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注给药法输注过程中一些因素对疗效影响探讨

合集下载

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常见问题及分析

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常见问题及分析

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常见问题及分析摘要为分析临床静脉输液配置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为临床合理配置静脉输液提供参考。

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相关关键字,查询有关静脉输液配置的相关文章。

同时查阅相关门/急诊处方审核记录、住院药房医嘱审核记录、临床药师查房记录、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等,对其中不合理的静脉输液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静脉注射药物在配置过程中,主要存在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伍禁忌、药物配置浓度过高、药物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输液配置器具选择不当、输液配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结论: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药物手册等法定文件的要求去做,现配现用,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静脉输液;配置;配伍;问题;分析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可显著提高血药浓度,进而提高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输液配置不当就可能导致药物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溶液微粒超标、热原超标、pH值改变、药物发生沉淀和变色、生成新的化学物质等,从而导致过敏、休克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危及患者生命。

本文收集了国内文献报道及临床输液配置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对临床合理配置静脉输液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以“输液”、“配伍”、“溶媒”、“配置”及各种药品的通用名称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献,收集静脉输液配置的相关文章,同时查阅相关门/急诊处方审核记录、住院药房医嘱审核记录、临床药师查房记录、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等,对其中不合理的静脉输液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存在问题归纳如下:2.1 溶媒选择不当静脉注射用药物溶媒选择不当是临床输液配置较易出现的问题,笔者将注射用抗菌药物、其它常用化学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在此方面出现的问题分别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见表1、表2、表3。

2.2 药物配伍禁忌临床上因治疗方便经常将2种或2种以上药物混在同一溶媒中使用,有些药物虽然分在不同溶媒中但输液时同经一条输液管,结果使混合后的药物发生理化变化,导致输液出现微粒增加、热原增加、变色、浑浊、沉淀等现象,本文总结我院临床曾出现及文献报道的药物配伍禁忌,结果见表4。

临床静脉给药中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临床静脉给药中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接 最重要的指 标之一 ,针对影响安全用药 的因素如处理医嘱 、药品的保 管 、配置及静脉给 药方法制定相应 的 对策,不断提 高护士 安全有 效用 药意识 ,严格遵守用药原 则,才能保证 临床静 脉给药更加安全有效 。
【 关键词 】静脉 给药 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9 9 6. 3
1 静脉给药 中用药安全 的影 响因素
1 . 1药品的保管 药 品的合理保 管是保 证药 品质量
1 . 不遵 循 用药原 则 遵循 用 药原则 是使药物 发 .2 3 挥疗效 的必 要保 障 ,由于 个别护士缺 乏责任心 ,缺
乏用药安全意识 及药物相 关知识 ,对 药物 的特性 、
使 用范围、毒 副作 用等 了解 不够 ,未按照 药物使 用 要求合理 用药 ,从而影响药效 ,甚至 引起不 良反应 。 临床 上常见于 :()配制 后放置时 间过长 :药物使 1
1 静脉给药方法 . 4
维普资讯
中华临床 医 学杂 志 ,20 0 7年 1 ,第 8卷 ,第 1 期 0月 0
1. . 1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导致用药错误 4
使
时应检查 药物 的有效期 及包装 质量 。配药必须用原 包装瓶 ,不应 使用替代 瓶、分装瓶 。配药 时不得将
维普资讯
3 2

论著 ・
临床静脉给药中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陈 晶
【 摘要】静脉给 药是 临床 医疗 工作 中的重要 内容之 一,正确及时的给 药措施 可以挽救 病人 的生命 ,促进
病人的康复;给 药误 差必将会给 病人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安全 安全给 药是护理安全 最直
如 生物制剂 应置冰箱 冷藏等 。药房要对病房 的备 用 药定期进行检 查更换 ,以保证药物 的质量及有效期 。

静脉给药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静脉给药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静脉给药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静脉给药;问题;对策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是目前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静脉给药具有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点,是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1]。

静脉给药过程中发生差错也较危险,它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如何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做到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都是至关重要的。

现将实施静脉给药时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 存在的问题1.1 静脉给药中的差错静脉给药输液过程中差错缺陷原因很多,如:护士岗位职责未落实到位,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未严格执行有关的护理制度,护士对药物知识欠缺,药物知识更新与临床使用不同步,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责任心、心理定势等因素,导致时常有差错发生,偶尔造成严重后果[2]。

1.2 药物配制过早护理工作紧张、忙碌且工作量大,部分护士为了完成当班的护理工作,一有空隙就过早地把药物加入到输液瓶内,使配好的药液放置时间过长,药物易产生分解,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大,同时还破坏了药品的密闭状态,增加了细菌的繁殖机会。

1.3 药物配伍不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注射液在无配伍禁忌的条件下,混合静脉滴注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护士只习惯于将药物配伍后是否发生浑浊、沉淀、变色作为配伍禁忌的指标,但不少药物配伍后发生的理化改变及药理改变并不引起外观的变化,如不注意就会影响疗效,且会增加不良反应。

1.4 用药量不足用注射器抽吸瓶内药液时未掌握要点,药瓶内残留药液较多;前一瓶液体未输完就接上另一瓶液体;如青霉素的一次常用量800万U,丢失量为11.67%,而儿童在用药过程中的丢失量占的比例会更大,使进入机体内的药液不能达到要求用量,影响了治疗效果,造成了药物浪费,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5 使用不恰当的溶媒很多药物都配有专用溶媒,且对加入的液体有严格规定,如盐酸阿霉素配置时,应先加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使用;有的护士不用专用溶媒溶解,直接抽取输液瓶内液体溶解,这样易引起药物理化性质以及pH值的改变,使药物的溶解度降低,甚至出现微粒性的输液反应[3]。

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是最基本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静脉输液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存在一定风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输液环境布局不合理,药物的运输、保存不科学,对新药的配伍禁忌不熟悉,护理人员本身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违反无菌操作原则,输液过程中没有加强巡视,忽略和患者的沟通和健康教育,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够完善等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针对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得到不断完善,让患者以最佳的用药方法,达到最满意的治疗目的。

【关键词】静脉输液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

如不加强安全管理,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静脉输液安全防护的认识,对每个环节都严格管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提高输液质量,保障病人输液安全。

1 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1 配药环境问题:静脉药物配置环境不合理,治疗室和处置间、污染区相距较近,人员流动频繁,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药物污染。

1.2 药物方面问题1.2.1药品运输及本身问题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瓶与瓶之间存在碰撞、挤压,致瓶身裂痕和瓶口松动,细菌侵入药瓶或安瓿产生致热源,最终导致析出大量不溶性微粒。

1.2.2 使用溶媒的选择问题正确选用溶媒是保持药效的重要环节,如果选择的溶媒pH值不符合药物pH值的稳定范围,就会降低药物的疗效,而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1.2.3加药过程中微粒污染问题各种操作产生的大量微粒进入人体,易导致急性反应或潜在危险,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热源反应、静脉炎等。

1.2.4多种药物配伍问题临床不合理的配伍用药可造成药效降低,毒性反应增加等,增加了药品之间配伍禁忌的几率。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常见问题及差错分析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常见问题及差错分析
dr ra to s nd n e s t s c i o lnia i f in. e ho Th o gh e dig he r g n tu to s n c ns li l t o rlv n ug e c in a icra e he e urt f c i c l nuso M t ds y r u ra n t d u isr c in a d o u t ng os f e e a t
( .6 )医 嘱 录 入错 误 6组 (. 4 ) 35% , 07 % 。
2 2 分 析
配 伍 禁 忌 : 宜 的 药 物 联 用 可 增 加 疗 效 , 低 毒 副 作 用 。 临 适 降 但
床 上为治疗 方便常将 2种或 2种 以上药物 混在同一溶 剂中使用 ,
使 混合后 的药物理化性 质发生改 变 , 致输液 出现沉淀 、 浊 、 导 浑 变 色 、 晶 等 。 此 , 避 免 同 瓶 ( ) 同一 注 射 器 中使 用 不 同 药 物 , 结 因 应 袋 、 分 开输 注 也 应 注 意 冲 管 或更 换 输 液 器 。 组 方 氨 茶 碱 0 15g 如 . 2 +尼 可 刹 米 1 15g+ % 葡 萄 糖 注 射 液 2 0m 。 茶 碱 能 舒 张 支 气 管 . 2 5 5 L 氨 平 滑 肌 , 疗 支 气 管 哮 喘 , 水 溶 液 呈 碱 性 , 置 空 气 中 即 逐 渐 吸 治 其 露 收 二 氧 化 碳 而 析 出茶 碱 , 溶 液 呈 现 浑 浊 ; 可 刹 米 结 构 上 为 烟 酰 使 尼 胺 的 衍 生 物 , 碱 类 物 质 加 热 可 水 解 , 脱 去 乙 二 胺 基 生 成 烟 酸 遇 并
Ma c 2 1 nd ttsial an l z d he r h. 01 a sa itc ly ay e t un e s n b e n . r a o a l o es Res ls Th e a nain o n t t he ra in l r p e ci to s u t e x mi t f u d ha t ir to a d ug r s rp in we e 5 o r 81 g o ps c o n i fr r u ,a c u tng o 0. 6% ,i l dig r g n o a iiiy m p o e c oc o s l e ,i r p r o c n r t n f dr g m p o e d s ,i 2 ncu n d u i c mp tb l ,i r p r h ie f ov nt mp o e c n e tai o u ,i r p r o e m— t o prpe rut o mi itain n ph sca o d r n r er r , t . ncuso o r o e f ad nsrto a d y i in r e e ty ro s e c Co l in Ph r a y n rv n us d xu e ho l b srcl a e e a m c ita e o a mit r s ud e tity dh r d t te u e ,p r a e tc l n t c in a d r g o h r l s ham c u ia i sr to s n d u ma uas u n l.Ph r css i p ra t oe a ma it m o tn rl on x mi i g e a n n pr s rp ins h u d e uly l y d o e c ito s o l b f l p a e fr

静脉输液影响药物剂量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影响药物剂量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影响药物剂量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影响药物剂量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抽取临床抽吸完药液的青霉素密封瓶内的残余液;收集拔针后的输液管内的残余液。

结果:对照组病人青霉素残余液含量为89.1万u;实验组病人青霉素残余液含量为31.2万u,P<0.0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静脉输液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药液丢失现象,进入体内的药物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浓度。

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操作,尽量减少药液的丢失,使实际用量与医嘱用量相符。

【关键词】静脉输液;医嘱用量;实际用量;残余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常用的护理操作,操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必须仔细,谨慎,规范操作,因操作的精细程度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

如果药物溶解不彻底;抽吸不干净;排出液体过多等,这些易忽略的问题,都可能使实际用量少于医嘱用量,影响病人的治疗,造成药物的浪费。

为了尽量避免药物剂量的不足,探讨影响药物剂量的因素,我们做了如下实验。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抽取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本科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

病人均用生理盐水250ml加青霉素800万u静脉输注。

生理盐水为哈尔滨三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青霉素为华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青霉素80万u/支,输液器为山东侨牌集团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为山东威高集团生产的无菌注射器。

1.2 方法。

对照组:收集抽吸完药液的青霉素密封瓶(一般每支冲入溶媒2—3ml),用1ml注射器逐个抽吸密封瓶内的残余液,计算残余液青霉素含量;保存拔针后的输液管,将管内药液排入量杯,测量所得药液量,计算青霉素含量。

实验组:用2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每支青霉素注入生理盐水4ml,待药液充分溶解后,先往瓶内注入空气,倒转密封瓶,当大部分药液抽出后,将针头斜面位于密封瓶瓶塞边缘处,一边转动药瓶,一边继续吸净药液至针头斜面降至瓶塞最底处。

静脉用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及原因分析

静脉用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及原因分析

静脉用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及原因分析静脉用药不合理使用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在治疗患者时过度或不合理地使用静脉注射药物。

静脉用药不合理使用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本文将从不合理使用静脉注射药物的具体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如何有效避免静脉用药不合理使用。

静脉用药不合理使用的具体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1. 非必要的静脉用药:一些医生为了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会过度使用静脉注射药物,而忽视了口服或肌肉注射等其他途径。

有些患者只是出现轻微的头痛或发烧,就被医生给予了静脉用药,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2. 长期的静脉用药:一些患者因为病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医生会长期给予静脉注射药物。

但是长期的静脉用药不仅给患者造成肢体不便,还容易引起局部血管损伤和感染。

3. 高危药物的静脉使用:一些高危药物,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如果经过静脉注射,其毒副作用会更加明显,容易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1. 医生医疗行为的滥用:一些医生对于静脉用药的理解不够全面,认为静脉用药会更快速、有效,因而滥用静脉注射药物,而忽视了其他治疗方式的合理性。

2. 患者需求和预期的不适当:一些患者认为静脉用药更加有效,更能够让自己快速康复,因而要求医生给予静脉注射药物,其实这是对于医生的不合理干预。

3. 医疗环境的影响:一些医疗机构为了方便和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更倾向于使用静脉注射药物,这也容易导致静脉用药的不合理使用。

如何避免静脉用药不合理使用:1.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医生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了解各种治疗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2. 加强患者的教育:医生应当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知识普及,消除患者对于静脉用药的不必要需求和预期。

3. 健全医疗制度:医院应当制定合理的医疗规范,建立健全的医疗制度,对于静脉用药不合理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

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

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

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发表时间:2016-01-27T16:21:33.063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石丽林春敏张艳沈玉杰(通讯作者)[导读]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强化护士安全意识、规范静脉输液流程,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护士层级水平,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 130033)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寻找防范措施,规避安全隐患,提高静脉输液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

方法:抽查2014年11-12月消化内科3024例静脉输液患者,存在各类问题261例。

结果:存在问题为:液体外渗42例,加药后放置时间超过1h57例,输液巡视卡标注滴数与实际不符53例,输液卡填写不完整39例,特殊药物连输22例,药物出现絮状物或瓶塞28例,一次穿刺不成功20例。

结论:强化护士安全意识、规范静脉输液流程,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护士层级水平,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静脉输液;问题;护理安全;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文章标识码】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大医院人满为患。

据统计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静脉输液因其操作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明显而被广大患者接受,但静脉输液却存在着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不安全因素,本文对消化科2014年11-12月静脉输液患者选择性抽查261例总结分析如下 ;1存在的问题1.1药物本身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有些药物外包装极其相似,视觉容易混淆;化学成分相同商品名称不同,规格不同;同种药物存在多种剂量,护士在使用中容易加错剂量;新药的不断上市,药物配伍指南跟不上;某些中药和生物制剂导致静点时出现不良反应。

1.2护士因素1.2.1首先缺乏责任心操作前中后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导致错误出现;药液配制过程中不认真,出现污染、药量不足、提前配药;同一液体内加入药品数量过多和使用溶媒不当等,导致药物没有发挥最佳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58 ・
Sh ng m r ig, g.2 02, 1 2 No. a h Nusn Au 0 Vo . 3

百 特讲 座 ・
静 脉 输 注 给 药 法 输 注 过 程 中 一 些 因 素 对 疗 效 影 响 探 讨
黄 仲 义
感染及 栓塞意外事 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 上世纪 2 O年 代 世 界 上 诞 生 第 一 瓶 玻 璃 瓶 装 输 液 至 今 , 脉 输 注 给 药 法 在 临 床 已 应 用 了 近 一 个 世 纪 。 在 这 期 静 问 , 脉 输 注 给 药 法 经 历 了 巨 大 变 化 与 发 展 , 论 从 输 注 工 静 无
具 、 注 内 容 、 注 技 术 及 输 注 产 品 , 发 生 了 根 本 变 化 。 时 输 输 均
至 今 日 , 脉输 注 给 药 法 已成 为 临 床 上 重 危 病 员 药 物 治 疗 基 静 本 方 法 , 一 般 综 合 性 医 院 中 3 % 一4 % 住 院病 员 的 药 物 治 在 0 0 疗 中 采 用 本 方 法 , 重 危 病 员 治 疗 作 出 了 巨 大 贡 献 。但 另 一 为
, 一 “ ” “ “ ” “ 一 、
112 不 规 定 载 体 用 量 : 多 数 药 物 其 血 药 浓 度 与 药 物 效 .. 大 应 有 线 性 相 关 性 , 保 证 达 到 一 定 血 药 溶 度 范 围 , 须 规 定 为 必 单 位 时 间 内( 如 每 分 种 , 小 时 等 ) 入 体 内药 量 , 这 就 例 每 输 而 要 输 注 药 物 具 有 一 定 浓 度 范 围 ; 言 之 , 必 须 规 定 载 体 总 换 就
展 开一些讨论 。 1 当 前 临 床 上 静 脉 输 注过 程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12 不 合 理 输 注 方 式 临 床 上 现 已 注 意 到 患 者 年 龄 、 肺 . 心 功 能 状 态 、 者 病 情 等 调 整 滴 注 速 率 即 每 h输 入 液 体 量 ; 患 但 另 一 方 面 , 治 疗 药 物 的 临 床 药 理 参 数 未 予 充 分 重 视 。 因此 对 就 不 能 保 证 达 到 治 疗 药 物 有效 血 浓 度 要 求 , 而 显 著 地 影 响 从
t t
t 作者简 介 : 仲义(96 ) 男 ,97年毕 业 于上 海 t 黄 13. , 15
i 医 科 大 学 药 学 院 。 现 任 上 海 市 静 安 区 中; 海 市 静 安 区 中心 医 院 国 家 药 品 临 床 研 究基 地 t 上
方 面 , 着 对 于 各 种 药 物 临 床 药 理 研 究 深 入 , 物 效 应 ( 括 随 药 包
正 效 应 与 负 效 应 ) 血 药 浓 度 关 系 逐 渐 被 阐 明 、 药 浓 度 与 与 血 输 注 液 配 制 、 注 方 式 等 因 果 关 系 日益 受 到 人 们 重 视 , 注 输 输 药 物 所 用 载 体 与 治 疗 药 物 配 伍 各 化 学 、 理 性 能 变 化 等 问 题 物 均 呈 现 在 广 大 医 务 工 作 者 面 前 。 因此 , 讨 输 注 过 程 中 一 些 探 因 素 对 药 效 学 、 剂 学 关 系 日益 受 到 人 们 关 注 。 本 文 拟 就 此 药
; 副 主 任 ; 国 药 学 会 委 员 ; 国 药 学 会 上 海 分 会 理 事 ;; 中 中 t 卫 生 部 《 国 药房 》 志 副 主 编 ; 旦 大 学 药 学 院 客 座 ? 中 杂 复 ; 教授 ; 江 流 域 医 院 用 药 分析 主 编 。 长 ;
量 , 则 就 不 能 保 证 单 位 时 间 内进 入 体 内药 量 。 这 点 至 今 未 否
为 广 大 临 床 工 作 者 包 括 医 师 、 师 充 分 认 识 与 理 解 , 而 经 护 从 常 地 影 响 了药 物 疗 效 。 1 13 不 规 定 使 用 时 问 : 多 药 物 由 于 其 溶 液 态 不 稳 定 性 , .. 较 而 以 固 态 形 式 供 应 , 床 在 使 用 前 经 重 构 置 将 其 转 变 为 溶 液 临 态 。此 时 , 液 态 同样 地 存 有 稳 定 性 问 题 。 因 此 , 经 重 构 溶 对 置 后 输 注 液 必 须 规 定 其 使 用 期 限 , 重 构 置 时 常 因 临 床 需 要 且 选 用 不 同 载 体 , 不 同 载 体 输 注 液 其 使 用 期 限 也 应 有 差 异 故 性 。现 今 , 床 上 对 此 无 明 确 规 定 与 要 求 , 往 在 输 注 过 程 临 往 中, 由于 药 物 稳 定 性 造 成 药 效 下 降 及 不 良事 件 发 生 率 增 高 。 1 14 在 非 结 净 环 境 ( 区 ) 行 配 制 : 学 对 静 脉 输 注 液 .. 病 进 药 有 二 大 基 本 要 求 : 是 必 须 保 证 其 无 菌 性 ; 是 保 证 其 微 粒 一 二 符 合 要 求 。为 实 现 此 二 点 , 求 配 制 过 程 必 须 在 洁净 区 内 以 要 无 菌 操 作 技 术 完 成 , 制 操 作 区 局 部 洁 净 度 必 须 达 到 10 配 0 级 , 现临床 上大多数 医 院仍 在病 区( 洁净 区 ) 行 配 制 。 而 非 进 这 样 就 不 能 保 证 其 无 菌 性 及 微 粒 标 本 要 求 , 易 造 成 医 源 性 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