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及灭火导学案

合集下载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一、导入引言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也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了解燃烧的特点和原理,对于我们预防火灾、安全生活至关重要。

本节课将进修燃烧的基本观点、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类型以及灭火的方法,帮助同砚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掌握燃烧的条件;3. 认识不同类型的燃烧;4. 掌握常见的灭火方法。

三、进修内容1. 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燃烧的条件3. 不同类型的燃烧4. 常见的灭火方法四、进修过程1. 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点燃烧是指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放出热量和光线的化学变化过程。

燃烧的基本特点包括发光、放热、产生氧化物和放出氧气等。

2. 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燃料、氧气和着火点。

缺一不可,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

3. 不同类型的燃烧(1) 明火燃烧:火焰明显,燃烧速度快,容易引起火灾。

(2) 隐火燃烧:火焰不明显,燃烧速度缓,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3) 爆炸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急剧膨胀,形成爆炸。

4. 常见的灭火方法(1) 用水灭火:适用于灭灯、纸张等易燃物。

(2) 用灭火器灭火:适用于灭衣服、电器等。

(3) 用沙土灭火:适用于灭油火、金属火等。

五、教室练习1. 什么是燃烧?燃烧的基本特点有哪些?2. 燃烧需要哪三个基本条件?3. 请举例说明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的区别。

4. 你知道哪些常见的灭火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六、课后作业1. 写一篇小短文,谈谈你对燃烧和灭火的认识。

2. 调查家中的灭火设备,了解其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搜集一些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其原因和教训。

七、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燃烧和灭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牢记相关知识,提高安全认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愿大家生活安全,健康快乐!。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导学案九年级 化学 编写人:费璐 审核人:杜喜敏 赵方方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燃烧的定义2.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方法。

3.能运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方法解释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重点】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

【学习难点】运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释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 、燃烧的定义 【学案自学】2、联系上表,阅读课文129页第一段,理解燃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燃烧的条件3.大胆猜想:根据幻灯片展示,猜想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所以,根据这个实验,我们知道燃烧需要_____个条件,并且需要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灭火原理和方法6.依据生活常识,填写下表(合作交流)【自悟自得】燃烧要发生需要具备个条件,缺一不可,而灭火只要破坏燃烧的个条件,如果破坏了燃烧的多个条件,扑灭火灾的速度会。

【达标检测】1.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A.狭小的空间 B.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物质具有可燃性2.一场大火可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A 提供可燃物B 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 提供氧气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下列在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离D.使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4.我国从2009年起将5月12日确定为“防灾减灾日”。

安全问题不可忽视,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打翻燃着的酒精灯时立即用水浇灭B.进入煤矿时用火把照明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离开现场D.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换气【课后反思】。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3. 了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和原理。

二、预习问题:
1. 什么是燃烧?有哪些特征?
2.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3. 燃烧的过程是怎样的?
4. 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哪些?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三、课前预习:
1. 阅读课实情关内容,了解燃烧的定义、特征和条件;
2. 查找资料,了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及其原理;
3. 思考在平时生活中如何预防火灾。

四、教室进修:
1. 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伴同着火焰、热量和光线的开释;
- 燃烧的特征包括有色有味、放热放光、燃料消耗、氧气消耗等。

2. 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 燃烧需要燃料、氧气和着火点三个基本条件;
- 燃烧过程包括引燃、燃烧和燃尽三个阶段。

3. 常见的灭火方法和原理:
- 常见的灭火方法包括灭火器、水、泡沫、二氧化碳等;
- 灭火的原理主要是剥夺燃烧所需的条件,如剥夺氧气、冷却燃料等。

五、课后作业:
1. 思考并总结燃烧的过程及其条件;
2. 调查灭火器的种类和应用方法;
3. 思考在家庭、学校或其他处所如何预防火灾。

六、拓展延伸:
1. 观察周围的物质,了解其是否易燃易爆;
2. 参观消防局或消防展览馆,了解更多关于火灾防范和灭火的知识;
3. 参与灭火演习或模拟火灾逃生演练,提高自救能力和应急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燃烧和灭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安全第一,提高火灾防范认识,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导言: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无论是炉火旺盛的篝火,还是灯光闪烁的蜡烛,都是燃烧的例子。

然而,燃烧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危险,比如火灾。

因此,了解燃烧的原理以及灭火的方法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本导学案将引导你了解燃烧的过程、条件以及常见的灭火方法。

一、燃烧的基本概念1. 燃烧的定义是什么?燃烧是指物质在适当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热和光的过程。

2. 燃烧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燃烧的必要条件包括燃料、氧气和足够高的温度。

3. 燃料是什么?燃料是指用于燃烧的物质,通常包括可燃性物质,如木材、煤、油、气体等。

4. 燃烧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燃烧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启动、扩散和持续燃烧。

二、燃烧的过程1. 启动燃烧的启动需要一个引火源,通常是一个足够高的温度。

引火源会引发燃料分子的热运动,使其获得足够的活动能量。

一旦燃料分子获得了足够的活动能量,它们就开始与氧气分子发生碰撞。

2. 扩散在燃烧的扩散阶段,燃料和氧气分子之间的碰撞会产生更多的热,导致更多燃料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开始燃烧。

这种正反馈过程会加速燃烧速度,并形成火焰。

3. 持续燃烧一旦燃烧开始,火焰会持续地释放热和光。

在持续燃烧过程中,燃料和氧气分子之间的反应会不断地进行,产生更多的热量,使火焰保持稳定。

三、燃烧的种类1. 燃烧的种类主要分为哪几种?燃烧的种类主要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

2. 明火燃烧是什么?明火燃烧是指发生火焰的燃烧,它产生明亮的火焰,并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3. 隐火燃烧是什么?隐火燃烧是指在没有明亮火焰的情况下进行的燃烧。

这种燃烧通常发生在固体或液体燃料上,典型的例子是木炭的燃烧。

四、灭火方法1. 灭火的主要原则是什么?灭火的主要原则是削减导火索,扑灭火焰,以及降低燃料和氧气的接触。

2. 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哪些?常见的灭火方法包括水、二氧化碳、泡沫、干粉以及灭火器等。

3. 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之一,它是如何灭火的?水的灭火效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水的吸热作用,它吸收了火焰的热量,使燃烧过程中的温度降低;二是水的冷却作用,水蒸发时会消耗热量,使燃烧物体的温度降低。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导学案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

2、猜测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 、、。

3、活动与探究一全班同学分成12小组,每组4人,要求各小组分工合作,有1人根据导学案进行实验指导、2人同时进行对比实验操作、1人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及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然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目的验证有可燃物时,才能够发生燃烧。

实验用品水、酒精、两个酒精灯、火柴、石子、棉花、两个坩埚钳实验步骤分别取两个棉花球用坩埚钳夹好,分别蘸少量水和酒精。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分别将蘸水和酒精的棉球放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蘸水的棉球蘸酒精的棉球实验结论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物质是实验一实验目的验证有氧气或空气存在时,可燃物才可能发生燃烧。

实验用品两支蜡烛、火柴、玻璃杯、酒精灯实验步骤点燃两只蜡烛,一只燃着的蜡烛放在空气中,另一只燃着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上,观察现象点燃酒精灯用灯帽盖上,观察酒精灯能否继续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的蜡烛被玻璃杯罩着的蜡烛燃着的酒精灯实验结论燃烧必须与实验二实验目的验证可燃物需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燃烧。

实验用品一小块煤、一根小木条、棉花、火柴、、酒精灯、两个坩埚钳实验步骤用坩埚钳分别夹一小块煤和一根小木条,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分别将煤和木条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观察煤和木条哪一个容易被点燃。

实验现象木条能,煤块不能实验结论燃烧必须达到一定的实验三4、燃烧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5、烧不坏的手帕:将手帕浸入50%的酒精溶液中,均匀湿透后取出,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发生什么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1). 浸了酒精和水的混合液的手帕燃烧时实际上是什么在燃烧?(2). 手帕在熊熊烈火中为什么没有被烧掉呢?6、熄灭蜡烛的三种方法及应用的原理_①用嘴吹蜡烛灭火应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②用玻璃杯罩住蜡烛灭火应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剪刀剪去燃着的棉纱芯灭火应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1)油锅中的有着了如何灭火应用的原理______________ (2)建筑物着火如何灭火应用的原理______________ (3)燃气灶着火了如何灭火应用的原理___________(4)森林着火如何灭火应用的原理______________ (5)碰倒酒精灯着火如何灭火应用的原理___________ (6)纸箱着火如何灭火应用的原理______________ 7、练习与实践(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D.纸比煤的密度小(2)、用水可以熄灭燃着的木材,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D)大量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3)、将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A)隔绝空气(B)移开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③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4)、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B)设法使火焰绝空气(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5).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6).在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是因为()A.散热快B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D木材是可燃物(7).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B.开灯,仔细检查泄露源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讲解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1、燃烧:。

燃烧发生的一定是(物理/化学)变化?伴随着、等现象。

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性;(2)可燃物与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以上。

三点必须同时具备才能燃烧。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要灭火只要让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一个不具备即可。

(1)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如。

(2)隔绝燃烧物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如。

(3)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如。

4、促进燃烧的方法:(1),(2)。

5、爆炸发生的条件:(1)为什么纯净的氢气会安静的燃烧?点燃混有空气的氢气有时会发生爆炸?(2)点燃混有空气的氢气一定会发生爆炸吗?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3)什么是爆炸极限?(4)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高于爆炸极限上限或低于爆炸极限下限,遇明火会有什么情况发生?6、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和联系:(1)本质特征:(2)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不同7、认识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练习:1、下列对燃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都发光放热 B都需要达到着火点C都需要点火才引发反应 D 都是氧化反应2、在野炊时为使燃起的篝火燃烧的更旺,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将木柴架空 B.用扇子向火堆扇风 C.用比较细的木柴 D.将燃篝火的地点选在避风的洞内3、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能燃烧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4、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5、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6、通常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1)可燃物跟氧气(或空气)接触(2)将可燃物加热(3)使可燃物跟气体接触(4)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1)和(2)(B)(3)和(4)(C)(2)和(4)(D)(1)和(4)7、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主要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较少8、炒菜锅里正在加热的油着了火,此时我们最好()(A)用少量水浇灭(B)用锅盖盖严锅(C)迅速向锅中倒入一些洗切好的蔬菜,并将锅移离炉(D)动用灭火器9、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燃烧、自燃的相同点是()(1)都发光 2)都需要达到着火点(3)都发热(4)都发生氧化反应(A)(3)(4)(B)(1)(2)(C)(2)(3)(D)(1)(4)10、蜡烛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是因为()(A)吹出的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B)吹气时,气流带走了火星,使火焰熄灭(C)吹气时。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一、温故知新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探究新知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完成实验报告。

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分组按要求进行实验探究,归纳燃烧的条件。

仪器和药品:镊子、酒精灯、烧杯、纸条、蜡烛、火柴、纸、木条、小石头、煤块我的猜想:燃烧所必须的三个条件:(1)__________(2)________ _(3)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设计的实验方案:我的实验结论: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三、反馈练习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就是燃烧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C、可燃物不进行点火是不可能燃烧的D、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2、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下列成语中,体现利用了“隔离可燃物”的原理灭火的是()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火上浇油C、釜底抽薪D、钻木取火4、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木柴是可燃物B、温度易达到着火点C、散热的速率快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5、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导学单教学目标1.掌握燃烧的概念与条件2.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学前准备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 )( )( ) 3.灭火的原理:( )( )( ) 4.什么是爆炸:( ) 自学方法回顾生活体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和实验探究了解燃烧现象及燃烧的条件 问题探究一:燃烧的定义1.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燃烧有哪些现象?2.你能说出什么叫燃烧吗?电灯发光、放热是燃烧吗?问题探究二:结合生活体验,请谈谈燃烧需要什么的条件呢?相信你会归纳: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 、 活动探究一:燃烧时三个条件是否要同时具备?完成课本P124页实验7-1,观察现象并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⑵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⑶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空气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通过以上实验,相信你会知道物质燃烧时三个条件应 。

活动探究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灭火的方法吗?想一想,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的最多。

用品:火柴、蜡烛、沙土、剪刀、烧杯、水、抹布、碳酸钠、稀盐酸。

使用这些用品你有几种方法将蜡烛的火焰熄灭呢?做一做。

相信你会归纳:灭火的原理: 、 、 问题探究三:爆炸现象常有发生,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哪些物质会发生爆炸吗?课堂达标自查1.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

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用扇子扇炉火,炉火更旺,其原因是( )。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C.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致使炉温降低很多,却使供给的空气增加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3.下列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
主备人:郭强班级姓名小组时间:2011.12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理解燃烧的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的的重大影响;
3.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措施,了解逃生自救的一般方法;
4.凡事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事物的利弊。

【预习导学】:
1.温故而知新:
(1)在以前的学习中,你一定知道很多燃烧的事例,请写下来填在下表中,并
(2)结合课文总结燃烧的概念:。

(3)描述物质燃烧时的注意事项:
2.预习课本P124-126页,完成下列习题:
(1)谈谈你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可燃物:;
着火点:;
(2)燃烧的条件:
1. ;
2. ;
3. 。

(3)灭火的原理:
1. ;
2. ;
3. 。

【课堂探究】:
(一)燃烧:导入语:火对人类文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举出哪些利用火的例子吗?。

1.阅读课本P124页【实验7-1】,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都用到了哪些仪器:;
(2)实验中把你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到课本的相关地方。

(3)思考课本P125页上的【讨论】,批注到课本上,并小组交流。

【跟踪训练】:(2009盐城)1.一个小小的烟头可能引起一场大火,那么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2.(2010镇江)纸火锅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

纸火锅的材料是普通的纸,使用时纸不会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火锅里的汤使纸与空气隔绝;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纸火锅的纸是不可燃物;D纸火锅里的汤汽化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提升训练】:
(二)灭火: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火也不例外,它可以被我们所利用,但也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请你举出人们对火利用不当的事例来:。

1.结合课本P125页【实验7-2】进行探究,并把结论填写到课本中的表格。

2. 思考课本P126页上的【讨论】,批注到课本上,并小组交流。

【跟踪训练】:
1.生活中炒菜时,如果油锅着火,除了用锅盖盖灭之外,你还有哪些办法?并说出你应用的原理来;
2.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的火灾怎样处理?;
3.用扇子扇煤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的原因是。

4.我国的一些成语中就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原理,请从化学视角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或辨析。

釜底抽薪:
火上浇油:
【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的收获有哪些?
2.在本节课中,你们小组展示了次,对抗了次,你在这节课中展示了次,
对抗了次,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想对自己说些哪些鼓励的话呢?。

【课后延伸】根据自己家住宅的特点,万一发生火灾,设计一份灭火和自救预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