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胸科协会抗栓治疗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简介(1)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简介(1)

机构,对于MI后的高危和低危患者,推荐长期(4年)应 者,12导联心电图符合真正后壁MI,建议给予纤溶药物
用高强度的口服VKAs(目标INR3.5;范围:3.0—4.0), (证据:2C)。
而不是联合ASA或中等强度的口服VKAs(目标INR, 1.1.7对于AMI典型症状持续存在,血液动力学失代偿
脉疾病的患者,推荐长期使用ASA和氯吡格雷(证据:2C)。
sT段抬高的AMI病人,无论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建议
3.2 VKA
给予ASA治疗,在最初的医疗评价时,给予160~325mg口
对于没有MI病史的CAD患者,不推荐长期使用 VKAs(证据:2C)。
服,随后长期给与75—162mg每天口服(均为证据:IA)。 2.2氯吡格雷辅助治疗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简介(1)
胡大一孙艺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44)
一、冠状动脉疾病的抗栓治疗 1.0非ST抬高急}生冠脉综合征(NS,珏ACS)的紧急处理措施 1.1抗血小板治疗 1.1.1阿司匹林(ASA)
对于所有无ASA过敏的NSTEACS患者,推荐立即口 服ASA75—325 mg,然后继续口服ASA每日75~162 mg [证据级别(证据):1A]。 1.1.2 Thienopyridines(噻嗯并吡啶衍生物) 1.1.2.1对所有AsA过敏的NSTEACS的患者,推荐立即口服 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并继续服用75 mg/d(证据:1A)。 1.1.2.2对于所有NSTE ACS的患者,延迟进行诊断性的导 管术或冠脉造影>5天后才能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推荐服用ASA的基础上,首先给予负荷剂量的氯 吡格雷300 mg,然后75mg/d 9~12个月(证据:1A)。

ACCP9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与血栓预防指南

ACCP9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与血栓预防指南

7.1 对于无症状血栓形成者(不包括既往VTE史)我 们不推荐长期每天使用器械或药物进行血栓预防( 推荐级别:1C 级)。
3.6.1. 对于接受腹腔-盆腔普通外科手术、且VTE发 生风险极低(<0.5%;Rogers评分,<7;Caprini评 分,0 )的患者,除尽早下床活动外,我们不推荐 给予特殊的药物 (1B级)或机械 (2C级)性预防 措施。 3.6.2. 对于接受腹腔-盆腔普通外科手术、且VTE发 生风险较低 (~1.5%;Rogers评分,7-10; Caprini评分,1-2 )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予机械 预防措施,首选间歇充气加压 (IPC ),优于不 给予预防 (2C级)。
2.2 对于接受骨科大手术(THA 、TKA 、HFS)且接 受LMWH作为药物预防措施的患者,我们建议在术前 12小时或以上开始用药,或在术后12小时或以上开 始用药,而不是在术前4小时内或术后4小时内(1B 级)。 2.3.1. 对于接受THA或TKA手术的患者,不论是否同 时使用IPCD或治疗时间多长,我们建议 优先选用 LMWH,可选其他替代方法:磺达肝癸钠、阿哌沙班 、达比加群、利伐沙班、 LDUH (均为2B级)、 调整剂量VKA或阿司匹林 (均为2C级)。
2.7. 对于接受大型骨科手术且拒绝或不配合药物注 射或使用IPCD的患者,我们建议使用阿 哌沙班或 达比加群 (如果没有阿哌沙班或达比加群,可以 用利伐沙班或剂量调整VKA代替),而不是其他形 式的预防措施 (均为1B级)。 2.8. 对于接受大型骨科手术伴出血风险升高或对于 药物和机械抗栓预防都有禁忌症的患者,我们不建 议植入下腔静脉过滤器 (IVC)作为初级预防(2C 级)。 。
4.2.1 对于无其他VTE 危险因素的门诊肿瘤患者,不 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低剂量普通肝素 (LDUH)进行血栓预防(推荐级别:2B 级),也 不推荐预防性使用维生素 K 拮抗剂(推荐级别: 1B 级)。

抗栓与溶栓指南-美国胸科医师协会

抗栓与溶栓指南-美国胸科医师协会
成立于1935年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官方刊物
世界胸科医学界公认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医学杂志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指南 第八版(ACCP8)
血栓性疾病预防、治疗和长期管理最全面综合的建议
Eighth ACCP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Therapy
2008年7月1日颁布 刊登在《Chest》6月supplement 90位专家组成的国际专家组共同制定 内容多达900页,摘要版41页 包含700多项综合性建议
推荐:
1A、1B、1C
建议:
2A、2B、2C
新版指南强化“一级预防”概念
与第 7 版指南(ACCP-7)相比, 新版指南为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另辟章节
提高了抗栓治疗在冠心病预防中的地位, 与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并列为重要治疗措施。
目录
ACCP8简介 冠心病一级预防的抗栓建议 房颤患者的抗栓建议 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抗栓建议 特殊人群的抗栓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栓建议
上海瑞金医院施仲伟
目录
ACCP8简介 冠心病一级预防的抗栓建议 房颤患者的抗栓建议 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抗栓建议 特殊人群的抗栓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栓建议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应以预防为先
在“静脉血栓栓塞的抗栓治疗”外另有 专门章节阐述“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
指南对预防VTE的建议
ACCP8支持证据的方法学力度
• Grade 1(1级推荐)
– 获益明确大于或不大于风险、负担、成本,则采用强 烈推荐(文中用词为推荐或不推荐)
• Grade 2(2级推荐)
– 对获益和风险、负担、成本的权衡不甚明确者,则采 用较弱的推荐(文中用词为建议)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与血栓预防指南培训课件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与血栓预防指南培训课件
4.2.2 对于有VTE风险但是出血风险较低的门诊肿瘤 患者,我们建议使用预防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 LMWH)或低剂量普通肝素(LDUH),优于不预防。 (推荐级别:2B 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ACCP9-非手术患者的VET预防
4.4 对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门诊肿瘤患者,我们不 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低剂量普通肝素 (LDUH)进行血栓预防(推荐级别:2B 级),也 不推荐预防性使用维生素 K 拮抗剂(推荐级别: 2C 级)。
ACCP9-非手术患者的VET预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ACCP9-非手术患者的VET预防
4.2.1 对于无其他VTE 危险因素的门诊肿瘤患者,不 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低剂量普通肝素 (LDUH)进行血栓预防(推荐级别:2B 级),也 不推荐预防性使用维生素 K 拮抗剂(推荐级别: 1B 级)。
第九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与血 栓预防实践指南汇总
首先针对非手术患者的VET预防,与 大家分享ACCP 9 在ACCP 8 基础上 新增和改动部分的摘要,供大家学 习和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ACCP9-非手术患者的VET预防
2.3 对于血栓形成风险(Table2)较高的急性住院患者, 推荐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低剂量普通肝素 (LDUH)(每日2 次或3 次)或璜达肝癸钠这些抗 凝药(推荐级别:1B级)进行血栓预防。
6.1.3 对于长途旅行者,我们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或 抗凝剂预防VTE(推荐级别:2C 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对于无症状血栓形成者(不包括既往VTE史)我 们不推荐长期每天使用器械或药物进行血栓预防( 推荐级别:1C 级)。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第八届会议抗栓和溶栓指南课件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第八届会议抗栓和溶栓指南课件

HIT的预防和治疗
➢接受肝素类抗凝治疗的患者,应该监测血小板 计数,包括基线和用药24h后 ➢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危险最高,隔天复查血小板 ➢内科患者包括介入术中使用冲击剂量肝素的患 者,每2-3天复查血小板计数
HIT的预防和治疗
高度疑心HIT的患者,无论是否发生血栓并发症 停用LMWH、UFH或VKA并应用非肝素类药物 替换 常规筛查深静脉血栓 当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50×10^9/l,可考虑小 剂量VKA,当INR达标后,停用非肝素类抗凝 剂
房颤的抗栓治疗
房颤的危险因素
❖ 既往有缺血性中风或TIA ❖ 年龄>65岁 ❖ 高血压 ❖ 心肌梗死史 ❖ 糖尿病 ❖ 心力衰竭 ❖ 冠状动脉和周围动脉疾病
房颤的危险分层
❖高危: 既往有缺血性中风,TIA,或体循环血栓栓塞史;
年龄≥75 岁且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血管病变;临床 有心脏瓣膜病变、心力衰竭或左室功能受损的证据。 ❖中危:
ACCP 8 更新要点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第八届会议抗栓和溶栓指南
第八届ACCP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
2021年7月 chest 增刊发布,指南长达22章,近 900页
涵盖了血栓栓塞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最全面建议 全球共90名专家参与,更加国际化,更加系统、严格
变化与更新
❖ 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的预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3、经皮冠脉血运重建治疗〔PCI〕的患者 植入裸金属支架术后6周内,植入药物涂层
支架12个月内,如需进行外科手术,建议围手 术期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如患者进行小型牙科手术〔拔牙〕、 小型皮肤科操作、白内障手术等创伤较小 手术时:
➢VKA--建议继续服用 ➢阿司匹林--建议继续服用 ➢氯吡格雷--参照外科手术患者 的建议

ACCP美国胸科协会抗栓治疗指南治疗指南PPT课件

ACCP美国胸科协会抗栓治疗指南治疗指南PPT课件

PCI后常规静脉肝素 (证据1A)
UA/NSTEMI病人的LMWH治疗
UA/NSTEMI病人 LMWH治疗
距最后一次 注射< 8 h
PCI 根据LMWH时间(证据1C)
距最后一次 注射8–12 h
距最后一次 注射>12 h
不再加用UFH/ LMWH (证据2C)
依诺肝素 0.3 mg/kg IV bolus
强烈推荐进行分组血栓预防
第七届ACCP血栓栓塞预防指南
Seventh ACCP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Therapy
W. Geerts, chair G. Pineo J. Heit D. Bergqvist M. Lassen C. Colwell J. Ray
VTE : 威胁生命的疾病
急性PE后的累积病死率 (%) * (不包括在尸检时首次发现的PE)
Ø 明确诊断的PE的病死率: 3个月17% Ø 75% PE死亡发生于首次住院期间
16 14 12 10
8 6 4 2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距离诊断的时间 (天)
Goldhaber SZ, et al. Lancet 1999; 353:1386–1389.
(证据2C)
传统抗凝治疗UFH (证据2C)
2C证据 (来自于观察性研究): 极不推荐,其他替代治疗方法同样有效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抗栓治疗
危险因素
•卒中病史 •TIA或栓塞病史 •年龄>75岁 •中度或重度左室
功能受损和/或 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史 •糖尿病
有危险因素
华法林(INR2.0-3.0) [证据级别:1A]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ppt课件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ppt课件

诊断
• 3.5. 如果没有对疑心首次下肢DVT的病人进展危险分层,推荐进展以 下初始检查之一:〔Ⅰ〕近端CUS,或〔Ⅱ〕全下肢US,而非〔Ⅰ〕 不检查〔1B〕,〔Ⅱ〕静脉造影〔1B〕,或D-二聚体检查 〔2B〕。 推荐对于近端CUS阴性的病人进展中或高敏D-二聚体、全 下肢US或1周内重复CUS等检查,而非不进一步检查〔1B〕或静脉造 影〔2B〕。对于近端CUS阴性的病人,建议D-二聚体检查,而非常 规动态CUS检查〔2B〕或全下肢US检查〔2C〕。推荐对于单次近端 CUS阴性和D-二聚体阳性的病人进一步在1周内复查近端CUS或全下 肢US,而非不进一步检查〔1B〕。推荐对于以下病人:〔Ⅰ〕系列 近端CUS阴性,〔Ⅱ〕初始近端CUS阴性及D-二聚体阴性,或〔Ⅲ〕 全下肢US阴性,不进展进一步检查,而非行静脉造影〔1B〕。如果 近端US阳性,推荐治疗DVT,而非确诊性静脉造影〔1B〕。如果全 下肢US发现孤立性远端DVT,建议动态检查排除近端延展,而非治 疗〔2C〕。
• 如果近端静脉CUS阳性,推荐治疗DVT,并且不进一步检查,而非行确诊性 静脉造影〔对于在股总静脉或腘静脉发现新的非压缩节段为1B,对于与同一 静脉节段的先前检查结果相比,加压时静脉直径增加≥ 4-mm为2B〕。
• 4.2. 对于疑心复发下肢DVT,US检查结果异常但无诊断性〔例如:剩余静脉 直径增加< 4但是≥ 2 mm〕的病人,推荐进一步检查静脉造影〔可行时〕 〔1B〕:系列近端CUS〔2B〕或检查中或高敏D-二聚体及系列近端CUS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第九版抗栓治疗及 血栓预防指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最 新进展
詹德平 重症医学科
VTE形成的病因与诱因
• Virchow 于1856 年提出了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三 因素假说:静脉血流淤滞、血管损伤和高凝状态。

抗凝的药物ppt课件

抗凝的药物ppt课件

X IIa V
Xa Xa Va Ca2+
Ca2+
凝血酶原(II)
PF3(磷脂)
XIII
凝血酶(IIa)
XIIIa
纤维蛋白原(I)
可溶性纤维蛋白
稳固性纤维蛋白
参加因子: VIII、IX、XI、XII
V、X、 II、I Ca2+、PF3
III、VII
5
各种凝血因子的生理作用及病理表现
凝血 因子
同义名称
[内源性途径]
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
[外源性途径]
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
组织损伤释放
HMWK K
HMWK PK
XII
XIIa
IIa
XI
XIa
K
组织因子(III)
Ca2+
IX
IXa
VIIa IIa、IXVaII
IIa Ca2+
XIIa、K
VIII
VIIIa
III
Plt------------------ PF3
血液与粗糙表面接触后被激活,从而在钙离子及血 缺乏时凝血时间延长 小板第3因子作用下与某些血浆凝血因子(Ⅺ、Ⅸ、 Ⅷ、Ⅹ、Ⅴ)作用形成内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
促进纤维蛋白原的聚合,参与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
小结一
1、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生化物质的总 称。
2、凝血因子分为主要凝血因子与凝血辅因子两大类。
参与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缺乏时引起类血友病甲(副血友 病)
因子Ⅴ转变过程的中间产物,作用同因子Ⅴ
参与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缺乏时引起类血友病乙
参与内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同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est, 2004, 126: 338S- 400S
第七届 ACCP 血栓栓塞预防指南
国际前瞻性
对 23 个章节进行的最新的,综合性的回顾
最终修订版 对每一章节的回顾都进行了合理的延展 来自12 个国家的 70 位专家共撰写了82 篇综述 大量的编者评论
其观念并不激进,逐渐改变全球的抗凝观念
NSTE ACS 中 LWMH 疗程的评价
NSTE ACS 患者应早期介入治疗
如果冠脉干预延迟,就应考虑延长 LMWH 治疗作为血运重建的“桥梁”
NSTE ACS 急性期治疗
选择性 Xa 因子抑制剂:戊糖
fondaparinux 是一种合成戊糖,可以促进抗凝血酶 选择性抑制因子 Xa。该药物的抗因子 Xa 活性随血浆 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在 SC 应用后 3 小时内达高 峰。肾脏是该药物唯一的一种清除机制,其血浆半衰 期为 17 ~ 21 小时
12 个月(1A 级)
(该建议将预防 MI 置于重视程度相对更高的地位,而将避免严重出血 置于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的位置)
NSTE ACS 急性期治疗
氯吡格雷
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并拟行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手术的患者,择期手术前停用氯吡格雷 5 天 (2A 级)
NSTE ACS 急性期治疗
GPIIb/IIIa 抑制剂 三种药物获得 FDA 批准用于临床: abciximab, 一种单克隆抗体片段 eptifibatide,一种肽类抑制剂 tirofiban,一种 peptidomimetic 抑制剂 abciximab 和 eptifibatide 适用于 PCI 患者的辅助抗栓
继而以 75mg / d 无限期服用(1A 级)
(该建议将预防 MI 置于重视程度相对更高的地位, 而将避免严重出血置于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的位置)
NSTE ACS 急性期治疗
氯吡格雷
冠状动脉造影将迅速进行(≤24小时)的 NSTE ACS 患者,在冠状动脉解剖情况明确之后开始氯吡格雷治疗 (2A 级)
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预防和治疗建议
NSTE ACS 急性期治疗
阿司匹林
对于所有 NSTE ACS患者,如果没有明确的
阿司匹林过敏史,我们建议即刻 75 ~ 325mg
口服,随后每日 75 ~ 162mg 口服(1A 级)
NSTE ACS 急性期治疗
氯吡格雷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 NSTE ACS 患者,即刻 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口ACCP 血栓栓塞预防指南
W Geerts Chair G Pineo J Heit D Bergqvist M Lassen C Colwell J Ray
Seventh ACCP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Therapy
NSTE ACS 急性期治疗
GPIIb/IIIa
抑制剂

NSTE ACS 患者,早期应用 abciximab 治疗,
除非已明确冠状动脉解剖情况,并拟于 24 小时
内实行 PCI(1A 级)
NSTE ACS
UFH
治疗建议
在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短期 UFH 优于不用肝
素(Grade 1A)
根据体重调整 UFH 剂量,aPTT 维持在 50s ~ 75s(Grade 1C+)
推荐级别的制定:
临床获益 / 危险性是否清楚? 是: 级别 1(“推荐”)
否: 级别 2(“建议”)
第七届 ACCP 血栓栓塞预防指南
支持证据的方法学力度:
强力度证据: 级别 A 没有严重局限性的随机化研究 中等力度证据: 级别 B 存在局限性的随机化研究 结果不一致 方法学有缺陷 弱力度证据: 级别C 观察性研究 设计力度较弱, 但可以得出强有力的结果: 级别 C+ Powerful generalization, or effect very large
对于不确定的情况,主张临床医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例如:危险因素、特殊药物、剂量、疗程
新 增 建 议


新增 230 项分级建议
首次发布对长途旅行血栓栓塞预防建议 提出了许多新型抗凝药物
血栓预防方法
个体预防
个体血栓栓塞危险性评估 根据危险性制定血栓预防方案
分组预防
依据患者特点分入不同组别
(相对于氯吡格雷治疗的第一个 24 小时内较低的绝对获益,该建议将 避免严重出血置于相对更高重视的位置 )
NSTE ACS 急性期治疗
氯吡格雷
延迟进行诊断性导管检查术或 CABG 将在冠状动脉造影 后 5 天以上才进行时,除阿司匹林外,应即刻服用氯吡格
雷,首次负荷量 300 mg 口服,继而以 75 mg /d 服用9 ~
NSTE ACS 急性期治疗
NSTE ACS
LMWH
治疗建议
急性期,LMWHs 优于 UFH(Grade 1B) LMWHs 治疗不需常规监测(Grade 1C) 已用 LMWHs,PCI 中继续应用 LMWHs (Grade 2C)

应用 GP IIb / IIIa 受体拮抗剂者,LMWH
安全性优于 UFH(Grade 2B)
治疗
eptifibatide 和 tirofiban 则被批准应用于 NSTE ACS 患者
NSTE ACS 急性期治疗
GPIIb/IIIa
抑制剂
NSTE ACS 中、高危患者的早期治疗,在应用 阿司匹林及肝素的基础上,加用 eptifibatide 或 tirofiban(1A 级) 同时应用氯吡格雷的中、高危患者,早期加用 eptifibatide 或 tirofiban(2A 级)
对各组患者进行血栓预防
血栓预防的个体化
血栓危险因素很难界定,且应根据疾病种类及病程而 有所不同 预防治疗复杂性(不同危险因素会产生相互作用) 个体危险性评价及血栓预防的临床益处尚未得到肯定
无法证实哪些患者无需进行血栓预防
障碍:患者依从性不足
强烈推荐进行分组血栓预防
第七届 ACCP 血栓栓塞预防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