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点火升空,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搭乘飞天。
神舟十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应用性太空飞行时代。
“神十”在轨飞行期间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6月26日8:07,在经过15天太空飞行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
据此完成1~2题。
1.位于美国旧金山(37°48′0″N,122°25′0″W )的小文想看发射直播,那么,小文收看发射直播时,当地区时是()A.11日09时38分 B.13日09时38分 C.11日01时38分 D.13日01时38分2.神舟十号飞船从发射到返回地面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罗马正值炎热干燥季节B.北印度洋向西航行的轮船逆风逆水C.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D.发射和返回期间澳大利亚昼长达到一年最大值3.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周期为10年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在黑子数目最多的时期和地方,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部分,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气压带B.极地高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5.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6.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安第斯山脉的形成的是()图2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湖南省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城归族”,即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农民工群体。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城归”返乡创业现象明显增多的原因是()A.城市工资收益下降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C.城市环境污染严重D.国家惠农政策实施2.“城归”现象增多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促进农村经济发展B.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提高乡村居民收入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答案】1.D2.B【解析】【分析】1.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说明影响“城归”返乡创业现象明显增多的原因是国家惠农政策实施,D对。
城市工资收益呈上升状态,A错。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不是“城归”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B、C错。
故选D。
2.“城归”现象增多带来的社会效益是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B对。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居民收入、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属于经济效益,A、C、D错。
故选B。
2.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战争,他们解释:目的是要帮助伊拉克建立自由、民主的国家,从而使该国政治、社会稳定,生活条件优越。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伊拉克社会混乱,经济倒退,约有八分之一的人口处于逃难和流离失所状态,导致中东地区出现了近五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战争中,许多伊拉克人民惧怕战争前往其他国家,导致伊拉克人口数量减少,这种人口迁移属于( ) A.经济因素的迁移B.社会文化因素的迁移C.生态环境的迁移D.政治因素的迁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战争中,许多伊拉克人民惧怕战争前往其他国家,导致伊拉克人口数量减少,这种人口迁移属于政治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为战争导致的国际难民,故该题选D。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f0ba50cf84b9d529ea7a06.png)
高一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60分)下图表达了四个国家3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据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率判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最快的是甲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C.丙国正处于高增长阶段D.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2.按人口增长变化的一般规律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甲丁乙丙D.丙甲丁乙据2018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当前我国面临人口的双重压力,人口问题日渐突出,我国人口专家翟振武教授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依据材料和图示分析我国面临的人口双重压力主要是指()A.婴幼儿人口比重过大和人口素质过低B.人口数量过大和人口老龄化C.劳动力人口比重过大和人口素质偏低D.自然增长率过高和人口老龄化4.翟振武教授认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图中可以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我国人口数量庞大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15~64岁人口比重平稳上升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及变化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回答5~6题。
5.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abc B.acd C.abd D.bcd6.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 B.b C.c D.d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7~8题。
()7.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8.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10.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中梁山、缙云山,都是重庆主城最重要的“肺叶”。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试题2018.07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中性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 清楚,并请认真填涂考号。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 卷(选择题,共60 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2分,共60分)读2018年1月24日春运第一天十大迁入和迁出城市对比图,完成1〜2题。
1.影响春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社会文化因素 C. 气候因素 D.政策因素2•春运期间,上海、北京同样也位列人口迁入城市前十名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上海、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B. 上海、北京气候条件适宜C.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春节团圆的习俗逐渐淡化D. 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上海和北京过节读我国大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 3〜5题。
3. 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为A.200 伽 B.400 伽C.800 伽D.1600 伽4. 有关我国大城市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第三级阶梯城市密集、规模较大、人口众多B. 第三级阶梯大城市数目多是因为地势低平, 利于城市发展和建设C. 第二级阶梯城市密度大于第一级阶梯D. 第一级阶梯城市数目较多,人口众多-0%6%J%%%%%%%% 211^97 6665 XT海州津圳莞阳州斜汶 北上广夭深东沈温杭武®②3.4 予 6 7 8 910 卄-kii:町w'nr:--1%益%%%%%%%_ 2119877766. 滨 - 京庆梅尔口议州冈阳阳一 北重上哈周武«黄©阜上23-4367書910A.较小分散B. 较小集中紧凑C. 较大集中紧凑D. 较大分散u高一地理试题2018.07 5.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规模、空间形态特点主要是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的单车租赁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APP实行无桩借还单车。
湖南省常宁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2017-2018年下学期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26.(20分)
1)④>①=②=③>⑤
2)地面冷热不均; B; A;冷却收缩下沉逆
3)A为乡村,B为城市。
(4分)城市热岛原因:①城市中人口稠密、工业集中,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废热;②城市中硬化地面和建筑物吸热快,增温快;③建筑物密集,热量不易散失。
(任答两点,计满分4分)
27.(16分)
1)温带季风气候。
(2分)
2)沉积岩;判断理由:岩石呈层理构造。
(4分)
(2)①地为流水侵蚀作用;②地为流水沉积作用;夏季最强。
(6分)
(3)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向斜;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4分)
28.(14分)
1)太阳辐射(2分) 2)海上内循环(2分)海陆间循环(2分)
3)水汽输送(2分)夏季风或东南季风(2分)
4)⑤(2分) 5)C(2分)。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6)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A图)、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B图),回答下面小题。
1. 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2. 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A. ①-甲B. ②C. ③-丁D. ④-丙【答案】1. D 2. A【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题详解】图中显示四个阶段的出生率都大于死亡率,则自然增长率都大于零,人口呈逐渐增长态势,故处于最后阶段的丁人口最多。
【2题详解】根据右图中各点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计算出自然增长率;再结合左图各阶段的数值,可解此题。
3.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
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 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 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 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城市人口发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计算能力。
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年均增长大于城镇人口数量的年均增长,城镇人口密度不一定升高;我国城镇化水平还没有超过发达国家;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说明2006年我国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从题中数据可知城镇空间扩张速度大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
因此选D。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4. 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①水泥路面多②下水道多③绿地多④人口多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 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②禁止开采地下水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④⑤【答案】4. A 5. C【解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到,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主要原因是水泥路面多,下渗水量减少,①对。
湖南省常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练习

湖南省常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练习地理试题第I卷(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某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A. 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B. 城市数目的多少C. 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D. 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2. 城市发展位于③时期,最可能出现A. 交通拥挤B. 第一产业产值下降C.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D.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越3. 图中,⑤一⑥反映的现象是A. 城市化加速发展B. 城市化C. 逆城市化D. 城乡差别拉大【答案】1. C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城市化的表现是: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其标志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故该题选C。
【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城市发展位于③时期为加速发展阶段,该阶段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快,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故BC错误;因为该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会引发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化问题,故A对,D错。
所以该题选A。
【3题详解】读图⑤一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说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是城市人口迁往乡村和小城镇,该阶段城乡差距缩小,故C对,D错;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市化都会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故AB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睛】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城市化。
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
(乡村和小城镇距离城市有一定距离)。
某国际流行服装品牌企业,一年推出超过12万款商品,是同业的5倍之多,70%销往欧盟国家。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地理(A)(附解析)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地理(A)(附解析)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题,共50分。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万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2题。
1. 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A. 3.7%B. 0.37%C. 0.98%D. 9.8%2.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A. 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B. 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C. 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 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解析】第1题,算出每个年龄段死亡的人数,然后除以总人口,得到的是总死亡率。
甲组人口死亡人数是2000×0.6%+6000×0.6%+2000×2.5%=98人。
总人口是10000,死亡率总计是0.98%,C对。
A、B、D错。
第2题,对照图中数据,甲、乙两国总死亡率差不多,应该都属发达国家,A错。
甲国60岁以上人口死亡率高于乙国,B错。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C错。
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D对。
【答案】1. C 2. D下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口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4.图中丙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A. 20%鼓励生育B. 50%采取移民政策C. 50%计划生育D. 20%鼓励人员出国【解析】第3题,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口数所占总人口比重,0~14岁人口所占比重最大的,人口增长最快。
根据三角坐标,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中,0~14岁人口比重最大的是乙,人口增长最快的是乙,B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常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某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1-3题。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D.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2.城市发展位于③时期,最可能出现
A.交通拥挤 B.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越
3.图中,⑤一⑥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 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某国际流行服装品牌企业,一年推出超过12万款商品,是同业的5倍之多,70%销往欧盟国家。
旗下400余位设计师,随时穿梭于米兰、巴黎等时尚重地,以掌握最新的潮流趋势。
生产基地位于西班牙,通过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将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与周边500家代工终端厂连接,每天根据最新订单,把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
采取“多样少量”的经营方式,成衣从设计到柜台出售的时间一般为12天,每隔3周店内商品全部换新。
根据材料,回答4 -5题。
4.该服装品牌销售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分别是
A.公路、航空 B.公路、水运 C.管道、铁路 D.管道、航空
5.在该服装品牌生产基地,形成代T终端厂集群的主要目的是
A.节省建厂成本 B.扩大生产规模
C.延长产业链条 D.缩短生产周期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时期大量的人口流入东莞。
现今,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频繁出现了企业“东南飞”的外迁现象。
而东莞的制造业也逐渐由“代工厂”向“梦工厂”实现漂亮转身。
据材料回答6-8题。
6.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
A.家庭因素 B.气候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策因素
7.下列工厂属于“梦工厂”的是
A.机器人厂 B.电子装配厂 C.普通服装厂 D.皮鞋厂
8.企业“东南飞”的目的地是东南亚,那么对东南亚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④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图,回答9 -12题。
9.死亡率最高的是
A.西藏 B.上海 C.北京 D.江苏
10.下列因素与该地死亡率高直接相关的是
A.经济发达 B.人口年龄结构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
11.国家全面放开二孩,北京、上海二孩生育意愿低的原因是
A.思想观念比较保守 B.交通条件差,住房紧张
C.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作压力大 D.男女比例不协调
1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
A.人口数量将急剧增加 B.劳动力将迅速增加
C.不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 D.短期内社会负担加重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图”。
读图,回答13 -15题。
1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江淮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黄河三角洲 D.三江平原
14.上图中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B.经济效益的提高
C.灌溉技术的提高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15.位于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A.粮食短缺、紧张 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C.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D.农业商品率高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现在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
回答16 - 17题。
16.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17.为了减轻温室效应,你认为下列措施在我国可行的是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乳制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
据此回答18 - 19题。
18.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制品厂的优越条件是
A.原料供应充足 B.交通运输方便
C.市场广阔 D.技术领先
19.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B.先进技术
C.市场广阔 D.方便的交通运输
20.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①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③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城市人口④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⑤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1.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它们之间的联系为
A.地理空间联系 B.生产协作联系
C.信息联系 D.零部件工厂之间联系
22.决定中心地级别的主要因素是
A.服务范围的大小和服务种类的多少 B.服务范围的大小和交通的好坏
C.服务种类的多少和交通的好坏 D.服务范围的大小和中心地的位置
23.下列哪项服务的服务范围最大
A.米店 B.服装店
C.空调专卖店 D.汽车交易市场
24.下列各组工业部门区位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制糖、家具、普通服装 B.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C.印刷、制鞋、水产加TD.制伞、炼铜、集成电路
25.日常生活中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有
①乘坐公共汽车②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③分类投放垃圾④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⑤大量使用塑料袋购物⑥使用节能灯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第Ⅱ卷(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4分)读“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
植小麦、牧草、蔬菜或休耕,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6分)
(2)据图分析该农场农业生产的优点。
(8分)
27.(16分)下图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该T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10分)
(2)简述在乙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优势。
(6分)
28.(2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并说明原因。
(6分)
(2)新城区向北发展,古战场遗址是保护还是拆除,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
(6分)
(3)简述城市化产生的积极作用。
(8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4分)
(1)混合农业(2分)
判断理由:牲畜占45%,小麦与蔬菜为种植业共占55%(2分),种植业与畜
牧业并重(2分)。
(2)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2分):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蔬菜
或休耕,充分保持土壤的肥力。
此外,牲畜的粪便可成为土壤的有机肥料。
(2分)
农业生产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2分):农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
决定农产品种植规模大小,降低市场风险,使农场经济效益最大化(2分)。
(言之合理,酌情给分)
27.(16分)
(1)炼铝T业(2分)
优势:附近有煤矿、火电站接近能源生产基地(2分);接近铝土矿产地,原
料丰富(2分);靠近河流,水源充足(2分);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
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2分)。
(2)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2分);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2分);交通运输便利(2分)。
28.(20分)
(1)①(2分)
原因:①位于河流交汇处(2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2分)。
(2)保护(2分)
理由:战场遗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破坏战场遗址即意味着抛却当地历
史,抹杀城市特色(2分)。
为防千城一面,保留城市特色,应加强对城市文化古迹等保护(2分)。
(言之合理可酌情给分)
(3)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二三产业转移;(2分)城市化促使工业化,带
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2分)利于城乡交流,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带动乡村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分)城市化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水平提高。
(2分)(言之合理,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