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过渡】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C )A、从中华人民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 我国由新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D )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B、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C、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D、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3.我国新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过渡时期的结束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D )A.中华人民国成立之后 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5.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新主义社会是( B )A、固定不变的社会B、过渡性的社会C、独立的社会形态D、从属于新主义革命的社会7.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容被概括为( B )A.“四清五反” B.“一化三改”C.“两个转变”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8.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D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社会主义改造】9.在新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 A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10.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A )A、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B、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C、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1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 C )A、政治条件B、经济条件C、制度条件D、思想条件12.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D )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13. 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 C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D、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14.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 B )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D、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15、新中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1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7、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1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 )A.加工订货的实行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C.统购包销的实行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 )A.加工定货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和平赎买2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21、新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 B)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人民专政政权在全国围的建立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2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B)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与法制建设2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4、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C.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部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5、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D)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26、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过渡】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C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D )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B、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C、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D、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过渡时期的结束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5.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B )A、固定不变的社会B、过渡性的社会C、独立的社会形态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7.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B )A.“四清五反” B.“一化三改”C.“两个转变”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8.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D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社会主义改造】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 A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10.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A )A、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B、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C、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1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 C )A、政治条件B、经济条件C、制度条件D、思想条件12.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D )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13. 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 C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D、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14.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 B )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D、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15、新中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1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7、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1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 )A.加工订货的实行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C.统购包销的实行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 )A.加工定货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和平赎买2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2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2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2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C.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5、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26、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_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doc

_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doc

共产主义资本主义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C.国家资本主义D.保护民族工商业 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2.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 党的^一届三中全会 3.1953年到1959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 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5. 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 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6. 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 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 7.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B.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D.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8.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合作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9.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C.兼有新民土主义革命和社会土义革命性质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10.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A.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B.己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1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12.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1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试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 B )A.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D.从1953年提出的”一化三改”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2.建国初期(1949-1956)我国的社会性质属于( A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 )A.加工订货的实行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C.统购包销的实行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4.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我国占绝对优势的经济成分是( B )A.资本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C )A.固定不变的社会B.独立的社会形态C.过渡性的社会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6.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对农业进行改造的方式依次是(B )A.初级社高级社互助组B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C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D.高级社互助组初级社7.社会主义基本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C )A.调动一切力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8.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D )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国家的主人是(D)A.工人B.知识分子C.劳动群众D.人民10.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C)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D.人民当家做主11.在我国的过渡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性质是( C )A.对抗性的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D.没有矛盾12.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D )A.新中国的成立B.中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二、简答题1.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答案:一化三改。

(毛概习题)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毛概习题)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D.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属于A.民主主义范畴B.资本主义范畴C.社会主义范畴D.共产主义范畴3.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B.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4.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A.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B.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5.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实现工业化B.实现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井举6.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A.“先合作化,后机械化”B.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C.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同时并举。

D.把消灭剥削制度与改造剥削者相结合7.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目的是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C.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我国对个体农业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A.自愿互利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C.典型示范D.国家帮助9.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A.国家资本主义B.团结、利用、改造C,利用、限制、改造D.没收1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是A.互助合作化B.国家资本主义C.和平赎买D.“四马分肥”和定息11.标志着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l12.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3.中共八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4.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5.在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主要矛盾D.对抗性矛盾16.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A.对抗性矛盾B.非对抗性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D.敌我矛盾1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阐述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8.第一次使用“现代化”来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是A.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B.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辉告C.中共八大D.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实际上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问题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是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D.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20.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是在A.《论人民民主专政》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多项选择题:1.建国前后,我国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从而确立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A.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B.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C.为克服经济困难,恢复国民经济,进而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物质条件D.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E.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有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人民公社E.国家资本主义3.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初级社A.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C.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D.以土地集体所有、共同劳动为特点E.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有A.严格区别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B.采取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没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D.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A.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5.建国以后,我国之所以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原因是A.国有经济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已经确立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D.我国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利用私营工商业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E.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实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6.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工商业内部的一种合作)的形式有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B.统购包销C.委托经销代销D.(单个企业)公私合营E.全行业公私合营7.我国对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在利润分配上实行“四马分肥”,其内容包括A.定息B.国家所得税C.企业公积金D.工人福利费E.资方红利8.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有A.没收官僚资本B.实行土地国有化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E.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9.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A.对内改造和对外开放相结合B.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C.通过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D.和平改造特别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E.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10.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宣布了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其内容是A.现代化的工业B.现代化的农业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D.现代化的国防E.现代化的科学文化三、辩析题: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测试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测试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单选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A.A.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B.B.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C.C.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D.D.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B 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A.A.一化全改一化全改一化全改B.B.一化四改一化四改一化四改C.C.一化三改一化三改一化三改D.D.一化两改一化两改一化两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C3. 从1949年到1952年经过三年时间,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恢复(年经过三年时间,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恢复( )A.A.民主革命任务民主革命任务民主革命任务B.B.抗美援朝任务抗美援朝任务抗美援朝任务C.C.打倒地主任务打倒地主任务打倒地主任务D.D.国民经济任务国民经济任务国民经济任务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D4.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的经济成分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的经济成分有() A.A.四种四种四种B.B.五种五种五种C.C.六种六种六种D.D.七种七种七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B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A.A.经销代销经销代销经销代销B.B.和平赎买和平赎买和平赎买C.C.统购包销统购包销统购包销D.D.加工订货加工订货加工订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B6.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A.A.过渡性社会过渡性社会过渡性社会B.B.独立性社会独立性社会独立性社会C.C.半独立社会半独立社会半独立社会D.D.可有可无社会可有可无社会可有可无社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A7.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 )A.A.多面性的阶级多面性的阶级多面性的阶级B.B.三面性的阶级三面性的阶级三面性的阶级C.C.两面性的阶级两面性的阶级两面性的阶级D.D.单面性的阶级单面性的阶级单面性的阶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C8.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A.A.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B.B.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C.C.民主主义民主主义民主主义D.D.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民族主义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B9.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A10.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 ()()A.A.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B.B.革命和改革的路线革命和改革的路线革命和改革的路线C.C.改良和前进的路线改良和前进的路线改良和前进的路线D.D.稳步前进与大力发展的路线稳步前进与大力发展的路线稳步前进与大力发展的路线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A。

4.专题四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习题

4.专题四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习题
C. 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初级社的性质是具有 ( C )
A. 个人所有制
B. 社会主义萌芽
C. 半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
8.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的性质是具有( C )
A. 个人所有制
B. 社会主义萌芽
的几个发展阶段是
( ABD)
A. 互助组
B. 初级社
C. 中级社
D. 高级社
10.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
的几个发展阶段是
( BCD )
A. 组织手工业者建立手工作坊 B. 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C. 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D.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1. 在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 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
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三、材料分析题1
材料1:在中国8个主要城市里拥有24个纺织、印染、 面粉和机械工厂的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 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 会主义国家。”
材料2:“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 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 新的东西。” ——《列宁全集》第2卷
请 回
(1)如何理解荣毅仁讲的“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 (2)你如何评价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
35
(1)荣毅仁讲的“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政治独立,经济 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
(2)如何评价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附参考答案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附参考答案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1、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得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得作风。

”其原因主要就是(a)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b、党得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2、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得当前阶段得中心任务就是 (B)A、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力量B、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得基本好转C、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制度得改革D、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3、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得问题主要就是指 (C)A、优先发展重工业得问题B、将落后得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得工业国得问题C、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得发展关系问题D、建立独立得比较完整得工业体系问题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得主题就是 (B)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得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5、 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通过得《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经济建设得根本方针就是 (C)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C.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D.发展生产,繁荣经济6、中共八大提出得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得方针就是 (B)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既反对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7、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得主要方式就是( D)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8、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得政策就是 (C)A、征收富农多余得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经济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经济9、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得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c)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10、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一个创新性办法就是对民族资产阶级(A)A、与平赎买B、剥夺生产资料C、公私合营D、生活上给出路11、 1956年“八大”提出得建国目标或奋斗目标就是 (D)A、团结一切可能团结得力量B、为建设一个伟大目标而奋斗C、为建设一个伟大得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D、团结一切可能团结得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得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得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C)A、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得农业国变为先进得工业国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得矛盾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13、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确定得发展国民经济得方针就是 (B)A、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B、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C、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与三个“补充”得构想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14、列宁认为,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得过渡时期根本任务就是(C )A 、消灭地主阶级 B、限制资本主义经济C、把剥削阶级得生产资料转化为公有财产D、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二、多项选择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得关系就是 (d、e)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b、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得任务相同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得过渡阶段d、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得必要准备e、社会主义革命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必然趋势2、根据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得阐述,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 (ABCD)A、属于社会主义体系B、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因素C、社会主义因素居于主导地位D、一种具有过渡性质得社会发展阶段3、毛泽东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得天经地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过渡】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C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D )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B、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C、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D、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过渡时期的结束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5.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B )A、固定不变的社会B、过渡性的社会C、独立的社会形态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7.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B )A.“四清五反” B.“一化三改”C.“两个转变”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8.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D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社会主义改造】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 A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10.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A )A、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B、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C、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1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 C )A、政治条件B、经济条件C、制度条件D、思想条件12.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D )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13. 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 C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D、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14.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 B )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D、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15、新中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1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7、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1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 )A.加工订货的实行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C.统购包销的实行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 )A.加工定货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和平赎买2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2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2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2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C.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5、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26、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B)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有理、有利、有节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二、多项选择题【新民主主义时期】1.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有(ACD )A、社会主义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E、外资经济2.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 ABCE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D.地主阶级E.其他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改造】3. “四马分肥”是指( ABCD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基金D.资方红利 E.奖金4. 建国初期建立国营经济的途径有(ACD )A、没收官僚资本B、没收民族资本C、陆续收回外国资本企业D、各解放区原有的公营经济E、没收地主土地5.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CDE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E.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 下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表述正确的是(ADE )A、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委托加工C、第二步主要是实行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D、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E、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7.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基本原则有(ACD )A、自愿互利B、听从上级安排C、典型示范D、国家帮助E、少数服从多数8.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说法正确的是(ABD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我国的一切剥削现象都已经被消灭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确立E、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我国的所有矛盾都得到解决9.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以下形式(CD )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B、统购包销和代购代销C、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E、把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10.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ABD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E、我国进入了主义高级阶段1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ABC)A.社会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共产主义经济1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CD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和民族资本B.没收地主的土地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BCD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4、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ABCD)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统购包销D.委托经销代销15、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AB)A.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D.1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四马分肥”是指将企业利润分为(ABCD)四个方面。

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方红利E.公方代表酬金17、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ABCD)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C.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条件1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主要有(ABC )A.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实行和平赎买,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B.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采取了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D.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应始终坚持采取“四马分肥”三辨析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对)2.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质是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错)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