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及答案-《守株待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前预习1.朗读①朗读课文共( )句话,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生字词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4.理解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因释其来而守株。
③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5.搜集另一则寓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内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内阅读)(含答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课内阅读一、荷花(节选)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我会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2.第一自然段共有句话。
从第句到句,写了荷花开花时的三种不同状态。
描写荷叶的句子是第句。
3.我能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二、花钟(节选)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XXX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昏迷——()蜷缩——()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3.“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中“一现”一词说明昙花开放的时间,生活中人们用成语“”形容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4.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充下面的句子。
早晨六点,XXX;下午五点,紫茉莉。
三、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
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5守株待兔(含答案)

类文阅读-5.守株待兔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
”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竟斗而讼於社伯。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将援弓射之()(2)竟斗而讼於社伯()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弟弟的意见是;社伯的意见是。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1.拉争吵2.把大雁煮着吃把大雁烤着吃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3.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将一事无成。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①方出②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③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④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⑤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释义:①方:刚刚。
②曝:晒。
③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④禽:同“擒”,捕捉,抓住。
⑤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1.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苏代把国和国比成了故事中的鹬和蚌,把国比成了渔者。
3.苏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鹬和蚌都不肯相让,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2.燕赵秦3.劝赵国不要攻打燕国。
小学语文常识、名言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大汇总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看书很多地方看不懂,很多孩子看书时不知道其中内容,那么就不能说是看懂了。
今天,为大家收集了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看看您的孩子知道多少吧。
小学1-6年级语文常识、名言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大汇总!2、常用的成语归类。
3年级《守株待兔》丁秀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教材分析】《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则短小精炼、言简意丰的文言文寓言故事。
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位农夫,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撞到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
结果,他再也没有等来兔子,却最终被宋国人耻笑,告诉我们: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要脚踏实地。
本课既是寓言故事,又是文言文,要引导学生明白寓言故事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部分学生已经读过白话文版的《守株待兔》,对故事有了大致了解。
但是,文言版的《守株待兔》学生还是第一次见。
他们理解文言中的关键词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准备】搜集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目标】1.会认“耒”“耕”等字,写好“株”“待”“耕”等字,背诵课文。
2.把课文读准、读通、读懂,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读懂寓言,明白道理,懂得:不能心存侥幸,要脚踏实地,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课文读准、读通、读懂,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读懂寓言,明白道理,懂得:不能心存侥幸,要脚踏实地的创造美好生活。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都喜欢读故事,平时读过哪些故事?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师指导“守”“株”“待”的写法。
(出示田字格,板书课题,生书空。
)3.看插图,猜一猜:“株”指什么?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学法指导:结合图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板书:结合图片)4.带着理解,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阅读经验谈起,学生有话可说,激发他们学习寓言故事的兴趣;结合插图,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文言中的关键词,教给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二、初读寓言,读准读通1.《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是2300年前大思想家韩非子写的。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5守株待兔(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类文阅读-5.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土查村离县城约有两百公里,两面傍山,中间有一条公路,有一条窄窄的河。
几百户人家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河两边的山坡上。
由于地理位置太偏僻,外地人是很难到土查村的。
数十年过去了,能够让土查村人兴奋点的事是:有一年一支钻井队进山来,到处打炮钻洞,有说是找石油,有说是寻宝。
热闹一阵子离去后,给土查村人留下了很长时间的念想儿。
土查村的村委会坐落在进山不到十公里的一处河滩地。
村委会是一个四合院的小青瓦房,四周长满了树,有楠木、香樟、麻柳,还有桃树、杏树、李树、核桃树等。
在院门前,有一棵古树特别显眼,高约二丈,粗如水桶,枯死的树根比树干大好几倍。
土查村打算利用这棵古树打造守株待兔这张文化品牌。
村委会先是开小会,取得一致意见后,又召开村民大会。
村主任在会上大发感慨:我们这里有山有水,一年四季树绿花红,可是没有厚重的文化吸引外地人来,资源无法整合,开个小店卖东西都是赚自己人的钱。
我们怎么办呢?就是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打名人牌,有争李白故里的,有打武松牌的,连西门庆这样的恶人也有人在争。
前不久,我去了乔家大院,就是一个卖豆腐起家的商人盖起来的几十间房子,后来人去房空,当地把它打造成风景区后,围绕这座房子摆摊设点卖旅游产品,养活了很多人。
我们村委会将把这座四合院打造为历史文物陈列馆,将村委会门前的这棵古树打造为《守株待兔》里的那棵树,这样我们村就有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不愁没有人来旅游参观。
村民表决同意后,村委会起草报告送到镇里,领导很快就签署意见同意,并报上级有关部门。
得到的批示是:打造文化品牌,是地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种深刻表现,有关部门责无旁贷,要大力支持。
得到尚方宝剑后,土查村筹备召开了首届国际思想家寓言家韩非子研讨会。
很多专家提交了论文。
韩非子出生在韩国,韩国当时的都城即今天的河南新郑。
这没有争议,但是就《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中那株树桩到底在哪里、今天还存不存在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一)我爱大自然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爱,而藏在我内心深处永恒的爱却是对大自然的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爱的对象。
总之一句话,我爱大自然的一切!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
她把四季风景送给了人类。
不管是暖风阵阵的仲春,烈日炎炎的盛夏,天高气爽的深秋,还是银装素裹的寒冬,都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裁缝。
她挥动自己神奇的剪刀,为森林、山峰裁剪出一套又一套的衣服。
首先,她给它们做了一套浅绿的衣装,让春姑娘为它们穿上;接着,她又做了一条色泽鲜艳的裙子,让夏小姐给它们换上;之后,她又做了金黄色和银白色的大衣,让秋冬两位使者带来。
就这样,一套又一套神奇而美丽的衣装,给大地、森林、山峰增添了光彩。
大自然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
她派松树告诉人们遇到困难不要退缩的道理;她让绿叶告诉人们默默无闻地工作,不求回报的道理;她又叫小草告诉人们顽强生存的道理。
人类在这位神奇老师的指导下,不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
大自然像一位慈母。
她抚育弱不禁风的小花,锻炼身体强壮的大树。
她让人们在树下乘凉,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她让人们摘树上的果子,她让人们畅饮河里的清水……人类在她温暖的怀抱里成长,她也心甘情愿地去奉献自己。
大自然又像一位严父。
他在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时从不宽容。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我才爱大自然,爱它的神奇、善良和美丽。
1.【日积月累】读一读,填一填,记一记。
暖风阵阵的()烈日炎炎的()天高气爽的()银装素裹的()弱不禁风的()身体强壮的()2.【内容探究】读文章,填一填。
(1)文章把大自然分别比作魔法师、裁缝、老师、慈母、严父。
(2)大自然的特点是:神奇、善良和美丽。
我认为大自然还有这样的特点:3.【拓展想象】你会把大自然比作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大自然的风大自然里,谁是最自由的呢?也许是它。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训练第二单元阅读主题本组教材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和一篇略读课文《池子和河流》。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明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而想到的收获,是不可能的。
《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各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角和鹿腿》这则寓言说明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
《池子和河流》这则寓言讲述了池子和河流的观点不同,导致了它们最后的结局不同。
阅读方法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从而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还要学会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精彩片段(一)阅读《守株待兔》,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B.因释\其耒而守\株C.因\释其耒\而守株2.用自己的话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
B.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二)阅读《陶罐和铁罐》片段,回答问题。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守株待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守株待兔》文言文阅读(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文言文阅读1.龟兔竞走龟与兔竞①走②,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③。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④矣。
【注释】①竞:比赛。
②走:跑。
③息:停止。
④至:到达(1)用“"画去下面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竞走(jìn jìng) 中道而眠(mián mán)龟行迟(xíng háng) 龟已先至(zìzhì)(2)读古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中道而眠:___②龟已先至矣:___(3)根据古文的意思,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龟兔竞走》写的是乌龟和兔子一起散步的故事。
( )②《龟兔竞走》告诉我们没有好好睡觉,就没有体力赢得比赛,所以我们要早睡早起。
( )③《龟兔竞走》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主要写了一只骄傲的兔子和一只坚持不懈的乌龟赛跑的故事。
( )(4)读古文,回答问题。
《龟兔竞走》中,兔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乌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兔子失败的原因是:___乌龟成功的原因是:___2.阅读理解。
酸酒有上酒店而嫌其酒酸者,店人怒,吊之于梁。
客过问其故,诉曰:“小店酒极佳,此人说酸,可是该吊。
”客曰:“借一杯我尝之。
"既尝毕,攒眉谓店主曰:“可放此人,吊了我罢。
”【注释】①故:原因。
②佳:好。
③尝:品尝。
④既:已经。
⑤攒(cuán)眉:皱眉。
(1)找出两个表示神态的词语:。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写写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3)想一想:客人为什么最后说“可放此人,吊了我罢"?___(4)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A.假话终是假话,真理总有人会舍命坚持的。
B.做人不能蛮横无理。
C.人只有学会变通,才不会受到伤害。
D.做人不可以太固执。
3.小古文阅读。
滥①竽②充数③齐宣王使④人吹竽,必三百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及答案-《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
1、解释词语意思。
株:走:触:折:
因:冀:释:
复:身:为:
2、用自己的话说说“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的意思。
4、为什么种田人释其耒而守株?
5、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你能用一个词形容种田人吗?
6、如果这个守株待兔的人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呢?
7、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解释词语意思。
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
因:于是,就。
冀:希望。
释:放,放下。
复:又,再。
身:自己。
为:被。
2、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3、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4、侥幸得到兔子
5、白日做梦痴心妄想不劳而获
6、我想对这个守株待兔的人说:“你真傻呀!你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你赶快种地吧。
”
7、做事不能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正所谓: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