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me n t o ft u b e r c u l o s i s , C h e n g d up u b l i c h e a l t h 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a l c e n t e r , C h e n g d u , S i c h u a n 6 1 0 0 1 6 , C h i n a
四川医学 2 0 1 7年 1 1月第 3 8卷 ( 第1 1 期) S i c h u a n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7, V o 1 . 3 8 , N o . 1 1
・1 22 9・
●基金论文 ● d o i : 1 0 . 1 6 2 5 2 / j . c n k i . i s s n l 0 0 4 - 0 5 0 1 - 2 0 1 7 . 1 1 . 0 0 1
空洞闭合 , 加速 痰菌阴转 , 提高D R . T B患者的 生活质 量 , 不 良反 应较 轻且 基本 能耐 受 , 在耐 药结核 病 治疗 】 耐药结核病 ; 利奈唑胺 ; 有效性 ; 安全性 ; 不良反应
【 中图分类号 】 R 5 2 1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f f i c a c y a n d s a f e t y o f l i n e z o l i d ( L z d )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r u g ・ r e s i s t a n t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e z o l i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a n d s fe a t y o f t h e d ug r u s e we r e a n a l y z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y mp t o ms a n d s y mp t o ms o f 1 0 c a s e s w e r e i mp r o v e d i n d i f e r e n t d e g r e e s . C h e s t C T w a s r e v i e w e d i n 8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t r e a t _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奈唑胺是一种新型抗结核药物,其作用机制与异烟肼和乙胺丁醇相似,可抑制酸水解的合成,从而达到杀灭结核菌的效果。
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就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临床疗效
一项研究对8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了利奈唑胺的治疗,结果显示,利奈唑胺和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后,73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治愈率达到90.8%。
另外,利奈唑胺也可以作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二线药物来使用。
一项研究利用利奈唑胺作为二线药物治疗1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结果显示,利奈唑胺的治疗有效性仅次于卡那霉素,而且利奈唑胺的严重不良反应比卡那霉素少。
安全性
利奈唑胺的安全性是利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重要考量因素。
根据多项研究数据,利奈唑胺的安全性是比较好的。
不利反应也相对较少,大多数患者能够轻易地耐受利奈唑胺的治疗。
目前已经有许多临床试验对利奈唑胺的严重不良反应(SADR)进行了研究。
这些试验表明,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疹、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异常和神经系统反应等。
然而,这些不良反应多数是轻微的,只有极少数患者需要停止治疗。
研究还表明,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使用利奈唑胺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和严重性。
总结。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3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
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痰抗酸染色涂片阴转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及痰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阴性情况。
结果 30例患者中,其中20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5例患者治疗后复查胸CT肺部病灶有吸收好转,空洞缩小;12例患者空洞闭合。
30例痰涂片阳性患者中有20例患者痰抗酸染色涂片阴转,阴转时间为30~210 d。
20例患者痰培养阴转,阴转时间为31~202 d。
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肝功损害, 1例末梢神经炎, 1例视力下降,停药后症状均改善。
观察组症状改善15例、病灶吸收11例、空洞闭合10例、抗酸染色涂片阴性15例、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15例、痰定量PCR阴性15例均多于对照组的5、5、2、5、5、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疗效确实可靠,对改善患者结核病灶和症状体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应用价值高,切实可行,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利奈唑胺;耐药结核病;疗效;安全性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1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inezoli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 and sputum acid fast staining smear negative turn time were observed. Symptomsimprovement, focus absorption, cavity closure, acid fast stainingsmear negative, sputu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negative and sputum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negativ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mong the 30 patients, 20 patients' symptoms were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 15 patients were reexamined by chest CT after treatment, lung lesions were absorbed and improved, and cavities were reduced; 12 patients' cavities were closed. Amongthe 30 cases of sputum smear positive, 20 cases of sputum acid fast staining smear negative turn, the negative turn time was 30 ~ 210 days. The sputum culture of 20 patients turned negative, and the time was31-202 days. During the treatment, 1 case of liver function damage, 1 case of peripheral neuritis, 1 case of visual loss, symptoms were improved after drug withdrawa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ymptoms improved in 15 cases, focus absorption in 11 cases, cavity closure in10 cases, acid fast staining smear negative in 15 cases, sputu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15 cases, sputum quantitative PCRnegative 15 cases, were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5,5,2,5,5,6 cas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is reliabl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tuberculosis focus and symptoms and signs of patients. 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practical feasibility and popularization value.[Key words] linezolid;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efficacy;safety近几年来,广泛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高度关注的流行疾病,但是目前尚未发现有效药物对该病进行根除性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给广大结核病防治人员造成严重的困扰[1]。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初步评价

结核病 与胸 部肿 瘤 2 1 0 1年第 3 期
.
T b r T o T mo , e t2 1 , . u e & h r u r S p 0 1 No3
l 6l
论著 .
利奈 唑胺治疗耐 多药结核病 的初 步评价
黄 海荣 于霞 姜广路 戴广 明 马屿
【 要 】 目的
n atone tn ls se wee3 %, %, a dg sritsi a y tm r 2 25 6%, epe t ey Co cu i nLie oi g i t DR— a o de c c .b tt n ie c fa v re r s ci l. n lso n z lda ans v M TB h sag o f a y u i heicd n eo d es
C iiaT il.o )和 中国 临床试 验 注册 网 ( W. 1 clr s v n a g WW
c it.r ) 。 hcr g o
英 文检索 词为 : “ MDR T — B”, “ c b c My o a .
t rum ei bovi ” , “M yc bac e i ub r ul s s , s o t rum t e c o i ” “t ube cul i , “ m uli ug— es s ant r os s tdr r it TB ,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摘要】目的:分析行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42例,按数字表法照组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应用利奈唑胺疗法)(对照组,21例,应用常规疗法)。
将比较两组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的病症情况。
结果:使用了利奈唑胺方案的观察组和使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比较,在痰定量 PCR 阴性状况、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情况、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症状改善上,观察组其概率均比对照组的要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利奈唑胺应用在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当中,有着较高的医用价值,能有效对结核病灶与症状体征进行治疗,十分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广泛耐药结核病;利奈唑胺在当下的世界里,广泛耐药结核是拥有着较高关注度的一类流行性病症,并且至今还未发明出能彻底根治该疾病的药物,因此对于普遍的结核病防治人员来说,广泛耐药结核病是一类治疗难度较高的病症。
目前已发现利奈唑胺为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可以充分地抑制大部分的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引发的感染情况[1]。
为了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利奈唑胺的信息,本文将立足于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随机选择2017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42例广泛耐药结核病作为研究的样本。
42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
观察组年龄27~67岁,平均(47.5±19.8)岁,男性11例,女性10例;对照组年龄25~66岁,平均(46.5±20.2)岁,男9例,女性12例。
两组病人的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病人均经过肺癌EGFR检测[2]结合其他确诊标准确诊为广泛耐药结核病;病人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了相关文件;医院伦理会知情且批准研究。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
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耐药肺结核病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4岁到78岁之间,收治治疗的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将入组的80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40例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的对照组以及40名接受常规化疗方案联合利奈唑胺治疗的实验组,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来评估用药的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常规化化疗方案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具有较好的效果,且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使用推广。
【关键词】利奈唑胺;耐药肺结核;疗效;安全性结核病是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为肺结核、淋巴结核、骨骼结核等,其他像肾脏等部位都可能感染结核。
结核病是发病率较高、传染性较强的疾病,目前以肺结核为主,当病人有结核病时,会考虑皮肤、骨骼等其他部位的结核,但常规的都会进行肺部影像学等检查。
多数病人往往是肺结核播散到其他部位,引起的继发性结核【1-2】。
部分结核病患者可存在感染症状,如高热、头痛等,需对症治疗,目前临床治疗结核病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按照长期、联合、全程、规律的原则用药。
耐药结核病按照耐药程度的不同,依次分为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广泛耐药四种,耐药肺结核病情反复,治疗难度较大,有研究认为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病有较积极的治疗意义【3】。
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纳入80名研究资料进行研究为证实以上观点,现将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耐药结核病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4岁到78岁之间,收治治疗的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将入组的80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40例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的对照组以及40名接受常规化疗方案联合利奈唑胺治疗的实验组。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论著·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钟敏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四川 自贡)
摘要: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5 月在自贡市第三人 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112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6 例。对照组予以标准耐药肺结 核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利奈唑胺治疗。2 组均治疗 6 个月。比较 2 组炎症因子指标 [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 介素 -1(IL-1)、白细胞介素 -6 (IL-6)、γ 干扰素 (IFN-γ)];比较 2 组治疗后痰菌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TNF-a、IL-1、 IL-6、IFN-γ 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 3、6 个月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予以利奈唑胺治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痰菌转阴率,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利奈唑胺;耐多药肺结核;炎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R378.9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66.010
本文引用格式:钟敏 .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66):23-24.
Clinical Efficacy of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its Effect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谢涵1,赵婷1,黄永茂1,孙长峰2(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四川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与免疫实验室,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采用标准化四联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率、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率、症状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和咳痰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快速缓解症状,用药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利奈唑胺;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多表现为肺部结核感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甚至会累及多个脏器,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耐药结核病是指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机体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2]。
目前,常规化疗是临床治疗耐药结核病的常用手段,可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但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肝肾功能损伤等明显不良反应,加之机体对抗结核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临床疗效整体欠佳[3~4]。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6~68岁,平均(48.52±4.67)岁;病程1~3年,平均(1.56±0.45)年。
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5~69岁,平均(49.12±4.71)岁;病程1~4年,平均(1.97±4.61)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B we r e r a n d o ml y a n d e v e n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Al l o f t h e pa t i e n t s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c o n v e n t i o n l a c h e mo t h e r a p y,a n d t h e t e s t g r o u p wa s t r e a t e d wi t h l i n e z o l i d a d d i t i o n a l l y .Th e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a n d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b e t we e n t h e wo t g r o u p s . Re s u l t s T he i m— p r o v e me n t o f s y mp t o ms ,f o c u s a b s o r p t i o n,v o i d c l o s u r e ,a c i d— f a s t s t a i n s me a r n e g a t i v e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i n s p u t u m,s p u t u m n e g a t i v e,q u a n t i t a — t i r e PCR n e g a t i v e e a s e s we r e mo r e p r o n o u n c e d i n t h e t e s t g r o u p t ha n i n he t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a d v e se r r e a c t i o n s wa s h i s h e r
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经对症治疗后均痊 愈。结论 利奈 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疗效显著。
【 关键词 】 利奈唑胺 ; 广泛耐 药结核病 ; 不 良反应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o f l i n e z o l i d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XD R- T B W A NG Y u e , L I X i n 1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临床肺科 杂志 2 0 1 3年 4月
第】 8 卷第 4 期
7 1 9
利 奈 唑胺 治 疗 广 泛耐 药 结核 病 的 临床 疗效 评 价
王月 李鑫
【 摘要 】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治疗 广泛耐药结核病 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收治的 2 4 例广泛 耐药结核病患者 , 随机 分为
i n t h e t e s t g r o u p t h a n i n t h e c o n t ml g r o u p w i t h s t a t i s t i c l a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P< 0 . 0 5 ) , nd a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t h e s e a d v e s r e r e a c t i o n s w e r e c u r e d b y
t al ,Ta n 00 0,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t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l i n e z o l i d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X D R - T B . Me t h o d s 2 4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X D R ・
试验组试验组症状改善 、 病灶吸收 、
两组 , 对 照组 1 2人 采 用 常 规 化疗 , 试 验组 1 2人 加 用 利 奈 唑 胺 , 比较 不 良反 应 和疗 效 。 结 果
空洞闭合 、 抗酸染色涂片 阴性 、 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 、 痰定量 P C R阴性 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试验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高 于对 照
g i v i n g r e l a t e d t r e a t me n t . Co n c l u s i o n L i n e z o l i d h a s a r e ma r k bl a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f o XDR— 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