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例球形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合集下载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球形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肺部一种特殊炎症,影像学表现似球形而称为球形肺炎。

临床上常易误诊周围型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等其他性质的肺部球形病灶。

现收集了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治疗证实的球形肺炎25 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似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

1 材料写方法本组25 例中,男17 例,女8 例,年龄23 岁~78 岁,平均年龄52 岁,其中40 岁以上19 例。

临床表现多数表现为轻度咳嗽、部分有咳痰,少数有发热、畏寒,无明显症状5 例。

检查方法全部病例均摄胸片正位片,大部分同时摄病变侧位胸片;9 例做了CT 平扫检查其中3 例做了CT 增强。

2 结果右肺病灶11 例,其中右肺上叶后段4 例,尖段1 例,前段2 例,右肺下叶背段3 例,后基底段1 例,前基底段1 例;病灶位于左肺 14 例,其中左肺上叶尖后段3 例,前段2 例,左肺下叶背段5例,前基底段1 例,舌叶2 例;1 例双侧均有病灶。

12 例病灶呈类圆形,6 例呈类椭圆形,7 例呈楔形或不规则形,最小为2cm×3 cm,最大为6 cm ×10 cm。

病变密度较均匀者17 例,密度不均匀者8 例。

密度不均匀表现为病灶内有不规则空腔、蜂窝状影及支气管气像影。

病灶边缘模糊或部分模糊者16 例,边缘较清晰者9 例。

其中6 例病灶紧靠斜裂或水平裂胸膜呈边缘平直。

病灶边缘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13 例,轻度分叶2 例,19 例病灶周围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改变,即局部小血管充血征。

13 例出现“晕征”。

有11 例病灶附近或其他肺野散在分布炎症病灶影。

病灶邻近胸膜反应性增厚者8 例,其中叶间胸膜增厚3 例,侧胸壁胸膜增厚5 例。

3 例CT 增强扫描见病灶明显强化。

3 例合并有陈旧性肺结核。

肺门林及纵隔淋巴结未见肿大。

随访复查: 经系统抗炎治疗后,11 例病灶完全吸收,9 例病灶大部分吸收, 病变局部留少许索条影5 例,1 例支气管镜检查见局部充血水肿,未见肿瘤细胞。

球形肺炎X线、CT诊断分析(附30例报告)

球形肺炎X线、CT诊断分析(附30例报告)

球形肺炎X线、CT诊断分析(附30例报告)
殷为民;郭仁巧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
【年(卷),期】2005(025)006
【摘要】球形肺炎临床相对于肺周围型肺癌少见,本文收集30例临床手术、X线或穿刺证实球形肺炎的影像资料,分析其形成的影像学基础的病理机制,讨论球形肺炎X线、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得出结论,球形肺炎影像形成相对具有特异性。

以病理改变为基础,X线、CT影像特点作依据,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球形肺炎的诊断准确率。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殷为民;郭仁巧
【作者单位】224006,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相关文献】
1.球形肺炎的临床X线诊断分析(附35例报告) [J], 许秀茂
2.球形肺炎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附7例报告) [J], 王秀阁
3.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诊断分析(附26例报告) [J], 刘开世;王永宏;朱志敏;鱼永卫;贺淑禹
4.球形肺炎的X线、CT诊断分析 [J], 杜维健;王峰
5.球形肺炎的X线平片和CT诊断分析 [J], 王世震;向汉生;邹杰;张东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球形肺炎

球形肺炎

球形肺炎球形肺炎是指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团块状的渗出性炎性病变,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以细菌性多见。

其病变过程肺结构没有造成损坏、坏死,有别于机化性肺炎、炎性假瘤和球形肺不张,区别在于前者经抗炎治疗可以完全吸收或基本吸收,仅遗留少许索条影,而后者抗炎治疗无效。

球形肺炎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文献报道可能为:(1)肺炎渗出物沿肺泡孔向周围扩散;(2)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吸收过程中的一种表现;(3)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的发展过程受到限制而形成。

球形肺炎的发病年龄偏大,炎性中毒症状不典型,又有痰中带血,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且与肺癌有重叠;影像学表现团块状影,因此,初诊误诊率较高,给临床施治造成困难。

主要应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X线胸部平片能显示大部分病变,但对病变基本细节和周围结构(伴随改变)显示不如CT。

球形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1)病变形态:名曰球形肺炎,而少见呈圆球形,多为以胸膜为基底的方形、楔形或三角锥形。

而周围型肺癌多为类圆形。

以胸膜为基底,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边缘或呈类方形征(图1~3)(2)球形肺炎病灶边缘大多模糊,可伴有较多均匀分布的长且柔软的毛刺(图1a、图1b、图2 ),周围型肺癌常因肿瘤浸润性生长,瘤间质反应形成不均匀分布的细短毛刺。

(3)胸膜增厚:以胸膜为基底的绝大多数病灶局部和周围胸膜炎性反应性均匀增厚,无明显结节,且与非增厚胸膜界限清楚(图1c、图1d);无明显胸膜腔积液亦是球形肺炎的特征之一。

球形肺炎所致胸膜增厚范围大于病灶直径,抗炎治疗后胸膜增厚消失,很少遗留有胸膜增厚。

(4)球形肺炎病灶肺门侧多条增粗扭曲血管,但无僵直及牵拉(图1a、图1b、图2 )。

有别于肺癌造成的血管集中征,肺血管被牵拉僵直,向肿瘤移位(图4 )。

(5)球形肺炎病变所属段及亚段支气管均匀性增厚,而无明显狭窄,同级支气管在CT上显示率明显强于非病变区支气管(图5 )。

15例球形肺炎影像学诊断

15例球形肺炎影像学诊断

小或消失 。 球形肺炎实质上是 急、 性非特异性肺炎 的一种表 慢
现形式 。因球形肺炎是 一种肺 部炎症 ,在 x 线表现上具有炎
症特征①在临床症状上 , 形肺 炎病人可有发热 、 验血常规 球 检
白细胞总数升高 :②球形肺 炎的病灶密度偏低 ,C T值稍低于 软组织密度 , 增强后病灶 中央可 见规则、界面清晰的无强化区 I;③ 病灶 中央密度 高,边缘 密度 低,显示 晕圈状 改变;④部 】 分病灶密度不均匀 ,可有不规则透亮影 ,支气管充气 征。⑤球
而 肺癌增强后如为不均匀 强化 ,强化 与非 强化 区分界不清、不
规 则 。此 点 说 明肺 部 球 形 病变 C 增 强 的 重 要 性 虽接触面广 , 胸膜 外仍 可见透亮 线: 果附近 胸 但 如 膜 增厚广泛 ,亦提示为炎症 。肺癌贴近胸膜面广时 , 往 已侵 往 犯 胸壁而看不到胸膜 外透 亮线 :附近 胸膜 改变局限,胸膜凹陷 征常见 。 ( )支气管充气征在球形肺炎 中支气 管影较 多,管 5 腔略有扩张 ,管壁规则 。而肺癌支气管影较少 ,管腔一般不扩
21 0 0年 4月第 1 9卷第 0 期 8
豆 根 、生 石 决 明等 。
23 中 药 .
C ia a hC r hn He t ae

经验交流 ・
患机体免疫力 。中医辨证施治 ,作用 虽慢 ,但毒副 作用 也相对
较 少 。如果把 中、西 医疗法 结合起来 ,则 能提 高疗 效,降低风 险。化疗前 ,中医治疗 以祛瘀 、清血 、扶正等一系列 中药有 效
素排出体外 。化疗时 ,应滋 阴补 肾、扶正培本 为主 ,减 轻化疗 的毒副反应 ,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而且 ,中药还可 以巩 固化

球形肺炎18例X线、CT表现回顾性分析

球形肺炎18例X线、CT表现回顾性分析

球形肺炎18例X线、CT表现回顾性分析
郭双玺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1(032)011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球形肺炎的X线、CT表现。

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为球形肺炎的患者18例,对其X线与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球形肺炎X线、CT表现为球形团块或类球形致密影,大小约为1.3~8.6 cm,多偏于肺野外带,密度不均11例,3例内见空气支气管征和小空洞,病灶边缘模糊7例,4例见病灶边缘小毛刺,4例病灶见分叶状。

结论:胸部X线平片、CT扫描动态观察球形肺炎,对球形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是观察疗效的客观
依据。

【总页数】2页(P2182-2183)
【作者】郭双玺
【作者单位】陕西省府谷县人民医院影像科,陕西府谷719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5.2
【相关文献】
1.球形肺炎、炎性假瘤46例的X线、CT表现回顾性分析 [J], 王成文;张晓梅
2.球形肺炎18例X线、CT表现回顾性分析 [J], 郭双玺
3.脊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附102例X线、CT、MR回顾性分析) [J], 董明德
4.脊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附102例X线、CT、MR回顾性分析) [J], 董明德
5.球形肺炎、炎性假瘤46例的X线、CT表现回顾性分析 [J], 王成文;张晓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5例球形肺炎的CT诊断及形态分析

45例球形肺炎的CT诊断及形态分析

45例球形肺炎的CT诊断及形态分析球形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前者多见,常为肺炎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因其影像学上表现为球形或类球形,而称为球形肺炎。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肺部球形病灶病例,男性29,女性16例,年龄30岁-65岁,临床表现:咳、咳痰血、发热及胸痛,两例无明显症状。

1.2检查方法行CT平扫,其中10例患者行HRCT扫描,24例行CT增强扫描,在应用抗生素后及随诊观察,病灶缩小或消失。

2 CT表现2.1好发部位双肺上叶背侧及下叶。

2.2病变大小病变直径在2cm-6cm之间,最大直径8cm。

2.3病变形态:病变多呈球形或类球形,部分可呈楔形,边缘不规则,病变多位于肺野外围,可与胸膜相连,2.4病变密度球形肺炎以不均匀密度为多,偶见空洞,增强可以均匀强化,内可见支气管影,部分病灶增强后中央可见一界面清楚规则的非强化区,部分可见中央密度高,外围可见带状低密度影。

2.5病变边缘球形肺炎边缘模糊的多,清晰的少,可见长毛刺,位于肺野外围的可有胸膜牵拉。

2.6病变周围情况病变与肺门之间可有多条增粗的血管影相连,病变周围可有异常增粗的血管影,早期病变周围有小片状浸润影,晚期周围有条索影。

2.7胸膜改变球形肺炎中多数邻近胸膜呈广泛均匀性增厚,但无局限结节,病灶呈广底贴近胸膜,病灶与胸膜之间可见透亮线,部分不贴近胸膜的病灶可见胸膜凹陷征。

2.8淋巴结球形肺炎淋巴结不肿大,可见小淋巴结。

2.9随诊观察 2-5个月病变完全吸收。

3 总结球形肺炎CT平扫确诊较困难,多与周围型肺癌、肺内良性节结及结核球相见别。

3.1与周围型肺癌相见别1球形肺炎边缘毛糙,可见长毛刺和锯齿样改变,且模糊,有时可见低密度影,反应病变急性渗出性改变,肺癌毛刺短,边缘不模糊,有分叶,少见低密度影。

2球形肺炎增强后病灶中央可见规则且界面清晰的无强化区,反应了炎性坏死的特点,此征少见于肺癌,可具有特征性。

而且肺癌增强后如为不均匀强化,强化与非强化界限不清,不规则。

各种类型肺炎特点及病原体分析总结

各种类型肺炎特点及病原体分析总结

各种类型肺炎特点及病原体分析总结病原学诊断1.4.1微生物标本检测应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同时进行常规血培养和呼吸道标本的病原学检查(痰涂片及痰培养)。

凡合并胸腔积液并能够进行穿刺者,均应进行胸水病原检测,插管患者可进行抽吸物培养。

目前细菌学的标准为呼吸道分泌物细菌计数>10^5CFU/mL,肺泡灌洗液>10^4CFU/mL及防污染毛刷>10^3CFU/mL即可判定阳性结果。

1.4.1.1痰标本要求①采集:尽量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

嘱患者先行漱口,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

无痰患者检查分枝杆菌和肺孢子菌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人导痰。

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晨痰标本。

②送检:尽快送检,不得超过2h。

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保存,保存的标本应在24h内处理。

③实验室处理:挑取脓性部分涂片作G染色,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多核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二者比例<1:2.5)。

1.4.1.2血培养标本要求①采集:尽量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避免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

以正在畏寒、寒颤前0.5h为佳或停用抗菌药物24h后。

每例患者采血2次/d,间隔0.5~1h;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

采血量要足够,培养基与血液之比10:l为宜。

②送检:采血后应立即送检(最好2h之内),室温下保存标本。

血培养出现阳性结果即考虑有临床意义(除外污染)。

1.4.1.3肺泡灌洗对于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用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涂片、培养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对于厌氧菌、肺孢子菌,采用支气管BALF标本进行检查的阳性率可能更高。

1.4.1.4病毒分离从呼吸道样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为流感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

在流感流行季节,对于流感样病例快速抗原诊断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阴性的患者建议也做病毒分离。

1.4.1.5肺炎支原体(MP)分离培养法MP细胞分离培养法一直被认为是MP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细胞培养法临床已基本不用,多为科研及回顾性诊断。

球形肺炎22例临床误诊分析

球形肺炎22例临床误诊分析

球形肺炎22例临床误诊分析球形肺炎临床上较少见,因其X线表现较特殊,极易误诊。

现收集我院近几年被误诊的球形肺炎22例,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17~62岁,平均43岁。

病程在2~4周。

临床表现发热15例,胸痛12例,咳黄脓痰9例,咳白痰8例,痰中带血10例,气短3例,肺部湿啰音6例。

1.1 X线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胸部X线和CT检查,均表现为单发圆形或类圆形阴影。

其中病灶位于右肺14例、左肺8例;中下肺16例、上肺6例;圆形病灶8例、类圆形14例;最大直径6.0 cm×5.8 cm、最小直径2.0 cm×2.3 cm;密度均匀者15例、不均匀7例;均无钙化影,其中有含气支气管影6例;边缘清楚者9例、部分清楚者13例,有粗长毛刺者16例,呈“局部充血”,均无卫星灶;胸膜肥厚、粘连者7例,有胸水者5例。

CT显示中等密度的球形阴影,其内有小点状密度减低区,其中5例边缘模糊,6例有浅分叶,长毛刺,5例显示病灶两侧缘呈刀切样垂直于胸膜的平直边缘。

1.2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0×10.9/L者18例,中性粒细胞≥0.70者16例,血沉增快6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例,4例为病灶所在肺段支气管腔充血、水肿或有脓性分泌物。

22例痰均未检出抗酸杆菌和异形细胞,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炎症。

2 结果本组误诊为肺癌13例,肺结核球6例,肺炎性假瘤3例。

所有病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复查,12例在2周内完全吸收;8例在4周内完全吸收;2例延迟至8~10周吸收,留有少许条索状阴影。

此2例随访2年,复查胸部X线病灶无复发。

3 讨论3.1 发病机制球形肺炎是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肺部渗出性炎症,病变常局限于肺亚段或次亚段,不跨越中间裂,其外形呈球形或椭圆形,易误诊为肺癌或其他球形病变。

其球形状态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文献报告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痰栓嵌塞相应的支气管导致阻塞性炎症与肺不张[1];(2)病原体的种类、毒力、数量、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生素的早期应用,都可能参与球形肺炎的形成[2];(3)肺泡内炎性渗出物通过肺泡间孔向上下、左右、前后均匀扩散,形成各径线大致相等的炎性病灶[3];(4)大叶性或节段性肺炎通过周围肺泡间孔向心性吸收形成球形[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流感病毒感染 为 1 4例 ( 7 3 . 7 %) , 混合病毒感染 为 8例 ( 4 2 . 1 %) 。结论 春 季发生 的球 形肺 炎治疗上不 能
单 纯的依据传统的球形肺炎病原体进行经验性抗 感染治疗 , 切不要忽 略呼吸道病毒的感染 。
球形 肺 炎为肺 部 感 染 的一 种 , 主要 表 现 为 球 形
d o i : 1 0. 3 9 6 9 /i . i s s n . 1 0 0 9—6 6 6 3 . 2 01 5. 0 8 . 0 5 4
病毒 1 例( 5 . 3 %) 。( 见图1 ) 。
- 构成比 ( %)

/ /


/ /
- Jl I



_


_
_




一 /
作者单位 : 1 3 0 0 0 0 吉林 长春 , 吉林大学第二 医院呼吸 内科
图 1 春季球 形肺炎病原 学中病毒 的构成 比
通信作者 : 杨俊玲 , E — m a i l : j u n l i n g @j l u . e d u . c n
临床肺科杂志 2 0 1 5年 8 月 第2 0卷第 8 期
了2 0 1 4年 3月 1日 一2 0 1 4年 5月 3 1日的 1 9例 球
形肺 炎 患者 的病 原 学 特 点 , 旨在 提 高 临床 医师 对 春 季球 形肺 炎 病原 学 的认识 。
资料 与方 法

扩散法对分离培养出的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 验 , 并 用 稀释 法测 定 MI C值 , 按照 N C C L S推 荐 的标 准 , 对 分 离培 养 出 的细 菌 的 MI C值 判 定 为 敏 感 ( S ) 、 中介 ( I ) 和耐药 ( R) 。 2 . 非典型病原体及病 毒检测 于患者就诊 的 2 4 h内抽 取静 脉血 3 m l , 离心 后 留取血 清 , 采用 间 接 免疫荧 光 法检 测 1 1种呼 吸道感 染病 原 体 I g M抗 体 。 I g M 抗 体是 机体 受 到抗 原 刺 激 后 最 早 产 生 的抗 体 , 提示新 近 发生感 染 。
春 季球 形肺 炎 患 者 病 原 学 的构 成 比 共 有 1 8例病 原 学检 测 阳性 ,阳性 率 9 4 . 7 % 。其 中 病 毒

抗体 阳性 有 1 7例 ( 8 9 . 5 %) , 非 典 型 病 原 体 抗 体 阳 性 为 9例 ( 4 7 . 4 %) , 细菌 为 1例 ( 5 . 3 %) 。 二、 春季 球形肺 炎病 原 学 中病 毒 的构 成 比 球 形肺 炎 中 流 感 病 毒 抗 体 阳性 有 1 4例 ( 7 3 . 7 %) , 埃 可 病毒 9例 ( 5 0 %) , 合 胞 病 毒 3例 ( 1 5 . 8 %) , 副 流 感病 毒 3例 ( 1 5 . 8 %) , 腺 病 毒 3例 ( 1 5 . 8 %) , 柯 萨 奇 病毒 2例 ( 1 0 . 5 %) , 疱 疹 病毒 1例 ( 5 . 3 %) , 风 疹
1 5 2 6
临床 肺科 杂 志
2 0 1 5年 8月 第 2 0卷第 8期
1 9例 球 形 肺 炎 的病 原 学 分析
张海 宁 张庆华
【 摘要 】 目的
吴艳
张晴
杨俊玲
分析春季球形肺炎病原体 的构 成 , 为春季 球形肺 炎 的治疗提供 重要 临床依 据。方法
留取 患者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1 1种呼吸道感染病 原体 I g M抗体 。结果 1 9例球形 肺炎 患者病 原 体 检测 , 病毒抗体 阳性为 1 7例 ( 8 9 . 5 %) , 非典 型病 原体 抗体 阳性为 9例 ( 4 7 . 4 %) , 细菌为 1例 ( 5 . 3 %) 。其
三、 春季 球形 肺 炎混合 感 染 1 8例病 原 体 阳性 的病 例 中 , 发现 混合 感染 的有 1 0例 ( 5 2 . 6 %) , 混 合 感染 的病原 体 中 至少 有 一 种 是 病 毒 。其 中 , 流 感 病 毒合 并肺 炎 支原 体感染 6例 , 合 并 嗜肺 军 团菌 感 染 3例 , 合并 肺炎 克雷 伯杆 菌感 染 1例 , 其 中两 种 及 两 种 以上 病毒 混合 感染 为 8例 ( 4 2 . 1 %) 。
色脓性痰 , 可伴有胸痛 ; ② 出现高热 ; ③ 查体 出现 肺实变体征和( 或) 湿性哕音 ; ④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 数 >1 0×1 0 / L或 < 4×1 0 / L , 可伴 有 核 左移 ; ⑤ 胸 部C T示病灶呈球形或类 圆形 高密度影 , 好发 于背 侧近 胸膜 处 , 密度 可 不 均 匀 , 多 以 中心 区 密度 高 , 周 边多 呈磨 玻 璃 状 影 , 密 度 较 低 。⑥ 排 除肺 结 核 、 肺 部 肿瘤 、 结节 病 、 肺不张 、 肺栓塞、 肺血管炎等疾病。 以上第 5 、 6项加前 4项 中 的任 意 1项 , 球 形 肺 炎 的 临 床诊 断 即可确 立 。 三、 病 原学检 测 1 . 细菌 学检 测 将 患者合 格 的痰标 本 接种 于血 平板 、 巧克力琼脂 和麦康凯琼脂上 , 置于 3 5  ̄ C 培养 箱 内培养 2 4 h 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 应用 K - B纸 片
结 一∞来自果 、临床 资料
2 0 1 4年 3月 1日至 2 0 1 4年 5月
3 1日人住 我 院呼 吸 内科 被 诊 断 为球 形 肺 炎 患 者 l 9 例, 男 3例 、 女 1 6例 , 年龄 为 2 4—8 1岁 、 平均 3 7岁 , 其 中青 年 人所 占比例为 7 9 %。 二、 临床 诊 断 标 准 ① 近期 出现 的咳 嗽 、 支 气 管分 泌物 增 多或原 有 呼 吸道 症 状 加 重 , 并 且 出 现 黄
或类 圆形 阴影 , 有 关 研 究 表 明球 形 肺 炎 与 社 区获 得
性肺 炎 的 常见病 原体 以肺 炎链 球菌 最 为常见 。近些 年来 由于病 原体 流行 病学 的不 断改 变 , 以及对 病 毒 、 非典 型病 原 体 的深 入 了解 和检 测 方 法 的不 断 改进 , 球 形肺 炎 的病原 体构 成谱 有 了显著 变 化 。本 文 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