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
电大管理学基础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小蓝本)选择判断简答

电大管理学基础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小蓝本)选择判断简答一、单项选择1、下列各选项中,(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属于管理的对象。
2、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控制)。
3、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4、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控制)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
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6、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亚当)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7、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8、“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亨利。
法约尔)提出来的。
9、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经济人)。
10、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11、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
12、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13、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决策)。
14、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1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16、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17、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
18、首先吧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彼得。
德鲁克)。
19、企业目标并不是已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20、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长寿)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
21、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顾客至上)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1管理学基础纸质考试复习范围
2013-12-12 13:04
简答题:
1.管理的内涵
2.管理的性质。
3.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4.管理理论的丛林
5.计划工作及性质。
6.目标管理及其优势
7.组织战略的构成要素
8.决策的含义
9.组织结构的含义。
10.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11.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及其优点
12.管理人员的选聘渠道
13.从组织内部提拔管理人员的优缺点
14.外部选聘管理人员的优缺点
15.领导者的权力来源
16.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17.沟通的含义
18.控制及其作用
19.零基预算方法及优势
20.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21.现场控制及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的必备条件
22.计划工作及其性质
23.德尔菲法的内容
24.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案例涉及知识点:
企业文化的建设、激励机制与激励方法、企业战略选择、投资决策问题、控制职能题型及分值:单选20,多选10,判断10,简答40,案例20。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精)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管理学基础是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使用的教材是王绪君主编的《管理学基础》(中央电大2001年版)。
由中央电大命题考试,考试题型有:选择(20%)、判断并改错(20%)、名词(20%)、简答(30%)、计算(10%)(可参阅教材后面的综合练习题)。
按照中央电大的布置,期末复习重点如下所示(未列的问题请了解):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含义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2)管理的科学性;(3)管理的艺术性。
3、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1)社会环境;(2)政治环境;(3)经济环境;(4)科学技术环境;(5)文化教育环境;(6)自然地理环境。
4、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人事、领导、激励、控制、协调。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3、各管理学派的内容和特点(1)管理过程学派(2)经验学派(3)系统管理学派(4)决策理论学派(5)管理科学学派(6)权变理论学派。
4、管理理论的新发展(1)企业战略(2)企业文化(3)学习型组织(4)企业再造第三章计划1、计划工作的含义2、计划工作的特征(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3、计划的种类宗旨;目标;策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4、编制计划的方法(1)滚动计划法;(2)网络计划技术;(3)线性规划第四章目标管理1、企业目标的含义2、确定目标的原则(1)现实性;(2)关键性;(3)定量化;(4)协调性;(5)权变原则3、目标管理的含义和特点4、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5、目标管理的作用(评价)(1)优点;(2)局限性第五章预测1、预测的含义2、预测的作用3、预测的方法第六章决策1、决策的含义2、决策的特点超前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3、决策的原则4、决策的程序5、决策的方法(1)定性方法:头脑风暴法;特尔菲法(2)定量方法:确定型(量本利分析);风险型(决策树);不确定型(冒险法、保守法、折中法)第七章组织概述1、组织的含义2、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3、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4、组织工作的原则第八章组织结构1、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2、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1)直线职能制(2)事业部制(3)矩阵制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4、集权与分权第九章人员配备1、人员配备的含义2、人员配备的原则3、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4、管理人员的来源(1)内部来源(2)外聘5、管理人员选聘标准6、管理人员选聘的程序与方法7、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8、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第十章领导1、领导的含义2、领导的权限(领导的实质)(1)法定权力;(2)自身影响力3、领导理论(1)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2)管理系统理论;(3)管理方格理论;(4)权变理论4、领导者素质的含义和要求5、领导艺术(1)决策的艺术;(2)合理用人的艺术(用人、激励人、治人);(3)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影响因素、方法);(4)利用时间的艺术(分配时间、节约时间)第十一章激励1、激励的含义2、激励的作用3、激励理论(1)内容型;(2)过程型;(3)行为改造理论4、激励手段和方法第十二章控制的基本理论1、控制的含义2、控制的地位和作用3、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4、控制的原则5、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6、控制的基本过程第十三章控制技术与方法1、产品质量控制和工作质量控制的含义1、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内容2、预算的含义、程序3、零基预算4、成本控制含义5、成本控制方法(程序)第十四章协调1、协调的含义、作用、原则2、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3、信息沟通的含义4、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5、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6、促进有效沟通的措施。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组织统一考试。
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王绪君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基础》)、听面授辅导课、自学或讨论、做作业、上中央电大“电大在线”和浙江电大校园网浏览来完成学业。
我们可以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四大块: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事、领导与激励、控制与协调。
我们使用的教材的篇章就是以此为依据划分的。
全书分五篇:第一篇概论,讲管理、管理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篇讲计划与决策,第三篇讲组织与人事,第四篇讲领导与激励,第五篇讲控制与协调。
根据中央电大的布置,本学期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试题类型为:选择(20%)、判断(20%)、名词解释(16%)、简答(24%)和案例(10%)。
各章节学习重点如下所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三、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1、社会环境2、政治环境3、经济环境4、科学技术环境5、文化教育环境6、自然地理环境四、管理的职能计划、决策、组织、人事、领导、激励、控制和协调。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行为科学的含义行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是指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of the work is not high, struggling to cope, a mere formality. Corrective measures: (lead leader: Luo Mingjun, Rectification time: September 25th, 1), long-term adherence to strictly abide by the party's political discipline. Strictly abide by the constitution, the principle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arty political life standards, do not spread against the party's theory and policy advice, not published against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decision not to divulge the speech, party and state secrets, not not to participate in a variety of illegal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dissemination of political rumors and false information, not to publish lossy unity remarks does not undermine the unity of things. 2, consciously accept the supervision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Party firmly and consciously ideologically,politically,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Central Committee to keep the action, and resolutely safeguard the authority Kennedy. Must safeguard the centralism. Take the lea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strict party life,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party, the principle of life, fighting.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cedure of ideas, adhere to the major issues and report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Party members take the lead to a common Party member to participate in branch organizational life, accept the supervision of the organization. (seven) safety supervision grassroots cadres is not enough. A fewleading cadres style floating love when peace officer in the office, to the grassroots, not willing to mining enterprises to conduct field research in the specific work not burden, dare not touch, in the work of "Dragonfly" phenomenon, keen on Formalism, do not further, not specious writing, seek practical resul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s not strong. Such as prod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ork, the strict requirements, heavy task, individual leading cadres to everyday things busy as an excuse, "urged not do" or "knock on the ring"Lack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视,各种管理思想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理论和新学派。
2022年秋期管理学基础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06秋期《管理学基础》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重庆电大远程导学中心经管导学部12月第一部分课程考核阐明1、考核目旳通过本次考试,理解学生对本课程旳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旳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旳基本知识、基本措施和基本理论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旳能力。
同步还考察学生在平时旳学习中与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期末开卷考试。
3、命题根据根据《管理学基础》课程旳教学大纲、教材、实行意见。
4、考试规定考试重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措施旳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规定。
理解是规定学生对本课程旳基本知识和有关知识有所知;掌握是规定学生在懂得基本理论、基本措施是什么旳基础上,还懂得为何;重点掌握是规定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旳内容,根据所给旳条件,分析和处理有关管理旳实际问题。
5、试题类型及比重试题类型共5类,有:名词解释(20分),选择题(10分),判断题(20分),简答题(45分),计算题(5分)。
6、合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合用于成人教育专科工企管理专业旳必修课,乡镇管理、计算(信)、行政管理、电子商务、工市营销、物业管理等专业旳选修课。
考试命题旳教材是由王绪君主编,电大出版社5月第1版《管理学基础》教材。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重点名词管理战略管理二、重点掌握1、管理旳性质。
2、管理旳基本职能。
三、一般掌握1、管理学旳研究对象。
2、管理旳作用。
第二章:管理理论旳形成和发展一、重点名词行为科学二、重点掌握1、现代管理理论旳重要内容。
2、行为科学理论旳重要内容。
三、一般掌握1、古典管理理论旳重要内容。
2、现代管理理论旳重要论点。
第三章:计划一、重点名词计划计划工作二、重点掌握1、计划工作旳含义。
2、编制计划旳程序。
三、一般掌握1、计划工作旳种类和特性。
2、编制计划旳措施。
第四章:目旳管理一、重点名词企业目旳目旳管理二、重点掌握1、目旳管理旳特点和性质。
春《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

2018 春《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学基础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 次作业,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其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于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科)工商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及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等专业的学生。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王绪君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基础》教材(2008年12 月第2 版)。
复习的重点资料是中央电大考试中心的《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
4.命题依据和原则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材、实施细则。
试卷将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各层次题目所占比列大致为:了解10%左右,熟悉占40%左右,掌握占50%左右。
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正误、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
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3 个角度来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对管理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管理方法及职能的运作能力。
第二部分复习应考基本要求考试中要注意的问题:第一、考试中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所谓难易,并非是大题就一定难,小题就一定易,各类题型都有难易不同的题目。
考试时间有限,应把自己容易做的题首先拿下,再回头去做难一点的题,这样就会多拿分。
第二、所有的题都应作,不能留有空题,做了就比不做好。
第三、要注意审题,结合分值而决定文字答题量。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给的分值由少到多,要求的文字答题量也由少到多。
2022年成专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重庆电大开卷

7月成专《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重庆电大+开卷+3064)一.名词解释1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事物旳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旳能力。
2广义旳行为科学:是指运用自然科学旳试验和观测措施,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旳人旳行为旳科学。
3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发明旳具有本企业特色旳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4战略: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旳基础上作出旳一系列全局性和长远性旳筹划。
5战略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旳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组织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旳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旳和实现目旳旳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行和对战略实行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旳一种动态过程。
6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既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旳发展旳总体战略。
7人员配置:是根据组织构造规定旳职位数量与规定,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有效旳选拔、使用、考核和培养,以合适旳人员去充实组织中旳各个职位,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组织既定目旳旳活动。
8领导:是在一定旳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旳,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被领导者旳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旳旳过程。
9定规维度:是指领导者以任务为导向,引导下属为实现目旳而努力旳程度。
10鼓励:是指人类活动旳一种内心状态。
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进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旳旳作用。
11选择性知觉:是指人们根据自身旳爱好、背景、经验及态度有选择地解释他人或事项。
12现场控制:又称为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旳活动或行为予以必要旳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旳程序和规定进行。
13 反馈控制:是指管理者通过度析工作成果,将其与控制原则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并分析成因,然后确定纠偏措施并予以实行,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此后再度发生。
14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旳水平控制。
国开、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国开(原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试卷号:20642021春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一、多选题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ABC)OA管理具有二重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2: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BCD)B:技术技能C:人际技能D:概念技能3: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管理具有同(AC)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A:生产力C:社会化大生产4: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ABD)A: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B: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D: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5: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ACD)。
A:人际关系角色C:住处角色D:决策角色6:下列选项中,(ABCD)属于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
A:企业家角色B:干扰应对者角色C:资源分配者角色D:谈判者角色7: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ABCD)A:技术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8: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ABCD)A:人力资源B:物力资源C:财力资源D:技术资源9: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AB)A:宏观环境B:产业环境10: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BCD)B:弗雷德里克。
泰罗C:亨利。
法约尔D:马克斯。
韦伯1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BC)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12:马克斯。
韦伯指出,任何组织者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ABD)A:传统的权力B:理性一合法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13: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ACD)三个部份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基础复习题( 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这个概念包含着以下几层意思: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
标和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1、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提高员工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 管理理论丛林(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并形成了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1961年月12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美国《管理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她把当时的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
茨又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管理理论已经发展为至少十个学派.包括以下六点: 1) 管理过程学派 2) 经验学派 3) 系统管理学派 4) 决策理论学派 5) 管理科学学派 6) 权变理论学派
4管理者角色与管理技能。
答: 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表现为10种角色, 这10种角色分为三大类: 人际方面的角色, 信息方面的角色和决策方面的角色。
1) 人际角色: 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2) 信息角色: 接受者角色、传播者的角色、发言人的角色。
3) 决策角色: 企业家角色、资源分配者、故障排除者、谈判者角色, 混乱驾驭者。
( 1) 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的基础。
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 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 2) 信息角色: 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 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
整个组织的人依赖于管理结构和管理者以获取或传递必要的信息, 以完成工作: 监督者角色、传播者的角色、发言人的角色。
( 3) 决策角色: 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管理者以决策让工作小组按照既定的路线行事, 并分配资源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企业家角色、干扰对付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
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或者素质, 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 1) 技术技能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 诸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会计或者制造等。
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这些技能是重要的, 因为她们直接处理雇员所从事的
工作。
( 2) 人际技能也是很关键的, 具有良好人际技能的管理者能够使员工的热情和信心, 这些技能对于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是必备的。
( 3) 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
运用这种技能, 管理者必须能够将组织看作一个整体, 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想像组织如何适应它所处的广泛的环境。
特别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 这种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1) 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 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 3)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 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 实行职能工长制 6) 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6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组成和作用。
答:企业文化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 意识, 观念和心理状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 组织和行为模式, 即企业的精神文化。
它具体包括企业的经营宗旨, 企业的价值观念, 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
物质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 是展示企业组织形象、开展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 制度文化是企业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条例和管理办法等; 精神文化是指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工作作风、行为方式等。
答:概念: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 逐步形成的, 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
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组成: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
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 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7计划工作及其性质
答: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订计划. 它的性质是: 目的性, 主导性 , 普遍性 , 效率性 , 灵活性 , 创造性
8目标管理及其优势与缺陷
答: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保证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经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并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的优点:1、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
3、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完成组织目标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的缺点: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员工参
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
4、组织员工素质的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9公司( 组织) 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组织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1、战略远景.它包括经营理念和企业宗旨.经营理念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为组织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到.宗旨是指组织现在和未来应从事什么样的事业.对于工商企业而言,宗旨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业务范围、主攻市场和主要技术等.。
2、目标与目的可设定一套中短期的目标和目的。
3、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资源。
4、业务组织参与竞争的产业领域。
5、组织包括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
10发展型战略及其三种基本形式。
答: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现在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
它的基本形式有:1、密集型发展战略是指集中组织资源,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增加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或市场占有率,而组织业务范围基本上保持不变.。
2、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指在产业链的前向和后向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组织经营范围的一种战略.。
3、多元华发展战略能够分为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和无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两种
11竞争战略及其三种类型。
答: 竞争战略, 也就是业务层战略。
波特教授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 1) 成本事先战略 2) 差异化战略 3) 集中化战略。
1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答:所谓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
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 3、决策要作出分析评价
4、决策要具有科学性
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13现代企业管理决策具有哪些特点?
l) 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且影响面越来越大. 2) 决策时间要求越来越短。
3) 决策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4、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群体。
14组织结构及其含义: 答: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
正确认识组织的含义,必须把握三方面的要素: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
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再将部门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15合理设计组织结构的原则
答: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
应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 2 、分工与协作原则 3、责权利对等原则 4、分级管理原则 5、协调原则 6、弹性结构原则
包括:按任务和目标需要设立岗位,不因人设岗;管理人员定期更换;实行员工一专多能;实行多种用工制度,使组织内人员富有弹性.
16人员配备的原则
答: 人员配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因事择人的原则。
要根据工作需要配置人员。
2、量才使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