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课时作业2——酚
课时作业2:烃的衍生物

第3讲烃的衍生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B.由苯硝化制硝基苯;由苯制溴苯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氯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答案B解析A项,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是取代反应,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是加成反应;B项,由苯硝化制硝基苯和由苯制溴苯都是取代反应;C项,前者是消去反应,后者是加成反应;D项,前者是水解反应,后者是消去反应。
2.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CH2OHCHOHCH3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A.消去、加成、消去B.加成、消去、取代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取代答案D解析逆推,引入—OH采取卤代烃水解的方法。
3.香茅醛()可作为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下列关于香茅醛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20O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分子中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答案C解析香茅醛的化学式为C10H18O,含有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有8种氢原子。
4.已知酸性:,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完全转化为的最佳方法是()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B.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答案B解析最佳方法是:先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由于酸性:,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即可生成,故选B项。
5.科学家合成了一种高能量密度材料,合成该材料所需主要原料为草酰二肼(结构如下),下列有关草酰二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碱性B.完全水解可得3种化合物C.含有的官能团也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D.与联二脲()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A正确,草酰二肼中含有氨基,所以能结合H+体现碱性;B错误,草酰二肼中能水解的基团是两个对称的酰胺键,水解产物有2种;C正确,蛋白质中有许多的酰胺基;D正确,草酰二肼与联二脲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_1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时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大气环境【基础达标】1.(2024·长沙)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
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A .2O (氧气)B .2N (氮气)C .2CO (二氧化碳)D .2H O (水)【答案】A【解析】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故选A 。
2.(2023·衡阳)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入了一种气体后,症状得到缓解。
此气体可能是( )A .氧气B .氮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答案】A【解析】A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则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符合题意;B 、氮气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 、稀有气体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 、二氧化碳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2024·长春模拟)空气中含量较多,并且在医疗冷冻治疗和食品防腐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答案】A【解析】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在医疗麻醉和食品防腐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与题意相符。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气焊等等,与题意不符。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做气体肥料等等,与题意不符。
D.稀有气体做霓虹灯,与题意不符。
故选A 。
4.在薯片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不仅可以防止食品相互挤压,还能有效延长薯片的保存期,其主要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 )A .不易溶于水 B.不活泼 C.沸点低 D .无色无味【答案】B【解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有效延长薯片的保存期,故选B。
5.(2024·綦江一模)我国首套含氨煤层提取高纯氦气装置成功应用。
制得的氦气下列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冷冻麻醉B.制电光源C.制航天飞艇D.作保护气【答案】A【解析】氦气密度小,可制航天飞艇;其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通电时发出粉红色的光,可制电光源;但氦气不能用于冷冻麻醉;故选A。
第3章-第1节酚-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第 2 课时 酚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课 堂 互 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1.认识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转化关系。 ●课标解读 1.了解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主要 化学 性质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1)与钠反应;(2)取代反应; (3)消去反应;(4)氧化反应; (5)酯化反应; (6)无酸性,不与NaOH反应
(1)弱酸性 (2)取代反应 (3)显色反应 (4)加成反应 (5)与钠反应 (6)氧化反应 与FeCl3溶 液反应显紫 色(与浓溴水 反应产生白 色沉淀)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解析】 B 项中是醇羟基,遇 FeCl3 不显色。 【答案】 B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化学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问题导思】 ①苯酚溶液显弱酸性,所以苯酚是一种酸,对吗?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化学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化学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高中化学第七章有机化合物2_2有机高分子材料课时作业含解析第二册

有机高分子材料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A.合成材料一般可分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种类B.塑料均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C.化学纤维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往往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等优点D.合成橡胶在性能上不如天然橡胶全面,但因其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低温或高温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解析:具有热塑性的塑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逐渐变软,熔化为粘稠状、流动的液体,冷却又可硬化,可反复加热、受冷再造、像聚乙烯等;而具有热固性的塑料,受热时不会变软,只能被彻底裂解,因此不能通过加热、受冷反复再造,像酚醛树脂(又称电木)等,故B项错误。
2.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解析:尼龙绳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宣纸的成分是纤维素,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3.下列有关高分子材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合成高分子材料都很难降解B.塑料、合成纤维、黏合剂、涂料等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线型和体型高分子材料在溶解性、热塑性和热固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解析:聚酯纤维等合成材料可以降解.4.(双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A.含淀粉或纤维素的物质可以制造酒精B.高纤维食物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在人体内可以通过水解反应提供能量C.聚乙烯是一种纯净物,因而有固定的熔、沸点D.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减少“白色污染”解析:淀粉或纤维素均为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酒化反应生成乙醇,A正确;高纤维食物是指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经常食用对人体健康有益,膳食纤维是植物的一部分并不被人体消化的一大类糖类物质,B错误;聚乙烯是以不同个数的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错误;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减少“白色污染”,D正确。
苯酚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苯酚酚类【作业点评与激励】【学习内容】苯酚【学习目标】1.能从结构上区分醇和酚。
2.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体会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内容解析】一、酚1.概念______和______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
二、苯酚的结构与物理性质①苯酚俗称分子式为结构简式官能团②苯酚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纯净的苯酚是一种色晶体,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苯酚往往会因部分氧化而略带色,熔点为:40.9℃,有气味(2)溶解性: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会与水形成浊液;当温度高于65℃时,苯酚能与水。
苯酚易溶于酒精、苯等有机溶剂(3)毒性:苯酚有毒。
苯酚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洗,再用水冲洗。
三、酚的化学性质(1)弱酸性: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苯酚中的羟基能发生微弱电离。
C6H5OH C6H5O--+H+,所以向苯酚的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变。
苯酚的酸性极弱,它的酸性比碳酸还要,以致于苯酚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A.写出苯酚与NaOH溶液的反应:B.苯酚的制备(强酸制弱酸):苯酚钠与盐酸的反应: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注意:产物是苯酚和碳酸氢钠,这是由于酸性:H2CO3 > 苯酚> HCO3--)(2)苯酚的取代反应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反应,立刻生成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写出方程式:该反应可以用来(3)显色反应:酚类化合物遇FeCl3显色,该反应可以用来检验苯酚的存在。
(4)氧化反应①苯酚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呈______色。
②苯酚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______。
③苯酚可以燃烧。
四、基团间的相互影响(1)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酚羟基的存在,有利于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例如溴代反应。
苯的溴代:苯酚的溴代:反应条件和产物足以证明酚羟基对苯环的活化作用,尤其是能使酚羟基邻、对位的氢原子更活泼,更易被取代。
酚羟基是一种邻、对位定位基。
《爸爸的花儿落了》导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文章,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亲情的伟大和珍贵,学会珍惜家人。
(3)懂得责任的重要性,勇于承担责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亲情、道德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内涵。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文章,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作者和背景。
(2)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亲情、道德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内涵。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文章,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实践训练:(2)选取部分学生的评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阅读一篇文学评论文章,学习评论写作技巧。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或视频,营造感性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新坐标】2021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作业2 苏教版版选修1 (1)

【课堂新坐标】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2 苏教版版选修1一、选择题1.不用显微镜也能够鉴定细菌的种类,要紧依据是细菌菌落的特点。
以下不是菌落特点的是( )A.大小和形状B.光泽度和透明度C.颜色和硬度D.气味和pH【解析】不同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必然的特点,因此每种细菌在必然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能够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答案】D2.(2021·宿迁高二检测)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育基要用( )A.加入青霉素的培育基B.固体培育基C.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育基D.液体培育基【解析】若是加入青霉素那么抑制所有细菌生长;假设加入高浓度食盐,那么只能选择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液体培育基多用于生产,分离鉴定一样不用液体培育基。
【答案】B3.在微生物学中,将许诺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育基称做( ) A.辨别培育基B.加富培养基C.选择培育基D.基础培养基【解析】辨别培育基是在培育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使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与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化学反映,产生明显特点转变;加富培育基一样用来培育营养要求比较苛刻的异养型微生物;基础培育基是含有一样微生物生长繁衍所需的大体营养物质的培育基,如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选择培育基是在培育基中加入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增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答案】C4.通过选择培育基能够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
在缺乏氮源的培育基上大部份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育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育基中加入10%酚能够抑制细菌和霉菌。
利用上述方式不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别离分离出( )A.大肠杆菌B.霉菌C.放线菌D.固氮细菌【解析】固氮微生物的生长不需要从培育基上取得氮源,可在缺乏氮源的培育基上正常生长;加入青霉素的培育基上不能生长细菌和放线菌,那么可收成霉菌和酵母菌;加入酚的培育基使细菌和霉菌不能正常生长,而放线菌却能利用酚作原料合成自身产物。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修1课时作业1:3-1-1 锋与天气练习

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时1锋与天气读“锋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A.a、b B.a、cC.a、d D.b、d2.图中a、b、c、d四点位于雨区的是()A.a、b B.a、cC.a、d D.b、d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暖气团位于冷锋锋前、暖锋锋后。
第2题,雨区位于冷锋锋后、暖锋锋前。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4月初某时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可能产生连续性降水的是()A.甲B.乙C.丙D.丁4.丙、丁之间的天气系统过境时没有形成有效降水,原因最可能是()A.凝结核少B.冷空气中水汽少C.暖空气中水汽少D.人为影响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暖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
甲处是暖锋锋前,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第4题,我国东北地区4月份是春季,风沙较多,暖空气中的水汽少,降水量就少。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回答5~6题。
5.据图推断,影响此地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B.冷锋C.暖气团D.准静止锋6.下列有关该地区5日~9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一直在扩大B.气温持续下降,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C.6、7日保温作用较强,气温升高D.8、9日天气转晴,9日气温回升答案 5.B 6.D解析第5题,该地从5日~9日,最低气温明显降低;最高气温8日、9日较5日明显降低,而6、7日出现阴天、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明显减小,故判断可能为冷锋影响。
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6、7日冷锋过境,8、9日天气转晴,9日气温回升,故D项正确。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
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
读图,回答7~8题。
7.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A.准静止锋B.冷锋C.反气旋D.暖锋8.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A.阴雨连绵B.风和日丽C.晴雨无常D.暴雨如注答案7.A8.B解析第7题,冷空气和暖空气势力相当,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A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作业时限:45分钟作业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B.代表醇类的官能团是跟链烃基相连的羟基C.醇类和酚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下列4种无色稀溶液:乙醇、苯酚、AgNO3溶液、KOH溶液的是()A.自来水B.FeCl3溶液C.BaCl2溶液D.稀硫酸3.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
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层;④加入足量金属钠;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氯化铁溶液;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合理的步骤是()A.④⑤③B.⑥①⑤③C.⑧①D.⑧②⑤③4.NM-3和D-58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结构如下:关于NM-3和D-58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原因不完全相同B.都能与溴水反应,原因不完全相同C.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原因相同D.遇FeCl3溶液都显色,原因相同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是醇类,都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B.与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4种C.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的方法是加适量浓溴水,过滤D.乙醇的沸点比乙烷的高,其原因是乙醇分子间易形成氢键6.没食子儿茶素的结构简式如图,它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的抗氧化剂。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5H12O5B.1 mol该物质与4 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C.该物质在浓硫酸作用下可发生消去反应D.该物质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7.某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6H16O3B.该物质分子内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该物质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D.该物质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8.下列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均含有多个官能团,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属于酚类,可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B.②属于酚类,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C.1 mol ③最多能与1 mol Br2发生反应D.④属于醇类,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答案1.B当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时为酚,如。
醇类物质和酚类物质的性质不相同。
既含苯环也含羟基,但不是酚。
2.B自来水与乙醇、KOH溶液互溶,不能鉴别两种溶液;FeCl3溶液与乙醇不反应、与苯酚反应显紫色、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KOH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B项可以鉴别4种溶液;BaCl2溶液只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其他物质不反应,稀硫酸只与KOH溶液反应且无明显现象,故C、D项都不能鉴别。
3.B苯酚与乙醇互溶,难以分离,应先进行操作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乙醇与NaOH不反应,而苯酚反应。
由于乙醇沸点低,苯酚钠沸点高,所以再采用①蒸馏出乙醇,烧瓶中是苯酚钠,再采用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苯酚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又生成苯酚。
最后采用③静置分层,下层为苯酚,分液即可得到苯酚。
注意不能直接蒸馏,这是因为苯酚与乙醇沸点相差不大,并且苯酚加热易变质。
4.C A选项说法正确,前一种化合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三种结构:—COOH、和酚羟基,而后一种化合物只有酚羟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
两种化合物均能和溴水反应,前者既有碳碳双键的加成,也有酚的取代,而后者只有酚的取代反应,故B项说法正确;C选项前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是由于不含醇羟基,而后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是由于与醇羟基相连的碳的邻位碳上不含H,故原因不同,C项说法错误;而两种化合物都含酚羟基,故均能使FeCl3溶液显色,D项说法正确。
5.D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可能是醇类,如CH3OH,也可能是酚类,如;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8O,而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有等,共5种;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的方法应是加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液,而加浓溴水,尽管能使苯酚转化为三溴苯酚沉淀,但溴溶于苯中,还要进行分离。
6.C分子式为C15H14O5,A项错误;从它含有的官能团来看,属于酚类、醇类和醚类,其中的3个酚羟基可以与NaOH反应,醇羟基与NaOH不反应、1 mol该物质与3 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B 项错误;该物质在浓硫酸的作用下,醇羟基可以发生消去反应,C项正确;该物质可以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但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7.D该物质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一是酚羟基的邻对位取代,二是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原理不同。
8.D物质①中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属于酚类,但酚羟基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A错误;物质②中羟基连在链烃基的饱和碳原子上,属于醇类,不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B错误;物质③属于酚类,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可以被溴取代,根据物质③的结构简式可知1 mol ③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反应,C错误;物质④中羟基连在烃基的饱和碳原子上,属于醇类,并且与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所以物质④可以发生消去反应,D正确。
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B.该有机物苯环上一氯代物有6种C.该有机物可发生取代、加成、加聚、消去反应D.1 mol该有机物在适当条件下,最多可与3 mol Br2、5 mol H2反应10.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B.X和Z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C.Y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D.Y可作加聚反应单体,X可作缩聚反应单体11.某品牌的家用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为对氯间二甲苯酚(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可以杀灭常见的病毒与细菌。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10ClOB.1 mol该物质最多可以与2 mol NaOH反应C.1 mol该物质可以与2 mol液溴发生取代反应D.该物质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等反应二、非选择题(共45分)12.(16分)按以下步骤可由合成(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B、D的结构简式:B________,D________。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填反应代号)。
(3)如果不考虑⑥、⑦反应,对于反应⑤,得到E的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试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13.(13分)(1)为了防止水源污染,用简单而又现象明显的方法检验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有无苯酚,此方法是________。
从废水中回收苯酚的方法是:①用有机溶剂萃取废液中的苯酚;②加入某种药品的水溶液使苯酚与有机溶剂脱离;③通入某物质又析出苯酚。
试写出第②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含苯酚的工业废水流程如下:①上述流程,设备Ⅰ中进行的是______操作(填写操作名称)。
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可用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进行。
②由设备Ⅱ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________。
由设备Ⅲ进入设备Ⅳ的物质B是________。
③在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④在设备Ⅳ中,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后,产物是NaOH、H2O和________。
通过________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
⑤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苯酚、CaO、________、________。
14.(16分)某芳香族化合物经分析含有C、H、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8.7%、8.2%、13.1%。
(1)如果该有机物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氧原子,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如果该有机物具有两个甲基,且它遇FeCl3溶液会变为紫色,这样的结构共有________种。
如果它遇FeCl3溶液不会变色,这样的结构共有________种。
(3)如果该有机物只有一个甲基,且它遇FeCl3溶液会变为紫色,这样的结构共有________种;如果它遇FeCl3溶液不会变色,这样的结构共有________种。
(4)如果该有机物没有甲基,则它遇FeCl3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紫色。
这样的结构共有________种。
9.D A项,结构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类,错误;B项,结构中只有1个苯环,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3种,错误;C项,酚羟基易被取代,碳碳双键、羰基和苯环均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酚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错误;D项,苯环上羟基的两个邻位氢可以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苯环、碳碳双键、羰基均可与氢气加成,正确。
10.B X、Z中的酚羟基可与溴水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Y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均可使溴水褪色,A正确;酚羟基与NaHCO3不反应,B错误;Y中的碳碳双键和苯环均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苯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Y中的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X可发生类似于苯酚与甲醛制备酚醛树脂(缩聚反应)的反应,D正确。
11.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9ClO,A项错误;该物质发生碱性水解时,Cl原子生成的是酚羟基,生成的酚羟基能与NaOH反应,故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B项错误;因与酚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上还有2个氢原子,故1 mol该物质可以与2 mol液溴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该有机物不存在结构,因而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项错误。
12.(1)解析:和H2的反应,只能是加成反应,所以A为;B是由A与浓硫酸加热得到的,且能与Br2反应,故B为,C为;D能与Br2反应生成E,E再与H2反应,所以D中应含有不饱和键,综合得出,D为,E为,F为。
13.(1)向废水中加入浓溴水(或FeCl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或溶液变为紫色)即说明废水中含有苯酚(2)①萃取(或萃取分液)分液漏斗④CaCO3过滤⑤NaOH水溶液CO2解析:(1)可用浓溴水或FeCl3溶液来检验苯酚的存在。
(2)根据流程图逐步分析解答,其解答关键是要看懂流程图给了哪些信息,以何种方式给出,目的是什么。
14.(1)C8H10O(2)63(3)36(4)不能 1解析:(1)由该化合物中的O的质量分数13.1%及O原子个数为1,可知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又由C、H的质量分数,可得该有机物分子中的C、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8、10,所以它的分子式为C8H10O;(2)因为它遇FeCl3会显紫色,所以有酚羟基,即分子中有两个甲基和一个酚羟基,故该有机物可能有6种结构;而如果遇FeCl3不变紫色,则无酚羟基,可能是醚,故有3种结构;(3)如果该有机物只有一个甲基,且它遇FeCl3溶液会变为紫色,则苯环上应有一个乙基和一个酚羟基,应有3种结构;如果遇FeCl3溶液不变色,则可能是醚或醇,其中醇有4种结构,醚有2种,共有6种结构;(4)如果没有甲基,则羟基应在端点碳上,只能是醇,所以它不可能使FeCl3溶液变色,这样的醇只有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