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导学案汇编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一、导言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朝代,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同时在科技、建筑和文学领域也有着奇特的贡献。
本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探索其奇特的魅力所在。
二、科技篇1. 导入:在明朝时期,科技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在明朝时期有哪些科技成就是大家熟知的?2. 进修内容:明朝时期的科技成就主要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请同砚们分组讨论这些科技成就的意义和影响。
3. 拓展延伸:请同砚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明朝时期其他重要的科技成就,并就其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
三、建筑篇1. 导入:明朝时期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其建筑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明朝建筑的特点是什么?2. 进修内容:明朝建筑的特点包括黄琉璃瓦、斗拱、飞檐等,其中代表性建筑如故宫、天坛等更是成为了中国建筑的典范。
请同砚们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感受明朝建筑的魅力。
3. 拓展延伸:请同砚们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了解明朝建筑在当代的珍爱与传承情况,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文学篇1. 导入:明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散文、戏曲等文学形式皆有重要成就。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明代文学有哪些代表作品?2. 进修内容:明代文学代表作品有《西厢记》、《牡丹亭》等,其中诗人如杨慎、辛弃疾等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请同砚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明代文学的魅力。
3. 拓展延伸:请同砚们选择一位明代文学家或作品进行深入钻研,撰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其文学风格、思想内涵等,展现明代文学的奇特魅力。
五、总结通过本次导学,同砚们对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深入进修,探索更多有关明朝的知识,为传承和宏扬中华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在科技、建筑和文学方面也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
本次课程将重点介绍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与历史。
二、科技1.明朝的科技成就明朝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这些科技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明朝的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明朝时期的造纸术在技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使得书籍的出版和传播更加便利。
3.明朝的印刷术明朝的印刷术在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书籍的大规模印刷和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4.明朝的火药明朝的火药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应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在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5.明朝的指南针明朝的指南针在航海和导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三、建筑1.明朝的建筑风格明朝的建筑风格以宏伟、精美、庄重而著称,代表作品有紫禁城、明十三陵、天坛等。
2.明朝的宫殿建筑明朝的宫殿建筑充分体现了封建王朝的尊严和权威,建筑结构精湛,装饰华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3.明朝的陵墓建筑明朝的陵墓建筑规模宏大,设计精巧,代表作品有明十三陵,体现了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高超技艺和艺术价值。
4.明朝的宗教建筑明朝的宗教建筑多样丰富,包括佛教寺庙、道教观寺、伊斯兰清真寺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独特魅力。
四、文学1.明朝的文学成就明朝的文学在诗词、小说、戏曲等方面有着丰硕的成果,代表作品有《西厢记》、《红楼梦》等。
2.明朝的诗词明朝的诗词以豪放、清新、婉约而著称,代表诗人有辛弃疾、杨万里等,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
3.明朝的小说明朝的小说以长篇小说为主,代表作品有《西厢记》、《金瓶梅》等,描写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最新-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古代科技与文化》导学案

11(2018·株洲)某同学对早期希脂历史特别感兴趣,下列哪部著作有助于满足他的兴趣需求。
A.《古兰经》B.《荷马史诗》C.《天方夜谭》D.《神曲》
12(2018·南京)某校九年级开展“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主题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A.《天方夜谭》B.浮力定律C.《俄底浦斯王》D.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9(2018·娄底)15.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0到9十个数字,把它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
A.古代中国人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D.古希腊人
10(2018·郴州)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意大利——《马可波罗游记》
13(2018·临沂)17.“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这句话出自一部再现古希腊社会图景的不朽世界文学名作,这部名作是
A.《马可·波罗行纪》B.《天方夜潭》C.《荷马史诗》D.《神曲》
14(2018·东营)汇集民间故事,生动描述阿拉伯帝国丰富社会生活的是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古代科技与文化》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
课题
第7课古代科技与文化
备课
月日
执行
月日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简述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说出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2、P.37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工具是根据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制造的?
8古代科技与文化建筑 2

互助
1、介绍我国古代有哪些辉煌的科技和灿烂的文化。
2、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
课
堂
检
测
1、是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发明了,是世界上最早的测报地震的仪器。
2、祖冲之是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推算出了圆周率。
3、是我国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他的代表作是,被世界医学界盛赞为。
4、孔子是我国伟大的家、家。他的名言有。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难点
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案
导案
知识链接:
华佗字元化,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三国著名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所著医书《青囊书》已佚。今亳州市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吴道子(约680~759年)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代表作《地狱变相》《送子天王图》等。
历史社会九年级上册《古代科技和文化》导学案附答案

《古代科技和文化》导学案【目标导航】1.了解并掌握古代科学、文学、戏剧与建筑的成就及其影响。
2.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见闻,领略古代科学、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3.学习古代科学家和天文学家勤奋求实的精神,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祖国的文学艺术做出积极贡献。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古老而神秘的文字2.“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国人?他作出了哪些贡献?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完成下列表格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材料《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中直接描写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史诗。
希腊联军主将阿喀琉斯因喜爱的一个女俘被统帅阿伽门农夺走,愤而退出战斗。
特洛伊人乘机大破希腊联军。
在危急关头,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喀琉斯的盔甲上阵,局势曾一度扭转,但他最后却被特洛伊大将赫克托尔杀死。
阿喀琉斯悔恨至极,重上战场,在与赫克托尔的决斗中将其杀死。
特洛伊老国王夜入阿喀琉斯大帐要回儿子尸体,史诗在赫克托尔的葬礼中结束。
上述利料出资古希腊那部著名作品?由谁加工整理而成?我们如何评价这部作品?三、巩固检测1.下列关于《荷马史诗》说法正确的是()①《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②《荷马史诗》再现了古希腊社会的网景③《荷马史诗》是研究现今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④《荷马史诗》是由盲诗人荷马独创A.①②B.①⑧C.③④D.②④2.下列作品中描绘阿拉伯丰富社会生活的是()A.《伊利亚特》B.《俄底浦斯王》C.《奥德赛》D.《一千零一夜》6.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A.巴黎圣母院B.麦加大清真寺C.印度佛塔D.帕特农神庙参考答案一、 1.2.阿基米德是希腊人。
贯献:发现浮力定律、杠杆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等。
品德: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和运用科学来为国家服务的爱国主义精神。
3.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荷马史诗》。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 请大家回忆一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2.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科技、建筑和文学兴盛著称的时期,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明朝在这三个领域的发展和成就。
二、科技篇1. 探究明朝哪些科技成就对现代生活产生了影响?2. 请同学们讨论明朝的造船术、印刷术、火药等科技的贡献。
三、建筑篇1. 明朝的建筑风格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2. 了解明朝的皇宫——紫禁城,探讨其建筑结构和设计理念。
四、文学篇1. 谈谈明朝的文学成就有哪些?有没有听说过明代的四大奇书?2. 分组讨论《水浒传》、《西厢记》等明代文学名著的内容和影响。
五、拓展学习1. 每组同学选取一个明朝科技、建筑或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展板。
2. 鼓励同学们主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交流与合作。
六、结语1.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对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珍惜传统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以上就是本次《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的内容,希朥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不断探索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第二课时一、导言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在科技、建筑和文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本次导学案将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建筑风貌以及文学作品,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历史时期的伟大贡献。
二、科技成就1. 造纸术明代是中国造纸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初期,张横曾在《农政全书》中详细记载了造纸工艺,明代晚期,蔡缛的《潜书》更是对造纸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推动了造纸术的进一步发展。
2. 航海技术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创了中国海外贸易的新时代,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宏伟的航海活动。
郑和率领的船队远渡重洋,将中国的文化、科技和商品带向世界各地。
3. 医学发展明代医学发展迅速,其中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著名,这部巨著对中草药进行了详细分类和描述,被誉为中国古代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掌握明朝的重要科技发明和贡献。
2. 了解明朝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掌握明朝的代表性建筑。
3. 了解明朝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掌握明朝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和作家。
二、导学内容:1. 明朝的科技发展:明朝时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和贡献。
比如,郭守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精确的日晷,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另外,明朝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印刷速度大大提高,对中国的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2. 明朝的建筑风格:明朝的建筑风格以气势恢宏、工艺精湛而著称。
代表性的建筑有北京故宫、明孝陵、天坛等。
这些建筑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特点,如黄琉璃瓦、红柱绿瓦、琉璃剪黏等,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价值。
3. 明朝的文学发展:明朝时期是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作家。
如《西厢记》是明代闻名文学作品之一,描写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而文学家汤显祖被誉为“明朝四大才子”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漂亮的文学风格。
三、导学重点:1. 明朝的科技发展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影响。
2. 明朝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3. 明朝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
四、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每组介绍一个重要的科技发明,并讨论其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2. 观看图片展示明朝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学生们进行评论和讨论。
3. 朗读明朝文学作品的片段,学生们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文学风格。
五、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们了解了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发展情况,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珍惜中国的传统文化。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重要发明;2. 探讨明朝时期的建筑特点,了解紫禁城、明楼等代表性建筑;3. 了解明朝文学的发展特点,包括戏曲、杂剧等文学形式。
二、导学内容:1. 明朝的科技发展:- 造纸术:明朝时期,造纸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纸张的制作质量得到提升,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火药:明朝人发明了火药,在军事应用和实验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印刷术:明朝出现了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文化的普及。
2. 明朝的建筑特点:- 紫禁城: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宏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 明楼:明楼是明代的标志性建筑,多为木质结构,风格古朴典雅。
3. 明朝的文学发展:- 戏曲:明朝发展了多种戏曲形式,如京剧、评剧等,成为当时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杂剧:明代的杂剧结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富有地方特色。
三、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发展特点,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
2. 视频展示: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情况。
3. 角色扮演:扮演明朝时期的科学家、建筑师、文学家等角色,展示他们的贡献和成就。
4. 制作展板:小组合作制作关于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展板,展示在学校的文化周活动中。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发展情况,增进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身素质。
第二课时一、导入1.1 问题导入:你知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吗?它的科技、建筑和文学有哪些特点?1.2 激发兴趣: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是明朝时期在科技、建筑和文学方面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段令人瞩目的历史吧!二、科技2.1 科技成就:明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之一,有哪些科技成就?2.2 举例探究:请举例说明明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对古代中国文化传播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5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认识到,成功属于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古人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了解我们的祖先在科技、文化和建筑方面取得的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成就,知道我们的祖先在上述几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明确任务,指导学法
出示学习任务,简要进行学法指导。
1.通过阅读课本、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等方法,完成下表:
领域代表人物时期主要贡献我的评价
地震测报
古代
科技
数学
医学
古代文化教育军事史学诗歌
2.阅读课本,简要介绍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指导学习
1.学生自读课本内容,在课本上勾画要点内容,完成表格。
2.组内交流自学收获,相互解答疑难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3.组织学生在班级内交流学习成果,相互质疑补充评价。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8.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
古代科技古代文化古代建筑
科学家——张衡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万里长城
数学家——祖冲之军事家——孙子秦始皇陵兵马俑医药学家——李时珍史学家——司马迁
诗仙——李白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