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题卷
教师版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测问卷

教师版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测问卷1. 背景信息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教育背景:
- 教龄:
- 所在学校:
2. 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请回答以下问题,选择适用的选项或提供具体信息。
1. 您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文字是否规范化?
- [ ] 是
- [ ] 否
2. 如果您的回答是"否",请简要说明原因:
3. 是否定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自我检查和修正?
- [ ] 是
- [ ] 否
4. 是否参加过任何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培训或研讨会?
- [ ] 是
- [ ] 否
5. 您是否使用辅助工具(如语法检查软件、参考书等)来帮助您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
- [ ] 是
- [ ] 否
6. 您是否定期与同事讨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问题?
- [ ] 是
- [ ] 否
7. 您是否鼓励学生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文字?
- [ ] 是
- [ ] 否
8. 您是否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 [ ] 是
- [ ] 否
9. 您是否认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积极影响?
- [ ] 是
- [ ] 否
10. 如果您认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对学生有积极影响,请简要说
明原因:
3. 其他建议或意见
请在下方提供任何其他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相关的建议或意见:
{在此处填写您的建议或意见}
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反馈对我们非常重要。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班级:姓名:得分: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汉语和汉字15.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语言文字规范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穿流不息B. 再接再励C. 出奇不意D. 迫不及待2. “不假思索”中“假”的意思是()。
A. 假设B. 借用C. 依靠D. 假装3. “一言九鼎”中的“九鼎”最初指()。
A. 九个鼎B. 九个州C. 九个部落D. 九个朝代4. “不胫而走”中的“胫”指的是()。
A. 腿B. 脚C. 胫骨D. 胫部5. “不速之客”中的“速”的意思是()。
A. 速度C. 快速D. 迅速6. “不翼而飞”中的“翼”的意思是()。
A. 翅膀B. 翅膀的羽毛C. 鸟类D. 鸟类的翅膀7. “不以为然”中的“然”的意思是()。
A. 这样B. 正确C. 那样D. 错误8. “不卑不亢”中的“卑”和“亢”分别表示()。
A. 低、高B. 高、低C. 低、低D. 高、高9. “不耻下问”中的“耻”的意思是()。
A. 羞耻B. 耻辱C. 可耻D. 不以为耻10. “不寒而栗”中的“栗”的意思是()。
A. 栗子B. 颤抖D. 栗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不劳而获”中的“劳”指的是____。
2. “不二法门”中的“二”指的是____。
3. “不打自招”中的“招”指的是____。
4. “不经之谈”中的“经”指的是____。
5. “不学无术”中的“术”指的是____。
6. “不卑不亢”中的“卑”和“亢”分别表示____和____。
7. “不耻下问”中的“耻”指的是____。
8. “不寒而栗”中的“栗”指的是____。
9. “不翼而飞”中的“翼”指的是____。
10. “不速之客”中的“速”指的是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解释“不以为然”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使用该成语的例句。
2. 描述“不寒而栗”的情境,并解释其比喻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不耻下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教师版——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评问卷

教师版——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评问卷1. 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教育背景:- 教龄:2.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选择合适的答案: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书写方式?- A. “饭馆”- B. “饭馆”- C. “饭馆”- D. “饭馆”2. 下面哪个词使用了不恰当的词语搭配?- A. “深刻的思考”- B. “广泛的参与”- C. “快速的发展”- D. “丰富的经验”3.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 A. “明天我们去逛街,买一些新衣服。
”- B. “明天我们去逛街,买一些新衣服。
”- C. “明天我们去逛街,买一些新衣服。
”- D. “明天我们去逛街,买一些新衣服。
”4. 下面哪个词语的词性标注有误?- A. “突然”(副词)- B. “高兴”(形容词)- C. “跑”(动词)- D. “快乐”(名词)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用法?- A. “守株待兔”- B. “守株待兔”- C. “守株待兔”- D. “守株待兔”3. 语言文字规范化实践请回答以下问题,选择合适的答案:1. 在上课过程中,你是否积极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 A. 是- B. 否2. 你是否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讨论和练?- A. 是- B. 否3. 你是否在学生作文中注重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评分?- A. 是- B. 否4. 你是否鼓励学生参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比赛和活动?- A. 是- B. 否5. 你是否经常给学生提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指导和建议?- A. 是- B. 否4. 其他建议或意见请在以下空白处填写你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其他建议或意见:{填写你的建议或意见}谢谢您的参与!。
1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

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单位: XXXX心小学姓名: 分数:1.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内容是()。
A.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B.防止方言泛滥和推行标准汉字C.推广国语和推行国文2.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
A.2000年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3.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时期。
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 中文B. 汉语和汉字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6.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末笔都是“撇”的一组是()。
A.万、力、戈B. 芳、乃、伤C.叨、匕、易7.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8.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地名B. 姓名C. 姓氏9..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0. 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A. 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B. 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C. 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11.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特定范围内B.古籍研究中C. 书法艺术中12.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通用汉字B. 规范汉字C. 标准汉字13. 《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教师 题目及答案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题姓名: 任教学科: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4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C)。
A.国家推广普通话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各民族都有( C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B)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现代汉语B.普通话C.汉语4.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C)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第一周B.第二周C.第三周D.第四周5.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7.下列三个成语中,“好”字不读hǎo的是(A)。
A.好为人师B.好事多磨C.好自为之8.下列关于“凹”字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一种是(B)。
A.笔画是6画。
B.笔画是5画。
C.笔画是7画。
D.笔画是4画。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计52分)1.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意工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4.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5.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部首查字法、拼音查字法。
6.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7.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使用者要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8.《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其规范化使用对于信息的准确传递、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大家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以下是一套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让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吧!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按部就班风驰电掣开源节流相形见拙B 脍炙人口迫不及待诡计多端再接再厉C 瑕不掩瑜穿流不息心驰神往仗义直言D 破斧沉舟不胫而走世外桃源首屈一指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B 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C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D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峰顶。
C 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 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____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订得再_____,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_____的假酒案。
A 不止正确耸人听闻B 不只正确骇人听闻C 不只准确骇人听闻D 不止准确耸人听闻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B 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C 李老师当班主任 20 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以身作责B.专心至志C.提心吊胆2.“山”的笔顺是()A.竖、竖折、短竖B.竖折、竖、短竖C.竖折、短竖、竖3.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下列词组中用字全都符合规范标准的一组是()A.烟雨濛濛B.像雾像雨又像风C.天翻地复4.下列各组字中,全部是独体字的一组是()A.人、口、手、水B.工、农、而、庆C.门、也、习、杨5.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规范的是()A.家俱B.惟一C.成分D.陷井6.下列三组词语中用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水天相联、对联、联欢B.连续、联合、连忙C.联跑带跳、联想、连累7.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末笔都是“撇”的一组是()A.万、力、戈B.芳、乃、伤C.叨、匕、易8.下列三组中,“母”的笔顺完全正确的是()A.横折钩、竖折、点、横、点B.竖折、横折钩、点、横、点C.竖折、横折钩、横、点、点9.“标志”不要误写作“标识”,依据的规范标准是()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B.《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10.下列成语用字正确的一项是()A.少壮不努力,老大徙伤悲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失之东偶,收之桑榆D.前事不忘,后世之师1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必竟人是必需各自飞行的,彼此能看一眼已是一剎又已是千年。
B.这位老人看起来饱经风霜,面容苍桑。
C.理想若真人人唾手可得,世上也就无所谓烦恼和痛苦了。
D.他说了几句话,总算有个交待了。
12.向来甲班和乙班的篮球赛总是十分精彩,两班实力在()。
A.一发千钧B.上行下效C.伯仲之间D.杵臼之交。
13.“貂chán”是传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字的正确写法是()A.貂禅B.貂蝉C.貂婵14.“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非_____利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横线处应该选用的字是()A.赢B.盈C.营1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应用能力测查(学生卷)口试部分一、读词语1.发表各自你们批准把握才能花样容易打扫森林孩子尊重起名儿甚至没有克服老师尺度招呼维持特别许可西北岩石既然单独爱国保险个头儿祖母2.采访但是法律门口亲切研究困难年轻继承最初彼此伟大吸收活泼召开生产讲话小孩儿体育个别白天一会儿偶尔例如翅膀在哪儿安排扫帚仍然配合3.若干百姓连接抽屉围绕桌子友谊模特儿声音每天思维漂亮农村工作后果可靠一下小巧纪律希望傻劲儿侵略处理安全诞生参观祖国提倡翻译好久4.春天不仅空气这里美好排列呼吸联合当前孤立繁荣季节安慰一阵儿思想胜利苦恼习惯墨水眼泪题材如此操作玩意儿浓度清楚无法足够棉花耻辱5.班级传统反复更新可以按照频率尾巴细胞人体综合水产开窍努力害怕扭转争取失败科研脸色态度情绪死亡没事儿演奏测量名字坚定地质挨个儿6.案件倾向品质昆虫热闹四周大伙儿实物了解典型层次脖子公民条例女儿系统好玩儿争取描述集体追求初步水笔武装纳闷凉快演奏互相犯罪草稿7.儿童车间防止关系办法曾经石子儿清晰任何走访尤其系统一块儿皮肤加速忽然口号来源马上拐角他们为止奴隶似乎送信儿身边众多再见保管答应8.词汇蚂蚁在于牛顿饲料而且报告队伍飞行华侨杯子呈现假如苦难劳动明白情感认为宇宙展览豆芽儿违反太阳旁边戏曲金鱼深刻只管探索差点儿9.方便打击成本表情抽空广场照片咱们请求判断难道上座儿人均素质什么态度辅导微笑老头儿根本此外环节可能浪费民主预报算了家长下降选举10.盲目开始培养暖和例如权利认识速度理想加油谈话夏季聊天儿颜色遭受危险师傅着重心眼儿价格古代可口二十聪明爆炸回去城市减法放弃代表11.恶劣或者故事程序从此大地非常标准耳语塑造美丽照片儿能源配合老人消息肯定门口忘记神经妥协短跑区别燃烧暂时经过绕远儿衣服勉强装置12.古老最初庄稼如同苦于调节干活儿考试请贴类似委员帮助男女人缘儿而后促进感动汉语纽扣超过讲究道德奇怪平常马虎遗传下降产品丰富损害13.颗粒矛盾朋友热情随后临时全部审美交往唱片儿睡觉农民火车老鼠轨道粗粮悲剧阿姨费用整理被窝儿讨论综合元素早晨吃饭纤维手套担任晚上14.评价企图污染享受老板名牌村庄点心合适窗户科学灵魂没准儿挨近愉快至少怎样祖母激烈到处风格南方日益通讯虽然火苗彻底商店别的给以15.中学显著上升难以增产机构好像告诉存在好好儿干部多么灯光母亲领导否则缩小如下位置气温破坏拐弯听见扩张起码避免挨打锅贴儿沉重也许16.铁路另外豆腐允许暗示编写服务场面和平起来明确脑袋加工够劲儿措施少量旅馆刚才卫星医学打杂儿普通客气人格自称控制所有限度刀片展开17.负责打听奥秘脸蛋儿的确头发水果便于长度积极可爱革命内容赶紧错误咬字儿流动平均模仿人才设备所以有时糊涂温暖占用摆摊儿签订遵守宪法18.耳朵社会文明认真号码指导河流高兴意思本来复杂爱护简短能够目标前进作者战略烟嘴儿地球产生课程孙子譬如反省落实准备打嗝儿促使销售19.保护茶叶花园小辫儿开放行李技术飞行表演命运色彩其次走神儿干净同学资金知道采取参与消除口哨儿山区老虎然后电话完成利润那么严重平衡20.恩情竹子比较急忙友好差别沿边儿草原路线满意鼓掌自从期间死扣儿怀疑看法人类哪里批发效率延长一点儿沙漠丧失痛苦为了粉笔调查外国直接二、朗读课文三、说话题(2分钟)二、笔试部分一、语言文字政策、法规1.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
(C)A. 2000年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B)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A. 规范汉字B. 通用汉字C. 标准汉字4.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A. 义务B. 权利C.责任5.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B)A. 便利B. 条件C.培训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C)A. 法制建设B. 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7.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的组织和个人。
(B)A. 重大贡献B. 突出贡献C. 特殊贡献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C)A. 使用B. 发展C. 使用和发展9.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B. 宪法C. 民族区域自治法10. 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B)A. 汉语和汉字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 中文11.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12.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A. 法律和规定B. 方针和政策C. 规范和标准13.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B)A. 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 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C. 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14.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服务用字。
(A)A. 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 常用汉字15.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A. 普通话B. 当地方言C.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16.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A. 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 规范汉字17.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B)A.各种艺术形式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1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C)A.繁体字B.异体字C. 繁体字、异体字1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20.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C)A. 地名B. 姓名C. 姓氏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C)A. 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B)A. 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 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2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但可以使用方言。
(C)A. 确需使用方言时B. 随时C. 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24.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C. 由有关部门处理25.国务院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B)A. 新闻出版B. 语言文字工作C. 广播电视26. 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监督和管理。
(C)A.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27.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A)A.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B. 司法部门C. 教育部门2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
(B)A.十八B.十九C.二十29.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2005年9月11日至9月17日是第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A. 八B. 七C. 六30.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C)A.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 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31.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B)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B.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C. 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32.学校应继续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加大行政力度,争取在新世纪最初3-5年内,使普通话基本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学语言和的校园语言。
(C)A. 城镇学校B.城镇中小学C. 城镇学校及幼儿园33.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
(A)A. 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B. 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C. 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34.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
(C)A. 手书字B. 美术字C. 错别字35.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A. 特定范围内B.古籍研究中C. 书法艺术中36.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
(C)A.繁体字B.异体字C. 大写形式37.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B)A. 由简趋繁B. 由繁趋简C. 表音化38.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
(C)A. 日本、越南B. 日本、朝鲜C. 日本、韩国3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C)A. 普通话B.规范汉字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40.国家于1988年颁布,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A.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B. 《汉语拼音正词法》C. 《汉语拼音应用规则》(A)41.初等教育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B)A. 可以B. 应当C. 根据需要决定是否42. 1973年12月18日,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汉语为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文字之一,其他五种语言为语。
(C)A. 英、俄、法、德、日B. 英、俄、法、阿拉伯、葡萄牙C. 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43.提倡书法家写规范的简化字,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文字的愿望,是适应社会主义时代生活节奏变快的形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C)A.易读、易认、易懂B.易写、易读、易懂C.易写、易认、易懂44.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
解放后,以汉语拼音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使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增加到种。
(A)A. 40B. 45C. 5045.目前世界上共142部宪法中有部宪法规定了国语或官方语言。
(B)A. 75B. 79C. 8346.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正确的是。
(C)A.heilonɡ jiɑnɡ shenɡB. Heilonɡjiɑnɡ shenɡC. Heilonɡjiɑnɡ Shenɡ47.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拼写正确的是。
(B)A. JINRIXINWENB. JINRI XINWENC. JIN RI XIN WEN48.“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