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林县鹿阜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地理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月考试卷.docx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试卷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A.以180。
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B.以0。
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2.与美洲印第安人属同一人种的是()A.日本人B.欧洲人C.阿拉伯人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A.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B.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C.甲在乙的西南方D.乙在甲的正东方向4.当北国江城的钢花映红了飞雪,江南的田野正是春色妖燃.这句话反映了我国南北方()A.纬度差异大B.经度差异大C.气温年较差大D.年降水量差异大5.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内蒙占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阴川盆地D.黄土高原、汉江谷地6.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多发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夏季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B.冬季南北温差很大C.雨热同期D.夏季风活动不稳定7.交通枢纽城市株洲有哪两条铁路线相交()A.京广线、沪昆线B.京沪线、京哈线C,京沪线、京广线D.京广线、京九线8.“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年降水量比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描述的是哪种气候类型的特征()A.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A.东风B.西M C,冬季风D.夏季风10.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的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其中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A,哈尼族B,布朗族C,傣族D.白族11.发展和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劳动力资源充足D.位置优越12.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是()A.兴建南水北调工程B.改良盐碱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C.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D.大力兴修水利,发展粮食生产13.黄河的“地上河“景观主要出现在()A.下游B.中游C.上游D.河流源头14.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大洋洲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15.我国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深居内陆,距海远B.纬度偏高,气温低C.海拔高,海风吹不到D.距海不远,但受山脉阻挡16.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A,珠江、长江、黑龙江B,黄河、长江、黑龙江C.珠江、长江、澜沧江D.黄河、长江、澜沧江17.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A.按地形区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18.我国在同一时期,引进了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在下列哪一地区可以找到它们都适合生长的地方()A.天山地区B.大兴安岭地区C.横断山地区D.武夷山地区19.耶利亚是一位来自新疆的新同学,她给同学们带来了四样礼物,请你判断哪样是耶利亚家乡的特产()A.菠萝B.槟榔C.哈密瓜D.芒果20.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A.洞庭湖B.青海湖C,太湖D.鄱阳湖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21.读图,回答问题.(1) 图1中印度北部的重要纬线是,该线为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2004年12月26日,在甲 洋海域发生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阿根廷北部也有一条重要的纬线通过,该线南侧为 带(五带).(2) 读图2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 (从气温和降水 两方面分析).(3) 当孟买夏季风盛行的时候,阿根廷的季节为 季.(4) 阿根廷发展农牧业的优势是 (地形类型)广阔.(5) 读图3地形剖面图,说出阿根廷的地势特征: .(6) 图1中M 表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即 山脉.该山两侧的A 、B 两点的降水量大的是 处,主要是受 (纬度、海陆、地形)因素的影响.22. 北京时间4月16日。
最新湘教版八上地理 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八年级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事物中不是自然资源的是( ) A.阳光 B.矿产 C.水 D.书本 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 B.土地 C.水 D.森林 3.下列各组资源,均为可再生资源的是( )A. 石油 煤 天然气B.阳光 水能 天然气C. 耕地 森林 水资源D.草地 铁 森林 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齐全B.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C.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D.人均资源量多 5.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6.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为主的是 ( ) A.横断山脉 B. 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7.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D.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8.我国的镍都是()A.白云鄂博 B金川 C.攀枝花 D.鞍山9.造成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A. 乱占耕地,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B. 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耕地分布不均10.我国人与地最突出的问题是( )A. 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B.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合理C.后备耕地资源丰富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11.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黑龙江B.长江C.黄河D.额尔齐斯河12.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时间分配不平衡的主要措施是()A.兴建水库B.跨领域调水C.南水北调D.引大入秦1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B.西北多,西南少,东部少,西部多C.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D.山地多,平原少,沿海多,内陆少14.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规律是( )A.冬春多,夏秋少B.夏秋多,冬春少C.冬春多,夏秋也多D.冬春少,夏秋也少15.我国草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A.东部季风区B.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内陆地区C.南方半湿润的山地D.东部丘陵地区16.21世纪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是()A.煤资源危机B.粮食危机C.石油危机D.水危机17.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3年开始,决定的“世界水日”是( )A. 4月22日B. 3月22日C.6月21日D.7月21日18.近年来北方春季频繁发生沙尘暴,主要原因是()A. 水土流失B. 气候骤变C. 土地荒漠化D.乱占耕地19.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A. 人均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B.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得到改善C.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D.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为了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木筷B.荒漠也属于土地资源C.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D.土地是万物之本21.有关我国石油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B.石油是当今世界不可缺少的能源矿产和化工原料C.目前,石油已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D.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丰富,每年都大量出口22.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A.华北、西北地区B.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江平原C.东南地区和东北地区D.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23.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喷灌 B 自流灌溉 C.滴灌 D.渠道防渗 24.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A .回收利用电池中的石墨电极B .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C .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D .回收利用电池金属外壳25.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输水线路较短 B.有京杭运河及天然湖泊可以利用,且取水有保证C.人口少,最为经济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二、读图填空、分析回答题(50分)2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初二初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云南初二初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国位于()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⑤亚洲东部;⑥太平洋西岸;⑦亚洲西部;⑧太平洋东岸A.①③⑤⑥B.⑤⑥⑦⑧C.①②③④D.②④⑦⑧2.我国省级行政区共有:()A.33个B.34个C.35个D.24个3.关于我国优越地理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小部分在温带B.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D.位于东半球、北半球4.我国疆界“四至端点”所在省区简称,符合最北和最东端点所在的省区(简称)是:()A.新B.黑C.琼D.吉5.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省区(简称)正确的是()A.闽、粤、琼、滇B.台、粤、桂、云C.闽、粤、桂、滇D.台、粤、湘、云6.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总数是()A.约11亿B.约12.95亿C.约13.41亿D.约14亿7.除汉族外,我国由多少个民族组成()A.66个B.55个C.56个D.548.下列省区中,平均人口密度最低的是()A.河南B.江苏C.西藏自治区D.上海9.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5%B.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壮族C.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已先后建立了五个自治区10.我国14个邻国中,有两处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是()A.朝鲜和俄罗斯B.蒙古和俄罗斯C.巴基斯坦和印度D.印度和俄罗斯11.关于我国人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西多东少B.以“黑河—腾冲”为界,我国人口东部多,西部少C.江苏省人口最多,云南省人口最少D.我国人口中部多沿海少1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缓慢C.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1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A.印度、文莱、菲律宾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D.文莱、菲律宾、日本1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A.平原多,气候湿润B.沙漠多,气候湿润C.山地多,气候干旱D.沙漠多,气候干旱15.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黄海B.渤海、琼州海峡C.南海、东海D.黄海、东海16.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A.蜀B.沪C.新D.藏17.“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鹿阜中学2015_201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鹿阜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0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小强学习了中国地理后,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其地理位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B.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D.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解答】解: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故AB错误;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故C错误;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牢记即可.2.对我国的位置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B.辽阔的海域,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C.陆地疆域伸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D.我国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解答】解: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解答即可.3.“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对王先生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的描述.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A.我国跨经度广 B.我国跨纬度广 C.我国地形复杂 D.距海远近不同【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解答】解:“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对王先生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的描述.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我国南北跨纬度约5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纬度位置,理解解答即可.4.家住天津市的七旬老人冠华从天津港坐船出发到海南省海口市等地进行“越冬旅游”,那么他先后经过的我国附近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台湾海峡B.黄海、东海C.南海、东海D.渤海、琼州海峡【考点】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分析】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解答】解: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由此可知,家住天津市的七旬老人冠华从天津港坐船出发到海南省海口市等地进行“越冬旅游”,他先后经过的我国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依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濒临的海洋及南海位置,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印度、文莱、菲律宾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C.日本、蒙古、印度尼西亚D.文莱、菲律宾、日本【考点】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分析】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与朝鲜、越南两个国家海岸相邻.此外,中国还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隔海相望.【解答】解: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结合地图识记.6.小华想通过邮局给远在外省某乡镇中学的表哥写信,为使书信顺利到达,按中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小华应在信封上方依次写清他表哥所在地的( )A.省、县、乡、学校 B.省、县、村、学校C.乡、县、省、学校 D.村、县、省、学校【考点】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分析】牢记我国行政区划,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行政区划,属于基础题,学生应牢记相关基础知识.7.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依次是( )A.台、闽、赣、桂B.台、粤、桂、云C.云、桂、粤、闽D.云、桂、粤、台【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解答】解: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其简称依次是云或滇、桂、粤、台;依据题意,结合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位置及简称,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8.某汽车车牌是“皖A12345”请问该车可能来自下列哪一省份( )A.云南省B.安徽省C.重庆市D.甘肃省【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析】熟记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题干中“皖”为安徽省简称.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熟记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及行政中心,即可得出答案.9.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区所在的省(市、自治区)是( )A.黑龙江和海南 B.新疆和海南C.内蒙古和新疆 D.黑龙江和新疆【考点】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解答】解: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部首先看到日出,我国的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属黑龙江省.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选:D【点评】掌握自转规律和我国的四至点,不难得出答案.属于基础题.10.韩庚的中国政区塑料拼图掉了一块,空缺位置的右边是江西,左边是贵州,上面是湖北,下面有两广,缺失的这个省区是( )A.湖南 B.四川 C.重庆 D.安徽【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分析选项中每个省的邻省,不难得出答案.【解答】解:A中湖南省的邻省江西、广东、广西、贵州、重庆、湖北六省区,故符合题意.B项中四川省的邻省为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陕西,故排除.C中重庆市的邻省为贵州、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五省区,故排除.D中安徽省的邻省为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浙江六省区,故排除.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政区图的把握,属于基础题.11.你居住省的轮廓是( )A. B.C.D.【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熟记各省区轮廓时解题关键.【解答】解:A为山东省,B为湖北省,C为云南省,D为黑龙江省.我们居住的省是山东省,故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各省区的轮廓图.12.下列城市中属于直辖市的是( )A.北京市武汉市B.上海市南京市C.天津市重庆市D.重庆市广州市【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我国共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四个直辖市名称,熟记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和位置,即可得出答案.13.关于人口分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B.人口分布不均匀C.东南多,西北少D.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故选:D.【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1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每年仍增加1200万人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低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D.扩大城市人口【考点】人口政策.【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解答】解: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选:C.【点评】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5.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A.辽宁、河北B.河北、山东C.辽宁、山东D.山东、江苏【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分析】我国临海的省区有14个,自北向南依次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解答】解:我国临海的省区有14个,其中辽宁省、山东省既临渤海又临黄海.故选:C【点评】本题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和位置以及我国濒临的海洋,学生通过读图应牢记辽宁省、山东省既临渤海又临黄海,属于基础题.16.2013年11月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即一方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其目的是(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D.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考点】人口政策.【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13年11月15日,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生育政策,即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目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A.【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要理解记忆.17.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标语,下列不符合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是( )A.晚婚、晚育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素质C.少生、优生D.加快人口增长,扩大生存空间【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故选:D.【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要理解记忆.18.我国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汉族 B.壮族 C.满族 D.回族【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解答】解:我国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牢记即可.19.关于少数民族,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B.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C.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汉族密集区没有少数民族【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解答】解: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故A正确.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故B正确,D错误.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机关,故C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民族及民族分布特点,牢记我国的民族及分布特点即可得出答案.20.端着水盆把客人淋成“落汤鸡”,客人不怒反喜,因为这是我国某少数民族在节日祝福客人的方式,该民族是( )A.傣族 B.蒙古族C.回族 D.维吾尔族【考点】独特的民族风情.【分析】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解答】解: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属于基础题.21.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A.B. C.D.【考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解答】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第二幅图.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征,难度中低档.22.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①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②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③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山地面积广大④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解答】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山区面积广大.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地势,注意区分选项.23.关于山区的开发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发展B.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C.山区有利于发展林牧业和采矿业D.山区有利于发展种植业【考点】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分析】总的来说,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的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不利于大面积的发展种植业.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解答】解: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的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不利于大面积的发展种植业.山区地面较为崎岖,易发生水土流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C、B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根据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筛选出正确选项.24.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A.B.C.D.【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与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山脉两侧的地形区的名称.【解答】解:①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是准噶尔,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塔里木盆地.②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③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④昆仑山以南横断山脉以西是青藏高原.故选择:C.【点评】学生在做此类题目时,要做到心中有图,教师在授课时要让学生自己填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但难度很大.25.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中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解答】解:A.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正确;B.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故错误;C.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故错误;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故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各大高原的地面特点.由于各地所处的地形环境不同,形成了各高原独特的地面形态,在记忆时应注意区别.二、综合题(共5题,共50分)26.暑假就要到了,玲玲的爸爸准备带着她乘船沿我国大陆海岸线游览.出发前,爸爸给了玲玲一幅中国疆域示意图,并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她解答,聪明的你,一起来帮忙吧.(1)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形状非常像一只大公鸡,大公鸡头顶①俄罗斯(国家),背驮②蒙古(国家).(2)出发地A为渤海,途经B黄海、C台湾海峡、D南海、E琼州海峡,目的地位于中国与③越南(国家)交界处.(3)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④是印度尼西亚.【考点】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中国的主要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分布.【分析】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解答】解:(1)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陆地形状非常像一只公鸡,位于公鸡头顶上和后背上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和蒙古.(2)我国自北向南的海域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读图可知,出发地A为渤海,途经B黄海、C台湾海峡、D南海、E琼州海峡,目的地位于中国与③越南交界处.(3)从图中看出,④所在国是印度尼西亚,该国位于马来群岛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又有“火山国”之称.故答案为:(1)960;俄罗斯;蒙古;(2)渤;黄;台湾;南;琼州;越南(3)印度尼西亚.【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陆上邻国、海上邻国、我国的临海等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2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①青海省,②四川省.(2)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③陕或秦,④湘.(3)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省级行政中心的名称.⑤合肥,⑥福州.(4)⑦⑧⑨中,东西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写出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析】熟记各省区地理位置是解题关键;①为青海省,②为四川省,③为陕西省,④为湖南省,⑤为安徽省,⑥为福建省,据此解答.【解答】解:(1)读图可知,①为青海省,②为四川省;(2)③为陕西省;简称是陕或秦;④为湖南省;简称是湘;(3)⑤为安徽省;行政中心是合肥;⑥为福建省;行政中心是福州;(4)读图可知,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⑧是吉林省;⑨是内蒙古自治区;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故答案为:(1)青海省;四川省;(2)陕或秦;湘;(3)合肥;福州;(4)内蒙古自治区.【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分布、简称和行政中心,读图解答即可.28.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内容:(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邻国:A朝鲜,B越南,C菲律宾省区:J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I(填字母).(3)我国人口的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4)我国领土最北在黑龙江省的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考点】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解答】解:(1)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其中又隔海相望的是朝鲜和越南.读图可知,A是朝鲜;B是越南;C是菲律宾;J是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为主;(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4)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故答案为:(1)朝鲜;越南;菲律宾;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2)I;(3)黑河;腾冲;(4)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帕米尔高原.【点评】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须认真解答.。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八年级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事物中不是自然资源的是( )A.阳光B.矿产C.水D.书本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B.土地C.水D.森林3.下列各组资源,均为可再生资源的是()A. 石油煤天然气B.阳光水能天然气C. 耕地森林水资源D.草地铁森林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齐全B.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C.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D.人均资源量多5.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6.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为主的是 ( )A.横断山脉B. 内蒙古高原C.塔里木盆地D.华北平原7.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D.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8.我国的镍都是()A.白云鄂博 B金川 C.攀枝花 D.鞍山9.造成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A. 乱占耕地,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B. 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耕地分布不均10.我国人与地最突出的问题是( )A. 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B.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合理C.后备耕地资源丰富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11.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黑龙江B.长江C.黄河D.额尔齐斯河12.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时间分配不平衡的主要措施是()A.兴建水库B.跨领域调水C.南水北调D.引大入秦1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B.西北多,西南少,东部少,西部多C.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D.山地多,平原少,沿海多,内陆少14.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规律是( )A.冬春多,夏秋少B.夏秋多,冬春少C.冬春多,夏秋也多D.冬春少,夏秋也少15.我国草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A.东部季风区B.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内陆地区C.南方半湿润的山地D.东部丘陵地区16.21世纪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是()A.煤资源危机B.粮食危机C.石油危机D.水危机17.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3年开始,决定的“世界水日”是( )A. 4月22日B. 3月22日C.6月21日D.7月21日18.近年来北方春季频繁发生沙尘暴,主要原因是()A. 水土流失B. 气候骤变C. 土地荒漠化D.乱占耕地19.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A. 人均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B.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得到改善C.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D.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为了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木筷B.荒漠也属于土地资源C.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D.土地是万物之本21.有关我国石油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B.石油是当今世界不可缺少的能源矿产和化工原料C.目前,石油已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D.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丰富,每年都大量出口22.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A.华北、西北地区B.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江平原C.东南地区和东北地区D.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23.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A..喷灌 B自流灌溉 C.滴灌 D.渠道防渗24.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主要原因是()A.回收利用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C.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利用电池金属外壳25.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A.输水线路较短B.有京杭运河及天然湖泊可以利用,且取水有保证C.人口少,最为经济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二、读图填空、分析回答题(50分)2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初二初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云南初二初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们云南省在地球上的位置是()A.东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南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2.960万平方千米是指我国的()A.总面积B.陆地总面积C.领海面积D.领空面积3.下图是我国一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据图判断,该级行政单位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黑龙江省D.海南省4.“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是()A.陕西、云南B.甘肃、青海C.陕西、四川D.甘肃、四川5.为了控制人口,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A.提高人口素质B.计划生育C.控制人口数量D.晚婚晚育6.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7.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壮族B.维吾尔族C.蒙古族D.藏族8.长江、黄河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是()A.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B.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C.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D.四川、甘肃和柴达木盆地9.如果有外国朋友想多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风情,你会建议他最好去的省级行政区是()A.北京B.四川C.云南D.宁夏10.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在()A.西北、东北、华北B.西南、中南、东南C.西北、西南、东北D.华北、华南、西藏11.读我国四省轮廓图,回答()A.图②、图④的省会名称分别是武汉、哈尔滨B.图①、图③的简称分别是:黑、滇C.图②所示省区注入海洋的河流是黄河D.四图中位置最北、最南的分别是④②12.《三国演义》主题曲唱“滚滚长江东逝水…”,请问对河流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较小D.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13.我们江西九江的十万吨大米、三百万瓶九江陈年封缸酒要运往天津,选用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14.小明到延安旅游,有时看到景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其原因是黄土高原(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B.崎岖不平C.河道纵横D.森林广布15.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雨热同期的原因是由于()A.大陆性气候显著B.季风气候显著C.海洋气候显著D.地形复杂多样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A.不受夏季风影响B.夏季风来的迟C.年降水量稀少D.雨季来的迟1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A.都呈点状分布B.都呈带状分布C.西多东少D.大分散,小集中18.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近70度,这就造成了(如下图):()A.同一座山不同景观B.同一时刻不同景象C.同一季节不同衣着D.同一处平原不同耕作19.作为重要地理分界,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理差异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线以北的主要水果有柑橘、芒果、西瓜等B.该线以南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大豆、甜菜C.该线以北戏剧唱腔委婉,园林小巧玲珑D.该线以南降水较多,屋顶坡度大20.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的特点。
云南初二初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云南初二初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刚四大盆地中,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矿藏丰富的是()A.四川盆地B.柴达木盆地C.准格尔盆地D.塔里木盆地2.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A.草地B.耕地C.林地D.建设用地3.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B.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C.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D.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4.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5.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土地价格过低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D.草场超载,草质下降6.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B.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C.后备耕地资源丰富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7.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人口多耕地少D.土地资源多种多样8.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A.大气水B.高山冰雪融水C.江河湖泊水D.地下水9.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C.南方多,北方少D.东北多,西南少10.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C.开发地下水D.跨流域调水11.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A.冬春多,夏秋少B.东部少,西部多C.东部多,西部少D.冬春少,夏秋多12.我国水稻种植相对集中分布在()A.长江以南B.黄河以南C.阴山—辽河以南D.秦岭—淮河以南13.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A.干旱区B.半干旱区C.半湿润区D.湿润区14.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A.自流灌溉B.喷灌C.滴灌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15.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A.输水线路较短B.人口少,最为经济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16.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什么现象发展的表现?()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气候骤变D.乱占耕地17.最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服务要求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公路运输D.海洋运输18.上海是我国大型的钢铁基地,那么上海钢铁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A.靠近消费市场B.靠近煤矿C.靠近铁矿D.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19.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石林县鹿阜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生物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云南省石林县鹿阜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生物3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含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右图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则[1]号结构为()A.胚盘,色浅而小 B.胚盘,色浓而略大C.胎盘,色浅而小 D.胎盘,色浓而略大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A.嫁接 B.分根C.扦插 D.杂交3.为使嫁接果树成活,嫁接过程首先要注意()A.嫁接时应捆扎好 B.接穗和砧木的木质部应对接紧密C.确保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选好砧木和接穗的大小、粗细4.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繁殖方式是()A、扦插B、试管婴儿C、组织培养D、克隆技术5.下列关于无性生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母体不产生生殖细胞B.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C.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D.母体不直接产生新个体6.下面几种生殖方式中,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A.富贵竹的枝条插在水里长出新植株 B.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C.马铃薯块茎发芽长成新植株 D.花生种子长出新植株7.对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8.一棵苹果树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苹果,采用的技术是()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播种9.蝗虫在生长过程中,必须蜕皮的原因是()A.外骨骼不能生长 B.外骨骼损坏,需形成新的外骨骼C.表皮细胞老化,死亡 D.蝗虫的形态发生改变10.蝗灾能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我们知道灭蝗的最佳时期为()A .受精卵时期 B. 成虫时期 C. 幼虫时期 D. 任何时期都可以11.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是1:1的原因是()A.精子与两种类型的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B.男女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都是一对C.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D.男女在生殖活动中产生的生殖细胞数相等12.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有耳垂和无耳垂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④卷发与黑发⑤双眼皮与色盲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13.两株高果南瓜杂交的后代高果(G)和矮果(g)比例是3:1,则亲本南瓜的基因组合是()A、GG和ggB、GG和GgC、Gg和GgD、gg和gg14.亲代的遗传物质传给子代是通过()A.体细胞 B.受精卵 C.生殖细胞 D.胚胎15.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女孩的几率为() A、50%B、25% C、12.5% D、75%16.将甲绵羊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乙绵羊的去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羊的性状()A.与甲羊相同 B.与乙羊相同 C.与丙羊相同 D.既像甲羊又像丙羊17.生物的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可以遗传的是()A.长期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 B.肥沃土壤中生长的小麦比一般土壤中小麦茎秆粗壮C.人工培育的韭黄的黄色叶片 D.在一株玉米上出现一支紫色的玉米穗18.人的体细胞、红细胞、生殖细胞、白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条.A.46 23 23 46 B.46 0 23 23 C.46 0 23 46 D.46 0 46 23 19.现在用青霉素治疗一些传染病比30年前效果差,其原因是:()A、环境污染严重B、青霉素的生产方法与以前不同C、人体产生了抗药性D、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的基因突变20.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C.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D.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1.人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E控制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e控制的,一对夫妇男单眼皮,女双眼皮,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第二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EE或Ee B.Ee或ee C.Ee D.ee22.下列疾病中由于基因改变引起的是()A.夜盲症 B.色盲症 C.艾滋病 D.甲型肝炎23.人类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A.44+XY B.22+X和22+Y C.22+X或22+Y D.22+XY24.一对夫妇生育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为男孩的可能性是()A.25% B.50% C.75% D.100%25.根据科学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中 B.降雨过程中 C.原始海洋中 D.岩石中26.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A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 .化石是生物的祖先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27.现在长颈鹿的颈部都很长,这是由于()的结果.A.常用颈部 B.人工选择C.不断变异 D.自然选择28.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此实验为以下哪一项推测提供了证据?()A.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产生氨基酸B.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一类有机物的基本单位C.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D.甲烷、氨、氰化物、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是构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29.原始大气层与现在大气层成分明显不同的是没有()A.水蒸气 B.氨气 C.氧气 D.甲烷30.蚊蝇等害虫对DDT(一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C.遗传变异的结果 D.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31.下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5分)(1)受精完成后,⑥子房将发育成,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石林县鹿阜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地理3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给监考教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云南石林与西藏布达拉宫分别位于()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 关于秦岭-淮河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1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B.是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 与1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D.是畜牧业与种植业分界线
3.下列语句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占优势的资源是()
A.钨矿
B.铜
C.煤
D.水能
5.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A.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B.藏北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昆仑山区
6.家住石林的青青与父亲寒假要去东北旅游,以下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当地有著名的桑蚕基地,给爷爷姥姥带床蚕丝被回来
B.当地气候寒冷,要注意保暖 C.当地冰雕很漂亮,多拍照片
D.当地天气寒冷,要穿羽绒服。
7. 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黄土堆积区
B.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C.黄土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D.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8.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C.大力发展种植业D.大力发展旅游业
9.下列事物没有在北京的是()
A.故宫B.八达岭长城C.颐和园D.布达拉宫
10.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指()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11.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
A.重庆B.宜昌C.湖口D.武汉
12.我国内地供应香港的主要物资是()
A.燃料,淡水,副食品B. 燃料,工业原料,成衣
C. 淡水,副食品,玩具D. 淡水,副食品,塑料制品
13.澳门的主导产业是()
A.机械制造B.转口贸易C.博彩旅游业D.加工工业
14台湾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彝族B.藏族C.回族D. 高山族
15.西北地区显著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和寒B.冷湿C.湿热D.干旱
16.新疆“绿洲”上的特色农产品较多,下列不属于新疆特产的是()
A.柑橘B.长绒棉C.葡萄干D.哈密瓜
1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渔业资源丰富B.煤,石油资源丰富
C.分布着肥沃的黑土D.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8.“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重要意义是()
A.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物B.可以增加牲畜放养量,提高牧民收入C.大量开发当地资源,提高财政收入D. 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19.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A.霍尔果斯---广州B. 霍尔果斯---上海
C.轮南---广州D.轮南---上海,杭州
20.我国第三大岛是()
A.台湾岛B.钓鱼岛C.海南岛D.崇明岛
21.北京市市区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
A.自然风光B.民俗风情C.革命纪念的D.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22. 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地形区划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半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智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工业城市
23.下列各选项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①赛龙舟②独木成林③黑土地④冰灯⑤泼水节⑥窑洞
A. ①②⑤B. ①②⑥C. ②④⑥D. ①②④
24.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地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B.南方地区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C.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D.青藏地区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25.西北地区自西向东景观变化是()
A.草原-荒漠-荒漠草原-森林草原B. 荒漠草原-荒漠 -草原-森林草原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D.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草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F 。
(2)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3)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D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4)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填系号)。
(5)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森林资源丰富的是(填系号)。
(6)A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决定A D两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27.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每空1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B (山脉)C (山脉) D (河流)
(2)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3)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带;从季风区看,属于
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
阶梯。
(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大量泥沙
进入黄河,使黄河游河段成为“地上河”。
28.读下图,回答问题。
(共10分,每空1分)。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
外企,与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优
势互补,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
材料二:见下图。
图1
图2
(1)珠江三角洲位于 省的东南部,该省简称为 。
图1中A 是 (经济特区);B 是 (经济特区);C 是 线(铁路干线)。
(2)珠江三角洲是以 (填“轻”或“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 特别行政区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及贸易中心,可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等方面的有利条件。
(4)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互补关系,形成的经济合作模式是“ ”。
在下列影响工业生产的要素中,港澳地区占优势的是 (填字母),珠江三角洲地区占优势的是 (填字母)。
A.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
B.科学的管理水平、信息
C.先进的技术、富裕的资金
D.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资源
29.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共10分,每空1分)。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峡:① ,大洋:② ,省级行政区域简称:③ ,
城市:⑤ ,港口:⑥ 。
(2) 台湾岛多地震、火山的原因是地处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很不稳定。
(3) 既是台湾省最大的湖泊,又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3)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台湾岛地形以 为主,其主峰④是海拔3952米的 ,它是我国东南沿海的第一高峰。
30. 读图1 完成下列各题。
(共10分,每空1分)。
(1)图1省的全称是 ,如图所示该省的地形分布特点可以概括为
“ ”。
(2) 图中①是 山脉,其走向是 。
(3)本区农业以 和 农业为主。
图1
(4)本区主要灌溉水源来自和山地降水,本区古老的引水工程叫。
(5) 本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资源,西气东输一期工程起点是从塔里木盆地的到长江三角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