背景公务员薪酬制度是指国家对从事公共事务的公务员所实行的薪酬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不断优化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薪酬水平低、薪酬分配不公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现状目前,我国公务员薪酬主要是由基本工资、津贴和补贴组成。
其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公务员职务层次和地区划分确定的,津贴和补贴则是根据不同的岗位和工作条件而定的。
虽然我国公务员薪酬已经逐步提高,但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另外,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
这也是公务员薪酬体系中所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三、完善途径1. 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薪酬公务员薪酬应该基于市场情况调整。
与此同时,应该杜绝工作量过大、责任重大却得不到应有回报的现象。
在市场条件下,公务员实际上缺乏个人竞争和职业晋升等机制。
为了确保公务员薪酬水平合理、透明、公正,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薪酬评价制度,评价标准应该综合考虑工作成绩、奉献精神、工龄、学历等因素。
2. 调整薪酬结构公务员薪酬结构应该向基本工资倾斜。
基本工资应该占到薪酬总额的一定比例,并适度提高。
津贴和补贴应该在合理、透明、公正的基础上进行规定。
3. 提高责任心提高公务员的责任心,促进其为民服务的意识。
通过鼓励或轻重惩罚来引导公务员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加强对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同时,应该建立一套内部审计制度,以监督公务员的职务履行情况,对失职渎职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4. 加强对公务员的评价和监督加强对公务员薪酬实行的评价和监督,保障公务员薪酬公开、透明、合理。
对于出色表现的公务员,应该给予适当薪酬奖励;而对于违反法规、职责与职业操守的公务员,应严肃处理。
5. 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引进竞争机制,对公务员评价进行分级,以鼓励和激励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参与公务员岗位竞聘。
这样可以很好地促进公务员的素质提高,提高公务员岗位的竞争力。
6. 建立统一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需要建立统一的制度,保障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我为何要公布公务员“收入真相”

我为何要公布公务员“收入真相”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4年第29期一个自称工作了30年的湖南中部某市级机关公务员“鼓台山”在网上晒出工资条——每月实发2643.68元。
同时,他还晒出了自己供职于中央某部委的女儿的工资——每月2790元,外加800元的住房补贴。
该帖发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认同、质疑、同情、不屑……各种声音充斥于网络,“鼓台山”所说的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在网上晒出工资?既然收入这么低,为何还要坚持下去?近日,经过多次沟通,“鼓台山”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邹春霞的采访,回应了针对公务员收入话题的种种疑问。
大家都对公务员工资水平感到困惑记者:为什么会想要披露“公务员收入真相”呢?鼓台山:大家在一起闲聊时,特别是不同地区公务员朋友在一起时,说的最多的是工资问题,大家都对公务员工资水平这么多年不见提高感到困惑。
但是,作为公务员的我,总是想普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到底如何,高层不可能不知道,也许是等待时机吧。
可是就这样等了一年又一年,物价、房价日新月异,我们的工资却十年未上涨。
记得十年前我的月收入大概2000元多一点,那时我们单位对面的早餐店一碗米粉是一块五,现在早就涨到七八块一碗了,我的每月收入还是2000多元,相差无几。
一些媒体评论员把这种反映公务员实际收入的情况说成是“撒娇哭穷”,称“公务员热不降温,公务员就不必加薪”,真不知是什么逻辑。
记者:是什么最终促使您写这篇文章?鼓台山:最终促使我下决心动笔来写的还有一件事。
今年元月的一个晚上,在中央某部委机关工作的女儿打电话给我,很沮丧地说,这个月打到存折的工资才2790元,比以前少了将近500元,每月交了房租剩下不到500元了,还怎么生活啊,只能另找工作了。
作为父亲,我只能用大道理安慰她,说你在部委机关为国家服务,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就算工资再少也不能辞职,钱不够我们共同省着用。
我还说,这个状态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的,说不定今年会先减后加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薪酬公开本不该这么难
一是一,二是二,但当常识遭遇刻意神秘化的大幕,一不一定是一,二也不一定是二。
随着政府部门决算报表的公开,一向深藏其中的秘密———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向公众展露亦真亦幻的面容。
根据报道,惠州市政府57
个直属单位中,有34个市直单位在2013年部门决算报表中披露了该单位的年度工资福利支出情况。
记者通过不同途径获悉32个单位2013年度在职人数,并据此计算出部门人均工资福利,有28个部门去年人均工资福利超过10万元,约占87.5%。
其中,有6个部门人均工资福利超过14万元。
但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解释,由于预决算报表的统计口径差异,以及部门实际运转中新增在编人员、聘用合同工等因素,实际收入并没有这么高。
那到底是多高?“敏感话题,请别报道。
”
实际上,在现实操作中,只要政府部门愿意主动脱敏,一张财政报表就可以做到让公众感知什么是真正的“阳光财政”,“阳光工资”更不在话下。
但是,几乎没有部门会这么做。
国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晒财政预决算信息,所以公开是一条底线,鲜有部门公然抗命,至于怎么公开,公开到何种程度,数据如何拿捏,是大而化之,还是条分缕析,就全看本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觉悟”了。
不过,公务员薪酬待遇的隐秘化,举国皆然,企图从地方政府部门的一张决算表探知公务员收入的门道的确有点绕。
最简单的例子,部门晒出的决算表中,工资福利支出一项均包含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总数,其中的基本支出部分用于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开支,项目支出部分则用于临聘人员、合同工等工资支出。
这样一张决算表,哪怕只需标示部门在职以及临聘人员人数,普通公众即能探知他们大概的收入程度。
当然,更为准确的做法是,部门应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数额进行分列,如此,公众便能精确定位到公务员(而不是包含合同工)的年收入水平。
有部门在收到记者的质疑后,便分别列出了两种工资福利支出的详细数据,可见,公开公务员工资福利在技术上毫无难度,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等到媒体绕着弯儿计算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水平,至此已是被动公开,自然难获公众的普遍认可,反会招徕无数吐槽与质疑。
原因即在于目前公务员总体收入仍太过隐秘,缺乏足够、主动的信息公开,可以让公众对照验证真伪。
遗憾的是,我国迄今未曾出台公务员工资公开的政策,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没有明确规定公务员的工资应属公开的范围。
因此,它既可以是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也可以是不予公开的个人隐私。
其实,正如惠州某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所言,推行“阳光工资”以来,同一地区的公务员收入有了核定标准,未必会有什么猫腻。
为什么选择不公开呢“敏感”无疑是一个理由。
一般人认为,官方的敏感是怕引起不良的社会反应,比如公开公务员薪酬之后,刺激所谓的“社会红眼病”,加剧仇官心态。
但我认为,这种所谓的敏感,更源于官方对公务员群体内部待遇失衡的忌讳,尤其是不同地区间公务员的收入相去甚远,长久以来造成了这一群体内部的怨气和认同撕裂。
根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政策,公务员工资是中央财政发一部分,地方财政发一部分。
前者属于基本固定部分,地方财政补贴部分就是各地工资差异所在。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财政状况不同,支出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岗位津贴的不同标准便造成了公务员之间收入的差距。
即便在惠州市各县区间,这一差距也形同沟壑。
此前有市人大代表指出,大亚湾区的公务员人均津贴补贴是龙门县、惠东县的三倍。
最后,要感谢两个部门公开了权威数据:一个是市代建局,该局表示2013年在编人员人均年工资福利收入约12.5万元;另一个是市水务局,明确称2013年人均工资福利支出11.38万元。
尽管这两个数据跟公务员的实际收入相比仍显保守,但已经十分可观。
怎么可观法?惠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47126元,这两个部门的工资福利水平是该平均数的2.4-2.7倍之间。
如前所述,在惠州,并非所有的公务员都有如此可观的收入。
同样是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按行业分类,2013年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年人均工资是64031元。
根据官方的定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包括如下子类:中共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其中的公务员编制人数约占半数。
64031元的行业平均工资,比47126元的全体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已经高出不少,但比起惠州市直部门公务员的平均收入,大约只是其50%-60%。
是什么拉低了公共管理机构的平均工资数?一是在其中工作的广大非公编制人员,二则是公务员队伍中市直与县区、县区与县区间的收入鸿沟。
就此而言,惠州的公务员平均薪酬比起绝大多数行业的确偏高了,表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显著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运作机制,过多地被政府公务人员所占有。
但是,市直与县区、基层之间的公务员收入差距则被刻意掩盖了,导致绝大多数落后县区、基层公务员有苦无处诉,诉了也难免换来矫情的指责。
公开各级、各县区的公务员薪酬,对谁有好处,已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