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束人赏罚分明
古代官德箴言

古代官德箴言★居官律己廉慎,则公明自生;御众赏罚信用,则人致力,不怀报怨之心,怨亦自释。
――语出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元帅张献武王》,大意为:做官的人如果能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谨慎,自然就会公正严明;领导属下如果能做到赏罚分明、以诚待人,属下就会尽职尽责,不会有怨恨上级的想法,怨恨也就自然消散。
★知为吏者,奉法以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
――语出《孔子家语•辩政》,大意为:懂得怎样做官的人,就会秉公执法,为民谋利;不懂得怎样做官的人,就会徇私枉法,侵害民众的利益。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语出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大意为:作为君主,心中首先要有百姓,如果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供养自身,就如同割了大腿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却死了。
★欲资民力,必先为民惜力,不惟弭怨,亦可问心——语出清•汪辉祖《学治续说》,大意为:想要借助百姓的力量,必须先珍惜他们的力量,这样做不仅可以消除官民之间的隔阂,官员也可以问心无愧。
★若夫请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贤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
--- 语出《荀子•儒效》,大意为:至于用人,则应该比较其德行来确定他的等级次序,衡量其才能而授予相应的官职,使那些贤能和平庸的人都能得到适当的职位。
W (决),欺诈。
★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尊;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逡。
--- 语出《汉书•公孙弘传》,大意为:品德高尚的人得到提拔,品德低下的人被斥退,朝廷就会尊贵;有功的人得到升迁,无功的人受到降黜,群臣就会懂得退让之义。
逡,退让。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语出《墨子•尚贤》,大意为:根据个人德行给予相应的官位,根据官位确定其职责,根据功劳大小给予相应的俸禄。
这样,官员就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也不会终身贫贱;有能力的就提拔上来,没有能力的就斥退。
★凡在一邑,必以洁己、爱民、实心、辨事八字为根柢。
奖惩的成语

奖惩的成语奖惩的成语有:奖惩分明、赏罚分明、不得已而用之、厚赏重罚、杀一儆百、扬汤止沸、一视同仁、绳之以法、典刑不用、表彰先进、赏心悦目、惩前毖后、为民除害、小惩大诫、明刑弼教、口服心服、以古为镜、以恶制恶、无赏则力劝、政以贿成、功过分明、为善者赏,为恶者诛、大抵指斥罪状、惩戒、规诫等。
奖惩成语如下:奖惩分明、赏罚分明、不得已而用之、厚赏重罚、杀一儆百、扬汤止沸、一视同仁、绳之以法、典刑不用、表彰先进、赏心悦目、惩前毖后、为民除害、小惩大诫、明刑弼教、口服心服、以古为镜、以恶制恶、无赏则力劝、政以贿成、功过分明、为善者赏,为恶者诛、大抵指斥罪状、惩戒、规诫等。
汉初刘邦在推翻秦朝后,实行了一系列的休养生息政策,终于使农业生产恢复起来,国力逐渐强盛,因此西汉王朝也是汉代文景之治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生活较为富足,史称“文景之治”。
汉景帝即位后,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重农桑、薄赋敛、禁苛暴、省刑罚、宽租赋、以德化民等,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统治措施做了进一步发展,汉武帝即位后,继承了文景之治的措施,再接再厉,连续七十多年对匈奴发动战争,最终迫使其臣服,并建立了万里长城。
总之,汉代时期,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出现了一个极盛时代,史称“汉武盛世”。
元光六年(前129),汉武帝拜御史大夫卫绾为车骑将军,将兵十万,马十万匹,负责屯田之事。
卫青任车骑将军从此开始,直到元朔六年(前123)卫青去世,十五年间卫青三次领兵出击匈奴,共歼敌7万余人,夺得城市七十余座,威震边疆。
他这种勇敢善战、能征惯战的作风和显赫战功在军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鼓舞士气的榜样。
卫青本人也从一个不起眼的平阳公主府骑奴一跃而为全军统帅,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
“汉武盛世”是西汉历史上少有的盛世之一,正是有了像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英雄人物,才为西汉政权奠定了强大的基础,从而确保了“文景之治”的持久与巩固。
奖惩分明的名言警句

奖惩分明的名言警句奖惩分明是一句凝练而有深刻含义的格言,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来提醒人们守信礼义、敬业诚信、尊老爱幼、有功必奖、有过必罚。
奖惩分明乃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核心,人的性质本质是混沌的,施行奖惩制度,有助于社会的进步,有助于培养人的良好品德。
在古代,礼制、治学、习武、婚嫁都是通过赏责来实施的,以此来让人们明确自己行为的范围,从而达到训练教育人们遵守礼仪,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目的。
许多伟人大师,在不同时期,都曾以奖惩分明作为行为准则,以应对世界上各类复杂的社会问题,并用自我谦虚的言论来鼓励人们追求自强、自立、自信,进而更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的各类事务中。
例如:大梁文学家陶渊明的“有好处要赏,有恶处要罚”;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凡赏之恣其大,惩之当加罚之多”;明朝政治家孙思邈的“得利之之以恩,失利之之以罚”;清朝思想家徐珂的“把好人好处给好人,把坏人坏处给坏人”;著名的思想家鲁迅的“有罪之要罚,有功之要赏”等等,都是弘扬奖惩分明的著名言论。
更近代的毛泽东也曾提出“实行奖励制度,坚决打击不合作”的政策,他主张使用大众化管理,即改革官僚体制和拔高士气,依靠劳动者自觉完成工作,采用严格的分级制度和分阶制度,用荣誉制度来约束行为,从而使人们从心底里拥护自己的国家和党,为国家发展尽忠劳动。
不仅如此,在新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事物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以及对新知识的认识,因而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也就出现了新的奖励分明的理论。
例如:认知心理学家弗莱明曾提出,“激励实践”,即重视激励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采用对对被激励者表现的肯定,以此鼓励学习者的追求;尼采的“批判审美”,主张激发人们具有审美思维能力和自信心,使人们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世界;改革家马克思和列宁曾提出“实践反省”,以实践反省来鼓励人们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身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经验。
奖惩分明的理念,乃是人类的普遍心得,古今中外都有着大量的著作来指引人们正确的行为,以使其尊重礼法,把社会关系更积极地建立起来,有助于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仁爱与和谐。
曾国藩团队管理

42
体验VS概念
教育≠训练
教育
陈述观点、灌输概念 提供信息与传授知识 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
训练
身心互动、引发思考 颠覆常规的特殊教育 要我们把知道的做到
43
训练的途径与目的
◆训练是开拓思维的过程 ◆训练是建立信念的过程 ◆训练是开发潜能的过程 ◆训练是固化行为的过程
要做好企业训练导师先当“运动员”,再 当“教练”。
——摘自《大学》开篇语
21
格物—随时找到方法的方法
组织
品牌 建设
企业 文化
战略 MBA
生产
人力 资源
财务
营销
招聘 解聘 奖惩
培训 人力 资源
制度
薪酬 劳保
绩效 考核
会场
效果 评估 资料
设备 流程 会务 签到 服务 责任人
培训 主题 师资
时间 地点
培训 对象
培训
训后 评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2。2
24
道家文化与现代管理
● 大道——企业的信仰与价值观 ● 不争——立于不争而无尤,立于不争而有成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企业创新 ● 柔弱胜刚强——企业的基业常青之道 ● 利他——水利万物而长流,企业利万众而久立 ● 抱一守中——始终坚持一个目标 ● 治大国若烹小鲜,企业管理亦然
25
从《孙子兵法》看企业管理
2
关于学习的探讨
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 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通,才亦渐立。
——曾国藩
听易忘,见能记,动开悟,悟生慧。
——鬼谷子
学习中找体会,体会中找感觉、感觉中悟方法
3
知识 方法 智慧 学问
现代人不应该缺知识,好方法很难学得到
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好奖惩制度

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好奖惩制度独木不成林,三人能成众,人是团体中最基本的单位。
然而,一个团体的凝聚力,一支队伍的战斗力,并不就简单地等于全部个体成员数量相加之和。
制度完备,管理规范,措施得力,整个组织必生机蓬勃,高效运转,否则,团体就可能人心不齐,成为一盘散沙。
奖惩制是所有制度中独具激励和纠偏双重功能的重要制度,在团队的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通过实行一系列的有关奖励先进、鞭笞后进、奖勤罚懒的措施来激发和调动个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管理者的预期目标,获得丰厚的领导效益。
一、奖惩制运用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一)原则1.相适应原则。
即奖赏和惩罚必须与个体行为表现相符,并结合奖惩的程序、条件严格执行,做到奖惩得当,切不可有所偏倚。
北宋名臣包拯在《以法律提衡天下》一文中写道:"赏者必当其功,不可以思进;罚者必当其罪,不可以幸免。
"意思是:奖赏应和功劳大小相当,不能超标准过高奖赏;处罚要与过错相当,不能讲情面免罚。
因为奖赏滥用,会使人产生骄傲和自满情绪,甚至骄横跋扈,气势凌人。
清朝雍正帝对年羹尧的过多赞誉,使年羹尧行止无礼,最终导致年羹尧的覆灭。
而有过错不公正处罚必让其他犯错的人愤愤不平,悲观失望乃至有过激行为;过轻处罚又会让人轻视自己错误的严重性,可能一错再错甚至酿成大祸。
其中的拿捏掂量须管理者、执行者用心去体会把握。
2.平等性原则。
即对奖惩制度的实施对象要一视同仁,对任何人都同等对待。
在实施奖或罚时,要不问贵贱贫富、长幼妍媸、亲疏智愚,都平等对待,不搞特殊化,不分远近等级,做到不因位卑而不奖,不因位尊而不罚,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奖惩制度才能生存延续。
3.同一性原则。
即奖惩制度实施的评判标准、尺度要统一,奖惩的手段、方法也要一样。
坚持"以罪授罚,以功授奖",不能在评判奖惩事项时区别对待,也不能在实施奖惩时随性而为,将奖惩制度变成表现个人爱憎的东西,伤害个体成员的自尊心,践踏制度的严肃性。
赏罚分明的意思是什么

赏罚分明的意思是什么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下面是网站为大家整理的赏罚分明的意思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成语】:赏罚分明【拼音】:[shǎng fá fēn míng]【解释】:赏罚分明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形容处理事情清楚明白。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举例造句】:可见做上宪的人,又要~,又要记性好,夫然后叫人心服。
赏罚分明成语典故:汉宣帝时期,渤海、胶东一带盗贼十分猖獗,他们四处作恶。
汉宣帝派大臣张敞前去治理,张敞向宣帝请求必须奖赏那些追捕盗贼有功人员,严惩盗贼。
到任后,他赏罚分明,差吏们个个奋勇追捕,社会迅速恢复安定。
僖负羁是曹国人,曾救过晋文公的命,是晋文公的救命恩人。
因此晋文公在攻下曹国时,为了报答僖负羁的恩情,就向军队下令,不准侵扰僖负羁的家,如果有违反的人,就要处死刑。
大将魏平和颠颉却不服从命令,带领军队包围了僖负羁的家,并放火焚屋。
魏平爬上屋顶,想把僖负羁拖出杀死。
不料,梁木承受不了重量而塌陷,正好把魏平压在下面,动弹不得,幸好颠颉及时赶到,才把他救了出来。
这件事被晋文公知道后,十分气愤,决定依照命令处罚。
大臣赵衰(赵国君王的先人)向文公请求:“他们俩人都替国君立下汗马功劳,杀了不免可惜,还是让他们戴罪立功吧!”晋文公说:“功是一回事,过又是一会事,赏罚必须分明,才能使军士服从命令。
”于是便下令,革去了魏平的官职,又将颠颉处死。
从此以后,晋军上下,都知道晋文公赏罚分明,再也不敢违令了。
赏罚分明造句1、我们学校对人对事赏罚分明,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2、他长于治军,明耻教战,赏罚分明,因而部队的战斗力特强,每战必胜。
3、我们班长还真不赖,工作认真负责,赏罚分明,在同学们中间还挺有威信的。
4、功过是非赏罚分明,才能服众。
5、用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保障执行力。
奖罚分明制度

奖罚分明制度奖罚分明制度是一种管理组织和个体的方式,通过明确奖励和惩罚的标准和流程,来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推动组织的健康发展。
在一个奖罚分明的制度中,个体可以获得合理的奖励,也会因为违反规定而受到相应的处罚。
首先,奖励应该是公正和合理的。
在奖罚分明制度中,奖励不应该成为个别人的特权或随意发放,而应该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评判。
奖励的发放要公正透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奖励,同时避免对特定个体的过度奖励。
其次,奖励应该与个体的付出和贡献相匹配。
制定奖励标准时,要考虑个体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成果,而非只看结果。
只有在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和贡献之后,个体才应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才能保证奖励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另外,在奖励制度中,应该有不同的奖励等级和形式,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有的人可能更注重荣誉奖励,有的人则更看重物质奖励。
制定奖励制度时,要根据个体的需求和价值观,灵活设置奖励形式,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奖励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奖励制度的存在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惩罚机制来维持秩序和纪律。
在制定惩罚制度时,也需要考虑公正和合理。
惩罚应该与违规行为相对应,并且要有一定的程序和透明度。
个体在违反规定后,要面临相应的惩罚,并且惩罚的力度应该足够重,以起到警戒和震慑的作用。
此外,惩罚制度还应该注重个体的教育和改正。
在实施惩罚时,要引导个体反思自己的错误,并提供合适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并提升自己。
惩罚不仅仅是一种惩戒手段,更是为了促进个体的成长和进步。
总之,奖罚分明制度是一种有助于组织和个体发展的管理方式。
通过公正、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来激励个体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可以有效推动组织的健康发展。
同时,奖罚分明制度需要建立在公平、透明和有效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奖罚分明的管理原则

奖罚分明的管理原则必须包含的要素
奖罚分明的管理原则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前,要注意的三个要点: 1、明确每个员工的工作目标; 2、明确每个员工的工作标准; 3、建立科学的评估与持续改进体系。
奖罚分明与职业生涯的关系
奖罚分明与职业生涯的关系
职业生涯就是不断胜任更高岗位职责的个人职业运动轨迹。 岗位职责是期望值,考核结果是现实,奖罚分明是从现实 到期望值的动力来源。 这种动力也会出现不够的时候。当没有上升到职业化、个 人道德修养的层面,它可能出现动力不足:有奖就干、大 奖大干,没奖就混的状况。
四要素 都很重要
执行力的四要素
坚定的决心:
没有坚定的决心,就不会做出全面细致的准 备,更不会有办法总比问题多的思考,失败 的结果在你接到任务的一瞬间就已经形成。
四要素 都很重要
执行力的四要素
协调内部资源:
四要素 都很重要
人、财、物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必要准备条件。 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都很强,但是各人只认同自己的观点, 按自己的意愿组织企业资源做事,那么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 源,最终还丧失了执行力。 到此需要思考:如何正确整合企业有限资源,避开那些价值 功能综合分析不优的事情,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导读
什么是奖罚分明? 奖罚分明的目的是什么? 在奖罚分明的隶属关系 奖罚分明必须包含的要素 奖罚分明与职业生涯的关系 管理规定的执行落地
什么是奖罚分明?
什么是奖罚分明?
奖罚分明的管理原则 既然是管理原则,那么就会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且缺一不可。 奖罚,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行为的一种主张的表达。 分明,是被管理者对此种表达的要求。 奖罚分明,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管理者公平、 公正、公开地对被管理者在组织工作中表现出来的 行为进行一种合理的物质或精神层面的给予或惩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束人赏罚分明
我认为班级管理工作要顺利进行,是离不开合理的规章制度的。
而且,我认为制度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行为的评价手段和激励手段。
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没有强制有力的处罚手段,我认为任何文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的。
因此,管理好班集体,深入、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进行自觉纪律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最终引领全班学生整体、全方位获得进步。
当然,班级管理制度要具有权威性,就必须要赏罚分明,该奖的一定要大力表彰,该罚的一定要公正执法,不循私情,我认为对违纪学生进行合理的处罚,既是对他本人的教育,也是对其余学生的良好导向,有利于全班学生共同努力实现班级目标。
因此,我认为合适地进行处罚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那么,究竟怎样让制度约束人,做到对学生赏罚分明呢?我是这样做的。
宣传、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班主任既是班级的教育者,又是班级的管理者,没
有教育的管理是无力的管理,没有管理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面对活泼好动,天真无邪又毫无自觉性的小孩子,我没有自己编制什么制度,我只认定他们是小学生,那么全国小学专用的规章制度就是他们应该遵守的制度,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选用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常规》,运用各种教育机会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对学生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班会课就是最好最恰当的课堂。
开学之初,我尤其重视学生的学前教育,充分利用班会课向学生宣读《小学生守则》,让学生熟记每一条款,并要求学生要言行一致、付诸行动,就是让他们把假期玩野的心收回来,步入学习的正轨,同学之间,相互监督。
第二周班会课时,先由班干部总结发言,然后进行小组大讨论,评议谁做得好、谁做得差,最后评出先进组作记载。
若有个别行为差者,给予警告,并且小组有帮助该同学的义务,再看本周表现。
通过这样的课堂,学生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品德方面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让他们明白:“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完个痛快!”但是人非草木,小学生贪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尤其独生子女受宠过度,并非一日之功夫就能教育好的,若要改变
一个学生的缺点,我们要做出许许多多耐心细致的工作。
首先尊重学生,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谈到管理,许多家长都这样认为,老师的话他听,家长的话他不听。
每当我遇到这种的家长时,我会对他说,你叫他给你干什么?他是否干了?他没有干你又是怎样做的?他之所以不听,是因为家长发出了口令,而他没有执行,久而久之,他便把家长的话当成耳边风,一吹即过。
而我们老师教育他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是要对他的行为进行检验的。
再小的学生也会明白:今天的作业不完成就不行,并且还要按时完成。
这就是管理和教育一致。
曾有人笑我说:“我教的学生像受过军训似的。
”或许,我不去领会这句话的份量,但我只知道教现在的小学生难,至少教会他们懂规矩,也许开始家长认为给他把孩子管严了,但后来他还是满意的。
他认为我的孩子比以前听我话了,做作业也自觉了,也没有以前调皮了,学习也很有兴趣,并且他喜欢这样的老师。
另外,我充分利用文体课、科技课、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理、知识和思想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教育,他们
从中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会做人的道理。
灵活有效的奖惩措施
在班主任工作中,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是并存的教育手段。
善于鼓励、恰当惩罚,必须起到扶持正义、打击歪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所以,我采用了以下奖励的办法:①表示信任,相信他们能改正缺点,相信他能完成某项任务,如前面讲到的先进组。
②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我特别善于发现差生的优点,一点滴的进步,给以满意的笑容。
让他们感到心悦诚服,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
③对后进生的进步给以恰当的背后表扬,改变同学对他的印象,又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关怀,每周班会课上的总结就少不了这一环节,我们班的其他学生还会回家告诉他的父母,我们班的XX 同学都有进步了。
这个受表扬的学生产生的心理满足感也成了他努力的巨大动力。
④对获得成绩的同学给予奖励,能有效地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他们会说:“我要向XX 同学学习。
”至于学习什么?又成了小组讨论的主题,这样一来,每周班会课都有新的主题、新的内容,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
对于处罚,我除了耐心教导,以理服人以外,还采用了以下方法:①责备、②写书面检查、③加倍补偿性惩罚、④警告、⑤公开批评、⑥协
同家长进行思想整顿。
这些也许是必要的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如责备,我会采用适合该学生的批评方式,并选择好适宜的地点对他进行教育。
那么,如果他的行为损害了班集体的利益,影响较大,则要对他进行公开批评了。
常言说的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善于融"严” 和“宽”为一体,主动去亲近他们。
“和风细雨”就事论事,把爱注入学生的“心田”平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卑感。
让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让教育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
管教结合,奖惩结合是会收到满意的效果的。
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学生相信老师,他们才有前进的动力,有一颗自觉学习、积极向上的心,才会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另外,我认为一个教师工作的成功,不去考虑他人说好说坏,只要家长是支持你的,那么你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