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2光合作用教案(2)沪科版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2 光合作用教案1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2 光合作用教案1

4。

2 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研究史& 叶绿体及其色素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合作用研究简史。

2、知道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知道叶绿体色素的分布及其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简史,初步学会实验法,对照法和控制变量法.2、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简史,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思维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研究简史,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及科学思维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体现的科学探究方法:实验法、对照法,控制变量法。

(2)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光合色素的分布、分类和选择吸收光谱特性。

2、难点:(1)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体现的科学探究方法:实验法、控制变量法。

(2)光合色素的分布、分类和选择吸收光谱特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应”,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光合作用这一反应的呢?让我们一起穿越到过去,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二、光合作用研究历史1、赫尔蒙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推测得出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假设,植物生长所增加的重量应该等于土壤损失的重量。

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赫尔蒙特的柳树实验。

柳树苗+干燥土壤,称回答:用干的土壤是确保实验中水都是后来增加的。

回答:加上桶盖是为让同学们感受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疑问让同学特柳树实验2、普里斯特利实验3、英格豪重后栽在密封的桶里,上面用铁盖封上,水可以流入但土壤不流失。

结论:植物生长的养分不止来源于土壤,还来源于水。

提问: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用干的土壤,并且加上桶盖?提问:亚里士多德的推论方法和赫尔蒙特的推论方法有何不同?哪个更可靠?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实验.小鼠放在密封钟罩内,很快死亡。

小鼠和薄荷放在同一钟罩内,小鼠不易死亡。

用蜡烛进行实验,结果雷了防止其他物质落入桶中。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4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教案2沪科版(2021年整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4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教案2沪科版(2021年整

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4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教案2 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导入同学们刚吃过午饭不久,大家说说看中午都吃了回忆,以学生熟什么,摄入了哪些营养物质?(找一位学生总结回答)过渡:从食物中获得的这三大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所利用的,三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联?回答悉的知识点引入新课糖类代谢淀粉的消化:我们从食物中获取的糖类主要是什么?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讨论:请同学们思考下,假如你是科学家,你怎样设计实验来探究血糖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阅读教材,完成学案活动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结合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梳理并讲解糖类代谢:问:有些同学不喜欢吃早餐,往往上到第三节课就饿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不进食,过了一节课,发现自己又没那么饿了,原因是什么呢?讲解血糖的另两个来源: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复习初中知识,并思考,讨论,回答阅读,完成活动一,听讲,思考,修正学案复习并展开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兴趣,引发思考让学生了解结构框架图脂肪代谢设问:食物中的脂肪被人体摄入后,又是如何进行的代谢呢?让学生结合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同时完成学案活动二:给框架图找茬。

问题:1、脂肪是如何被消化的?2、人体脂肪的来源有哪些途径?学生思考问题,阅读教材,自我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辨别相近名词和易错点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糖类和脂肪代谢)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教材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共分为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糖类和脂质代谢。

教材中糖类代谢主要介绍了被消化吸收的单糖的代谢途径,包括氧化分解,合成多糖物质,转变为脂肪和氨基酸;脂肪代谢中主要介绍了甘油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以及脂肪的合成与分解,其关键知识点是让学生了解两者相互转变的关系,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为下一课时的合理膳食打下基础。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2 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沪科版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2 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2 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沪科版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需要光。

但并不是所有的过程均需要光,根据____________,把此过程分为_________和
_________、(2)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的比较:光反应暗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联系影响因素光、水CO
2、温度(影响)
四、光合作用总反应式:C的转移途径: H的转移途径:
五、光合作用实质:物质变化:能量变化:(1)根据光合作用图解。

回答问题:①图中字母表示的物质是:
A、
B、
C、
D、 E、 F、 G、 H、②图中数字表示的生理过程是:l、
2、
3、
4、
5、③图中“?”处表示暗反应需要多种参与。

(2)下图是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进行的实验示意图。

则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
A、1∶2
B、2∶1
C、8∶9
D、9∶8(3)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是()
A、光能→叶绿素中的化学能→水中的化学能
B、光能→ATP中的化学能→(CH2O)中的化学能
C、光能→ATP中的化学能→叶绿素中的化学能
D、光能→ATP中的化学能→三碳化合物中的化学能(4)科学家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碳原子的转移途径的是()
A、CO2→叶绿素→ADP
B、CO2→叶绿素→ATP
C、CO2→酒精→葡萄糖
D、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4.2光合作用 教案

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4.2光合作用  教案

4.2光合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光反应与暗反应阶段的物质与能量转换过程及光合作用的实质。

2.经历探究的过程,归纳并总结光合作用各阶段的发生条件、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结果,感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学科思想。

3.在交流分享对光反应过程理解的活动中,认识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感悟太阳能对地球生命的意义。

4.通过感知科学家的实验研究过程,学习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

2学情分析我校学生在黄浦区的学生群体中定位为中等,进入高二年级刚开始学习生命科学。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障碍在于化学、物理基础知识较薄弱,并且不具备有机化学的知识铺垫。

理解能力一般,长期以来的思维特征不够灵活、发散和综合。

3重点难点重点: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相互联系。

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并引导学生寻找糖类合成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探究线索。

活动2【活动】光反应阶段1.寻找叶绿体内吸收光能的场所2.呈现并分析一些科学实验及发现:水光解、NADPH的合成、光使叶绿素a失电子现象、ATP 的合成等。

启发学生从一系列得失电子现象、能量的转化等方面发现这些反应之间存在内在关联。

3.组织学生依据所提供的信息,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思考问题。

4.活动: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尝试利用学习材料进行知识梳理。

组织小组交流讨论。

5.通过交流和动画演示,学生能据图完整描述整个过程。

6.归纳小结,生成概念。

活动3【活动】暗反应阶段1.创设情境,引入“暗反应阶段”的学习。

2.层层设问,逐步引导,建构“暗反应过程”3.归纳小结。

4.呈现光合作用总反应式,注意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化学元素的对应关系。

活动4【活动】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2.启发思路,找出两者区别。

活动5【讲授】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 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单元教案 沪科版第一册

高中生物 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单元教案 沪科版第一册

第四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内外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代谢(生化)反应的总称。

1、同化作用(合成代谢):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

2、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把分解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并释放能量。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同时进行,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既有物质的变化,同时伴随能量的转变。

一、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1、合成反应:由小分子形成大分子的化学反应。

2、分解反应:由大分子分解形成小分子的化学反应。

(1)、氧化分解:C 6H 12O 6→2CH 3COCOOH+4H+能量 (葡萄糖) (丙酮酸) (2)、水解:有水参与反应 二、生物催化剂-----酶1、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

2、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称为酶的活性。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合成反应或分解反应。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温度:每种酶都在最适温度时,活性最强;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反而下降。

低温使酶活性受到抑制,而高温则会使酶丧失活性。

(2)、pH 值: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 范围内才有活性,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失活;每种酶都在最适PH 时,活性最强。

酶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唾液淀粉酶过氧化氢酶(肝) 淀粉酶(植物) 最适PH 1.87.76.86.85.84、酶的命名习惯上是根据酶的来源以及他们所催化的的底物来命名的。

v/mmol.s 最适温度-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第二节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研究史年代国家人名实验对象结论1642 比利时赫尔蒙特柳树柳树获得物质的来源只是水1771 英国普里斯特利小老鼠植物可以使空气更新1779 荷兰英格豪斯小老鼠植物在光照下才能产生氧气1941 美国鲁宾、卡门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源于H 2O 1864 德国萨克斯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光合作用离不开光照二、叶绿体及其色素1、叶绿体(1)、分布:主要存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皮层细胞里。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2光合作用教案2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2光合作用教案2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2 光合作用教案2 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2 光合作用教案2 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2 光合作用教案2 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2节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设计思路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本级主题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该知识点的系统性很强,但也很抽象。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阐述光合作用中重要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借助视频和课件,将讲授式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通过对光反应课件的观看,由学生描述光反应的过程,并掌握其物质和能量变化.随后利用暗反应研究资料的展示,指导学生阅读和进行思维探究,由学生推导出暗反应的基本过程,归纳物质能量变化.最后由学生总结光合作用的实质,深化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2.理解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3.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过程与方法:经历思维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推理方法,认识光合作用过程和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提高对生命物质性的认识.2.尝试对光合作用研究过程的分析,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过程难点: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过程四、教学技术与资源利用光反应视频,光合作用课件五、教学过程设计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引入居里夫人说过:“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对人类来说,比得到核能还重要.”光合作用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经过200多年的研究,我们对光合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2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2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2 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2 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2 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一、本章教材分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能量维持,生物体必须不断地与环境交换物质,不断地驱动生物体内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以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产物。

细胞内的生命活动通常由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在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等生物体静态组成后,本章通过几组基本的生命化学反应过程,展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特点,各类生物体细胞获得能量的过程以及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帮助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角度认识生命,了解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理解生命的本质,并能与自身生活需要相联系.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四个主题.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其中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是最常见的。

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使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平稳而有序。

光合作用时地球上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合成糖类的过程,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提供能量,是生物圈能量流的起点。

细胞通过氧化分解,从化合物中获得能量,这些能量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部分由ATP传递给生命活动需能部位,保证生命活动的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是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具体体现,它们使生物体与外界实现了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转换,同时也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活动.整个章节的内容着眼于普遍存在于生命世界的新陈代谢过程,诠释了生物体在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上的“动态”规律。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3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3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3 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3 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3 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4。

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章的基础,以具体的例子介绍了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酶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ATP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与ADP相互转变得特性,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内容地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教材以学生能够熟悉的糖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这两个最基本的反应过程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本质.在介绍化学反应的同时,引出酶的概念.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特点是高效性和专一性高。

高中生对酶的名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酶的性质以及作用机理并不了解.教材通过实验和实例,归纳总结出酶的特点,并指出酶的专一性和酶分子结构的关系。

还要通过广角镜和想一想做一做栏目中设置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酶制品,了解酶与人类的关系。

关于ATP的分子结构的特点,教材先结合前几章知识,指出细胞内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都储存有大量的化学能,但这些能量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

关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变,课文不仅讲述了ATP水解和合成的过程,讲述了这种转变是十分迅速的,而且讲述了这一特点所具有的重要生理意义,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ATP是细胞维持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提供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设计思路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本级主题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该知识点的系统性很强,但也很抽象。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阐述光合作用中重要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借助视频和课件,将讲授式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通过对光反应课件的观看,由学生描述光反应的过程,并掌握其物质和能量变化。

随后利用暗反应研究资料的展示,指导学生阅读和进行思维探究,由学生推导出暗反应的基本过程,归纳物质能量变化。

最后由学生总结光合作用的实质,深化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2.理解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3.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思维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推理方法,认识光合作用过程和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提高对生命物质性的认识。

2.尝试对光合作用研究过程的分析,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过程
难点: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过程
四、教学技术与资源利用
光反应视频,光合作用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