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晚”看中国电视晚会的新概念
“春晚”的文化解读与发展思考

综上所述,春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代表,它既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文化记忆 和情感认同,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创新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春 晚应该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创新和突破,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 求并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春晚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演变。自1983 年起,“春晚”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从最初的传统形式发展为如今的网络 春晚,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文化的巨大转变。
2、春晚的国际化
春晚不仅是中国的盛事,也是全球的文化交流平台。通过春晚,全世界的观 众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需求,春晚还提 供了多种语言版本的转播,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这种国际化的传播方 式使得中国文化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3、春晚的科技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春晚也越来越科技化。每年的春晚都会运用最新的科技手 段为观众呈现精彩的视觉效果。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节目特效,春晚都充分展示 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实力。这种科技化的表现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观赏体验, 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文化与科技的结合。
总结来说,“传统春晚”与“网络春晚”不仅是中国春节文化的两种重要表 现形式,更是反映出中国社会文化的演进和发展。它们既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 文化的精华,又展示了现代文化的创新与活力。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春晚” 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显得尤为重要,“春晚”现象也将持续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 发挥作用。
参考内容二
传统春晚的意蕴
自1983年起,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春节期间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视台之一,中央电视台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 响力,春晚的观看人数也逐年攀升。
2022年春晚知识点总结

2022年春晚知识点总结2022年的春晚在全国各地家庭的观看下,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事,春晚一直是人们追逐的焦点。
本次春晚不仅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更融入了时代元素,传递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2022年春晚的知识点总结。
1. 《我的祖国》串烧开场节目一开始,立即引爆了全场观众的热情。
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响全场,随后《我的家乡》《我的中国梦》等一系列经典的红歌雨润而至,勾起了观众对祖国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一串烧开场不仅展现了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更凸显了春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春晚舞台设计2022年春晚的舞台设计充满了现代感和科技感。
舞台上的巨型屏幕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场景和图像,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
同时,舞美设计也充分利用了舞台的高度和宽度,精心打造出一系列炫目的装置,为整个节目增添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3. 明星阵容本次春晚汇集了众多实力派明星,包括影视界、音乐界、舞蹈界等多个领域的明星纷纷亮相,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在众多明星中,脍炙人口的歌手蔡依林、张艺兴、李荣浩等都为观众呈上了精彩的表演,更是令观众大饱眼福。
4. 跨界合作在本次春晚中,不仅有歌手、舞者等专业艺人的表演,还有不少跨界合作的演出。
例如,影视、音乐、舞蹈等各领域的明星齐聚一堂,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合作。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新鲜感,还展现了不同领域合作的巨大潜力。
5. 弘扬传统文化春晚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节目,自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负有重要责任。
在本次春晚中,不仅有戏曲、舞蹈等传统文化表演,还有一些创新性的表演形式,比如结合了科技元素的传统乐器演奏等。
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结合,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又可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6. 社会关注点2022年春晚也将关注焦点放在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上。
比如,一些节目表演涉及了环境保护、儿童教育、老年人关怀等社会议题,希望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引发社会对这些议题的关注和思考。
2024年央视中秋晚会观后感

2024年央视中秋晚会观后感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而央视中秋晚会又是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团圆娱乐项目。
作为一个热爱中华文化的人,我对2024年央视中秋晚会怀着极大的期待,终于,在这个特殊年份的中秋夜,我与家人一起收看了这场盛大的晚会。
整个晚会从开场就给人一种热闹喜庆的感觉。
节目主持人们以欢快的歌舞表演拉开了晚会的序幕,配上华丽的舞台布景和灯光效果,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舞台之上。
这种欢庆气氛让我瞬间忘记了外界的喧嚣与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晚会的氛围中。
晚会的节目安排非常丰富多样,既有歌舞表演,又有相声小品等喜剧类节目,还有一些传统文化的展示和演绎。
这使得观众可以在一场节目中体验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丰富了观看体验。
在晚会中,我特别喜欢看到了一些具有创新和新意的节目。
比如一场特色的跨界合作,将传统的京剧演绎与现代的舞蹈形式结合起来,使得这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这场表演既传承了京剧的精髓,又与现代的审美趣味产生了奇妙的碰撞,让我在观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
此外,还有一些新晋艺人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他们用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舞台魅力打动了观众,展现了新时代的文艺风貌。
他们的演唱和舞蹈所表达的情感让人心醉神迷,让观众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这些新晋艺人的加入不仅为晚会增添了新鲜感和活力,也为中秋晚会注入了年轻人的血液。
此外,晚会还邀请到了一些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团队。
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向观众展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魅力。
他们的表演不仅在技艺上令人赞叹,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给了观众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和更丰富的文化体验,让观众感受到了文化的包容和多样性。
除了艺术表演,晚会还穿插了一些有意义的讲述和故事,给观众带来了一些思考和感动。
有一个节目讲述了一个乡村教师的故事,通过讲述她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的事迹,使得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力量,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我们要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2024年央视春晚观后感

2024年央视春晚观后感2024年的春晚终于结束了,虽然时间过得飞快,但是这个春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的春晚呈现了许多新鲜的元素,让我感受到了时代的变革和创新。
接下来我将从节目内容、表演形式和节目主题等方面,对这次春晚进行综合评价。
首先,春晚的节目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戏曲、歌舞、相声、小品等各种形式。
传统的精彩节目如京剧、豫剧等依然是每个春晚的标配,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春晚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
比如,节目中穿插了许多时装秀、街舞等现代舞蹈形式,充分展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多样性。
此外,还有很多小品和相声节目,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人们的生活趣事和社会现象,让观众在欢笑中得到了共鸣。
总之,节目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其次,春晚的表演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统的舞台表演仍然是主流,但今年春晚还增加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运用。
通过将虚拟形象与真人表演结合,创造出了更加震撼的舞台效果。
比如,在一个节目中,歌手通过虚拟形象与自己进行了对唱,这种创新的表演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更加生动和立体的观赏体验。
此外,春晚还加入了一些互动环节,观众可以通过手机App 参与到节目中,与演员互动,这种互动形式也刷新了观众对春晚的认知。
总之,表演形式的创新使春晚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再次,春晚的节目主题也很有特点。
今年的春晚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发展的脉络。
在一些节目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比如传统戏曲的表演、书画艺术的展示等。
同时,春晚也强调创新,呈现了很多富有现代感和时代特色的节目。
比如,有一个歌舞表演中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表达出了对科技发展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节目主题使春晚更加具有时代感和观赏性。
最后,我想说一下对今年春晚的一些期待和建议。
虽然今年的春晚已经很好了,但是我认为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节目的时长稍长,可能有些观众会感到疲劳。
2023央视秋晚主持词

2023央视秋晚主持词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夜晚,我们欢聚一堂,共庆央视2023年秋季晚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央视全体工作人员,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这意味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而举办这样一场盛大的秋季晚会,正是要通过音乐、歌舞、相声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未来的憧憬。
今年的秋季晚会,我们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明星,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演出。
他们将用音乐的力量,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他们将用舞蹈的魅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将用相声小品的幽默,述说百姓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场文化盛宴,共同感受艺术的魅力,感悟生活的美好。
除了演出之外,我们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与观众朋友们共同玩乐。
通过现场抽奖、互动游戏等形式,我们将给予观众朋友们更多的惊喜和回馈,与大家共度这个难忘的秋夜。
在这里,我也要特别感谢央视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没有他们的默默付出,就没有今天这场精彩的晚会。
同时,也要感谢观众朋友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厚爱,是你们的陪伴,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动力,持续创办更加优质的节目。
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晚会的精彩呈现。
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未来的挑战,让中国梦在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下变成现实。
祝大家在这个美好的夜晚,快乐如意!谢谢大家!。
央视中秋节晚会观后感

央视中秋节晚会观后感央视中秋节晚会观后感 1星期二的晚上,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我们搬着椅子,熙熙攘攘的往操场走去。
今晚的.月亮有点害羞,不肯与大家打招呼,她腼腆地躲在云朵姐姐的身后,却时不时探出头来打量我们。
在主持人的主持下,中秋晚会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唱《水调歌头》,打头,同学们唱得挺好的,可到后来,越来越糟糕,调儿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我不禁抬头,望了望月亮,瞧,月亮探出了头,凝望着我们,她好像被这难听的歌声“打动了”,从云朵姐姐的背后钻了出来,望着我们。
不知不觉,到了我和黄中远。
周煜朋。
陈宇杰表演的节目了,我有点紧张起来,很不自然的走上“舞台”,等其他几位演员摆好了东西后,开始了我的旁白。
我们的小品词在演员口中都丢了许多,我不禁有点紧张,说话有点不利索。
但看同学们没有一点儿讨厌这个小品时,我又恢复原状了,又大方又自然!小品结束了,同学们都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来回报我们。
我如释负重,迈着轻松的脚步回到位子上,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
月亮也朝着我笑了,仿佛在与我说:“你们表演的真好!”月光更强烈了,像是在给我们股涨势的兴奋心情!今天的中秋晚会真有意思啊!下次我还要参加!央视中秋节晚会观后感 2今年中秋晚会围绕“回归、回望、回家、回味”四重主题,采用篇章式结构,由开篇《明月升》、上篇《月照长安》、中篇《丝路焕彩》、下篇《花好月圆》和尾声《海上明月》五个部分组成,涵盖歌舞、诗朗诵、民俗表演、戏曲、交响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实现诸多突破,包括首次启用水上舞台、首次使用无人机航拍、首次使用VR虚拟现实技术等,灯光、舞美、音响及图像转播效果历年最佳,真正实现了“长安一片月,万家团圆节”的盛景。
此外,央视网配合晚会直播推出“你在他乡还好吗?”H5产品、“同唱秋晚主题歌”海外社交互动等互动产品,并首次使用VR虚拟现实技术,“全景看秋晚”实现观众与舞台零距离。
看完此次央视晚会,大家都纷纷点赞。
主流媒体盛赞晚会凭借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诗情画意的.歌舞类节目,向全球奉献了一台“月圆情浓”的团圆盛宴。
中秋节晚会观后感100字内容

中秋节晚会观后感100字内容
作为一位观众,我刚刚观看了一场精美的中秋节晚会,让我深感这是一场非常有收获的视听盛宴。
晚会一开始,便展现了精美的音乐与灯光,令人倍感震撼,而各种亮眼的才艺展示更为晚会添彩,让我感到十分愉悦。
其中,精彩的歌舞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舞者们完美的身姿与配合、优美的动作和反应令人目不转睛。
而主持人的幽默风趣与场上场下的笑料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晚会中,还穿插着一些寓教于乐的内容。
例如,环保信息的推广,向观众展示安全用电等知识点,让人不仅得到了放松,还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
总体而言,这场晚会非常成功,让我感到快乐与幸福。
除了整体呈现的效果之外,其中的一些台词,画面和音乐也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晚会让我认识到了生活中许多不为人知的习俗和传统。
总之,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中秋节晚会,又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国文化和传统。
我期待着下一次的主题节日期待。
看春晚欢度佳节

看春晚欢度佳节春晚作为中国传统佳节的重要节目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每年都吸引着亿万观众驻足收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春晚的魅力,为您呈现一个不一样的春晚视角。
一、欢聚一堂,迎接新春春晚作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具有浓厚的家庭和团圆意义。
每年一到春节,人们就开始期待春晚的到来,这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共鸣和情感体验。
很多家庭会安排一起收看春晚,围坐在电视机前,共度这个特殊的夜晚。
二、文化大餐,传承中华春晚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一次中华文化的集结。
从舞蹈、戏曲、音乐、相声到杂技等,春晚为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多样性。
每个节目都经过精心策划,既有新时代的创新元素,又保持了传统文化的特点,使得观众在欢乐的氛围中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三、演艺大咖,荟萃舞台春晚是一次让观众近距离接触演艺明星的机会。
每年春晚都会邀请国内外各个领域的明星、艺术家参与演出,他们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了视听的盛宴。
无论是流行歌手的演唱、戏剧演员的表演还是相声演员的小品,都能够给观众带来愉悦和轻松的心情。
四、创新突破,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进步,春晚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通过引入新的舞台技术和表演形式,春晚让观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体验。
同时,春晚还结合了当下社会热点和热门话题,通过节目内容表达对时事的关注和关怀,增加了观众的共鸣和参与感。
五、传播友好,增进和谐春晚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还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众多观众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渠道观看春晚,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各个角落。
春晚通过节目内容和演出形式,传递出中国人民的友爱和互助精神,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了更加和谐的国际社会。
六、共同记忆,激发回忆每年的春晚都是观众的一个重要记忆点,其中不乏让人难忘的瞬间和表演。
一首经典的歌曲,一段精彩的表演,都可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和回忆。
春晚不仅是观众欢笑和感动的源泉,更是陪伴观众走过时光的见证。
总之,春晚作为中国的文化盛宴和大型节目,以其丰富多样的节目形式和卓越的演出质量,吸引了亿万观众的目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秋晚”看中国电视晚会的新概念
系别:艺术传媒系
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李迪
摘要
电视对于中国来说以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传播媒介,而电视晚会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具有深渊的意义。
2011年中秋晚会让我们更了解了中国电视晚会的新走向、新概念。
中国的电视晚会不再单一化而转变为多元化、不再拘泥一处而转变为规模化、不再是普遍的板块而转变为文学性,在技术与艺术上均有新的突破。
关键字:中秋晚会;电视晚会;新概念
目录
摘要、关键字 (2)
引言 (4)
一、整体策划紧扣主题——情感与关怀 (5)
二、演员主持阵容丰富——细节与愿望 (5)
三、节目形式寻求创新——时尚与变化 (5)
四、舞美设计匠心独具——技术与艺术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引言
电视对于中国来说已然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传播媒介,它打开了世界之窗,让我们上天入地,穿梭于时间和空间的隧道中。
而电视晚会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逢年过节我们都会看到不同主题、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晚会,其中又以春晚最为突出。
近几年,人们已经意识到传统的电视晚会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老套和乏味,虽然迎合了一批人的受众习惯但并没有切切实实抓住现代观众的心。
所以我们需要去挖掘中国电视晚会的新概念,去寻求不断的革新。
2011年中秋晚会让我们更了解了中国电视晚会的新走向、新概念。
中国的电视晚会不再单一化而转变为多元化、不再拘泥一处而转变为规模化、不再是普遍的板块而转变为文学性。
例如:秋晚就分为三个板块赏月篇、望月篇、追月篇,是中秋节倍思亲的情欲带动这这个晚会的走向。
也正是随着情绪的起承转合掀起了整个晚会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整台晚会有全新的风格和独特的定位,更加强了我们对海峡两岸团结统一的关注。
通过大型广场式舞台上的屏幕给大家呈现出一个诗情画意的中秋夜,虚实相生给受众的心里营造一种惊喜、一种思念的情意。
一、整体策划紧扣主题——情感与关怀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人月团圆的印象浓厚而又深刻。
央视此次的中秋晚会以“月”为轴,以“情”为线,划分作三个篇章,显然是仅仅抓住了中秋月圆情浓的主题。
其中,《月印故土》篇章,浓缩的是桑梓乡情;《月系亲缘》篇章,展现的是血脉亲情;《月满华夏》篇章,续写的是天涯此时。
如此篇章的设置并不是单纯的划分,而是将晚会的主题与情感线融入其中,节奏分明且充满诗意。
节目编排与衔接皆以篇章为依托,情感层层递进,并自始至终围绕主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社会文化的转型以及受众审美多元化的并存,受众日趋增长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工作人员对电视晚会定位的认识之间的差异和矛盾逐渐加大。
观众的要求近乎挑剔得越来越高,对工作人员来说去筹办一台电视晚会便显得越来越难,即使是绞尽脑汁力求创新,但结果却往往是褒贬参半,莫衷一是。
究其因,对晚会定位的人为拔高、习惯误识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一台电视晚会是否有精准的定位和明确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而秋晚在这一点上就做得较为成功。
在整体策划中充分考虑了情感与文化因素,这对广大观众而言不仅是一种抚慰,更是一种人文关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受众“挑剔”的眼光。
二、演员主持阵容丰富——细节与愿望
谭咏麟、费玉清、刘欢、容祖儿、林子祥、余文乐、范玮琪、李健、飞儿乐团、迪克牛仔、苏打绿,这些熟悉的名字,汇聚了来自两岸三地的各路明星。
这样的阵容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层的不同受众,经典与流行同在,实力与偶像并存,也暗含了希望祖国统一的美好心愿。
从主持阵容上来看,鲁健、孟盛男、徐乃麟、宋嘉琪、经纬、寇乃馨,包含了广东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以及台湾主持人,并不是观众经常能够见到的那几张面孔,在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似乎预示着更加朝气蓬勃的未来。
事实上,电视晚会中的每一个安排通常都不是巧合,细节之处最能体现幕后工作人员的用心,也许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够在观看晚会的同时发现这些用心,但回味思索之时这些貌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往往能够带来新的感受。
这让电视晚会在娱乐的同时,更留有浓郁的回甘。
三、节目形式寻求创新——时尚与变化
中秋晚会的节目历来是以歌舞为主,在这样的基础上,此次的秋晚采用边演故事边唱歌跳舞的歌舞剧方式,将三个篇章串联起来,这能够算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形式。
作为晚会各篇章之间连接的“情景歌舞剧”,是专门结合晚会主题和侨乡精神精心创作的,这种载
歌载舞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中秋晚会在以往诗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时尚元素。
歌唱与舞蹈是最为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除了歌曲和舞蹈本身的不同,近年来的电视晚会一直在表演形式上寻求不断变化,有不同舞种之间的融合,也有将其他艺术形式与舞蹈相结合的例子。
秋晚中名为《小鸟天堂》的节目,就将将杂技与芭蕾融于一体,在大榕树、小鸟等元素构成的大背景之下,100只在舞台上跃动的“小鸟”以及原创的作曲带来了不同的感官体验,充满了浓郁的江门侨乡风韵。
这样杂糅性质的节目往往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紧跟时代的脚步,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觉与听觉享受。
尤其是在技术发展纯熟的今天,歌舞节目的呈现与舞美设计已经无法分割。
表演与舞台的软硬结合已经愈来愈紧密,各种时尚元素的融入在给舞台带来新变化的同时,也将表演本身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四、舞美设计匠心独具——技术与艺术
一直以来,电视晚会很容易受到场地的限制,然而,随着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将有限的场地进行感官上的延伸已经成为可能。
事实上,今年的央视秋晚,舞台设计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由三部分组成。
最前端的水池中,“江门月”和“中华情”字样分列两端,30余朵杜鹃造型的花灯点缀在水池两边。
舞台正中央的LED屏幕,采用的是小鸟天堂的大榕树造型,尽显江门侨乡特色。
在舞台两侧和背景,立有7座不同造型的碉楼,使舞台层次分明,更具立体感。
“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现代舞美技术和艺术,可以更好地发挥电视文艺晚会、庆典节目讴歌时代、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凸显媒体活动所具有的文化建构能力。
”1
近年来,舞美编导行业的发展正在趋于成熟,有了完整的教育体系,而不再是单纯地靠经验继承。
人才的输入和技术的完备都使得舞美在一台电视晚会中的地位被抬高。
普通观众亦能够有意识地从舞美的角度去欣赏节目。
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也难以避免地让人们以越来越高的要求去鞭策它,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的结合与相互运用。
1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走出奢华的迷失——对电视文艺晚会舞美的忧与思》,中国电视,2010年第3期,第8页
结语
受众日趋增长的艺术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电视晚会定位与筹办愈发困难,并不能阻碍工作人员们对于电视晚会的探索,仍然积极地去创作,在整体策划上更具关怀,在细节布置上更花心思,在节目形式上不断求新,在舞美设计上寻求突破,从而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电视晚会。
技术的发展促进着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而对于艺术的追求亦促进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能够看到如今的电视晚会在审美意识和文化品位上的高标准高要求,以及更多的情感抚慰与人文关怀。
而这些,也只是中国电视晚会新历程的开始,我们希望,也相信,如斯的信念能够让它走的越来越好,亦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走出奢华的迷失——对电视文艺晚会舞美的忧与思,中国电视,2010年第3期,第8页
[2] 杨洪涛,网络“春晚”:电视节庆晚会的新突破——以2011年《中央电视台首届网络“春晚”》为例,中国电视,2011年第4期
[3] 周星,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的现状与发展,中国电视
[4] 张步中,对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传播学解读,中国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