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皮影

合集下载

三年级美术《皮影》的教案

三年级美术《皮影》的教案

三年级美术《皮影》的教案第15课皮影重面:用卡纸等坚真的纸张仿照皮影的外型战制做特面,做一个人物。

1.领会皮影的外型及演出特面。

2.学习皮影的制做圆法,培养种植提拔学死脱手动脑及真践才能。

3.提下对平易远间传统艺术的乐趣,充真阐扬其艺术魅力,发扬*的皮影艺术。

讲授重面、易面。

讲授目标易面: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

(1)教师引见皮影戏的常识。

课前预备(学死)卡纸、铰剪等皮影制做材料。

(教师)幻灯或录相、范做。

讲授进程1.导进课题。

讲授进程③以轴面为中间,沿箭头圆背进行二合。

讲授重面、易面。

(3)发问:若何令人物“动”起来?(4)师死小结:在关键处钉上举止节,装上*做杆。

(学死)胶火(固体胶),聚集废旧**报纸、告白*纸、白纸、垃圾袋。

(2)比较阐发:①那两幅画在技法上有什么好异?②气焰上有什么好异?③哪幅画更富有童趣?5.会商星状图案的诡计圆法。

(3)出示其他范做让学死自己交流见地。

4.创做。

(1)主题:制做一件皮影做品。

(2)创做发起:可以选择自己喜悲的故事人物创做;在关键处钉上举止节,装上把持杆;可以与伙伴合做完成;属意各种人物的外型特面。

(3)褒扬获奖者。

(1)对学死做业中各种角*的好异外型创做面评,以及举止关键处置的面评。

(2)已完成的学死延续创做。

(2)说一说,评一评,体验胜利的快乐。

第二课时④轴心对边剪去一*,打开成四角星。

(学死)皮影制做材料。

1.组织讲授,搜检学死课前预备的景象。

课前预备2.感应熏染火墨外型的乐趣,进一步引发学死学习火墨画的乐趣。

(2)只管使自己的做品外型有创意。

2.演皮影戏。

(1)每小组协商好演出皮影戏的合作。

讲授进程(3)小组派代表引见自己皮影戏的特*、亮面。

3.会商交流。

(1)评出“最好演出队”并申明理由。

(2)评出“最好皮影制做奖”并申明理由。

5.讲评。

2.浏览图片导进新课。

b.学死做品浏览,比一比谁画得好?您喜悲哪一幅?为何?(会商。

)。

小学美术《皮影》微课教案

小学美术《皮影》微课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皮影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等方面内容。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皮影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皮影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皮影的历史起源及发展:使学生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成就,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举例:讲解皮影戏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强调其在民间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2)皮影的Βιβλιοθήκη 作工艺与分类:让学生掌握皮影的制作方法和分类特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皮影制作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皮影制作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制作出的皮影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皮影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小学美术《皮影》微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皮影》微课教案,选自小学美术课程三年级下册第四章《传统文化的魅力》。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及发展;
2.皮影的制作工艺与分类;
3.皮影的表演技巧与特点;
4.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皮影,体验皮影表演。

皮影美术教案

皮影美术教案

皮影美术教案皮影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点。

2.学习制作皮影形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点。

2.制作皮影形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点。

1.导入通过观看皮影戏的视频片段、展示一些皮影形象,引起学生对皮影美术的兴趣。

2.引入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重要性。

3.讲解讲解皮影戏的艺术特点:形象简练、造型夸张、色彩丰富、动作独特等。

4.讨论请学生讨论皮影戏中常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道具。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对皮影戏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课时:制作皮影形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1.导入展示制作皮影形象的工具和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制作皮影形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选材、设计造型、剪刻、上色等。

3.示范示范选材、设计造型、剪刻等过程,注重讲解关键步骤和技巧。

4.实践分发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皮影形象,老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皮影形象,互相交流经验。

第三课时:创作皮影小故事1.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2.讲解讲解创作皮影小故事的步骤:确定故事情节、设计人物形象、制作道具等。

3.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创作皮影小故事。

4.实践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皮影小故事的创作和制作。

5.展示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创作的皮影小故事。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评价学生对皮影戏的了解和对皮影形象制作的掌握程度。

3.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创作成果。

五、拓展延伸1.观摩皮影戏表演,了解更多皮影戏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

2.继续创作皮影小故事,丰富皮影形象和情节。

3.参与皮影美术比赛,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皮影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提升审美能力。

美术教案 皮影

美术教案 皮影

美术教案皮影教案标题:美术教案-皮影教案目标:1. 了解皮影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学习制作皮影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掌握制作皮影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5.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教学重点:1. 了解皮影的特点和制作工具。

2. 学习制作皮影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皮影制作工具和材料:剪刀、剪纸、黑纸、剪影刀、竹签、灯光等。

2. 皮影故事的资料和图片。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皮影戏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皮影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探究:1. 向学生展示制作皮影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解释其用途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皮影作品,分析其特点和技巧。

3. 分组让学生尝试使用剪纸和剪影刀制作简单的皮影形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实践:1. 向学生展示制作皮影的基本步骤:先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设计剪纸图案,然后用剪影刀剪下形状,最后将剪好的皮影固定在竹签上。

2. 分发黑纸和剪影刀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选择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计剪纸图案,再用剪影刀剪下形状。

3. 学生完成剪纸后,将其固定在竹签上,制作成皮影。

展示和总结:1.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皮影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皮影作品的特点和技巧。

3.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皮影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制作更多的皮影作品,并与家人分享。

2. 组织学生观看皮影戏表演或参观皮影艺术展览,加深对皮影的了解和欣赏。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制作皮影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学生制作的皮影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3. 收集学生对皮影的理解和认识的书面反馈。

教学延伸:1. 将皮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音乐、舞蹈等,创作多媒体表演作品。

小学美术皮影教案

小学美术皮影教案

小学美术皮影教案【篇一: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皮影】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皮影【篇二:皮影戏教案】皮影戏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皮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掌握皮影制作的流程和工艺。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制作和参与表演,更加全面地体会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和感知皮影艺术的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皮影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皮影制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皮影的传说与历史:“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 年。

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皮影最早诞生于2000年前,俗称“影子戏” ,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戏曲艺术,因为它比电影出现的早,也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鼻祖。

同学们很喜欢看电影动画片,那你有没有见过这种形式的?(欣赏教师准备的图片皮影戏资料)导入本课——多姿多彩的皮影。

请同学们看我们组给大家搜集的有关皮影的美丽传说。

三.讲授新课1.皮影:课本上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物是用皮革作出来的,叫皮影。

皮影俗称灯影戏成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

2.介绍皮影戏的发展历史:源于2000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

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中国不少地区都有皮影,其中陕西皮影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堪称中国皮影的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3.我国著名几个皮影戏产地:河北皮影、陕西皮影、甘肃皮影、山东皮影、北京皮影。

4.学生欣赏课本,复习学过的知识。

5、皮影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1、景观设计2、平面图案3、舞蹈元素4、影视作品等等观赏作品《桃花源记》以皮影为元素的中国动漫四.课后小结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皮影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这些皮影都是精美的民间工艺,我们应该热爱我国的传统工艺。

皮影美术教案

皮影美术教案

皮影美术教案
教案内容:
1. 介绍皮影美术:皮影美术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通过用皮影做成的人、物形象,在灯光下进行表演,以讲述故事或传递信息。

皮影美术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是一种艺术形式。

2. 介绍皮影制作工具材料:准备黑色纸板、剪刀、剪刀、竹签、灯光等工具材料。

黑色纸板作为皮影的底材,通过剪刀制作出各种形象,用竹签操纵皮影的动作。

3. 制作皮影形象: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用剪刀将黑色纸板剪成人物、动物等形象。

注意要剪出完整的形象,同时考虑到皮影的操作性,留出连接竹签的位置。

4. 皮影的组装:将剪好的皮影形象用胶水粘贴到竹签上,确保形象与竹签紧密连接。

5. 学习皮影的控制技巧:教导学生如何运用手指操纵竹签,控制皮影形象的动作。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皮影形象的控制能力。

6. 制作皮影背景布景:学生利用彩色纸张、纸片等材料,制作与故事情节相符合的背景布景。

可以用剪纸、点绘等技法,使布景更加生动。

7. 进行皮影表演:将学生制作的皮影形象放置在灯光下,由学
生操纵皮影形象进行表演,讲述故事或传达信息。

8. 观赏和评价:学生互相观赏彼此制作的皮影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可以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促进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成长和进步。

9. 反思和总结: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和表演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经验,尝试进行新的创作和表演。

10. 展示和分享:学校可组织皮影美术展览或演出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更多人,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

少儿美术儿童线描教案-皮影(放大文档图片清晰)

少儿美术儿童线描教案-皮影(放大文档图片清晰)

《皮影》——“民间美术与儿童线描”系列课题之一
中国皮影艺术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浑厚的民族文化积淀。

它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形式,如剪纸、壁画、木板年画、石刻、戏曲、音乐等等。

在民间具有着独特的魅力。

皮影戏,就是在艺人们的操纵下,靠着灯光的透射,随着乐器伴奏和唱腔的配合,把人影映现在屏幕上,形成一台意趣盎然的傀儡戏。

皮影戏中所用的平面偶人及场面道具,通常是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

皮影的造型古朴、典雅,民族味道厚重。

它主要汲取了中国汉代的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代的壁画的手法和风格。

我们看到皮影在塑造人物景物上运用了很多镂空的线雕花纹,这不仅使皮影在造型上好看,也是为了避免在表演时出现大片黑影。

皮影戏,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优美,表演生动精彩,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一枚璀璨的珍珠。

作业:
同学们,我们在画皮影时,要注意它独特的造型特点,以及镂空线雕花纹的装饰风格。

人物的性格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来塑造,这里有一个小口诀,会对你有帮助的:“眼眉平,多忠诚;眼圆睁,性情凶;若要笑,嘴角翘;若要愁,锁眉头。


你也来设计一出趣味盎然的皮影戏吧。

★作品欣赏★
李煜东男11岁
李煜东男11岁
周鑫磊男11岁
郑健男12岁。

美术皮影简单教案

美术皮影简单教案

美术皮影简单教案教案标题:美术皮影简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学习制作简单的皮影角色;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皮影戏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 黑色卡纸或剪纸;3. 铅笔、剪刀、胶水;4. 投影仪或灯光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皮影戏的兴趣。

主体:2. 说明皮影戏的制作原理:通过在卡纸上剪出角色的轮廓,利用灯光将其投影在幕布上,形成影像。

3. 分发黑色卡纸和铅笔给学生,引导他们选择一个简单的角色形象,如动物或人物,然后用铅笔在卡纸上轻轻地画出该角色的轮廓。

4. 学生根据轮廓线使用剪刀小心地剪下角色形象,然后用胶水将其固定在棒材或竹签上,制作成皮影角色。

5. 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使用投影仪或灯光设备将学生的皮影角色投影在幕布上,展示给全班观看。

总结:6.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分享他们对皮影戏的感受和体会。

7. 结合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总结皮影戏的特点和艺术表现方式。

拓展活动:8.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皮影角色,并进行制作和表演,可以结合故事情节或创作新的角色形象。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表现;2. 评价学生在观察和讨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理解深度。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皮影戏表演,加深对皮影戏的理解和欣赏;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剪纸、泥塑等,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制作皮影角色时使用剪刀时小心谨慎,避免意外发生;2. 需要提前准备好投影仪或灯光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作;3. 在展示学生制作的皮影角色时,注意控制灯光的亮度和角度,以保证投影效果清晰可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皮影戏的特色、亮点。
3、讨论交流。
(1)评出“最佳表演队”并说明理由。
(2)评出“最佳皮影制作奖”并说明理由。
(3)表彰获奖者。
4、小结延伸。 收集有关皮影的小故事,表演皮影戏,在班队课、兴趣小组上演一演。
教学反思
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学生对皮影戏有兴趣。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学生动手动脑就有难度,实践能力比较一般。
3、范作。
(1)出示范作让学生欣赏戏曲人物各种角色的不同造型。
(2)交流作品中最令人满意的地方或值得修改的地方。
(3)出示其他范作让学生自己交流看法。
4、创作。
(1)主题:制作一件皮影作品。
(2)创作建议: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创作;在关节处钉上活动节,装上操纵杆;可 以与伙伴合作完成;注意各类人物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
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
教学准备
(学生)卡纸、剪刀等皮影制作材料。
(教师)幻灯或录像、范作。
课时安排
2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课题。 从一个录像、皮影故事或者一件皮影作品引入新课。
2、交流。
(1)教师介绍皮影戏的知识。
(2)区别皮影和剪纸的异同。
(3)提问:怎样使人物“动”起来?
(4)师生小结:在关节处钉上活动节,装上操作杆。
苏教版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皮影
总课时数
29-30
课题
第 15 课 皮影
教学总目标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
教学重点
用卡纸等坚实的纸张模仿皮影的造型和制作特点,做一个人物。
5、讲评。
(1)对学生作业中各种角色的不同造型创作点评,以及活动关节处理的点评。 (2)未完成的学生继续创作。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皮影制作材料。
(教师)范作。
二、教学过程
1、继续创作。
(1)根据老师提的创作建议修改作品。
(2)尽量使自己的作品造型有创意。
2、演皮影戏。
(1)每小组协商好表演皮影戏的分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