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economic 微观经济学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_07不完全竞争市场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_07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三节
• 寡头市场 • 分为卖方寡头(oligo-poly)和
买方寡头(oligo-psony)。
1、The Characteristic of Oligopoly’s Market
• 寡头市场的特征
(1)The Definition定义
• 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 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B、企业之间相互依存
• 也即,企业既不是“价格接受者”也不是 “价格的制定者”
• 而是“价格的搜寻者”。
2、 Model of Oligopoly 寡头模型
• 关于模型的一般评价:重点已是采取博弈论 分析,但仍然没有取得比较的一致。
• 教材介绍的是早期成果,主要是双寡模型。
(1)Model of Cournot 古诺模型
一、 The Characteristic of
Monopolistic Com• p垄et断it竞ive争M市a场r的ke特t 点
(1)The Definition 定义
• 指许多厂商销售既近似又有差别的产品的 市场。
• 在长期,竞争的厂商较多;在短期,由于 产品的差别性,具有垄断性。
(2)The Characteristic 特征
P
生产同一类产品其他企业的行为。
p1
d
p2
q3 d’
D
q1 q2
Q
其中,d为“其他因素不变的需求曲线” d’为“感觉到的需求曲线” D为“已作必要调整的需求曲线” d当价格从p1下降到 p2,而其他企业不反应, 需求从q1 上升为 q3, 但其他企业跟降,那么需求则为q2, 经过调整后的需求变动的轨迹为D。
• A企业生产市场需求的一半,B企 业生产留下的需求的一半。

微观经济学概述

微观经济学概述

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基本假设 (1)经济人假设。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所追求的 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的是最大 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 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经济主体 所有行为都是理性的和有意识的,不存在经验型的或者随 机型的决策。 (2)资源有效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能有效 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的。 (3)产权明确。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中,一切市场行为 都必须以明确的产权为前提,不同的产权配置会带来资源 配置的不同效率。 (4)完全信息。经济活动的当事人都有充分的和相同 的信息,而且获取信息不需要任何成本。 (5)厂商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整体。利润 最大化是厂商的唯一目标。
人们具有完全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 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会选择能比其他行为更好 地满足其偏好的行为。其中自利原则和理性行为原则是核 心。简而言之,经济人就是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者, 对自利最大化的任何偏离都是非理性的。 经济人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众多经济学家对其进行 一系列的证伪或批判。这些争论导致了经济学对理性经济 人的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和修缮,充实了理性经济人的内容。 1.经济人的利益不仅仅是经济利益 针对经典经济人的完全利己主义,20世纪20年代起, 行为科学家们分别提出了实利人、社会人、成就人和复杂 人等人性假设,提出人性是复杂多变的,不仅仅要追求经 济利益,而明确地包括尊严、名誉、社会地位等不能用纯 经济尺度来衡量的“利益”。也就是说,经济人使之最大 化的效用涵盖个人所能追求的任何目标。依据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理论,为获得一种无形资产或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人”一词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率先提出 并引进经济学的,但人们总是将经济人假设的创立与亚 当· 斯密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原因在于他在《国富论》中 把人本性恶作为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把个人利己主义的利 益追求当作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动机。斯密之后,约 翰· 穆勒依据西尼尔所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 对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进行了形式化处理,从人类行 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经济动机——财富最大化动机,奠 定了经济人假设的第一块基石——自利原则,并提炼出经 济人假设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就是会计算、追求自身经济 利益最大化的人。马歇尔等新古典经济学家则承接了边沁 关于“幸福与痛苦”的功利主义道德哲学,同时引进了实 证主义的“行为”概念,确立了经济人假设的第二块基 石——极大化原则,并将经济人假设归纳为约束条件下的 求极值问题。此后,经过萨谬尔森、弗里德曼等人的修缮, 在主流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的标准理解是:在理想的情 况下

微观经济学(全部)

微观经济学(全部)

第五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生产两种商 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1.生产可能性表
各种可能性组合 A B C D E 棉衣(X商品) 产量 0 1 000 2 000 3 000 4 000 棉被(Y商品)产量 200 180 140 80 0
x年x月x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年 月 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关系
价格(元)
A
B
C
D
EFG1Fra bibliotek2 600
3 500 P 7 6
4 400
5 300
6
7
需求量(单位数)700
200 100
2) 需求函数 Qd = f(p) ( ) Qd=800-100p 3) 需求曲线
A B C
Qd=800-100p D E F
1.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 2.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3. 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全国二十所高校合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尹伯成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陈恳 吴卫华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N.Gregory Mankiw [美] 曼昆 著 梁小民 译 美 曼昆/著 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Microeconomics09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09微观经济学

Q
O 汽油市场 Q1 Q0
Q
S
P
S
P0
D′ P1 D
Q0 Q1
O
Q 汽车市场
D D′
Q1 Q0
Q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
1、基本观点
如果给定消费者效用函数,要素供给函 数以及生产函数,就可以从数学上论证所 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达到一般均衡。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
2、均衡条件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同 时所有商品和要素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
(1)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关系。
(2)简化的市场经济情况分析举例。 要素市场:石油市场,煤市场(石油的替代 品市场) 产品市场:汽油市场(以石油为投入品) , 汽车市场(汽油的互补品市场)
P
P1 P0 P2
O
原油市场
P
P1 P0
O
煤市场
S′ S
P
S′ S
P1
P0
D′ D 需求变化
D
Q2 Q1 Q0
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局部均衡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对 于观察和研究商品经济中每一个市场和 相关市场之间在价格、需求、供给等方 面相互影响是有重要意义的。它们都是 建立在边际效用论和供给论基础上;二 者都是以均衡作为出发点,认为均衡是 市场经济常态,而把不均衡看做是对均 衡的一种暂时偏离。
问题及分析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一般均衡 (2)经济效率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6)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7*)社会福利函数 (8*)效率与公平
复习:
在经济学中,均衡(Equilibrium)是指经济中 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 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微观概念归纳

微观概念归纳

微观经济学概念归纳一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它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家庭、厂商、特定的市场或行业)的理性经济行为。

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产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或市场体系(Market mechanism or Market system)的力量和缺陷以及其他问题,目的是解决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稀缺指物品在超越免费供应时人们对它仍然有需求。

即该物品在市场上保持一个正值价格。

二价格是为换取一项物品所必须放弃的货币数量——这种价格被称为货币价格。

相对价格一种价格与另一种价格的比率被称为。

相对价格是机会成本需求(demand)指居民户在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在一定时期,在特定的价格下,居民计划购买的一种物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量(Quantity supplied)在一定时期,在特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供给(Supply)在一定时期,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替代效应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收入效应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导致实际收入的变化,从而对其需求量产生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当除了物品价格之外的任何一种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变动时,就会出现需求的变动预期的未来价格如果人们预期一种物品的价格在未来会上升,则人们现期就会更多地购买这种物品,商家就会减少产量。

如果人们预期某一物品的价格在未来会下降,则他们现期就会减少对该物品的购买,商家就会扩大产量。

比较静态分析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内生变量的数值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内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_05成本论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_05成本论

将E1点的产量
和成本表示在 图(b)中,即 可得到LAC上 的E1点。 同理,可得到 LTC曲线。
厂商在长期内 进行生产的 最优生产规 模和最低总成 本。
27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
长期平均成本LAC:在长期内厂商按产
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
LTC LAC Q
LAC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因
第五章 成本论
• • • • 关于成本的几个概念 短期成本理论 长期成本理论 成本与收益的均衡
1
一、关于成本的几个概念
1、经济成本 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
成本:厂商进行生产活动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或者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必须得到的报酬或补偿。
经济学中的成本与会计学中的成本含义不相同。
会计成本:厂商在生产过程中购买和使用的且按市场价格直接 支付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在企业的会计帐簿上会直接反映 出来。 经济成本:厂商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机会成本 。生产活动中 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劳动所得工资、资本所付利息 、土地所得地租、企业家才能所得利润。 机会成本: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用于其 他可能的用途所能够获得的最大收入。 机会成本存在的条件:资源是稀缺的;经济资源应具有多种用 途;经济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SMC C SAC AVC
N
进一步分析
M Q
17
(1)SMC与AV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
SMC<AVC ,AVC↓ SMC>AVC, AVC↑ SMC=AVC,AVC最低 AVC
M •M点后,增加一单位产量 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 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 本, •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 成本一定增加。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Aetna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icroeconomics
4
所以: 所以: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 缺资源。 缺资源。 社会:指经济主体 家庭(个人)、 指经济主体, 社会 指经济主体,家庭(个人)、 企业、 企业、政府等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
Aetna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icroeconomics
11
人们面临选择
选择 对学生自己来说 对一个家庭来说 对一个国家来说 稀缺资源
学习,娱乐 睡觉 学习 娱乐,睡觉 时间 娱乐 食物,衣服 度假 食物 衣服,度假 家庭收入 衣服 黄油,大炮 黄油 大炮 国民收入
Microeconomics
22
原理五: 原理五: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人们能从与其他人交易的活动中获得各 种商品和劳务; 种商品和劳务; 贸易可以使人们 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 活动。 活动。
Aetna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etna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icroeconomics
24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
由于家庭和企业在决定购买什么和出卖 什么时关注价格, 什么时关注价格,所以他们不知不觉地 考虑了他们行动的社会收益和成本; 考虑了他们行动的社会收益和成本; 结果, 结果,价格指引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 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_02需求与供给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_02需求与供给

。a 0
量 Q斤
20
如果供给函数为线性函数,供给曲线形状为一条直线,而
且我们大多使用线性供给函数。这时供给曲线的通常形式为 : Q s = --δ + γ(P)
21
三、供给定理及其例外
• 1、供给定理:
• 以供给函数为基础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都反映了 商品的价格变动与供给量变动二者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 在图形上表现为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 对供给价格函数求一阶导数大于0。 • 2、例外: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有些供给是固定的。 还有一些供给的不规则变化。股票、证券市场等。
15
2.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同方向变动 生产成本: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的变动 相关商品的价格:副产品,在 资源利用上具有竞争性的两种 产品。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政府的政策 厂商的目标
16
3、供给函数
★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影响供 给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公式如下: S=g (P , M , V , Pt , G , Pe , N) 其中,S: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供给;P:商品 的价格;M:生产这种商品的投入品价格;V:技 术水平;Pt:用相同的资源所能生产的其他商品的 价格;G:政府政策;Pe:厂商对这种商品的预期 价格;N:该市场上供给者的数量。
700 600
2、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一条表示某种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几何图形 ,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值. 价格 需求曲线表示: P元 •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 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下降 D 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上升 而减少。 。a • 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 动。 P ,Q ; P ,Q 。 。b 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 量 需求曲线为一条直线。 0 Q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Supply and Demand Model
Chapter 3
Demand Schedule
Price ($) 280 320 360 400 440 480 520 560 600 Quantity Demanded 36 28 22 18 14 10 6 4 2
Table 3.1
Demand Curve
Shifts in Supply
P
Sold
Snew
Q
Fig 3.5
Factors Which Shift Supply
Technology Price of input goods Number of firms in the market Expectations of future price Government taxes, subsidies and regulations



Consumers’ expectations Number of consumers in the population Prices of related goods
» Substitutes » Complements
Change in Demand & Change in the Quantity Demanded
Shifts in Demand
P
Dnew Dold Q
Fig 3.2
Factors Which Shift Demand



Consumers’ preferences Consumers’ information Consumers’ incomes
» Normal goods » Inferior goods
Q
Fig 3.6
Finding Market Equilibrium
Price ($) 280 320 360 400 440 480 520 560 600 QD 36 28 22 18 14 10 6 4 2 QS 2 8 14 18 22 26 30 32 34 Shortage or Surplus -34 -20 -8 0 +8 +16 +24 +28 +32 Effect on Price
Table 3.3
Equilibrium Price & Quantity
640 560
Equilibrium price ($400)
Price
Surplus
S
480 400 320 240 0
D
10 20 30 40 Equilibrium Quantity Shortage quantity (18000)

Change in Supply & Change in the Quantity Supplied
Decrease in the Quantity Supplied Decrease in Supply
P
S1
E
D
F
S2
S0
Increase in Supply
Increase in the Quantity Supplied
Table 3.2
Supply Curve
640 560 480 400 320 240 0 10 20 30 40
Price
Quantity Supplied
Fig 3.4
Law of Supply
Ceteris paribus, the higher the price, the higher the quantity supplied in the market; and the lower the price the lower the quantity supplied in the market
Fig 3.7
Increase in Demand
P S P1 P0 DNew
DOld
Q0 Q1 Q Pe & Qe
Fig 3.8
Decrease in Supply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New P1 P0 D Q1 Q0 Q SOld
Pe & Qe
Fig 3.9
Effects of Shifts in Demand & Supply
640 560
Price
480 400 320 240 0 10 20 Quantity Demanded
Fig 3.1
30
40
Law of Demand
Ceteris paribus, the higher the price, the lower the quantity demanded in the market; and the lower the price the higher the quantity demanded in the market
Shift Demand Demand Supply Supply Effect on Pe Effect on Qe
Table 3.4
Interference with Market Prices
Price controls Price ceilings
QS
Price Floors
P Surplus S
Pmin
Pe
QD
QS
D Q
Fig 3.11
End of Chapter 3
Decrease in the Quantity Demanded
P
Increase in Demand
B
A C
D1
Decrease in Demand
D0
D2 Q
Increase in the Quantity Demanded
Fig 3.3
Supply Schedule
Price ($)
280 320 360 400 440 480 520 560 600 Quantity Supplied 2 8 14 18 22 26 30 32 34

»Rent control »Making things worse

Price floors
»Agricultural price stabilisation schemes »Minimum wages
Price Ceilings
P S
Pe
Pmax Shortage
D QD
Q
Fig 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