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宜宾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典型易错题讲义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易错题

(完整版)⼈教版⼩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易错题⼈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易错题观察物体复习要点:1、从不同⾓度观察⼀个物体,⼀次最多看到三个相邻的⾯。
2、根据摆好的⽴体图形画出看到的图形,先看正⾯,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察,再看上⾯,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观察,再看左⾯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
易错题:3、根据画好的正⾯侧⾯上⾯图形来摆出⽴体图形按照先看上⾯确定需要⼏块积⽊,在观察正⾯和侧⾯进⾏调整。
易错题:1,2,⽤5个⼩正⽅体搭成⼀个长⽅体,如果从左⾯看到的是,从上⾯看到的是,有()种不同的摆法。
3,⼀个⽴体图形,从正⾯看到是,从左⾯看是,要搭成这样的⽴体图形,⾄少要⽤()个⼩正⽅体,最多要⽤()个⼩正⽅体。
4,⼀堆同样⼤⼩的正⽅体拼搭图形,从不同⽅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那么⾄少有()块同样的正⽅体。
5如图(1)是从上⾯看⼀些⼩正⽅体所搭⼏何体的平⾯图,⽅格中的数字表⽰该位置的⼩正⽅体的个数。
请你在图(2)的⽅格纸中分别画出这个⼏何体从正⾯和左⾯看到的图形。
因数和倍数复习要点:1、A÷B=C,(A,B,C均为整数且B不等于0)则A是B和C的倍数。
B和C是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互相依存的2、为了⽅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般不包括0)3、⼀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个数的最⼩因数是1,最⼤的因数是他本⾝。
4、⼀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限的,⼀个数的最⼩倍数是他本⾝,没有最⼤的倍数。
5、2的倍数的特点: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点: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是5的倍数的特点:个位是0。
3的倍数的特点:⼀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偶数:⾃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质数:⼀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2019年2018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易错题解析

2018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易错题1. 4是因数,8是倍数。
错题:因数和倍数是相互关系,必须指出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 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
错题:2是偶数,但是质数。
3. 36分钟=( )小时错因:错把1小时率当成100分,结果弄错。
2、比54小,比52大的最简真分数只有一个。
错因:把52和54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值变形为108、104,此时可以写出3个比54小,比52大的真分数。
如果变形为分数单位更小的分数,则中间的分数更多。
3、王师傅8分钟制作了5个零件,他每分钟能制作( )个零件,制作一个零件要( )分钟 。
错因:求每分钟能制作的零件数=零件总数÷工作时间,制作每一个零件的时间=工作时间÷零件总数4. 有20个水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到它的( ),每个人分到( )个。
错因:每人分到的个数=总数量÷总人数每人分到的分率=1÷总人数5.甲数的31和乙数的51相等,两数中较大的是( )。
错因:此题中,分率越大,“1”越小,反之,分率越小,“1”越大。
5. 小强3分钟做完2道数学题,小刚8分钟做完5道数学题,平均做一道题二人各需多少时间?谁做得快些? 错因:每道题完成的时间=工作时间÷题目总数6. 53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 A.6 B8 C.10 D.12错题:分子增加6,则分数的分子扩大为原来的3倍,分母也应扩大为原来的3倍,所以分母应加10.7. 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54米,第二根截去绳长的54,哪根截去的多?( ) A.每一根 B.第二根 C.不能确定 D.一样多 错因:54米是1米的54,绳长的54是整条绳长的54。
所以当整条绳长1米时,两根绳剪下的一样长,所以剩下的一样长。
如果绳长大于1米时,则第二根截去的长,剩下的少,反正第一根截去的长,剩下的少。
9.一根电线长6米,用去它的2/5,还剩下它的( ),如果用去2/5米,还剩下( )米。
2019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归纳

……
学生通过上面活动,基本上的学生就能建构起这一知识网络。
后来在课堂作业本 P16 第 1 题中又出现同样的一道题。 用一些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 结果全班没有一个学发生错误了。
至少需要这样的小正方体木块 (
)块。
◆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
五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47
=(180+1100)
×2
=4950+1100
× 2+1800× 2
=1280
×2
=4950+2200+3600
=2560(
米)
=7150+3600
=10750
(米)
答:工人叔叔至少需要 2560 米的彩带。答:工人叔叔至少需要 10750 米的彩带。
( 90× 55) +(20× 4)
=4950+80
** ) 62 ** ) 63 ** ) 64 ** ) 65
5.3.2 空间与图形……………………………………………………………(
** ) 67
二、原始错例
采集样本
错题来源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知识属性
五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62
错误率 27%
采集者
***
采集 ***
学校
第二单元 课堂作业本 质数与合数
◆原因分析
1、 学生对于质数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于“ 2 是最小的质数”使得在本题中受到了负迁移的影响。
2、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对质数的记忆,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来说“质数”
“合数”的概念的真正理解。
◆教学建议
1、 在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对几个常见的质数进行记忆外, 还应该注重对质数、 合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可以多一些变式的练习,增加灵活性和趣味性,而不只是枯燥的记忆与背诵。
2019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汇总

2019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汇总一、错例目录1.因数与倍数1.1质数与合数…………………………………………………………………(**) 52.长方体和正方体2.1.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62.1.2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72.1.3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82.2.1表面积计算………………………………………………………………(**) 92.2.2表面积计算……………………………………………………………(**) 102.2.3表面积计算……………………………………………………………(**) 122.2.4表面积计算……………………………………………………………(**) 132.2.5表面积计算……………………………………………………………(**) 142.3.1体积和体积单位………………………………………………………(**) 152.3.2体积和体积单位………………………………………………………(**) 182.4.1体积计算公式…………………………………………………………(**) 192.4.2体积计算公式…………………………………………………………(**) 202.4.3体积计算公式…………………………………………………………(**) 222.4.4体积计算公式…………………………………………………………(**) 232.5.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42.6.1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5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1.1分数的意义……………………………………………………………(**) 273.1.2分数的意义……………………………………………………………(**) 293.1.3分数的意义……………………………………………………………(**) 303.1.4分数的意义……………………………………………………………(**) 313.1.5分数的意义……………………………………………………………(**) 323.2.1分数与除法……………………………………………………………(**) 333.2.2分数与除法……………………………………………………………(**) 343.2.3分数与除法……………………………………………………………(**) 353.2.4分数与除法……………………………………………………………(**) 363.2.5分数与除法……………………………………………………………(**) 373.3.1真分数与假分数………………………………………………………(**) 383.3.2真分数与假分数………………………………………………………(**) 393.4带分数……………………………………………………………………(**) 403.5分数的基本性质…………………………………………………………(**) 423.6.1最大公因数……………………………………………………………(**) 433.6.2最大公因数……………………………………………………………(**) 443.6.3最大公因数……………………………………………………………(**) 483.6.4最大公因数……………………………………………………………(**) 493.7最小公倍数………………………………………………………………(**) 513.8.1分数大小比较…………………………………………………………(**) 523.8.2分数大小比较…………………………………………………………(**) 543.8.3分数大小比较…………………………………………………………(**) 553.9分数化小数………………………………………………………………(**) 574.分数的加减法4.1异分母分数减法…………………………………………………………(**) 584.2.1不带括号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604.2.2不带括号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615.总复习5.1.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625.1.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635.2.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45.3.1空间与图形……………………………………………………………(**) 655.3.2空间与图形……………………………………………………………(**) 67二、原始错例五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62错误率27% 采集者***采集学校***错题来源第二单元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课堂作业本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质数与合数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学生已经学习了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并能说出100以内的质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常见易错题解析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常见易错题解析数学期末考试是学生们检验自己掌握数学知识程度的关键时刻。
在五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有一些常见的易错题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解析,以便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本文将围绕五年级下册数学常见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1. 分数的加减法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学生们常常会出现错误。
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忽略了分母的变化,直接对分子进行加减运算。
例如,对于1/2 + 1/3这个题目,有些学生可能会直接将1和1相加,然后得到2,再将2作为分子,保持分母不变,错误地得到了2/3的结果。
正确的做法是先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对分子进行加减运算后再保持分母不变。
对于1/2 + 1/3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找到2和3的最小公倍数6,并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分别乘以对应的倍数,得到3/6 + 2/6 = 5/6。
2. 单位换算在单位换算方面,学生们也容易出错。
特别是在长度、容量和质量的换算中,常常会将换算前后的单位弄混,导致计算错误。
例如,如果要将1千米转换为米,正确的做法是将1千米乘以1000,而不是除以1000。
同样地,如果要将1升转换为毫升,应该将1升乘以1000,而不是除以1000。
3. 图形的识别与绘制在图形的识别与绘制方面,学生们也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在判断图形是否为正方形时,学生们常常只看到图形的四边相等,而忽略了正方形要求四个角也相等的特点。
此外,在绘制图形时,学生们也容易出现比例失调或者缺少细节的情况。
例如,在绘制长方形时,学生们可能会在计算两个边长时出错,导致绘制出的图形不符合要求。
4. 填空题答案的格式在填空题中,学生们需要填入数值、符号或公式等。
然而,很多学生在填写答案的过程中,忽略了题目给出的格式要求,导致答案不正确。
例如,对于计算周长的问题,题目可能要求学生们以某种单位表示答案,比如“用cm表示”。
如果学生们不按要求填写答案,而是直接写出数值,那么将被扣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易错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易错题在数学学习中,易错题往往是让学生感到困惑和挫败的一环。
本文将针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的一些易错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四舍五入在五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四舍五入是一个常见的知识点。
学生们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对结果进行四舍五入的情况。
然而,许多学生对四舍五入的规则理解不够清晰,导致答题出错。
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计算某个数到个位的四舍五入结果。
学生们经常会忽略判断条件,将四舍五入的结果直接计算出来,而不是按照规则对最后一位进行判断和调整。
正确的解答步骤如下:首先,确定需要四舍五入的位数,即个位数。
然后,将个位数的下一位数和5进行比较。
若下一位数大于等于5,则个位数加1;若下一位数小于5,则个位数保持不变。
最后,将其他位数置为0。
二、运算符号混淆运算符号的混淆是另一个容易导致错误的因素。
例如,在解决有关加法和减法的题目时,学生们经常搞混运算符号,导致最终的计算结果错误。
为了避免混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策略。
首先,仔细阅读题目,确定题目所要求的运算。
其次,将题目中的信息用文字形式表示,并明确标注运算符号。
最后,根据标注的运算符号进行计算,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三、单位换算单位换算是五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在题目中,往往给出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要求学生进行换算。
然而,许多学生在进行换算时,容易搞混换算的规则和计算步骤,从而导致答案错误。
在处理单位换算题目时,学生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换算关系和目标单位;其次,根据单位换算的规则,将已知单位转换为目标单位;最后,根据换算后的结果和题目要求进行计算和答题。
四、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性质五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性质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
学生们经常会混淆不同的几何图形,或者对几何图形的性质理解不准确,导致题目答错。
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练习和总结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提高对几何图形的识别能力。
2018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学期(100道)重点错题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易错题解析【1】倍数一定比因数大。
(×)错题解析: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不清,倍数和因数是根据整除法a÷b=c(a、b、c≠0)来定义的,对于一个任意的非零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相等,即此时,除法的被除数和除数(或商)相等。
订正:一个数的倍数可能和它的一个因数相等。
【2】26÷8=3……2,26是8的倍数,8是26的因数。
5.7÷3=1.9的倍数。
(×)错题解析: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不清,倍数和因数是根据整数除法a÷b=c(a、b、c≠0)来定义的,即要求两个数必须是非零自然数,且其中一个数一定能整除另一个数,不能有余数,此时这个数才有相互依存的倍数和因数关系。
订正:26÷8=3……2,这里将26改成可以被3整除的数,如24,就可以说24是8的倍数,8是24的因数。
5.7÷3=1.9,将5.7改成3的倍数57,就可以说57是3的倍数,3是57的因数。
【3】3是因数,24是倍数。
(×)错题解析: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得不扎实,倍数和因数代表的是两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能孤立地说A是因数,B是倍数,订正:3是24的因数,24是3的倍数。
【4】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错题解析: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不清,倍数和因数是根据整数除法a÷b=c(a、b、c≠0)来定义的,即要求两个数必须首先满足是非零自然数这个条件,且一个数整除另一个数,才能说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订正: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5】1既没有因数,也没有倍数。
(×)错题解析:1=1×1,所以1只有1个因数,1的倍数是所有非零自然数。
订正:1只有1个因数,1有无数个倍数。
【6】一个自然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错题解析: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自然数整除非零自然数的范畴内定义的,所以本题要补充上零除外这个条件,并且在非零自然数中,1只有1个因数,除此以外的非零自然数中的质数只有2个因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因此原题的判断是错误的。
2019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汇总

……
学生通过上面活动,基本上的学生就能建构起这一知识网络。
后来在课堂作业本 P16 第 1 题中又出现同样的一道题。
用一些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这样的小正方体木块(
)
块。
结果全班没有一个学发生错误了。
◆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
五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47
2. 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实物和教具 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资源链接 相关跟踪研究:
,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强化长方体和
1. 课间我让学生猜测几个小正方体可以可以摆成稍大的正方体后, 现 4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还是一个长方体。学生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再让学生通过摆去验证, 这时大家发
◆典型错题
题目: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装上彩灯(地面的四边不装)。已 知工人俱乐部的长 90m ,宽 55m ,高 20m ,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
学生错解:( 90 ×20+20 ×55 )×2 5 人
90 ×55+55 ×20 ×2+90 ×20 ×2 7 人
但是教学中的故事其实还没有完。
2. 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个。 )
(要求他们说出每排摆 2 个,摆两排,一层共 4 个,放两层,一共 8
7
3. 如果要摆成再大一点的需要几个?想一想,怎样摆?(让学生不断说每排 那么 3 层 27 个。)
3 个,摆 3 排,一层 9 个,
4. 比上面再大些呢?
2
2.6.1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 25 3.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1.1 分数的意义……………………………………………………………*(* ) 27 3.1.2 分数的意义……………………………………………………………*(* ) 29 3.1.3 分数的意义……………………………………………………………*(* ) 30 3.1.4 分数的意义……………………………………………………………*(* ) 31 3.1.5 分数的意义……………………………………………………………*(* ) 32 3.2.1 分数与除法……………………………………………………………*(* ) 33 3.2.2 分数与除法……………………………………………………………*(* ) 34 3.2.3 分数与除法……………………………………………………………*(* ) 35 3.2.4 分数与除法……………………………………………………………*(* ) 36 3.2.5 分数与除法……………………………………………………………*(* ) 37 3.3.1 真分数与假分数………………………………………………………(** ) 38 3.3.2 真分数与假分数………………………………………………………(** ) 39 3.4 带分数……………………………………………………………………**() 40 3.5 分数的基本性质…………………………………………………………(** ) 42 3.6.1 最大公因数……………………………………………………………*(* ) 43 3.6.2 最大公因数……………………………………………………………*(* ) 44 3.6.3 最大公因数……………………………………………………………*(* ) 48 3.6.4 最大公因数……………………………………………………………*(* ) 49 3.7 最小公倍数………………………………………………………………*(* ) 51 3.8.1 分数大小比较…………………………………………………………(** ) 52 3.8.2 分数大小比较…………………………………………………………(** ) 54 3.8.3 分数大小比较…………………………………………………………(** ) 55 3.9 分数化小数………………………………………………………………*(* ) 57 4. 分数的加减法 4.1 异分母分数减法…………………………………………………………(** ) 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错题1
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1: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
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 )块,每个孩子分得的是这些饼的( )。
3:一块2公顷的菜地,平均分成8份, 3份是( )公顷,3份占这地的( )。
4:小明29分钟走了2千米路,平均每分钟行( )千米,每分钟行的占总路程的( )。
◆典型错题2
把5米长的钢筋平均截成9段,每段的长度是( )。
1. 把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米,每人分到总数的( )。
2.小红去学校,15分钟到学校,刚好行了500米,平均每分钟行( )米,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全程的( )。
◆典型错题3
5公顷土地要平均分成3天耕完,每天耕地( )公顷,每天耕这片土地的( )
1. 一根绳子长2米,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1米的( ),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2.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21小时,做英语用了4
1小时,做语文用了( )小时。
3.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所有时间的21,做英语用了4
1,做语文用了全部时间的( )。
◆典型错题4 题目: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52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5
2,( )截去的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对比练习:
1.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
52米,第二根截去绳子的5
2,( )截去的多。
A .第一根 B .第二根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2.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72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52,还有剩余,( )截去的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3.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72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5
2米,( )截去的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4:(1)一根铁丝长5米,剪去3
1,还剩( )米。
(2) 一根铁丝长5米,剪去3
1 米,还剩( )米。
◆典型错题5
一根长10米的绳子,用去5
1米,还剩( )米; 一根长10米的绳子,用去它的5
1,用去了( )米。
专项练习:
1、一根钢管原来长9米,(1)截去了3
2,截去了( )米。
(2)截去了3
2米,还剩( )米。
2、有一筐72千克的苹果,第一天吃了它的61,第二天吃了它的9
5, (1)还剩下几分之几? (2)还剩几千克?
◆典型错题6 错题:甲线段的12 等于乙线段的13 ,( )线段长。
画图:
练习: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占全长的25 ,第二段长25 米,( )根铁丝长。
◆典型错题7
题目:张师傅5分钟作了2个零件,平均每分钟能做( )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 )分钟。
◆典型错题8 填空题:
45分钟=( )小时 200平方米=( )公顷 15分=( )小时 125分=( )小时( )分 25秒=( )分 20秒=( )小时
40公顷=( )平方千米 250千克=( )吨 53秒=( )分 150平方厘米=( )平方米 18小时=( )日 1.2小时=( )分
◆典型错题9
题目: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那么盐占盐水的( ) ,水占盐水的( );如果再加5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水占盐水的( )。
◆典型错题10
错题:方方和圆圆比赛打字,方方3分钟打字350个,圆圆5分钟打字583个。
谁打字的速度快?为什么?
王师傅5分钟加工零件17个,李师傅6分钟加工零件20个,张师傅7分钟加工零件23个,他们三人哪个做的最快,哪个最慢?
◆典型错题11
一节科学课共23 小时,老师讲课花了这节课的13 ,学生做实验花了13 小时,其余时间做作
业,做作业时间占这节课的几分之几?。
◆典型错题12
题目:一根长9/10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它的1/10,第二次剪去它的3/5,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
◆典型错题13
题目:a ÷b=2,a 和b 都是自然数,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练习:1. m 是n 的倍数,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 a =9b (a 、b 都是整数),那么a 与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典型错题14
1、有一块长72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玻璃,把它裁成边长是整厘米数、面积都相等的正方形,恰好无剩余,最多可以裁多少块?
2有若干个长是18厘米,宽是12厘米的长方形,把这些长方形拼成一个最小的正方形,最少要用几个这样的长方形?
针对性练习:
1、一张长方形纸,长75厘米,宽6分米,把它剪成相同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最少可以剪多少个?(画出示意图)
2、城建队要用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的长方形地砖在广场的中央铺一个正方形场地。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最多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画出示意图)
3、小玲和小青都经常去图书馆,小青每4天去一次,小玲每6天去一次。
3月2日两人同时去图书馆后,几月几日他们再次相遇?几月几日第三次相遇呢?
4、已知大约有不少于30名学生参加绘画比赛,现进行分组。
按每组6人或每组8人都能恰好分成几组。
参加绘画比赛的至少有多少人?
5、花店有72枝红玫瑰和48枝白玫瑰,扎成花束出售。
如果要所红玫瑰、白玫瑰平均分在每束花中,最多可以分成多少束?每束花有多少枝?
6、一盒铅笔,平均分给5人差2枝,平均分给6人也差2只。
这盒铅笔至少有多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