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合集下载

第九味徐国能读后感800字

第九味徐国能读后感800字

第九味徐国能读后感800字在人间寻常的八种味道之外,我相信台湾是拥有第九味的。

我似乎寻找到了这种意境和情怀。

“台北最美的风景是人”在去台湾之前,我读了徐国能先生的《第九味》一书,他说小时候遇见一位厨艺大师,告诉他在人间常见的酸甜苦辣咸涩腥冲八种味道之外,还存在着第九种味道。

他当时一直困惑于第九味,等到长大后他发现天地间充满学问,一啄一饮都是一种宽慰。

徐国能说,“我们正在失去一种观点、一种意境、一种人生的态度与一种处世的情怀,一种美。

”但是在台湾,我似乎寻找到了这种意境和情怀。

从台湾回来后很久,脑中盘旋的都是一个个人的面庞:豪爽地拿出三十年藏的珍贵高粱酒待客的大学老师、在淡水的小巷子里快乐地唱着流浪歌曲的小个子歌手小曾、热心又善良的司机阿伯、屏东“阿嘉的家”中摄影天赋了得的姐姐,有垦丁街道上的那个露天移动酒吧中获得过吉尼斯滑板纪录的老板。

彼时,只想到《新周刊》有一期专题的标题:“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台北的那位大学老师见我们是从远方来,就从家里取出30年藏的高粱酒招待,那瓶有年头的高粱酒一打开便醇香扑鼻,连饭店的老板娘闻香过来都啧啧称赞真是好酒,地道的金门高粱酒本在台湾就属于不可多得,何况还是珍藏了30年的。

有美酒助兴,满桌人都喝得畅快,席间每每有朋友看上去醉了,走进洗手间,大学老师便默默地跟过去,在洗手间门外的净手池旁站立很久。

直到朋友安然无恙地出来,他便像刚洗完手般和他打招呼,然后一同入席。

他既深切关心着每一位朋友,又表现得体,不让对方感到一丝一毫的尴尬。

我将这份温润和周到看在眼中,记在心底。

在台北大街上遇到的那位出租车司机阿伯,在下班高峰堵车时不断地向我道歉,说我第一次来台北,就遇到这么堵的路况,实在是对不住。

其实堵车并不难过,因为他一路上和我讲了许多好玩的故事,包括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他那正在念初中的迷恋歌手李荣浩的小女儿。

一到达目的地后司机阿伯便下车了。

他说我是在车里左侧坐着,若从右边下车会不方便,若从左边下车他又担心车辆,所以站在左边,他为我小心翼翼地拉开车门。

祖国宝岛——台湾各地风光美景,太迷人了!

祖国宝岛——台湾各地风光美景,太迷人了!

祖国宝岛——台湾各地风光美景,太迷人了!
台湾,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我们却对它分外陌生。

收集了台湾各地风光美景,邀朋友们走近祖国宝岛台湾。

航拍台湾环岛美景▼
日月潭
日月潭,台湾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
北半湖形状如圆日
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形成“青山拥碧水,
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
▲把手机横过来看
阿里山
阿里山也是不输于日月潭的著名景点这里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
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
阿里山铁路有70多年历史
是世界上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途经热、暖、温、寒四带,景致迥异搭乘火车如置身自然博物馆
▲把手机横过来看
101大楼
台北101大楼是曾经的世界第一高楼也是台北的标志性建筑
图为101大楼的白天和夜晚
台北故宫
它是台湾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当年为躲避战乱
许多京城的文物南迁
一路来到台湾建立了这座“新故宫”
▲把手机横过来看
▲把手机横过来看
翠玉白菜、东坡肉石和毛公鼎是台北故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我站在台湾看祖国文案

我站在台湾看祖国文案

我站在台湾看祖国文案
1、我站在台湾看祖国,祝福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

2、我站在台湾看祖国,对祖国的深情,渗透在我滚烫的血液中,跳动在我火热的心中。

3、我站在台湾看祖国,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礼貌的星火。

4、我站在台湾看祖国,为了您的尊严,祖辈浴血奋战;为了您的繁荣,父辈挑起重担;为了您的和谐,我们无私奉献;为了您的辉煌,后辈勇往直前!
5、我站在台湾看祖国,祝福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

6、我站在台湾看祖国,六十春秋过,江山万里红。

共和国成长,雄姿勃发新。

未来职责重,由我勇担承。

祖国前程美,灿烂又光明。

7、我站在台湾看祖国,奔腾的长江翻卷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着深情的马头琴声。

华夏儿女向祖国母亲致意!
8、我站在台湾看祖国,民生丰裕达三江国运昌盛,安邦有道通四海国威大振!
9、我站在台湾看祖国,太阳从东方升起,期望从东方升起,巨龙从东方升起,中国从东方崛起。

10、我站在台湾看祖国,春有期望和辉煌,夏有火红和热情,秋有金黄和成熟,冬有雪白和宁静,祖国四季皆似锦。

抖音台湾文案

抖音台湾文案

抖音台湾文案
抖音上台湾的文案如下:
1、台湾是个美丽的旅游胜地。

2、台湾的美食最好吃。

3、台湾的人说话很好听。

4、台湾的景色很好。

5、台湾的艺人都很可爱。

6、台湾是每年旅游最多的地方。

7、台湾的夜市很好看。

8、台湾的零食很正宗。

9、台湾的生活节奏很慢。

10、台湾的人文气息很浓厚。

11、台湾是中国最美的岛屿。

12、台湾的小朋友都很漂亮。

13、阿里山的景色更是宜人,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向远处望去,朦胧的云海像白色的棉花糖,最高处海拔2663米,以其神木、樱花、云海、日出四大胜景而驰誉全球,故有“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之说。

72台湾各地皆有美食,有官才板、蚵仔煎、好大鸡排、大肠包小肠、担仔面等等,还有凤梨酥、果干等特产。

14、台湾岛美丽、富饶,是祖国的宝岛。

15、台湾岛上树木繁茂.高山地区有密密层层的针叶林,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5%,是我国的木材重要产地之一,被称为“绿色宝库”。

台湾旅游简介

台湾旅游简介

台湾旅游简介台湾,素有“东方小瑞士”的美誉,在这片美丽的小岛上,有着令人折服的美景,有着沁入心弦的热情人文,无论您是想要驰遍峻岭特景,或是停留在古城的小巷中,台湾总能令您大获全貌。

一.台湾令人赞叹的自然景观台湾海岸线辽阔,美丽景点众多,比如阿里山国家公园、太鲁阁国家公园、玉山国家公园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奇观,是满野小山、峻嶂绵延的泰雅原住民文化保留地,一路抚仙湖、新屋山到梅花湖、皮攀湖,从山陡岭缆通以至张家界、天冷河,无不令您惊叹不已。

而台湾也是欣赏海岸风光的好去处,台大四维乐游艇乐园,从野柳到绿茱萸湾,从宝山到礁溪,有更多美丽海景可以欣赏,有蓝湾、花东、太麻里海岸,更有间歇性火山爆发的忘憩船,台湾小岛中的绚烂海滨奇迹是最美的景象。

二.台湾独特的人文历史台湾历史上常出现商旅、海盗、殖民统治的岁月,这些交织着的文化,构成了现今台湾独有的文化特质,在台北、高雄您可以直接体验台湾的历史文化,去古色古香的关渡洋人街,或是贴近实在的古朴民俗,以及教堂、寺庙、灵山等,台湾还因其丰富的文化新生事物,而遍及全岛各处。

另外,每一个地方还会有各自独特的美食文化,从台北美食到过桥鸡,从泡菜鱼片到麻油鸡,台湾多种更多东西可以陪伴您在这片小岛上一起探索、吃货之旅。

三.台湾特有乐趣与新颖体验台湾也是创意型文化基地,可不止台北101那么高科技,更多的则是以温情呈现的创意体验,花莲的蓝宝石三角洲,钓鱼台的兔子海岸,天空步道的满天螺旋楼梯,以及游乐园、葡萄酒村,更多新奇的经典景点,都被赋予了不同的玩乐情趣。

四.台湾还是放松逍遥的好去处台湾还是一个可以充实休闲的岛屿,不管你是一来阳春一来熙,还是想找一个更私密的温馨之地,阿里山的滑雪场,清境的热气球旅行及环形小岛,还有花莲放牧又烤肉,火锅海鲜和到处拍照留念,这里的日出日落,都是一种犹如星空般的虚实穿梭,更是一种慢活逍遥的放松身心,台湾跟您一起见证这些沁人心脾,忘却烦恼的休闲美好时光。

台湾十大美景介绍

台湾十大美景介绍

台湾十大美景介绍台湾省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台湾十大美景的介绍:1. 日月潭:位于台湾中部的南投县,是台湾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因形状酷似日月而得名。

这里湖光山色优美,是台湾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

2. 台北101:台北市的地标性建筑,高度达到50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之一。

乘电梯上到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台北市的美景。

3. 阿里山:位于台湾嘉义市以东,是台湾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

这里群峰环绕、山峦叠翠、巨木参天,还有壮观的云海和日出。

4. 太鲁阁公园:位于台湾东部,以峡谷和断崖为主要特色。

这里的自然风光壮美,可以沿着步道欣赏到高山、峡谷、溪流等不同的景致。

5. 九份老街:位于新北市瑞芳区,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漫步在狭窄的巷弄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6. 清境农场:位于南投县仁爱乡,是台湾最大的高原农场之一。

这里有广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美丽的花海和壮观的云海,是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7. 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最南端的屏东县,是台湾第一座国家公园。

这里有碧海蓝天、白沙滩、珊瑚礁等海洋景观,还有热带雨林、草原等自然景观。

8. 野柳地质公园:位于新北市万里区,是台湾最著名的地质公园之一。

这里有各种奇特的海蚀地貌,如女王头、仙女鞋等,是了解海洋地质知识的好去处。

9. 玉山国家公园:位于台湾中部的高山地区,是台湾最高的山峰——玉山的所在地。

这里山峰高耸入云、气势磅礴,还有高山湖泊、瀑布等自然景观。

10.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南部,由64个岛屿组成。

这里有清澈的海水、洁白的沙滩、奇特的火山地貌等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

台湾最美的风景

台湾最美的风景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台湾开放陆客自由行逾一年,广州新锐杂志《新周刊》出版特刊,讲述台湾人文气质之美,引来不少共鸣。

周刊总编辑封新城指,“幸好还有台湾”,很多地方值得大陆参考和借鉴。

有网友直言,“最令人羡慕的就是民主制度。

”继80后作家韩寒写下《太平洋的风》,盛赞台湾的传统民风后,最新一期《新周刊》以全本200页、15万字的篇幅,向读者解读台湾人台湾事。

前言指,1998年8月,台北被读者评为“最陌生的城市”;多年后,台北街头却成为我们最感亲切的地方,“想象的彼岸变成了真切的对岸”。

台湾自由行开通逾一年,大陆游客为这个“宝岛”带来一股强劲的消费力,令其经济受惠不少;图为“万人游台团”首批内地旅客启程,准备赴台湾旅行。

(新华社数据图片)“问路问到干脆被送目的地”杂志广泛访谈两岸人士谈台湾,并罗列“你必须知道的101个台湾人”、“你必须体验的101件台湾事”等。

在“你必须知道的101个台湾人”中,收录了台湾知名作家、商界及文艺界人士等,如白先勇、柏杨、蔡康永、侯孝贤、林怀民。

在“必须体验的101件台湾事”中,周刊建议大陆客学几句例如“好康”(好事)、“麦安内”(不要这样)的台语,在酒吧看球,听台湾人骂“搞什么搞,吃大便啦”,还建议来台体验一下,“问路问到干脆被送往目的地”的温馨感。

文章指,台湾人并非没有焦虑、也不是没有烦恼,但你始终能在这个面积只有3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找到“活在当下”的终极意义——与人为善。

找到活在当下意义与人为善新周刊总编辑封新城称,每个社会都有好有坏,台湾“特别是善的一面,对自己冲击很大”,希望读者感受到台湾令人感叹的人际关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留存,“台湾的名山大水不比中国壮观,人文才是我们觉得最美的”,台湾民众选择了自己要的生活。

他亦相信,台湾是大陆的镜子,包括台湾如何民主转型、人文教育等,对大陆皆有参考价值。

内地传媒推举台湾最美的风景,不是当地的名胜,如图中的101购物中心,而是台湾当地人。

游台湾的心情短句

游台湾的心情短句

游台湾的心情短句1、台湾的夜市有很多好吃的小吃,逛夜市真的很开心。

2、走过台湾的繁华市街,感受台湾动力十足的城市文化。

3、台湾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自然生态景观。

4、台湾人的文化气息很鲜明,值得一探究竟。

5、台湾的太阳真的很毒,必须要涂防晒霜。

6、在台湾的山区,可以看到很多壮观的瀑布和自然景观。

7、台湾的博物馆非常丰富,可以了解到很多文化和历史。

8、在台湾的海边,可以感受到海浪的声音和海风的味道,非常舒心。

9、在台湾的山区,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树木和植物。

10、台湾的食材很新鲜,许多菜都非常清爽。

11、台湾的观光巴士非常方便,可以轻松到达各个景点。

12、台湾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地方,有很多有趣的创意设计。

13、坐着台湾特色的红色双层巴士,穿梭于城市之间。

14、台湾的景点非常多,每个地方都值得一去。

15、台湾的街头美食非常多,有很多美味的小吃。

16、台湾的自然景观很壮观,很多地方都非常美丽。

17、台湾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值得学习。

18、台湾的人们非常友善,尤其是老年人非常热情。

19、台湾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非常优秀,值得一读。

20、台湾的食物真的很好吃。

21、台湾的水果很多,都非常甜美,让人回味无穷。

22、在台湾的山区,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云海。

23、台湾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24、台湾的电影和音乐产业非常发达,有许多优秀的作品。

25、台湾的夜市非常热闹,可以体验到非常浓郁的文化氛围。

26、坐着摩托车感觉好惊险,但也很刺激。

27、台湾的艺术氛围非常浓郁,许多地方都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艺术作品。

28、台湾的美食种类很多,口味也很丰富。

29、游览台湾的艺术馆和博物馆,了解台湾丰富多彩的历史与文化。

30、台湾的人们非常勤劳、开朗、热情,使旅途更加美好。

31、台湾的传统手工艺非常精美,有很多值得购买的纪念品。

32、台湾的咖啡非常好喝,可以尝试不同的口味。

33、台湾的温泉很多,非常适合放松身心。

34、然而,什么是爱呢? 哇!这个答案可复杂了,我一时说不上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作者:文丽君来源:《中华手工》2017年第10期台湾,艺文爱好者的梦想地。

它有多样化的文创产业生态,有初心坚守的人文精神,有中华文化一脉相连的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奔赴台湾的理由。

8月14日至20日,由中华手工杂志社主办的第九届“台湾艺文之旅”顺利出行。

这一次,我们选择了12位同行者。

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有人经营书店,有人打造民宿,有人自创手工品牌,有人在构建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结合的平台……7天之行,既是一场文化之旅,也是一场心灵禅修。

有人说8月不太适合出行,我們却依然选择走进台湾。

很庆幸,并没有烈日炙烤,也没有台风来袭。

相反,我们遇到了台湾最美的风景——那些热情的、真性情的人。

台湾老者的真性情每次台湾行,汉声都是必达地。

这个自上世纪70年代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对民艺文化的溯源梳理、记录与普及,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与坚持。

如一本《惠山泥人》的出版,就用了8年,一部《剪花娘子库淑兰》更耗时10年。

那是不畏寂寞、不计成本的文化传承。

也正因台湾有如《汉声》一样的文化种子在深耕发芽,才有如今民众整体文化素养较高的收获。

走进汉声,亦是进行一场精神养分的补给。

有幸请到黄永松老师回台,再次承蒙老人家亲自接待。

台北八德路4段72巷16弄1号,还是记忆中的样子。

葫芦门里,依然悬挂着熟悉的“大过俗年”系列海报。

各式土布、布老虎玩偶、库淑兰剪纸衍生品缤纷如昔,各种经典的汉声出版物静静地散发着岁月的隽永气息。

黄老师轻摇蒲扇,神韵依旧。

从一卷素雅竹席开始,我们开始了汉声故事的追溯,探讨民艺的传承,以及“为什么要复兴传统手工文化”。

复兴手工文化,不是要复制古人的生活,而是为了寻找本心。

虽为老者,但黄老师对人工智能和高科技在手工领域的运用却极为赞同甚至希望做更多推广。

“人类的智慧,我们要善于运用。

人会老去,手也会越来越笨,如果将技艺写进程序,机器人张奶奶就可以代替张奶奶做手工,不会疲惫。

小孩子看到喜欢的机器人也会产生兴趣,这是新与旧的结合,是换一种有趣的形式让手工文化得以传承。

但是,提出机器人做手工并不是看低人的手工,而是通过机器帮忙,让小孩子更多、更快、更准地接受手工作品和精神。

小孩子就是未来!”聊得兴起,黄老师突然问:“你们下午还安排去哪儿吗?”“没有,就计划在汉声。

”“那我们喝点酒吧!”曾听说黄老师是好酒之人,不曾想如此真性情。

说罢,他竟真抱出一坛57年酒龄的陈年女儿红。

那是吴美云女士生前的珍藏,汉声店里有20多坛。

据说1999年“9·21大地震”时,以“绍兴酒”出名的埔里镇酒香四溢,好多女儿红的坛子被震开。

后经重新装坛封坛,那些几十年的藏酒就来到了汉声店内。

“樽中酒不空,座上客常满,8·14,为中华手工开坛”。

好酒之人,自是懂得对酒的尊重。

开坛,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文化。

亲笔书写题字之后,黄老师邀我们逐一签名以证。

听美玲店长说,汉声一共只开过2坛酒,且是2年前了。

其实第2坛的存佘足够我们品享,黄老却坚持开了第3坛。

我时常都会为黄老的细微用心所感动,也会不时想起6年前第一次带团在汉声巷拜访,离开时他久久于葫芦门前挥手的身影。

我一直想,我们何以得此厚爱,也许还在于老师对于《中华手工》的期盼。

《中华手工》创刊至今13年,但愿能如汉声一般坚持下去。

说起另一位真性情的老者,自是台北书院山长林谷芳先生。

台北书院地处西门町,坐落于台北古迹中山堂三楼。

出则繁华喧嚣,入则静谧安宁。

在林谷芳的眼中,它就是一方“大隐隐于市”的生命安顿之所。

数年前,台北推行“古迹活化”,紫藤庐、中山堂等一众古迹便得以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紫藤庐成了茶舍,中山堂里开设书院,古迹“活化”,就是变成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采用中国古代的书院教学形式,台北书院可以讲学、品茗、插花,许多台湾文艺界名人都爱来此开课讲学。

清晨走进书院,古意禅风,似曾相识。

榻榻米听课区,矮桌蒲团,脱鞋入座。

一身白衣的林谷芳先生如约而至,台上一站,剑气凛然。

林先生直言,他此前并不知听众为何人,只知与工艺有关。

就如他接受媒体采访时,从来不看预设的提问。

“禅家就像剑客,路逢剑客须呈剑。

提前预知,都是做假。

”从艺术与工艺的区别讲起,到禅艺术与禅修行,林先生深入浅出解读禅画的特质,同样适合于任一种艺术。

禅艺术的魅力,在于“大道至简”,当今很多设计师会“用力过猛”,为了突出自我而设计出一些并不实用的商品,其实是舍本逐末了。

林谷芳对自己的形容——活泼泼、孤朗朗、赤裸裸。

作为禅者,禅就是活泼泼的生活。

他说自己一生不泡茶,却喝尽天下好茶,因为朋友都是茶人。

曾有个朋友兴致勃勃地跟他说,自己想做8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花。

林谷芳一语道破:琴棋书画诗酒茶花,若无修行亦是玩物丧志。

艺术是一个生命聚焦,主题太多,生命则涣散。

无时不刻,林谷芳都以禅家的风光给人以智慧。

冬夏一衲,白衣索履,平和里藏着睿智,儒雅中透露淡然。

这就是禅者林谷芳。

6岁习禅、台湾文化界数十年来唯一持守中国牌而不倒之文化标杆。

课间休息时,林先生也会“抱怨”:“行程排得不好,害我起这么早,5点起来打坐!”但又在得知我们几日后将去食养山房时,脱口道:“我要有时间,也过去。

你们去陪炳辉说说话,跟他约了吗?我来打电话!”说罢他马上拿起手机,给老友拨去电话。

难怪,台北书院的风格与食养山房相仿,原来是好朋友间的思想渗透。

后来在食养山房,林谷芳先生果真如约而来。

在6号茶室,两位林先生相依盘腿而坐,闭目凝神,突然感觉那是一种何等宁静而肃穆的风景。

领队老师说:你们很厉害,在台湾同时得遇两位林先生是极难得的事。

是啊,我们何其有幸。

能听林谷芳先生说禅讲艺,又能与林炳辉先生观景品茶。

有人说,到台湾,一定要看台湾人的修行。

去台北书院听听禅,去食养山房用顿餐,看看极致的禅空间,会会亲切的主人,就明白修行就在生活中。

在当代,“艺术”这个字眼,被放得太大,产生了一些误读,甚至用艺术凌驾于生活。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文化现象:陶艺家做出来的作品,不能作为日用的叫艺术,能作为日用的叫工艺,而且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里,做艺术的明显比做工艺的位阶高很多。

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东方美学。

器物原本就是关联于生活的,它是在关联的基础上,再要求其他的形式美感,而不是:肾形式孤立起来看待,就只强调形式的纯粹意义,这样是西方的纯粹形式美学。

我即将出版《茶禅》这本书,在书中我特别提了在创建茶器方面的几个原则:其中之一是“形见其用”,一个器物的形制要能够对应它的用途,因它的用途而产生它的形制,进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美感。

很多人为了追求形式之美,极尽刻画,最后出来的作品或许造型夺目,但却没法跟人产生视觉之外更密切的其他关联。

真正符合东方美学的传统工艺应该是既可以用来欣赏又可作为日用的。

汝窑,有哪一件不是艺术作品?又有哪一件是不可以用的?工艺的原点本就建立在“用”之上,为什么强调“不用”的艺术家反而袭夺了美学的话语权?但所谓“物腐而后虫生”,手艺人也得反求诸己,在内缘和外缘上有更深的反思才行。

外缘可能是美学观念的异化或是艺术家的独大;内缘是不是我们手艺人对本身的定位也缺乏思索?难道手艺人就自甘是做出能用的器物却被人遗忘吗?如果手艺人在这方面有更深的反思,手工艺的地位就绝不是现在这样,做出的作品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被人忽视。

触及人类的本真艺术有一个最根本的功能一一触及人类的本真。

黄永松先生曾做了一个惠山泥人的展览,邀请我去致词。

我谈到:这展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从来没有看过一个展览,是6岁到99岁的人进去,都一样笑呵呵地出来”。

现在的女孩子以西方的九头身为美。

惠山泥人大师喻香莲做的戏曲人物,头身比例却是1:5,却让所有人发自内心地觉得可爱,直接撩起我们最本真的喜悦。

像惠山泥人这样的民间工艺,就沉淀着我们的美感经验和美学观照。

而除了工艺本身,它的戏曲题材,也投射了中国特殊的人体美学,体现了艺术一个最根本的功能一一触及到人类的本真。

极高明而道中庸做手工艺,背后需要一个深层的文化观照,手艺与文化观照相结合做出来的作品,在我看来会比纯艺术更加有生命关联和文化积淀,也更有价值。

因为中国人认为最好的艺术品、最大的生命智慧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是能够达到高明的程度,“道中庸”是一般人都能接受,与人们的生命经验息息相关。

当代艺术善于挑战人类的感官,它们的创意和表现形式的确可以称为高明,但因为过度的自我而没有了“道中庸”的基础。

反之,工艺扎根于日常生活,有着“道中庸”的基础,却缺少了追求极致、追求境界的精神。

所以,艺术应该思考如何在“极高明”里对接于“道中庸”;而手工艺应该思考在“道中庸”里如何达到“极高明”。

禅是什么?禅是什么?宋之后,禅,单用一字时,就是个专有名词,指的是祖师禅。

祖师禅是禅宗初祖菩提达磨传来,至六祖惠能之后逐次开启五家七宗的禅法,成为一个最具有中国特质的佛教宗派。

原始佛教的教义原本简易,但因对应于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的弘法需要,教理系统发展得越来越庞大。

而当文化一直无垠地往外扩张时’就会产生回归运动。

回归运动是提醒我们回到文化或生命的初心,禅宗就是佛法的一种回归运动。

禅宗也是生命的彻底归零,因归零,生命才有无限可能。

佛法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一颗不被污染、照见万物的佛心。

“至人之用心者,若镜。

”至人在用心时,他的心就像镜子—样,“胡来胡现、汉来汉现”。

《老子》中有句话:“为道日损。

”如果能剥落我们的习气、分别心的干扰,本心如镜的生命状态就会出现,这是禅宗的基本修行原理。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只是山。

”禅宗的艺术是在人间里显现它的超越性。

这一,点对于手工艺也具有借鉴意义。

手艺是扎根于日常的,但在日常里又需显现它的超越性。

从这个层面采說,匠人的精益求精,亦是一种修行,特质1:简一—不立一尘禅艺术的基底特质在“简”。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的《鹿柴》若以白话文直述,讲的就只是无聊之事,但浓缩聚焦成诗句,便成了富有禅意的千古诗篇。

八大山人的禅画,一笔勾勒,大片留白,如果画得巨细无遗了,反就没了想象空间,最想表现的核心,反而会被周围的因素干扰。

“大道至简”,工艺作品有时会凸显造型的独特、手法和工艺的锤炼,不自觉地让它复杂了。

—旦复杂,焦点就会涣散。

跟生命一样,焦点涣散了,就难有成就。

禅,让我们的生命聚焦。

特质2:无法为法——跳出惯性惯性,就是一种习气,它使我们不能如实地看待事物。

所以禅讲破,破不是否定一切,而是跳出惯性,不被习气所缚。

“金屑虽贵,落眼成翳。

”佛经虽是佛金口所说,但陷在里面,佛说亦成了魔说。

手艺人也应该注意,传承不应只执于表面规则,传统有时也需破,否则就容易陷在其中。

特质3:独在——随处做主我们往往活在自己的想象与别人的想象中,却不知只有自己的存在,才是自己能作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