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绪论
合集下载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坏的稳态重新得以恢复。
第 四 节
人体功能的调节
一、 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 1、基本方式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 性应答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
传入N(纤维) 感受器 中 枢 传出N(纤维)
发挥调节作用 全身性体液调节
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 组织液 临近细胞
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
调节其功能活动 局部性体液调节
2、体液调节的特点:
1)反应较缓慢
2)作用范围广 3)持续时间长 3、神经-体液调节:普遍存在
(三)自身调节 指体内的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 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特点: 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
效应器
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中任何一个部分被破坏 或出现功能障碍,都将导致这一反射消失
非条件反射
3.反射的类型 条件反射
4、神经调节的特点: 1)反应迅速准确 2)作用部位局限 3)作用时间短
(二) 体液调节
1.概念: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化学物质包括 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如组胺) 局部代谢产物(CO2、乳酸等)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激素 血液循环 靶器官或靶细胞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三、生殖
一、新陈代谢
1、概念: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 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地过程。
2、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3、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生理学课件1绪论

生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发展历史
古代生理学→近代生理学→现代生理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都经历了不断的发展 和变革。
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和深化,形成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同时,生 理学在医学、生物学、农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生理学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促进医学发展
生理学研究将为医学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推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服务人类健康
生理学研究将更加注重人类健康需求,为解决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06 学习生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生理学的意义
01 02
理解生命活动规律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习生理学有助于理解人体 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协调作用,从而认识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 律。
研究神经系统如何调控行为,解析认知、 情感、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生理机制。
免疫生理与疾病防控
生殖健康与优生优育
探讨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调控机制,为 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等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提高 生殖健康水平,促进优生优育。
生理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生理学研究面临着疾病复杂性、个体差异性、实验动物模型局限性等挑战,需要 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
自身调节
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 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比较局限,调节幅度也较小。
03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实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与慢性实验
生理学 绪论

14 5.9
组织液 145 4.4 2.4 1.1 117 27 2.3 0.4 6.2
细胞内液 12 139 <0.001 1.6 4 12 29 54 53.6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 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透,入细胞和分子水平。 学习、记忆、情绪等高级功能
生理学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
离体实验
在体实验 •慢性实验
生理学研究水平
•分子和细胞水平
•器官和系dy fluid):体内的水和溶解于水 中的各种物质,60%。
•细胞内液,2/3。 • 细胞外液,1/3。
内分泌腺组织受神经支配,反射弧的传出 部分.
H的•o局高rm部效on调能e:节的是:生由不物内依活分赖性泌于物腺神质或经,散和是在体细内液胞分与泌细细胞胞之所间分信泌 息传递的化学媒介。
远距分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神经分泌:激素通过轴浆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邻分泌:激素通过细胞外液运输作用于邻近靶细胞 •自分泌:
•生理意义:维持细胞、器官、机体正常生理功 能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如何维持:血液、循环、呼吸、消化、 泌尿等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
人体各部份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mmol/L)
离子 Na+ K+ Ca2+ Mg2+ ClHCO3HPO42-/H2PO4蛋白质 其他
血浆
130_152
3.6_5.3 4.2_5.7 1.4_2.4 97_108 24_30 2.2_4.2
反射弧:感受器 AP 传入神经 AP 中枢 AP 传出神经 AP 效应器。 特点:快而短暂。 中枢:位于脑和脊髓内的调动 必需有完整(结构和节某功一能特感)定受的功器反能:射的感弧神受经环元境群
组织液 145 4.4 2.4 1.1 117 27 2.3 0.4 6.2
细胞内液 12 139 <0.001 1.6 4 12 29 54 53.6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 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透,入细胞和分子水平。 学习、记忆、情绪等高级功能
生理学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
离体实验
在体实验 •慢性实验
生理学研究水平
•分子和细胞水平
•器官和系dy fluid):体内的水和溶解于水 中的各种物质,60%。
•细胞内液,2/3。 • 细胞外液,1/3。
内分泌腺组织受神经支配,反射弧的传出 部分.
H的•o局高rm部效on调能e:节的是:生由不物内依活分赖性泌于物腺神质或经,散和是在体细内液胞分与泌细细胞胞之所间分信泌 息传递的化学媒介。
远距分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神经分泌:激素通过轴浆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邻分泌:激素通过细胞外液运输作用于邻近靶细胞 •自分泌:
•生理意义:维持细胞、器官、机体正常生理功 能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如何维持:血液、循环、呼吸、消化、 泌尿等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
人体各部份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mmol/L)
离子 Na+ K+ Ca2+ Mg2+ ClHCO3HPO42-/H2PO4蛋白质 其他
血浆
130_152
3.6_5.3 4.2_5.7 1.4_2.4 97_108 24_30 2.2_4.2
反射弧:感受器 AP 传入神经 AP 中枢 AP 传出神经 AP 效应器。 特点:快而短暂。 中枢:位于脑和脊髓内的调动 必需有完整(结构和节某功一能特感)定受的功器反能:射的感弧神受经环元境群
《生理学》绪论【生理教研室】 ppt课件

前馈控制系统 (feed-forward control system)
反馈控制系统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负反馈 作用 减弱受控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 增强受控部分的活动
意义 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
使某一生理活动不断加强,迅速 完成
e.g.
降压反射等大部分调节过程
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血液凝固
体内的控制系统
前馈信息
控制部分
(神经中枢、内分泌细胞)
监测装置 控制指令
干扰信息
受控部分
(效应器细胞、靶细胞)
机能活动
比较器 (调定点)
反馈信息
监测装置(感 受器)
反馈控制系统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 正环境
稳态
恢 复 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 (负反馈控制系统)
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neuro-regulation)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饱和现象 竞争性抑制 机制:载体蛋白分子内部 的变构
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
定义: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借助膜蛋白的 介导,将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 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要点:
对象:较小分子物质 逆浓度梯度 消耗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于ATP 需要离子泵或转运体的介导
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 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反馈控制系统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负反馈 作用 减弱受控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 增强受控部分的活动
意义 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
使某一生理活动不断加强,迅速 完成
e.g.
降压反射等大部分调节过程
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血液凝固
体内的控制系统
前馈信息
控制部分
(神经中枢、内分泌细胞)
监测装置 控制指令
干扰信息
受控部分
(效应器细胞、靶细胞)
机能活动
比较器 (调定点)
反馈信息
监测装置(感 受器)
反馈控制系统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 正环境
稳态
恢 复 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 (负反馈控制系统)
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neuro-regulation)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饱和现象 竞争性抑制 机制:载体蛋白分子内部 的变构
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
定义: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借助膜蛋白的 介导,将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 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要点:
对象:较小分子物质 逆浓度梯度 消耗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于ATP 需要离子泵或转运体的介导
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 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生理学绪论最全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细胞培养、基因编辑、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深入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功能。
ABCD
人体观察与实验
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在正常和异 常情况下的生理功能变化。
数学建模与仿真
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生理功能的数 学模型,进行仿真和预测。
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生理学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和皮肤等,负责接收外界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进行 处理。
不同感觉器官对不同类型的刺激具有不同的感受性和适应性。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负责支持身体结构、保护内脏器官和 实现运动功能。
VS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器官,通过 收缩和舒张驱动骨骼绕关节进行运动。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这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轴心,通过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之间的相互作 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组织液和淋巴液的调节
组织液和淋巴液在维持组织器官的微环境和免疫功能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
自身调节
细胞的自身调节
细胞通过改变自身代谢、增殖和 分化等方式,适应环境变化并维 持内环境稳定。
组织的自身调节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负责分泌激 素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功能。
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性腺 等,各自分泌不同的激素并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组织。
03
生理调节与稳态维持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等基本结构。
生理学绪论ppt

●听、录与习、记的关系: 对知识的学习,课前适
当预习,课堂认真听课和作必要的听课笔记,尤其认真 听课是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时地、有计划地复习,往往 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一、机体的内环境
(一)体液及其组成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分布: 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正反馈信息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负反馈信息
机能活动 机能活动
负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 正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同。
1.负反馈
负反馈控制都有一个调定点。
2.正反馈 愈演愈烈,产生“滚雪球”效应。
控制特①点正:反馈不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而是
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负反馈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 稳态。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生理学及其任务
(一)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机体
的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
(二)任务研究:机体各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
特别是各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 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理解机 体作为一个整体。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 些部分发生的变化,器官在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化、 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等等。
(二)稳态的维持和生理意义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在整体是 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 活动而实现的。
生理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 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 稳定,机体将发生疾病。
当预习,课堂认真听课和作必要的听课笔记,尤其认真 听课是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时地、有计划地复习,往往 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一、机体的内环境
(一)体液及其组成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分布: 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正反馈信息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负反馈信息
机能活动 机能活动
负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 正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同。
1.负反馈
负反馈控制都有一个调定点。
2.正反馈 愈演愈烈,产生“滚雪球”效应。
控制特①点正:反馈不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而是
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负反馈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 稳态。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生理学及其任务
(一)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机体
的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
(二)任务研究:机体各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
特别是各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 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理解机 体作为一个整体。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 些部分发生的变化,器官在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化、 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等等。
(二)稳态的维持和生理意义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在整体是 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 活动而实现的。
生理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 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 稳定,机体将发生疾病。
图文《生理学》绪论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机体生命活动各种现象及其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所谓机体,指的是有机体,即生物体,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物体的总称。
因此,生理学对不同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也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学科。
(二)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生命活动是机体各个细胞乃至生物分子、器官、系统所有机能活动互相作用、统一整合的总和。
因此生理学既要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和不同细胞正常生命的功能活动现象和规律并阐明其内在机制,又要研究在整体水平上各系统、器官、细胞乃至基因分子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生理学的认识层次
研究水平
•器官和系统层面心脏泵血功能的研究;消化系统的研究•细胞和分子层面基因组和染色体遗传信息的研究
•整体层面在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新型医学模式下对人体疾病的研究
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对象、实例和意义☞。
人体生理学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metabolism) ) 兴奋性( 兴奋性(excitability) ) 适应性( 适应性(adaptability) ) 生殖(reproduction) 生殖( ) (一)新陈代谢 一 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物质代谢) 机体 环境 (物质代谢) 两个过程 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 (二)兴奋性 二 兴奋性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能力。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能力。 1.刺激与反应 刺激与反应 刺激( ):可被机体感受并引起产生反应的 ①刺激(stimulus):可被机体感受并引起产生反应的 ): 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按刺激的性质分类:机械性、化学性、生物性、 按刺激的性质分类:机械性、化学性、生物性、社 会心理性刺激等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动物实验方法: 动物实验方法: 离体验 (acute experiment) )
在体实验(in 在体实验 vivo) 慢性实验( 慢性实验(chronic experiment) )
注意实验方法的结合; 注意实验方法的结合; 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体时,要持慎重态度; 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体时,要持慎重态度; 以人体为实验对象时,应遵循自愿、知情和非创伤原则。 以人体为实验对象时,应遵循自愿、知情和非创伤原则。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刺激强度的表示方法: 刺激强度的表示方法: 阈刺激: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刺激: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强度或阈值( ):阈刺激的强度 阈强度或阈值(threshold):阈刺激的强度 ): 阈上刺激: 阈上刺激: 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 刺激强度 作用时间 强度-时间变化率 强度 时间变化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11-11
负反馈(后馈) 有 有 无 慢 准确
前馈 无 无 有 快 更准确
56
57 2014-11-11
小结:
机体生存在两个环境中:不断变化的外环境、相 对稳定的内环境;
体内所有生命活动的机制,尽管种类不同、功能 各异,但只有一个目的:保持内环境的稳态,稳 态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激的规律性应答。
(1)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完整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8
2014-11-11
29 2014-11-11
30 2014-11-11
(2)反射分类: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先天、遗传 后天、获得 种属共有 个体特有 固定反射弧 暂时联系(临时接通) 低级中枢 高级中枢 反应固定 反应灵活、可塑性大、 有预见性
刺激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内分泌腺、细胞 激 素
神经---体液调节
2014-11-11
36
37 2014-11-11
生理功能的调节
38 2014-11-11
(三)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
1.自身调节定义 组织细胞不依靠神经和体液调
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如脑、
生
life
理
logic
学
2014-11-11
study
4
生理学
“逻”辑“道”理
-Life
-Logic
-Study
5 2014-11-11
一. 生理学概念: 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 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 physiology
human physiology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ogy
调节方式
特点
实例 针刺 服药
神经调节 2.迅速,精确,局限,短暂 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体液调节 缓慢,弥散,持久
3. 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自身调节
强度弱,范围小,灵敏度低 血压
41 2014-11-11
神经
免疫
内分泌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42 2014-11-11
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 生理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10 2014-11-11
三、生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人体实验(不伤害人体健康为前提) 动物实验 实验进程 急性实验:在体(in vivo),离体(in vitro)
慢性实验
11 2014-11-11
生理学研究方法
对象不同
改变其活动亦称为反馈控制系统。这种闭环
联系有自动控制能力,体内大量存在。包括 负反馈和正反馈。
46 2014-11-11
(一)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控制系统
signal
receptor
Integrator
Effector
(_)
Feedback
47 2014-11-11
(一)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控制系统
人体实验(human) 动物实验(animal)
时间不同
急性实验(acute) 慢性实验(chronic)
水平不同
在体实验(in vivo)
2014-11-11
离体实验(in vitro)
12
四、生理学研究方法
人体实验 (在体,in vivo)
人体实验 (离体,in vitro)
13
2014-11-11
第四节 人体功能的自动控制系统
(Control systems of the body)
I. No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Stimulus Control center effectors Response
43 2014-11-11
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
系统内受控部分活动不会影响控制部 分的活动,无自控能力。这种单向控制 方式体内极少。应激反应时ACT定。
细胞和分子水 对细胞功能及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如研 平 究细胞膜物质转运、细胞间信息传递及
生物电现象。
舒缩活动
活动过程和作用
活动规律和影响因素 产生机制
18 2014-11-11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hysiology
19 2014-11-11
质激素的负反馈作用消失是一个特例。
44 2014-11-11
II.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Stimulus Control center effectors
Response
Negative feedback Positive feedback
45 2014-11-11
系统内控制部分发出信息影响受控部分 活动而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
animal physiology
6 2014-11-11
Exercise physiology Diving and hyperbaric
physiology
Aviation, high-altitude, and space physiology
7 2014-11-11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控制部分
受控部分 系统处于
稳定状态
-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
信号能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即在某 种变化过程中,其结果降低了这一过
程的发展速度。
48 2014-11-11
Examples:
动脉血压的负反馈控制
BP
心血管中枢
心脏活动 小动脉扩张
BP
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
49 2014-11-11
2014-11-11
效应器
32
33 2014-11-11
34 2014-11-11
(三)体液调节特点
慢、广、久
缓慢、广泛、持久。
(四)神经-体液调节 : 神经调节为主导,体液参加的复合调节方 式称神经体液调节。或是体液调节作为神经调 节传出环节一个部分的调节。
35 2014-11-11
生理功能的调节
(physiology)
董战玲 海南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2014-11-11
1
(Introduction)
2014-11-11 2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3 2014-11-11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什么是生理学(physiology)?
(3)神经调节特点:精确、快速、短暂 精、快、短
31 2014-11-11
(二)体液调节 ( humoral regulation )
1.定义
通过体液中特殊化学物质(激素及生物活
性物质)对它们特定的靶细胞所产生的调节。
2.类型
(1)远距分泌调节
内分泌腺/细胞
(2)神经分泌调节
(3)旁分泌调节
激素
(4)自分泌调节
(一)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控制系统
1 .负反馈定义 反馈信号降低控制部分活动,
即反馈作用与原效应相反,起减弱或停止原效
应作用。如减压反射、体温调节、血糖水平的 调节等,体内控制系统大多数属于负反馈系统。 2 .负反馈意义 使生理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维 持内环境的稳态。 3 .负反馈特点 维持稳定,可逆,具有调定点。
前馈
干扰信息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如见到美食产生唾液分泌,冬天游泳前产热 增加、散热减少等条件反射。它调控快捷,不 出现较大的波动和反应滞后,能更快速有效维
持稳态。前馈意义在于富于预见性,及时做出
适应性反应,如条件反射。
55 2014-11-11
(三)比较负反馈与前馈
比较项 滞后 波动 预见性 调节速度 准确程度
以达到其特定目的,使生理过程迅速完成。在病 理情况下可产生恶性循环。
3. 正反馈特点: 不可逆,一旦产生使整个系统处
于再生状态。
53 2014-11-11
(三)前馈控制系统
monitor
disturbance
Stimulus Control center
Response
effectors
54 2014-11-11
24 2014-11-11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
能的调节
25 2014-11-11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The regulation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一、神经调节 ( nervous regulation )
二、体液调节 ( humoral regulation )
三、自身调节 ( autoregulation )
再生状态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反馈信号 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如:血液凝固、排尿反射、 排便反射、分娩、产生动作 电位的钠内流等。
52 2014-11-11
1. 体内正反馈控制系统很少,如血凝、排尿、
分娩以及Na+再生性内流等。
2.正反馈意义: 使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
稳态是一个动态平衡,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自 身调节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各种功能活动通过反馈机制达到自动而精确的调 节。
58 2014-11-11
负反馈(后馈) 有 有 无 慢 准确
前馈 无 无 有 快 更准确
56
57 2014-11-11
小结:
机体生存在两个环境中:不断变化的外环境、相 对稳定的内环境;
体内所有生命活动的机制,尽管种类不同、功能 各异,但只有一个目的:保持内环境的稳态,稳 态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激的规律性应答。
(1)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完整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8
2014-11-11
29 2014-11-11
30 2014-11-11
(2)反射分类: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先天、遗传 后天、获得 种属共有 个体特有 固定反射弧 暂时联系(临时接通) 低级中枢 高级中枢 反应固定 反应灵活、可塑性大、 有预见性
刺激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内分泌腺、细胞 激 素
神经---体液调节
2014-11-11
36
37 2014-11-11
生理功能的调节
38 2014-11-11
(三)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
1.自身调节定义 组织细胞不依靠神经和体液调
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如脑、
生
life
理
logic
学
2014-11-11
study
4
生理学
“逻”辑“道”理
-Life
-Logic
-Study
5 2014-11-11
一. 生理学概念: 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 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 physiology
human physiology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ogy
调节方式
特点
实例 针刺 服药
神经调节 2.迅速,精确,局限,短暂 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体液调节 缓慢,弥散,持久
3. 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自身调节
强度弱,范围小,灵敏度低 血压
41 2014-11-11
神经
免疫
内分泌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42 2014-11-11
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 生理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10 2014-11-11
三、生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人体实验(不伤害人体健康为前提) 动物实验 实验进程 急性实验:在体(in vivo),离体(in vitro)
慢性实验
11 2014-11-11
生理学研究方法
对象不同
改变其活动亦称为反馈控制系统。这种闭环
联系有自动控制能力,体内大量存在。包括 负反馈和正反馈。
46 2014-11-11
(一)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控制系统
signal
receptor
Integrator
Effector
(_)
Feedback
47 2014-11-11
(一)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控制系统
人体实验(human) 动物实验(animal)
时间不同
急性实验(acute) 慢性实验(chronic)
水平不同
在体实验(in vivo)
2014-11-11
离体实验(in vitro)
12
四、生理学研究方法
人体实验 (在体,in vivo)
人体实验 (离体,in vitro)
13
2014-11-11
第四节 人体功能的自动控制系统
(Control systems of the body)
I. No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Stimulus Control center effectors Response
43 2014-11-11
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
系统内受控部分活动不会影响控制部 分的活动,无自控能力。这种单向控制 方式体内极少。应激反应时ACT定。
细胞和分子水 对细胞功能及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如研 平 究细胞膜物质转运、细胞间信息传递及
生物电现象。
舒缩活动
活动过程和作用
活动规律和影响因素 产生机制
18 2014-11-11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hysiology
19 2014-11-11
质激素的负反馈作用消失是一个特例。
44 2014-11-11
II.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Stimulus Control center effectors
Response
Negative feedback Positive feedback
45 2014-11-11
系统内控制部分发出信息影响受控部分 活动而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
animal physiology
6 2014-11-11
Exercise physiology Diving and hyperbaric
physiology
Aviation, high-altitude, and space physiology
7 2014-11-11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控制部分
受控部分 系统处于
稳定状态
-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
信号能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即在某 种变化过程中,其结果降低了这一过
程的发展速度。
48 2014-11-11
Examples:
动脉血压的负反馈控制
BP
心血管中枢
心脏活动 小动脉扩张
BP
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
49 2014-11-11
2014-11-11
效应器
32
33 2014-11-11
34 2014-11-11
(三)体液调节特点
慢、广、久
缓慢、广泛、持久。
(四)神经-体液调节 : 神经调节为主导,体液参加的复合调节方 式称神经体液调节。或是体液调节作为神经调 节传出环节一个部分的调节。
35 2014-11-11
生理功能的调节
(physiology)
董战玲 海南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2014-11-11
1
(Introduction)
2014-11-11 2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3 2014-11-11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什么是生理学(physiology)?
(3)神经调节特点:精确、快速、短暂 精、快、短
31 2014-11-11
(二)体液调节 ( humoral regulation )
1.定义
通过体液中特殊化学物质(激素及生物活
性物质)对它们特定的靶细胞所产生的调节。
2.类型
(1)远距分泌调节
内分泌腺/细胞
(2)神经分泌调节
(3)旁分泌调节
激素
(4)自分泌调节
(一)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控制系统
1 .负反馈定义 反馈信号降低控制部分活动,
即反馈作用与原效应相反,起减弱或停止原效
应作用。如减压反射、体温调节、血糖水平的 调节等,体内控制系统大多数属于负反馈系统。 2 .负反馈意义 使生理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维 持内环境的稳态。 3 .负反馈特点 维持稳定,可逆,具有调定点。
前馈
干扰信息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如见到美食产生唾液分泌,冬天游泳前产热 增加、散热减少等条件反射。它调控快捷,不 出现较大的波动和反应滞后,能更快速有效维
持稳态。前馈意义在于富于预见性,及时做出
适应性反应,如条件反射。
55 2014-11-11
(三)比较负反馈与前馈
比较项 滞后 波动 预见性 调节速度 准确程度
以达到其特定目的,使生理过程迅速完成。在病 理情况下可产生恶性循环。
3. 正反馈特点: 不可逆,一旦产生使整个系统处
于再生状态。
53 2014-11-11
(三)前馈控制系统
monitor
disturbance
Stimulus Control center
Response
effectors
54 2014-11-11
24 2014-11-11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
能的调节
25 2014-11-11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The regulation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一、神经调节 ( nervous regulation )
二、体液调节 ( humoral regulation )
三、自身调节 ( autoregulation )
再生状态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反馈信号 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如:血液凝固、排尿反射、 排便反射、分娩、产生动作 电位的钠内流等。
52 2014-11-11
1. 体内正反馈控制系统很少,如血凝、排尿、
分娩以及Na+再生性内流等。
2.正反馈意义: 使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
稳态是一个动态平衡,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自 身调节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各种功能活动通过反馈机制达到自动而精确的调 节。
58 201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