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卷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2024级“高中”10月高一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语文(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姜还是老的老”“我上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在上次”……这类毫无意义却又挑不出毛病的语句,被人们戏称为“废话文学”。

在信息获取和观点表达日益便捷的今天,这类对文本符号的二次改造与“语言玩梗”大行其道,不禁让人好奇,互联网语境下,“不好好讲话”的魔力究竟在哪儿?最初的“废话文学”,内含着人们戏谑、反讽与抵抗意味的阴阳怪气。

过去“路遥车马慢”,信息承载量与传播速度都很低,寄信隔着万水千山,发短信要字斟句酌,人们恨不得一句话把所有事情讲完。

互联网时代,看完某篇形式主义言辞空洞的文章,围观一个长达几分钟但内涵不超过两句话的无效视频,大家惊觉,原来互联网时代,早已不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出于对低信息增量内容的不满,人们开始用语言予以反击。

这一届年轻人偏爱“躺平”,消解无用信息的方式,就是用同样的“无意义”进行风险对冲。

于是,“废话”式名言警句被改造出来,并活学活用于各类语境。

“废话文学”的生产十分简便,把单位从分钟变成秒、用同义词西红柿替换番茄……实在不行,还可以向鲁迅先生学习,把说过的句子再说一遍,“你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废话,另一句也是废话”。

由此一来,“不好好说话”便演变成某种社交策略,“废话文学”在本身语义之外,逐渐衍生出各场景独有的意义和情绪表达。

面对朋友空洞的长篇大论,一句“除了内容,你说得都挺好”,就能以戏谑的口吻表达出某种不满,含蓄中夹着杀伤力,对方也不至于下不来台。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赤峰四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克伦威尔>序言》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宣言书和纲领,在此序中雨果论述了美丑对照原则。

他居于历史的高度,批判了古典主义僵死的戏剧内容和束缚作家手脚的“三一律”,历数古典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美丑对照原则这一浪漫主义创作思想的核心。

生活是广阔丰富的,文艺要反映生活。

古典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多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中选取题材,从而塑造他们理想的英雄人物。

他们认为艺术只能反映生活中的崇高、优美、光明的事物,而不能写滑稽丑怪。

在他们看来,滑稽丑怪是不美、不合理性的,并有损古希腊、罗马的一些英雄人物形象。

雨果认为“舞台是一个视觉的集中点。

世界上,历史上,生活中和人类中的一切都应该而且能够在其中得到反映”,“存在于自然中的一切也存在于艺术之中”,古典主义严重束缚了作家的手脚,只准表现“优美”“崇高”事物,将一切平凡庸俗丑陋的东西都拒之门外。

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挑战性地提出“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这种美丑对照原则,将文学的审美价值扩展到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照领域,突破了古典主义单一的审美观,也是浪漫主义文学求真、向善、表现自然的特点之体现。

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起着先驱的作用,它首次强调了丑的重要性,把丑提到了与美平等的地位,在这之后丑愈来愈凸显出其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

高一语文月考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题含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chì)造翠幄(w) 宸(ch?n)翰笑靥(yàn)B.炮烙(lào) 商贾(gǔ) 歆(xīn)享栈(zhàn)道C.扪参(shēn) 猿猱(náo) 跬(kuǐ)步迁谪(zhé)D.藩(pān)篱蜕(tuì)皮曳(yè)兵鸡豚(tú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寒喧残羹冷炙孽根祸胎垂涎三尺B. 烟霭顾盼神飞沸反盈天走投无路C. 崔嵬兴高彩烈百无聊赖宽洪大量D. 歆享迫不急待破釜沉舟蜂涌而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湮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B.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

或有委曲之处,只管说的。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找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

B.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C.“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

不过,我不是赤手空拳罢了”。

D它们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兰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左右,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B.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众,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

C.近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陕西省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陕西省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陕西省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瞭望恣意翩跹揠苗助长B. 谗言怅惘缱绻偃旗息鼓C. 桎梏缱绻蹉跎谆谆教诲D. 踌躇徜徉蹉跎揠苗助长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我们应该避免不发生类似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B. 你这样做对吗?C. 这样做对吗?D. 这样做对,还是不对?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C. 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风一样。

D. 他跑得像闪电一样。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

B. 他很自由。

C. 他像一只小鸟。

D. 他自由得像小鸟。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要自由,我要自由,我要自由!B. 我要自由。

C. 我要自由,我要自由。

D. 我要自由,我要自由。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总29分)(一)现代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国家深刻指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肩负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必须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

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广大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材料二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一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一代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以血肉之躯、忘我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用青春浇灌热血,用行动诠释理想信念的力量。

高一语文月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箴言(zhēn yán)B. 剽窃(piāo qiè)C. 蹉跎(cuō tuó)D. 缄默(jiān mò)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真是“画蛇添足”。

B.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语双关”。

C. 他在比赛中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老马识途”。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C.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他的演讲如同流水,一气呵成。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阴沉。

答案:C6. 下列句子中,符合逻辑的一项是:A.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

B.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没有赶上火车。

C.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D. 他虽然很聪明,但是不努力。

答案:C7. 下列句子中,符合语法规范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B.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呢?C. 他去了图书馆,我也一样。

D.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表达清晰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你来吗,还是我去?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老马识途”。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句正确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难道不是吗?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难道不是吗?答案:A10. 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生机勃勃;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阅读的力量与价值阅读,是一种能够赋予人们知识、智慧和情感的重要活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的力量与价值愈发凸显。

首先,阅读能够拓展人的视野。

书籍如同一个个窗口,带领读者领略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古代的智者对话,了解历史的变迁;也可以探索未知的领域,接触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思想观念。

阅读让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自身所处的环境,而是能够放眼全球,洞察世界的多样性。

其次,阅读有助于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各种信息。

这种思维的锻炼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我们自己的创新思维;阅读哲学著作则能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升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阅读具有丰富人的情感世界的价值。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我们可以在阅读中体验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感动等。

这些情感的体验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他人,也能够增强我们自身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阅读还可以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和力量,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为我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总之,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与价值。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阶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

B. 阅读只能带领读者了解历史,不能探索未知领域。

C. 阅读可以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多种思维方式。

D. 阅读无法丰富人的情感世界,不能给予心灵慰藉。

2024-2025学年佛山市南海区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佛山市南海区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佛山市南海区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

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

小到两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尘灰堆积,满院生了荒草,谁也不想去拔拔清楚,更难以插足的自然是厕所,没有一家愿意去管“闲事”。

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考虑一下社会结构的格局了。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

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

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

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

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

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

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

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

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

在中国,这句话含糊得很。

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

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

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亲属关系形成的波纹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试题及答案[1]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百舸(gě)寂寥(liào)彷(páng)徨惆怅(chàng)B.方遒(qiú)颓圮(pǐ)瓦菲(fēi)青荇(xìng)C.浪遏(è)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huò)D.虔(qiān)诚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枕藉曲水流觞呕歌惆怅而归B.跫音感人肺俯火钵张灯结采C.太息乌蒙磅薄彳亍白浪涛天D.寥廓星辉斑斓辽阔茂林修竹3.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悉怨的姑娘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C.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D.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难以捉摸。

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3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真是不堪设想。

C.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以待毙,就让我们勤奋学习。

D.月明星稀,鸦雀无声,院子外的一只不知名的鸟,被明亮的月光惊醒,扑啦啦扇动着翅膀绕树盘旋。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退休以后,马永倾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D.他写信告诉我说,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

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孤独而寂寞)②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水深而清)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水清而浅)④携来百侣曾游。

(携:带,拉着;来,助词)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山势高峻)⑥粪土当年万户侯。

(以……为粪土)A.①④⑥B.②③⑤C.③④⑥D.②④⑥7.对《雨巷》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丁香"是中国古典诗句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代表美丽、哀愁。

B."雨巷"象征着诗人寻觅、追求的理想。

C."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

D.在诗中,诗人让"丁香"和"姑娘"合二为一。

8.《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说明()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二、(9分,每小题3分)鉴赏下列两首诗,完成9-10题。

题乌江亭夏日绝句杜牧李清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10.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1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5题。

(12分,每小题3分)"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2.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郑既知亡矣既:已经B.将焉取之之:指代土地C.又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何厌之有厌:厌烦13.下面句子中加波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动词。

认为B.敢以烦执事以:介词。

用,拿。

,C.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代词。

怎么。

D.将焉取之焉:代词。

哪理。

1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请客的主人行装B.宴请的客人行装C。

宴请的客人使者D.招待过客的主人使者15.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

四、(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6-21题。

长安完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为弱冠,自言三百余岁。

京都人甚慕之。

至于输货求丹,横经请益(横经,横陈经书。

请益,指请教)者,门如市肆。

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曰:"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

"道士作色叱之。

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士颦蹙移时,乃曰:"但令入来。

"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耄伛偻,趋前而拜。

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曰:"小儿愚騃(ái呆),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

都未及百岁,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间耳。

"坐客愈更神之。

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乃云:"伛偻者即其父也。

"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

(王仁裕《玉堂闲话》) 1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称得丹砂之妙称:声称。

B.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造:到。

C.坐客愈更神之神:以为神。

D.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诘:审问。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如弱冠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至于输货求丹输货:运送财物。

C.欲参觐参觐:拜见。

D.道士颦蹙颦蹙:皱眉着急。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8.①门如市肆②作色叱之A.①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②变了脸色呵斥他B.①门前像市场一样②变了脸色呵斥他C.①门前像市场一样②做出样子呵斥他D.①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②做出样子呵斥他19.①但令入来②昏耄伛偻()A.①但是命令进来②年老糊涂而驼背B.①只是让他进来②年老糊涂而驼背C.①只是让他进来②头昏年老而驼背D.①但是命令进来②头昏年老而驼背20.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

()A.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了。

B.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样了。

C.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了。

D.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样了。

2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道士面容显得很年轻,自言三百余岁,因而京都很多人不惜财物来求他那可长生不老的丹砂,并向他请教。

B.几个朝士到道士住宅时,道士自己饮酒喝茶正酣,守门人报说道士之子求见,道士作色叱之,坐客劝说他才答应一见。

C.一白发老者入前而拜道士,道士叱之入中门。

道士后对坐客说,这是他的小儿,因不服丹药才这般衰老。

D.坐客更加把道士当成神了。

后来有人私下问了道士的亲朋,才知道那个驼背的老人就是他的父亲。

五、(14分)阅读下列一篇现代文,完成22-24题。

看树高林瑜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

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

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

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

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

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

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

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

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

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

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

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

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