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游荒漠绿洲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究
基于FAO-56双作物系数法估算农田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研究——以西北干旱区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农田为例

基于FAO-56双作物系数法估算农田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研究——以西北干旱区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农田为例赵丽雯;吉喜斌【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43)019【摘要】[目的]确定中国西北干旱区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农田蒸散量并区分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为制定合理的作物灌溉制度和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利用中科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绿洲内部大田玉米地2009年的小气候和土壤蒸发等综合观测试验数据,运用FAO-56和ASCE推荐的两种时间步长的四种不同形式的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了甘肃临泽绿洲玉米农田2009年参考蒸散量,并结合FAO-56双作物系数法估算了其实际蒸散量.[结果]4种P-M模型FAO-56-PM 24h,ASCE-PM 24h、FAO-56-PM 0.5h及ASCE-PM 0.5h和双作物系数法估算的实际蒸散量依次为672.1、766.2、991.2和805.6mm.[结论]利用涡动相关数据及小型蒸渗仪实测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使用FAO-56-PM 24h模型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参考作物蒸散-双作物系数法能够较好估算研究区的蒸散量并有效地区分农田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2009年研究区域农田制种玉米的耗水量大约为671.2mm,日均蒸散量为4.1 mm,其中作物蒸腾累积量为498.5mm,土壤蒸发累积量为172.7mm,分别占蒸散量的74.2%和25.8%.【总页数】11页(P4016-4026)【作者】赵丽雯;吉喜斌【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干旱区黑河流域山地-绿洲-荒漠草畜耦合及其应用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段的临泽示范区研究为例 [J], 李启森;赵文智;马长春2.西北干旱区黑河上中游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农田表土花粉组合特征 [J], 黄小忠;陈雪梅;陈春珠;马艳玲;周刚3.西北黑河中游荒漠绿洲农田作物蒸腾与土壤蒸发区分及作物耗水规律 [J], 赵丽雯;赵文智;吉喜斌4.基于双作物系数法的干旱区覆膜农田耗水及水量平衡分析 [J], 文冶强;杨健;尚松浩5.高光谱与LiDAR数据融合研究——以黑河中游张掖绿洲农业区精细作物分类为例 [J], 杨思睿;薛朝辉;张玲;苏红军;周绍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试题类型:A 八年级仿真模拟示范卷·地理(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全卷共6页,总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结合日本岛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日本该次地震地点最接近的岛屿是()A. 四国岛B. 本州岛C. 九州岛D. 北海道岛2. 日本该次地震,与太平洋板块和()A. 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有关B. 亚欧板块的张裂运动相关C. 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相关D. 美洲板块的张裂运动相关3. 日本多地震,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核电站泄漏排放的污水进入海洋,影响最大的产业部门是()A. 水电开发B. 温泉旅游C. 钢铁工业D. 海洋渔业【答案】1. B 2. A 3. D【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日本该次地震地点最接近的岛屿是该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本州岛,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日本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岸,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该次地震,正是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有关。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题详解】核污水的排放最先影响的是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海洋渔业受损,D正确;对水电开发、温泉旅游和钢铁工业的影响较小,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
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土地荒漠化现状、成因与治理措施

其土地荒漠化 防治的具体对 策和措施 。结 果表 明, 流域 内荒漠化土地类型共有 8类 , 分别为流动沙地( 、 固定 丘) 半
沙 地 ( ) 固定 沙地 ( ) 风蚀 残 丘 、 丘 、 丘 、 戈壁 、 田 、 在 沙漠 化 土地 和 非 生 物 治 沙 工程 地 ; 河 流域 中游 地 区 土 地 荒 闯 潜 黑 漠 化 的发 生和 发 展 是 自然和 人 为 因 素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 中人 类 对 流 域 内水 资 源 的 不 合理 利 用是 其 主 要 驱 动 力 。 其 关键词 : 黑河 流 域 中游 地 区 ; 土地 荒 漠化 ; 理 对 策 治
黑 河 流 域 中 游 地 区 土 地 荒 漠 化 现 状 、 因 与 治 理 措 施 成
赵 明 , 好 军 , 孟 李秉 新
( 肃 省 祁 连 山 水 源 涵 养林 研 究 院 , 甘 甘肃 张 掖 74 0 ) 30 0
摘
要 : 用 土 地 荒 漠 化 遥 感 监 测 数 据 , 究分 析 了 黑 河 流域 中游地 区 的 土地 荒 漠 化 现 状 及 发 展 的 原 因 , 利 研 并提 出 了
m m 。 。
,
人类 的生存 和发 展构 成 了严 重威 胁 ¨ J 一 。据 有 关 资 料显 示 , 世界 现 有荒 漠化 土 地 45 0万 k 占全 全 6 m, 球 总面积 的 1 % L ; 国 已经荒 漠 化 的土地 和 易 受 0 s我 J 荒漠 化影 响 的土 地合 计 达 3 2 7万 k 高 达 国 土 3. m , 面积 的 3 %L ; 肃省 土地 荒漠 化 面积 占全 省 总 土 4 4甘 ] 地 面积 的 5 % 。甘肃河 西走 廊 中部 的黑 河 流域 , 4 是
60年来黑河流域东部子水系中上游气温、降水、蒸发变化特征分析

基 金项 目 :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9 1 1 2 5 0 1 5 ) 作 者简 介 : 牛最 荣 ( 1 9 6 4 一 ) , 男, 甘 肃通 渭人 , 教授级高工 , 主 要 从 事 水 文水 资 源及 水 环 境 监 测 、 评 价 和 研 究 工 作 。E - ma i l : z mi u l 2 @s i n a . C O I n
3 气 温 变 化 特 征
3 . 1 气 温 地 域 变 化 特 征
3 1 3 k n. i 流域 面积 1 . O x l 4k 0 m 2 。上 游地 势 高 峻 , 气 候严
寒湿 润 . 是 黑河 水 的主要 来源 区 . 莺 落峡 至正 义峡 之 间
为 中游 , 河道 长 2 0 4 k n, i 流 域面 积 2 . 5 6  ̄ 1 0 4 k m 2 。 中游地 区绿洲 、 荒漠 、 戈壁、 沙漠 断 续 分布 , 地势平坦 , 是河 西
第6 期
牛最荣等 : 6 0年 来 黑 河 流 域东 部 子 水 系 中上 游 气 温 、 降水 、 蒸发变化特征分析
3 0 0 0
( 1 . 甘肃省 水 文水资 源局 ,甘 肃 兰州 7 3 0 0 0 0 ;2 . 河海 大 学水 文水 资源 学 院 ,江 苏 南域 东部 子 水 系中上游 1 O个水 文站近 6 0年 气温 、 降水 、 蒸发观 测 资料 , 分析 3个要 素
黑河 流域 东部子 水 系 中上 游 区域 从上 游往 下游 依 次有 扎马什 克 、 祁连 、 莺落 峡 、 高崖 、 正 义峡 5个水 文 站 观测 气温 资料 .气 温总体 地域 变化特 征表 现为 从南 向 北 随着海拔 高 程逐渐 降低 .多 年平均 气温 呈现 逐步 升
基于水资源和气候系统影响下的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少 了 728h z 沙 化加 剧 的直 接后 果是 使得 具有 6 m [ 。 保 护 人工 绿 洲 的天 然 绿 洲 、 别 是 绿洲 荒 漠 交错 过 特 渡带 大 幅度萎 缩 , 人工 绿 洲 的生态 基础 更加 脆 弱 、 受 到荒 漠化 的潜 在威 胁 日益 增加 ( 1 。 图 )
摘 要 ; 分析 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 主要表 现为沙化加剧 , 绿洲萎缩 ; 河水断流, 泊干 湖
涸 ; 下 水 位 下 降 , 质 恶化 等 在 此基 础 上分 析认 为 ; 分 条 件 是 导致 生 态 系统 状 态 变 化 的主 要 驱 动 力 , 气 候 变 地 水 水 但
收 稿 日期 :0 51 一 2 0 O¨ 基 盒 项 目 : 部 开 发 科 技 行 动 熏 大项 目( 04 A9 1 6 ‘ 西 2 0 B O A1 ) 中国 气 象 局 兰 州 干 旱 气 象研 究所 科 研 启 动项 目
作者简介 t 张
凯( 9 6 , , 1 7 一)男 甘肃 甘谷人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早区水土资源利用 与环境演 变研究 。
( 2 , 应 地 额 济 纳 河 也 基 本 变 成 一 条 干 涸 的沙 图 )相
沟。
1 3 区域 地下水 位 持续 下 降 , . 水质 恶化 随着 地 表水 补 给 的减 少 , 河 流 域地 区地 下 水 黑
位 均处 于持 续 下降过 程 。 据观 测 资料 , 中游 地 区下 在 降 幅 度 自南 部 山 前 向北 部 细 土 平 原逐 步 递 减 , 越 即 靠 近 上游 地 下水 位 下 降幅 度越 大 ( 3a 图 3b 图 图 -、 - 、 3c , 部 山 前 地 带 地 下 水 位 下 降 速 度 大 于 0 5 一)南 . 石 平原为 0 .5~ 0 a 北 部 细 土 平 原 为 .3 m/ ;
近50年黑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黑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高宇;袁勇;方宏阳【摘要】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中游地区,地势平缓,水源充足,并建有多座水库,是西部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降水格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现以黑河流域及周边地区15个气象站点1961年-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和国家1:25万的DEM 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黑河流域平原地区和山丘地区的降水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1)平原地区降水较少而山区降水相对较多,整体呈降水增加趋势且山区所占比例较大;(2)山区和平原地区的降水质心均向西南偏移,且山区偏移明显;(3)全流域上分布较广的0~100 mm 降水带在萎缩,相反分布稀少300 mm以上降水带在增加。
%The Heihe River Basin is the second largest inland river basin in northwestern China, and its middle reach area has gentle terrain slope and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reservoirs. Moreover, the river basin is one of the grain and veget able production bases in western China. Under climate change, the rainfall pattern changed to some extent in the river basin. In this paper,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of 15 meteorological site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from 1960 to 2010 and the national 1:250, 000 DEM dat 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plain and hilly area of Heihe River Bas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1) there is less precipitation in the plain region but more in the mountain area, and the overall precipitation has increased with most of which occurs in the mountain area;( 2) the precipi-tat ion centroids of the mount ain and plain area move to the southwestand it is more obviou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and ( 3) the wide dist ribution of 0~ 100 mm precipit ation decreases while the less distributionof 300 mm precipitation increases.【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6页(P16-21)【关键词】降水;质心;变化特征;黑河流域【作者】高宇;袁勇;方宏阳【作者单位】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1750年以来全球气候主要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总体上呈增暖趋势,近100a(1906年-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0.56℃~0.92 ℃)[1] 。
黑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

1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黑河流域作为甘肃省经济较发达、人口多、开发水资源早且其利用程度高、用水矛盾非常尖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但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因缺乏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与有效管理,其开发利用已接近最大承载量,导致地表水资源急剧减少而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区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已危及绿洲生存与安全。
当前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总的发展趋势是沙漠区向农业区推进、风蚀区向耕作区推进、农业区向牧区推进、牧区向林区推进、雪线向主峰推进,同时植被覆盖度和地下水位下降,灌木林面积、冰川积雪及生物种群减少等,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不仅威胁着流域内人们的生存,也对我国北方干旱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
上游森林带下限逐渐退缩,水源涵养林、草日渐退化,同时生物多样性也减少。
流域祁连山地森林面积仅逾6.67万hm 2,比建国初减少l6.5%,森林带下限退缩至2300m 。
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整个生态系统由祁连山森林草原区、走廊中部绿洲农业区、北部荒漠区组成。
区内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为9.17%,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62%,其中风蚀面积占总面积60%以上,重点风蚀面积达92.89万hm 2。
尽管人工林网有了较大发展,在局部地带有效阻止了沙漠入侵并使部分沙化土地转为人工绿洲,但土地沙化总体上仍呈发展趋势,沙化速度大于治理速度,如高台县沙化速度是治理速度的2.2倍。
同时,由于不合理的灌排方式,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局部河段水质污染加重,仅甘州、临泽、高台3个县区就有盐碱化耕地面积约1.53万hm 2,正义峡河段水质已达Ⅲ类。
下游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最为突出:一是河道断流加剧,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
黑河下游狼心山断面断流时间越来越长,由20世纪50年代约108d 延长至现今近200d ,河道尾闾干涸长度也呈逐年增长之势,而水面面积为267km 2的西、东居延海先后曾于1961年和1992年干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绿洲稳定性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11年 科研热词 绿洲 且末绿洲 驱动力 适生植物 适宜规模 车尔臣河流域中下游 绿洲稳定性 稳定性 盐漠带 物种多样性 热场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 水热平衡法 干旱区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 博尔塔拉河、精河流域 动态变化 分形理论 典型天然绿洲 人工化过程 landsat7 etm+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科研热词 阿拉善高原 荒漠生态系统 自然 能值分析 耕地 绿洲 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标准 空间格局 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保育 生产函数 灌木物种丰富度 新疆于田县 新疆 奇台 多度 复杂性 塔里木河上游 土地利用信息熵 土地利用 动态度指数 动态变化 分形理论 农业生态系统 人文 人工绿洲 gi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流域水 资源 及中游绿洲用水状况
黑 河 发源 于 祁 连 山 区 的青 海 祁连 县 ,流 经甘 肃、内蒙古 ,流长 8 1 m。 黑河流 域 位于 9 。 0 2 k 7 2 ~
均为 绿洲 农业 的可持 续 发展 提供 了重要 的依据 。有 关如 何提高 绿洲 农业 的水 分利 用率 和节 水效 益 也有 大 量 的探讨 , 例如 , 边金 霞等 究试验 了河 西绿洲 研
灌 区 3 作 物垄 作沟 灌 效 果及 栽 培技 术 ,王琦 等 l 种 1 。
水量 为 1.1×1 ~2 . 84 0 1 2× 1 , 中 , 作物 9 0 m 其 农 耗 水 量 占总 耗 水 量 的 7 .% ~7 .% ,乔 木 林 占 71 78
中游绿 洲面 积 约 2 0 m 65 k ,其 中有效 灌溉 耕地 面积 1 9 m 91 k ,乔木林 地 5 m 4k ,灌 木林 地 8 m 7k ,湿
地 1 5 m 6 ,居 民用 地和 其他 用地 2 0k ,水 面 7 k 3 m 7
k m 。
53 总 的来看 , 温升 高将 引起 绿洲 农 业 区热 量 .%t 1 。 气
2 气候变化对中游绿洲农业 的影响
在全球 气候变 化 的大 背景 下 , 河 流域 4 多年 黑 0 来气 温逐 渐升 高 ,升温 率 远大 于北 半球 的平 均升温 率 。 全 国相 比 , 与 气温 波动具 有 滞后 性 、 度大 、 幅 增 幅 高 等特 点 ,如 2 0世纪 我 国气 温上 升幅 度 为 04 .~ 05℃ , . 而黑 河流 域 累积增 温达 1 4℃ , 9 0 . 2 1 8 年代 比 17 9 0年 代气温 升 高 01 ,1 9 . 2℃ 9 0年 代 比 18 9 0年 代 气温升 高 06 . 7℃ , 1 纪前 5 的平均 气温 比 19 2世 年 90 年 代 又升高 03 _ 8℃[】 。
气候变 化 主要是 通 过积 温 、降水 、径 流 、作物
洲 边缘 新 垦沙 地 小麦 、玉米 的水 肥 优化 方案 。绿洲
防 护体 系 虽然 不直接 参 与农 业生 产 ,但 对绿 洲农业 生产具 有保 护作用 , 压缩防护 体 系的耗水量 、 约水 节
资 源 的可行性 研 究也 受 到关 注 。C ag等 0 了 hn 估算
增加 、水 资 源量减 少 、蒸 发量 增加 、作物 生长期 延 长 、 水量 增大 , 而加 剧 区域水 资源 的脆 弱性 , 耗 从 对
绿洲 生态 系统 稳 定性 造成 很大 影 响 。
上 游祁 连 山区年 降水 量 为 3 0 0 0 ~5 0mm,中游
走 廊 区为 1 0 5 0 ~2 0 mm,下游 额 济 纳 绿洲 不 足 4 5
1 2 1 3 。 8 0 。 3 E, 7 2 ~3 。 9 N, 积 约 13 0 k 。 9 5 面 - ×1 m
夏 玉 米 、 油 菜 、 蔬 菜 的 耗 水 量 增 幅 将 分 别 达 到
0 6 ~ 5. 、 19% ~ 6. 、 1 5 ~ 62% 、 1 0 ~ .% 0% . 3% .% . .%
绿洲 农业 对气 候变 化的 适应 技 术 , 旨在 为绿 洲农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温 每 增 加 1℃ ,莺 落 峡 断 面 出 山 年 径 流 量 将 减 少
生态 系统适 应 气候 变化 提供 参考 。
212× 1 m , 中游 绿 洲 农 田年 蒸 散 发量 将增 加 .5 0 142mm,相 当于 每年 多消耗 299 × 1 水 资 8. .7 0 m。 源 量 l 春 季 气温 每升 高 1 ,中游 绿 洲作 物棉花 的 4 j 。 ℃
1.%~1 .%, 61 6 4 疏林 +灌 木林 和湿 地植 被 占58 . %~
68 . %
研 究 了灌 溉 和 施 氮 对 绿 洲 边 缘 新 垦 沙 地 农 田春小
麦 产量 及土 壤 硝态氮 的影 响 ,苏 永 中等 l开展 了绿 l l I
洲 边缘 沙地 农 田玉米 水 氮用量 配 合试 验 ,提 出了绿
3 期
赵 文 智 等 :黑 河 中游 荒 漠 绿 洲 农 业 适 应气 候 变 化技 术 研 究
25 O
气候 变化 对张 掖地 区作 物需 水量 的影 响 ,这 些研 究
主 ,水 资源 开发 利用 程 度很 高 ,用水 占全 流域 用水
的 8 . ”。 据研 究 , 26 l根 %I 中游地 区依赖 灌溉 的植 被耗
绿洲 主要 防护 林树种 ( 树 ) 杨 的耗 水量 , 何志斌等 I
估 算 了 绿洲 防 护 体 系 的耗 水 量 ,Z a h o等 I 出 了 提
节 水 型绿洲 防护 体 系的组 成 及其 防护 效果 ,何志 斌 等 _ 分析 了绿 洲防 护体 系 的防护 效益 ,这些 成果 都 l 5 为优 化 防护体 系结 构 、 降低防 护体 系耗 水提 供 了重 要科 学依 据 。与对 气候 变 化影 响绿 洲农 业特 征 的认 知相 比 ,如何 采取 积极 有 效的适 应 技术 以应 对 气候 变化 对绿 洲农 业生 产带 来 的不利 影 响更具 有 现实 意 义 ,但 目前针 对这 方面 的研 究较 少 。
本文 以绿 洲农 业长 期 定位试 验 为基 础 ,分析 了
蒸 散 发的变 化 来影 响绿 洲农 业的 。黑河流 域 多年 降 水 变化 相对 不 大 ,但 冬 春两 季 降水 出现缓 慢增 加 的 趋 势 1 如果 上游 山区在未 来数 十年 气温升 高 1 , 。 ℃
引起 的年 径流 减 少量 约 相 当于 降水 量 的 1 %1;气 3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