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华北区百货公司等 单位向私营企业的订货 档案。
为什么能够赎买? 最后,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 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 等。
粮食统购统销
赎买的意义?
第一, 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 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天津恒源纺织厂把国家 供应的棉花加工成为成 品出厂。
1、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
国有企业的生产场面 过去陈旧破烂的矿厂景象。
毛谈建国初工业化建设
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呢?从历 史上看,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 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中国究竟 走哪一条路呢? 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强国行列的机遇,如果搞资本 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稳 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 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 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1951年前后,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 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共识。 【先建设,后改造】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 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上海永安公司董 事长郭琳爽在全国政 协二届二次会议上表 态: “企业向国营 商业看齐,个人向工 人阶级转化。”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 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全国入社农户比例图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特点
经营分散 技术落后 生产规模小 劳动生产率低 制印章的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011年)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011年)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专题六 专题七 专题八 专题九 专题十 专题十一 专题十二 专题十三 专题十四 专题十五 专题十六 专题十七 专题十八 专题十九 专题二十 专题二十一 专题二十二 专题二十三
高级社
初级社
互助组
30
• 到1956年底全 国入社农户占总 农户数96.3%, 其中加入以土地 和主要生产资料 归集体所有的高 级农业生产合作 社又占总农户的 87.8%。
17
▲ 1952年党中央提出:“现在就要开始 用10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 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即“改 建并举”的思想。 毛泽东修改过的文件
18
1953年12月,中央对过渡时期总路
线作了完整的正式表述:“从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 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 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28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首先,毛泽东论证了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认为 农业合作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是巩固工 农联盟的需要 。 第二、阐明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原则 。 第三、阐明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限制富 农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阶级政策。 第四、阐明了循序渐进的由互助组到初级社、高 级社的“三步走”的步骤。 29
9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 农业改造的经验: • ⑴把农业的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结 合起来 • ⑵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同 时并举的方针 • ⑶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 ⑷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度 • ⑸坚持党的领导,正确掌握农村的阶级政策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 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为农业生产 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及其基本内容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 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 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 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特点: • 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 •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逐步 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 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改造不 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 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 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 时并举的总路线.
4.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理论依据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
•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 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 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 矛盾 •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呈现出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 第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 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
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 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局限性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介绍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介绍

2、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内容
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 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 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工 业 化 总路线 三大改造 农 业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1)和平赎买的改造方法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
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 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采取赎买方式的有利条件:
首先, 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两面性 。 其次,中国
共产党与民族资产 阶级长期保持着统 一战线的关系。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 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3、高级社 2、初级社 1、互助组
是在初级社的基础上组织起 来的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 就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的以土地 为实现农业合作化,根据自原互利的原则,由 质的农业合作组织 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带社会 农民组织的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几户或十 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 几户的农业生产互助组,这是最低层次的农业 合作化组织
如何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 集体所有制,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
视 频 播 放
农业合作化运动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第三步:
高级 农业合作社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
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 社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步:
农业 生产互助组
第二步: 初级 农业合作社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 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
(2)国际方面,抗美援朝结束,短期内大规模的战争不可能 出现,苏联对我国的一五计划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
(3)在积极利用外援的同时,党积极不依赖外援
不利条件:
(1)我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农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能进 行技术改造,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势必影响工业的稳步发展
(2)由于农业靠天吃饭,一年的收成到秋收才知道,所以制 定国民经济计划有不确定性
(3)文化落后,新中国成立时,文盲和半文盲达90%,工业 建设紧缺人才,劳动力素质低,这种状况短期内无法改变
(4)工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重工业更是,新中国能用作 工业化积累的资金微乎其微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统购统销和农业合作化-----两大 重要措施
(一)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新发展(初级农业合作社和互助 组)
5、与其他周边国家积极开展经济接触和交往。1953年中国 迎来锡兰、印尼、缅甸贸易代表团,分别与中国签订贸易订 单,开始进行禁运商品的贸易。
三、日内瓦会议后同印度、缅甸、印尼等国发展友好合作关 系作为“反包围”的突破口
1、高层互访
2、积极支持印度提出的建立和扩大和平区域的主张
3、有步骤地解决一些同周边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
5、基于中国工业的基础极其薄弱。中国与当时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工业水平的差距至少在100年以上。重工为在全国工业总 产值的比重27%.农业、轻工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急需重工 业武装。
(二)我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1)我国建立了集中统一的中央政府,且具有很强的组织动 员能力,社会经济稳定
5、国家加强对农业的扶持:
(1)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2)扩大农田水利建设,推动合作化发展。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① “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就是说社会主义 改造在1955年下半年后明显地过急过快,农村 由初级社向高级社转变过急过快,城市资本主义 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时间过于短促。
② “工作过粗”,就是说在社会主义改造 高潮期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原则、 工作方法,被搁置一边,出现了“一窝 蜂”的局面。 ③ “简单划一”,就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在 模式选择上存在着问题。农村几乎是清 一色的高级社,城市几乎是清一色的全 行业的公私合营。
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国家制度。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政务院四个副总理中有民主人士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 黄炎培和郭沫若;政务院二十一位委 李济深、张澜、高岗
员中,有九位是民主人士;一百零五 个部长和副部长职位中,民主人士占 政务院副总理: 了四十九个。 董必武 陈 云 郭沫若 黄炎培
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解放军进入拉萨
到1950年10月已经建立起1个大行 政区人民政府(东北)、4个行政区 的军政委员会(华南、中南、西北、 西南)、1个中央直属的自治区政府 (内蒙古)、28个省人民政府,2087 个县人民政府。
镇压反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
(3)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对富农从 限制到逐步消灭。
3、高级社 2、初级社 1、互助组
农民报名参加合作社
图为初级农业生产 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多少 和参加劳动的数量质量 多少,对社员进行粮食 分配。
农业社社员庆祝场面
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 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
手 工 第 业 一 供 步 销 小 组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 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 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 心任务进行的;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 集体化的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目的 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 地发展生产力。 •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1953年开始的, 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也全面推 开。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到1956年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一五”计划的主要指 标提前完成,到1957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
商业:委托经销、代销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1954年-1955年夏 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5年秋-1956年
高级形式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 三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一步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二步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 委托加工 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 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

主义 有制
主义 有制
1956
主义制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二)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 现的失误和偏差?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 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 线的明确要求 •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两重性: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矛盾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 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完成 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随着土地改革的基 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 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社 会主义改造。

毛概课件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毛概课件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1)提出的必然性: 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 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加速实现国
家 本工上二业改化变。我只国有经一实 济现 落国 后家 的的 面社 貌会 ,主 提义 高工 人业民化生,活才水能平从,根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 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也标志着我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 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
我二国从新民主一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毛泽东的初步设想:
视频\七大上毛泽东对未来的设想AVI00186.AVI
第一,关于过渡时间,大约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 主主义建设阶段,估计大约15年至20年时间。
第二,关于转变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才能第实二三现,私关营于企过一业渡国步有骤化和和方个式体,农认业为的当集工体业化发。展了、国
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社会主义工商 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952年党中央认为,我国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机已到来,于是对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时间和步骤作了重新思考,提出“现在(52年) 就要开始用10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 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即“改建并举” 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依据
国家对经济命脉的控制 农民自发的生产互助 两大意识形态阵营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改造经验

陈云论农业个体经济与工业化矛盾

我现在是挑着一担 “炸药”,前面是 “黑色炸药”,后面 是“黄色炸药”。如 果搞不到粮食,整个 市场就要波动;如果 采取征购的办法,农 民又可能反对。两个 中间要选择一个,都 是危险家伙。” (《陈云文选》第2卷, 第208页)

和平赎买 从低级到高级 改造制度与人的结合

四马分肥
资本家红利 国家税收
企业公积金
职工福利
国家税收:34.5% 职工福利:15% 企业公积金:30% 资本家红利:20.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为后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抗美援朝中的奸商

王康年被判处死刑
海大康药房资本家王康年,先 后向25个国家机关的65名干部 行贿,骗取国家大量订货,单 是被王骗取的定货款就有十一 亿元(旧币)。他把过期失效 和伪劣带菌的药品卖给志愿军, 造成一些战士致病、致残,甚 至死亡。武汉福化药棉厂资本 家李寅廷,承制志愿军急救包, 领取好棉花1万斤,全部换成废 棉,其中还有1000斤烂棉花, 这批急救包中有12万只没有经 过消毒,带有化脓菌、破伤风 菌、坏疽菌,导致志愿军战士 非战斗伤亡。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 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 并举 坚持积极引导逐步过渡 用和平方法改造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改造

对农业的改造
基本方针 主要步骤

对手工业的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工商界人士和广大群众一同欢 呼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在搞社会主义方面, 毛泽东主席的最大功劳
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 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我 们最成功的是社会主义 改造。 —— 邓小平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革命 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 义革命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经济的矛盾 计划经济与分散资源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