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苏教版初三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初三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恬静(tián jìng)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B. 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ó zhuǎn)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C. 美中不足(měi zhōng bù zú)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D.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等。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尤为突出,不仅赢得了观众的掌声,还获得了冠军。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因为粗心大意而失利。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就像一位巨人,静静地屹立在天地之间。

B. 春天的阳光温暖如母亲的手。

C. 我爱祖国的山川,爱那奔腾不息的黄河。

D. 小明是我们班上最勤奋的学生。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B.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C.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历史小说,主要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龙飞凤舞C. 水滴石穿D. 风驰电掣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源后,欲将此事告诉外人,但发现外人是无法理解的,因为_________。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期末试卷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琳琅满目畅游无阻B. 震耳欲聋毛遂自荐C. 源远流长稳如磐石D. 震天动地欣欣向荣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们对这个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B. 他的演讲,既生动又感人,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C. 老师多次强调,我们要认真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D. 我们应该把这次考试当作一次检验,以查漏补缺。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蜿蜒、蜿蜒、蜿蜒B. 蹒跚、蹒跚、蹒跚C. 悠然、悠然、悠然D. 悠扬、悠扬、悠扬4.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布。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河水潺潺,如同小提琴演奏的旋律。

D. 星星闪烁,像无数只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部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这部小说以宋江、李逵等英雄好汉的故事为背景。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师徒取经的奇幻历程为内容。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故事为主线。

6.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天一夜雨初霁。

B.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欺骗欺哄欺负B. 崇高崇尚崇敬C. 陌生生疏生畏D. 周围周旋周到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看了这部电影,非常感动。

”B. “你有没有看过这本书?我看过。

”C. “你觉得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觉得应该……”D. “我明天要去看望奶奶,你们一起去吧。

语文九年级期末苏教版试卷【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期末苏教版试卷【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期末苏教版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施耐庵D. 罗贯中3.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诗句对仗?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4.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是指什么?A. 省思B. 省言C. 省行D. 省思、省言、省行5.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出自《左传》?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退避三舍D. 纸上得来终觉浅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名句。

()3.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梁山好汉中的第一号人物。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美景在全世界都很有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 ___________ ,天涯若比邻。

”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___________。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 ___________。

”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___________。

”5.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

2. 请解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意思。

3.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4. 请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5. 请简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2. 请用“如果……就……”造句。

3.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4.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5. 请用“即使……也……”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阴诲(huì)篷隙(pénɡ)萧索(xiāo)祭祀(sì)B. 装弶(jànɡ)惘然(wǎnɡ)秕谷(bǐ)髀间(bì)C. 伶仃(dīnɡ)愕然(è) 嗤笑(cī)瑟索(sè)D. 寒噤(jìn) 深黛(dài) 潺潺(chán) 恣睢(z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B.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C. 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D. 在广州读书的美籍华裔留学生爱德华,正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中式英语的是与非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竹。

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 ④⑤②①③B. ①③②⑤④C. ①②③⑤④D. ①③④②⑤4.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 你的文章我已经看过了,对其中不妥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了。

C. 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苏教版答案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苏教版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琴瑟和鸣(sè)恣意妄为(zì)B. 惊涛骇浪(hài)恍然大悟(huǎng)C. 碧空如洗(bì)雕梁画栋(diāo)D. 悲天悯人(mǐn)恰如其分(qū)答案:B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荡漾悲怆恣意妄为B. 瞬息万变恍然大悟雕梁画栋C. 恣意妄为碧空如洗悲天悯人D. 恍然大悟瞬息万变恣意妄为答案:C3.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严重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使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C. 他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青山绿水,白鹭上青天。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答案:D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C.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D. 《水浒传》是清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好看,我看了两遍。

B. 小明是我的好朋友,他喜欢运动,也喜欢学习。

C.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D. 我喜欢看电影,尤其是科幻片。

答案:C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小伙子身材魁梧,力大无穷。

B. 小明这次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是出类拔萃。

C. 这个城市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D.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让人陶醉。

答案:D8. 下列关于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苏教版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苏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奔驰(chē)B. 气喘吁吁(xū)C. 潮涌(yǒng)D. 悠闲(xi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开展读书活动。

B. 她不仅学习好,而且还是班级的文体骨干。

C. 我们在这次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丰富了知识。

D. 他在比赛中,因为发挥出色,获得了第一名。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欣赏(xīn)B. 混淆(xiáo)C. 恋恋不舍(liàn)D. 震耳欲聋(zhèn)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雪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

B. 小明长得像他的爸爸。

C.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D. 老师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

5. 下列诗句中,描绘了黄河壮丽景色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音字的一项是()A. 搬家(bān jiā)B. 奔跑(bēn pǎo)C. 搬弄(bān nòng)D. 搬运(bān yùn)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天上星星,地上月亮,都是那么明亮。

C.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D.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的蜡烛。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微笑,好像在向人们招手。

B. 雪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

C. 雨点落在窗户上,好像在唱歌。

语文九年级期末苏教版试卷

语文九年级期末苏教版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 shān)鞭挞(biān tà)殷切(yīn qiè)B. 贮蓄(zhù xù)蜷缩(quán suō)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C. 稀释(xī shì)汩汨(gǔ mì)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D. 贞观之治(zhēn guān zhī zhì)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确保交通安全,交警在主要路段设立了多个交通警示标志。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学生也很有启发。

C. 他的绘画技艺不断提高,已经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的画展上获奖。

D.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表现出色,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1)他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他的成就令人敬佩。

B. (1)她穿着一件红色上衣。

(2)她把衣服脱了。

C. (1)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有新意。

(2)他的思维非常敏捷。

D. (1)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很高。

(2)他的学习成绩优秀。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让人印象深刻。

B. 在这次活动中,他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

D. 他的研究课题很有前瞻性,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等运动。

B. 我问:“你喜欢吃苹果吗?”他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语文九年级期末苏教版试卷【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期末苏教版试卷【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期末苏教版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A. 桃B. 溪C. 琴D. 休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小溪欢快地流淌着。

C. 月亮悄悄地升上了天空。

D. 风儿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3. 《出师表》的作者是:A. 诸葛亮B. 曹操C. 司马迁D. 陈寿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5.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是:A. 画龙点睛B. 指鹿为马C. 画蛇添足D. 鹏程万里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古代汉语中的“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方法。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撰。

()3.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只能作为代词使用。

()4. “赋、比、兴”是《诗经》中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5.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______。

4.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______史书。

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2. 解释“楚辞”的特点。

3. 简述唐代诗歌的主要流派。

4. 解释“平仄”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5. 简述《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描写春天的短文:春暖花开、柳绿桃红、莺歌燕舞。

2. 请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并给出一个例句:滴水穿石、掩耳盗铃、杯弓蛇影。

3.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一(25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新的观念、好的主意常常来自拦腰截断那些经xùnliàn而成的思维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lǐngyù。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①窈窕淑女,。

(《关雎》)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③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④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⑤《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诗句是:“,。

”⑥成功和失败、欢乐和忧愁,是人生常态。

面对人生,我们要有“,”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话回答)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①过去的一年,我们是在极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走过来的。

②受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

③我们坚定信心、从容应对,④保护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3分)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①诗中“”点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1分)②有人说这首诗采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请简要分析。

(2分)5.根据你阅读《格列佛游记》体验,回答问题。

(8分)①如果你将《格列佛游记》拍成电影,请你在电影海报上设计一句广告语。

广告语要简洁并有一定的吸引力。

并简述创意理由。

(4分)广告语:理由:②请用“势不两立”和“矫揉造作”(两个成语可以任选一个)简要介绍该书中有关故事内容。

(4分)二(60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6-8题(12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6.如果将画线句中的“物候知识”改为“物候学”,行不行?为什么?(4分)7.“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句中“这里”指的是。

(4分)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干旱、台风、寒潮、暴雪、大雾……一个个关键词勾画出了2009年不同寻常的天气过程。

同时,新中国60周年庆祝活动成功举行、寒潮来临前及时抢收农作物、暴雪之中抢险救援、大雾中交通的稳定运行等一个个场景,又让人们感受到我国气象预报的精细化和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

这其中,离不开风云气象卫星的功劳。

就目前已有数据来看,为我国气象预报及气象数据积累起到巨大作用的风云二号5颗卫星,是我国动态监测各类突发灾害性天气变化的有力工具,也是天气分析特别是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在台风、暴雨、强对流、大雾、暴雪、沙尘暴甚至火灾等灾情的监测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物候观测和卫星观测有哪些不同?(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9~11题。

(14分)关爱,让生命高贵马国福关爱是一种生命的金属,它既具有钻石般的高贵恒久品质,又如同渗进泥土里的那脉清泉,澄明朴素。

只是,我常常看到,有的人把这枚钻石常常揣在自己的怀中,从不用它的光芒来给人激励和照耀;有的人给这脉清泉筑上牢固的堤坝,从不让这份澄明润软深入到别人干涸的田园。

我曾在热闹的街头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身体残缺的乞讨者经过闹市时,从罐中不多的零星硬币中,拿出一枚,分给了另一个失去双腿,匍匐在桥上的乞讨者,在硬币落入他面前的那一刻,两个身体同样残缺的人彼此注目对视,点头报以微笑,然后缓缓走开。

这一幕让我眼睛湿润。

尽管他生活落魄,身处社会的最底层,属于被社会冷落看轻的那部分,但是有了他给自己的同类投一枚硬币的“小爱”举动,在我眼里,他残缺的生命却有了钻石般高贵的光辉,他的举动多了一份清泉般见底的澄明。

这样的关爱,像寒冬深夜里在风中摇摆不定的微弱炭火,尽管没有太长的射程,太多的热量,但是,对于炭火旁边那些瑟瑟发抖,希望得到关爱的生命,却有了一份太阳般的温暖。

这样的关爱,就像行将干涸的河滩里的点滴流水,尽管在河滩有限的容积中游摆挣扎着很多鱼,但是对在乎点滴水湿润的弱小鱼苗,就有赢得希望的可能和生存价值。

关爱,牵连着希望,携眷着力量,蕴含着幸福,散发着温暖,让我们生命的果园有了斑斓的色彩和花朵的芬芳。

我深深相信,每个人生命的体内都蕴含着一层层矿藏,汲取是一层,给予是一层,祈求是一份,满足是一份,积淀是一份,消耗是一份,但最具终极价值的是给予的那一层,它像煤一样不起眼,但黑暗的表层里包裹着的是一颗火热的心,当它被点燃升起火焰的那一刻,生命的苍穹就被照亮,一切困苦、落寞、挫折,烟消云散,不再重要。

关爱,就是你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从你生命的甘霖里抽出一棵草木给身陷泥沼的人传递一股信念,或许它就成了蕴含希望的救命稻草;关爱,就是我们精神大厦里的脊梁砥柱,支撑从低处的台阶走向人生高处的人,不断实现追求;关爱,就是从人生的山川河流里分出一道支流,引入那块贫瘠的土壤,让其中的种子,抓住信念的根部,生长出葱茏的藤蔓,给大地和天空捧出自己的花朵。

生活中我们需要的很多,但是从终极意义来讲,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

一个平凡的人,有了关爱之心,就有了高雅之气;一个富有的人,有了关爱之心,他的形体就比别人多了一个“海拔”;一个贫穷的人,只要有了关爱之心,他的人生就有了富贵的光泽。

我们的关爱,满足了别人的需要。

关爱,拉近了强者与弱者的距离,关爱,缩短了贫穷与富有的差别;关爱延长了个体与群体的幸福。

关爱,让人的灵魂,博大、丰富、高贵。

芸芸众生,英雄豪杰毕竟是少数,但我敬重每一个默默送出自己关爱的人,他们是沙粒中的金子;朗朗乾坤,百舸争流,但我最眷恋那只顺着爱的风向坦然航行的船,它划出了人世间最美的涟漪,让岸上的我们不再孤单伤悲;关爱,增加了生命原野的厚度,提升了灵魂海拔的高度,扩展了幸福人生的广度。

向关爱致敬,给高贵注目,让我们借着关爱的力量,坦然幸福行走,人生,因此与众不同!(选自《文化月刊》2009.8)9.根据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关爱,让生命高贵”?(4分)10.作者写“曾在热闹的街头看到”的一幕有什么作用?(4分)11.你怎样理解“生活中我们需要的很多,但是从终极意义来讲,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这句话?(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5题。

(16分)西湖漫笔(节选)宗璞①六月间,我第四次去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来,已经有九年了。

这九年间,我竟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

发议论说,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好在到过的名湖不多,不然,不知还有多少谬论。

②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

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

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

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

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③A正像每次一样,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

几天中我领略了“绿”字,只凭这一点,已使我流连忘返。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

亭旁溪水琮净,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④B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

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

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

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⑤C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

那是满地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

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⑥D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

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

波平如镜,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桨声欸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

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喝了杯茶,靠在船舷,只见她向水中一摸,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

她自己只微笑着,一声不出,把鱼甩在船板上,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连连说,这怎么可能?上岸时,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09.8)12.作者主要写了哪几处绿?(3分)1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九年间,我竟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3分)14.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A、B、C、D其中一处)抽出来的,根据文意应放在何处?并简述理由。

(4分)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

应放在处。

理由:15.阅读下面朱自清的散文《绿》中对梅雨潭“绿”的描写片段,回答问题(6分)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梅雨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