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筑面积的计算

合集下载

监狱建设标准(最新2010版)

监狱建设标准(最新2010版)

监狱建设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使监狱建设科学化、标准化、标准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是监狱建设项目决策及合理确定监狱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监狱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有关部门审査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尺度。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中度戒备和高度戒备监狱建设。

本标准规定的建筑面积指标为控制指标。

第四条监狱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必须符合监管安全、改造罪犯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应从监狱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到达安全、坚固、适用、经济、庄重。

第五条监狱建设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纳入当地城市和地区的总体规划,各项公用设施尽可能利用当地提供的社会协作条件。

第六条新建监狱建设项目应一次规划,并适当预留发展用地:扩建和改建的监狱建设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可用设施,做到合理规划、设计和建造,按本标准测算的总建筑面积应含可利用的原有房屋建筑的建筑面积。

有特殊要求的监狱建设项目,须单独报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

第七条监狱建设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标准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八条监狱建设规模按关押罪犯人数,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第九条监狱建设规模应以关押罪犯人数在1000-5000人为宜,高度戒备监狱建设规模以关押犯罪人数在1000-3000人为宜,不同建设规模监狱关押罪犯人数应符合以下规定:1、小型监狱1000~2000人;2、中型监狱2001~3000人;3、大型监狱3001~5000人;第十条监狱建设项目由房屋建筑、安全警戒设施、场地及其配套设施构成。

第十一条监狱房屋建筑包括:罪犯用房、警察用房、武警用房及其他附属用房。

1、罪犯用房包括:监舍楼、教育学习用房、禁闭室、家属会见室、伙房和餐厅、医院或医务室、文体活动用房、技能培训用房、劳动改造用房及其他服务用房等。

建筑面积定义

建筑面积定义

平面面积; 高度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2)、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至楼面的净高 超过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2.10m的 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0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 积。 例:如图示为坡屋面工业厂房,长为L米,则建筑面积为: s=(2b/2+c)L
第四章 建筑面积计算规定
一、建筑面积定义:是各层面积的总和,包括:使用 面积、辅助面积、 结构面积。 使用面积: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可直接为生产 和生活使用的净面积总和。 辅助面积:建筑物中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所占净面 积总和。 结构面积:墙、柱等结构所占的面积。
二、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1、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 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符合下列规定:
第四章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采光井
出入口
防潮层 保护砌体
地下室
第四章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6、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 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部位应 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设计加 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 位水平面积的1/2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 地吊脚手架空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 间不应计算面积。例:如图示为建于坡地的吊脚架空层
21、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计 算建筑面积。(装饰性幕墙除外) 22、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应按保温隔热层 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23、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 积内计算。
第四章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4、在下列项目不应计算面积:
(1)、建筑物通道(骑楼、过街楼的底层); (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房屋测绘办法细则

房屋测绘办法细则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第三章房产图绘制第四章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第五章房屋建筑面积测算第六章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第七章房产变更测量第八章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和整理第九章附则附录一:术语附录二:房屋面积测绘记录手簿第一章总则1.1目的为加强房产测绘管理,规范我省房产测绘行为,统一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制定本细则。

1.2 适用范围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房产测绘工作应当遵守《房产测量规范》和本实施细则。

1.3 依据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4)《四川省测绘管理条例》5)《房产测绘管理办法》6) GB/T 17986.1-2000《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7) GB/T 17986.2-2000《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8) 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住房[2002]74号)9) 转发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川建厅房[2002]10 4号)1.4 房产面积精度要求房产面积的精度分为三级,各级面积的限差和中误差不超过表1-1计算的结果。

表1-1 房产面积的精度要求(S为房产面积, m2)各级房产面积的精度适用范围如表1-2。

第二章房产平面控制测量2.1 房产平面控制网点的布设原则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也可越级布网。

控制测量前,应充分收集测区已有的控制成果和资料,按现行《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1-2000)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比较和分析,凡符合要求的已有控制点成果,都应充分利用;对达不到要求的控制网点,也应尽量利用其点位,并对有关点进行联测。

2.2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内容房产平面控制点包括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点和一、二、三级平面控制点。

房产平面控制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

2.3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密度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lOOm左右,建筑物稀疏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200m左右。

第四章 建筑面积计算

第四章  建筑面积计算

2.建筑面积的组成
使用面 积 建筑 面积 辅助面积 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 居住面积 民用住宅中的使用面积 楼梯间 走道
辅助生产或生活所占的净面积
结构面积
墙、柱等构件所占面积
二、建筑面积的作用
1.是衡量国民经济建设规模的主要指标。 2.是初步设计阶段选择概算指标的重要依据之一。 3.是造价人员编制工程量清单计算有关分部分项工程量的重 要基数,如平整场地、楼地面、屋面、统筹法“三线一面”。 4.是计算建筑场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及单位建筑面积 经济指标的依据。如:建筑密度;容积率;单方造价。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面积/总用地面积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2.高低联跨的建筑物 应以高跨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其 高低跨内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面积 内。
“高低联跨的建筑物”----
中柱归高跨
变形缝
3.多层建筑物

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
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
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 计算全面积;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注 意:外墙外边线是否一致)
建筑物室内使用空间无影响的构件)
墙垛
检修梯
无柱雨篷
台阶
墙柱
台阶
勒脚
7.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室外楼梯和用于检修、 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 8.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设备)。
总结:
根据计算建筑面积的有关规定和规则,能够计算建 筑面积的房屋原则上应具备以下普遍性的条件: ☆应具物; ☆可作为人民生产或生活的场所。 结构层高≥2.2m; 计算全面积 结构层高<2.2m; 有盖无围护的架空走廊、二棚 三站台、有顶盖的室外楼梯;雨篷宽>2.1;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海南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海南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部分楼层者,首层建筑面积已包括在单层建筑物内,二层及二层以上应计算建筑面积。

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应以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

2.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4.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车站、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的出入口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5.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利用吊脚空间设置架空层和深基础地下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层高超过2.2米,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建筑面积计算。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按其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7.室内楼梯间、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的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书库、立体仓库设有结构层的,按结构层计算建筑面积,没有结构层的,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9.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层数计算建筑面积。

10.建筑物内设备管道层、贮藏室其层高超过2.2米时,应计算建筑面积。

11.有柱的雨蓬、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2.屋面上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3.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眺望间、观望电梯间、阳台、橱窗、挑廊、走廊等,按其围护结构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

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

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

计算公式为: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

其中,公摊面积是指商品房销售中应分摊计入销售面积的商品房中公共建筑空间的面积。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则由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建筑面积的计算案例

建筑面积的计算案例

第二节 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单层建筑物 多层建筑物
其他
单层建筑物



一般规则: 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 面积。 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 平面积计算。 注意:建筑物的勒脚及装饰部分的厚度不计算建 筑面积.
建筑面积=外墙外围水平面积=AB

其他规定
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 商店、车站、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的出入 口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 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水平面积计 算。 注意: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不论 何种材料、型式,均不计算建筑面积;地 下人防干线,不计算建筑面积。
1.
例题4:计算如图所示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四层平面示意
(6.60+0.24)(8.00+0.24) 56.36m2
(6.90+0.24)×4.50 32.13m2
解:
S=底层建筑面积+以上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底层建筑面积=64.26+80.30-6.75=137.81(m2) 二层建筑面积=64.26+80.30=144.56(m2) 三层建筑面积=64.26+80.30=144.56(m2) 四层建筑面积=32.13+56.36=88.49(m2) S=137.81+144.56×2+88.49=515.42 ≈515 (m2)

高跨建筑面积S=A×B
低跨建筑面积=单层建筑物总面积-高跨建筑面积
低跨建筑面积=单层建筑面积-高跨建筑面积 高跨建筑面积S=A×B
例题1:计算如图所示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解:S=底层建筑面积+部分楼层建筑面积 =(20.000+0.24)×( 10.000+0.24) +(5.000+0.24)×( 10.000+0.24) =207.26+53.66=260.92≈261(m2)

建筑面积定额

建筑面积定额

建筑面积S= A B + a b
《工程建设定额》
⑵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应按“高
第 四 章 工 程 量 及 建 筑 面 积 计 算
跨算足”的原则进行计算。
高跨为边跨时
《工程建设定额》
高跨为中跨时
第 四 章 工 程 量 及 建 筑 面 积 计 算
高低跨共用的柱子面积计算在高跨建筑物内
解释:本条所称“场馆”实质上是指“场”(如:足球场、网球场等)
看台上有永久性顶盖部分。“馆”应是有永久性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应按单
层或多层建筑相关规定计算面积。
《工程建设定额》
16.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
第 四 章 工 程 量 及 建 筑 面 积 计 算
面积的1/2计算。
《工程建设定额》 解释:建筑物的阳台(包括户内的空中花园),不论是凹阳台、挑阳台、
封闭阳台、不封闭阳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用作10层以上住宅
的通道按阳台的计算规则计算建筑面积。 工 程 量 及 建 筑 面 积 计 算
第 四 章
《工程建设定额》 技能训练:计算图示阳台的建筑面积。
第 四 章 工 程 量 及 建 筑 面 积 计 算
第 四 章 工 程 量 及 建 筑 面 积 计 算
按各层建筑物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 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 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注意:外墙外边线是否一致)
《工程建设定额》
《工程建设定额》
第 四 章 工 程 量 及 建 筑 面 积 计 算
解释:室外楼梯,最上层楼梯无永久性顶盖,或不能安全遮盖楼梯的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面 积 使用面积 辅助面积 结构面积
可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 辅助生产或生活所占的净面积(交通面积) 墙、柱等构件所占面积


面 积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单方造价=总造价 /建筑面积 平米用工量=总用工量(工日)/建筑面 积 平米某材料用量=该材料总用量/建筑面 积 一、建筑面积的作用 1.是衡量建设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 2.是确定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 3.是计算相关工程量的依据。 如,计算平整场地、室内回填土工程量计算时,需用到底 层建筑面积S1;计算装饰用满堂脚手架工程量时也需用到建筑面积等等。 4.是建设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工作的重要计算指标。
术语
2.0.6檐廊: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 通空间。 2.0.7回廊:在建筑物门厅、大厅内设置在二层 或二层以上的回形走廊。 2.0.8门斗: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挡 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 2.0.9建筑物通道:为道路穿过建筑物而设置的 建筑空间。 2.0.10架空走廊: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在二层 或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设置的走廊。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没有刻意做 第三节 建筑面积计量 永久性顶盖的室 外楼梯是不是每 九、室外楼梯 一层都没有顶盖 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 1/2 呢? 计算建筑面积。
例. 本图红框内单层水平投影面积为20m2,楼层数为4层,楼梯到
4层楼板止,则单部室外楼梯的建筑面积为: 60m2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2)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 时净高超过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 2.1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 足1.20m时不应计算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 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本条所称“场馆”实质上是指“场”(如: 足球场、网球场等)看台上有永久性顶盖 部分。“馆”应是有永久性顶盖和围护结 构的,应按单层或多层建筑相关规定计算 面积。
第九章
建筑面积计算
地下部分建筑面积
地下室、半地下室——区别? 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 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外墙上口”指地下室的外墙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者应计算l/2面积
采光井
防潮层 保护墙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其他规定
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 入口)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 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 者应计算1/2面积。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 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 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 过1/2者为半地下室;永久性顶盖是指经规划批准设 计的永久使用的顶盖。 注意: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不论何种材料、 型式,均不计算建筑面积;地下人防干线,不计算 建筑面积。
第二节 建筑面积的作用
术语
2.0.1层高: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 间的垂直距离。 2.0.2自然层: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 层。 2.0.3架空层:建筑物深基础或坡地建筑吊 脚架空部位不回填土石方形成的建筑空间。 2.0.4走廊: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 2.0.5挑廊: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交通空 间。
平屋顶中建筑 第三节 建筑面积计量 面积的计算该层高 “围护结构” 规则普遍适用。 的概念? 二、单层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者
需另计 含于首层之中
S=A×B+C×D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例】已知某单层房屋平面和剖面图,计算该房屋建筑面积。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第三节 建筑面积计量
三、多层建筑物 1.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 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 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 高不足2.2米者应计算半面积。 阳台、雨蓬等 的面积 2.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S总=S1+S2+S3+…+Sn+S其他
±0.000
1—1
建于坡地的建筑物
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 并有围护结构的,层高在2. 2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 积;层高不足2. 2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设计加以利用、 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 的1/2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 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应计算面积。
术语
2.0.11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 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位。 2.0.12围护结构: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 窗等。 2.0.13围护性幕墙:直接作为外墙起围护作用的 幕墙。 2.0.14装饰性幕墙:设置在建筑物外墙起装饰作 用的幕墙。 2.0.15落地橱窗:突出外墙面根基落地的橱窗。
舞台灯光控制室示意图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均是建筑物外墙 第三节 建筑面积计量 以外的利用空间。
五、挑廊、走廊、檐廊 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落地橱窗、挑廊、走廊、檐廊等,按其 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层高在2.2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 积;层高不足2.2米者应计算半面积。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 结构底板水平面积1/2计算。 图示三者均是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无论阳台是否封 闭,只要设计加 第三节 建筑面积计量 以利用即可。
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室内
十、阳台 建筑物的阳台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
2. 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利用吊脚空间设置架空 层或深基础地下架空层——如果设计加以利 用时且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净高在1.2m至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 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设计不利 用时不应计算面积。 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 积计算建筑面积。
H>2.2m 并且设计加以利用
水箱间、电梯间同理。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例】计算突出屋面有围护结构的电梯间、楼梯间的建筑面积。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实际计算中,无须 考虑此条款。 什么是 为什么? 第三节 建筑面积计量 “自然层”?
七、室内楼梯间、电梯井、垃圾道等 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 管道井、附墙烟囱等均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术语
2.0.16阳台: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晒衣服的建 筑空间。 2.0.17眺望间:设置在建筑物顶层或挑出房间的 供人们远眺或观察周围情况的建筑空间。 2.0.18雨蓬:设置在建筑物进出口上部的遮雨、 遮阳蓬。 2.0.19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低平面的高 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 2.0.20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 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3,且不超过1/2者为半 地下室。
S左=24×8=192(m2);S右=30×10×4=1200 (m2)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例】如下图所示,计算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例题3:计算如图所示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二、三层平面示意
(11.50+0.24)(6.6+0.24) 80.30m2
(6.90+0.24)(4.50+4.50) 64.26m2
术语
2.0.21变形缝: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和抗 震缝的总称。 2.0.22永久性顶盖:经规划批准设计的永久使用 的顶盖。 2.0.23飘窗:为房间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 出外墙的窗。 2.0.24骑楼: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 2.0.25过街楼: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房。
第六章 图纸计算中, 建筑面积计算 无须考虑勒脚问题。 为什么?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有围护结构且 【例】如下图所示,计算该架空通廊的建筑面积。 层高大于2.2米。
3.0.9立体书库、立 体仓库、立体车库, 无结构层的应按一 层计算,有结构的 应按其结构层面积 分别计算。层高在 2.20m及以上者应 计算全面积;层高 不足2.20m者应计 算1/2面积。
3.0.10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结 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 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第六章 建筑面积的计算
建筑面积的计算
概述 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不包括抹灰层及块料 装饰层的厚度。因而 应依据图纸尺寸计算, 第一节 建筑面积的概念 不宜在现场量取。 勒脚不计算 阳台、雨蓬 一、建筑面积的含义和组成 建筑面积 等的面积 1.含义 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各层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等之和。 2.组成
例题4:计算如图所示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1—1
解:S=地下室建面+出入口建面 地下室建面: =(12.30+0.24)×(10.00+0.24) =128.41(m2) 出入口建面: =2.10 × 0.80+6.00 × 2.00 =13.68(m2) S=128.41+13.68=142.09(m2)
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 面积。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 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 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 应计算1/2面积。
第六章
建筑面积计算
第三节 建筑面积计量
什么是“永久 性顶盖”? 四、架空走廊 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米者应计算半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 1/2计算。 无围护结构。 多层架空走廊,按各层面积之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