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表15-材料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 -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 -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系别指导教师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教研室绪言建筑材料试验是一门与生产密切联系的科学技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修具备一定的建筑材料试验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评价材料质量,合理而经济地选择和使用材料。

通过建材试验,同学不仅对主要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巩固和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试验前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是上好试验课的前提和保证,试验中的记录和数据分析是整个试验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必须注意观察出现的各种现象,认真做好记录,以便正确处理试验数据(对平行试验应注意取得一个有意义的平均值)和正确分析试验结果(包括分析试验结果的可靠程度,说明在即定试验方法下,所得成果的适用范围,将试验结果与材料质量标准相比较并作出结论)。

建筑材料教研室二00四年十月试验一(1)水泥性能检验水泥品种试验日期出品厂及标号室温出厂日期相对湿度一、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二、凝结时间测定三、安定性检验试验一(2)水泥性能检验水泥品种试验日期出品厂及标号室温出厂日期相对湿度一、细度检验二、胶砂强检验(试件成型)成型时间时分试验一(3)水泥性能检验一、抗压强度测定试验日期:二、抗折强度测定试验日期:三、分析强度试验结果,评定水泥标号试验二(1)混凝土用砂试验产地取样数量品种试验日期一、砂的表现密度测定二、砂的堆积密度测定三、砂的筛分析检验四、试验结果计算分析1、计算空隙率2、计算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程度3、据筛分结果评定该砂级配情况,并分析其是否可用来配制普通混凝土试验二(2)混凝土用石子试验产地取样数量品种试验日期一、石子的表现密度测定二、石子的堆积密度测定三、石子的筛分析检验试样重:四、试验结果计算及分析1、计算空隙率2、确定最大粒径Dmax3、据筛分析结果评定该石子级配情况,并分析其是否可用来配制普通混凝土试验三(1)混凝土拌和物试验一、组成材料情况试验日期:二、初步计算配合比三、材料试配调整记录试验日期:四、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测定记录五、混凝土拌和物堆积密度测定六、分析试验结果,计算基准配合比试验三(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一、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二、分析强度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试验配合比三、混凝土非破损测强(一)超声仪测强(二)回弹仪测强附表三不同浇筑面的回弹值修正值△N s四、破坏测强与非破坏测强结果分析与比较试验四普通粘土砖试验一、普通粘土砖抗压强度测定试验日期:二、分析试验结果,评定砖的强度等级试验五钢筋试验钢筋品种试验日期出品厂钢筋级别一、试件制作记录二、钢筋机械性能测定三、确定钢筋级别四、钢筋冷拉及冷拉时效试验1、试验记录2、钢筋冷拉及冷拉时效与拉伸试验结果分析与比较试验五石油试验沥青产地试验日期种类取样数量一、试件制作记录二、针入度测定三、延度测定四、软化点测定五、分析试验结果,评定沥青牌号:。

资料明细及表格填写要求5原材料试验报告样表及填写说明

资料明细及表格填写要求5原材料试验报告样表及填写说明

资料明细及表格填写要求5原材料试验报告样表及填写说明原材料试验报告样表及填写说明原材料试验报告的使用说明1、参照国家优质工程的要求,原材料报告样式统一按此标准表式,在与试验机构签署合同时即明确要求,假如不能使用标准表式,其试验报告的检测项目要满足标准表式要求;报告要求激光打印机打印,不可使用针式打印复写纸。

2、试验报告中的审核人、批准人、试验人等的签字应手签原件归档,不可盖章。

水泥、砂石等台帐跟踪记录编号由施工单位自编(例:SG川1-001)。

3、试验报告中的委托单位名称填写项目部全称(同印章,可两行);工程名称填写“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联网输变电工程xx线路工程”。

4、见证取样委托单的编号可使用受托单位的委托编号,也可自编。

5、钢筋焊接均须先做工艺焊(各类规格的焊接及焊工进行试焊),试验报告要归档。

6、混凝土试块按照规程要求务必做同条件养护。

养护温度记录可一组试块一张;也可使用一张日期连续的大统计表,从第一基塔记录到最后一基塔,但要将最后一基塔统计完整,同时记录龄期要能准确与每基试块对应。

委托编号:见证单位:见证人:见证日期:年月日取样人:送样人:送样日期:年月日收样人:接收日期:年月日水泥见证取样委托单说明1、委托单位如实填写:水泥厂家、牌号、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厂编号、出厂日期、进场日期、代表数量、取样数量、取样地点、委托试验项目;2、试验单位填写试验样品状态;3、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为一验收批。

袋装不超过200吨,散装不超过500吨。

进场水泥均需质量复检,水泥过期(出厂超过3个月)或者受潮时,检验其剩余活性;4、取样地点现场水泥库,散装水泥在散装容器或者输送设备中取样;5、试验标准及项目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务必检验项目1、安定性2、凝聚时间3、强度、4标准稠度其他检验项目1、碱含量2、不溶物3、氧化镁4、三氧化硫5、烧失量6、氯离子7、细度8、胶砂流淌度对使用活性集料的混凝土,每一单位工程应做一次碱含量试验。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建筑材料实验报告【范本1】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评估建筑材料的性能,并提供参考数据。

二:试验材料1. 水泥:按照GBXXXX标准选用,等级为XX级。

2. 砂:按照GBXXXX标准选用,粒径分布为XX-XXmm。

3. 石子:按照GBXXXX标准选用,粒径分布为XX-XXmm。

三:试验方法1. 水泥试验:(1) 确定水泥的水化时间。

(2) 测定水泥的细度和比表面积。

(3) 测定水泥的强度。

2. 砂试验:(1) 测定砂的粒度分布。

(2) 测定砂的吸水率和饱和含水率。

(3) 测定砂的稠度和压实度。

3. 石子试验:(1) 测定石子的粒度分布。

(2) 测定石子的吸水率和饱和含水率。

(3) 测定石子的抗压强度。

四:试验结果1. 水泥试验结果:(1) 水泥的水化时间为XX小时。

(2) 水泥的细度为XX%。

(3) 水泥的比表面积为XX m^2/kg。

(4) 水泥的强度为XX MPa。

2. 砂试验结果:(1) 砂的粒度分布满足GBXXXX标准。

(2) 砂的吸水率为XX%。

(3) 砂的饱和含水率为XX%。

(4) 砂的稠度为XX%。

(5) 砂的压实度为XX%。

3. 石子试验结果:(1) 石子的粒度分布满足GBXXXX标准。

(2) 石子的吸水率为XX%。

(3) 石子的饱和含水率为XX%。

(4) 石子的抗压强度为XX MPa。

五: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泥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和水化时间。

2. 砂具有良好的稠度和压实度。

3. 石子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六: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请参见附件部分。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GBXXXX:国家标准《建筑材料试验方法》。

2. MPa:兆帕,表示材料的抗压强度单位。

【范本2】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评估建筑材料的性能,并提供参考数据。

二:试验材料1. 水泥:按照GBXXXX标准选用,等级为XX级。

2. 砂:按照GBXXXX标准选用,粒径分布为XX-XXmm。

钢筋材料试验报告汇总表

钢筋材料试验报告汇总表

钢筋材料试验报告汇总表1. 引言本文档对所进行的钢筋材料试验进行了总结和汇总,旨在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依据。

试验包括钢筋拉伸试验、钢筋弯曲试验以及钢筋化学成分分析试验。

通过这些试验,我们对钢筋材料的强度、延展性、耐久性等关键性能进行了评估和检测。

以下是试验报告的详细内容。

2. 钢筋拉伸试验报告2.1. 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钢筋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性能。

2.2. 试验方法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万能试验机对钢筋进行拉伸试验。

根据国家标准GB/T 228.1-2010的要求,我们选择了适当的试验样品尺寸和试验参数。

2.3.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统计,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钢筋牌号屈服强度(MPa)抗拉强度(MPa)延伸率(%)HRB400 370 550 15HRB500 450 650 12HRB600 550 750 102.4.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钢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牌号的增加而增加。

•钢筋的延伸率随牌号的增加而降低。

3. 钢筋弯曲试验报告3.1. 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钢筋材料在弯曲载荷下的弯曲性能和疲劳寿命。

3.2. 试验方法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钢筋弯曲试验机对钢筋进行弯曲试验。

根据国家标准GB/T 232-2010的要求,我们选择了适当的试验样品尺寸、弯曲角度和载荷参数。

3.3.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统计,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钢筋牌号塑性转角(度)疲劳寿命(次)HRB400 35 100000HRB500 45 150000HRB600 50 2000003.4.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钢筋的塑性转角随牌号的增加而增加。

•钢筋的疲劳寿命随牌号的增加而增加。

4. 钢筋化学成分分析试验报告4.1. 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分析钢筋材料的化学成分,以确定其合格性和质量。

4.2. 试验方法在试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光谱分析法对钢筋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建筑材料实践报告

建筑材料实践报告

建筑材料实践报告作者姓名:蒋伟所属学院:四川理工学院专业班级:09工程技术系指导老师:曾尹一、概述1. 实习目的:参观建筑构造,了解建筑材料。

2. 实习时间:3. 实习地点:成都市金牛区二、实习内容识别并掌握建筑几大组成构建的材料和其性质。

三、实习总体内容一栋民用建筑或工业建筑一般由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和地坪、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低端的承重构建,承受着全部的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所以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能抵抗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基础通常由砖、石、混凝土等做成的。

它们一般具有抗压强和强度高,而抗拉与抗剪强度低的特点。

通常砖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26-35度之间,即每级台阶的高宽之比为2:1-1.5:1。

混凝土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45度,即高宽之比为1:1。

目前最为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基础。

因为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后,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曲,基础的宽度加大不受刚性角的限制,从而避免了抗拉与抗剪强度低的特点。

(附图)如图为一某民房的房屋立体图。

其基础由c10垫层200mm厚,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标高-0.06m处设1:2水泥砂浆防潮层200mm厚。

钢筋混凝土由水泥,石子,砂,水和钢筋组成。

骨料一般占70%-80%,水泥占20%-30%,还含有少量的空气。

混凝土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是强度等级,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要求。

其次是颗粒级配,如普通混凝土用2~4的石子,细石混凝土用1~2的石子,多用于泵送混凝土。

再者是含泥量,砂石的含泥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直接影响结构的强度。

所以砂石要干净,含泥量不得超标。

混凝土的水灰比。

混凝土在搅拌时掺水量一定要按配比设计进行严格控制。

水灰比同样影响强度。

搅拌时间也很重要,搅拌要均匀,一般时长在3~5分钟为宜。

在混凝土中不能加入泥料和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物等杂质。

因为在加入后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加大干缩性,降低抗冻性与抗渗性等。

墙身为240mm mu10标准红砖与m5混合砂浆砌筑,365×365mm断面的钢筋混凝土柱。

实验报告模板15篇

实验报告模板15篇

实验报告模板15篇实验报告模板1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1、点的特征;点型是形态中最初的元素,也是形态世界最小的表现极限,它在空间中呈飘浮状态,有长短,宽窄及运动方向,它是由各元素相互对应,相互比较而特定的,如随着点与块的缩小与扩大,它们之间互相的转换,对形态上造型语言的不同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如角状点型,有强烈的冲击力,曲状点型则有柔和的飘浮感。

其表现形式无限多,或方或圆或角或其他任何形状,还可有实心与空心的变化。

2、线的特征:线存在于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边界以及面与面的交界或面的断、切、截取处,具有丰富的形状和形态,并能形成强烈的运动感。

线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线(平线,重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孤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两大表。

a、直线垂直线斜线的 b、曲线几何曲线能表达饱满,有弹性、严谨,理智,明确的现代感觉,同时也有机械的冷漠感,自由曲线是一种自然的、优美的、跳跃的线型,能表达丰阔、圆阔、柔和、富有人情味的感觉,同时也有强烈的活动感和流动感,例如大自然中闪电形成的自由曲线。

3、面的特征:面作为构成空间的基础之一具有强烈的方向感,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

面在空间形态上可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形态,平面有规律平面和不规律平面,曲面有规律曲面和不规律曲面。

圆形总是封闭的,具有饱满的,肯定的和统一的效果,能表现流动、运动、和谐、柔美的感觉不规则面的基本形是指一些毫无规律的自由形态。

4、块的特征:块体的基本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块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也可以由面运动而成,大而厚的块体能产生深厚、稳定的感觉,小而薄的块体,能产生轻盈飘浮的感觉,块体可分为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自由体和自由曲面体等。

几何平面体包括正三角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它的几何平面所构成的多面立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严肃、稳定的特点。

这些就是我在立体构成课程期间所学的知识以及我自己的作品。

虽然还有很大的欠缺,我想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让我的作品更有创造力,更美观,更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甚至超越时代的潮流。

材料测试报告模板

材料测试报告模板

材料测试报告模板1. 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材料进行测试,评估其性能和质量。

通过对材料的测试和分析,可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及是否适合特定的应用场景。

本测试报告详细描述了测试过程、结果和结论。

2. 测试目的本次材料测试的目的是评估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性能。

3. 测试方法为了评估材料的性能,采用了以下测试方法:3.1 物理特性测试•密度测试:测量材料的密度,可以了解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

•熔点测试:确定材料的熔点,以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

•硬度测试:使用硬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和耐刮性。

•弹性模量测试:通过应力-应变曲线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了解材料的刚性和变形特性。

3.2 化学特性测试•化学成分分析:通过使用化学分析方法,确定材料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成分。

•腐蚀测试:将材料置于腐蚀介质中,观察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可溶性测试:将材料置于不同溶剂中,观察其可溶性,以评估材料的适用性。

3.3 机械性能测试•强度测试:通过拉伸试验、压缩试验或弯曲试验等方法,测量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疲劳测试:对材料进行循环加载,测量其疲劳寿命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4. 测试结果和分析根据上述测试方法,得到了以下测试结果和分析:4.1 物理特性测试结果•密度测试结果:材料的密度为XX g/cm³,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均匀性。

•熔点测试结果:材料的熔点为XXX ℃,说明材料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

•硬度测试结果:材料的硬度为XXX HB,表明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耐刮性。

•弹性模量测试结果:材料的弹性模量为XXX GPa,表明材料具有较高的刚性和较小的变形。

4.2 化学特性测试结果•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材料的主要元素组成为XX%,化学成分符合预期要求。

•腐蚀测试结果:经过XX小时的腐蚀测试,材料表面未发现明显的腐蚀现象,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腐蚀抗性。

•可溶性测试结果:材料在XX溶剂中可溶,但在XX溶剂中不溶,表明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耐腐性。

建筑材料检验报告

建筑材料检验报告

建筑材料检验报告一、检验目的。

本次检验旨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检验对象。

本次检验对象为建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水泥、混凝土、钢筋、砖瓦等。

三、检验内容。

1. 外观质量检验,对建筑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表面平整度、表面是否有裂纹、疤痕等情况。

2. 物理性能检验,对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密度、吸水率等指标的测定。

3. 化学成分检验,对建筑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主要成分含量、有害元素含量等方面的检测。

4. 环境适应性检验,对建筑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耐热性、耐寒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检验。

四、检验方法。

1. 外观质量检验,采用目测和仪器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2. 物理性能检验,采用标准化的实验方法进行测试,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3. 化学成分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 环境适应性检验,采用模拟实际使用条件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五、检验结果。

根据以上的检验内容和方法,得出建筑材料的检验结果如下:1. 外观质量,建筑材料外观整体平整,无明显破损和裂纹,符合外观质量标准。

2. 物理性能,建筑材料的强度、密度等物理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化学成分,建筑材料的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主要成分含量和有害元素含量均在合理范围内。

4. 环境适应性,建筑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稳定,耐热、耐寒、耐腐蚀能力良好。

六、结论。

根据本次检验结果,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正常使用于建筑工程中,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七、建议。

建议在使用建筑材料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选材、施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八、附录。

本次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清单、检测报告、检测记录等相关资料详见附录。

以上为建筑材料检验报告内容,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