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研究生入学《测量平差》考试试题2011年真题
《河海大学测量平差2007-2019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河海大学测量平差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6 / 98
在控制网中,设待定点 P1 的坐标为未知参数,即
,平差后得到 的协
因数阵为
,且单位权中误差
,
(1)求 P1 点点位中误差; (2)求 P1 点误差椭圆三要素 (3)求 P1 点在方位角为 方向上的位差。(要写出计算公式)
六、本题满分 10 分
已知
,证明 y、z 间互不相关。(15 分)
5.水准测量中,设每站观测的高差中误差均为
,今要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的高程
中误差不大于
,问可以设多少站?(10 分)
6.在实际应用中,较常用的是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为什么?(10 分)
二、本题满分 15 分
用某全站仪测角,由观测大量得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 1 秒,今用试制的同一类新型仪器 测角 10 测回,得一测回中误差为 0.8 秒,问新仪器是否比原仪器精度有所提高?(α=0.05)
一、 本题共 5 小题,满分 55 分
1.现采用 S3 水准仪(每公里观测的高差中误差为±3mm)进行高程引测,为了满足推算
待定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6mm,问已知高程点距该点不能超过多少公里?(10 分)
2.设 L 的权为 1,则乘积 4L 的权 P 为多少?(10 分)
3.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应用水准测量测定点 A-B-C-D 之间的高差,设路线长度分别为
试求 P1 点的误差椭圆元素、点位误差以及 P1、P3 点的相对误差椭圆元素。(要写出计算 公式)
《河海大学测量平差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4 / 98
河海大学 2008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代码:820 考试科目名称:测量平差
河海大学研究生入学《测量平差》考试试题04

α P
P
β
Aபைடு நூலகம்
P
4、 已知间接平差的模型为 V=BX-L,采用最小二乘法平差,已知观测值的 中误差为 QLL,试推导 QVV(12 分)
二:15 分 为了监测某建筑物的水平形变,在建筑物上埋设了两个固定标 志,分别在两年内以同样方法对两标志间的长度进行测定。第 一年重复测定 9 次,得平均长度为 350.360 米,子样标准差为 8mm,第二年重复测定 16 次,得平均长度为 350.396 米,子 样标准差为 12mm,问两年的观测精度是否相当?(α=0.05) 附:χ2(16)0.025=28.845, χ2(16)0.975=6.908, χ2(9)0.025=19.023, χ 2(9)0.975=2.700 F(8,15)0.025=3.20 F(8,15)0.05=2.64 , F(15,8)0.025=4.1 F(15,8)0.05=3.22
3
13 14 15 9 8 16 17
2
5 4 1 2
6 12 7
11
8
10
4
S
21 20 22 23 24 19 27 26 3 25
7
1
5
18
T
6
四:共 35 分 如图的水准网,各路线的观测高差和路线长度如下: h1=+2.145m,s1=1.5km h2=+0.368m,s2=1.5km h3=+2.519m,s3=3km h4=-1.978m,s4=3km h5=-1.614m,s5=1.5km 已知 HA=18.336m,HB=18.860m (1)按间接平差求 P1、P2、P3 点的高程平差值。 (2)求每公里的高差中误差及各点的高程精度。
河海大学研究生入学《测量平差》考试试题06

QXX
点的误差椭圆元素、点位误差以及二者的相对误差椭圆元素。 (要写出计算公式)
共三 页第三页
h1 A P1 h3 P2
h2
h4
B
已知 HA=3.953m ,HB=7.450m, (1)最好采用何种平差方法?(2)求 P1、P2 点 的高程平差值及精度。 (3)求每公里的高差中误差。
共三 页第二页
五:本题满分 20 分 有平面控制网, 有 P1、 P2、 P3、 P4 四个待定点, 经平差后得: 单位权中误差为 2mm, 坐标协因数阵如下:
2、 设 y1 2x1 x2
2 方差 F 、 。 (10 分)
3 1 y2 x1 3x2 ,已知 D XX ,求 F y1 y2 的 1 4
6 2 (10 分) ,试求 PL1 、 PL 2 。 2 3
3、 已知观测向量 L 的权阵为: PL
0.4556 0.0828 0.0780 0.5340 0.0948 0.6865 对 0.0832 0.3881 0.0813 0.8908 0.0415 0.0179 0.0902 0.0511 0.3817 0.0066 0.0491 0.0294 0.0793 0.0532 0.6009 0.0850 0.0456 0.0777 0.0370 0.0982 0.0812 0.3228 0.0859 0.0307 0.0822 0.0517 试求 P2、P3 0.0854 0.0628 0.0399 0.6775
共 三 页第一页
三:本题满分 30 分 如图为一测角控制网,3、4 为已知点,5—6 的方位已知,4—6 距离已知,若采用 测角网的形式观测,共观测了 15 个角度。 (1) (2) (3) (4) 试计算该网必要观测数、多余观测数有多少? 若按条件平差可列出多少独立条件?各类条件数分别为多少? 写出所有条件式的真值形式,举例说明非线性的条件如何线性化? 若该网采用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该如何进行?
(完整word版)测量平差经典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最优估计量应具有的性质为 、 和 最优估计量主要针对观测值中仅含 误差而言。
2、间接平差中,未知参数的选取要求满足 、 。
3已知条件平差的法方程为024322421=⎥⎦⎤⎢⎣⎡+⎥⎦⎤⎢⎣⎡⎥⎦⎤⎢⎣⎡k k ,则PV V T = ,μ= , 1k p = ,2k p = 。
4、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79,必要观测量个数为35,则按间接平差进行求解时,误差方程式个数为 ,法方程式个数为 。
5、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50,必要观测量个数为22,若选6个独立参数按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若在22个独立参数的基础上,又选了4个非独立参数按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
6、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7、已知真误差向量1⨯∆n 及其权阵P ,则单位权中误差公式为 ,当权阵P 为 此公式变为中误差公式。
二、计算题(每题2分,共20分)1、条件平差的法方程等价于:A 、0=+W K Q KB 、0=+W Q K WC 、0=+W P K WD 、0=+W P K K答:______2、水准测量中,10km 观测高差值权为8,则5km 高差之权为:A 、2B 、4C 、8D 、16答:______3、已知⎥⎦⎤⎢⎣⎡=∆3112P ,则2L p 为:A 、2B 、3C 、25D 、35答:______4、间接平差中,L Q ˆ为:A 、TA AN 1- B 、A N A T1-C 、T A AN P11--- D 、A N A P T 11---答:______5、观测条件是指:A)产生观测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的综合B)测量时的几个基本操作:仪器的对中,整平,照准,度盘配置,读数等要素的综合 C)测量时的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折光……等因素的综合. D)观测时的天气状况与观测点地理状况诸因素的综合答:______ 6、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协方差阵为D L =--⎛⎝ ⎫⎭⎪3112,若有观测值函数Y 1=2L 1,Y 2=L 1+L 2,则σy y 12等于?(A)1/4 (B)2 (C)1/2 (D)4 答:_____ 7、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12的权阵P L =--⎛⎝ ⎫⎭⎪2113,单位权方差σ025=,则观测值L 1的方差σL 12等于:(A)0.4 (B)2.5 (C)3 (D)253答:____ 8、已知测角网如下图,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判断下列结果,选出正确答案。
河海大学水力学2003年至2007年真题及答案

河海大学 200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水力学 一、是非题(每题 2分,共 20 分)1.紊流过渡粗糙区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与雷诺数。
( )2.断面单位能量 E s 沿流程总是减小的。
( ) 3.计算消力池池深和池长时,设计流量一般选择使池深和池长最大的流量。
( ) 4.渗流的达西定律既适用于层流也适合于紊流。
( ) 5.在恒定均匀流中,沿程水头损失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 )6.两个液流在重力作用下的动力相似条件是它们的弗劳德数 F r 相等。
( )7.因为各并联支管的长度、 直径及粗糙度可能不同, 因此在各支管的水头损失也不同。
( ) 8.均匀流可以是恒定流,也可以是非恒定流。
( ) 9.流体质点做圆周运动不一定是有旋运动。
( ) 10.相对压强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0 分) 1.当水流流态从层流转变为紊流后,过水断面上水流动能校正系数和动量校正系数 将2.溢流坝下泄水流收缩断面水深的跃后水深为,此时下游水深为,则形成远离水跃的条件是 ( )(1)h t h co2( 2) h t h co2 (3) h t h co2( 4)无法确定3.渗流模型流速与实际渗流流速相比较( )(1)前者大于后者 ( 2)二者相等 (3)前者小于后者( 4)无法比较4.明渠的临界水深决定于( )(1)流量和底坡 ( 2)断面形状、尺寸和底坡1)均增大3) 增大、减小2)均减小4) 减小、 增大3)流量和糙率(4)流量和断面形状、尺寸5.均匀流断面和渐变流断面上的动水压强1)均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2)前者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后者不静水压强规律分布3)前者不静水压强规律分布,后者静水压强规律分布4)均不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6.下列哪个条件满足时,明渠水流是缓流1) F r 12) F r 13) F r 14)无法确定7.毕托管可以用来测1)脉动流速(2)时均流速(3)脉动流速(4)脉动压强8.满足dE s/ ds 0条件的流动是1)非均匀渐变缓流非均匀渐变急流3)均匀流4)临界流9.有压管流,管轴线水平,管径逐渐增大且通过的流量不变,其总水头线沿流向应(1)逐渐升高(2)逐渐降低(3)与管轴线平行(4)无法确定10.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1)重力与惯性力之比2)重力与粘滞力之比3)粘滞力与惯性力之比4)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三、作图题(每题 5 分,共10 分)C 1.绘出下列两段不同糙率棱柱形渠道的水面曲线。
河海大学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河海大学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daaa aa 2河海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名称:材料力学一、概念题1.图示梁的四种截面形状,固定剪力沿铅垂方向。
横截面上最大剪应力(或剪应力铅垂分量的最大值)的位置,有四种答案:(5分) (A )全部在中性轴处; (B )全部不在中性轴处;(C )a 和b 在中性轴处,c 和d 不在中性轴处; (D )a 和b 不在中性轴处,c 和d 在中性轴处。
正确答案是:2.直径为d 的圆柱放在直径为D=3d 、厚为t 的圆形基座上,地基对 基座的支反力均匀分布,圆柱承受轴向压力P ,则基座剪切面的剪 力Q= (5分)3.图示车轴,n--n 截面周边上任一点处交变应力中的=m axσ=min σ循环特征r= (5分) 4.定性画出图示等截面梁的挠曲线形状(5分))(a )(b )(dz胶缝)(a )(b2.已知胶的许用剪应力][τ是许用正应力][σ的一半,问 ɑ为何值时,胶缝处的剪应力和正应力同时达到各自的 许用应力。
(10分)3.图(a )、(b )表示同一材料的两个单元体。
材料的屈 服极限MPa s 275=σ。
试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求两个单元 体同时进入屈服极限时的拉应力σ与剪应力τ的值。
若σ>τ。
(10分)4.图示拐轴位于水平面内,受铅垂荷载1P 和水平荷载2P 试按第四强度理论确定圆轴AB 的直径。
已知:,kN P 201=, kN P 102=,mm l 1501=,mm l 1402=,MPa 160][=σ。
(155.图示1、2杆截面均为方形,边长分别是a 和a/3。
已知l =5a ,两杆材料相同,弹性模量为E 。
设材料能采用欧拉公式的临界柔度为100,试求2杆失稳时均布荷载q 的临界值。
(15分)6.AB 梁支承在两悬臂梁的端点,有重Q 的物体自H 高处自由下落在AB 梁的中点,三根梁的长度和刚度EI 均相同,AB 梁的抗弯截面系数为W ,求AB 梁的最大动应力m ax d 。
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2011年真题答案

1、答案提示:毛管悬着水、饱和,土壤含水量;达到蒸发能力,稳定下渗率,蓄满产流。
相关知识点:六个基本土壤水分常数(P64),水文循环的四个环节的特点。
2、答案提示:质量守恒定律闭合流域:p 0=E 0+R 0全 球:p 0=E 0海 洋:E 0=p 0+R3、答案:裸土蒸发三个阶段: 当θ≥θf 时,因供水充分而持续稳定;当 θm <θ<θ f 时,毛管的连续状态遭到破坏,土壤蒸发随着土壤含水量供应的减小而减小;当 θ <θm 时,毛管输水机制完全破坏,以汽态水或膜状水输送水分,4、答案提示:土壤水相对于标准参照下的水所具有的特定势能。
饱和土壤的土水势由静水压力势和重力势构成非饱和土壤的土水势由基质势和重力势构成5、答案:壤中水径流:存在相对不透水层,上层土壤质地比下层粗,至少上层土壤达到田间持水量。
地表径流:存在相对不透水层,上层土壤透水性比下层强,至少上层土壤达到饱和含水量。
6、7、答案:①降雨空间分布不均,由于太阳能在地球上分布不均,而且时间也有变化,导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其地理位置、气旋、台风路径也有影响;②下垫面条件分布不均,如土壤性质、植被、初始土壤含水量不同;③各处产流类型的差异,有的地方满足产流条件先产流,有的地方后产流,有的地方甚至不产流。
这样,降雨过程中产流面积会随时间变化。
8、答案:由流域上分布均匀,历时趋于零,强度趋于无穷大,但净雨量等于1个单位净雨在出口断面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线称为流域瞬时单位线。
Q(t)=()()⎰tdt t -t u I τ s E9、答案:特征河长:河段中,由水位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量与由附加比降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量相抵消,具有河段槽蓄量与下断面流量呈单一关系的河段长。
①L < l 时;涨洪时,水位变化引起的流量减少量小于附加比降变化引起的流量增加量 ②L = l 时;涨洪时,水位变化引起的流量减少量等于附加比降变化引起的流量增加量; ③L > l 时;涨洪时,水位变化引起的流量减少量大于附加比降变化引起的流量增加量10、答案:同一时间间隔内液体流入质量与流出质量之差等于蓄水变化量。
(完整word版)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卷及答案6套 试题+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自测题(1)一、正误判断。
正确“T”,错误“F”。
(30分)1.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2.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3.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相互独立()。
4.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5.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6.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7.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8.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9.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0.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1.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2.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的权()。
13.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4.定权时σ0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5.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二、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600.686m±3.5cm。
则: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3.它们的精度()。
4.它们的相对精度()。
三、选择填空。
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5分)。
1.取一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a) d/D b) D/d c) d 2/D 2d) D 2/d 22.有一角度测20测回,得中误差±0.42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0.28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