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会考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2015年历史会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5年历史会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5年历史会考考试说明解读必修模块(I)人类政治领域发展进程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1 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A分封制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宗法制内容: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

1.1.2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 B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西周后期诸侯实力壮大后威胁王权。

宗法制作用:保证贵族的垄断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1.1.3 始皇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 A由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始皇帝。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任免各级官员。

1.1.4 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 B中央官制: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行政,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名义管理军务(皇帝控制虎符);诸卿:掌管具体事务;作用:互相配合牵制,强化皇权。

地方郡县制:内容:中央直辖地方,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作用:中央直接有效控制地方。

1.1.5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C影响: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格局,经历代不断加强完善。

1.1.6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C措施:汉武帝推恩令削弱诸侯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内外朝制度牵制相权。

作用: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1.1.7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及其作用 B三省六部制: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六部)。

作用:互相牵制监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历代沿袭。

1.1.8 宋的集权措施 B加强中央集权:行政:文官任地方官并设通判监视,财政:中央掌控大部分地方赋税,军事: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并将兵权收归中央。

加强君主专制: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宰相行政、军事、财政权力。

1.1.9 元的中央官制 A中书省总揽行政,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2015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2015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2015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物理试卷考 生 须 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7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18个小题(共54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 8个小题(共46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作图时可以使用 2B 铅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54 分)、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功率B .动能C .路程D .速度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一位物理学家利用图 1所示的扭秤装置进行研究,提出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位物 理学家是 A •牛顿 B .伽利略 C .库仑 D .焦耳3.如图2所示,一根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原长为 x o ,下端挂钩码时长度为X 1 , 则弹簧弹力的大小为A . X 1 - X oB . x^ -X ok 2k C .kD . k (N 「X o )X -X o4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5N ,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8N ,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 . 2NB . 6NC . 14ND . 16N图1图2为 A . 4F5 •—质点沿直线运动,其 v —t 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A .在0~10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在0~10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在10~20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在10~20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6 .如图4所示,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放在盘面上的一小物块随圆盘一起运动.关于小物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B .受重力、支持力和压力 C .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D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7. 篮球场上,运动员练习投篮, 篮球划过一条漂亮的弧线落 入篮筐,球的轨迹如图5中虚线所示.从篮球出手到落入 篮筐的过程中,篮球的重力势能 A .一直增大 B . 一直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8.改变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可以改变物体的动能.在下列情况中,使物体的动能增大到原来3倍的是A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 3倍B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 9倍C .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3倍9. 如图6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 a 角的恒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了 段距离x ,所用时间为t .在此过程中,恒力 F 对物块做功的平均功率为A Fxcos - tFxsin a C . tcos: D . Fxt10. 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F .如果保持这两个点电荷的带电量不变,而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4倍,那么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C . 16FF16图4图511.在匀强磁场内放置一个面积为 S 的线框,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若穿过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为①,则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为S 2¥12. 在图7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标明了带正电的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电容之比为f 方向的是v・+q ** +qv+ qb — f13. a 、b 两个电容器如图 8所示,图9是它们的部分参数.由此可知, a 、b 两个电容器MOOuFA . 1:10B . 4:5C . 8:1D . 64:1请考生注意:在下面 14、15两题中,每题有①、②两道小题。

2015年高一历史学考标准

2015年高一历史学考标准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范围必修2专题考试内容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3.“蒸汽”的力量(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2)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4.走向整体的世界(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3)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自由放任”的美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2.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目的(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2)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3)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建立▲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1)欧元的诞生(2)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标志和影响(3)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必修3专题考试内容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2.汉代儒学(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太学的创建▲3.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2)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4)印刷术的发明、进步及其影响▲2.中国的古代艺术(1)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2)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3)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诗经》、《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3)著名词人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4)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5)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2)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2.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2)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2)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神权下的自我(1)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2)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3.专制下的启蒙(1)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2)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政治主张▲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1)牛顿和经典力学(2)爱因斯坦和相对论选修3第三单元考试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2)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3)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2.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1)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2)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3.走向世界大战(1)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3)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2)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3)敦克尔刻撤退、不列颠之战▲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3)德国、日本的投降▲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1)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行(2)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历史选择题经典课件

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历史选择题经典课件

2017 年北京市一般高中会考考试说明历史一、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西周受封的主体是A. 同姓族B. 异姓功臣C.殷商后辈D.先代族2、.1986 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址中出土的青器克罍,其文马虎周王: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

我特别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考古成就可用于研究A.禅制B.分封制C.礼制D.郡制克罍克罍文拓片3、家是某个姓氏家族子世系承之,拥有划分家族成血关系疏近的作用。

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禅制B.宗法制C.礼制 D .郡制4、右所示的中央机构立于A.秦代B.隋朝C.宋朝D.明朝5、秦代郡官生的方式是A .世代相B.考拔C.地方介绍D.皇帝委任6、《》:“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令,使侯王得分邑,以封子弟,不可以黜陟,而藩国自析。

”据此判断武帝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恩族B. 增添税收C.削弱王国力 D .民族交融7、右所示的中央机构立于A.秦期B.隋唐期C.宋元期D.明清期8、中国古代皇与相关系的化,政治制度影响甚大。

以下各宋朝削弱相、加皇的措施是A .推行三公九卿制B .确定三省六部制C.增三司D.立内9、《宋史》的“掌国机,兵防、、戎之政令,出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A. 三司B. 政事堂C.下省D.枢密院10、明朝在中央机构中中省和丞相,分相于吏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A .提升事效率B.大治基C.加制治D.增六部利11、史学家穆指出:“ 机不是皇帝御用的秘,在在不过皇帝的一个‘南房’。

”其意是指A. 中央地方控制减弱B.南房参加机要事C.君主制一步加D.机决策重要事12、史学家旭麓指出“ 争,自西方人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325 年探以后的一逞。

于中国来,争是一界碑。

它刻了中世古老社会在炮口强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先一步。

” 争是指A .片争B.第二次片争C.甲午中日 D .八国侵13、英国迫清政府的不一样样条中,重破坏中国司法主的内容是A. 定关税B. 割香港C.片面最惠国待遇D.事裁判14、2013 年 4 月,法国皮家族在北京宣告,将向中国政府捐流失外国的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鼠首和兔首近代劫掠明园十二生肖青像的侵略者是A .俄国B.英法C.美国D.八国15、某班了“太平天国运”的网行自主学,面置了“ 史背景”“重要人物”“ 史文件”“重要文件”等四接。

北京中考各科考试说明

北京中考各科考试说明

北京中考各科考试说明北京2015年中考各科考试说明北京2015年中考[微博]考试说明如下::新增9篇古诗文增加阅读量今年的《考试说明》突出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在“考试内容和要求”中,明确提出“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

古代诗歌背诵篇目从2014年的31篇增加到40篇,文言文阅读样题从2014年3篇都为课内阅读,修改为课内阅读、课内与课外对比阅读、课外阅读各1篇。

通过样题,强调对考生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的考查,强调文言文阅读与考生生活的联系。

同时,增加7篇名著阅读篇目。

在样题中,部分旧题替换为2014年中考体现传统文化的试题,如对联、字谜等。

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篇目的增加,意在提示教师重视教材中的优秀作品、文学名著和革命历史经典作品,引导考生通过阅读,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思想,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

现代文阅读提出了“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捕捉有用信息,增加阅读量”的具体要求。

“附录1”中,现代文文章示例由2014年的16篇增加到26篇,包含童话、科幻、演讲、书信等体裁,体现丰富考生阅读文章样式、拓宽阅读视野的导向。

在样题中,增加科幻小说《机器人罗比》,还新拟与“社会大课堂”相关的情境写作题,新拟大作文写作题。

大部分新拟样题采用“可选择”的形式,体现重视个性化表达、为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点考生提供更多发挥平台的导向。

数学:变“被动想”为主动思考今年数学《考试说明》梳理了“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的A、B、C 三个等级,进一步精选对考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意义的内容,突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导向,需要考生在数学活动中能够“思考”,不断积累经验,逐步由“被动地想”转变为“主动思考”,形成“问题意识”。

数学《考试说明》对“图形与几何”部分在2014年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考试要求。

如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通过明确“证明”要求,完善相应的A、B、C级要求。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09.25•【字号】京教基[2007]35号•【施行日期】2007.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京教基〔2007〕35号)各区县教委: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部署,自2007年秋季开始,本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为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有效实施,现就进一步改革完善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制度(以下简称高中会考)提出如下试行意见:一、指导思想高中会考改革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为指导,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旨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学业素养全面提高。

会考改革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有利于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有利于高中会考与高考招生的逐步协调。

二、主要功能高中会考适合模块教学特点,从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的目标出发,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全面评价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

通过高中会考改革,进一步完善会考的功能,建立和逐步完善高中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机制及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价体系。

(一)对高中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

高中会考作为政府监控高中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试标准,达到检验高中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高中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

高中会考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提高学生对学科内模块间知识整合的能力。

高中会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回顾和总结,整合学科内模块间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北京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会考考试说明

北京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会考考试说明

北京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会考考试说明会考说明、前言自2007年秋季始,北京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为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2007年9月,北京市教委出台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京教基[2007]35号)。

根据文件精神,北京市从2022年1月起将实施新的普通高中会考方案,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环境。

实施新的会考方案以后,普通高中会考仍是由政府设立的、统一标准的水平考试,仍是考核学生是否达到有关学科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考试,也是检查和评价高中学科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

会考成绩是颁发《北京市高中会考合格证书》的唯一依据,是考生取得《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

高中会考成绩将记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为高等院校招生提供重要基础性信息。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和北京市教委制定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结合本市普通高中必修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学科会考说明》,作为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

《学科会考说明》对会考性质与功能、会考范围、会考要求、会考内容标准、会考的形式与结构均做出了明确规定,供广大教师、考生和命题人员使用。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学科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考试评价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会考说明也要在研究实践基础上不断改进。

希望广大教师、学生、教育研究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不断地修订、完善。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2年5月会考说明、三.会考基本要求历史会考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作为基本依据。

按照《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分类方法,结合我市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的要求,对必修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水平要求”,高层次兼容低层次的水平要求。

具体表述如下:四、会考内容标准历史必修模块(I)会考说明、1.2.4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1.3.1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1.3.2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1.3.3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3.近代中国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3.4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3.5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1.3.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3.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1.3.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4.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4.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现代中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4.4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1.4.5“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4.6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1.4.7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1.4.8“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1.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1.5.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1.5.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现代中国5.现代中国1.5.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对外关系1.5.4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及其影响1.5.5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6.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制6.古代希腊1.6.2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罗马的政治1.6.3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制度1.6.4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维系帝国统治的作用1.6.5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7.欧美资产1.7.1《权利法案》3BABACCBACAABBAABBCABABBABBBBA会考说明、历史必修模块(Ⅱ)会考说明、2.1.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2.1.5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2.1.6“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2.2.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2.2.5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2.2.6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3.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3.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2.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2.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3.中国特色2.3.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建2.3.6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设的道路2.3.7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3.8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2.3.9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2.3.10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2.3.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4.中国近现2.4.1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2.2.2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2.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2.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BBCAABACCABBCAABABACAA代社会生活2.4.2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会考说明、的变迁2.4.3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2.4.4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进步2.4.5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进步2.4.6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2.4.7近代以来报刊的发展2.4.8近代以来影视的发展2.4.9互联网在中国的逐渐普及2.4.10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2.5.1迪亚士的航海活动和发现好望角2.5.2哥伦布开辟新航路BAABAAABAABAAB5.新航路2.5.3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的开辟、的开辟、殖民2.5.4荷兰的殖民扩张扩张与资本2.5.5英国的殖民扩张主义世界市2.5.6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场的形成和途径发展2.5.7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5.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5.9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2.6.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2.6.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和影AACAA6.罗斯福新响政与资本主2.6.3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义运行机制2.6.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的调节2.6.5罗斯福新政的特点2.6.6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6.7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7.苏联社2.7.1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AABCBA会考说明、历史必修模块(III)会考说明、国的科学技贡献术与文化3.2.2古代中国天文、数学、医学和农学等科技成就3.2.3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A发展脉络3.2.4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3.2.5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主要艺术成就3.3.1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思想历程3.3.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3.近代中3.3.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国的思想解响放潮流3.3.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3.4.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4.20世纪3.4.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以来中国重3.4.3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及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思想理论的指导意义成果3.4.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3.5.1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科技进步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5.现代中3.5.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制定;贯彻“双百”方国的科学技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术与文化3.5.3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作用6.西方人3.6.1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人文B文精神的起主义的内涵源及其发展3.6.2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BBBBBBCCCBAABBA会考说明、五、会考等级标准高中会考将考生在必修科目上的学业成绩分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历史会考必修模块测试卷 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历史会考必修模块测试卷 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历史会考必修模块测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50分。

1.“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这句话反映的制度是A.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礼乐制2.唐太宗时期,如果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3.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海国图志》D.《建国方略》5.右图是近代中国某政治组织的成员证,其中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等字样。

据此判断这一政治组织是A.兴中华B.同盟会C.国民党D.共产党6. 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劳工神圣”7.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A.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B.粉碎了敌人四次大规模“围剿”C.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8.右图是山西临晋复聚长号酱王瓜的广告,其中有“牺牲救国、守土抗战”等字样。

这则广告的发行时间是A.甲午战争期间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9. 推进新中国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法律是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0. 邓小平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A.武力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边一国 D.一中一台11.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政策和原则中,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的是A.“一边倒”B.“求同存异”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无敌国外交”12. 公元前430年的某天,希米奥去参加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考试说明三.会考基本要求高中历史会考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作为基本依据。

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结合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的要求,对历史必修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水平要求”,分为三个层次,高层次兼容低层次的水平要求。

具体表述如下:四、会考内容标准历史必修模块(I)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历史必修模块(Ⅱ)历史必修模块(III)五、会考等级标准高中会考将考生在必修科目上的学业成绩分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

A、B、C等级标准如下:六、会考形式与试卷结构高中历史学科会考采用书面笔答、闭卷考试的方式。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全卷满分为100分。

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试卷结构如下:(一)按内容分类: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各占约1/3分数。

(二)按认知层次要求分类:A层次50分;B层次30分;C层次20分。

(三)按题目类型分类: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

附录:附录一:题目示例一、选择题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受封的主体是A.同姓亲族B.异姓功臣C.殷商后裔D.先代贵族答案:A考查内容:分封制认知层次:A难易程度:易2.‚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答案:C考查内容:宗法制层次:A难度:易3.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rrayA.秦朝B.隋朝C.宋朝D答案:A考查内容:秦朝中央机构认知层次:A难易程度:易4.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 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答案:D考查内容:秦中央官制与郡县制层次:B难度:中5.《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泽贵族B.增加税收C.削弱王国势力D.实现民族交融答案:C考查内容:汉代王国问题认知层次:B难易程度:中6.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 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考查内容:三省六部制层次:A难度:易7.《宋史》记载的‚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A.三司B.政事堂C.门下省D.枢密院答案:D考查内容:宋的集权措施认知层次:B难易程度:中8.明朝在中央机构中废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专制统治D.增强六部权力答案:C考查内容:明朝废丞相认知层次:B难易程度:中9.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个‘南书房’。

‛其意是指A.皇帝对宰相权力的限制B.南书房可以参与机要事务C.清朝皇权专制的加强D.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重要答案:C考查内容:清朝的军机处认知层次:B难易程度:中10.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人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考查内容:鸦片战争层次:B难度:中11.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条款是A.协定关税 B.割香港岛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答案:D考查内容:《南京条约》及附件层次:A难度:易12.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近代劫掠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头像的侵略者是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八国联军答案:B考查内容:列强侵华史实层次:A难度:易13.有学者对某史事是这样描述的:‚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人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描述的史事应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答案:B考查内容:太平天国运动认知层次:A难易程度:中14.“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pin)掷金黄。

”诗中“海面未收功一战”,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考查内容:甲午中日战争认知层次:A难易程度:易15.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C考查内容:甲午中日战争层次:A难度:易16.《辛丑条约》的第七款为订定东交民巷使馆区境界,规定使馆区由外交团管理,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各国有权常留兵队保护使馆。

这一规定对中国的危害为①严重损坏中国的行政权力②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③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④培植执行卖国政策的职业官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考查内容:《辛丑条约》认知层次:B难易程度:中17.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A. 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答案:D考查内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层次:B难度:中18.右图有‚欧战和会,外交失败‛‚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文字。

该档案材料可用于研究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D考查内容:五四运动认知层次:B难易程度:中19.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A. 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答案:C考查内容:北伐战争层次:A难度:易20.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这一道路的开端是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答案:D考查内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层次:A难度:易2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跃进大别山答案:C考查内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层次:A难度:易22.下列事件中,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是A. 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答案:B考查内容:抗日战争层次:A难度:易23.有学者在1937年上海刊物《呐喊》上发文指出:‚我相信中国文化界的优秀分子以前没有一个不是憎恶战争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不是讴歌抗战的。

‛让作者发此感言的背景是A. 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武昌起义成功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抗日战争爆发答案:D考查内容:抗日战争层次:A难度:易24.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点是A. 发动大规模会战B.进行积极抗战C.建立敌后根据地D.坚持游击战争答案:B查内容:抗日战争层次:B难度:中25.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A. 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答案:B考查内容:抗日战争层次:A难度:易26.解放战争中,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A考查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认知层次:A难易程度:易27.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它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全国大陆基本解放C.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D.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答案:D考查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认知层次:A难易程度:易28.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基本政治制度有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考查内容:新中国民主政治层次:B难度:中29.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

它践行的是A.政治协商制度B.“九二共识”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构想答案:D考查内容:祖国统一大业层次:B难度:中30.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不结盟会议答案:A考查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外交活动层次:A难度:易3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D考查内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认知层次:A难易程度:易32.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直接有关的是A.雅典的农业发达B.小国寡民的城邦C.古希腊民主传统D.斯巴达人的威胁答案:B考查内容:古希腊的民主制认知层次:B难易程度:中33.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公民掌握。

‛这里的‚公民‛是指A. 雅典成年男子 B.雅典妇女 C.外邦人 D.奴隶答案:A考查内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层次:B难度:中34.公元前6世纪末,促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执政官是A. 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答案:B考查内容: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层次:B难度:中35.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习惯法的形成D.《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公民法的形成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答案:D考查内容:罗马法认知层次:A难易程度:易36.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提供法律依据的文献是A. 1215年《大宪章》B.1689年《权利法案》C.1776年《独立宣言》D.1787年宪法答案:B考查内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层次:A难度:易37.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④掌握司法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考查内容:英国责任内阁制层次:B难度:中38.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拥有A. 立法权B.财政预算权C.司法权D.行政权考查内容:美国1787年宪法层次:B难度:中39.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③国家元首“统而不治”④首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考查内容:英国和德国的政治体制层次:B难度:难40.右图所示历史文献的发表,标志着A.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巴黎公社的诞生D.工人运动的兴起答案:B考查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层次:A难度:易41.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德意志统一D.俄国十月革命答案:D考查内容:俄国十月革命认知层次:A难易程度:易42.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答案:A考查内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层次:A难度:易43.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B.若干政治力量的壮大C.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 D.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答案:B考查内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难度:中44.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①玉米②水稻③小麦④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D考查内容:古代中国的农业层次:A难度:易45.右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出现于A. 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曹魏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C考查内容:古代中国的农业工具层次:A难度:易46.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