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习题2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溶解与乳化》知识梳理(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溶解与乳化》知识梳理(含答案)

第六章溶解现象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课时1 溶解与乳化知识点1 溶解和溶液1.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A.无色B.透明C.能导电D.均一、稳定2. 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乐3. 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D.从100 ml溶液中取出10 ml后,剩余溶液浓度变小4. 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放入水中,过一会儿就消失了,其原因是( )A.彻底消失了不见了B.生成了新的物质C.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了水中D.被水分子遮挡住了5.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的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混合物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会分离知识点2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6. 在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能..加快硝酸钾溶解速率的是( )A.将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B.将硝酸钾固体研磨成粉末C在加入硝酸钾的同时不断搅拌D.加入更多的硝酸钾固体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几个实验。

(1)实验一探究的是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2)实验二中观察到丁中的食盐比丙中溶解得快,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三中观察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固体的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

知识点3 乳化8. 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水清洗沾在手上的蔗糖B.用水洗去盘子上的水果渣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D.用稀盐酸清洗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烧杯9. 下列应用与乳化现象无关..的是( )A.用汽油洗去金属表面的油污B.化妆品及乳制饮品的配制C.用洗发水清洗头发上的油脂D.用乳化剂稀释难溶于水的液态农药10. 下列关于溶解和乳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乳化作用将油污溶解而除去B.向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乳化剂,可得到溶液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利用了乳化原理D.用肥皂洗衣服利用了乳化原理11. 小刚分别试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①只用冷水;②只用热水;③在冷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④在热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浙教版)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浙教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浙江绍兴中考真题)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B.食盐C.菜油D.面粉【答案】B【解析】食盐可溶解形成溶液,牛奶和菜油形成乳浊液,面粉形成悬浊液2.(2023·浙江一模)如图所示,○表示蔗糖分子,●表示水分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蔗糖溶液的是()A.B.C.D.【答案】D【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即蔗糖溶液中,蔗糖分子和水分子均匀分布,如D所示,故选D。

3.(2021·浙江温州一模)下列几种常见的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果汁B.牛奶C.矿泉水D.豆浆【答案】C【解析】A、果汁中含有不溶于水的颗粒,属于悬浊液,故A错误。

B、牛奶中含有不溶于水的小液滴,属于乳浊液,故B错误。

C、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豆浆中含有不溶于水的颗粒,属于悬浊液,故D错误。

故选C。

4.一定温度下,将溶液用水稀释,一定不变化的量是()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A. 溶液的质量增加,故错误;B. 溶质的质量不变,正确;C. 溶剂的质量增加,故错误;D.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错误。

故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水是常用的溶剂,溶剂都是水D.溶液里个部分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不正确;B、溶液不一定无色,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氯化铁溶液是黄色,故B不正确;C、水是常用的溶剂,溶剂不一定都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C不正确;D、溶液的均一的,各部分性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4 种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蒙牛”纯牛奶B.“娃哈哈”矿泉水C.“祖名”豆浆D.“妙恋”果粒多【答案】B【解析】“蒙牛”纯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娃哈哈”矿泉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祖名”豆浆和“妙恋”果粒多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6章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练习(带解析)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6章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练习(带解析)

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单选题1.下列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碘加入汽油中B.面粉加入水中C.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D.植物油加入水中2.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汽油清洗油污B.用洗涤剂清洗油污C.用盐酸除铁锈D.用自来水洗手3.化学实验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B.配制硝酸铵溶液时,溶液温度会降低C.溶质只能是固体或液体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4.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

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硝酸铵D.活性炭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C.将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浓度减少一半D.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6.属于悬浊液的是()A.矿泉水B.糖水C.泥水D.自来水7.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丰富,可随意使用B.活性炭可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C.水是最常用的溶剂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8.某液体如果是溶液,则一定是()A.一种固体溶解在一种液体中B.均一、稳定、无色、透明C.至少有两种物质组成,并且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只有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9.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盐酸、碘酒,下列物质中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A.消毒酒精B.泥水C.冰水D.原油二、填空题10.如图是某教学参考书中的一幅图片,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2)用手握着的仪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11. 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NaOH固体溶于水伴随热量的释放B.a、c两点NaOH的溶解度相等,b点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2.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色拉油溶于水,⑧色拉油溶于汽油。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答案)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目录:一、知识点回顾二、基础题(一)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区分(二)溶液名称练习(三)溶质、溶剂判断三、培优题(一)概念辨析(二)溶液质量易错计算四、拓展题一、知识点回顾1.溶液(1)概念: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做溶液。

(2)组成:溶液=溶质+溶剂(3)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葡萄糖溶于水中,读作葡萄糖的水溶液。

因溶剂大多数为水,所以若遇到溶剂为水的溶液,直接简读为“溶质溶液”,即葡萄糖溶液。

(4)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5)注意事项:①溶质判断:可以为气体、液体、固体②溶剂判断:一种液体时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时量多的是溶剂,但有水时无论多少水,水都是溶剂。

③一种溶剂可以同时溶解多种溶质2.浊液●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面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二、基础题(一)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区分1.常山贡面是衢州特色小吃,烹饪过程中用到的食材有面条、葱花、猪油、味精、辣椒等,其中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B.猪油C.葱花D.辣椒【答案】A【详解】A、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B、猪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错误;C、葱花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错误;D、辣椒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错误。

故选A。

2.下列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四种液体中,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伊利”纯牛奶B.“娃哈哈”矿泉水C.“美汁源”果粒橙D.“祖名”豆浆【答案】B【详解】A、牛奶是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错误;B、娃哈哈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C、果粒橙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混合物,属于悬浊液,错误;D、豆浆是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错误。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习题)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习题)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习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矿泉水B.生理盐水C.硬水D.冰水2.有一瓶室温下长期密封放置的氯化钠稀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C.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一定是固体B.溶剂一定是水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D.凡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4.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A.酒精B.水C.汽油D.植物油5.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反应速率快B.易于操作C.不需加热D.设备简单6.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固体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7.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二、综合提升8.给下列混合物归类(填序号):①食盐水,②雪碧,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色拉油与水充分混合,⑧色拉油与汽油充分混合.属于溶液的是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

9.下方是一个概念图,概念图在整理知识时是十分有用的。

请在图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10.在各种宴会上、酒吧中,人们常常喝鸡尾酒以增加喜庆气氛。

鸡尾酒的调制方法是:先将颜色不同、密度也不同的几种酒分别调好,然后把一种颜色的酒倒入杯中,再将长颈漏斗插入杯底,依次倒人其他颜色的酒,这样就调制出一杯颜色漂亮、层次分明的鸡尾酒。

为保证不同颜色的酒不会相混,在调制时应该按密度的________次序倒人杯中,这里应用了的知识。

调好的鸡尾酒层次分明,它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溶液,因为________。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基础强化练习(含答案)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基础强化练习(含答案)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一、选择题1.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酒精C.花生油D.泥土2.下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实验时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碘放入酒精中,形成的液体久置会分层B.碘放入水中后形成悬浊液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可用汽油擦洗3.重视实验细节往往是取得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对四个实验的细节要求错误的是()A.图甲中,观察水蒸气液化现象时,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盖在盛有热水的烧杯口上B.图乙中,观察蜗牛身体不同部位对触碰的敏感性,用铅笔以相同的力量进行触碰试验C.图丙中,比较红墨水在冷水、热水中扩散快慢时,将红墨水同时慢慢注入杯子底部D.图丁中,观察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4.下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用油B.食盐C.味精D.蔗糖5.下列是小科常喝的一些饮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奶B.鲜牛奶C.矿泉水D.珍珠奶茶6.下列物质依次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一组是()A.石灰水、泥浆水、汽水B.汽水、碘酒、肥皂水C.矿泉水、泥浆水、肥皂水D.酒精、牛奶、硫酸钡(钡餐)7.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次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一组是()A.矿泉水、泥浆水、肥皂水B.牛奶、汽水、石灰水C.血液、汽油和水的混合物、碘酒D.酒精、自来水、汽水8.下列几种常见的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果汁B.牛奶C.矿泉水D.豆浆9.如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酒精都不可以作溶剂B.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水擦洗10.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11.将下列厨房中的物品加入适量的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A.花生油B.面粉C.白糖D.胡椒粉12.下列可用于表示酒精溶液中酒精分子分布情况的是()A.B.C.D.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B.溶液应该是无色透明的C.水均一、稳定,是一种溶液D.煤油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14.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悬浊液的是()A.肥皂水B.矿泉水C.牛奶D.泥浆水15.现代生活中的饮品各式各样,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属于溶液的是()A.果汁B.牛奶C.矿泉水D.豆浆二、填空题16.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

注意:①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

如CuSO4溶液(含有Cu2+) 为色,FeSO4溶液(含有Fe2+) 为色,Fe2(SO4)3溶液(含有Fe3+)为色。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溶液必须是混合物。

2.溶液特征:性、性、物。

常见混合物有溶液和浊液两大体系,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振荡后都呈浑浊状态,静置后都分为两层。

二、乳化4.乳化现象应用:生活中洗涤剂洗衣物、餐具等;农业上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注意:用乳化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剂的作用;用汽油洗去衣物上的油渍用的是1.(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有氧气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2.(2013·辽宁营口·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填序号)。

①过滤②蒸馏③沉淀④煮沸(3)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填序号)。

①面粉②蔗糖③植物油④冰块(4)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2023·山东青岛·中考二模)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同学们做了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试管中固体可溶,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

沪教版初三下册化学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同步练习 课时练(同步练习)

沪教版初三下册化学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同步练习 课时练(同步练习)

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硝酸钾B.蔗糖C.植物油D.氯化镁2.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NaClB.CuSO4C.CaCO3D.FeCl33.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稀盐酸洗去水壶内的水垢4.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D.溶液都是无色的5.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融雪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6.氨气的水溶液即为氨水,下列条件下的氨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20℃的饱和溶液B.20℃的不饱和溶液C.80℃的饱和溶液D.80℃的不饱和溶液7.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9.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以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①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______是液体,但不是溶液;②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__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③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10.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学习化学知识时,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功能等将知识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剂一定是水
C、糖水的溶质是水
D、医用生理盐水是溶液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牛奶
C、米粥
D、豆浆
3、把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氯化钠
C、硝酸钾
D、蔗糖
4、10克食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形成100克食盐水,则该食盐水中食盐与水的质量比为()
A、1:10
B、1:9
C、10:1
D、9:1
5、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A、都是浑浊的
B、都是稳定的;
C、都是均一的
D、都属于混合物
二、填空题
1、溶液由和两部分组成;故溶液的质量等于之和。

溶液的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因为。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解其它物质的这类物质叫做。

2、给下列混合物归类(填序号):
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色拉油溶于水,⑧色拉油溶于汽油。

属于溶液的是,属于乳浊液的是。

3、溶液的本质特点是:性和性,当条件不改变时,溶液放置较长时间也(填“分层”或“不分层”)。

4、按下列要求各举出一个实例。

(1)溶质是液体,溶剂是水:等;
(2)溶质是固体,溶剂是水:等;
(3)溶质是固体,溶剂是酒精:等;
(4)溶质是气体,溶剂是液体:等。

5、下方是一个概念图,概念图在整理知识时是十分有用的。

请在图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6、现有一瓶食盐水,食盐水质量为150克,其中食盐的质量为30克,则水的质量为____克,食盐质量和食盐水的质量之比为。

这瓶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会不会分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