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定人监管在ICU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1-04-09T06:48:38.81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作者:李凤英[导读]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试验样本为我院ICU病房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70例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实施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P<0.05。

结论:对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李凤英文山州富宁县人民医院云南富宁 663400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试验样本为我院ICU病房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70例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实施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P<0.05。

结论: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重症监护;针对性护理ICU重症监护室是一个专门收治危重症患者的科室,该科室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明显,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受限,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因而对护理服务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该类患者的护理服务已广受关注[1]。

本次试验中我院在部分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现就其护理效果进行阐述。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试验样本为我院ICU病房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70例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 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顺序编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 44 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护理后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将不良心理率,提升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ICU 重症监护;应用效果伴随临床各种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工作也被人们越来越重视。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对治疗的依从性影响极大,最终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ICU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大多为病情危重,失去自主活动能力的患者,若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则会因为环境、行为受限、病情及其他因素出现不良情绪状态,如焦虑、恐惧等,对治疗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而且患者不良情绪状态还会增加患者不适感和疼痛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临床护理过程当中,使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选择我院于 2016年 6月至2017年 6月期间收治的 88例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

按照依据顺序编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

纳入标准:患者精神意识正常,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患者精神意识不清晰,存在沟通障碍。

其中对照组44例中患者年龄在 25 岁至 76 岁之间,平均年龄(58.06±3.27)岁,男性患者 25 例,女性患者 19 例;观察组患者共44例,年龄在 24 岁至 77 岁之间,平均年龄(58.13±4.01)岁,男性患者 23 例女性患者 21 例。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118例ICU重症清醒患者。

将患者分为两组,各组59例。

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

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的不良心理问题发生率要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有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8.31%高于常规组81.56%,两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还能提升患者的满意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重症清醒患者;针对性护理;护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需求也越来越重视,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因此,近年来护理理念不断完善,并且在护理过程中增加了心理护理,进而提升患者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对临床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ICU重症患者的病情都较为严重,而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折磨,医疗费用,导致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力。

若不及时疏通,不仅影响病情康复,更会加重心理情绪[1]。

所以,针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共118例ICU重症清醒患者。

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59人。

常规组,男性:35人,女性24人,年龄25至68岁,平均年龄(59.5±1.6)岁。

观察组:男性:36人,女性23人,年龄26至69岁,平均年龄(60.4±1.9)岁;一般资料方面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差异非常小,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均为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②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③无精神系统疾病;④语言表达能力正常;⑤无血液传染性疾病;⑥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抑郁、暴躁以及紧张等情绪。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 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有效消除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ICU;重症监护;清醒;针对性护理;前言ICU是监护与治疗危重症患者的场所,该患者病情严重,且进展很快,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与护理[1]。

对于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多伴随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

因此,应当重视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护理干预。

本文将以78例患者为对象,探究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分为参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

参照组,男女分别为17例与22例;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年龄平均值为(52.16±4.63)岁。

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9例与20例;最小年龄为32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年龄平均值为(52.93±4.16)岁。

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中,P>0.05。

1.2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监测心率、血压等多项指标;密切关注并发症先兆反应,一旦发现需及时干预。

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加强患者认知教育,结合患者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抑郁症的基础知识,包括致病因素、预后情况、常见治疗方案。

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安抚患者,向患者介绍责任护士、主治医师、科室环境、医院环境,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疏导,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科学调整,同时需做好负性情绪对治疗与护理产生影响的预防管理。

危重患者实行定人监管对ICU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

危重患者实行定人监管对ICU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
法 如下。 ( 8 0 . 6 5 ±5 . 3 2 )分 、 ( 8 9 . 6 7 ±4 . 5 7 )分 ,对 照 组 各 指 标 评 分分 别 为 ( 7 5 . 6 2± 1 0 . 2 5 )分 、 ( 8 0 . 6 5±7 . 5 4) 分 、
① 排班方法
6 2 . 5 2 ±4 . 5 8 )分 、 ( 5 5 . 2 0 ±3 . 7 5 )分 、 ( 4 5 . 6 2 ±6 . 5 2 )分 , 由护 士长对 护 士安排 排班 ,遵循 一 名护士 护理4 ~6 例 (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0 . 0 5 ) 。 患 者 , 并 对 翌 日上 班 人 员 进 行 提 前 通 知 ,监 督 好 两 班 人 员 2 . 2护理管理效能观察 的交接 。并 安排 2 ~3 名护理 人员为流动组 ,由于I C U病房 内
谢 琳 燕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 医院 ,浙江 杭州 【 摘要 】目的
3 1 0 0 1 6 ) 选取I C U重症 患者6 8 例作 为研
观 察危重患者实行 定人 监管对I C U护理 管理 的效果 。方法
究对 象,将 患者分为对照 组与观 察组 ,各3 4 例。对照组护理 方法为常规I C U护理 ,观 察组护理方法 为针对危 重患者实行 定人监 管,观察两组患者 的护理 效果。结 果 两组护理指标质量评 分对比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
1 . 2方法
观察 组 特 一 级护 理评 分 为 ( 8 8 . 5 4±6 . 3 4 )分 ,对 照
7 0 . 6 1 ±1 2 . 3 7 )分 ,观 察组 急救 管理 、健康 教 育 、 对 照组患者使用传 统I C U护理方式进 行护理 ,包括 常规 组为 ( 病 房管 理 、医 院感 染 、护 理文 书 几 项 指标 评 分 分别 为 : 用 药 指 导 , 生 命 体 征 检 查 , 以及 护 理 文 书 书 写 。 9 0 . 6 8 ±5 . 5 2 )分 、 ( 9 5 . 6 8 ±3 . 6 2 )分、 ( 8 9 . 6 5 ±4 . 4 2 )分 、 观 察组 患者 使用 定人 监管 方法进 行 护理 ,具体 实施 方 (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ICU 重症监护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ICU 重症监护室在医院当中是一个重要的部门,主要是针对病情 较为危重的病患对其进行特殊和紧急的治疗 [1]。在 ICU 重症监护室中 清醒的病患由于受到自身病情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不良的 心理情绪,这会对病患病情的治疗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病患恢复的 程度以及相关的治疗效果,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对应 的护理方法来对病患进行护理干预 [2]。本文研究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在 ICU 重症监护清醒病患护理当中的应用,研究内容如下。
对照组病患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病患则采用针对性护理,具 体为 :(1)沟通护理。在对病患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 跟病患进行沟通,了解病患的需求和身体状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 病患讲解病情以及治疗的方法,让病患能够进一步了解自身的情况。 (2)对病患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 来对病患进行心理护理。病患由于受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自身文化水 平的影响,很容易觉得在 ICU 治疗病情为不治之症,因此意识清醒的 病患大部分都会出现负面的心理情绪,因此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 理人员要根据病患具体的心理情况来进行心理安抚。对于担心治疗费 用的病患,护理人员可以向病患及其家属解释主要的治疗流程,让其 明白健康才是自身最大的财富 ;对于因为担心治疗效果而产生焦虑情 绪的病患,护理人员可以向病患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病患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3)对病房的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在进行护理 的过程中要保持病房的舒适程度,对空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适当的调 节,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消毒防治感染现象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表 3 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例,%)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71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71

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本文就针对性护理在ICU内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在我院ICU接受监护的92例清醒患者,按照入室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针对性护理。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为ICU内清醒患者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ICU;清醒患者;不良事件;焦虑;抑郁重症监护室所接收的患者均为危重症患者,在以往的护理中,常常对患者的身心感受有所忽略,尤其是清醒患者,较易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这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疾病疗效均有一定影响[1]。

为提高ICU清醒患者的护理质量,对近一年的部分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做如下报道:1 基线资料及方法1.1 基线资料数据此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ICU病房接受监护治疗的清醒患者,共计92例。

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2例;最大年龄者73岁,最小年龄者21岁,中位年龄为(48.6±4.4)岁;重症胰腺炎17例,多发伤21例,药物中毒15例,冠心病30例,肠梗阻2例,重症肌无力4例,感染性休克3例。

按照入室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

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对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输液、换药等;对实验组患者施以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病情评估:对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做好记录,就患者的疾病史、治疗史、药物过敏史等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询问,做好记录后对其病情进行评估。

环境护理:保持室内安静、干净,将温度控制在22--24℃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避免强声、强光刺激,护理人员在走路、关门或使用仪器设备时要尽量降低音量,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危重患者实行定人监管对ICU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

危重患者实行定人监管对ICU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

危重患者实行定人监管对ICU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摘要] 该院在这些年里建立了危重病人定人监管体制,目的在于增加病人的治疗配合度与护理认可度。

该文通过对比对该院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分开进行的定人监管体制护理与日常护理模式的结果,指出了定人监管给ICU护理管理效果带来的作用。

标签:危重患者;定人监管;ICU护理;管理效果;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是危重患者密集救治的地点,抢救装置相对完善。

普遍而言,危重患者[1]病情急重,变化莫测、复杂等,为ICU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从而不能确保护理质量[1]。

该院在护理工作时,落实了定人监管体制。

定人监管在ICU病房里的贯彻,在增加危重患者认可度的基础之上,也缓解了现阶段医患关系,增强了危重患者配合医生治疗的主动性,得到了危重患者的信赖。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分析落实危重患者定人监管体制后危重患者的护理成效,此次试验挑选的患者都是2014年1—10月在该院进行入院治疗的100例危重,随机归类成护理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

护理组,年龄在29~79岁间,平均年龄为(57.22±10.80)岁。

对照组,年龄29~7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7.63±10.90)岁范围里。

两组病人从临床信息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选的为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选择的专人监管体制护理方案,就是于护理工作进行的时候,落实好一对一的护理服务工作。

①弹性排班。

护理工作者应该参考工作计划方案对自身的工作时间应该负责的危重病人掌握全面的病情状况与护理监督,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仔细记录,此外在记录过程里需让自己的书写变得标准化,如此一来方便别的护理工作者可以当进行交接的时候清楚知道病人的病情情况,在护理阶段,病人如果发生现象,应该尽快选择救护方案,此外在最短时间内报告临床医师进行护理工作[2]。

②清楚职责。

护理工作者在清楚了自身所负责的病人时候,应该对病人本着负责任的心态进行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察组为 5 . 0 %, 两组 比较 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8 . 8 2 0 , P < O . 0 5 ) 。 结论
针对性定人监管应用 于 I C U危重患者护理 中 , 效果显
著, 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 , 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率 ,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针 对性 定人监管 ; 危重患者 ; 重症监护 ; I C U护理 ; 护理模式
岁, 平 均( 6 7 . 9 8±3 . 8 3 ) 岁。 观察 组男 2 2例 , 女 l 8例 ; 年 龄4 5 8 2岁 , 平均( 6 8 . 3 6±3 . 2 9 ) 岁 。两 组一 般 资料 比 较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尸 >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针 对性 定 人 监 管应 用 于 I C U危 重 患 者 护理 中 , 旨在 探
助患者 进行 翻 身 、 按摩 , 避 免压 疮 和尿路 感染 等并 发症 的发 生 _ 2 ] 。( 4 ) 心理 护理 : 护 理人 员 要经 常 与 患者 进行
沟通和交流,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 树立康复的信心 。
1 . 2 . 2 观 察组 观察 组采 取针 对性 定人 监管 。 ( 1 ) 护理
讨其 应 用效 果 , 现报 道 如下 。
1 资 料与 方法
排班 : 由 I C U护士 长 根据 每 天 患者 的人 数 和病 情 , 安 排每 日的护理 工作 , 但要 组建 一个 应急 护理 组 , 以便应 对突发 和 紧急情 况 。 ( 2 ) 分工 和责 任 明确 : 根 据患 者 的 数量进 行 护理分 组 ,每个 护理 人员 监管 患者 1 ~2例 , 增 加 护理 的针 对 性 , 提高 监 管力 度 [ 3 ] 。( 3 ) 规 范每 日的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3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4 2 0 8 ( 2 0 1 5 ) 1 5 — 0 0 6 9 — 0 2
危 重 患 者一 般 都 被 安排 在 I C U接受 治 疗 , 由于 其 病情较危急 、 不稳 定 , 加大了I C U 护 理 的 难 度 和 对 护 理质 量 的要 求 , 所 以需要 加 强 临床护 理 工作 …。 本文 将
( 8 5 . 4± 5 . 3 ) 、 ( 8 9 . 4±5 . 6 ) 分, 两 组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仁1 1 . 4 5 4 、 7 . 1 3 8 、 1 1 . 0 2 8 、 7 . 2 8 9 、 2 0 . 0 5 7 、 2 5 . 3 8 0 , 均P < O . 0 5 ) 。 对
照组抢救成功率 、 护理满意度 、 护理 到位率 、 床位利用率分 别为 7 1 . 9 %、 7 5 . O %、 6 5 . 6 %、 7 1 . 9 %, 观察组分别 为 9 2 . 5 %、 9 5 . 0 %、
8 7 . 5 %、 9 0 . 0 %, 两 组 比 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5 . 4 4 5 、 4 . 3 9 1 、 4 . 9 2 2 、 3 . 9 4 7 , 均P < 0 . 0 5 ) 。对 照 组 并 发症 发生 率 为 3 1 . 2 %, 观
社 区医学 杂志 2 0 1 5年 8月第 1 3卷第 1 5期
J C M, A u g . 2 0 1 5 , V o 1 . 1 3 , N o . 1 5

社 区护 理 ・
针对 性定支 菲
1 . 山东省警 官总医院重 症医学科 , 山东 济南 2 5 0 0 0 2 ; 2 . 山东省千佛 山医院
( 7 6 . 8± 4 . 3 ) 、 ( 8 4 . 4 ±4 . 6 ) 、 ( 6 3 . 4±3 . 6 ) 、 ( 6 0 . 4±3 . 6 ) 分, 观察组 分别为 ( 8 8 . 2± 5 . 4 ) 、 ( 9 3 . 1 4 - 6 . 8 ) 、 ( 9 0 . 7±6 . O ) 、 ( 9 4 . 1 ±6 . 3 ) 、
护理工 作 : 在对 照组 的基 础上 , 监测 和记 录患 者 的各项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1 4年 2月一 2 0 1 5 年 2月 收治
的I C U危 重 患 者 7 2例 , 随 机分 为 对 照组 3 2例 和观 察
组4 0 例。 其 中, 对照组男 2 0 例, 女1 2 例; 年龄 4 8 ~ 7 9
摘 要 : 目的
观察针对性定人监管 在 I C U 危 重 患 者 护 理 中 的应 用 效 果 。 方 法 选 择 2 0 1 4年 2月一 2 0 1 5年 2月 收治 的
I C U危重患者 7 2 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3 2 例 和观察组 4 0例 。 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 , 观察组采取针对性定人监管 。 比较两组 护理质量评 分 、 护理 管理效能 、 并发症发生情况 。计量 资料采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 P <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结果 对照组特一级护理 、 健 康教 育 、 急救管理 、 病房管理 、 医院感染 、 护理文书评分分别为 ( 7 7 . 0 ±4 . 2 ) 、 ( 8 2 . 7±5 . 2 ) 、
1 . 2 方 法
生命体征 , 处理一切事务。
1 . 3 护理 质 量 评 价 标 准 采 用 本 院 编 制 的 护 理评 价
表 由专 门 的护 理人 员 对护 理 质 量 进行 评 分 , 包 括 特一 对 照组 采取 基础 护 理 。( 1 ) 病 房护理 : 级护 理 、 健康教育 、 急救管理 、 病房管理 、 医 院感 染 和 护理 文 书 等 , 每项满分为 1 0 0分 , 分 值 越 高 表 示 质 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