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简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简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引言物质跨膜运输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基本生命过程之一,它涉及到细胞内外溶液中物质的传递和交换。
细胞膜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场所,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和实现物质交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物质跨膜运输进行详细介绍。
二、被动扩散被动扩散是指分子在不需要耗费能量的情况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自发地扩散。
这种方式可以分为简单扩散和载体介导扩散两种。
1. 简单扩散简单扩散是指无需载体介导,仅依靠分子热运动而实现的跨膜运输方式。
它适用于小分子量和非极性分子,在生理条件下常见的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2. 载体介导扩散载体介导扩散是指依靠载体蛋白帮助小分子或离子跨越细胞膜。
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分为通道介导和运载体介导两种。
(1)通道介导通道介导是指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实现的跨膜运输方式。
离子通道分为两类: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可以被细胞内外环境的电位差所调节,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则受到特定分子结合后所激活或抑制。
(2)运载体介导运载体介导是指依靠特定的载体蛋白将小分子或离子跨越细胞膜。
这种方式需要耗费能量,因此也称为主动转运。
根据能量来源不同,可以分为ATP驱动和化学梯度驱动两种。
三、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指依靠ATP或化学梯度等能源将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移的跨膜运输方式。
主动转运可以进一步分为原位泵和反向泵两种。
1. 原位泵原位泵是指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移动,同时消耗ATP来实现的跨膜过程。
原位泵可以分为离子泵和转运ATP酶两种。
(1)离子泵离子泵是指依靠ATP酶将离子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移动的跨膜过程。
常见的有钠钾泵、钙离子泵等。
(2)转运ATP酶转运ATP酶是指依靠ATP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移动的跨膜过程。
常见的有ABC转运体、药物转运体等。
2. 反向泵反向泵是指将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同时消耗ATP来实现的跨膜过程。
高中生物 “三句口诀”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三句口诀”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周围环境时刻进行着物质交换,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的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吞则是教学的重点。
但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常见的进行自由扩散的物质名称记忆不清,一些学生则反映强行记住后很快会遗忘;对于葡萄糖、氨基酸和各种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部分学生误认为它们跨膜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而针对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一些学生不能清晰比较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异同点。
通过运用以下三句自编的口诀融入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自由扩散很简单,水甘尿气醇和酸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物质,由于其不需要载体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故将其总结为“自由扩散很简单”,让学生明白此种运输过程就是物质从其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而与载体和能量无关。
对于常见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如水、甘油、尿素、相关气体(如氧气和二氧化碳)、乙醇和脂肪酸等,将其第一个字凑成“水甘尿气醇和酸”。
学生轻松记住了口诀,不仅把握了自由扩散的特点,也同时掌握了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常见物质。
2 氨葡离子看条件,逆向主动顺协散由于氨基酸、葡萄糖及相应的一些无机盐离子(如Na+、K+、Cl-等)进出细胞均需要载体协助,若这三类物质是从其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不消耗能量的协助扩散;若是从其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逆浓度梯度运输),则为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
根据口诀“氨葡离子看条件,逆向主动顺协散”,让学生理解这三类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条件(物质的具体运输方向)加以判断。
为检测学生学习口诀后的判断效果,给学生展示两道高考生物学试题:2012年安徽卷第2小题: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目标 1.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
2.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3.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认同生物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2.科学思维:推测影响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环境因素,并能作出合理解释。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图示甲乙条件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实例水、O2、CO2等葡萄糖等物质的顺浓度梯度运输运输方向高浓度一侧→低浓度一侧2.主动运输(1)物质运输方向:从低浓度一侧→高浓度一侧。
(2)基本条件①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
②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3)实例:K+进红细胞;Na+出红细胞。
(4)生理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1)水分子和气体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脂肪酸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与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助扩散的速率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答案(1)×(2)√(3)×(4)√1.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何特点?提示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蛋白不同,不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具有饱和性: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达到饱和时,细胞吸收该物质的速率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从主动运输的条件角度分析,与主动运输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有哪些?提示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提供载体蛋白)。
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1.浓度差(1)图甲:可代表浓度差对自由扩散速率的影响。
(2)图乙:可代表浓度差对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速率的影响,Q点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2.O2浓度(1)图甲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跨膜运输方式

1. 能 通 过 脂 双 层 的 物质有:
气体、水和脂溶性
甘油
小分子物质
乙醇
氨基酸 葡萄糖 核苷酸
2. 不 能 通 过 脂 双 层 的物质有:
H+、Na+、
氨基酸、葡萄糖等
K+、Ca2+
较大的有机分子和
、 HCO3-
带电荷的离子
合成的脂双层
精选ppt
6
3.为什么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
对比
4. 水 解 酶 最 适
pH≈5.0 , 细 胞 质
基质pH ≈ 7.0,
那么H+进入溶酶体
的方式是 __主__动__运__输__。
精选ppt
25
练一练:如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
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5. 图 中 过 程 ⑥ → ⑨ 说明溶酶体具有 分解__衰__老__、__损__伤__细__胞__器 的功能;分解产物 通过_胞__吐__方式排出 细胞,这都依赖于 生物膜的_流__动__性__。
精选ppt
19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四)胞吞 3.举例
精选ppt
20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四)胞吐
1.概念:与胞吞作用相反,将细胞内的分 泌泡或其他某些膜泡中的物质通过细胞膜 运出细胞的过程。
精选ppt
21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四)胞吐 2.特点:
①运输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如分泌蛋白
②;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
和输出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
方式
二部生物组 精选ppt
知识回顾
(一)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

4、渗透:
概念:水分子从浓度密集区域通过 细胞膜等结构,向水分子稀少区域 的扩散现象。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原生质层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 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当外界
挑战一
下列物质以不同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的
是( )。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细 胞 内
细 胞 膜
细
胞
能量
外
主动运输
2、方向:
通常是低浓度
高浓度
3、动力: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4、特点: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5、意义: 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 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并吸收营养物质, 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6、举例:植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葡萄糖通过此方式进入红细胞
比较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 物质运输方向:高浓度 → 低浓度 ② 不需要能量
物质运输的动力都是浓度差
不同点: 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
主动运输
1、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 收以及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动物小肠绒 毛上皮细胞等都通过主动运输进行。
简单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小分子物质
简单扩散
2、方向:
高浓度
低浓度
3、动力:浓度差
4、特点: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1、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协助进入红 细胞
易化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载体蛋白
易化扩散
2、方向: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物质进入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①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叫自由扩散。
②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比较不消耗H不消耗2、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通式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无机盐、糖、【习题一】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小分子物质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C.红细胞中能贮存大量氧气分子,故氧气分子进入红细胞为主动运输D.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钾离子如图为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向膜内转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④由膜内向膜外转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
据此作答。
【解答】解:A、物质通过方式①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也可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并非所有的小分子微粒都可以自由扩散方式出入细胞膜,A错误;B、神经元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K+外流,A错误;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B正确;D、大分子运输是胞吞或胞吐,④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C。
【习题三】正常人体血浆中K+浓度低于红细胞内K+浓度,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从02浓度高的血浆流入02浓度低的血浆,在其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氧气浓度变化对其吸收K+和葡萄糖速率变化的影响分别是()A.吸收K+的速率不变,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不变B.吸收K+的速率降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降低C.吸收K+的速率升高,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升髙D.吸收K+的速率降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升高【分析】红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氧气等气体分子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载体和能量,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生命体系中的细胞是基本的单位,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
在细胞膜中,存在多种跨膜运输方式,包括主动转运、被动扩散和细胞外液相转移等,这些方式能够帮助细胞实现物质的吸收、排泄和传递,保证生命体系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对这几种跨膜运输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指细胞膜通过能量耗费将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移的过程。
这种方式需要ATP的供能,因此也被称为ATP酶转运。
主动转运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1.直接主动转运直接主动转运是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过ATP酶催化将物质转移到高浓度方向。
其中,钠-钾泵是最为典型的直接主动转运方式。
钠-钾泵是一种跨膜蛋白,能够将细胞内的三个钠离子和两个钾离子互换,使得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得以维持。
这种方式在神经元的信号传递、肌肉收缩、肾脏的滤波功能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间接主动转运间接主动转运是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利用ATP酶耗费的能量将物质转移到高浓度方向,但是这种方式并不直接与物质结合,而是通过运输载体进行。
例如,葡萄糖转运蛋白就是一种间接主动转运方式。
在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可以将葡萄糖分子转移到高浓度方向,从而实现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二、被动扩散被动扩散是指物质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自由地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扩散的过程。
这种方式不需要能量的供应,是细胞内物质转移的主要方式之一。
被动扩散可以分为简单扩散和载体介导扩散两种。
1.简单扩散简单扩散是指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疏水层自由地扩散到低浓度方向,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水分子等。
这种方式具有高效性和速度快的特点,但是只适用于小分子物质的扩散。
2.载体介导扩散载体介导扩散是指物质通过跨膜载体蛋白的介导实现扩散。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分子物质的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在载体介导扩散中,跨膜蛋白会与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通过分子运动的方式将物质转移到低浓度方向。
三、细胞外液相转移细胞外液相转移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外部液相转移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过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过程,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物质穿过细胞膜,实现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机制。
一、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一种方式,它需要消耗能量以克服浓度梯度,使物质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移动。
主动运输主要包括原子运输和小分子运输。
原子运输是通过特定的载体蛋白质,如离子泵和Na+/K+泵,将原子从低浓度区域转移到高浓度区域。
小分子运输是指通过载体蛋白将小分子物质进行跨膜运输,如葡萄糖转运蛋白和脂质转运蛋白。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对细胞内外环境的精确调控,使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始终保持在理想的水平,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主动运输还能够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以保持细胞内外的稳态。
被动运输是通过跨膜通道进行物质运输的一种方式,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只是依靠浓度梯度推动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
被动运输主要包括扩散和渗透。
扩散是通过脂质双层之间的小孔或蛋白通道,使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扩散。
渗透是指水分子通过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使水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流动。
被动运输的特点是高效、快速,能够满足细胞对物质的迅速需求。
被动运输还能够避免能量浪费,提高细胞对物质的利用效率。
三、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除了上述两种跨膜运输方式外,还存在一种通过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方式。
运动蛋白如细胞骨架和激动蛋白能够通过与细胞骨架的结合,将物质从一个细胞膜一侧转移到另一侧。
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是一种高效的物质运输方式,能够满足细胞对物质的快速需求。
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过程,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主动运输能够精确调控细胞内外物质浓度,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被动运输高效、快速,提高细胞对物质的利用效率;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通过运动蛋白的介导,实现物质在细胞膜之间的转移,为细胞提供了快速的物质运输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载体蛋白
主动运输
能量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载体蛋白
主动运输
特点:
方向由低浓度到高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 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ATP)
例子:钠、钾等离子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氨基酸等。
意义:能保证活细胞按照 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 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 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 害的物质。
【练习题】
1.下列哪项是自由扩散的特点( A ) A.物质从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 B.需要载体协助 C.需要消耗细胞谢释放的能量. D.物质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
2.下列物质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进入细胞的是( C ) A.水 B.乙醇 C.钾离子 D.二氧化碳 3.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 C ) A.自由扩散 B.胞吞作用 C.主动运输 D.胞吐作用 外高内低 内高外低 内高外低 外高内低
方向由高浓度到低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 不需要能量。 例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2.特点:
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
离
K+ Cl-
子
细胞液浓度/池水浓度 18050
1065 100
(H PO )2 4
Na+
SO42Ca2+ Mg2+
46
25 13 10
为什么这些离子能够逆浓度运输?
主动运输
【讨论】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4)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
(5)下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物质的哪种运输方式?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什么?
【讨论】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 什么?
对比人工合成的磷脂层和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找出两者组成上有何区别 ?
→无蛋白质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有蛋白质
观察不同物质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示意图:
甘油、脂肪酸
氨基酸
水和气体分子
离
子
较大分子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 水、甘油、乙醇
氨基酸、葡萄糖
氢、钠、钾、钙、镁等离子
人工合成的双层脂
1.什么样的物质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物质分子不能通过?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载体蛋白
自由扩散
1.概念:分子量小 或脂溶性强的物 质,如O2、CO2、甘油等,通过扩散 进出细胞的方式叫自由扩散。
2.特点:
方向由高浓度到低度;
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例子:水,气体(CO2,O2,N2…) 甘油,脂肪酸 ,酒精,苯…
协助扩散
1.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 助载体蛋白参与的扩散,叫做 协助扩散。
【讨论】
(4)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比较:
自由扩散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协助扩散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 高浓度
载体
不需要
不消耗
需要
不消耗
需要
消耗
Na+ 、K+、Ca2+ 等离子;小肠吸 收葡萄糖、氨基 酸。
能量 举例
O2、CO2、H2O、 葡萄糖进 甘油、乙醇、 入红细胞 苯
(1)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协助扩散 ,理由是
(4)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
。
2.主动运输的方向可以 逆 物质的浓度进行,影响主动运输的 因素是 载体的数 ?细胞中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结构有 线粒体高 ? 量和能量 尔基体等
小结:
小分子物质
自由扩散
被动运输
协助扩散
顺浓度 梯度 载体蛋白
物质 (跨膜运输) 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 进出 细胞 消 的方 胞吞 耗 式 能 大分子物质 量 (膜泡运输) 胞吐
【讨论】
(5)思考下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物质的哪
种运输方式?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什么? 细
运 输 速 率
运 输 速 率 协助扩散 胞 内 浓 度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细胞外浓度) 时间
浓度差 浓度差
影响因素主要 是浓度差。
影响因素主要是浓 度差、载体的种类 和数量。
影响因素主要是载体的 种类和数量、能量。
3.观察此图,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细胞需要的侧运动。(扩散)
自由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自由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小分子物质或脂溶性物质
协助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载体蛋白
协助扩散
K+、Mg2+ Na + 、Cl—
从图上可以看出,水、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分 子量小及脂溶性物质(甘油、脂肪酸、苯等)很容 易通过合成的脂双层;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大的有 机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 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 白质。
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如果进入的是固态物质,
称为吞噬;如果进入的是液态物质,称为胞饮。)
胞吐: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 到细胞外的过程。如分泌蛋白的外排。
1.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顺浓度梯度运输,需 。 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自由扩散 ,理由是 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 。 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3)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理由是 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 。 被动运输 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不消耗,因为都顺浓度梯度运输。 (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物质都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细胞代谢能)。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参与;协助扩散需载体参与。 不同点:
(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 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运输。
【注意】载体有专一性和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在协助扩散 和主动运输中,具有“饱和效应”。
大分子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呢?
细胞摄取大分子-胞吞作用
消 耗 能 量
细胞外排大分子-胞吐作用
消 耗 能 量
三、胞吞和胞吐
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胞吞
和胞吐作用来实现的。 胞吞: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
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
糖蛋白 磷脂双 分子层
蛋白质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一.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 3.糖被:细胞膜外表面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 保护、润滑等作用。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细胞膜 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