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1

合集下载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页,总分10分,考试时间10分钟请将班级、姓名、座号及全部答案写在答题指定处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鼙鼓(pí) 锦衾(qīn) 绸缪(chóumóu) 踯躅(chíchú) B.满襟(jīn)? 创伤(chuàng)锱铢(zīzhū) 鹧鸪(zhègū)? C.修葺(qì) 扁舟(piān)? 汤匙(chí) D.倏忽(shū)凝睇(dì)? 溽暑(rù) 2.下列词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聒噪? 战栗? 皓腕? 云销雨霁 B.酒垆 渔樵? ? 荡漾? 得垄望蜀C.箜篌 披靡? ? 寂缪? 鼎铛玉石 D.? 贿赂? ? 箴言 ? 雕栏玉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文学史上,世界范围的文学运动都离不开翻译的媒介作用。

13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后来不断被翻译介绍到英、法、德、西班牙等国家,产生了遍及全欧的文艺复兴运动。

“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化运动,也是从翻译介绍国外文化思想、文艺作品开始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出中国现代的新文化。

在西方,翻译通常被看作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这种说法源自意大利语,在意文中,“译者”(traduttore)和“叛逆者”(traditore)的发音接近,因此“译者”常被误指为“叛逆者”。

这个诙谐的说法恰好指明了翻译的本质:既不是断然拒绝,也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

关于“创造性叛逆”这个术语,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教授在《文学的社会学》中解释道:“为什么是‘叛逆’的呢?因为翻译使作品进入设想以外的语言学组织。

为什么是‘创造性’的呢?因为翻译使作品产生了与更为广泛的读者进行新的文学交流的可能,使作品置于新的现实之中。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有学者分析指出:回忆录和“史传”性散文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特别提倡,它们与“革命历史小说”一起,以具象手段确立现代中国历史的权威叙述,在民众之中的影响甚至超出“正史”。

革命回忆录其实就是一种史传体文学作品,是通过弘扬革命者的英雄事迹达到传播红色文化和教育后人的目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回忆录写作,更多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群众性写作运动。

“群众写作运动大多有着切实的目的和明确的目标,简言之就是通过集团写作的方式,记载并讴歌无产阶级及其人民大众所从事的伟大事业,进而扩大影响,凝聚人心,壮大力量,造就自己的政治优势。

”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回忆录,“是‘红色阅读’潮流下的英雄叙事”,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并被赋予了特殊政治功能和时代要求,从而承担起了传播红色文化、构建新的政治认同和塑造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在传统中国社会,传记文学是普及传播历史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广大普通民众来说,传记文学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渠道。

革命回忆录是介于历史与文学之间的传记体散文作品,其特点是读者面广,可读性强,其中扣人心弦的革命英雄故事,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因此在传播革命历史方面发挥了非常独特的积极作用。

虽然某一篇革命回忆录只是记录了某人、某事或某场战役的某个片段,但无数个片段和故事汇聚到一起,从不同角度、各个侧面相互补充、彼此印证,以小见大,就可以像珍珠一样被有机整合串联起来,从微观层面勾勒出一幅中国革命的历史长卷,从而生动揭示和展现出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

革命回忆录正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对缔造新中国这段艰苦奋斗历程的生动再现,就是通过大众书写的方式建构关于中国革命的集体记忆。

“作者都是这些重大事件的见证人,他们的文字比史书自然多了一些生动鲜活的细节和带有个性色彩的真情实感”,就更能打动人。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4月阶段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今年暑期,国内“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据媒体报道,河南博物院暑期每日接待量达1.2万人次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近两倍。

杭州博物馆7月16日入馆人数超过1.28万,创下建馆以来单日最高客流量纪录。

不少博物馆都出现入口处排起长队、一票难求的热闹景象。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博物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有部分年轻人“打卡式观展”的行为,在网络上引发争议和吐槽。

2023年8月1日,《隽永的异彩》俄罗斯美术作品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不少人前去观展。

南宁市民吴芳却在观展时,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

当时,她正驻足欣赏穆萨·穆萨耶夫的《高加索的婚礼》,突然一名打扮时髦的女生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请她让一下。

原来是几名年轻人想在画前打卡留影。

吴芳本想等她们迅速拍完后接着看展,可这几名女生轮流拍完后,有人觉得没拍好,又换个姿势让同伴继续拍,其中一人还带了好几套衣服,要拍不同造型的组图。

见状,吴芳只好移步去其他展区。

“之前,我参观潘玉良画展成都博物馆站时,几名年轻人在拍照时大声讨论,使原本安静的展厅变得吵闹,又或是长时间在一幅画前摆姿势,影响其他人观展。

”四川成都市民李丹表示,这类“打卡式观展”的游客有个共性,就是我行我素,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有时对保安的制止也置之不理。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杨红的研究指出,年轻人“打卡式观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网络社交需求的推动,人们通常会追求现实生活中更加新鲜、有趣的场景和活动为自己的网络虚拟社交提供素材,而“观展”这种“短平快”的活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影像的过度依赖,导致人们无暇顾及展览的内容价值和社会意义。

非连续性文本《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2022学年高二4月)

非连续性文本《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2022学年高二4月)

重庆市渝北区两江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清北班)(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

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与“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

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

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北方耕、耙、耱(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墒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的技术,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

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抗旱保墒体系,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如今的中国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

河流水质普遍下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

“二十四节气”理念主要告诉人们要特别关注农时,即尊重自然规律,什么时候耕地、播种、中耕除草、收获与贮藏等,都要遵循一定之规。

“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

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养殖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

山西省阳高县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山西省阳高县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山西省阳高县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括号里必须加“了”的一组是()①有时为()训练他的耐力,父亲在前面骑自行车,让儿子在后面跟着跑。

②一学期过去了,在语文老师的悉心点拨下,大家养成()每天读报的好习惯。

③驾驶员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十字路口如果红灯亮(),车子就不能通过。

④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哲学家微笑()一下,深表赞许。

A . ②④B . ①③C . ①②D . ③④2. (2分)下面选项中划线词与“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中“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B . 舞幽壑之潜蛟C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 .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3. (2分) (2019高二上·潮安期中) 选出划线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A . 不如因善遇之B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C . 因拔刀斫前奏案D . 相如因持璧却立4. (2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翻译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走投无路,陷入绝境)③秦王购之金千斤(购买)④距关,毋内诸侯(距离)⑤约为婚姻(儿女亲家)⑥失其所与(和,同)⑦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⑧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不管)A . ①②⑤⑦B . ②③⑥⑦C . ①②⑦⑧D . ④⑤⑥⑦5. (2分)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如会同,端章甫B .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C . 风乎舞雩D . 鼓瑟希6. (2分)下列各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A . 位卑则足羞/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B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拘于时,学于余C . 顺风而呼/则群聚而笑之D . 輮使之然也/士大夫之族7.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与例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例句: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A .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B . 奉厚而无劳C .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D . 吾尝终日而思矣8. (2分)下列对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① 余嘉其能行古道(嘉奖)② 乘犊车,从吏卒(跟从)③又欲肆其西封(扩张)④审容膝之易安(明白,深知)⑤共其乏困(缺乏)⑥引次江北(退却)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知道,懂得)⑧不耻相师(羞耻)⑨术业有专攻(学问)⑩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A . ①②③⑦⑧B . ②④⑦⑧⑨⑩C . ①②⑤⑥⑧⑨D . ②③⑦⑧⑨⑩9. (2分)下列画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 . 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C . 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 . 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10. (2分) (2020高二上·长春期末) 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辽宁本溪县高级中学2020-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

辽宁本溪县高级中学2020-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

辽宁本溪县高级中学2020-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本溪县高中级高二(下)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与数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条道上跑的车,实则文学与数学有着奇妙的同一性,先看几位著名文学家关于文学与数学的远见卓识:雨果说:“数学到了最后阶段就遇到想象,在圆锥曲线、对数、概率、微积分中,想象成了计算的系数,于是数学也成了诗。

”福楼拜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

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汇合。

”哈佛大学的亚瑟.杰费说:“人们把数学对于我们社会的贡献比喻为空气和食物对生命的作用,我们大家都生活在数学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已‘数学化’。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现代科学六大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应当和文学艺术六大部门(小说杂文,诗词歌赋,建筑园林,书画造型,音乐,综合)紧密携手,才能有大的发展。

文学与数学的同一性来源于人类两种基本思维方式——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同一性。

文学是以感觉经验的形式传达人类理性思维的成果,而数学则是以理性思维的形式描述人类的感觉经验。

文学是“以美启真”,数学则是“以真启美”,虽然方向不同,实质则为同一。

而文学与数学的统一归根到底是在符号上的统一,数学揭示的是隐秘的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符号体系,而文学则是揭示隐秘的精神世界的符号体系。

高二4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4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11级高考班月考语文试题姓名: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41分,1-11每小题3分,12-13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肖.像(xiāo)粗犷.(guǎng)荫.庇(yìn)歼.击(jiān)B、商贾.(gǔ)瞠.目(chēng)隽.永(juàn)熨.帖(yù)C、慰藉.(jiè) 愠.色(yùn) 卑鄙.(bì) 摒.弃(bìng)D、症.结(zhèng)发酵.(xiào) 刎颈.(jǐng)曝.晒(b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擢升孽根祸胎黄梁美梦苍海桑田B、云宵微不足道浮想联翩并行不背C、提纲无是生非金碧辉煌枉废心机D、闲暇恪尽职守和颜悦色陈词滥调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她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

②这次书法绘画比赛的报名日期,九月中旬。

③美好的东西常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事物的成长,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推脱截至即使、也B、推托截止即使、也C、推托截至虽然、却D、推脱截止虽然、却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娜娜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忘筌....,丢三落四的,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点。

”B、六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C、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D、参加冬季越野长跑的上千名运动员,像过江之鲫....通过了大桥的涵洞。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心灵是一剂药,上帝和凡人都参与了它的配制。

B、部分学校的领导参加了这次“金蓝领”大赛的颁奖仪式。

C、在“鸟巢”体育场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出人类非凡的智慧。

武威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武威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武威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2020高一下·金华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针灸(jiū)脖颈(gěng)趿(tā)拉孱(càn)头B . 埋怨(mén)气氛(fēn)模(mú)样巡徼(jiǎo)C . 潜(qiǎn)在瞥见(piē)氾南(fàn)付梓(zǐ)D . 塞流(sè)锱铢必较(zī zhū)嫉(jí)妒冠状病毒(guān)2. (2分) (2017高一上·泉港月考) 下列词语或成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杀戮涣然冰释趋之若骛微言大义B . 脉搏再接再励美轮美奂张皇失措C . 宣泄食不果腹额手称庆饮鸩止渴D . 追朔旁征博引谈笑风生一筹莫展3.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 .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C .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D . 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4. (2分)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当我17岁第一次读到变形记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

我看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时变成了一个偌大的甲虫,于是想到我不知道可以这样写。

如果能这样的话,我还是喜欢写作的卡夫卡是对现代派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被尊为现代文学之父他把虚幻和现实结合起来,通过悖谬与合理梦魇与现实的巧妙结合,概括出生活的实质,让人们对社会、对小说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2分,共1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魁梧(wú)然而(ěr)为(wèi)虎作伥叱咤(zhà)风云B.磅礴(bé)白炽(chì)用(yîng)墨如泼另辟蹊( xī)径C.祈(qí)年殿踟(zhí)躇前倨(jù)后恭徇私枉(wǎng)法D. 维吾(wú)尔劲(jìng)厉咸与(yù)维新迷迷糊( hū )糊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A.媲美褶皱墨守陈规纵横捭阖生杀与夺B.隐晦披阅委曲求全凭心而论长工资C.寸草春辉电影脚本养份顾名思义纷至杳来D.哀声叹气势利眼卑恭屈膝瑕不掩瑜明枪暗箭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②澳门回归祖国,将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这是的。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毋庸置疑控制 B.胜地无可辩驳控制C.圣地毋庸置疑抑制 D.圣地无可辩驳抑制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育部提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对一种学生主体发展的尊重,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B.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C.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确保司法系统公正执法,有效遏制司法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和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问题,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D.广州市中院对许霆案的判决结果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提出的质疑,可是,面对公众提出的质疑,审理此案的法院并未给人们一个明确的理由。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A.林语堂,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

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京华烟云》,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主要作品有《红牡丹》《人生的盛宴》《文化苦旅》《吾国与吾民》等B.回族作家张承志1948年生于北京。

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已出版著作30余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

代表性作品有小说集《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散文集《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等。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汉族,浙江桐乡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报施》《创造》《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D.丰子恺,原名丰润,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他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文集》等著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基本前提。

但人类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甚至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因而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

这种不公正性,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在物种数量上比自然生态系统中要少得多;其次表现为不同物种受到的待遇也互有区别,而且无视其原生特性;再次表现为相互间的关系得按照人类的意志加以调控。

这些特征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

这样的偏离积累扩大后,最终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体系的生物多样性。

不同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完全屈从于相关民族文化稳态运行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又具有多重性,因而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的价值定位并不具有通约性。

比较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其间也无规律可言。

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牲畜饲养的单一化,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

要消除这些威胁,更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食品结构必须尽可能多样化,尽可能从更多的生物物种中获取食物来源。

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保证,也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

在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背景下,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也会日趋单一化。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为通行的作物保护措施就是化学农药的使用。

但任何化学农药都会不加区别的消灭一切除作物和家养动物以外的物种,这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然而,随着文化的辐合趋同,人类无法找到一种更好的化学农药的替代品,以至于生物多样的保护成了一纸空文。

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另一个重要的威胁是化肥的滥用。

人类在使用化肥时关注的仅是作物本身,对使用化肥的负面效应即使了解,也往往是不加理会。

化肥的使用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存活是一个重大威胁,而这又会导致其它众多生物的生存压力。

加上过量化肥对水体的污染,还会威胁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然而,在文化辐合趋同的背景下,这些对生物多样性的明显威胁却无法得到缓解与消除。

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在这一背景下,被不加区别地大范围推广,这同样会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为了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应当拥有尽可能多的食物来源渠道和食物生产办法,以便分散对不同生物物种的生存压力。

要使食物生产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同样需要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

因此,文化的辐合趋同本身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

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负面效应,维护生物多样性永远只能是一个理想,而无法落到实处。

6.对体现“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物种不公正是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

B.在物种数量上,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远远少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人类社会对待不同物种或厌恶、或漠视、或偏爱,且无视其原生特性。

D.人类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调节控制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7.对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食物来源集中于较少的生物物种,食品结构相对单一。

B.农田化进程愈演愈烈,作物种植、牲畜饲养单一化。

C.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日趋单一化,如作物保护措施单一。

D.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球生命体系的稳态延续与民族文化的辐合趋同之间存在冲突。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之所以成为一纸空文,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的困难以及人类的漠视。

C.文化的辐合趋同意味着对地球生命体系的破坏,它对人类弊大于利。

D.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客观要求。

三.阅读下面—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每小题3分,共 12分)阮籍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博览群籍,尤好《老》《庄》。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

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

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

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快,乃见青眼。

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选自《晋书》)9.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坏府舍屏障坏:毁坏 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穷:尽C口不臧否人物臧否:批评 D乃赍酒挟琴造焉造:赠送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吾尝终日而.思矣B.籍由是不与.世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C.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皆以.酣醉获免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是()①籍由是不与世事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③籍沉醉忘作④举声一吼,吐血数升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1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因而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是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四.翻译(5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①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5分)古风·登高望四海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