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普查成果的水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合集下载

智慧水利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智慧水利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智慧水利平台建设方案设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

建设智慧水利平台,科学规划、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利信息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说明智慧水利平台的建设方案设计,包括平台结构、数据采集与处理、应用及成果运用等方面。

一、平台结构智慧水利平台主要由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数据应用与成果运用系统三大部分构成。

1.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是平台的基础,主要负责从各个地点采集水文、气象、土地利用等各种相关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采用传感器、卫星图像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

2.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负责对采集的各种数据进行预处理、存储、模拟、分析等处理,并提供数据管理和服务。

该系统采用高档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库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和高效性。

3.数据应用与成果运用系统数据应用与成果运用系统是平台的核心,利用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预测、决策、管理、监测等应用。

该系统可为水利部门提供优化水资源利用方案、防洪减灾决策方案、水质环境监测等服务。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智慧水利平台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是平台的基础,并且数据的质量和精度决定着平台的应用效果。

因此,平台采集与处理的数据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据采集量大:平台需要采集大量的水文、气象、土地利用等目标变量数据,并且数据采集周期需要足够短。

2.数据精度高:平台提供的数据必须精确可靠,保证数据质量。

3.数据实时性:平台采集与处理的数据需要实时传递和处理,以便及时进行决策或预测。

4.数据整合性:平台必须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为一体,以便综合分析和管理。

三、数据应用与成果运用数据应用与成果运用是智慧水利平台的核心,利用数据来为水利部门提供优化水资源利用方案、防洪减灾决策方案等服务。

1.水资源管理与优化:平台可利用模型和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搜集和运用水资源利用的相关信息,实现水资源的经济、高效、平衡的利用。

基于水库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平台研究与建设

基于水库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平台研究与建设

基于水库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平台研究与建设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水库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水库的管理工作十分繁杂,必须对水库的运行状况和各种资料进行实时掌握,从而为水库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水库管理信息化管理中,建立了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而且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率,促进了水库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水库标准化管理中进行信息平台的研究和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库;标准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引言为保证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水库已成为国家节约用水、节约用水的重要基础。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共有98002个规模以上的水库,其中的地下水质量普遍不高,如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保障用水的关键。

当前,我国已全面迈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水库占地面积大,变化快,检测困难,管理起来比较困难。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水库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对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1基于水库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平台主要结构目前,在水库管理中,对水库进行监测和监测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

利用GPS、 GIS 和 RS技术,在水库管理、大坝安全管理、防洪调度、泄洪闸管理、水质自动监测等方面实现了多个子系统的整合,可以提高水库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这种方法下,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手段,建立水库管理信息化、防汛调度科学化,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建设历史类数据库、实时类数据库、基础类数据库、元数据库、分析数据库等,是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关键。

数据管理平台可以统一数据,提供统一标准的数据交互界面,使数据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流和传递,确保数据的高效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

DSS需要海量的数据和数据支撑,在洪水调度模型、数据管理平台、水环境评价与模型、综合数据库等方面进行仿真,为以后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智慧水利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智慧水利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数据传输方式: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中心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加密技术:采用SSL/TLS 加密算法,确保数据传输过程 中的安全性
数据传输方式:采用TCP/IP 协议,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
数据传输协议:采用MQTT协 议,实现数据在物联网设备之
间的双向传输
数据传输可靠性:采用重传机 制和确认机制,确保数据传输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像识别技术:用于识别水域中的异常情况,如水草、垃圾等 语音识别技术:用于智能语音交互,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机器学习技术:用于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 深度学习技术:用于构建更加复杂的模型,提高系统性能和准确性
定义:5G通信技术是一种高速、低延迟的无线通信技术,是智慧水利信息化平台的关键 技术之一
的可靠性
数据存储容量:可扩展,满 足大规模数据存储需求
数据存储方式:采用分布式 文件系统或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存储安全性:采用加密 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数据存储效率:采用缓存技 术,提高数据读写速度
数据来源:通过传感器、监测站等设备采集的水利数据 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支持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输出: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支持多种数据可视化方式
PART SIX
城市供水管网监测与调度 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 排水防涝应急响应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灌溉管理:通过智慧水利信息化平 台,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 用效率
水质监测:对农田灌溉用水进行监 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防洪抗旱:实时监测气象、水文数 据,为农业提供防洪抗旱决策支持

智慧水利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水利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水利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二、数据采集与传输1.传感器网络建设:在水利工程中布设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水位、流量、水质等数据,并传输到数据中心。

2.数据传输通道建设:建设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确保传感器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到数据中心。

三、数据存储与管理1.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大容量的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用于存储海量的水利数据。

2.数据库设计与管理: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建立规范的数据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定期备份和灾备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和可及时恢复。

四、数据分析与应用1.数据清洗与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包括数据去重、异常值处理、数据补全等。

2.数据挖掘与建模: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和建模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规律,为水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3.可视化展示与交互分析: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呈现,方便用户进行交互式分析和探索。

4.预测与预警系统:基于历史数据和建模结果,建立预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和预防水利灾害,并及时采取措施。

五、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1.权限管理与访问控制:建立安全的权限管理系统,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和操作数据。

2.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政策法规合规:遵守相关政策法规,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六、项目实施计划1.需求调研与方案设计:明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并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

2.软硬件采购与搭建:根据设计方案,采购并搭建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3.数据采集与传输建设:布设传感器网络,并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4.数据存储与管理建设:建设数据中心并配置相应的数据库和存储设备。

5.数据分析与应用建设:建立数据分析和应用平台,包括数据清洗、挖掘、建模和可视化等。

6.系统测试与运维:进行系统测试和优化,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全国地下水监测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软件工程论文-计算机论文

全国地下水监测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软件工程论文-计算机论文

全国地下水监测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软件工程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本文基于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作需求, 以地下水监测数据库为基础, 采用Web GIS技术搭建地下水信息共享平台。

系统建设包括地下水监测数据库的开发和数据应用分析服务开发, 从而构建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应用和服务平台, 基于该数据平台, 便于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综合研究工作。

通过建立调查监测数据管理展示分析系统的工作信息平台, 实现地下水监测数据表达与分析的信息化, 为中国地下水资源监测管理的规划保护、有效利用、地面沉降监测防治等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共享。

关键词:地下水; 信息共享平台; GIS;1、关键技术及标准体系针对需求分析和调研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包括用户群体分析、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防护体系需求等, 了解系统建设要考虑的其他问题, 明确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具体要求[1-2]。

本文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 包括面向对象技术、面向服务架构技术、Web Service技术、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技术、TB级海量数据存储机制、数据库技术等, 为系统的研发奠定基础[3]。

基于国家相关行业标准, 通过研究代码体系及数据字典、服务标准、接口规范、信息化建设标准、其他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建设, 构建信息共享服务标准体系。

为方便地下水及地面沉降数据的收集和入库, 并方便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 数据采集标准的制定也是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之一[4]。

标准化制定的原则是, 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围绕地质环境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在已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基础上, 建立能够实现地质环境信息化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各项标准, 为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5]。

2、地下水监测信息共享平台设计地下水数据库需要管理的数据包括: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数据(成果报告、图幅及其他数据) 、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6]。

智慧水务信息平台建设和管理制度

智慧水务信息平台建设和管理制度

智慧水务信息平台建设和管理制度一、引言智慧水务信息平台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水务行业的数据汇聚、共享、分析与管理平台。

它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提高水务行业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智慧水务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制度。

二、智慧水务信息平台建设智慧水务信息平台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合作来完成。

在建设智慧水务信息平台之前,需要进行需求调研,确定信息化的目标与定位,明确技术方案和建设进度。

建设过程中需要科学规划基础设施,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和设备,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水务信息平台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数据库等。

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选择性能稳定的硬件设备,建设高速可靠的网络环境,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2. 技术方案选择智慧水务信息平台的技术方案选择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实际需求,并结合行业标准和发展趋势来确定。

可以选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分析,为决策提供智能支持。

3. 建设进度管理为了确保建设进度的顺利推进,需要建立项目管理团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

同时,建设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项目进展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三、智慧水务信息平台管理制度智慧水务信息平台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平台运行效率和数据安全的关键。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错误的发生,并加强对平台数据的保护。

1. 数据管理制度智慧水务信息平台的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访问等方面。

需要建立数据采集的规范标准,明确数据的来源和质量要求;建立数据存储和备份的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数据处理的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数据访问权限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和保密性。

2. 运行管理制度智慧水务信息平台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系统维护、故障处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逐渐成为一项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

为了高效管理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保护水环境,建设一个先进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个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以满足管理部门对水环境的全面监控与决策需求。

二、系统概述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数据采集、储存、处理、分析和应用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

它主要包括水资源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和应用子系统。

通过对水资源现状、变化趋势和潜在问题的分析,系统可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

三、系统功能1. 数据采集子系统:- 实时监测:通过设置水文监测站点,实时采集相关水文数据,包括水位、流量、水质等。

- 远程遥测:采用传感器技术,可以远程实时监测分布于不同地点的水文信息。

2. 数据库子系统:- 数据存储:可在云服务器上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储库,存放历史和实时的水资源相关数据。

- 数据查询: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查询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水资源数据的需求。

- 数据共享:支持数据的内部和外部共享,促进信息互通和合作。

3. 数据分析子系统:-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水资源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转换处理,确保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 数据分析:采用数据挖掘和模型算法,对水资源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趋势预测、异常检测等。

- 可视化展示: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和地图的形式直观展示,方便用户理解。

4. 应用子系统:- 决策支持:基于系统分析结果和场景模拟,提供决策支持工具,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建议。

- 风险预警:利用系统自动监测功能,实现对潜在水资源风险的预警和报警功能,提供事前预警机制。

- 综合评价:通过对水资源管理效果的评估,为政府和管理部门提供绩效评价指标,优化资源配置。

四、系统特点1. 高效可靠: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实时、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储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统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统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预警与调度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供预警和调度决策支 持,保障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
数据分析与挖掘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提供决 策支持。
移动应用
开发移动应用,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信息 查询和业务处理。
非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性能
要求系统具备高可用性、高并发性、 低延迟等特点,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 准确性。
01
02
数据采集层
负责从各种水利设施和传感器中收集 数据,包括水位、流量、水质等。
03
数据处理层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 析和挖掘,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持。
展示层
通过可视化技术,将应用层的数据和 结果呈现给用户,方便用户进行决策 和监控。
05
04
应用层
根据业务需求,开发各种水利信息化 应用,如洪水预警、水资源调度、水 利工程管理等。
培训与知识分享
定期组织培训和知识分享活动,提高用户对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统平 台的使用技能和知识水平。
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决策支持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水利数据的智能分析和预测 ,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决策依据。
物联网与传感器集成
将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集成到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统平台中,实现对 水利设施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05
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统平台部署 与运维
部署方案设计
01
02
03
硬件设备选择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 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存 储设备等硬件设施,确保 系统稳定运行。
软件环境配置
安装和配置操作系统、数 据库、中间件等软件环境 ,确保系统软件正常运行 。
网络架构规划
设计合理的网络架构,包 括内网、外网、专网等, 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 t r a c t The g e n e r a li de a, c o ns t r u c t i o n c o n t e n t a nd s t r uc t u r e d e s i g n o f c o n s t uc r t i o no f wa t e ri n f o r ma t i o n s h a r i n gp l a fo t r m we r e s u mm e r i z e d,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s h a r i n g wa t e r i n f o r ma t i o n. Ke Y wo r d s wa t e r c e n s u s: i n f o r ma t i o n s ha r i n g: i n f o ml a t i o n i n q u i r y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Wa t e r I n f o r ma t i o n S h a r i n g P l a fo t r m Ba s e d o n t h e Re s u l t s o f Wa t e r Ce n s u s
摘 要 总结 了水信 息共 享平 台构建 的总体 思路 、 建设 内容及 结构设 计等 , 以期 为 水信 息的共 享提供 参考 。 关键 词 水 利普 查 ; 信 息共 享 ; 信 息 查询 中 图分类 号 T V1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3 ) 1 1 - 0 3 5 0 — 0 2
整 理加 工辽 宁 省水 利 普 查成 果 , 整 合 天 地 图基 础 数 据 和 水 利 专题 数 据 , 优 化升 级 水 利普 查 数 据处 理 系统 和空 间 数 据 采 集 处理 系统 , 开发 建 设 水 信 息 共 享 平 台 。 该 平 台 以 GI S 、 O L A P 、 统计 分析 、 数据 仓库为技术手 段 , 实 现 一 个 平 台、 一 个库 、 一 张表 、 一张图、 一站 式 的“ 五个 一” 综合 信 息查 询 服 务 目标 . 将 为辽 宁 省水 利管 理 和发 展 提供 准确 高 效 的 信 息服 务和 决 策支 持 。 随 着《 全 国水 利信 息化 发 展 “ 十 二五 ” 规 划》 正 式颁 布 , 水 利 信 息 化建 设 将 成 为 发 展 民 生水 利 、 提 升 水 利 管 理 能 力 和服 务 水平 。 以 及 水利 信 息化 带 动 水 利现 代化 , 促 进 水利 事 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的迫 切 需求 【 1 ] 。 全 国 第一 次 水 利普 查 涵盖 了水 利 工程 、 社会 经 济 用 水 、 河 湖 开 发 治 理、 行 业 能力 、 灌区 、 地 下 水取水 井 、 水 土保 持 和空 间数 据 等 专 项圆, 范 围广 , 内容 全 , 是 水利 信息 化和 现 代化 的基础 性 资 源。 本研 究充 分 利用 水利 普查 成 果 , 梳理 基础 资源 和 水利 专
ZHANG We i 0 ZHA0 J u - we i
( ’ P l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Of ic f e o f De p a r t me n t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i n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 S h e n y a n g L i a o n i n g 1 1 0 0 0 3 ; T h e D e s i g n a n d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N e w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a n d Hy d r o p o w e r o f R i v e r s i n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
询 服 务 系统 和公 众 信 息服 务系统 。 水 信 息共 享 平 台 中 的遥
感 数据 及基 础地 理 数据 , 由测绘 系统 统 一处 理 , 通 过天 地 图 共 享 接 口实现 信 息 的共 享 与应 用 。 水利 专 题数 据 由水 利 部 门存 储和 管理 , 根 据数 据 类型 分 属性数 据 库 、 空 间数据 和 多 媒 体 数据 分类 存放 。 在查 询 系统 服务 上 。 通过 不 同数 据 库 中 对 象的唯 一 代码 实现 信息 关联 和整 合 , 在 数据 维护 上 , 由数 据 维护 系统提 供 代 码 与名 录 导 出服 务 , 空 间数 据 采 集 系统 及 多 媒体 维 护 系统 提 供 代码 与 名 录导 入 及 更新 服 务 , 建 立
农 村经 济学
现 代农 业科技
2 0 1 3年 第 1 1期
基 于水 利 普查 成 果 的水信 息 共 享 平 台的构 建
张 巍 赵巨伟
( 辽 宁 省 水 利 厅 规 计处 , 辽 宁沈阳 1 1 0 0 0 3 ; 辽 宁 江 河水 利 水 电新 技 术 设 计 研 究 院 ) 来自1 . 2 技 术支撑
( 1 ) 开发 平 台 。 采用 “ 两 个 应 用终 端 , 三 种访 问 门 户” 的 方 案设 计 。 2个应 用 终端 是指 w i n d o w s操作 平 台 、 a n d r o i d操 作 系统 , 3种访 问门 户是 指综 合 业 务查询 服 务 系统 、 移动 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