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英国……在通商各口设领事馆,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琼山)、汉口、九江、江宁(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材料的内容来自于()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3.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

下列组合搭配准确的是() A.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协定关税B.第二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香港岛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允许设厂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增开天津商埠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

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是()A.左宗棠B.关天培C.洪秀全D.李鸿章5.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A.战争环境的严峻性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清朝镇压的残酷性D.西方列强的欺骗性6.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

下面图中的空白框内应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7.晚清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个建省高潮: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这些省的设立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边疆开发C.应对边疆危机D.抵制民主革命8.下面漫画《“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了内地C.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9.1895年到1898年,全国新兴的进步学会和团体就有100多个,报刊合计90多种。

202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

202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

202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A. 春秋时期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B. 西周2. 近代中国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是哪次革命?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中国革命D. 文化大革命答案:A. 辛亥革命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哪些社会主义建设?A. 四化运动B. 文化大革命C. 改革开放D. 四个现代化建设答案:D. 四个现代化建设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西周的特点和贡献。

答案: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具有以下特点:- 实行封建制度,建立诸侯国;- 推行分封制,将国家分为诸侯领地;- 提出了礼制思想,并实行了礼制;- 发展了青铜器制作技术;- 完善了文字系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2.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以下影响:- 推翻了封建,建立了共和国;- 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提倡平等思想;- 促进了民主、科学和教育的发展;- 开启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3. 新中国成立后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答案: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四个现代化建设,包括以下方面:- 工业现代化:发展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 农业现代化:进行农业机械化、水利建设等提高农业生产力;- 国防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力量;- 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以上是202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20小题,共20分)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斤鸦片。

“他”是A .林则徐B .关天培C .左宗棠D .邓世昌2.“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先生所说的“这场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

它告诫我们应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 .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4.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右侧这幅漫画反映的不平等条约 A .是在上海签订的B .是甲午战争的结果C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中国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俄国6.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右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

其中“火劫”发生在A .中英鸦片战争期间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7.一部《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

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A .英法联军B .八国联军C .美英盟军D .英日联军8.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A .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B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C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D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A .林则徐B .邓世昌C .岳飞D .关天培 10.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在哪个朝代发明的?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科举制D. 创立行省制3.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被称为“贞观之治”的代表?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4.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在哪朝修建的?A. 秦朝B. 汉朝C. 三国时期D. 唐朝5. 以下哪部作品是北宋时期司马光主持编写的?A. 《资治通鉴》B. 《史记》C. 《汉书》D. 《后汉书》6.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里?A. 非洲东海岸B. 欧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7. 清朝乾隆年间,哪位皇帝曾六次下江南?A. 康熙帝B. 雍正帝C. 乾隆帝D. 嘉庆帝8. 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著”中,属于明朝时期的作品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文天祥”?A. 宋朝抗金名将B. 元朝开国皇帝C. 明朝开国皇帝D. 清朝抗英英雄10.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述的是以下哪座关隘?A. 嘉峪关B. 山海关C. 玉门关D. 雁门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

12.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他所取得的经文是________。

13.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他所率领的船队被称为________。

14. 清朝末期,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________。

15. 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7. 请简述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清朝末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期中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在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此馆纪念的是()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左宗棠2.“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年-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年-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其中第一次战争后同英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尼布楚条约》3.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日《马关条约》5.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右图的解读,错误..的是()A.缺乏条件没有实施B.由洪仁玕制定的建国方案C.探索中国独立道路D.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6.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7.“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年-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

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A.英法炮轰广州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9.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被迫同西方侵略者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C)A.封建社会B.殖民地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英军先派兵强占,然后通过《南京条约》正式割占的地方是(B)A.台湾B.香港岛C.九龙司D.澳门4、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个条约是(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稍后一段时期,共割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是(A)A.俄国B.美国C.德国D.日本6、推翻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B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爱国运动D、戊戌变法7、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推动C.无产阶级力量的强大D.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8、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 A )A、同盟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光复会9、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A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国际著名的一家公司在一次拍卖会中以高价出卖圆明园的一批古物,引起极大争议,这些国宝沧为外国古董商人的拍卖品,与下列哪一次战争有关(B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风云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死于1902年,他这一生里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D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林则徐虎门禁烟⑥.义和团运动A.①③④⑥B.②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1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C)A.公车上书B.保国会的成立C.《时务报》的创办D.《定国是诏》的颁布13、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B)A.公车上书B.光绪帝颁布诏书C.强学会的成立D.康有为几次上书光绪帝14 、从19世纪60-90年代开始的一次“师夷长技”的运动是( A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5、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D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B.确定党的名称C.建立党的地方组织D.制定党的革命纲领16、台湾是根据哪一不平等条约割让给日本的?( C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17、“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谁的伟大业绩(C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 D.林则徐18、三民主义不包括( B )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19、下面哪一位不是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 D )A、李鸿章B、左宗棠C、曾国藩D、奕訢20、党的第一任书记是( B )A、毛泽东B、陈独秀C、董必武D、周恩来21、为抗击列强的侵略,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AA.邓世昌B.林则徐C.左宗棠D.关天培22、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还我青岛2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C )A、民主B、科学C、三民主义D、自由24、在新疆设立行省是( A )A、1884年B、1872年C、1878年D、1875年25、《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B )A、毛泽东B、陈独秀C、董必武D、周恩来二、非选择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第一卷(选择题,共24分)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4分)1、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锋利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A.上海B.南京C.福州D.虎门2、《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②封建经济消亡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2022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猴首猪首牛首虎兽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以下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C.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抗5、1895――1898年,康有为屡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B.救国图存,变法自强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6、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撤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假设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

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

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7、2022年是戊戌变法发生的110周年。

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史实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变法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B.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李鸿章D.变法因光绪帝的镇压而失败8、1915年新文化运动掀起时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 )A.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的逆流B.清政府的卖国行经C.南京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9、以下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1)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3)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4)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1)(2)B.(3)(4)C.(1)(2)(3)D.(1)(2)(3)(4)10、有只军队出征的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炽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位皇帝的功绩为“万世师表”的称号奠定了基础?
A. 杨广
B. 杨坚
C. 杨师道
D. 杨玉环
答案:B. 杨坚
2. 下面哪项是我国古代工艺发达的重要物品?
A. 瓷器
B. 钢铁
C. 木器
D. 羊毛
答案:A. 瓷器
3. 以下哪位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A. 李白
B. 孔子
C. 孟子
D. 张三
答案:A. 李白
二、解答题
4.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答案: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

它的发明过程包括
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选取适合的纤维原料,如树皮、麻类等。

然后,将纤维原料浸泡在水中,使其软化。

接着,将软化的纤维原料
捣烂,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水。

再将捣烂的纤维原料倒入漏勺中,使
水分慢慢滤去,留下纤维物质。

最后,将纤维物质晾干,形成纸张。

5.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请简要介绍他对教育的贡献。

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了“教
育无疆界”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教育的机会,不论出身
和贫富。

他强调“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提倡学生要勤于研究,并且要运用所学知识来实践。

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发展,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可道。古人叫做‘欲’ ,今人叫做‘要’ 。古人叫做‘至’ ,今人叫做‘到’ 。……”上述诗
歌说明胡适主张( )
A.文学革命
B.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C.民主和科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10.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

A.《湘学报》
B.《民报》
C.《新青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申报》
11.“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
2008-2009 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5 CDCCD 6-10 AACBC 11-15 CBCDC 16-20 ABABD
二、非选择题:第 21 小题 14 分,第 22 小题 18 分,第 23 小题 14 分,第 24 小题 14 分,共
(4
分)
24.答案要点:共 14 分
( 1)江西瑞金(①) 、遵义会议会址(②) 、甘肃会宁(④) (各 1 分,共 3 分)
(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 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 ( 3 分)
( 3)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等(答出其中的两例即得 4 分)
——毛泽东
材料三 我们纪念长征,不仅仅是纪念长征的历史、 长征的事迹, 更多和更重要的,是
纪念长征的精神。
( 1)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在暑假期间参加了“红色之旅”活动——重走长征路,请你根
据他们的路线,在材料一的地图中找到相关地点,并将对应的序号填入后面的括号内。
首先从江两瑞金 ( )出发开始长征,由于时间有限,同学们接着重点考察了遵义会
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请问,董必武和“君与恩铭”参加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
14.小明在爷爷当年的日记中看到: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
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 ”“除军阀”主要是指……,下面是三个人的名字,因
B.新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无政府主义
18.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
甘受敌人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诗中的“甘受敌人气”说明蒋介石对日本侵
略采取的态度是
A.不抵抗
B.坚决抵抗
C.全民族抗战
D.片面抗战
19.“七七事变”标志着(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6 分)这些侵略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2 分)
( 2)二十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的思想文
化运动。这场运动是指什么( 2 分)它以什么为武器来检讨中国的传统文明(
2 分)
( 3)十九世纪后,中国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你
年代久远已经看不清楚了,这三个人的名字不包括(

A.吴佩服
B.孙传芳
C.张作霖
D.蒋介石
15.根据下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A.武昌起义 16.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A.上海
B.秋收起义 ) B.南京
C.南昌起义 C.北京
D.井冈山会师 D.广州
1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22.答案要点:共 18 分
( 1)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 ,( 2 分)失败。( 2 分)和平改良的道路不能救中国。
(2 分)
( 2)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南京, 《临时约法》 。(各 2 分,共 10 分)
( 3)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2 分)
23.答案要点:共 14 分
( 1)康有为、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 分)这场运动的结果
如何( 2 分)给当时的革命者以怎样的启示( 2 分)
( 2)他们对孙中山的主要活动进行了探究。通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了孙中山是中国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主要事迹是: ( 10 分) ①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 __________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⑤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他们通过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研究, 确定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的性质是
古功臣”。
——贾庆林
( 1)材料一中的报纸是《西北文化日报》 ,如果你是该报驻西安的记者,你在 1936 年
12 月 12 日会将哪一事件的报道放在报纸的头版头条(
2 分)如果你想为你的报道配上人物
图片,你会选择哪两个历史人物( 2 分)他们发动上述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2 分)
( 2)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共主张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 19 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 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
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 1)材料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认为哪些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举一例说明) ( 2 分)
22.小华和小明两人一起看电视剧《走进共和》 ,当看到康有为、梁启超搞起君主立宪时,
小华问小明: 这个维新和孙中山的共和有什么不同小明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第二天, 小华
和小明围绕这个问题,开始搜集材料,做了一个小课题研究,设计了以下问题。
B.中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变化
3.小明在学完《两次鸦片战争》后,编写了如下歌谣:鸦片战争起祸端,又割地来又赔款。
英法联军入北京,皇家园林毁火中。这首歌谣中的“皇家园林”是指(

A.十笏园
B.偶园
C.圆明园
D.颐和园
4.条约签订后,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伊藤博文要求一个月交割,李鸿章认为“一月之限过
B.全民族抗战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
20.“七七事变”爆发后,在庐山发表讲话,表示对日本侵略进行抵抗的人是(

A.张学良
B.张作霖
C.杨虎城
D.蒋介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1 小题 14 分,第 22 小题 18 分,第 23 小题 14 分,
第 24 小题 14 分,共 60 分。
促”,要求展限两月, 并云“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 ,伊藤博文回答道 “尚未下咽,
饥甚”。这一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历史学习要做到论从史出,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 1)西安事变。 ( 2 分)张学良和杨虎城, (2 分)逼蒋抗日。 (2 分)
( 2)主张和平解决。 ( 2 分)中共从中华民族利益出发。 ( 2 分)
(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一致抗日起了重大
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 分)中共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
式( 2 分)
( 3)材料二中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为什么称赞两位将军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4
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
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议会址(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甘肃会宁(
)。( 3 分)
( 2)材料二诗歌中的红军为何要“远征” ( 2 分)“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
的是哪三支队伍( 3 分)
( 3)材料二中提到了红军远征过程中的哪些重大军事行动(至少举出两项)
( 4 分)
( 4)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发扬哪些“长征精神” ( 2 分)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里面悬挂着一副楹联: “提挈自西东,帕首靴刀,十年戎马
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霜边月,万里寒鸦相国祠。 ”颂扬了这位名臣收复新疆的功绩,这
位名臣是(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曾斟藩
D.张之洞
7.鲁迅先生回顾历史时说: “中国太难改变了,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
( 4)乐于吃苦,不怕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言之有理,
答出两点即可)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________
材料二 两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和爱国赤诚,毅然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在西安发动兵
谏,……两位将军也因他们崇高的爱国义举, 被誉为“有大功于抗战事业” 的中华民族的 “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