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_我们的呼吸2课件_青岛版
2024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空气《让空气更清新》优质课件

2.11 让空气更清新
第二单元 空气
目
CONTENTS
录
01. 课前引入
02. 新课讲解
03. 课程小结
04. 拓展活动
2
1 课前引入
3
课前引入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优美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呼吸清 新的空气。怎样才能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
18
活动三: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人们采取了哪 些措施?
12
3 课程小结
13
4 拓展活动
14
做一做:怎样让自己家中的空气更清新?
15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6
谢谢观看 !
2024/1/20
17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课是小学中的一门有趣的副课,其中的科学实验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科学实验包含的内 容很多,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就说说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一、备课方面 虽然小学科学不是主课,但是老师应该对小学科学实验充分重视,在备课方面要精心准备。确定好教学内容和 方向,明确教学目的,对一学期的科学实验都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二、学生准备工作 有的实验课是实验室里本来就有现成的工具可以使用的,但是有的实验课是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工具的,老 师应该在上课前,让学生们准备好相关实验工具,并提前预习实验内容。 三、提升学生兴趣 小学生刚开始对科学实验课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孩子们年纪比较小,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对科学实验失去兴趣。 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动手做科学实验,并及时予以一定的奖励。 四、教学方式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有的是让学生一个个的操作过关,有的是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然后互相 合作完成实验。不管什么教学方式,一定要学生们写下详细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考核方面 小学科学实验一般不做考试要求,但是老师们可以自己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做实验的态度、实验操作过 程、实验结果进行评分,作为小学生的平时成绩,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重视。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呼吸》课件

(五年级)
活动导入:体验呼吸的重要性
1、请大家作端正,闭上眼睛,听口令,吸— —呼——吸——呼,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吸吗?
2、请全体学生像游泳时练憋气那样,吸上一 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同时,教师读秒,请学 生自己记时。练习三次,看全班憋气时间最长 的同学可以多长时间不喘气。
活动1:实验探究吸入与呼出气体的不同
•大雾天气
• 气象和医学专家提醒:
• 尽量不要在雾中活动或进行体育锻炼,雾浓时要 戴上口罩,以避免雾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呼吸吸入 体内而影响身体健康。
打扫教室前要先洒水并定期消毒
•灰尘不易飞扬 环境更清新
讨论提纲
1、我们吸入与呼出的气体相同吗? 2、怎样收集吸入与呼出的气体? 3、用什么办法证明两瓶气体的不同? 资料卡1:排水集气法(图片) 资料卡2、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特性
活动2:呼吸系统的组成
• 问题:人体有哪些呼吸器官呢?它们 分别在人体的那个部位?
呼吸意义总结
•
人在吸气时,把外部的空气吸入肺,其中的氧 气被肺泡周围的血液送到全身,这些氧气与人体 消化吸收的养料发生反应,产生人体需要的能量, 人体在消耗能量的同时产生一种废气——二氧化 碳,这些二氧化碳又被血液送回肺,然后由肺排 出,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就少了,而二氧化碳 增多了。
活动3:如何保护我们的呼指出:
• 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正越来越多地困扰中国儿童,其中被 动吸烟是导致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随地吐痰
传染疾病
• 警示语:
• 痰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呼吸道传染病,象流 行性感冒、肺结核、气管炎、肺炎、麻疹、百日咳及白喉等的 病原体,均通过痰液进行传播,
五下第一单元《2.我们的呼吸》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课时备课设计
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已知:
附实验备课:
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必做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分析:本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呼吸过程,人体吸收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氧气能支持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氧气含量越少,燃烧越微弱,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石灰水越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少,石灰水浑浊越少,然后通过在空气中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燃烧的不同现象而认识到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
正确地收集呼出气体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方案一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火柴、水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分别在两个集气瓶上贴上标签1号、2号
3.用1号集气瓶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取一只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移开玻璃片。
把玻璃管一端伸入集气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玻璃管另一端向瓶内呼气,待集气瓶中的水全部排出后,在水面下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4.把装有呼出气体的1号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伸入瓶内,观察现象(一)
5.把燃着的火柴伸入装有空气的2号集气瓶中,观察现象(二)
6.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7.整理实验器材。
方案二
实验器材: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玻璃管(或吸管)、打气筒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用打气简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3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4.记录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5.整理实验器材。
青岛版五六年级科学必做实验

青岛版五六年级科学必做实验五年级上册声⾳的产⽣(必做实验)课题名称:7.声⾳的产⽣实验名称:声⾳的产⽣(必做实验)实验⽬的:通过实验探究声⾳产⽣的原因。
实验器材:去掉盒盖的空纸盒、橡⽪筋、⼩⿎、塑料⼩球、⾳叉、⽔槽、烧杯、⽔、⽓球等。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品是否齐全。
2.把橡⽪筋紧绷在去掉盒盖的空纸盒上,⽤⼿随意拨动橡⽪筋,使它发出声⾳,观察现象。
3.在⼩⿎⿎⾯上放⼀部分塑料⼩球,⽤⿎槌把⿎敲响,观察现象。
4.安装好⾳叉,⽤槌敲击⾳叉,观察现象;敲击⾳叉后⽤⼿去握住⾳叉,感受⼀下;再次敲击⾳叉后,⽤⾳叉接触⽔⾯,观察现象。
5.将⽓球吹满⽓,突然松⼿,观察现象;再把⽓球吹满⽓,松⼿时,⽤⼿捏住⽓球⼝的⼀半,感受⼀下。
6.得出实验结论。
7.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1.拨动空盒上的⽪筋,发出声⾳,⽪筋在抖动。
2.⿎槌敲⿎,发出声⾳,⿎⾯振动,塑料⼩球上下跳动。
3.敲击⾳叉后发出声⾳,⾳叉在振动⽤⼿握住⾳叉,有发⿇的感觉;⾳叉接触⽔⾯,有⽔珠溅起。
4.吹满⽓的⽓球,松⼿时有声⾳,⽓球⼝在振动。
实验结论:声⾳是有物体振动产⽣的。
说明:1.橡⽪筋要绷紧。
2.严禁将⾳叉碰击在⽔槽上,防⽌打碎⽔槽。
实验答疑:怎样全⾯理解声⾳是由振动产⽣的?我们能⽤典型材料发出声⾳,看到它在振动。
⼀般可⽤三种形态来分析。
固体:⾳叉被敲响后,⾳叉发⾳,⼿感在振动;⼿敲⿎和锣会感到振动。
⽓体:⽤吹满⽓的⼩球,松⼿是有声⾳,这时看到⽓球⼝振动;嘴吹⼩瓶,会听到声⾳,也能看瓶内⼩塑料泡沫在振动。
探究⾦属的特点课题名称:17.⾦属实验名称:探究⾦属的特点(必做实验)实验⽬的:通过实验探究⾦属的特点。
实验器材:铜铁铝等⾦属、锤⼦、放⼤镜、⼩⼑、镊⼦、⽕柴、酒精灯、电池盒、电池、导线、灯座、⼩灯泡、⼩开关、杯⼦、热⽔、⽊条、粗铁丝、粗铜丝、陶瓷。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品是否齐全。
2.⽤镊⼦夹住⾦属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烧,看⾦属是否易燃烧。
3.⽤锤⼦敲⾦属,⽤⼩⼑刻划⾦属,⽤⾦属断⾯切割纸⽚,研究它们的软硬锋利程度以及是否变形。
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 青岛版

1、食物到哪里去了【实验名称】: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目的】: 1、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2、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实验认识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实验材料】:试管两支、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
【实验过程】: 1、分别向两支试管倒入少量稀淀粉液。
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在约40℃的温水中。
2、过一会儿,分别向两只试管滴入2—3滴稀释的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液呈蓝色。
【实验分析】: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液变蓝。
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2、我们的呼吸方法一:【实验名称】: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实验目的】:1、知道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相同的。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不助燃。
【实验材料】: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水、火柴。
【实验过程】: 1、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取一只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
把胶管一端深入广口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胶管的另一端向瓶内呼气。
待瓶中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
口向上放在桌子上。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你看到什么现象?【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实验结论】: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相同。
吸进的是空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二:【实验名称】: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实验目的】:1、知道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相同的。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不助燃。
【实验材料】: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玻璃管、打气筒。
【实验过程】:1、用打气筒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2、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1《食物到哪里去了》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
肝脏产生胆汁2、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帮助消化。
3、食物在(胃里)存储被研磨分解,营养成分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经过人体的消化,他们被分解成可供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的材料,同时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1)不挑食,定时定量,(2)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3)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4)饭前便后要洗手,(5)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实验1:唾液对淀粉有没有消化作用【尝试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实验步骤】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40℃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实验结论】唾液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2《我们的呼吸》6.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7.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进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9.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1)不吸烟,(2)不随地吐痰注意环境卫生(3)寒冷的冬天要带口罩(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尝试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实验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 我们的呼吸 练习题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
2.我们的呼吸
一、我的收获
(1)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人呼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取出珍宝
(1)、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C)。
A继续燃烧B燃烧的更旺C熄灭
(2)(A)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官是气体的通道。
A肺B气管C鼻
科学与生活
1.感冒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感冒是由呼吸器官感染引出的一种疾病。
(1)多参加体育锻炼;(2)寒冷的冬天戴口罩。
(3)注意卫生习惯。
2.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在卧室里养花?
因为人体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 ----- --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呼吸》一、教材剖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人体内部的奥密》单元的第2课。
是在“人时时刻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存在”这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领学生经过猜想、实验等一系列研究活动,体验到研究的乐趣,在与同学互相合作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人体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并经过查阅资料、丈量肺活量等实践活动,认识呼吸系统保健等与呼吸相关的问题。
二、学情剖析:学生已经有了必定的科学研究的经历和科学学习基础,也累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呼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进行的身体活动,学生对此有必定的认识,对空气也已经有了必定的认识,但学生还没有系统地认识到呼吸的过程以及呼吸的作用。
三、教课目的: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察看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和假定;能用简单器械做简单的察看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余信息源,会采集资料并剖析整理资料;能对实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剖析。
2.愿意合作沟通;养成仔细察看的学习习惯和尊敬事实的科学态度。
3.知道人的呼吸器官,认识人体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知道常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能够爱惜生命。
四、教课过程:(一)教课准备阶段分组活动资料:水槽、澄清的石灰水、集气瓶、玻璃片、吸管、火柴、气球、软尺,肺活量计,实验纪录表,学生采集相关呼吸器官的资料、图片等。
(二)详细教课过程活动一:我们不呼吸会如何?我们每日都要呼吸。
不呼吸会怎么样?一同来做个游戏好吗?全体起立。
游戏规则:吸一口气,憋住不呼,看看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
坚持不住的同学请坐下。
方才是什么感觉?假如再憋下去会怎么样?是的,没有人能在停止呼吸后存活很长时间,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
那呼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研究“我们的呼吸”。
(板书课题)活动二:研究吸入与呼出气体的不同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呼吸,那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同样吗?同学们经过看书等多种门路都认识到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想不想自己试一试看一看究竟有什么不同样?我们今日就来当次科学家来考证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 吸进的气体氧气多、二氧化碳少,呼出的 气体二氧化碳多、氧气少
第一单元 人体内部的秘密 2.我们的呼吸
排水集气法:取一只集气瓶,装满水,用盖玻片盖 严,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盖玻片移开瓶口。把玻 璃管一端深入集气瓶口下,用手扶住瓶子,从玻璃 管另一端向瓶内呼气。待瓶中充满气体后,在水中 用盖玻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瓶 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 燃烧的火柴伸进集气瓶内立即熄灭,说明 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