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成因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成因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成因刘诗宇;胡明毅;胡忠贵;戴危艳【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15(027)004【摘要】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黄龙组是重要的天然气产层,白云石化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必要条件,白云石化成因类型研究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岩心和野外剖面观察与描述,结合薄片资料,认为区内黄龙组主要发育以下几种类型的白云岩:泥—微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和残余颗粒粉—细晶白云岩等,以及充填于孔、洞或缝中的白云石胶结物.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数据和稳定同位素δ13C与δTM O资料,发现该区不同类型的白云岩以及白云石胶结物的形成条件和物性特征各异,分别用不同的成因模式来解释更为合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黄龙组具有如下4种白云岩成因模式:泥—微晶白云岩的蒸发泵白云石化成岩模式、(残余颗粒)粉—细晶白云岩的埋藏压实白云石化成岩模式、淡水白云岩的调整白云石化成岩模式和异形白云岩的构造热液白云石化成岩模式.【总页数】7页(P40-46)【作者】刘诗宇;胡明毅;胡忠贵;戴危艳【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相关文献】1.四川盆地东部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白云岩类型及其成因 [J], 孙海涛;张玉银;柳慧林;谢瑞;杨雪琪;任影2.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黄龙组岩溶角砾碳酸盐岩特征 [J], 朱智鹏;黄勇;汪洋3.云南会泽石炭系摆佐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马宏杰;张世涛;程先锋;眭素刚4.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成因 [J], 胡忠贵;郑荣才;文华国;蔡家兰;陈守春;胡九珍;李瑰丽5.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黄龙组潮汐沟道发育特征及对优质储层展布的控制作用 [J], 王坤;李伟;王东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盆地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四川盆地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刘树根1,黄文明1,张长俊1,赵霞飞1,戴苏兰2,张志敬1,秦川1(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摘要:四川盆地上震旦统到中三叠统主要是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勘探已发现震旦系、寒武系等15个碳酸盐岩含气层系。
其中,上震旦统与寒武系碳酸盐岩基本上完全白云石化,其余层位也具有不同程度白云石化。
对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白云岩成因机理或模式,不同学者具有不同的解释,主要有原生、准同生、渗透回流、混合水、埋藏成因、热液成因、淋滤玄武岩成因及生物成因等8种模式。
白云岩储层是现今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最为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白云石化是四川盆地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的必要条件。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白云石化埋藏成因模式与混合水模式受到广泛质疑,可能为热液成因。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中2次地裂运动及其导致的广泛的流体活动背景,致使热液白云石化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普遍。
关键词:白云岩成因;碳酸盐岩;热液白云石化;四川盆地中图分类号:P581;P588.24+5文献标识码:AResearchstatusofdolomitegenesisanditsproblemsinSichuanBasinLIUShu-gen1,HUANGWen-ming1,ZHANGChang-jun1,ZHAOXia-fei1,DAISu-lan2,ZHANGZhi-jing1,QINChuan1(1.StateKeyLaboratoryofOilandGasReservoirGeologyandExploitation,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2.SichuanInstituteofProductQualitySupervisionandInspection,Chengdu610031,China)Abstract:TheformationsfromtheUpperSiniantoMiddleTriassicinSichuanBasinaremarinedepositsandmainlycomposedofcarbonaterocks.Through50yearspetroleumexploration,fifteencarbonategas-bearingbedshavebeenfoundinthebasin.Amongthem,carbonaterocksofUpperSinianandCambrianhavebeencompletelydolomitized,andtheothersalsohavedolomitizationmoreorless.TherearevariousexplanationsforthegeneticmodelofdolomiteinmarinecarbonatereservoirinSichuanBasin,mainlyincluding:protogene,penecontemporaneous,reflux,meteoric-seawatermixingwater,burial,hydrothermalfluid,leachingofbasaltandbiogenesis.Dolomitereservoirisregardedasoneofthemostimportantcarbonatereservoir,andthedolomitizationistheprerequisiteforthedevelopmentofhigh-qualitycarbonatereservoirsinSichuanBasin.Theburialdolomitizationandmeteoric-seawatermixingdolomitizationofmarinecarbonaterockshavebeenwidelyqueried,andtherearetwotaphrogenesiseventsandrelatedextensivefluidactivitiesinmarinecarbonaterocksinSichaunBasin,sohydrothermaldolomitizationcouldbemorewidespreadthanpreviouslythoughtinSichuanBasin.Keywords:dolomitegenesis;carbonaterocks;hydrothermaldolomitization;SichuanBasin文章编号:1673-8926(2008)02-0006-10收稿日期:2008-02-10;修回日期:2008-03-1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5CB422106)。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黄龙组潮汐沟道发育特征及对优质储层展布的控制作用

第19卷第期2014年1月沉积窑储层图1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黄龙组高陡构造与潮坪沉积体系发育位置图(据文献[8]修改)岩均呈不整合接触关系[9-10](图2)。
根据岩性及电性特征,可将黄龙组自下而上分为三段:一段以去石膏化、去白云石化次生灰岩及粉晶白云岩为主,局部含石膏;二段以粒屑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角砾白云岩为主,溶蚀孔洞十分发育;三段以粒屑灰岩、泥晶灰岩、角砾灰岩为主,夹杂粒屑结构白云岩[8,11](图2)。
2沉积体系发育特征2.1潮坪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前人研究认为川东石炭系黄龙组主要为潮坪沉积体系[10,12],也有人认为是潟湖—海湾沉积体系[13]或浅海陆棚沉积体系[14]。
本文认为,石炭系黄龙组以潮坪沉积体系更为可信,且晚石炭世黄龙沉积期存在两个海侵方向与两个潮坪沉积体系(图1)。
利用地层中陆源碎屑与具有一定磨圆度的砾级碎屑的含量可推断海侵方向并较准确地描述潮坪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8]。
其基本原理是:陆源碎屑如泥质岩主要发育于潮汐沟道内部,并且其含量向海退方向逐渐减少;潮汐沟道底部可见含量较高的具有磨圆特点的砾屑。
另外,川东地区石炭纪存在两个海侵入口,石炭系沉积在西北方向与川西北石炭系相连[11]。
依据上述方法,可识别出晚石炭世川东地区存在重庆—万州与达州东南部等两个潮坪沉积体系(图1)。
黄龙组沉积早期为一填平补齐的过程,其底部黄龙组一段的沉积厚度变化可以反映潮汐通道的主要位置。
达州东南部潮坪体系位于渠县—大竹—达州地区,规模较小。
位于该区西北方向的河坝1井钻揭33m的黄龙组地层,其上部为26.5m的陆棚相白云质泥岩沉积;向渠县、大竹一带泥质碳酸盐岩及陆源碎屑含量明显减少,说明达州西北向东南存在海侵通道。
重庆—万州潮坪沉积体系主要分布于开江—梁平古隆起东部的五百梯—万州—垫江—华蓥山东南的石炭系发育区。
反映陆源碎屑供给特征的泥质碳酸盐岩的厚度,自重庆—垫江向东北方向逐渐减薄为0m;自梁平地区的0.7~3.4m向其东部的云安厂地区减薄为0~0.3m,这证明万州—云阳及其以东地区是远离陆源区的[14]。
四川盆地南江栖霞组白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四川盆地南江栖霞组白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李小宁;黄思静;黄树光;黄可可;袁桃;罗文【摘要】四川盆地南江桥亭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二段灰岩局部白云岩化,基质白云岩主要由非平直晶面他形晶白云石构成,孔洞缝中充填鞍形白云石和结晶方解石,溶解作用主要发生在白云石中。
在岩石学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碳氧同位素、元素、包裹体均一化温度、阴极发光测试手段,结合埋藏史、热史以及峨眉山玄武岩喷发非正常地热增温事件,研究了基质白云石和鞍形白云石的特征和成因。
研究表明:基质白云石、鞍形白云石和结晶方解石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别为100~110,130~230,130~230℃;富含基质白云石、鞍形白云石和结晶方解石样品的δ18 OPDB值分别为-4.27‰~-6.28‰,-4.87‰~-5.80‰,-5.16‰~-6.50‰,δ13 CPDB值分别为3.97‰~5.22‰,4.88‰~5.35‰,2.73‰~4.29‰;与基质白云岩相比较,鞍形白云石和结晶方解石的δ18 O值略负,并显示三者碳源为同时期海水。
反演的基质白云岩形成流体的δ18 OSMOW值分布在3‰~6‰之间,鞍形白云石δ18 OSMOW主要分布在7‰~14‰之间,盐度均显著高于同期海水,因而两者都是在高温和高盐度的流体中形成的。
三者都受到了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活动所引起的热事件影响,高温和高盐度克服了白云石沉淀的动力学屏障,形成交代灰岩的基质白云岩和孔洞缝中充填的鞍形白云石,流体的持续高温和Mg2+的消耗,导致了高温方解石的沉淀,显示热液对碳酸盐岩的改造作用。
%Limestones are locally dolomitized in the 2nd member of the Middl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of Qiaoting section, located in Nanjiang county of the Sichuan Basin. Matrix dolomites primarily consist of non⁃planar xenotopic dolomite crystals, and vugs and fractures are filled with saddle dolomites and crystalline calcites.Dissolution occurs mainly in dolomites.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matrix dolomites and saddle dolomites have been determined based on petrographic examinations, integration of carbo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s, trace element content, fluid inclusion data,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 burial and thermal maturation history and abnormal thermal ev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Emeishan basalt eruption.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matrix dolo⁃mites, saddle dolomites and crystalline calcites range 100~110℃, 130~230℃ and 130~230℃, respectively. Theδ18 O valu es of the samples which mainly consist of matrix dolomites, saddle dolomites and crystalline calcites range-4.27‰~-6.28‰,-4.87‰~-5.80‰and -5.16‰~-6.50‰, respectively. Saddle dolomites and crystalline calcit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negative δ18 O values than matrix dolomites. The δ13 C values of the samples which mainly consist of matrix dolomites, saddle dolomites and crystalline calcites range 3.97‰~5.22‰, 4.88‰~5.35‰and2.73‰~4.29‰,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carbon source is generallyf rom the coeval seawater. The δ18 O values of dolomitizing fluids for matrix dolomite and saddle dolomite range +3‰~+6‰( SMOW) and+7‰~+14‰(SMOW), respectively.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ormationof matrix and saddle dolomites in fluids with elevated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Matrix dolomites, saddle dolomites and crystalline calcites were influenced by thermal events caused by Emeishan basalt eruption activity. The kinetic barrier of dolomite precipitation was overcome by high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and it allow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mestonesinto replacive matrix dolomites and precipitate saddle dolomites in vugs and fractures. Due to lasting high temperature and Mg2+ loss, calcites with high temperature precipitated, which showed that hydrothermal fluids altered the carbonate rocks.【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9页(P251-258,265)【关键词】鞍形白云石;基质白云岩;峨眉山玄武岩;碳酸盐岩的热液改造;栖霞组;南江桥亭;四川盆地【作者】李小宁;黄思静;黄树光;黄可可;袁桃;罗文【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目前已被证实与热液白云岩储层相关的油气田比比皆是[1-9]。
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层序地层

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层序地层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油气资源丰富,是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
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岩心观察和测井特征等资料,将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Ⅰ型层序界面是该地区主要的层序界面,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可作为地层界线,并据此分为三个体系域: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和早期高位体系域(EHST)。
继而可划分出三个岩性段,黄龙组一段、黄龙组二段、黄龙组三段,其中,黄龙组一段与低位体系域相当,黄龙组二段与海侵体系域相当,黄龙组三段与早期高位体系域相当。
标签:川东;石炭系;黄龙组;层序地层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自1977年钻获工业气流以来,已成为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1-2]。
因此,有必要研究对于储层发育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的层序地层学。
关于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层序地层,前人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有学者根据Galloway成因层序地层学,将研究区黄龙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三个四级层序和七个五级层序[3];也有学者将黄龙组划分为1个三级Ⅰ型层序和分别相当于C2hl1、C2hl2、C2hl3三个岩性段的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早期高位体系域[4-5]。
本文通过岩心观察及测井资料解释[6-7],以P.R.Vail 经典层序地层学为理论依据,对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以期为研究区碳酸盐岩的勘探奠定理论基础。
1 区域地质概况川东地区北抵城口、南达涪陵、西至南充、东邻巫山,面积约5.78万km2。
构造上隶属于川东高陡弧形褶皱带。
受海西运动影响,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地层不完整,其顶部与下二叠统梁山组呈不整合接触[8]。
2 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2.1 层序界面识别(1)Ⅰ型层序界面。
Ⅰ型层序是由于海平面上升速率低于盆地上升速率或海平面下降速率大于盆地的沉降速率形成的层序边界。
早石炭世,川东地区由于加里东运动,海平面上升速率低于地层抬升速率;晚石炭世,川东地区由于云南运动以及沉积物沉积速率等影响,相对海平面下降。
四川盆地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2 0卷 第 2期 20 0 8年 6月
岩
性
油 气
藏
V01 0 No 2 . . 2
LI TH0L 0GI C RES ERVOI RS
Jn 2 0 u.08
文 章 编 号 : 6 3 8 2 ( 0 8 0 — 0 6 1 17 — 9 6 2 0 )2 00 — 0
四川盆地 白云岩成 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 问题
刘 树 根 黄 文 明 , , 张长俊 赵 霞 飞 , 苏 兰 张 志敬 秦 川 , 戴 , ,
(. 1 成都理 工 大学“ 气藏 地质及 开发_ 程 ” 油 T -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 . 2四川省产 品质 量监 督检验检 测 院)
c mp s d o a b n t o k . r ug 0 y a sp to e m x o a in, fe n c r n t a — e rn e sha e b e o o e fc r o ae r c s Th o h 5 e e r lu e plr to ft e a bo a e g sb a i g b d v e n r i fun n t e b sn o d i h a i .Amo he ng t m,c r n t o kso pe n a n mbra a e b e o lt l l miie a bo a e r c fUp rSii n a d Ca i n h v e n c mp eey doo t d, z
摘 要 : 四川 盆地 上震 旦 统到 中三 叠统 主要 是 海 相碳 酸 盐岩 沉 积 , 探 已发现 震旦 系、 武 系等 l 中, 上震旦 统 与寒 武 系碳 酸 盐岩基 本上 完全 白云石化 , 余层 位 也具 有 不 其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分析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分析彭军;唐丹;张桂瑞;李斌;曹脊翔【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6【摘要】在综述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内主要由泥—微晶白云石和细—中晶白云石组成的岩石进行岩石学特征、有序度特征、阴极发光特征、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并对成岩流体温度、古盐度分析,认为:主要由泥—微晶白云石组成的岩石,如泥—微晶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等,这类岩石的白云石化作用为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而主要由细—中晶白云石组成的岩石,如晶粒白云岩、鲕粒白云岩、残余鲕粒白云岩等,这类岩石的白云石化作用是由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引起。
通过对锶同位素的聚集分布规律分析后认为,该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发生在一个封闭体系中。
【总页数】6页(P169-174)【作者】彭军;唐丹;张桂瑞;李斌;曹脊翔【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01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01500;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北京海淀 100083;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01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0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相关文献】1.四川盆地普光气田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成因探讨 [J], 蒋小琼;管宏林;郑和荣;王恕一;范明;鲍云杰;李凤丽;韩彧2.四川盆地北部飞仙关组白云岩化分析 [J], 杨伟;胡明毅;钱勇3.四川盆地东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化作用及其与储集层发育的关系 [J], 潘立银;刘占国;李昌;寿建峰;张建勇;张杰;沈安江;周进高;郑兴平4.混合水白云石化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是与非—以四川盆地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为例 [J], 甯濛;郝斌斌;张九园;张彬;胡忠贵;;;;;5.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J], 黄思静;Hairuo QING;胡作维;王春梅;郜晓勇;邹明亮;王庆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东北黄龙场地区长兴组白云岩成因

第 46 卷 第 1 期 2019 年 2 月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CHENGDU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Science & TechnologyEdition)
Vol.46 No.1 Feb.2019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9.01.03
LIYi1,WEN Huaguo1,XU Wenli1,ZHAOSong2,ZENG Huichuan2, CAO Gang2,HU Wenwen2,LIDan2,XIAOJun2
1.犛狋犪狋犲犓犲狔犔犪犫狅狉犪狋狅狉狔狅犳犗犻犾犪狀犱犌犪狊犚犲狊犲狉狏狅犻狉犌犲狅犾狅犵狔犪狀犱犈狓狆犾狅犻狋犪狋犻狅狀, 犆犺犲狀犵犱狌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狅犳 犜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狔,犆犺犲狀犵犱狌610059,犆犺犻狀犪; 2.犖狅狉狋犺犲犪狊狋犛犻犮犺狌犪狀犌犪狊犉犻犲犾犱,犘犲狋狉狅犆犺犻狀犪犛狅狌狋犺狑犲狊狋犗犻犾牔 犌犪狊犉犻犲犾犱犆狅犿狆犪狀狔, 犇犪狕犺狅狌635000,犆犺犻狀犪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egenesisofPermianChangxingFormationdolomitereservoirinthenortheasternSichuan Basinisstudiedonthebasisoforedescription,thinsectionandfossilidentification,combined with theanalysesofXraydiffraction,cathodoluminescence,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rockformation analysis,traceelement,carbonandoxygenisotopegeochemicalanalysis,soastoprovidetheoretical andpracticalhelpfortheexplorationofnaturalgas.ThePermianbiologicalreefbeachgasreservoirin thenortheasternSichuanBasinisoneofthemainreservoirsofnaturalgasproductionintheSichuan Basi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dolomite is mainly classified into penecontemporarydolomiteand burieddolomite.Contemporaneousbrineinthe Changxing period formedpseudocontemporaneous dolomitethrough the nearsurface evaporating pump.The high salinityporous waterresultedfrom thedissolution ofearlyto middle Triassicevaporite migrates throughearlyformedfaultsandTPunconformitysurfaceanddolomitizationoccursintheChangxing Formationplatform marginalreefflatandreefcoverbeach microfacies,eventually,formsdiffer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石化 成 因类型研 究对该 区油气勘探 具有 重要 意 义。根 据岩 心和 野外剖 面观 察 与描述 , 结合 薄片 资料 ,
认 为 区 内黄 龙组 主要 发育 以 下几种 类型 的 白云岩 : 泥一微 晶 白云 岩 、 粉~ 细 晶 白云岩 和残余 颗 粒粉一 细
晶 白云岩 等 , 以及 充填 于孔 、 洞 或缝 中的 白云石 胶 结物 。结合 X 射 线衍 射 分析 数 据和 稳 定 同位 素 8 C 与8 O 资料 , 发现 该 区不 同类型 的 白云岩 以及 白云石胶 结物 的形 成条 件和 物性 特征 各 异 . 分 别 用不 同 的成 因模 式 来 解释 更 为合 理 , 在 此基 础 上 总结 了黄 龙 组具 有如 下 4种 白云 岩成 因模 式 : 泥一 微 晶 白云
中图分类 号 : T E l 2 2 .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8 9 2 6 ( 2 0 1 5 ) 0 4 — 0 4 0 — 0 7
l o mi t e g e n e s i s o f Ca r b o n i f e r o u s Hu a n g l o n g Fo r ma t i o n i n e a s t e r n S i c h u a n Ba s i n
t y p e s or f d o l o mi t e ha s i mpo r t a n t me a n i n g or f o i l a n d g a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 Ba s e d o n c o r e o bs e va r t i o n a n d o u t c r o p d e s c r i p t i o n,
Li u Sh i y u ,Hu Mi n g y i ,Hu Zho n gg u i 。 , Da i We i ya n '
( 1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f o r O i l a n d G a s R e s o u r c e s ,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 Y a n tz g e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h a n 4 3 0 1 0 0 , C h i n a ; 2 . S c h o o l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h a n 4 3 0 1 0 0 , C h i n a )
( 1 . 长江大 学 油气 资源与勘探技 术教 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武汉 4 3 0 1 0 0 ;
2 . 长江大 学 地球科 学学 院 , 武汉 4 3 0 1 0 0 )
摘要: 四 川盆 地 东部石 炭 系黄 龙组 是 重要 的天 然 气产层 , 白 云石化 作 用是 优 质储 层 发 育 的必要 条 件 . 白
Abs t r a c t :The Ca r bo n i f e r o u s Hu a n g l o ng F o r ma t i o n i n e a s t e r n S i c h u a n Ba s i n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pr o d u c i n g f o m a r t i o n f o r
t y p e s o f d o l o mi t e : mu d — mi c r o c r y s t a l l i n e d o l o mi t e , p o w d e r t o i f n e — g r a i n e d d o l o mi t e a n d r e s i d u a l p a r t i c l e s p o w d e r t o i f n e — g r a i n e d d o l o mi t e a s we l l a s d o l o mi t e c e me n t i f l l i n g i n p o r e s h o l e s a n d c r a c k s . O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d a t a o f X r a y
n a t u r a l g a s . Do l o mi t i z a t i o n i s a r e q u i r e me n t or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r e s e r v o i r , a n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g e n e t i c
c o mb i n e d wi t h t h i n s e c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d a t a , i t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a t Hu a n g l o n g F o r ma t i o n ma i n l y d e v e l o p e d t h e f o l l o wi n g
岩 的 蒸 发 泵 白云 石 化 成 岩 模 式 、 ( 残余 颗粒 ) 粉一 细 晶 白云岩 的埋 藏压 实 白云石化 成岩模 式 、 淡 水 白 云 岩 的调整 白云石化 成岩模 式 和异 形 白云岩 的构造 热 液 白云石化 成岩 模 式。 关键词 : 白云岩 ; 白云石化 ; 成 因模 式 ; 黄 龙组 ; 川 东地 区
第2 7卷 第 4期
2 01 5年 8月
岩
性
油 气
藏
Vo 1 . 2 7 No . 4
L I T HOL O GI C RE S ERVOI RS
Au g . 2 0 1 5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 系黄龙组 白云岩成 因
刘 诗 宇 , 一 , 胡 明毅 , 一 , 胡 忠贵 , 一 , 戴危 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