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低负荷稳燃调试报告

合集下载

#11锅炉最低稳燃负荷试验报告

#11锅炉最低稳燃负荷试验报告

编号: TC/RD-HY-#11TS-QB018锅炉断油最低出力试验报告批准:审核:编写:工程名称:新疆天业2×300MW机组工程项目名称: #11机组锅炉断油最低出力试验报告编制日期: 2011.02.15目录1 项目名称 (2)2 系统简介 (2)3 试验目的 (4)4 试验依据 (4)5 试验仪器仪表 (4)6 试验条件 (4)7 试验方法 (7)8 测试项目 (7)9 试验结果与分析 (8)10 结论 (10)1 项目名称锅炉断油最低出力试验。

2 系统简介2.1 主要设备简介本炉系上海锅炉厂生产的SG1025/17.5-M886型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的自然循环汽包炉,采用单炉膛、平衡通风、四角切圆燃烧、燃烧器摆动调温、水冷连续排渣锅炉;全钢架结构,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系统。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设计煤种,B-MCR工况)2.2煤质数据如下表:2.3 汽水系统特点2.3.1 水循环系统主给水从炉右直接进入到省煤器入口集箱,水流经省煤器受热面吸热后进入省煤器出口集箱,经连接管引至省煤器汇集集箱,由3根给水管引入汽包,经汽包内部多孔的给水管路均匀分配,与炉水混合经4根下降管、引入管引入水冷壁向上流动并且产生蒸汽,汽水混合物在水冷壁上集箱汇集后,经多根引出管引入汽包,并在汽包经汽水分离装置分离,分离后的水和给水混合后经下降管再次进入水冷壁,饱和蒸汽则依次经炉过热器、包墙、低温过热器、分隔屏、低温过热器、大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后,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

2.3.2 过热蒸汽调温系统过热蒸汽调温系统分二级,第一级喷水减温布置在低过出口至分隔屏进口的汇总管上,第二级喷水减温布置在后屏过热器出口,用以控制过热器出口汽温。

2.3.3 再热蒸汽调温系统再热汽温主要采用摆动燃烧器喷嘴角度来调节,低温再热器入口设有事故减温水,作为辅助调温。

2.3.4 锅炉的压力安全保护装置本炉汽包上装有3套安全阀,过热器出口管道上装有2套安全阀,1只压力泄放阀,再热器进、出口管道分别装有2套和3套安全阀,所有安全阀均为纯机械弹簧式。

2号炉低负荷燃烧调整方案

2号炉低负荷燃烧调整方案

新庄孜电厂(技改工程)低负荷燃烧调整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发电部审核:批准:二O一五年二月#2炉低负荷燃烧调整情况分析根据#2炉近期低负荷对应的锅炉工况调整情况,现根据DCS截图(附后)将有关操作调整方面的经验整理总结如下:一、一次风系统的工况调整1、80MW负荷时,将一次风机电流控制在46-48A之间,一次总风量不低于150000m3/h,风室压力控制在12.3-12.5 Kpa之间为宜。

结合我厂燃煤特点对一次风的影响,考虑临时解除FSSS中去布风板一次风量低、床温低保护,操作人员要注意加强对风量和床温的监视调整;2、根据床温和床压的变化,及时调节一次风量、冷渣器转速,控制床温和床压的平稳变化;3、若条件允许,可定时采取加大一次风对密相区床料进行流化扰动,优化床料流化效果,提高锅炉燃烧的稳定性。

同时监盘操作时经常监视密相区下层床温、床压的变化趋势;二、二次风系统的工况调整1、80MW及以下负荷时,根据床温低、氧量高的特点,将二次风机保留一台运行;2、调整好二次风上下排风门开度,控制二次风出口风压与床压的对应关系,避免下排二次风嘴的过烧碳化现象的发生;三、流化风系统的工况调整1、根据近期锅炉保持较长时间的低负荷运行工况过程中对分离器、返料系统运行情况的调整和观察,对以往各负荷段制定的返料风压的调节量限制进行了调整,即在80MW及以下负荷时,增大流化风母管压力至40Kpa以上,关小并保持分离器锥段松动风在5Kpa左右。

返料床推动风保持全开状态;2、根据锅炉密相区上层床压的变化幅度,即当上层床压在2Kpa 以下时,及时调节流化风母管压力在38-40Kpa之间波动。

当上层床压在2Kpa以上时,调节流化风母管压力在40Kpa以上运行;(上层床压的大小变化取决于入炉煤灰分、细颗粒浓度的大小变化)3、及时监视DCS画面中流化风系统立管压力的变化,当出现参数有波动时,立即加大返料风进行冲击、扰动,可快速改善并恢复返料系统运行的正常,同时操作人员要尽量控制风室压力的平稳波动,以减少锅炉内循环不稳定造成的对外循环的影响;四、汽水系统的工况调整1、针对低负荷运行工况锅炉尾部积灰的程度相较于高负荷偏大的情况,其产生的影响是吹灰频次的增加,为控制好蒸汽参数,一是根据汽温的变化趋势及时投入吹灰器运行。

#锅炉调试报告

#锅炉调试报告

#锅炉调试报告编制:审核:批准:目录总则 (2)一、概述 (3)二、锅炉规范及燃料特性 (3)三、锅炉设备及系统 (3)四、启动调试工作进程表 (4)五、转动设备试运行 (4)六、风量标定及流化试验 (9)七、锅炉漏风试验 (10)八、烟、风、汽、水阀门试验 (11)九、锅炉油枪性能及高能点火装置试验 (11)十、火焰检测试验 (11)十一、锅炉的化学清洗 (11)十二、点火运行 (12)十三、主蒸汽管道吹洗 (12)十四、蒸汽严密性试验 (12)十五、锅炉安全门校验 (12)十六、锅炉试运行 (13)十七、结束语 (13)通过锅炉设备的整套试运及早发现机组在设计、创造、安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尽快地加以解决和处理;核准机组的性能、参数是否达到创造厂家的保证条件,鉴定机组的安装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适应新的部颁及中国电力系统的相关规范,保证锅炉整套启动调整试验的质量。

2.1 运行人员熟悉并掌握各项调试措施及《运行规程》,具备在异常情况下按《规程》规定处理事故或者异常事件的能力。

2.2 试运现场备有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系统图、记录表格、安全用具、运行用具、启动曲线等。

2.3 调试人员已向参加试运上岗人员进行设备、技术交底。

2.4 现场试运指挥系统组织健全,以便领导指挥试运工作正常进行。

2.5 试运中上岗人员名单张榜发布于主控,以便于联系工作。

2.6 各运行岗位已有正式的通讯装置,试运增设的暂时岗位,亦设有可靠的通讯联络设施。

锅炉系武汉锅炉厂创造,其型号为 WDLF300/9.81-1 型高温高压、单汽包横置式、单炉膛、 自然循环、全钢架π型布置循环流化床锅炉。

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锅炉。

调试工作自 2022 年 月 日开始,至 2022 年 月 日完成为了试运行考核。

本文将对该 300t/h 锅炉的技术概况和调试中各阶段的工作及结果作一介绍,并进 行相关的分析研究,作为调试工作的技术总结。

低负荷锅炉稳燃分析孙嘉科

低负荷锅炉稳燃分析孙嘉科

低负荷锅炉稳燃分析孙嘉科发布时间:2021-10-20T05:28:11.325Z 来源:《河南电力》2021年6期作者:孙嘉科[导读] 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燃烧稳定性低于额定负荷,因此,低负荷锅炉稳定燃烧非常重要。

(国家能源集团重庆恒泰发电有限公司重庆市万盛经开区 400800)摘要:随着近年来发电厂装机容量迅速上升,以及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局部区域用电负荷与装机容量增速不成正比,导致各电厂经常低负荷运行,甚至出现深度调峰,特别是在西南地区的火电企业尤为突出。

这种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对锅炉燃烧的稳定性是一种考验,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其次,对机组的效率有较大影响。

本文通过多个影响锅炉燃烧的因素来浅谈如何在低负荷段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低负荷;劣质煤;集中燃烧1 背景介绍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的需求不断增大,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局部区域用电负荷与装机容量增速不成正比,导致各电厂经常低负荷运行,甚至出现深度调峰,由于调峰需要,工厂机组夜间经常带低负荷运行。

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燃烧稳定性低于额定负荷,因此,低负荷锅炉稳定燃烧非常重要。

2低负荷燃烧方式工厂在低负荷(低于180MW负荷以下)运行时,有两种运行方式,一种为ABC底层燃烧方式,一种为BCD集中燃烧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从锅炉布局、经济性两方面对这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2.1锅炉布局就锅炉布局来讲,ABC三层燃烧器在炉膛底部紧密排列,而C层与D层之间夹有CC,DD两层二次风,距离相对较远。

因此,同样条件下,低负荷使用ABC燃烧较BCD而言,相对燃烧稳定性更佳,火焰燃烧更为集中。

下部燃烧器区域火焰温度得到提高,增强着火稳定性,有利于底火的着火和火焰的传播,同时,底层火焰良好的燃烧状态又促进上层煤粉的着火与稳燃。

2.2 经济性能就经济性而言,使用BCD燃烧器使蒸汽温度上升,要优于ABC燃烧方式。

使用BCD燃烧大概能比ABC燃烧方式时再热气温上升10度左右。

锅炉调试报告

锅炉调试报告

锅炉调试报告一、前言。

本报告旨在对锅炉的调试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便于对锅炉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改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和观察,我们对锅炉的运行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调试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和报告。

二、调试过程。

1. 原材料准备,在进行锅炉调试前,我们首先对原材料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燃料、水质等方面的检查和调整,确保了原材料的质量和充足性。

2. 设备检查,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对锅炉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燃烧系统、水循环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设备,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参数调整,在进行锅炉调试时,我们对各项参数进行了精确的调整,包括燃烧参数、水质参数、排放参数等,以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工作。

4. 运行监测,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对锅炉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程监测和记录,包括温度、压力、燃烧效率等方面的数据,以便于对锅炉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三、调试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和观察,我们对锅炉的运行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体来说,锅炉的运行情况良好,燃烧效率高,排放达标,水质稳定。

但在调试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燃烧不稳定、水质偏硬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四、改进措施。

针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燃烧系统、加强水质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工作。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试,我们对锅炉的运行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我们将继续对锅炉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以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工作。

六、致谢。

在本次调试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的人表示诚挚的感谢!七、附录。

附上本次调试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记录,以供参考。

以上为本次锅炉调试的详细报告,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锅炉最低稳燃负荷试验报告

锅炉最低稳燃负荷试验报告

编号:TC/RD-H Y-#11TS-QB018锅炉断油最低出力试验报告批准:审核:编写:工程名称:新疆天业2X 300MV机组工程项目名称:#11机组锅炉断油最低出力试验报告编制日期:2011.02.15 ________________目录1项目名称 02系统简介 03试验目的 (3)4试验依据 (3)5试验仪器仪表 (3)6试验条件 (3)7试验方法 (6)8测试项目 (6)9试验结果与分析 (6)10结论 (8)1项目名称锅炉断油最低出力试验。

2系统简介2.1 主要设备简介本炉系上海锅炉厂生产的SG1025/17.5-M886型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的自然循环汽包炉,采用单炉膛、平衡通风、四角切圆燃烧、燃烧器摆动调温、水冷连续排渣锅炉;全钢架结构,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系统。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设计煤种,B-MCRT况)2.3.1 水循环系统主给水从炉右直接进入到省煤器入口集箱,水流经省煤器受热面吸热后进入省煤器出口集箱,经连接管引至省煤器汇集集箱,由3根给水管引入汽包,经汽包内部多孔的给水管路均匀分配,与炉水混合经4根下降管、引入管引入水冷壁向上流动并且产生蒸汽,汽水混合物在水冷壁上集箱汇集后,经多根引出管引入汽包,并在汽包经汽水分离装置分离,分离后的水和给水混合后经下降管再次进入水冷壁,饱和蒸汽则依次经炉过热器、包墙、低温过热器、分隔屏、低温过热器、大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后,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

2.3.2 过热蒸汽调温系统过热蒸汽调温系统分二级,第一级喷水减温布置在低过出口至分隔屏进口的汇总管上,第二级喷水减温布置在后屏过热器出口,用以控制过热器出口汽温。

233 再热蒸汽调温系统再热汽温主要采用摆动燃烧器喷嘴角度来调节,低温再热器入口设有事故减温水,作为辅助调温。

2.3.4 锅炉的压力安全保护装置本炉汽包上装有3套安全阀,过热器出口管道上装有2套安全阀,1只压力泄放阀,再热器进、出口管道分别装有2套和3套安全阀,所有安全阀均为纯机械弹簧式。

锅炉最低稳燃负荷试验报告

锅炉最低稳燃负荷试验报告

锅炉最低稳燃负荷试验报告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编号:TC/RD-HY-#11TS-QB018锅炉断油最低出力试验报告批准:审核:编写:工程名称:新疆天业2×300MW机组工程项目名称:#11机组锅炉断油最低出力试验报告编制日期:2011.02.15目录1项目名称锅炉断油最低出力试验。

2系统简介2.1主要设备简介本炉系上海锅炉厂生产的SG1025/17.5-M886型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的自然循环汽包炉,采用单炉膛、平衡通风、四角切圆燃烧、燃烧器摆动调温、水冷连续排渣锅炉;全钢架结构,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系统。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设计煤种,B-MCR工况)2.2煤质数据如下表:2.3汽水系统特点2.3.1水循环系统主给水从炉右直接进入到省煤器入口集箱,水流经省煤器受热面吸热后进入省煤器出口集箱,经连接管引至省煤器汇集集箱,由3根给水管引入汽包,经汽包内部多孔的给水管路均匀分配,与炉水混合经4根下降管、引入管引入水冷壁向上流动并且产生蒸汽,汽水混合物在水冷壁上集箱汇集后,经多根引出管引入汽包,并在汽包经汽水分离装置分离,分离后的水和给水混合后经下降管再次进入水冷壁,饱和蒸汽则依次经炉过热器、包墙、低温过热器、分隔屏、低温过热器、大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后,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

2.3.2过热蒸汽调温系统过热蒸汽调温系统分二级,第一级喷水减温布置在低过出口至分隔屏进口的汇总管上,第二级喷水减温布置在后屏过热器出口,用以控制过热器出口汽温。

2.3.3再热蒸汽调温系统再热汽温主要采用摆动燃烧器喷嘴角度来调节,低温再热器入口设有事故减温水,作为辅助调温。

2.3.4锅炉的压力安全保护装置本炉汽包上装有3套安全阀,过热器出口管道上装有2套安全阀,1只压力泄放阀,再热器进、出口管道分别装有2套和3套安全阀,所有安全阀均为纯机械弹簧式。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第一篇:锅炉燃烧调整总结锅炉燃烧调整总结经组织调试人员、运行人员讨论总结,对赣县项目锅炉燃烧调整做出如下要求,望各值锅炉运行人员按要求执行:1.操盘人员要多观察锅炉炉排情况,每小时不少于一次检查炉排及上料燃料情况,针对不同情况调整锅炉燃烧;2.因观察锅炉抛料在炉排上易成堆,振动炉排周期定为15分钟一次,运行可跟据炉排料层情况自行调整振动时间及振动频率;3.针对现阶段燃料含水量较大,播料风不应小于3.8kPa(静态试验为3.2kPa);4.针对现阶段燃料含水量较大,锅炉燃烧相对稳定时前墙下二次风、燃尽风的风压尽量不小于2kPa;5.在确保炉膛温度情况下,增加炉膛前后上二次风量,尽量减少灰的含碳量,炉膛温度达到700度以上时酌情增加二次风;6.准备好备用料堆(碎木片),作为出现因上料故障时保障锅炉燃烧平稳7.关注料场上料情况,每个值不少于两次到料场巡查燃料情况,尽可能确保本值燃料的一致性;8.在晴天时,尽可能的多将燃料进行晾晒;国能赣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生产部第二篇:锅炉低负荷燃烧调整措施锅炉低负荷燃烧调整措施一、把好掺配煤关1、由于煤场劣质煤多、优质煤少,同时如果来车很多的话,输煤为了减轻自己的压车压力,很多差煤都往仓里上,造成煤质很差燃烧不稳,锅炉容易灭火。

所以要求二控值长严格调度输煤专业,绝对保证B、D仓的煤是优质煤,并且上个班要对下个班前四个小时的煤质负责。

2、由于原煤仓下煤不畅,加之雨雪天气煤湿结冻,给煤机断煤频繁发生,所以要求二控值长严格调度输煤专业,尽量从干煤棚取煤,如确需掺湿煤,干湿比例不能超过三比一,并且干湿煤尽量在皮带上混合好后再进原煤仓。

二、把好给煤机下煤关由于原煤仓内壁不滑,同时老煤板结严重,所以原煤仓下煤不畅,对直吹式的锅炉更影响机组的负荷和锅炉燃烧的稳定。

尤其是给煤机长时间不下煤,一则会造成煤粉分离器出口温度高(150℃),跳磨煤机,更加剧炉膛燃烧的扰动和不稳定;再则如给煤机下煤挡板关闭不及时或关不动,会造成热风上走,烧坏烧焦给煤机皮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文件
编号WST02-GL14TSB-2010
内蒙古乌斯太热电丿 2 X 300MV机组工程2号机组锅炉低负荷稳燃调试报告
内蒙古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
1.系统概述
本机组锅炉主设备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生产的SG-1065/17.5-M896型锅炉,该锅炉为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自然循环单汽包锅炉。

锅炉设计燃用烟煤,采用平衡通风, 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燃烧器摆动调温,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固态排渣煤粉炉,锅炉为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紧身封闭。

炉顶为大罩壳,整体呈n型布置。

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试验是考核锅炉在锅炉厂提供的最低稳燃负荷下不投助燃油能
够稳定燃烧的运行能力。

3.调试人员及时间 3.1调试人员:葛云王鹏辉闫志伟任福虎 3.2调试时间:2010年 11月28日
3.调试程序与工艺 3.1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3.1.1试验时应保证提供设计煤种或至少接近设计煤种,试验前提供入炉煤质化验单,确认煤 质符合试验要求;煤粉细度R90=18%--25% 11月28日入炉煤分析: 炉膛火焰电视可以清晰地观察炉内火焰; 3.1.2 3.1.3 3.1.4 燃烧器的火焰检测装置运行可靠; 锅炉声光报警信号反应灵敏、准确; 3.1.5 3.1.6 热控主要自动调节系统投入;并且运行平稳,调节品质良好;
锅炉安全阀及PC 闻等均已校验完毕,可投用; 3.1.7 3.1.8 锅炉灭火保护及其它各种联锁保护性能可靠; 试验前,锅炉应在额定负荷的70%^上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所有的转动机械、热力系 统等运行正常; 试验期间吹灰系统、定排、连排禁止投入; 3.1.9 3.1.10 锅炉各种监视、记录、检测仪表指示准确,省煤器出口烟气氧量表已经过校验,指示 正确; 3.1.11 制粉系统运行正常,煤粉细度已调整合适; 煤粉细度分析: 检查汽机的高、低压旁路系统状态正常,并使其处于热备用状态; 3.1.12 3.1.13 油系统运行,燃油和蒸汽供到炉前,随时做好投油准备工作;
3.1.14 3.1.15 等离子装置工作正常,以备燃烧不稳定时随时投用; 机组负荷调整已与网调联系妥当。

本次试验时,上述条件已全部具备。

3.2 试验步骤及方法 3.2.1 通知汽机、电气专业运行人员及热工维护人员,锅炉开始做低负荷稳燃试验。

运行人员做好锅炉灭火后相应操作的准备工作,必要时应通知网调;
3.2.2 启动供油泵,将燃油和蒸汽送到炉前;
3.2.3按照机组滑参数停炉曲线进行减负荷,一般负荷以 1.5%/min的变化率降低负荷,随负荷的降低,主汽压力
的变化率为 0.1MPa/min;
3.2.4 减负荷的原则是先减煤后减风,每台磨煤机停止之后,锅炉至少应保持负荷稳定 30分钟后再继续下滑;
对已停止的一次风喷口应继续通风冷却;
3.2.5降负荷至40%B-MC左右时,保持下3层燃烧器处于稳定投运状态,并尽量保证每台磨煤机投煤量一致、热
负荷均匀,减煤降负荷目标为 35% B-MCR减负荷过程中,注意炉内燃烧变化情况,当观察到出现不稳定的燃烧
迹象时(如火焰脉动,火焰亮度下降,炉膛负压波动大),应及时停止减负荷,及时调整风量和煤量,保证
锅炉燃烧稳定、负荷稳定并维持运行;
3.2.6在整个减负荷过程中要注意汽温汽压的变化,根据燃料量调整一、二次风量,如果发现燃烧恶化或炉膛压力波动过大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减少负荷,并投入相应油枪稳定燃烧,根据情况缓慢增加锅炉负荷,恢复锅炉的稳定运行;
3.2.7试验过程中需要对主蒸汽流量、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给水流量、给水温度、炉膛负压、排烟温度、省煤器出口烟气含氧量、一次风压、预热器出口风温、给煤机转数或给煤量、一次风量、一次风温、磨煤机出口温度等参数进行记录;
3.2.8若锅炉在燃煤无油助燃低负荷下持续运行 2小时以上,且锅炉负荷、过热器压力和过热汽温度等基本稳定,则稳燃低负荷试验成功完成。

结束试验后,根据调度命令升负荷,恢复机组的正常运行;
3.2.9试验期间,一旦出现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情况或事故,运行人员应及时按运行规程及事故处理方案处
理,试验立即终止。

4.试验过程
乌斯太 #2机组锅炉低负荷稳燃试验于 2010年11月28日19时开始。

在保证锅炉运行参数正常的条件下,锅炉从240MV负荷开始,按每分钟1.5%的额定负荷速度降低锅炉负荷,并在180MW 150MW 145M各级负荷状态下保持30分钟,直至燃烧稳定的最低负荷,并在该负荷下维持 2小时。

19: 00 机组负荷240MWV A、B、C、D四台磨煤机运行,总煤量136t/h,不投助燃油;
20: 00 机组负荷180MWV A、B、C三台磨煤机运行,总煤量104t/h,不投助燃油;
21: 20 机组负荷150MW,A B C三台磨煤机运行,总煤量85t/h,不投助燃油;稳定燃烧2小时。

23: 20 机组负荷145MWVA、B、C三台磨煤机运行,总煤量82t/h,燃烧不稳定,投入
AB层#2、#4角油枪助燃,投入四角等离子拉弧。

低负荷稳燃试验结束。

5.试验结论
经过试验,得出结论:乌斯太热电厂#2机组锅炉最低稳燃负荷为150M W。

试验过程中锅炉运行各参数都正常。

最低稳燃负荷下的参数见下表:
切除6.调试过程在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及结论
6.1安全注意事项
6.1.1 试验前应做好措施交底工作,并做好安全措施。

6.1.2 在降负荷过程中,应严格监视炉膛内燃料着火情况,防止由于炉膛负压波动过大导致 MFT 动作;
6.1.3 试验期间应时刻观察炉内燃烧,屏过、高过壁温变化及受热面结渣情况,若发现异常停
止试验;
6.1.4试验期间,运行人员应按照试验负责人的要求,按规程进行调整;
6.1.5运行值长做好与中调的联系负荷的工作。

6.2安全方面的结论
6.2.1 6.2.2 调试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戴安全帽,注意安全,防止碰伤、摔伤、烫伤等事故的发生。

在锅炉燃烧不稳时,不可站在看火门、检查门或燃烧器检查孔的正对面。

6.2.3 6.2.4 开启锅炉的看火孔、检查门、灰渣门时,须缓慢小心,并看好向两旁躲避的退路。

观察锅炉燃烧情况时,须戴防火眼镜或用有色玻璃遮着眼睛。

6.2.5 6.2.6 时刻注意锅炉承压部件的运行状况,发现泄露马上采取措施并及时处理。

在有些测点
安装位置比较高的属于高空作业要搭牢固的架子,并佩带安全带。

调试过程中配有专人在运行集控间,如发生影响运行的紧急情况需变更工况或操作方法时,调试负
责人员及时通知运行人员采取必要措施。

6.2.7
6.2.8调试过程中合理安装调试设备,有效防止二次污染环境、设备。

6.2.9调试工作应严格遵守《安规》。

7.调试过程对试验人员职业健康造成的影响和结论
7.1工作现场噪音较大,相关工作人员均佩戴了耳塞,避免了听力受到损害。

7.2工作现场空气中有大量粉尘,调试人员均佩戴了口罩,防止了对呼吸系统的损伤。

8.调试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结论
8.1在调试过程中,使用多种仪器仪表,产生很多废旧电池。

因此现场工作中回收了废旧电池, 防止了对环境造成化学污染。

8.2现场设备、管道多处需进行保温、隔热,使用大量保温棉,产生玻璃丝及大量粉尘,对环
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9. 本试验所依据的参考资料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建 [1996]159 号)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 2002年版)》(电质监 [2002]3 号)
9.1
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方法》
9.2 9.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9.4
9.5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 2006年版)
9.6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绿色火电厂建设指导意见》
9.7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火电机组达标考核管理办法》
9.8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火电工程安装交付调试基本条件的规定》
9.9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火电工程整套启动试运及竣工备案基本条件的规定》
9.10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火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验收管理办法》
9.11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9.12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管理办法》
9.13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火电机组精细化调试标准》
9.14 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制定的《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大纲编制纲要》
9.15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颁布的《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2006版)
9.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颁发的《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 2009
年版)
9.17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乌斯太热电厂 2X 300MW接空冷机组工程#2机组进度网
络图
9.18 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二)》( 2007
年)
9.19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联合会颁布的《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7年版)
9.20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发布的《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2005年版)
9.21 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发布的《火电工程启动调试方案编制纲要》(1998年版)
9.22 《内蒙古乌斯太热电厂2X 300M机组工程乙方移交甲方文件资料要求》(2008年)
9.23 内蒙古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基建技术方案编写规定》( 2010年版)
9.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电力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
9.25 设计及制造厂家技术标准、图纸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