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参考课件2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ppt课件

初步结论是:
①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精含选量ppt课比件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 19
练习: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
的现象是
( )B
A 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B 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氧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 的气体的探究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 不同?
进行猜想: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D、……
精选ppt课件
14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小资料: ①二氧化碳(CO2)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CO2)气体也越多(前提 条件:澄清的石灰水足够多)。 ②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 旺,说明氧气(O2)越多。即氧气(O2)可以助燃。 ③二氧化碳(CO2)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二氧 化碳(CO2)不支持燃烧。
图1-14 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
西方18世纪中叶的化学实验室(1747年)
图1-13 拉瓦锡纪念馆一角
一、对蜡烛及燃烧探究 观察与描述 ---- 对蜡烛及燃烧探究
一、对蜡烛及燃烧探究 蜡烛
烛芯 石蜡
知识点2 对蜡烛及其燃烧 的探究
1. 【实验探究】
探究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步骤
点燃 无色 固体 有特殊芳香味 质软
知识点1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___实__验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 _实_验__现__象_的观察、__记__录___和 __分__析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 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课件
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在桌面上
2、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 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它们。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 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照常燃烧,无 明显变化的是空气。
a
3、利用右图装置,怎样操
b
作可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澄清石灰水
先从b端吸气一段时间,看到澄清石灰水无明显 变化;再从a端吹气同样长时间,看到澄清石灰 水明显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比空气中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对提人出问体题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 什么不同?
大胆猜想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氧气的含量可能不同 (2)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不同 (3)水蒸气的含量可能不同
查询资料 1、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 物质;
步骤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一瓶呼出气体 和一瓶空气中
现象:空气瓶中木条正常燃烧,无明 显变化,呼出气体瓶中木条很快熄灭
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
步骤3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加 入约等体积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现象: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呼出气 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比空气中低
步骤4 取两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对着一 片呼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
现象: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明显现象, 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 空气中高
小结:
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 氧气含量更低, 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更高。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37张PPT)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37张PPT)
1.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
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
烛不能被点燃
2.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浮在水面上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 是 外焰 、 内焰 、 焰心 。把一根火柴梗放
人呼出的气体 大部分没有溶 于水
瓶内充满 呼出的气体的 无 色的气体 密度 大 于空 气
实验探究步骤
2、探究呼出气 体的性质 ①向一个盛空 气的集气瓶和 一个盛呼出气 体的集气瓶中 各滴几滴澄清 石灰水 ②将燃着的木 条插入另一个 盛呼出的气体 的集气瓶中
现象
盛空气的集气 瓶内石灰水 无变化 。 盛呼出气体的 集气瓶中石灰 水变 浑浊 。 燃着的木条 熄灭 。
答案:从冰箱中取出杯子,杯体 温度较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冷 变成液态水,凝结在杯子外壁。
例3 : 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
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瓶 中,如果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 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发生的是空 气。
4. 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 这是为什么? 答案: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方便面 拆封后,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此,放 置一段时间会变软。
例1 : 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 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答案: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 会变浑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二 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 生成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 化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PPT免费课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PPT免费课件

(3)把一根火柴梗(或稍 硬的白纸)平放在蜡烛的火 焰中约一秒钟,取出火柴梗, 火柴梗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
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 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 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了 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 升高的,即最外层火焰(外 焰)温度最高。
导入
示标
预习
探究
达标
提升
04----探究二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火焰分层及温度的探究
导入
示标
预习
探究
达标
提升
03----预习
1、点燃前:探究蜡烛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 2、取一小块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于水、是否沉入水底?
导入
示标
预习
探究
达标
提升
点燃前:探究蜡 烛的颜色、状态 硬度、密度?
01
蜡烛为圆柱形、 白色固体,半透 明,有轻微特殊 气味,用小刀可 切割,指甲可划 出痕迹,质地较 软。中心有细线 拧成的烛芯。
石蜡燃烧;火焰 情况、燃烧产物、 过程中的变化
04 方法
实验探究是 中心环节
05----达标
课后作业
01
OPTION
02
OPTION
03
OPTION
导入
示标
预习
探究
达标
提升
06----提升
1.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如下内容:
①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蜡浮在水面上。结论:
解释与结论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 碳和水
文字表达式: 蜡烛+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导入
示标
预习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知识点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记录和分析,可以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探究: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图1-9 燃着的蜡烛
人教课本上册P12
蜡烛的物理性质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组成,闻蜡烛的气味。
结论:蜡烛颜色众多、固体、形状多样, 由石蜡和棉线组成,有气味。
现象:
图1-18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人教课本上册P15
操作: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样品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 灰水,振荡
现象: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 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图1-18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 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人教课本上册P15
【实验】了解蜡烛的密度
操作
用小刀切下蜡 烛少许,放入 水中观察
现象
结论
蜡烛浮于水面, 蜡烛密度小于
没有溶解
水,不溶于水
蜡烛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蜡烛是否具有可燃性
现象:蜡烛燃烧发白光,发热,冒黑烟, 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 最亮,内焰最暗
图1-9 燃着的蜡烛
人教课本上册P12
【实验】探究蜡烛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小结
【实验】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水的含量比较
①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少 ②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③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练习与应用
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下列问题: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 属于化学变化?哪些是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哪些是关于化学性质的描述? 答:石蜡由固体变为液体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石蜡放 在水中浮于水面属于对物理性质的描述;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属于对化学 性质的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课件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归纳总结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
素养目标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思考】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有何不同?
【提示】呼出与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水 的含量等可能不同。
素养目标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思考】如何比较吸入、呼出气体中二氧化 碳、氧气、水的含量的多少?






4.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再
实验桌上。
5.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这样就收集好了空气。
素养目标2 检验氧气的含量变化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盛有空气和一瓶盛有呼出 气体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 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 的木条熄灭。 【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 气中的少。
人教版素九养年目级标化学 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导入新知
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的炼
丹炉,其实古代炼丹炉和炼丹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
学实验室的前身。
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都离不开实验,许多
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
究成果,也都是通过实
验得到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
素养目标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熄灭后 对蜡烛的探究
观看实验视频,记探录究实步验骤现象实。验现象 结论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这种实验方法叫

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 得出的结论是( )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符号:CO2)三瓶气体的是( )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 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 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返回
二氧化碳、水蒸气 等。
返回
化学
3.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1)收集两瓶人 的呼出气体
(2)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法收__排_集_水_两_瓶 呼出气体的
样品
①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的木条
;
②盛有呼正出常气燃体烧的集气瓶中,
燃烧的木条__________
很快熄灭
呼出气体中 氧气的含量
于空
气低中氧气的 含量
化学
课标要求
课标 实验探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与空 要求 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的差异。
返回
化学
化学用语天天练
查阅书后元素周期表,写出下列元素符号。(只有一个字母要 大写,若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小写)
硫: S
氯: Cl 氩: Ar
钾: K
钙: Ca
返回
化学
导学导练
☞实验突破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师生合作】演示教材P14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 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相关实验记录。 1.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共18张PPT)

5.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B )
选项
呼出气体成分
A 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
B 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
C 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多
D 呼出气体含有氮气
判断依据 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更浑浊 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吸收
2.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 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 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C )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考点2 科学探究的步骤与方法
3.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 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B ) 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
4.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小问题,请根据下列所述基本
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提__出___问__题__环节; (2)“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得__出__结__论___环节; (3)“呼出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猜___想__与__假__设___环节;
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__变__浑__浊___。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空气及其主要成分
组 成:主要是由__氮__气__、_氧___气__组成的,还含有_二__氧__化__碳__、_水__蒸__气__等。 二氧化碳:(1)可使燃着的木条__熄___灭___; (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浑__浊___。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 __越__多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四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不 动,对着另一块呼气
放置不动的玻 璃片上无明显变 化;对着呼气的 玻璃片上有水珠
现象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 比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多
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 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有水凝结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有白烟产生,白烟可以点燃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发出明亮火焰,部分熔化
• 1.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 写如下内容: • ①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 中,可观察到蜡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 比水 小 。 • ②点燃蜡烛,可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 和焰心三层。你如何知道哪层温度最高: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水
B 白酒
C 食盐水 D 澄清的石灰水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


C氧气 D 水蒸气
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D

C 水 D 二氧化碳和水
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 现的现象是 ( B )
A 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B 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C 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 二 氧 化 碳 乙
结论
答: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因此,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 所以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这样可以节约能源
合作探究B: 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所以蜡烛燃烧 后生成了二氧 化碳和水
(3)熄灭蜡烛
结论
答:熄灭蜡烛后有白烟产生,灭时的白烟 可以重新点燃
②氧气可使点燃的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 气越多。即氧气可以助燃。 ③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二 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二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 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 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
空气中的 澄清石灰水无 明显变化;人 体呼出的气体 使澄清的石灰 水出现浑浊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中,约2s后取出,发现火柴梗 接触外焰部分变化最先炭化
• 结论:蜡烛火焰的 外 层温度最高。 • ③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 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 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 水 和 二氧化碳 。
氧 气

学 生 练 习
1、 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 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 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生成白色物质,说明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 从冰箱中取出杯子,杯体温度较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冷 变成液态水,凝结在杯子外壁。 3、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 方法来鉴别。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瓶中,如果燃烧更旺的则原气体是氧气, 熄灭的则原气体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发生的则原气体是空 气。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习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并分析 得出结论。 • 2.了解关注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过程等化 学学科的学习特点 • 3.认识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体验 探究活动的乐趣。
化学实验
• 途径: 实验探究 ——
观察现象 —— 记录现象、数据、结果 —— 科 学分析 ——做出结论
活动与探究实验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 不同? 进行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或查找资料学到的知识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D、……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背景知识:
①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也越多。
现象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 多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三
在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 分别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能得到什么结论?
现象
插入空气 中的木条继续 燃烧;插入呼 出的气体中的 木条火焰立即 熄灭
结论
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多于人体呼出 的气体中的氧气
• 作用:1.发现和验证化学理论 • 2.获得化学知识
活动与探究实验1 ——蜡烛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 状和硬度等,并嗅气味;石蜡的密度比 水小还是大?
观察到: 常温下蜡烛:颜色(白色和红色).固体. 圆柱状.无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点燃蜡烛 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 变化?火焰分为几层?
现象
氧 结论
气 多 少
二氧化碳 较 较 少 多
水蒸气
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较 较
较 少
较 多
畅谈本节收获
1.石蜡 + 氧气 点燃 水 + 二氧化碳 2.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吸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吸入的氧气>呼出的氧气 吸入的水蒸气<呼出的水蒸气
练习
1.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