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病证
针灸学:五官科病证

针灸学:五官科病证1、多选耳窍流脓肾阴亏损型除取主方治疗外,还宜加用()。
A、肾俞B、然谷C、照海D、太溪E、大钟正确答案:A, D2、名词解释脑漏正确答案:即鼻渊之重者,以鼻内流出腥臭浊涕、鼻塞(江南博哥)、嗅觉丧失为主症。
常见于急、慢性鼻炎,急、慢性副鼻窦炎。
3、单选针灸治疗近视的取穴原则应是()。
A、近部取穴B、远部取穴C、近取与远取相结合D、取足厥阴经穴E、取足太阳经穴正确答案:C4、问答题梁某,男,8岁。
因玩耍后汗出脱衣,出现怕冷、发热、头痛、耳内搏动疼痛,数日后开始流脓,呈淡黄公,气味腥臭。
正确答案:诊断:亭耳。
治法:祛风清热。
取和阳经穴为主。
毫针刺以泻法为主。
处方:风池、听会、翳风、合谷。
方义:风热结聚少阳,风池属少阳经,与合谷配以祛风清热。
听会、翳风分属手足少阳经穴。
两穴位近耳郭,泻之可消散局部瘀热。
5、单选怕冷、发热、头痛、耳底搏动作痛,数日后耳膜溃破,脓自耳道流出,治疗取()。
A、风池、合谷、翳风、大椎、曲池B、合谷、太冲、太阳、听会、风池、大椎C、风池、听会、大椎、翳风、合谷、肾俞D、风池、听会、翳风、合谷、大椎、曲池E、风池、听会、翳风、合谷、肾俞、太溪正确答案:D6、单选治疗咽喉肿痛实热证,根据实则泻其子之意,泻肺经实热,可选()。
A、少商B、足泽C、鱼际D、经渠E、太渊正确答案:B7、单选挑治法治疗麦粒肿,所挑治红色疹点的部位是()。
A、第1—7胸椎两侧B、第1—6胸椎两侧C、第1—5胸椎两侧D、第1—4胸椎两侧E、第1—3胸椎两侧正确答案:A8、名词解释肾虚牙痛正确答案:牙龈隐隐作痛,时作时息,口不臭,脉搏细或齿浮动者,为肾虚牙痛。
9、单选阴虚火旺所致口疮,伴见失眠,治宜选用()。
A、照海、合谷、神门B、廉泉、劳宫、照海C、地仓、合谷、劳宫D、廉泉、通里、照海、神门E、廉泉、三阴交、通里、照海正确答案:D10、单选翳风、听会、侠溪、中渚诸穴组成的处方,可用于治疗()。
最新针灸学--针灸治疗课件五官科病证 19.鼻渊教学讲义ppt课件

08.01.2021
针灸治疗
【按语】
n 针刺治疗鼻窦炎有一定疗效,对 副鼻窦炎效果较差,可作为辅助 治疗。
08.01.2021
针灸治疗
• 1、牧羊人对乌鸦的认识——认清自我
• 2、孩子对乌鸦的评价——尝试、勇敢精神
• ①乌鸦的结局告诉我们:盲目模仿要不得,做 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②心有多大,舞台 就有多大,只有敢想敢做才会赢得成功。③关 爱弱者,关注弱势群体的渴求。④对于同一事 物(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会看到不同 的结果(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含意)。⑤失败的 先驱,也会是后人心目中的英雄。⑥认识自 我。……
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 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 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找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青春本色语 朴素规范文
——如何打破作文审题思维之隔?
考场作文六大弊病: 一. 文风浮华 朴素稀缺 二. 缺乏真情 脱离生活 三. 无视规范 文体淡漠 四. 强作沧桑 迷失本色 五. 故作高深 不知所云 六. 古人开会 诗文排队
考场作文的秘籍之一:审题
了解困惑:正视作文审题的障碍
1、为什么立意自选还会偏题? 2、为什么我总找不到满意的作文素材? 3、为什么我写的作文缺乏深度? 4、为什么文体自定还会文体不清?
目赤肿痛

目 赤 肿 痛
一、概述
目赤肿痛是以目赤而痛,羞明多泪为主症 的一种急性常见眼科病证,又称“天行赤眼”。 多发于夏春季,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1.中医病名: 1.中医病名: 2.与现代医学相应的病症: 2.与现代医学相应的病症: 3.本病预后: 3.本病预后:
1
2
二、病因病机 外感风热 外感 阻 时行疠气 内伤--肝胆火盛循经上扰 三、辨证 1.外感风热 1.外感风热 2.肝胆火盛 2.肝胆火盛
5
2.其他治疗 2.其他治疗 (1)挑刺法: (2)耳针法: 五、按语 1.疗效评价: 1.疗效评价: 2.预防与护理: 2.预防与护理:
6
经脉痹 气血壅滞
3
四、治疗 1.基本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清泻风热,消肿定痛。以手阳明、 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睛明 太阳 风池 合谷 太冲 配穴:风热者,加少商、上星; 肝胆火盛者,加行间、侠溪。
4
操作:毫针泻法。少商、太阳、上星点刺 出血。 方义:目为肝之窍,阳明、太阳、少阳经 脉均循行目系。合谷调阳明经气以泻风热。 太冲、风池分属肝胆两经,上下相应,导肝 胆之火下行。睛明为足太阳、阳明交会穴, 可宣泄患部之郁热。太阳以泻热消肿。
2021中药综合中医儿科五官科辨证论治总结

中医儿科、五官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一、积滞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脾胃疾病,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为临床特征。
西医学的小儿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述症状者,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三、鼻渊鼻渊,是指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中医称本病为“脑漏”、“脑砂”、“脑崩”、“脑渊”。
西医学的鼻窦炎、感冒、鼻中隔弯曲、中鼻甲肥大、鼻息
征的病症。
六、耳鸣耳聋(1)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2)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
五官科疾病的分类

五官科,又称耳鼻咽喉科,主要负责诊治与眼、耳、鼻、咽喉和口腔相关的疾病。
五官科疾病的分类通常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领域:
1. 眼科疾病:
结膜炎
角膜炎
青光眼
白内障
视网膜疾病
视神经疾病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
眼外伤
职业性眼病
斜视
弱视
2. 耳科疾病:
耳炎(外耳炎、中耳炎、内耳炎)
耳鸣
耳聋(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
鼓膜穿孔
听力障碍
梅尼埃病
耳廓假性囊肿
耳部肿瘤
3. 鼻科疾病:
急性鼻炎
慢性鼻炎(单纯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
鼻息肉
过敏性鼻炎
鼻出血
鼻中隔偏曲
鼻部整形
4. 咽喉科疾病:
喉炎
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
慢性咽炎
腺样体肥大
扁桃体炎
鼾症(打呼噜)
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
急性咽炎
5. 口腔科疾病:
唇裂
唇疱疹
口臭
口角炎
龋齿
牙髓病
牙外伤
牙龈癌
牙周萎缩
这些疾病可能涉及感染、炎症、结构异常、功能障碍等多种病因。
在一些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五官科可能会进一步细分为眼科、口腔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更专业的科室,以便更精确地诊治相关疾病。
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临证治验第三篇针灸临床常见病治疗集验第五章五官科病证

第五章 五官科病证
第一节 麦粒肿
一、刺血治疗方案 取穴 耳尖、至阳、肝俞。 注释 取患侧耳尖穴,先将耳尖部推擦揉捻至发热充血,再将耳廓由后 向前对折,对准耳尖穴,常规消毒,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迅速点刺,挤出 5~10 滴血即可,再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然后再在至阳、肝俞处的皮肤 常规消毒,分别在至阳、肝俞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点刺出血,少出血即 可,也可在点刺后加拔火罐 5 分钟。每日 1 次,中病即止,多数 1 次可愈。 本病以刺血疗法治疗作用甚佳,在临床中报道的刺血穴位较多。常用的 有太阳、大椎、肩胛区反应点、足中趾趾腹、麦粒肿红肿处等,这些穴位取
204 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临证治验
DONGSHIQIXUEYUSHISIJINGXUELINZHENGZHIYAN
注重用眼卫生。在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等用眼时间较长后,应闭 目养神或远处眺望。避免卧床及坐车看书。针灸对轻中度近视、假性近视疗 效好,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
传统针灸在近视治疗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经验,眼保健操的运用、按摩的 治疗等,均是从传统针灸系统理论的运用,穴位也均以十四经穴为主。
三、操作方法 诸穴均施以泻法。攒竹用透刺法,可透鱼腰或丝竹空;内庭用强刺激重 泻手法;灵骨取用健侧穴位,针深 1.5 寸。 四、按语 麦粒肿为眼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急性炎症。本病多由化脓性细菌引起, 眼睑边缘生小硬结,红肿疼痛,形似麦粒,化脓时可穿破,又名“针眼”、 “土疳”,俗称“偷针眼”。相当于西医学的睑腺炎。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 风热相搏,客于胞睑;或因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所致。本病病位在眼 睑。基本病机是热邪结聚于胞睑。 针灸治疗本病初期疗效甚好,多数可在 1~2 次而愈,尤其是刺血疗法对 本病作用最效。因点刺出血以清除脏腑经络之邪热,热祛病退。但是对成脓 之后用针灸疗效不佳,需转眼科切开排脓。在初起时可用热敷方法治疗,但 切忌用手挤压患处,以免脓毒扩散。在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禁用辛辣之物。
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的检查

喉镜检查
总结词
喉镜检查是一种用于检查喉部和咽部疾病的检查方法。
详细描述
喉镜检查通过观察喉部黏膜、声带、会厌等部位,可以发现喉炎、喉结核、喉癌、扁桃体炎等病变。
06
总结
总结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眼震电图、前庭诱发肌 源性电位等测试,以评估前庭功能异常的 情况。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是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的检查之一 ,包括观察耳道、鼓膜和耳周围组织的外 观和触诊,以评估耳部疾病的情况。
询问症状
流涕
询问患者鼻涕的性质、量及颜 色,如清涕、黄涕等。
鼻痒
询问患者鼻痒的程度及部位, 是否伴有眼痒、咽痒等症状。
鼻塞
询问患者鼻塞的程度、持续时 间及伴随症状,如嗅觉减退、 头晕头痛等。
喷嚏
询问患者打喷嚏的频率、程度 及伴随症状,如鼻痒、流眼泪 等。
咽喉肿痛
询问患者咽喉肿痛的性质、程 度及部位,是否伴有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等症状。
按诊
触诊
触诊是中医按诊中的一种方法,通过触摸病变部位来了解病 情。在耳鼻喉科中,触诊常用于检查颈部淋巴结、甲状腺等 部位是否有异常。
叩诊
叩诊是中医按诊中的另一种方法,通过敲打或轻叩病变部位 来了解病情。在耳鼻喉科中,叩诊常用于检查鼻窦、扁桃体 等部位是否有炎症或积液。05源自特殊检查耳镜检查总结词
询问家族史和既往史
家族史
询问患者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 或过敏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 等。
既往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系统疾病或 手术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02
望诊
望神态
精神状态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萎靡不振 、意识不清等。
面部表情
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是否出现痛苦 、紧张、恐惧等表情。
中医名词词典

窗体顶端
术语名称:
窗体底端
*使用帮助:
中医名词词典总共包括十二个,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基石。您可以通过输入关键字(如: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消长等)进行查询!
第一类阴阳五行
o一、阴阳
o二、五行
第二类脏象
o一、身形脏腑组织
o二、脏腑功能及其关系
o三、妇女杂病
第十类外伤科病症
o一、外科病症
o二、伤科病症
第十一类五官科病证
o一、耳鼻喉科病症
o二、眼科病症
第十二类医史
o三、体表部位
o四、神气精
第三类经络、俞穴
o一、经络
o二、俞穴
第四类病因、病理
o一、病因
o二、病理
第五类诊法
o一、四诊
o二、辨证
第六类治则、方药
o一、治则
o二、外治及其他
o三、方药
第七类针灸疗法
o一、针法
o二、灸法
第八类内儿科病症
o一、时病
o二、杂病
o三、小儿杂病
第九类妇产科病证
o一、经带
o二、胎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粒肿 上脸下垂 胞轮振跳
6/18/2015
1
第一节
麦粒肿
一、基本概念 (一)麦粒肿是以感受外邪,胞睑边缘生小硬结, 红肿疼痛,形似麦粒,易于溃脓之眼病。又名针 眼、偷针、土疳、土疡。 《证治准绳》:“土疳症谓睥上生毒,俗称偷针 眼是也。有一目生又一目者,有止生一目者,有 邪微不出脓血而愈者,有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烟 火,为漏、为吊败者,有窍未实,因风乘虚而入, 头脑具肿,目亦赤痛者。其病不一,当随宜治 之,……世传眼眦初生小皮包 ,视其背上即细 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故名偷针.实 解太阳经结热也.”
3
6/18/2015
第一节
麦粒肿
病因病机 1、风热外袭:风邪客于胞睑而化热,风 热煎灼津液,变生疮疖。 2、热毒炽盛:过食辛辣炙烤之物,脾胃 积热,或心肝之火循经上炎,热积聚于胞 睑。 3、脾虚湿热:脾气虚弱,健运无权,湿 浊化热,气血不和,反复为患。
4
6/18/2015
1、风热外袭 2、热毒炽盛 3、脾虚湿热
2
6/18/2015
教 案 内 容 一、教学目的:掌握麦粒肿、上脸下垂、胞轮振跳的概念, 掌握其针灸临床辩证治疗及其它疗方法。 二、教学内容要点:概述、病因病机、辩证分析和针灸治 疗及其它疗方法。 三、教学要求要点: 1、重点掌握三病的针灸辩证治疗,了解概念,熟悉病因 病机。及其它疗方法。 与现代医学结合,注意重症肌无力、眼外伤及动眼神经麻 痹的鉴别诊断,及时作出上脸下垂、胞轮振跳的定位、定 性诊断,采取有效措施治疗。
10
6/18/2015
四、思考题
1.风热外袭型与热毒炽盛型的证治鉴别 2.叙述风热外袭型与热毒炽盛型的证治鉴 别及病变的相关联系。
6/18/2015
11
眼睑下垂
一、基本概念 (一)眼睑下垂是因气虚不能上提,血虚 不能养筋,或风邪中络所致,以上眼睑提 举无力或不能自行抬起,以致睑裂变窄, 甚至遮盖部分或全部瞳神,影响视力的一 种眼病。又名上胞下垂,古称雕目、侵风, 重者称睑废。有先天、后天之分,可单眼 或双眼发病。
6/18/2015
5
临床表现:初起,胞睑微痒微痛,近睑弦 部皮肤微红微肿,继之形成局限性硬结, 并有压痛.若病变发生于近眦部者,红肿 焮痛较剧,并可引起眦部白睛赤肿.部分 患者可于耳前或颌下触及肿核,并有压痛, 甚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6/18/2015
6
8
6/18/2015
3、脾虚湿热 症状和体征 证候分析 治法:健脾利湿,清热解毒。取足太阴、足阳明 经穴为主。 处方与方义 阳陵泉┵: 健脾利湿。 足三里┬: 曲池┵:清热解毒 大横┵:调理脾胃治大便秘结。
9
6/18/2015
其它疗法 1、耳针:眼、肝、脾、耳尖。强刺激留针20分 钟。或压丸法。 2、耳尖、耳背小静脉放血。 3、拔罐:大椎,刺络拔罐。 4、挑治:在两肩胛区胸1~7两侧。淡红色疹点 或敏感点。 按语 1、麦粒肿初起至酿脓后,患处切忌挤压,以免脓 液扩散。 2、平时注意眼部卫生,增强体质,预防发病。
2、热毒炽盛 症状和体征 证候分析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取手阳明、足阳明经穴为主。 处方与方义: 曲泽┵: 内庭┵: 清热解毒 行间┵: 支沟┵:通腑泻热 少冲┵:泄心火。
7
6/18/2015
三、辩证治疗 1、风热外袭 症状和体征 证候分析 治法:疏风清热,调和营卫,取手阳明、少阳经穴为主。 处方与方义: 合谷┵: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天井┵:通利三焦,解表清热。 风池┵:疏风解表。 少泽┵:清热解毒。
处方:以眼区局部取穴为主。 攒竹 丝竹空 阳白 三阴交 方义: 攒竹、丝竹空和阳白穴均位于眼上方,三 穴合用可通经活络,调和局部气血而升提 眼睑; 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的交会穴,具有 补脾益肾、养血荣筋、调和气血的功效。
17
6/18/2015
辩证治疗
• 风邪袭络
治法:疏风活血,调和气血。取手少阳、足少 阳经穴为主。 处方与方义: 合谷 ┸: 疏风解表,宣通经络 。 风池┸: 膈俞┸ 活血熄风通络。
6/18/2015
18
脾虚气弱 治法:补脾益气,养血荣筋。取足太阴、 足阳明经穴为主。 处方与方义: 三阴交┬: 足三里┬: 脾俞△: 健运脾胃,补气养血。 百会△: 升提阳气。
6/18/2015
19
• 先天不足: 治法:补益气血,益气培本。取足少阴、足阳 明经穴为主。 处方与方义 攒竹┬、丝竹穴┬、阳白┬:调和局部气血。 太溪┬: 命门 ┬:△: 益肾固本。 足三里┬:△: 脾俞┬:△: 调补脾胃,以资生化之源。
12
6/18/2015
《诸病源候论》睢目候谓:“若血气虚则 肤腠开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 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 目,亦名侵风。” (二)上睑下垂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重症肌 无力眼肌型、眼外伤、动眼神经麻痹等引 起的上睑下垂。
6/18/2015
13
病因病机。
1、风邪袭络:肌腠开疏,风邪客于胞睑, 阻滞经络,气血不和而致上睑下垂。 2、脾虚气弱:中气不足,筋肉失养,经 筋迟缓,睑肌无力。 3、先天不足: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两虚, 以致胞睑松弛。
6/18/2015
பைடு நூலகம்
20
其它疗法
神经干电刺激:取眶上神经与面神经点 (位于屏上切迹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处), 眶上神经接负极,面神经接正极。每次 20min,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皮肤针:发病部位取穴。 拔罐:发病部位。
6/18/2015
21
思考题
14
6/18/2015
辨证
1、风邪袭络 2、脾虚气弱 3、肝肾不足 诊断及鉴别诊断
6/18/2015
15
辨证治疗
治则:先天不足、脾虚气弱者补肾健脾、 益气养血,针灸并用, 补法; 风邪袭络者疏风通络、调和气血, 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以阳明、太阳经穴为主。
6/18/20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