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_优秀课件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三 三读古诗,理解大意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
6.在学习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艺术形 象来感 染,教 育学生 热爱生 活,热 爱劳动 ,热爱 动物, 热爱人 民,培 养学生 的爱心 ,高尚 的情操 和良好 的品德 。在教 学中, 培养学 生掌握 一定的 知识和 技能技 巧,并 有理解 和表现 歌曲的 能力。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三 三读古诗,理解大意
注解:
草长:青草在发芽生长。 二月天:农历的二月,初春时节。 拂堤杨柳:杨柳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抚摸着堤岸。 醉:沉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间因为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散学:放学。 东风:春风。 纸鸢:一种纸做的像老鹰的风筝。这里指风筝。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二 再读古诗,感受韵律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古诗二首》PPT课件课件 人教部编版
活动二 再读古诗,感受韵律 咏柳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
活动一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村居 dǐng [清] 高 鼎
yīng
草长莺飞二月天,
四下古诗二首笔记

四下古诗二首笔记1.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 字词解释。
-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 “寒雨连江”:寒冷的雨笼罩着江面。
这里的“连”字就像是雨丝把江和天空都连接起来了,给人一种烟雨蒙蒙、很压抑的感觉呢。
- “夜入吴”:夜晚来到吴地。
吴地,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 “平明”:天亮的时候。
- “楚山孤”:楚山,这里的楚也指镇江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
“孤”就是孤单的意思,你想啊,朋友走了,就剩下那座楚山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就好像诗人自己很孤单的心情一样。
-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 “玉壶”:玉做的壶,比喻人的品德美好。
3. 诗句赏析。
- 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这两句写的是送别的情景。
在一个下着寒雨的夜晚,雨丝像帘子一样和江水连在一起,这时候辛渐来到了吴地。
然后到了天亮的时候,诗人就要送朋友走啦,看着远处的楚山,孤零零的。
这就像我们现在送朋友去车站,看着周围的环境,心里都是离别的伤感。
而且这个“寒”字啊,不仅仅是说天气冷,更多的是诗人心里的那种凄凉的感觉。
- 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两句特别有名。
诗人对朋友说,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来,你就说我的心就像放在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无瑕呢。
这就像是在告诉亲友们,自己虽然被贬官了,但是自己的品德还是高尚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就改变自己。
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别人的误解,但是我们心里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像诗人一样坚守自己的内心。
4.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惆怅之情,同时也通过“一片冰心在玉壶”表明自己的操守和品格,显示出诗人的精神境界。
1. 原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 字词解释。
-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诗二首精品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诗二首精品教案冀教版第一课时《望洞庭》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2.能力目标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
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
4、古诗二首

①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 天:中午。 ②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依傍,靠近。 随,沿着。 川:河流。
• 余心:我的心。余,我。
•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春日偶成
•
作者春日郊游,触景生情,意 兴所致而写成诗。
一二句写景
• 云淡风轻近午天, • 傍花随柳过前川。
具体写了哪些春景?
杜牧
• qiān lǐ yīng tí lǜ yìng hóng , 千 里 莺 啼绿 映 红 , • shuǐ cūn shān guō jiǔ qí fēng 。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 nán cháo sì bǎi bā shí sì , 南 朝 四百 八十 寺, duō shǎo lóu tái yān yǔ zhōng 。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
jiāng wèi tōu xián x ué shào nián
春日偶成
程颢
(1)偶成:偶 然写成。(
1、近:接近
2、傍:靠近。
3、时人:当时过 路的 人。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4、川:河流 5、余:我 6、将谓:要说, 还以为
• • • • •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 2. 3. 4. 啼:叫。 山郭:靠山的城墙。这里说城外。 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 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 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5.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 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 市)大建佛寺。据《南史· 循 吏· 郭祖深传》说:“都下佛 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 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楼台:原指亭台楼阁。这里 指寺庙。
三年级语文4古诗二首 游园不值(苏教版)精选教学优质PPT

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他真的错了, 服软仅 仅代表 着他对 这份感 情的珍 惜。
特别喜欢一段对白:
徒弟问师父:“师父,为何你与师娘吵 架,每 次都是 你先认 错?”? 师父答:“有些事对了,另外一些事情 都错了 也没有 关系。 ”
不争对错,是因为你是对的人,其他事 情即使 错了, 也无关 紧要;
主动认错,是因为你是值得疼的人,心 疼你就 把委屈 和为难 留给自 己。
不要抱怨亲人对我们关心不够,试问你 又给了 亲人们 多少帮 助与关 心?一 个人不 要总是 无休止 的去抱 怨,要 学着去 感恩, 去报答 ,要记 住亲人 对我们 的好。 只有这 样我们 才会真 正的生 活快乐 。因为 只有付 出不望 回报的 人,他 才会真 正的感 到快乐 ,也会 懂得给 予别人 的快乐 。
怜 齿 印 苍苔 扣 柴扉
久 满园 红杏
课文详解
课件PPT
应怜 小扣 春色 一枝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屐齿 印苍苔, 柴扉 久不开。 满园 关不住, 红杏 出墙来。
【注释】
值:遇到。 游园不值 :我在游园时,没 有遇 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
应怜屐齿印苍苔 应:应该 怜:爱惜 屐齿 :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
当爱还不够成熟时,我们常常为了一时 的对错 ,吵得 不可开 交,吵 架后, 也总是 赌一口 气,等 着对方 先开口 服软。
有时,就这样,你等着我来哄你,我等 着你收 起小脾 气,却 等来了 更汹涌 的争吵 。
可是,总要有人去先开口,才能结束“ 战争” ,继续 岁月静 好的感 情。
争吵后,一定要珍惜那个上一秒还和你 争个你 对我错 ,下一 秒又会 转过头 来主动 认错的 人。
怜: 苍苔: 扣:
参考答案 • 应该。 青色的苔藓。 敲。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4课 古诗二首 课前预习-冀教版

据意思选词填空。 青螺 中断 孤帆 青螺 )
(1)绿色的海螺,诗中指湖中的君山。(
(2)从中间断开。( 中断 )
查资料,拓知识(查刘禹锡和李白的相关 资料;搜集有关洞庭湖和天门山的知识) 抓主题,思问题(带着“核心问题”“串 珠问题”读课文找中心) 解字词,懂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庭 ( tíng
家庭 )______
镜子 )______ )______ 田螺
潭 ( tán mó 磨 (
潭面 )______
打磨 )______
镜 ( jìng
螺 ( luó
2.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互相( . xiāng 磨(mó .
坊中奖zhòng ( .
)
)刀 )
丞相( xiàng . 磨(mò .
1.从题目入手,了解“望”的含义。
2.推敲关键字的意思,进而理解诗意。
3.《望洞庭》是______ 途经__________ 唐 代诗人____________ 刘禹锡 洞庭湖 时, 洞庭湖 月夜遥望__________ 写下的诗篇。本首诗中,诗人把 未打磨的镜子 无风的潭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洞庭湖 比作__________ 青螺 , 白银盘 ,把________ 君山 比作________ 把__________ 静美、和谐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的________________ 。 唐 李白 《望天门山》是__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_______ 写的,通 过描述的景象,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 狂放不羁、乐观豪迈 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的理解和把握的⽔平以及运⽤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寺 táng lǐ bái [唐] 李⽩ wēi lóu gāo bǎi chǐ 危 楼 ⾼ 百 尺, shǒu kě zhāi xīng chén ⼿ 可 摘 星 ⾠。
bù gǎn gāo shēng yǔ 不 敢 ⾼ 声 语, kǒng jīng tiān shàng rén 恐 惊 天 上 ⼈。
chì lè gē 敕 勒 歌 běi cháo mín gē 北朝民歌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阴 ⼭ 下,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庐,笼 盖 四 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① ⽜ ⽺。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见〕同“现”,出现。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夜宿⼭寺 教学⽬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形、义。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诗二首》教案冀教版(最新整理)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望洞庭(一)整体读,感知美.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板书:望洞庭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
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读了《赠刘景文》和《山行》这两首古诗,你会沉醉于深秋的美丽景色之中。
虽已荷尽菊残,然而“橙黄橘绿”;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
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
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
出了秋末的特征。
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
有生气。
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擎雨盖”指荷叶。
第二行诗
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山行》的大意是: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
有人家居住。
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
叹。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
舞。
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脱离语境后的生字认读和诗意的理解。
课前准备:秋景图、山行的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