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砂粒度_粒度分布_紧实率和真空度对V法造型的影响
消失模与V法的主要缺陷与应对措施

消失模与V法的主要缺陷与应对措施(一)铸造工业网昨天中国铸造科工贸消失模与V法技术培训中心张玉芳摘要:消失模与V法共同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关键词:消失模与v法质量控制解决方法:①降低原材料S、P含量,达到铸造标准,即S≤0.04以下,P≤0.03以下②提高涂料透气性,以桂林5号为例:铸钢件以100~200目石英砂比例为妥,砂粒之间间隙是透气之根本③白模质量控制在4~16kg之间,以便在高温下气化,顺利排出产生废气,减少碳渣产生。
④增加气流量,就增加真空泵功率。
气压≠气流量,气流量和气化速度对等或略大于气化量,就不容易产生气孔。
消失模与V法铸造存在的主要问题之表现、原因与解决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气孔:产生的主要原因:①原材料——S、P含量较高②涂料透气性差③白模质量太重,气化速度慢④负压气流量小⑤浇注温度偏低适当提高浇注温度,消失模气化时吸收一定温度,在热幅射作用下逐渐气化,提高浇注温度同时可适当解决掉一定气孔,能得到致密铸件。
铸铁件一般浇注温度1450~1480℃为佳,铸钢件1600~1650℃为佳。
⑥浇冒系统设置不合理合理的浇冒系统是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对于每一个不同的铸件要一定设置合理的浇冒系统,能立铸件勿卧放置,即要照顾铸件补缩又要防止气孔产生。
⑦脱氧不良脱氧不良直接导致气孔产生。
氧化的金属液会产生多如牛毛的气孔,白模本身是碳氢化合物氧化的金属液在氧的作用下产生细微的水珠从而气化速度放慢,细微的水气伴随金属液进入型腔,气体来不及排出,金属液达到凝固状态,从而产生较多集中在一起气孔,在铸件表面、内部都有大量渣气,所以高温脱氧以防气孔产生,低温氧化千万不能浇注。
⑧型砂粉尘太多,型砂透气性差型砂中的粉尘极大地影响型砂透气性,白模气化不能被及时抽走,气孔渣孔、碳气混合物会聚集在铸件表面,大大影响产品质量,铸件甚至报废。
2、粘砂原因:①涂料太薄,浇注温度偏高②负压太大,气流量小③浇注速度太快,冲刷太猛④涂料耐火强度差解决方法:①铸铁件,涂料厚度一般为1.5~2.5mm,太厚影响透气性,太薄容易粘砂铸钢件在2.0~3.0mm之间,所用骨料不同看铸件材质,浇注温度合理范围铸件所需的合理温度内。
V法铸造

V法铸造工艺及应用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V法造型的工艺特点、造型特点以及应用范围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V法铸造的简介V法造型铸造又称“真空密封造型铸造”,或者称“负压造型铸造”、“减压造型铸造”,它与传统的砂型铸造有很大的不同。
它是采用无粘结剂的干砂作造型材料,将真空技术与砂型铸造结合,靠塑料薄膜将砂型的型腔面和背面密封起来,借助真空象抽气产生负压,造成砂型内、外压差使型砂紧固成型,经下芯、合箱、浇往,待铸件凝固,解除受压或停止抽气,型砂便随之溃散而获得铸件的一种特种铸造工艺方法。
2、V法铸造工艺原理及工艺过程2.1、V法铸造工艺原理(1) 根据铸件的形状尺寸制造带有抽气箱和抽气孔的模板。
(2) 将烘烤呈塑性状态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型板上真空泵抽气使薄膜紧密贴在型板上成型。
如图l所示(3) 将带有过滤抽气管的砂箱放在已覆好塑料薄膜的模板上,用抽气箱芯盒代替模板并在芯盒覆盖薄膜后,加砂前,通过芯头在芯盒内的适当位置放入过滤抽气管,在这里过滤抽气管,可作芯骨用。
(4) 向砂箱内充填没有粘结剂与附加物的干石英砂,借微震器使石英砂紧实,刮平。
放上密封薄膜,打开阀门抽去型砂内空气,使铸型内外存在压力差(约300~400mmhg),由于压力差的作用使铸型成型并具有较高的硬度,湿型硬度计读数可达95左右,保证了型腔的轮廓。
(5) 解除模板内的真空,然后进行拔模。
铸型要继续抽真空直到浇注的铸件凝固为止。
见图2(6) 依上法制下芯、合箱、浇注。
(7) 待金属凝固后,停止对铸型抽气,型内压力接近大气压时,干石英砂松散,铸型就自行溃散基本工艺装备及设备。
图1、塑料薄膜成型工艺图图2、浇注过程示意图2.2、V法铸造工艺过程(1) 制造带有抽气箱和抽气孔的模样。
(2) 将经烘烤有塑性的塑料薄膜覆盖到模样上,抽真空,使薄膜贴在模样表面上成形(称为成形),喷上快干涂料。
(3) 将带有过滤抽气管的砂箱,放在已覆好塑料薄膜的模板上。
V法铸造技术

V法铸造技术一什么是V法铸造?图1.1 V法工艺准备模型图1.2 V法工艺薄膜加热图1.3 V法工艺模型抽真空覆面膜、喷涂料图1.4 V法工艺将砂箱放于模型上图1.5 V法工艺将砂子加入砂箱、振实图1.6 V法工艺砂型顶部覆背膜图1.7 V法工艺砂箱抽真空、模型去真空、起模图1.8 V法工艺合箱、浇注图1.9 V法工艺铸件落砂1 V法铸造原理。
V法铸造,也称真空密封造型法或负压造型法,取‘真空’英文字‘Vacuum’的字头,而简称V法。
这种工艺采用不含任何粘结剂的干砂造型,利用塑料薄膜和真空砂箱密封,依靠真空泵形成铸型内外的压力差,使干砂紧实成型,并在负压条件下浇注,待液态金属凝固后,除去真空,砂型溃散,取出铸件。
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都是继机械成型和化学成型之后的第三代物理成型方法。
2 V法铸造工艺过程见图1.1——图1.9,九个步骤:1)准备模具。
模具上有透气孔与型板抽气室相连。
2)薄膜加热。
将EV A塑料薄膜放置在烤膜器下加热到软化状态。
3)覆面膜、喷涂料。
是关键工序,通过模具上的透气孔将负压作用于软化的塑料薄膜,使之与模具紧密贴覆;在塑模外喷涂料并烘干。
4)放置砂箱。
将负压砂箱放置在模具上。
5)加砂振实。
加干砂充满砂箱,通过振实台使干砂获得最大密度。
6)覆背膜。
上型将浇口盆与上型直浇道相连,冒口和排气孔要与大气相通;下型只需将砂子刮平覆背膜。
7)砂箱抽真空、起模。
造成砂型内外压差,使干砂得到紧实,同时释放模具抽气室的真空,并通入压缩空气反吹,将砂型与模具分开。
8)合箱。
将上型与下型合箱,准备浇注。
9)浇注、落砂。
浇注时砂型继续抽真空。
铸件冷却定形后,除去真空,砂型溃散,取出铸件。
3 造型材料1)型砂。
石英砂,SiO2含量98%以上,粒度70-150目。
2)塑料薄膜。
○1.薄膜必须没有气泡滴和针孔等缺陷,。
○2薄膜必须有很好的延伸性。
○3.成型后的薄膜不再保留弹性。
○4.薄膜不应与模型粘住。
射压造型型砂性能要求

前言高密度造型方法(或称高紧实度造型,包括多触头高压、气冲、挤压、射压、静压、吸压造型方法)的生产效率高、铸件品质较好,因而国内外应用都很普遍。
高密度造型对型砂品质的要求比较严格。
本文用表格(见文后附表)列举部分典型的国内外铸造厂实际应用的和部分设备公司推荐的高密度砂型主要的和经常测定的型砂性能,并加以评论。
1 紧实率和含水量湿型砂不可太干,否则膨润土未被充分润湿,起模困难,砂型易碎,表面的耐磨强度低,铸件容易生成砂孔和冲蚀缺陷。
型砂也不可太湿,过湿型砂易使铸件产生针孔、气孔、呛火、水爆炸、夹砂、粘砂等缺陷,而且型砂太粘、型砂在砂斗中搭桥、造型流动性降低。
使砂型型腔表面松紧不均;还可能导致造型紧实距离过大和压头陷入砂箱边缘以内而损伤模具和砂型吃砂量过小。
表明型砂干湿状态的参数有两种:紧实率和含水量。
附表中国内各厂的紧实率和含水量除特别注明以外,取样地点都在混砂机处。
但是型砂紧实率和含水量的控制应以造型处取样测定为准。
从混砂机运送到造型机时紧实率和含水量下降幅度因气候温度和湿度状况、运输距离、型砂温度等因素而异。
如果只根据混砂机处取样检测结果控制型砂的湿度,就要略增少许,以补偿紧实率和水分的损失。
以前的观点认为手工造型和震压式机器造型最适宜于湿状态下的紧实率大约在45~50%;高压造型和气冲造型时为40~45%;挤压造型要求流动性好,紧实率为35~40%。
由表中可以看出,目前铸件品质较好的工厂,高密度造型的型砂紧实率(大多是从混砂机取样)通常都在25~45%范围内,比较集中于30~40%之间,比以前有明显降低。
这是由于高密度造型设备的起模精度提高,而且要求砂型各部位硬度均匀分布,使型砂的流动性成为重要因素。
工厂的控制原则大多是只要能够保证起模顺利就尽力降低紧实率。
从减少铸件气孔缺陷的角度出发,要求最适宜干湿状态下型砂的含水量尽可能低。
高强度型砂的膨润土加入量多,型砂中含有较多灰分,所购入煤粉和膨润土因品质低劣而需要增大加入量,混砂机的加料顺序不当、揉碾作用不强、刮砂板磨损、混砂时间太短,以致型砂中存在较多不起粘结作用的小粘土团块,都会提高型砂的含水量。
65-V法与消失模铸造共用干砂及砂处理设备的分析和探讨--张建满(1)

V法与消失模铸造共用干砂及砂处理设备的分析和探讨张建满1谢沛文2张海江3陈宜秀4(1.华中科技大学 2.烟台四方铸造设备有限公司3.郑州玉升铸造有限公司4.福州益强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对原有关于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用砂的认识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对砂子粒度及其方面的认识做了适当修正。
在此基础上,从铸造工艺和设备两个方面说明了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共用干砂及其砂处理设备的可行性以及将会面临的问题。
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共用干砂及砂处理设备的几种方案。
并对每种方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作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V法,消失模,共用干砂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ppropriate correction on the original understanding about sand’s characteristic like size etc. on this basis, from two aspects of cast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shows V method casting or lost foam casting share the feasibility of dry sand and sand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will face the problem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we give several schemes where common dry sand and sand processing equipment are shared by V method casting and LFC ,and 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applicability and operabilityKey words: V-process,lost form casting(LFC),sharing dry sand;随着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技术人员意识到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具有共同特点:都使用干砂充填,振动紧实、塑料密封砂箱,真空抽气固定铸型以及负压浇注。
消失模铸造干砂紧实—拔出力对干砂造型的影响

定 以组合模样法 为实验的基础 , 以拔 出力 法 为测 定 负 压
度对 砂 子 紧 实 效 果 的 实验 方 法 ( 增 民 , 李 白天 申 , 德 华 李
.
干 砂 消失模 铸 造 砂 子振 动充填 和 紧实 的试 验研 究 .
第 二 届 全 国实 型 铸 造 年 会 论 文 E .吉 林 白城 : 9 2 ) C] 19 . 。 实验 方 案 确 定 如 表 1所 示 。 实验 方 案 表 明 了几 个 测 试 该 参 数 的 范 围和 每 项 的 参 数值 。
维普资讯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 O1 .23 N O.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 2 3卷
总第 6 2期
第 3 期
20 0 2年
J OU RN AL OF HEBEI U N1 ERS TY V 1 OF
SC 1 EN C E N D ECH N O LO G Y A T
1 研 究 方 法 的 确 定
表 1 拔 出力 各 测 试 参 数 选择 消 失 模 铸 造 技 术 成 功 的关 键 在 于 3个 方 面 的 工 艺 T ab.1 T e tng pa a e er or puli or e si rm t sf l ng f c
因素的相互配合 , 即涂 料 、 动 和 负 压 [ 。根 据 分 析 , 振 3 ] 确
图 1 拔 出 力 测 试 装 置
Fi T e tn s or puli or e g.1 s i g etf lng f c
瓣
藤
O 振 动 加 速 度 为 59m/ - . s Q 振 动 加 速 度 为 98m/ - . s 口 振 动 加 速 度 为 l . m,。 一 37 s
V法铸造用型砂选择及砂温控制

V法铸造用型砂选择及砂温控制对于V法铸造企业,结合企业生产和产品特点、V法铸造特性及其主辅材料的功用,通过不同型砂对铸造工艺、砂处理设备、真空设备和工艺装备设计的影响,以及对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健康和环保控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涂料不同骨料组配的特性,合理地选择V法铸造用型砂;分析砂温对砂处理设备设计和铸件质量控制的影响,从而科学和适宜地进行砂温控制。
在进行生产线方案和布局设计、工艺设计、工装模具设计之前,应根据工厂实际和产品类型及质量要求,进行V法铸造用型砂和砂温控制方面的设计,实现V法铸造的经济、高效、环保、安全、可靠的生产。
V法铸造用型砂的选择企业在确定立项前,除了组织进行工艺技术、工艺装备、设备及生产线方案的设计和评审外,应结合企业实际和产品要求,科学、经济地进行相关主辅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型砂、芯砂、薄膜和涂料,这其中也包括冒口、芯撑和冷铁等。
以前,我们比较关注的是V法铸造的三个关键元素,即真空、V法铸造用EVA塑料薄膜和V法涂料,而对于型砂,则没有给予太过关注,系统的相关论述也相对较少。
一般情况下,大家基本上都是沿袭普通砂型铸造工艺和传统,习惯性地依据产品材质选择不同类型的砂子作为型砂。
即是选择硅砂作为V法铸造用型砂,对其技术要求基本上也是处于一种笼统、甚至模糊的认知状态,考核的项目及指标的依据也不够全面。
特别是近年来,不少企业推出了一些新型的非石英砂和人造砂,一些企业纷纷跟从,也有不少企业不知所从。
自从引进日本V法铸造工艺以来,国内关于型砂的研究实践及研究总结较少,或者论述比较简单,不够深入,甚至出现断章取义地引述。
事实上,日本方面关于V法铸造用型砂进行了相当系统、详细的研究和总结。
鉴于上述这些情况,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和理论掌握程度,对于V法铸造用型砂的选择进行如下的分析。
铸造用型砂的分类铸造用原砂按基本成分构成来分类的话,分为硅砂(石英砂)和特种砂(即非石英砂)。
目前,铸造用原砂以硅砂(石英砂)为主。
V法工艺

V 法工艺1、V法工艺原理真空密封造型法也称负压造型法或减压造型法,国外取真空英文Vacuum 字的字头,而简称为V法,起源于日本。
它是利用塑料薄膜抽真空使干砂成型,所以誉为第三代造型法,即物理造型。
由于它不使用粘结剂,落砂简便,使造型材料的耗量降到最低限度,减少了废砂,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降低了铸件的生产能耗。
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先进的铸造工艺。
2、V法工艺原理图解(1)模型把模样放在一块中空的型板上,模样上开有大量的通气孔,当真空作用时,这些孔有助于使塑料薄膜紧贴在模样上。
(2)薄膜加热将拉伸率大、塑性变形率高的塑料薄膜用加热器加热软化。
加热温度一般在80~120℃。
(3)薄膜成型将软化的薄膜覆盖在模样表层上,通过空气孔,在200~400mmHg 的真空吸力下,使薄膜紧贴在模型表面。
(4)放砂箱喷刷涂料并烘干后(工艺上不需也可),将专用砂箱放在覆有薄膜的模型上。
(5)加砂振实将填充效率较好、粒度为100~200目的干砂加入砂箱内,然后进行微振,使砂紧实至较高的密度。
(6)盖模开浇口杯,刮平砂层表面,盖上塑料薄膜,以封闭砂箱。
(7)起模砂箱抽真空借助于盖在砂箱表面的薄膜,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使铸型硬化。
起模时,释放负压箱真空,解除模板对薄膜的吸附力,而后顶箱起模,完成一个铸型。
(8)合箱浇注在合箱之前根据工艺需要可下芯及冷铁,将上下箱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浇冒口和型腔的铸型,在真空的状态下浇注。
(9)脱箱落砂经适当的冷却时间以后取消真空恢复常压状态,使自由流动的砂子流出,存下一个没有砂块,无机械粘砂的清洁铸件。
砂子经冷却后可再使用。
3、V法造型机形式二工位转台V法造型机V法造型机砂箱内尺寸:800×800×100/100mm气吊起模1000×630(800)×150/150mm单气缸起模1200×1000×250/250 mm单气缸起模2000×1600×300/300 mm单气缸起模3300×1200×450/450或450/650mm双气缸起模以及其它规格的V法造型机4、V法砂处理系统及主要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 08 03收到初稿,2004 09 30收到修订稿。
作者简介:解明国(1965-),男,安徽省合肥人,高工,主要从事V 法及EPC V 法铸造工艺的研究。
干砂粒度、粒度分布、紧实率和真空度
对V 法造型的影响
解明国1,牛德良2,汪大新2
(1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2 合肥铸锻厂,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根据实际生产反映出的现象,结合流体力学的理论,论述V 法生产中铸件增厚现象的成因。
研讨了干砂粒
度、真空度、振动时间对V 法产品增厚值的影响。
关键词:型壁移动;砂粒粒度;真空度;振动时间
中图分类号:T G221+ 1;TG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 4977(2004)12 1053 02
Effects of Granularity,Distribution,Compactness,Vacuum
Extent of Sand on Vacuum casting
XIE Ming guo 1,NIU De lian g 2,WAN G Da xin 2
(1 Hei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Anhui,China;2 Hefei Casting and Forging Works,
H efei 230022,An hu i,China) 采用干砂造型是V 法铸造的特点之一,由于干砂铸型中无任何粘接剂,所以其在充型及凝固过程中液态金属及对铸件的约束作用受干砂的紧固度、干砂的粒度、型腔内外压差、浇注速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果有某些因素不能满足就可能造成干砂的位移。
其中在型腔未充填处的型壁的位移可造成铸型的坍塌,与液态金属接触的型壁的位移,则导致铸件的增厚 1 。
而铸件壁增厚,增加了铸件的重量及机械加工量,浪费材料与能源,降低了铸件的尺寸等级。
合肥铸锻厂是较早应用V 法生产铸件的厂家。
在生产中,型壁的移动较为普遍,本文即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分析。
1 V 法铸型充型过程分析
V 法铸造型腔在充型过程中存在两个区,即液态金属区和气隙区(空腔区),它们与干砂分别形成干砂 液态金属界面、干砂 气隙界面。
这两种界面在充型及凝固期间的稳定性决定了型壁是否产生移动及铸型是否坍塌。
图1为充型期间在型腔中形成的两个区、两种界面及相应点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中的干砂 液态金属界面上任一点A 处同时受到液态金属的压力P 1、砂型的压应力P 2作用,要使该处干砂处于稳定状态必须保证P 2!P 1,否则干砂将产生移动,使型壁向后移,造成铸件壁增厚。
这是引起铸件尺寸超差的根本原因。
图中的冒口与大气相通,P 3是一个变化数值。
由
于在充型初期EVA 薄膜气化,真空抽吸作用使P 3减小,内外压力差变小 2。
因此,此阶段是造成坍塌
的最危险阶段。
1.气隙区
2.液态金属
3.砂箱
4.干砂
图1 砂型示意图
充型的最后阶段如果真空泵的抽气速度不能满足要求,加之气体膨胀,P 3将大于大气压。
这也是形成型壁移动、铸件增厚因素之一。
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尤以砂粒的粒度、粒度的分布、紧实率和真空度的影响最为明显。
2 实际生产经验及分析
2 1 砂粒粒度对充型过程中真空度的影响
从图2中可见采用较大粒度的型砂时,在开始浇注的瞬间,铸型真空度下降速度较快。
这表明簿膜烧失后,型腔内外压差减小,即图1中P 3减小,这时是坍塌最危险时刻,因此我们通常采用加大冒口或增厚涂料(减小涂料的透气性)等措施来防止铸型坍塌。
∀
1053∀Vol 53 N o 12D ec.2004
铸造
F OUN DR Y
图2 型砂粒度对铸型负压度的影响2 2 振动、干砂粒度对型壁移动的影响
我们在造型时选用不同粒度的型砂,分别不同的振动时间,统计这些数据得出图3。
图3 振动、干砂粒度对型壁移动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单一粒度的硅砂的增厚值随震动时间的延长大大减小,且粗砂的增厚值小于细砂的增厚值,混合砂的增厚值小于单一砂(但由于混合砂在堆积时易形成型砂的偏析而形成铸件表面皱纹) 2 。
V 法砂型的抗压强度(砂型应力的反作用力)取决于干砂的堆积密度和干砂颗粒间的紧固力(真空度)的大小。
干砂的堆积密度和干砂颗粒间的紧固力是由干砂颗粒层的填充结构所决定,所谓颗粒层填充结构是指粉体层内部颗粒在空间中的排列状态,它受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及填充条件等因素影响。
从上图可以看出振动提高充填密度是有效的。
另外抗压强度的大小还与干砂的粒度有关,当粒度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时抗压强度也随之减小,从而增大型壁移动的倾向。
混合粒度的干砂由于细砂可以占据粗砂的空隙,故使抗压强度增大。
2 3 真空度的影响
从图4中可以看出,真空度对铸件的增厚值影响较大。
当真空度较小时,气隙压力增大,使金属液对型壁的作用力增大。
另一方面真空度对型壁的紧固作用减弱使型砂易于移动。
干砂型在充型和凝固期间真空度是紧固松散的砂粒,使干砂形成足够的强度以抵
御液态金属静压力和气隙压力的作用。
图4 真空度对增厚值的影响
3 干砂粒度、粒度分布、紧实率和真
空度对V 法造型的影响分析
V 法铸造在充型及凝固期间,干砂 液态金属界面间力的平衡关系的破坏是造成干砂型壁移动的根本原因。
要使型壁不产生移动必须保持干砂的粒度、粒度的分布、紧实率和真空度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在V 法铸造中,砂粒之间直接接触,当干砂砂型整体强度较高时,砂粒在液态金属的静压力及气隙压力作用下并不发生移动,只能发生转动。
如果使砂
粒以十分密集的方式堆积,则转动发生的移动是微量的,不至于造成铸件增厚。
但当干砂紧实率低时(如振动不足、真空度低),砂粒间空隙率较大,在液态金属的作用下,砂粒的转动将变得容易,增厚值将增大。
如果大范围的砂粒转动,就会发生铸型的坍塌。
4 小结
(1)干砂型填充密度低,紧固力不足(真空度低)及液态金属静压力等是造成铸件壁增厚的主要原因。
(2)V 法工艺制定时要特别注重浇、冒口的工艺性,要考虑瞬间真空度对铸型的影响。
(3)采用混合砂、充分的振动时间、适宜的浇注速度是防止或减少型壁移动及出现铸型坍塌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武晓峰,等.消失模铸造充型与凝固期间型壁移动机理的研究
J .铸造,2002,(3):162~166
2 陈琦,彭兆弟,等.铸造技术问题对策 M .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0,597,599
(编辑:曲学良,qxl@foundryworld com)
∀1054∀ Dec.2004FOU ND RY Vol 53 No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