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

合集下载

有创动脉监测操作流程

有创动脉监测操作流程

有创动脉监测操作流程一、简介有创动脉监测是一种通过穿刺体内动脉并将传感器插入动脉内以直接测量血压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连续的血压读数,对于重症监护病人、手术中的病人以及需要精密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病人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有创动脉监测操作流程,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此项操作。

二、准备工作2.1 人员准备- 确保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参与,至少包括一名有经验的医生和一名护士。

- 所有参与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无菌手套、口罩、帽子和护目镜。

2.2 设备准备- 选择合适的有创压力监测套件,包括无菌穿刺包、导管、传感器和连接线。

- 准备必要的辅助设备,如消毒剂、局部麻醉剂、注射器、止血带和敷料材料。

2.3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获得知情同意。

- 选择穿刺部位,通常为桡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

- 清洁并消毒选定的穿刺部位。

三、操作步骤3.1 穿刺- 应用局部麻醉剂至穿刺部位。

- 使用无菌技术打开穿刺包,取出穿刺针。

- 穿刺选定的动脉,观察血液回流以确认针尖位置。

- 通过穿刺针内腔放置导丝,确保导丝进入动脉。

3.2 导管置入- 沿导丝推进导管,直至达到适当深度。

- 移除导丝,连接导管与传感器。

- 确认传感器与监测设备连接无误,开始监测血压波形。

3.3 固定与敷料- 使用专用固定带或医用胶带固定导管。

- 在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确保敷料四周密封。

3.4 监测与记录- 持续监测患者的动脉压力波形和数值。

- 定期记录血压读数,并注意任何异常变化。

-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形成。

四、注意事项- 确保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维持无菌技术。

- 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 监测患者的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如手指的颜色、温度和感觉。

- 注意患者的疼痛或不适反应,必要时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 定期校准传感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五、并发症处理- 若出现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应立即施加压力并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意义:反映左室充盈最准确的指标
05
PAWP=PADP=LVEDP
肺动脉嵌压(PAWP)
心排血量(CO)
每分钟心脏(左室)泵出的血量 正常值:4-8L/分 CO=HR×SV(每搏输出量) 意义: 取决于 心脏前负荷, 后负荷,心 肌收缩力, 判断心脏泵 功能。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量
小儿 SBP=80+年龄×2
<1岁 SBP=68+(月龄×2)
各年龄组血压正常值(mmHg)
目 录
O1
无创:
O2
心率与心律的监测
O3
无创袖带血压监测
O4
指氧饱和度监测
O5
有创:
O6
动脉血压监测
无创动脉血压(NIBP)
各类休克
心脏大血管手术
大量出血病人手术(脑膜瘤,肝脏)
低温麻醉和控制性降压
临床意义:
SBP:主要代表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其重要性在于维持脏器血流供应。SBP<70mmHg,脏器血流减少,SBP<50mmHg,易发生心跳骤停。
DBP:其重要性是维持冠状动脉的血流。
脉压:正常值30—40 mmHg,代表每搏量和血容量。
MAP:概念与正常值,1/3收缩压+2/3舒张压。
与心输出量和体循环阻力有关。
穿刺前行Allen试验
严防动脉内血栓形成
防止远端肢体缺血
保持测压管道通畅
防止感染
防止气栓发生
防止局部出血、血肿
监护要点及并发症预防
定义: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
01
正常值: 5~12cmH2O
02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异常动脉血压波形的意义
1低血容量:脉压缩小及随呼吸波动的不 稳基线,重脉切迹下移 2主动脉瓣狭窄:收缩相延缓,重脉切迹 不易辨认 3主动脉关闭不全;收缩相上升,舒张相 降低,重脉切迹消失 4心律失常:明显的持续的压力线消失
5波形低平:管尖贴壁,部分堵塞,三通 或换能器中有血或气,管路太软
6数值过高或过低:换能器位置不正确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2007.9
1.概念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种; 无创是应用对机体组织没有机械损害的 方法,经皮肤或黏膜等途径间接取得有 关资料。有创是指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 或监测探头到心脏或血管腔内,利用各 种监测装置直接测定各种生理参数。
2.基本装置
(1) 测压导管:常用的有周围动脉测压管, 如留置针——可测ABP:深静脉置管——可测 CVP:漂浮导管、PICCO等 (2) 测压导管:为特制管道,越短越好, 较硬 (3) 冲洗装置:肝素盐水(1u/ml)、压 力袋(保持在300mmHg) (4) 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子 信号 床边监护仪:接收电子信号并将压力波形和数 值显示在示波屏上(需要模块及导线)
7无数值:三通转向错误,压力范围选择 不正确
6动脉测压导管的护理
(1)监测管道及导管护理常规 (2)穿刺处血肿的预防:拔管后压迫5-15min, 以弹性绷带包扎,使用肝素者停肝素2h拔管 (3)发现管路中有血块时应用注射器抽出, 不可注回 (4)任何肢端出现灌注不良表现,如温度改 变、有色斑等,应立即拔除穿刺管 (5)无菌操作,尽早拔除导管,以防止局部 感染和败血症的发达右心房、从穿刺点到右心房 的距离最短,约35-45cm;也可选股静 脉、锁骨下静脉至上腔静脉内
操作技术:
(1)5-20cm,即可入右心房。导管一端通过 压力换能器与监护仪相接,显示RAP波形和压 力数值,气囊部分充气 (2)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气囊部分或完 全充气,减少导管尖端对右心室壁的刺激,而 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右室导管更容易向肺动 脉推进。导管进入右心室显示典型的RBP波形 后再充气向前插入 (3)通过肺动脉瓣,进入肺动脉,即呈现 PAP 波 形 , 充 气 0.5-0.8ml 嵌 顿 , 阻 断 血 流 测 PAWP

血液动力学监测

血液动力学监测

血液动力学监测是危重病患循环功能的监测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学等一系列物理学问题。

流量,阻力,压力之间的关系。

1.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
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射血分数(LVEF)、收缩时间比率(STR)做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病人取仰卧位,两对电极分别贴附于两侧颈根部及其上5 cm 处,另两对分别贴附在两侧腋中线平剑突水平及其下5 cm 处,接监测仪记录。

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及抢救治疗中重要的
监测手段。

目前常用的有创监测主要有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以及以心排血量为中心的系列监测,包括: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体肺循环阻力、肺动脉嵌顿压(PAWP)
将Swan-Ganz导管经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腔,通过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主干、左或右脉动脉分支,直到肺小动脉。

通过此导管可以测定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右室压(RVP)、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肺动脉平均压(PAP)及肺小动脉楔压(PAWP,又称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此外,通过漂浮导管施行温度稀释法(thermodilution)测量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计算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I)。

还可计算出肺循环血管阻力(PVR)和体循环血管阻力(SVR)。

给临床医生提供动态、精确可靠的血
流动力学数据及心功能状态,指导临床用药。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王苏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是动脉穿刺置管后通过压力测量仪进行实时的动脉内 侧压,能够准确反映每个心动周期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 均动脉压的变化数值与波形,是一种常用的有创血流动力学 监测方法,其抗干扰能力较无创血压监测好,测量结果可靠, 尤其适于严重低血压、休克、周围血管收缩或痉挛等患者的 动脉血压监测。
4.并发症的防治
穿刺时注意无菌操作,置管期间加强观察与护理,以减少感 染;穿刺时若误入动脉应局部压迫止血,防止发生出血和血 肿。此外,避免出现气栓、血栓、气胸、血胸、神经损伤等 并发症,预防措施关键在于熟悉解剖结构及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
1.测压途径
动脉内侧压应选择具有一定侧支循环的动脉,防止一旦 发生血栓时远端组织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 ►桡动脉:首选途径。其表浅,易于固定及穿刺成功率高。穿 刺前需做Allen实验以判断尺动脉的循环是否良好,若Allen实 验阳性则不宜选用桡动脉穿刺。 ►还可选择肱动脉、腋动脉、尺动脉、足背动脉或股动脉途径。
3.并发症的防治
最常见的是血栓形成或栓塞,严重时可引起肢体缺血、 坏死。还可能发生出血、感染和动静脉瘘等。 预防的措施有:选择的动脉穿刺针不宜太粗,操作时注意 严格无菌技术,尽可能减少动脉损伤;穿刺置管时间不宜 过长,一般不超过7天;定时用肝素稀释液加压冲洗测压 管道系统。
二、中心静脉压监测(CVP)
是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严格的说 是指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压力,是反映右心 前负荷的指标,主要适于各种严重创伤、休克、 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患者的监测。
1.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正常值:5~12cmH2O(0.49~1.18kPa) (2)临床意义:小于2~5cmH2O表示右心房充盈不良或血 容量不足;大于15~20cmH2O表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容量超 负荷。CVP监测对了解循环血量和右心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 临床意义,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但当患者出现 左心功能不全时,单纯监测CVP则失去意义。

有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与护理

有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与护理
• 咳嗽、吸痰、嘔吐、躁動、抽搐均影響CVP 值,應在安靜後10~15分鐘測。
• 疑有管腔堵塞時不能強行沖注,只能拔除,以 防血塊栓塞
影響中心靜脈壓的因素
• 病理因素 • 低血容量、脫水、周圍血管張力下降等能 使CVP↓。 • 張力性氣胸、心包填塞、心衰、房顫、支 氣管痙攣、輸血輸液過量、縱隔壓迫、縮 窄性心包炎、腹內高壓等能使CVP↑
• 其他因素 • 零點位置不正確(高則CVP偏低,低則 CVP偏高);體位改變;床頭抬高或下降。 • 插管過深至右心室則CVP偏低,過淺則 CVP偏高。 • IPPV和PEEP可使CVP升高2~5cmH2O
• 鑒別少尿或無尿是血容量不足,還是 腎功能衰竭所至。
• 作為補液量、滴速的參考指標。 • 可作為輸液通道或插入各種導管。
有創傷性血流動力學監測
使用前的準備
• 具有有創壓力監測功能的監護儀 • 壓力導管與感測器 • 肝素生理鹽水溶液
(0.9﹪NS500ML+0.1ML肝素鈉) • 水準尺 • 加壓輸液袋。
• 防進氣:管道系統連接緊密,測壓時護士不要 離開,因為當CVP為負值時,很容易吸入空氣。
• 防感染:穿刺部位每週消毒換敷料2-3次,測 壓管每日更換,有污染時隨時換。
注意事項
• 以平臥位測壓為宜,病人改變體位要重新調節 零點。
• 使用呼吸機正壓通氣,PEEP治療、吸氣壓大 於25cmH2O時胸內壓增加,影響CVP值,測 壓時可暫時脫開呼吸機。
操作步驟
1、用肝素生理鹽水溶液注滿該導管系統,確保 導管系統中無氣泡。
2、連接動脈(或中心靜脈)導管到壓力管。 3、將肝素生理鹽水溶液裝進加壓輸液袋維持壓
力套裝內的壓力為300MMHg。 4、用水平尺測量,保持感測器與心臟維持同一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固定装置,确保其完好无损,如有松动或滑脱,应及时调整。
4
保持清洁:保持固定装置的清洁,避免感染。
监测技巧
2
1
监测设备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监测报警处理:及时处理监测报警,确保患者安全
监测参数设置:根据患者病情和监测需求设置监测参数
监测数据记录:实时记录监测数据,便于分析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09
水肿:下肢水肿,全身水肿
10
体征表现
血压:监测血压变化,了解血流动力学状况
心率:监测心率变化,了解心脏功能状况
02
呼吸:监测呼吸频率和深度,了解呼吸功能状况
皮肤颜色:观察皮肤颜色变化,了解组织灌注情况
尿量:监测尿量变化,了解肾脏功能状况
05
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了解脑功能状况
实验室检查
01
保持输液通道通畅:确保输液速度稳定,避免输液中断
02
监测尿量:观察尿量变化,调整补液速度和量
03
监测体温:观察体温变化,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04
监测呼吸功能: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调整呼吸机参数
05
监测皮肤状况: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预防压疮和皮肤损伤
06
监测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预防谵妄和昏迷
异常情况监测: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监测
特殊人群监测: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进行监测频率调整
监测部位
动脉导管:监测动脉血压和心输出量
肺动脉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
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
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和静脉回流量
心室导管:监测心室压力和心室容积

心脏复苏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心脏复苏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心脏复苏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心脏复苏是指对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急救的一种紧急处理方法。

在进行心脏复苏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变化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可以直接指导我们的急救措施。

本文将介绍心脏复苏中常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无创监测方法1. 体温监测在心脏复苏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的体温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体温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代谢和循环状态。

无创体温监测一般通过额温枪或耳温计来实现,这些设备操作简便,能够迅速测量患者的体温。

2. 血压监测血压监测在心脏复苏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无创血压监测方法有血压袖带法和脉搏波形分析法。

其中,血压袖带法通过充气和放气袖带来检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脉搏波形分析法则通过记录脉搏波形来间接测量患者的血压。

3. 心电图监测心电图监测是心脏复苏中必备的监测方法之一。

心电图能够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心脏电活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问题。

目前,常用的心电图监测设备有传统的心电图机和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它们都能够快速地记录和显示患者的心电图。

二、有创监测方法1. 动脉穿刺监测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无创监测方法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此时,需要采用有创监测方法,如动脉穿刺监测。

动脉穿刺监测可以通过插入一根导管到动脉内,以连续监测患者的动脉压力和动脉氧饱和度。

2. 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导管监测是一种通过插入导管到患者体内,直接监测中心静脉压力和血液氧饱和度的方法。

这种监测方法需要在严密无菌的条件下进行,一般适用于需要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和血液氧合情况的患者。

3. 肺动脉导管监测肺动脉导管监测是一种通过插入导管到患者肺动脉内,以监测心输出量和血液氧合情况的方法。

肺动脉导管监测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但由于操作难度较大,需要有专业技能的医务人员进行。

三、监测方法的选择与注意事项在选择心脏复苏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患者情况和操作条件来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 有创血压较无创高5~10mmHg,故当有 创血压低于无创时,有创血压测量有误
• 压力传感器平右心房水平 • 测压管路通畅,无气泡、血凝块 • 动脉穿刺针位置恰当
PICCO监测
是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形轮廓分析 技术的综合。PICCO监测仪采用热稀释法测 量单次的心输出量,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 形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 (PCCO),同时可计算胸内血容量(ITBV) 和血管外肺水(EVLW)等容量相关指标。
(CVP) 5
SVRI 2762
PC

PCCI
CI 3.24 HR 78
SVI 42
SVV 5%
dPmx 1140
(GEDI) 625
压力电缆
温度测量电缆
动脉热稀释导管
PULSION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
PiCCO技术
PiCCO 连续监测指标
PCCO (脉搏轮廓心排量) HR(心率) AP(动脉压力) SV/SVV(每搏输出量/变量) SVR (全身循环阻力) *dPmax (左室收缩力指数) PPV (脉搏压力变异)
PiCCO 计算指标
CO(心排量) CI(心排指数) GEDV(全心舒张末容量) ITBV(胸内血容量) EVLW(血管外肺水) CFI (心功能指数) GEF (全心射血分数) PVP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1.心脏前负荷指标
胸内血容量(ITBV) 和全心舒张末容量GEDV
临床上反映心脏前负荷的常用 最主要避的免优了点以参是往它数们以:分压CV别力P在代、PAWP 、LVEDP都 性 V张P反和末、映特期P心A异容W脏性 积P以来反力前方更、血械受荷胸反映及负面强右通影容变腔映心心荷容 缺,心气响量化和心脏肌敏等仍调就 “ 初 盈 只 确心脏容顺陷积比室感多能整腔 的 量 应心长压有指C、舒心种给、内前状性脏”不心标以是反室素脏改出儿的负态等右前而是室。变准茶通映顺影血荷消因舒心负言前舒时确酚容,除素过心应响张代荷,负张,的胺量以了对以脏性。末全前和的即荷末指容胸压不压的、期负机标量腔力心严已的期力前机心直参内参的格指正容代负械肌接数压数定出确量容荷通纤义 心 指 才积 , 气维室 标 是的 会 等的充 , 正方 受 多法 到 种来 心 因
足伴容量血管收缩
适当补液
协和重症医学科的最新推荐:在保持循环 稳定的情况下。CVP越低越好!
有创动脉压监测
何时需要有创动脉压监测?
• 需要密切监测动脉血压变化 • 大剂量镇静药物静脉注射 •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 使用静脉降压药物 • 休克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频繁抽血
注意什么?
• Allen实验阳性
物品准备
• 从冰箱中取出100ml冰冻NS • 20ml注射器3支,消毒液,消毒棉签
PVPI代表了肺血管 通透性的高低,可在 一定程度上说明肺
水肿形成的原因
EVLW指的是肺组织 内液体的容量,在 评估肺水肿方面远 远优于胸部X线。是 床旁定量监测肺部 状态和肺通透性损 伤情况的唯一参数, 特别是当肺水肿由 肺血管通透性增加 引起时更具意义
监测与护理
PiCCO的校正与监测 PiCCO的护理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
重症医学科
CONTENT
01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02 CVP的监测
03
有创血压的监测
04 PICCO的监测
05 护理要点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定义
是指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探头到心脏 或血管腔内,直接测定心血管功能参数 的监测方法。
无创与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比较
无创监测
注意什么?
• PEEP调整 • 损伤静脉
测量前准备
• 管路通常 – 回抽血路通常,推入无阻力 – 管路中无气泡、血凝块
• 动态反应试验 – 方波试验
传感器校零
• 操作: – 气液平面与大气相通 – 按动监护仪的调零功能键
• 作用: – 将大气压作为零点 – 消除外界大气压和静水压的影响
步骤:
的干扰,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脏 容量负荷的真实情况。
2.心脏后负荷指标
CCO
全身循环阻力SVR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通过动脉压力波形的形状 获得连续的每搏参数,经肺热稀释法的初始 校正后,根据公式可以在每次心脏搏动时计 算出每搏输出量(SV),并得CCO和SVR。 与肺动脉漂浮导管的热稀释法比较相关性很 好
有创监测
优点 缺点
优点
缺点
安全 影响因素多 动态
并发症多
操作简 不准确 单
可重复 连续性差
准确 连续
操作复杂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1.
对病情做出迅速的判断
2.
正确指导临床救治,采取及时的治疗
中心静脉压(CVP)
CVP是指腔静脉与右
心房交界处的压力。
正常值:5-10mmHg
反映右心前负荷、循环容 量、心脏泵血功能等
PICCO特点
1.
创伤小,只需要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无需肺动脉导管。 动态、连续 可以放置10天
2.
床旁定量测量肺水,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参数明确,容易理解。 儿童也适用
中心静脉导管
注射液温度探头容纳管(T型 管)
注射液温度电缆
13.03 16.28 TB37.0
AP
AP 140
117 92
3.心肌收缩力指标
GEF和CFI
是评价心脏收缩功能参数中特有指标 由SV与GEDV通过公式计算衍生出来的 研究发现,CFI和GEF能可靠地反映左 室收缩功能,但对于存在单独右室功能 不全的病人,依靠CFI和GEF反映左室收 缩功能并不准确
4. EVLW和PVPI
PiCCO的特有参数, 是对肺水监测的重 要指标
CVP>10mmHg:容量过多、心功能不良
CVP<5mmHg:容量不足、周围血管张 力减退
中心静脉压监测 的途径----中心 静脉导管
股静脉
颈内静脉
首选
锁骨下静脉
中心静脉压
何时需要中心静脉压监测?
• 快速液体输注 • 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或对血管有损伤液体 • 评估容量状态 • 评估组织灌注状态(SvO2) • 建立PICCO监测 • 外周静脉开放困难
评估: 患者平卧位 换能器位于腋
中线与第四肋 间交点
回抽有无回血、冲管 校零 观察波形稳定,读数 准确记录参数
中心静脉压与血压同时监测
CVP
BP
意义
措施
-
-
血容量不足
快速补液
-
N
血容量轻度不足
适当补液
+
-
心功能不全
强心,扩血管
+
N
容量血管收缩
扩血管
N
-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 强心,扩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