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肉联厂、食品生产企业冷库等冷冻潮湿密闭场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pdf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环境消杀预警机制(最全版)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环境消杀预警机制(最全版)附件3XX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环境消杀预警机制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根据《XX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八项监测预警机制建设指导性意见》(新疫指电〔2020〕325号)、《国务院应对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4号文件要求,结合师市实际,制定本预警机制。
一、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XX党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着力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环境消杀措施,提高常态化消杀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针对性。
坚持科学防控,对公共环境常态化开展消杀工作,实现预防疫情发生、阻断病毒传播的目的。
二、工作原则和标准(一)基本原则1.属地管理。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
2.科学消杀。
做好消毒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
3.精准施策。
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遵循“五加强七不宜”的原则。
—1—4.强化督导。
及时检查指导和纠正在消杀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促进师市消杀工作科学、规范、常态化的开展。
(2)技术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观察和救治临时特殊场所卫生防护技术要求》(WS694-2020)、《疫源地消毒总则》(GB-2015)附录A(规范性附录)疫源地终末消毒工作程序和《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国务院应对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4号文件。
三、组织领导成立环境消杀预警机制工作专班,在XX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对公共场所和重点场所消杀工作实施指导督促。
责任领导:XXXX牵头单位:******部、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各属地及行业管理部门。
职责:牵头单位负责组织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制定详细的消毒工作指南、消毒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各地管理监督制度。
冻肉加工及防护指引

冻肉加工及防护指引从近年发生的食物安全事故(件)来看,由于冻肉解冻加工不当而引发食品安全事故也常有发生。
为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要求,预防因冻肉解冻和加工不当而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冻肉加工风险提醒及防护要求:各集体配餐单位、学校食堂和单位食堂等单位要督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在食品加工操作中做到:一、严格原料验收。
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除了索票索证和进货查验记录外,应当查验经销者是否落实进口冷冻畜禽肉类和水产品每批次核酸检测(可查看冷库经营者的检测清单记录或签字确认),要检查确认待解冻的冻肉感官是否满足要求,检查组织形态是否正常,包装无破损、食材无变质情况,发现有解冻后再次冷冻情形、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预包装冷冻肉品用75%的酒精消毒外包装,原料查验时避免手直接触碰肉品。
二、科学规范操作。
从业人员尽量固定岗位,不串岗。
在分割冻肉前应当穿戴好工作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面屏、手套、工作服、胶靴等防护用品。
分割肉品不得徒手操作。
冻肉解冻不宜直接冲洗,以免喷溅污染,防止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冻肉产生飞沫或气溶胶污染整个食品操作区,造成被动吸入。
一是尽量缩短解冻后的高危易腐食品原料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使用微波解冻方法时,解冻后的冻肉原料应被立即加工制作,且食品原料的表面温度不宜超过8℃。
二是解冻时合理防护,避免受到污染。
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
三是对于大块及易腐餐食如:烤肉、汤、锅类等的热食烹调或再加热温度要≥70℃。
建议采用流水解冻或冷藏解冻,其中,流水解冻时间不超过4小时,且在流水槽中不能同时解冻不同性质的肉制品如同时解冻鸡肉和鸭肉,避免交叉污染;若采用冷藏解冻,肉品在保鲜库(0~8℃)的存放时间不超过72小时。
三、严格清洗消毒。
一是将刀具、砧板放入大锅中煮沸15分钟,然后在通风处晾干。
二是用浓度5%的84消毒液,制成浓度为250mg/L的溶液。
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第九版)培训测试试题

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第九版)培训测试试题一、多选题(每题2.5分,共10题,总分25分。
)1.落实外防输入,严防“四个源头”,“四个源头”是指。
*A.入境人员管理(正确答案)B.入境货物及交通工具管理(正确答案)C.发热、咳嗽患者D.入鲁返鲁人员随访管理(正确答案)E.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正确答案)2.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压实“四方责任”,四方责任是指() *A.属地(正确答案)B.单位(正确答案)C学校D家庭(正确答案)E.社区(正确答案)3.口岸城市要健全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坚持() *A.人物同查(正确答案)B.人物共防(正确答案)C.人防D.物防E.技防4.药店对有发热等症状和购买“四类”药品的人员,询问旅居史和接触史,督促其到发热门诊就诊。
四类”药品是指()。
*A.中成药B.止咳(正确答案)C.抗病毒(正确答案)D.抗菌素(正确答案)E.退烧(正确答案)5.进入()以及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的,应查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A.党政机关(正确答案)B.企事业单位(正确答案)C.医疗机构(正确答案)D.旅游景点(正确答案)E.饭店(正确答案)6.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对来访人员进行(),正常者方可进入*A.体温检测(正确答案)B..戴手套C.佩戴口罩(正确答案)D.扫码登记(正确答案)E核验健康码(正确答案)7.下列症状可以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的是()。
*A.对青霉素过敏(正确答案)B.对鸡蛋、花生过敏(正确答案)C.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正确答案)D.糖尿病药物控制稳定(正确答案)E.月经期、备孕期、哺乳期(正确答案)8.进口冷链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参照专仓作业人员实施()闭环管理。
*A.集中住宿(正确答案)B.集中出入(正确答案)C.集中管理(正确答案)D.相对隔离(正确答案)E.居家隔离9.机关单位承办会议、培训等活动遵循()原则,尽量以线上方式举行。
常态化防控措施是指什么

常态化防控措施是指什么
常态化防控措施是指:
1、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接触小于1米距离时应佩戴口罩。
2、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
3、身体出现不适,前往医院就医人员应佩戴口罩。
4、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聚集性活动的人员数量。
5、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意思:
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是指疫情完全消失,生产生活恢复到疫情前的状况,而是指疫情有可能会长期存在,防控工作成为了一项长期化、生活化的重要任务。
疫情防控常态化就是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能够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转为常态化后,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新冠肺炎防控常态化方案

(1)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传递正能量。
(3)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信息透明度。
四、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与协调
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第2篇
新冠肺炎防控常态化方案
一、引言
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然而,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不断发展,防控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为实现新冠肺炎防控常态化,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全面开展疫苗接种,提高全民免疫力。
(3)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消除公众疑虑。
7.做好宣传教育
(1)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防控意识。
(2)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2.加大投入力度,保障防控需求。
2.科学防控,精准施策。
3.人人参与,群防群控。
4.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响应相结合。
三、具体措施
1.组织架构与职责
(1)建立健全新冠肺炎防控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防控职责。
(2)成立防控专家组,负责防控策略的研究、制定和指导。
(3)加强防控队伍建设,提高防控能力,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2.疫情监测与报告
3.完善法律法规,依法防控。
4.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措施落实。
五、总结与评估
食品运输疫情防控措施方案

食品运输疫情防控措施方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食品运输行业成为了防控工作的重点对象。
为了确保食品运输环节的食品安全,采取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食品运输前、运输中和运输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食品运输疫情防控措施方案。
一、食品运输前的疫情防控措施1.员工身体检查在食品运输员工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
体检项目包括测量体温、咳嗽等症状的检查,以及疫情相关病史的了解。
员工如有任何不适或疑似症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接受医学检查。
2.培训与教育食品运输公司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员工应学习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知识。
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消毒措施食品运输车辆、器具和设备应进行定期消毒。
特别是对接触过的高频接触面,如方向盘、门把手等,应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确保传播途径的断链。
二、食品运输中的疫情防控措施1.佩戴口罩食品运输员工在工作期间必须始终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病毒。
特别是在接触客户、卸车等接触面广泛的环节,更应严格执行佩戴口罩的要求。
2.勤洗手食品运输员工在接触食品、器具等物品之前和之后,应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以杀灭病毒和细菌。
3.避免近距离接触食品运输员工在工作期间应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在装卸货物、签收单据等环节,要保持个人安全距离,避免感染风险。
三、食品运输后的疫情防控措施1.车辆和设备清洁消毒食品运输车辆和设备在每次运输任务结束后,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特别是接触食品的部位,如卸货区域、箱体等,应使用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滋生。
2.物品消毒运输过程中接触的物品、器具等,如手持终端、传真单据等,应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使用消毒液擦拭这些物品,以确保无潜在感染源。
3.运输记录保存食品运输公司应保存食品运输记录,包括运输时间、运输路线、司机信息等。
如发现疫情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情况,可以追踪相关人员和行程,防止感染扩散,并提供数据支持进行疫情调查和溯源。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市、区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防止外来输入感染及疫情扩散,结合我中心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此方案适用于中心和37家集体卫生室:一、总体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新冠防控方案第九版》《全面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第九版)以及上级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各项文件精神要求及工作部署,落实落细疫情常态化防控。
二、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加强联防联控合作,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三、常态化防控工作重点(一)保持有效的防控机制L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及职责,中心主任对常态化防控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疫情防控的主要组织协调工作,院感科负责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指导、监督、培训等具体工作。
科室负责人作为科室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科室内疫情防控工作。
2.落实巡查制度和四项机制,建立科室内每日自查制度, 科室负责人和院感监督员每日进行科室内部院感疫情防控的自查,院感督导小组进行每月督导检查,中心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不定期抽查机制。
院感科定期汇总进行通报,通报可采用工作群、公示栏等多种形式通报。
3.强化联防联控机制。
实行网格化防控,加强中心、社区卫生室两级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与上级部门协同防控的疫情防控体系,一体化办公室作为社区卫生室联防联控机制的纽带科室,做好上下协调工作。
4.保持“四早”机制。
继续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做到一旦发现立即上报,坚决杜绝出现瞒报、漏报现象发生。
(二)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完善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定符合各科室工作实际的疫情防控措施和预案,组织科室内部研究和学习,保证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生产、加工、存放各环节的防疫制度[1]
![生产、加工、存放各环节的防疫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f114102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3.png)
生产、加工、存放各环节的防疫制度前言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防疫成为各个行业的重要工作。
在食品加工行业中,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员工健康,需要制定具体的防疫制度,并严格执行。
本文将从生产、加工、存放三个环节分别介绍食品加工业防疫制度。
生产防疫制度1.生产场所消毒在生产前,生产场所应该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设备、器具等。
可以选择使用酒精、过氧乙酸、氯离子等消毒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在生产过程中,也应该对设备和器具进行定期消毒,以防止病毒传播。
2.员工防护在生产过程中,员工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设备,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所有员工应该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并配合公司做好追踪隔离工作。
3.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场所为了防止病毒传播,生产场所应该设置进出口,对外来人员进行测温、问询等工作,并落实好联系方式,如有任何风险,应该采取隔离等措施。
4.加强管理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流程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加工防疫制度1.食材的检测食材的检测可以从批次、来源等方面进行,对于有风险的食材,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隔离处理。
在开展加工过程前应检查食材、调料等,如有任何风险,应采取隔离或处置措施,确保食品加工安全。
2.保持加工环境清洁对于加工环境不仅要进行消毒,还要保持干燥清洁。
如有污染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传染。
3.人员防护加工过程中的工作人员要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设备,并保持个人卫生清洁。
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细节问题,如食品接触对象、时间等,并按照系统流程标准操作手册操作。
存放防疫制度1.存储环境和管理保证食品储存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必要时可使用储存除湿剂。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对储存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消毒和维护,定期检查储存环境和温湿度情况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保留所有相应记录保留所存储所有食品的信息,包括食品名称、生产日期、储存温度、保质期、储存位置等,有利于追踪食品所处的环境和储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