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人事管理制度
人事制度

历史沿革
古代人事
当代人事
中国古代官吏的铨选和管理制度。铨选主要解决官吏的来源,职官的管理包括对官吏的任用、考绩、奖惩、 品秩、俸禄及休假、退休等制度。
铨选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铨选的途径很多,有世袭、纳赀、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制等。主要有三个阶段和三 种制度,即先秦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管理体制
分部管理
分级管理
即按工作需要将全体干部分类,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各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类 别是:军队干部;文教工作干部;计划、工业工作干部;财政、贸易工作干部;交通、运输工作干部;农、林、 水利工作干部;少数民族、宗教界的党外上层代表人物,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民主人士,华侨民主人士,工商 界代表人物,协商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工商联、佛教协会、伊斯兰协会和国民文化协会的机关干部;政法工作 干部;中共党委、群众团体工作干部;以及未包括在上述九类之内的其他工作干部。
世袭制
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 “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 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荐举制
是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举荐的标准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冲破了先秦贵族 血缘世袭制的藩篱。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是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 表明其走向衰败。
即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分工管理各级干部的制度。凡属于担负全国某个方面重要职务的干部,均由中共中 央管理,其他干部则由中共中央局、分局及各级党委分工管理。管理的层次是分别管理党政机关下属两级机构中 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
编委人事管理制度范本范文

编委人事管理制度范本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编委的人事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编委工作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编委的所有成员,包括正式编委、副编委、顾问等。
第三条人事管理工作应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确保选拔任用的公平性,并且保护每一个成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编委成员的选拔与任用第四条编委成员的选拔和任用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组织文件的规定,以及本制度的规定。
第五条请选择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确保编委的整体素质。
第六条选拔程序包括简历材料评审、面试、综合考察等环节,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第七条选择合适的人员确定为编委,并签订劳动合同或聘任文件,明确工作职责和待遇。
第三章编委成员的权益与义务第八条编委成员有权享受与其职务相符的工作待遇,以及其他相关权益,如参与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等。
第九条编委成员应当履行与职务相符的工作义务,保证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如对稿件进行评审、参与社内会议等。
第十条编委成员要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互相支持,共同推动编委工作的发展。
第十一条编委成员要严守职业道德,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组织纪律,不得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第四章编委成员的考核与奖惩第十二条对编委成员进行定期考核,包括工作表现、工作态度、学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估。
第十三条考核结果将作为调整待遇、选拔岗位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十四条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编委成员,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表彰。
第十五条对于工作不力或违反工作纪律的编委成员,可以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通报批评、调整岗位等。
第五章编委人事管理的流程与规定第十六条每年度初进行编委成员的考核与调整,以确保编委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十七条编委成员的工作任务由编委领导统筹安排。
编委成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务的调整。
第十八条编委成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交工作报告、个人简历等相关材料。
第十九条编委成员应当严守机密,保护稿件和相关工作信息的安全性。
人事管理制度总则范本

人事管理制度总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本单位的人事管理,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和有关人员。
第三条本单位实行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实行招聘、考核、晋升、奖惩、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管理。
第四条本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职责包括招聘、录用、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人员调动等。
第五条人力资源部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公正、客观、透明,确保人事管理工作的合法合规。
第六条本单位鼓励员工的岗位专业化、岗位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第七条本单位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员工奖惩、岗位晋升和薪酬福利的重要依据。
第八条本单位员工的薪酬福利按照岗位工作的特点和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员工的收入水平与工作贡献相匹配。
第九条本单位重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个人利益的保护,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并支持员工的休假和节假日权益。
第十条本单位建立健全的员工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奖励和惩罚的激励作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十一条本单位实行尊重员工人权、平等就业的原则,严禁任何形式的歧视和虐待行为。
第十二条本单位员工须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单位规章制度,保守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单位机密信息。
第十三条本单位通过内部宣传和培训加强员工的人事管理制度意识,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第十四条本单位对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人力资源部门,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人事调整管理制度总则

人事调整管理制度总则第一条总则为了规范公司内部人事调整工作,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组织效率,促进员工稳定发展,制定本人事调整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对员工人事调整的各项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晋升、降职、调岗、辞退等。
第三条基本原则(一)公平公正:人事调整应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避免主观任意性。
(二)依法依规:人事调整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确保合法合规。
(三)公开透明:人事调整应公开透明,员工有权知情,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四)激励激励:人事调整应注重员工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条人事调整程序(一)申请:员工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事调整申请。
(二)评估:人力资源部将对员工的申请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员工的绩效表现、发展潜力和组织需求等因素。
(三)决定:人力资源部将根据评估结果,作出人事调整的决定,并与相关部门协商实施方案。
(四)通知:人力资源部将人事调整的决定通知员工,并告知调整后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薪酬待遇等。
(五)执行:人事调整决定一经通知即生效,员工需按照规定履行相关义务。
第五条人事调整的类型(一)晋升:员工在绩效表现突出、具有较强领导能力、适应组织发展需求等情况下可被晋升。
(二)降职:员工在工作绩效不佳、违反公司规定等情况下可被降职。
(三)调岗:员工根据组织需求进行岗位调整,以适应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四)辞退:员工因不符合公司要求、严重违反公司规定等情况下可被辞退。
第六条人事调整的保障措施(一)薪酬待遇:人事调整后,员工的薪酬待遇应根据公司规定进行调整。
(二)培训发展:人事调整后,组织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三)福利保障:人事调整后,员工仍享有公司规定的社会保险、员工福利等权益。
第七条人事调整的监督与评价(一)人事调整工作应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定期对人事调整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二)员工对人事调整工作有异议时可提出申诉,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
简约大气公司规章制度ppt模板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车间。
3
本公司采用年度调休制,员工可自由申请年度调休时间,但在工作繁忙时间段不可申请。 由于公司业务调整,工作量的多少决定员工工作的时间段,工作时间聚集在周六周日,周六周日按照公司
业务量调整上下班时间,管理人员正常工作时间为上午8时30分至11时30分,下午14时30分至17时30分。
公司项目经理负责公司销 售、采购合同及其他经济 合同的审批。
公司法律顾问室负责 公司各类合同的管理 工作。
合同管理
具体职责
负责除销售、采购 合同以外,其他各 类合同的谈判工作 并根据公司法定代 表人的授权签订合 同》
负责制定销售、 采购合同统一文本
负责对合同专用章、 合同统一文本、法 人授权委托书的发 放和管理
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由综合办公室统一采购保管、发放,并由库管员办理有关事宜,任何部门]不能独自 购买各种办公用品。
办公用品分为消耗品、管理消耗品及管理品三种。 1、消耗品:文件夹、文件袋、拉杆夹、圆珠笔、水性笔、橡皮、铅笔、胶水、订书钉、水性笔 芯、软皮本、档案袋; 2、管理消耗品:胶棒、白板笔、复写纸、荧光笔、电池、胶条、软盘、告示贴、曲别针、打印 纸、传真纸; 3、公司管理品(办公设备):订书机、计算器、移动硬盘、U盘、打印机、打孔机、传真机、复印 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
消耗品按各部门发放。由各部门到管理员处统一领取各部门本月内所需的消 耗品,并由各部秘书登记发放。
管理消耗品由管理员保管、发放。
在部门不能领到的消耗品,经部门同意,员工可直接到管理员处领取,并详细填写《公司 办公用品领取记录》。
管理消耗品应限定项目经理以上人员使用,由本人直接向管理员处领取,并详细填写《公司办公 用品领取记录》。
人事管理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人事管理行为,促进员工稳定和谐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企业应遵循本制度进行人事管理。
第三条人事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员工的权益不受损害。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人事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本制度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员工熟悉本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第六条企业应定期评估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及时调整有关规定以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招聘管理第七条企业应根据公司发展需求制定招聘计划,确保人员配备和岗位匹配。
第八条企业应公开、公平、公正地招聘人才,不得搞拉票贿选等不正当手段。
第九条招聘人员应符合相关专业要求,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技能。
第十条企业应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公司工作环境。
第十一条新员工应在入职后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岗位管理第十二条企业应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第十三条企业应公平、公正地进行绩效考核,评定员工的工作绩效。
第十四条企业应根据员工工作表现进行奖惩,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第十五条企业应为员工提供晋升和发展机会,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四章薪酬管理第十六条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岗位要求合理确定薪酬水平。
第十七条企业应公开薪酬政策,使员工了解自己的薪酬构成和变化规则。
第十八条企业应按时足额发放员工工资,不得拖欠或随意扣减。
第十九条企业应建立合理的绩效奖金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工作。
第五章福利待遇第二十条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六章劳动关系第二十三条企业应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与员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和纠纷。
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建立员工代表机制,保障员工的参与和监督权利。
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目录

47 《计件工劳动合同书》 48 《技术工劳动合同书》 49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 50 保密协议 51 《甲乙双方关于工作情况的约定》 52 4解除劳动(劳务)合同申请表 53 劳动合同变更(续签)预通知书 54 劳动合同续签书 55 终止劳动合同意向书 56 劳动合同签收确认单 57 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58 劳动合同法问题与对策一览表 006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59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60 员工档案目录表 007员工异动管理工作 61 员工异动管理制度 62 员工晋升(审批)表 63 管理职务晋升推荐(审批)表 64 优秀员工推荐(审批)表 65 员工岗位调动审批表 66 员工岗位调动通知书 008考勤、加班与休假管理 67 员工考勤休假管理制度 68 出勤管理卡 69 加班申请单
004培训、开发工作
27 培训管理、开发管理制度 28 培训合格证书 29 三级安全教育卡 30 培训取消报告表 31 基层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 32 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 33 培训效果调查表 34 培训需求资料信息归纳表 35 员工培训计划表(年度汇总表) 36 培训跟进信息反馈 37 培训签到表 38 员工培训档案 39 生产部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 40 入职培训效果评估表 41 培训协议书 42 外派培训协议书 43 学徒工培训协议书 44 作业观察记录表 005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10 新员工入职培训流程表
11 新员工报到手续
12 入职告知书
13 员工转正手续办理通知单
14 员工转正申请审批表
15 员工辞退审批表
16 员工离职申请表
17 离职面谈清单
18 员工离职流程表
19 员工离职类别与要求说明表
制度编号规则

制度编号规则制度编号规则是组织或机构内部制定的一套用于标识和管理制度的编号系统。
通过规范化的编号规则,可以提高制度管理效率,方便查找和更新制度,确保制度的正常运行和执行。
下面是一套常见的制度编号规则:一、制度分类为了方便管理和查找,制度可以根据其所属领域或内容进行分类,比如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分类可以按照机构的架构和职能划分,也可以根据企业的管理需求进行划分。
二、编号组成制度编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分类编号和序号。
分类编号用来标识制度所属的分类,序号用来标识同一分类下的不同制度。
三、分类编号分类编号可以用字母或数字表示,具体标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比如,字母"A"可以表示人事管理,字母"B"可以表示财务管理,字母"C"可以表示安全管理,以此类推。
四、序号编制序号编制一般采用十进制,从1开始逐一增加。
每当有新的制度制定时,根据其所属分类找到对应的序号,然后将其编号递增。
五、示例以人事管理制度为例,分类编号为"A",假设已经有三项人事管理制度,分别为A01、A02、A03。
当要新增加一项人事管理制度时,分类编号为"A",序号为"04",则新制度的编号为A04。
六、制度更新当制度需要更新时,可以在原有编号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比如,如果A03的人事管理制度需要进行修改,可以将其编号更新为A03-01,表示是A03的第一次修改。
七、备用编号为了避免制度的编号重复,可以在编号规则中设置一些备用编号。
比如,如果分类编号用字母表示,可以预留一些未使用的字母作为备用编号,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制度编号规则的设计应该简单、规范,并且能够满足组织或机构的管理需求。
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编号系统,可以提高制度的管理效率和执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聘用
第一条本公司所需员工,一律公开条件,向社会招聘。
第二条本公司聘用各级员工以学识、品德、能力、经验、体格适合于职务或工作者为原则,但特殊需要时不在此限。
第三条新进员工的聘用,根据业务需要,由主管人事部门统筹计划,呈报核准。
第四条本公司各级员工必须具备以下资格,才能聘用
第三条职务任免经核定后由人事部门填发人事任(免)令。
第四条职务委派经核定后准支职务加薪,其数额另行决定。
六、迁调
第一条本公司基于业务上的需要,可随时调动任一员工的职务或服务地点.被调的员工如借故推诿,概以抗命论处。
第二条各单位主管依其管辖内所属员工之个性、学识和能力,力求人尽其才以达到人与事相互配合,可填具人事异动单呈核派调。
(一)副总经理以上职位,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熟悉业务、具有5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年龄在35岁以上。
(二)部门经理,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熟悉业务,具有2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年龄在25岁以上。
(三)一般职员,高中以上学历,其条件符合职务要求。
第五条本公司特勤人员(司机、保安、打字员),必须具备下列资格,经考试合格,才能聘用
编号
FND01
共13页
第1页
人事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规范公司的人事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公司员工的聘用、试用、报到、保证、职务、任免、调迁、解职、服务、交卸、给假、出差、值班、考核、奖惩、待遇、福利、退休、抚恤等事项除国家有关规定外,皆按本规定办理。
第三条本公司自总经理以下工作人员,均称为本公司职员。
(一)主管人员交卸。
(二)经管人员交卸。
第二条称主管人员者为主管各级单位之人员。称经管人员者为直接经管财物或事务之人员。
第三条主管人员应就下列事项分别造册办理移交。
(一)单位人员名册。
(二)未办及未了事项。
(三)主管之财务及事务。
第四条经管人员应就下列事项分别造册办理移交。
(一)所经管之财物事务。
(二)未办及未了事项。
第四条被保人如有下列各款事情之一者,保证人应负一切赔偿责任,并负责代被保人办理离职手续。
(一)违反本公司一切规章或营私、舞弊、盗窃及其它不法行为致本公司蒙受损害者。
(二)贪污公款挪用公物者。
(三)弃职潜逃者。
第五条保证人之职业或住址如有变更时,应由保证人或被保人以书面通知本公司办理更正。
第六条本公司员工如因职务变更对原保证人认为不能承担保证责任时被保人应随时另觅妥保证人。
第五条本公司员工应尽忠职守,并保守业务上之一切机密。
第六条本公司员工执行职务时,应力求切实,不得畏难规避,互相推诿或无故稽延。
编号
FND01
共13页
第5页
人事管理制度
第七条本公司员工处理业务,应有成本观念,对一切公物应加爱护,公物非经许可,不得私自携出。
第八条本公司员工对外接洽事项,应态度谦和,不得有骄傲满足以损害本公司名誉之行为。
(二)主管级人员,假期三3内由经理核准,3天以上由协理或副总经理核准。
(三)经理级人员由协理以上主管核准。
第五条本公司员工因执行职务所生之危险致伤病不能工作者,以公假论,期间以年为限。其假期延至次年时应合并计算,假期中薪资照给。过期仍未痊愈者可依退休规定命令退休。
第六条请假逾期,应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事假逾期按日计扣薪津,1年内事假积计超过30天者免职或解雇。
第五条奉调员工离开原职时应办妥移交手续,才能赴新职单位报到,不能按时办理完移交者呈准延期办理移交手续,否则以移交不清论处。
第六条调任员工在新任者未到职前,其所遗职务可由直属主管暂代理。
七、解职
第一条本公司员工之解职分为“当然解职”、“退休”、"辞职"、"停职”、“资遣”及免职或解雇六种。
编号
FND01
第一十二条各级人员过期不移交或移交不清者得责令于十天内交卸清楚,其缺少公物或致公司受损失者应负赔偿责任。
十、请假休假管理规定
第一条本公司以下列日期为例假日(若有变更时行预先公布),但因业务需要可指定照常上班需以加班计算
(一)例假日
1、元旦;
2、春节;
3、妇女节(限女性);
4、劳动节;
5、国庆节。
(二)每星期六、日
(二)病假逾期可以未请事假之假期抵销,事假不敷抵销时按日计扣薪津。但患重大疾病需要长期疗养,经总经理特别核准者不在此限。
第七条特准病假以半年为限,其假期延至次年时应合并计算。特准病假期间薪资减半发给,逾期者得予命令退休或资遣。
第八条本公司员工请假除因急病不能自行呈核可由同事或家属代为之外,须亲自办理请假手续。未办妥请假手续,不得先行离职,否则以旷工论处。
第九条本公司员工请假期届满行续假或虽行续假尚未核准而不到职者,除确因病或临时发生意外等不可抗力事情外,均以旷工论。
第十条本公司员工旷工在7日以内按日计扣薪津。
第十一条请假理由不充分或有妨碍工作时,可酌情不予给假,或缩短假期或令延期请假。
第十二条请假者必须将经办事务交待其他员工代理,并于请假单内注明。
(三)其他经公司决定之休假日。
(四)例假日若适逢星期六、日,其隔日不予补假。
第二条员工请假分下列七种
(一)事假因事必须本身处理者可请事假,每年积计以14天为限。
(二)病假因病治疗或休养者应具特约医院或公立医院证明申请病假,每年积计以30天为限;住院者,以1年为限,两者合计不得超过1年。
(三)婚假(均包括例假日)
共13页
第4页
人事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员工死亡为“当然解职”。"当然解职"得依本规定第十六章之规定给恤。
第三条本公司员工退休给予退休金,其办法另定。
第四条本公司员工自请辞职者,应于请辞日三十天前以书面形式申请核准。在未奉核准前不得离职,擅自离职者以旷工论处。
第五条本公司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命令停职
第三条奉调员工接到调任通知后,单位主管人员应于十日内,其他人员应于七日内办妥移交手续就任新职。前项奉调员工由于所管事物特别繁杂,无法如期办妥移交手续时,可酌予延长,最长以五日为限。
第四条奉调员工可比照出差旅费支给办法报支旅费。其随往的直系眷属得凭乘车证明实支交通费,但以五口为限。搬运家具之运费,可检附单据及单位主管证明报支。
1、员工结婚可请婚假3天。
2、子女结婚可请假2天。
(四)产假(均包括例假日)
1、员工生育可请假90天,晚婚假加15天,办独生子女手续再加35天。
2、配偶分娩可休假10天。
编号
FND01
共13页
第7页
人事管理制度
(五)丧假(均包括例假日)
1、祖父母、父母配偶及子女丧亡可请假丧假8天。
2、兄弟姊妹及岳父母之丧亡可请假6天。
第九条本公司员工应彼此通力合作,同舟共济,不得妄生意见、吵闹、斗殴、播弄是非或其他扰乱秩序,妨碍风纪情事。
第十条本公司员工出勤管理应依员工出勤管理办法之规定办理,员工出勤管理办法另订之。
第十一条本公司员工因业务需要加班者,应依加班管理办法规定办理,加班管理办法另订之。
九、交卸手续
第一条本公司员工交卸分
八、服务
第一条本公司各级员工应遵守本公司一切规章及公告。
第二条本公司员工应接受上级主管之指挥与监督,不得违抗,如有意见应于事前述明核办。
第三条本公司员工应尊重公司信誉,凡个人意见涉及本公司方面者,非经许可,不得对外发表,除办理本公司指定任务外,不得擅用本公司名义。
第四条本公司员工不得经营或出资与本公司类似及职务上有关之事业或兼任公司以外之职务,但经董事长核准者不在此限。
(一)保证人更换期间,所属一三)触犯法律嫌疑重大而被羁押或提起公诉者。
第六条命令停职。遇下列情况,酌情予以处理
(一)因换保停职者,自停职日起15天内未办妥换保手续者,予以免职或解雇。
(二)因病命令停职者,自停职日起6个月内未能痊愈申请复职者资遣或命令退休。
第七条保证人如因故欲退保或因其他事故丧失其保证资格时,应立即以书面通知本公司,由被保人另觅新保证人办妥换保手续,发还原缴保证书后方得解除保证责任。
第八条本公司员工之保证人如发现不妥时可随时通知被保人限期换保,在换保期间如有必要可暂停其职务,待换保手续办妥后才准许复职。
编号
FND01
共13页
第3页
人事管理制度
第五条一级单位主管人员交卸时应由公司负责人派员监交,二级单位以下人员交卸时可由该单位主管人员监交。
第六条本公司员工之交接,如发生争执应由监交人述明经过,会同移交人及接收人拟具处理意见呈报上级主管核定。
第七条凡有人员移交应于交卸之日将本章第三条规定之事项移交完毕。
第八条经管人员移交应于交卸日将本章第四条规定之事项移交完毕。
第九条本公司对员工之保证人如发现不妥时可随时通知被保人限期换保,在换保期间如有必要可暂停其职务,待换保手续办妥后才准许复职。
第十条本公司员工离职,经办妥移交手续后六个月内未发现任何弊端时才发还保证书解除保证人之保证责任。
五、职务任免
第一条各级主管职务的委派分为实授、代理二种。
第二条职务的任免除依章程须由董事会核定者外,各单位主管如认为有必要时可填具调派意见表呈总经理核定任免。
第十三条计算全年可请假日数,均自每年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中途止职者,比例递减。特准病假延至次年销假者,其次年事、病假期比照中途到职人员计算。
编号
FND01
共13页
第8页
人事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本公司员工依本规则所请各假如发现有虚伪事情者,除以旷工论处外,并依情节轻重予以惩处。
第十五条在本公司服务1年以上满3年者每年给予特别休假7天。服务3年以上未满5年每年给予特别休假10天。服务5年以上未满10年者给予特别休假14天,服务满10年者给予特别休假15天,满10年以上每增满1年加给1天,但至多以30天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