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4月月考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民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02)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高一班姓名学号总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音乐是属于过去的音乐,但它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烁着异彩。

它作为一种健康、明朗的“感情符号”,不但可以维系人的心态平衡,而且可以使人的感情沸腾、升华,达到感情的“高峰体验”(马斯洛语)。

荀子早就提出音乐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强烈情感特征。

表现真善美的古典音乐,能使心与心之间彼此关照、沟通,就像让·保尔说的:“因为有了你,幽闭的心儿相互呼应起来,因为有了你,在荒漠中遥遥相隔的声音连接了起来。

”同时,因为声波的谐振片能调节生物内部的平衡机制和促进新陈代谢。

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的慢文章,它每分钟六十拍的节律,正好和人的正常心跳一致,因此,常作为“维生素M(music音乐)”来维系人的生理、心理的平衡与和谐。

美国在1934年成立了一家专门设计和制作各种场合所用的背景音乐和特种音乐的公司,叫“穆扎克”,它通过人造卫星将音乐传送到十七个国家的几十万用户中去。

听了这些音乐,秘书的打字错误可以降低百分之四十,而用于超级市场的音乐可以挽留顾客在店内多留三分钟……流行音乐是属于现代的——特别是青年人的音乐,它随着时尚风向不断变换,所以我们得用一只“招风耳朵”来听它。

有时,它以高度刺激(嘶裂的吼声、震耳欲聋的电声、重低音)与高度单调(单一强拍的重复)相结合的高度自由、高度宣泄的摇滚乐出现;有时则沉醉于轻声唏嘘,低语回荡的“情调音乐”。

这是现代人的心理节律的两个极致,也是对人类“原始本体”的追寻和回归——在这里找到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本我。

现代音乐由于它的实验性与超前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属于未来的。

一方面,它表现了被异化了的现代人的孤独、无助的精神境界,同时反映了音源无限扩大后的光怪陆离、斑斓多彩的一个崭新的音响世界。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考生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

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

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

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

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

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

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

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

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

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

”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

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

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

“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

人参常被称它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的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

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

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

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宛.转(wán) 粗犷.(kuǎng) 发髻.(jì)咄.咄逼人(duō)B.池畦.(wā)高邈.(miǎo) 应和.(hé) 繁花嫩.叶(nèn)C.酝酿.(niàng) 莅.临(wèi)看.护(kàn)秋风萧瑟.(sè)D.静谧.(mì)吝.啬(lìn) 黄晕.(yùn)淅淅沥.沥(lì)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锡萡晕眩轻捷见异思迁B.帐蓬硬朗拼凑惊慌失措C.诀别狭隘烂漫喜出忘外D.侍奉遮蔽鉴赏美不胜收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B.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C.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如何适应新学校、新班级是我们初一新生眼下的当务之急。

5、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汇编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汇编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全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分钟。

请把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在答题卷里按题号书写答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庄词媚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

史上有评论家对诗词的风格进行了总结,形成了“诗庄词媚”之说。

所谓“诗庄”,取字面意思就是说诗歌大都庄肃严整;“词媚”就是指词相对婉约媚气。

这种说法看似简单而概括,实则一语道破诗与词的风格之异。

那么“诗庄词媚”之说产生的原因何在呢?近体诗发展以来,人们在写诗时,必须遵从严格的平仄和字数要求,写出来的诗也就带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

词则不然。

词是音乐性的歌曲,是当时被人们传唱的流行歌曲,词牌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并没有固定的平仄和字数要求。

如此看来,诗工整,词自由,格式上的差异构成了“诗庄词媚”说法的一部分。

唐代科举取士需要考诗赋,这也决定了作诗的严肃性。

才子文人们需凭一手好的诗作来获取官位,内容上自然也不能放松要求,多是追求功业、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而落榜失意的人写诗,就是为了感慨身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了。

诗也是人们言志的一种常用手段。

《尚书•尧典》中有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而词一直被人们称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淫滥郑声”,它一般用于娱乐场所的助兴,依靠风尘女子来传播,多被唱作艳曲。

词中的女性形象也占了很大部分,包括符号化的美女、思妇、甚至女强人等等。

题材上,词以言情为主,欧阳炯《花间集序》中写:“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

”可见,“用助妖娆之态”的词自然不能脱离“媚”这一形容词了。

有人说,“词植根于教坊歌女之口,扬声于雕栏玉砌之间,寓形于风花雪月之中”。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复习卷及答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复习卷及答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复习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称.职(chèn)狡黠.(xiá)陛.下(bì)B.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 C.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D.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饥肠辘辘花团锦簇恍然大悟截然不同B.人声顶沸煞有介事顷盆大雨若无其事C.众目睽睽悔恨莫及浑为一谈人迹罕致D.废寝忘食感概万分全神惯注疲倦不堪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

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D.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5、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4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4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4月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颤.动(chàn) 确凿.(záo) 瞻.仰(zhān) 倏.忽(sū)B.晕.船(yūn) 胸脯.(pǔ) 菜畦.(qí) 镏.金(liú)C.矫.健(jiǎo) 蝉蜕.(tuì) 挑衅.(xìng) 发绺.(liǔ)D.云宵.(xiāo) 矗.立(chù) 蛰.伏(zhé) 钦.佩(q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蹑手蹑脚粗心大意著作等身灰心丧气B.人声顶沸相依相偎不堪设想济济一堂C.不约而同万籁具寂融为一体轩然大波D.不能自己五光十色结结巴巴鲜为人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七年级(4)班班长李娜学习好,工作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进入七年级下学期以来,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比以前更加苦心孤诣....的学习,很多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4、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老师的耐心帮助,使小明有了很大的进步。

B、李林同学的数学成绩不仅在我班很突出,而且在全校也名列前茅。

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作为日益影响着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网络,它对于我们充满了新鲜和好奇。

5、横线上应该填上的句子是()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唱歌的小鸟,。

A、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B、有鲜花散发出着的阵阵清香C、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D、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二、简答填空题(12分)6、仿写句子(注意: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陕西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陕西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陕西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狩猎(shǒu)静谧( mì)瘦骨嶙峋( lín )B.纳罕(hǎn)瞬间( shùn )头晕目眩( xuàn )C.对称( chèng)迸溅( bèng )仙露琼浆(jiāng )D.伶仃(dīng)伫立( chù)忍俊不禁(jīn)2.请选出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A.俘虏隐秘喧嚣津津有味B.凝成朦胧训戒心惊肉跳C.葱茏畅谈卑微峰围蝶阵D.宽恕暗哑收敛盘虬卧龙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办任何事情总是小心翼翼的,唯恐出任何差错。

B.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C.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

D.36岁的邓肯依旧很刻苦的进行练习,无论是投篮还是对抗,他都一丝不苟的对待。

二、默写根据提示默写。

(7分)①《泊秦淮》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两句诗表示慨叹。

③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

”⑥争渡,争渡,____________。

三、其他下面的一段文字中有几处错误,请分别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

(3分)①为了营造学校的人文氛围,②经发学校决定征收体现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和切合学生实际的校训,③希望全校师生争先恐后地踊跃投稿。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苞.(bāo) 娇媚.(mèi) 诱惑.(huò) 彩棱.镜(lèng)B.睫.毛(jié) 掩饰.(shì) 高邈.(miǎo) 绿茵.茵(yīn)C.莅.临(lì) 吝.啬(lìn) 干涩.(sè) 淅.淅沥沥(xī)D.粗犷.(guǎng) 静谧.(mì) 晒.干(shài) 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屋檐热列畅快呼朋引伴B.潦草烘托决别各得其所C.烂曼草垛捶打花枝招展D.造访憔悴遮蔽暴怒无常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儿子参军才半年,家中就接到了立功喜报,令父母喜出望外....。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让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写字》教材进入海南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紧张气氛,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