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农业重点推广的十大技术
农业科技推广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推广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技推广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改善农产品质量。
本实施方案旨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方案,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
二、推广内容1. 优质种子推广:针对不同地区和作物,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质种子进行推广。
通过培训、示范和奖励等方式,引导农民增加优质种子的使用率,并加强对种子的储存和管理,确保种子的质量。
2. 高效农业机械推广: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如收割机、播种机、喷灌设备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组织培训和示范,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提高农民对高效农业机械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3. 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科普讲座,传授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培训内容包括土壤改良、植物保护、施肥技术等,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益。
三、推广途径和方法1. 成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在各地设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培训和示范等服务,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
2.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选取优质农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和实践,向农民展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组织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增强农民对科技推广的信心和兴趣。
3. 举办科技竞赛和创新奖励:定期举办农业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农民和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对取得突出成绩和贡献的个人或机构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广大农民的科技创新潜力。
四、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1. 加大财政投入:政府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财政投入,增加科技推广活动的经费支持,确保推广方案的落地和执行。
2. 推出激励政策:针对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的农民和科技人员,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来。
3. 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政府出台的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增加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度,推动政策的有效实施。
农业农村部公布72项农业主推技术(全名单)

农业农村部公布72项农业主推技术(全名单)2019年农业主推技术1.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2.水稻精量育秧播种技术3.杂交稻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4.冬小麦节水省肥优质高产技术5.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6.玉米免耕种植技术7.夏玉米精量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8.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9.玉米条带耕作密植高产技术10.鲜食玉米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11.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技术12.玉米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械化生产技术13.大豆大垄高台栽培技术14.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15.大豆机械化高质低损收获技术16.黄淮海夏大豆免耕覆秸机械化生产技术17.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18.油菜机械化播栽与收获技术19.油菜菌核病、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20.油菜多用途开发利用技术21.花生抗旱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2.花生单粒精播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23.麦后夏花生免耕覆秸栽培技术24.花生种肥同播肥效后移延衰增产技术25.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26.花生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27.丘陵山区春播绿豆地膜覆盖生产栽培技术28.黄河流域高效轻简化植棉技术29.基于数量化标准的全程机械化植棉技术30.甘薯茎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31.番茄褪绿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32.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33.蔬菜根结线虫绿色防控技术34.蒜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35.利用天敌昆虫防控设施蔬菜害虫的轻简化配套技术36.设施瓜果优质简约化栽培技术37.苹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减药增效技术38.梨绿色提质增效栽培技术39.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40.向日葵蜜蜂授粉与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41.茶园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42.茎叶类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43.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技术44.优质乳生产的奶牛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技术45.奶牛全混合日粮(TMR)应用与评价技术46.绒山羊秸秆型TMR日粮技术47.云贵高原地区半细毛羊冻精人工授精技术48.牦牛低海拔农区健康高效养殖技术49.肉鹅高效规模养殖关键技术50.鹅反季节高效繁殖技术51.蛋鸭网床养殖技术52.肉鸭多层立体养殖技术53.优质肉兔规模高效养殖技术54.高产优质苜蓿栽培集成技术55.石漠化治理与草畜配套技术56.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57.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技术58.淡水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化综合治理技术59.刺参池塘养殖高温灾害综合防御技术60.稻田绿色种养技术61.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62.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63.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64.玉米大豆轮作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技术65.南方水网区农田氮磷流失治理技术66.空心莲子草生物防治技术67.果园绿肥豆菜轮茬增肥技术68.稻田冬绿肥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69.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玉米、水稻和小麦推荐施肥方法70.数字牧场技术71.“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7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2015年农业主推技术(103项)

2015年农业主推技术(103项)综合技术(10项)(一)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 耕地质量提升技术A.秸秆腐熟还田技术B.绿肥种植技术C.酸化土壤改良技术D.“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培肥技术E.脱硫石膏改良碱土技术(三) 水肥一体化技术(四) 高效缓释肥料施用技术A.新型包膜缓释肥施用技术B.稳定性肥料施用技术(五) 中微量元素肥料高效施用技术(六) 旱作农田地膜覆盖技术(七) 土壤有害生物防控技术A.生物有机肥克服连作障碍技术B.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C.光合细菌防治蔬菜苗期土传病害技术(八)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A.人工释放天敌控害技术B.害虫诱杀技术C.生物农药应用技术D.生态控制技术E. 农田鼠害TBS监测与防控技术(九)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十)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农机化主推技术(12项)(一)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A.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B.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二) 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A.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B.稻茬麦机械化生产技术(三)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四) 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五)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A.机械化种植技术B.机械化收获技术(六) 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A.麦茬全秸秆覆盖花生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B.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技术(七) 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A.棉花播种机械化技术B.机械化采棉技术C.机械化残膜回收技术D.机械化采收籽棉预处理技术(八) 大棚蔬菜种植机械化生产技术(九) 草原复壮机械化生产技术A.牧草切根复壮机械化技术B.牧草切根施肥补播复壮机械化技术C.牧草马莲碎根复壮机械化技术D.牧草狼毒剔除复壮机械化技术(十) 高效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A.喷灌技术B.微灌技术C.渗灌技术(十一) 保护性耕作技术A.东北垄作区(含东北水田区)B.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C.西北黄土高原区D.西北绿洲农业区E.黄淮海两茬平作区F.南方水旱连作区(十二)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A.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B.水田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水稻(10项)(一)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A.水稻机械化毯状秧苗育插秧技术B.水稻钵苗机插与摆栽技术(二) 水稻旱育栽培技术(三)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四)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五)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六) 水稻“三定”栽培技术(七) 再生稻综合栽培技术(八) 水稻灾害防控与补救栽培技术A.水稻高温灾害防控技术B.水稻低温灾害防控技术C. 水稻干旱灾害防控技术D.杂交中稻洪涝灾害后蓄留再生稻技术(九) 双季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十)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A.稻瘟病:“一浸二送三预防”防控稻瘟病技术B.纹枯病:“健身栽培+倍量施药”防控水稻纹枯病技术C.稻曲病、穗腐病、穗(谷)枯病:“一浸两喷”防控技术D.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南方黑条矮缩病:“抗、避、断、治”防控技术E.稻飞虱(褐稻虱、白背飞虱、灰飞虱):“选药-选时-喷到位”防控技术F.稻纵卷叶螟防控技术G.螟虫(二化螟、三化螟):“栽培避虫+性诱剂诱捕”防控螟虫技术小麦(9项)Ⅰ、黄淮海地区(一) 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二) 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技术(三) 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四) 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栽培技术(五) 主要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Ⅱ、长江中下游地区及西南地区(一) 稻茬麦免(少)耕机械播种技术A.长江中下游地区B. 西南地区(二) 旱地套作小麦带式机播技术Ⅲ. 西北地区(一) 旱地小麦蓄水覆盖保墒技术Ⅳ、东北地区(一) 东北春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6项)Ⅰ.黄淮海地区(一) 夏玉米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二) 夏玉米密植抗逆防倒防衰技术Ⅱ.西南玉米区(一) 西南玉米抗逆丰产技术A、西南玉米抗旱精播丰产技术B、山地玉米抗逆简化栽培技术Ⅲ.北方春玉米区(一) 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二) 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增产技术(三)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大豆(4项)(一)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二) 大豆窄行密植技术(三) 麦茬夏大豆节本栽培技术(四)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棉花(7项)Ⅰ.长江流域(一) 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二) 麦(油)后移栽棉高产栽培技术Ⅱ.黄淮海地区(一) 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二) 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三) 棉麦双高产技术Ⅲ.西北地区(一) 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种植技术(二) 高密度膜下滴灌植棉技术油菜(3项)(一)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二) 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三) 油菜主要灾害防控技术A.油菜“一促四防”抗灾技术B.油菜主要害虫防治技术C.油菜封闭除草新技术D.油菜根肿病综合技术花生(2项)(一) 花生单粒精播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二) 花生夏直播生产技术马铃薯(3项)(一) 旱地马铃薯半膜垄沟深播高效栽培技术(二) 西南山区马铃薯地膜覆盖平作起垄高产栽培技术(三) 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果蔬技术(7项)(一)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二) 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技术(三) 设施蔬菜生态基质无土栽培技术(四) 苹果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技术(五) 果园壁蜂授粉技术(六) 柑橘留树保鲜提质增效技术(七) 优质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其他经济作物(2项)(一) 食用菌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治技术(二)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畜牧兽医(19项)I. 规模养殖产业综合配套技术(一) 规模养殖场标准化配套技术A.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综合技术B.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C. 肉羊标准化规模饲养综合配套技术D.蛋鸡标准化规模饲养技术E.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综合技术F.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G. 优质后备奶牛培育综合配套技术H. 奶牛数字化精细养殖技术I. 牦牛舍饲饲养错峰出栏技术J. 优质乳生产的奶牛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技术II. 畜禽繁育技术(一) 提高畜禽繁殖效率技术A. 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技术B. 奶牛品种间杂交生产技术(二)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与日粮调控技术(三) 人工授精技术A. 猪人工授精技术B. 水牛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C. 奶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D. 奶牛性控精液人工授精技术E.山羊和绵羊工授精技术F. 兔人工授精技术III. 饲料营养技术(一) 全混合日粮(TMR)生产技术A. TMR调制技术B. TMR评价技术(二) 粗饲料生产技术A. 青贮玉米的种植和制作技术B. 苜蓿青贮技术C.玉米秸厌氧碱贮技术D. 甘蔗稍青贮技术(三) 畜禽饲料营养技术A. 猪高效饲料配制技术B. 猪健康养殖关键营养技术C. 家禽高效饲料配制技术IV. 饲料添加剂与饲料资源开发技术(一) 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A.益生素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B.氨基酸络合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应用(二) 糟渣类饲料的贮藏技术V. 营养素减排与粪肥资源化利用技术(一) 规模化畜牧场营养素减排与沼气技术A. 规模化奶牛场氮、磷减排技术B. 畜禽养殖粪污沼气能源生态利用综合技术C. 奶牛粪污低温发酵技术D. 电化学法处理猪场污水工艺VI. 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一) 奶牛养殖与牛奶质量安全控制技术A.有机牛奶生产综合配套技术B.生鲜乳安全生产技术(二) 肉畜养殖与肉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A. 安全优质猪肉及制品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B. 肉羊规模化育肥与优质肥羔生产技术C. 淘汰奶牛短期育肥技术VII. 畜牧设施设备技术(一) 规模畜禽场设施设备应用技术A.我国南方、中原地区育肥牛舍建筑方案B.山羊适度规模高床舍饲配套技术C.家禽养殖场舍内环境自动监测与智能化调控技术D.B超妊娠诊断技术的推广与应用VIII. 草业技术(一) 牧草综合生产技术A. 紫花苜蓿综合生产技术B.南方主要牧草高产技术(二) 草原虫害微生物防治技术IX. 疫病控制技术(一) 防治技术A. 兔球虫病防治技术B.包虫病综合防控技术C. 绵羊支原体肺炎防治技术D. H9N2亚型禽流感防治技术示范E. 规模猪场传染病控制技术F. 奶牛隐性乳房炎LMT诊断技术G.猪支原体肺炎综合防控技术H.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免疫防控技术(二) 净化技术A. 鸡白血病的净化技术B. 种猪场重点疫病净化技术(三) 畜禽动物尸体高温高压无害化处理机械技术(四) 重大动物疫情处置综合技术渔业(9项)(一) 河蟹生态养殖技术(二) 虾类健康养殖技术A对虾健康养殖技术B中国对虾“黄海2号”健康养殖技术C.克氏原螯虾生态养殖技术D青虾双季健康养殖技术E.“太湖1号”青虾池塘主养、虾蟹混养技术F.多种对虾病毒的现场快速高灵敏检测技术G.鱼虾混养技术H.虾鳖混养模式与技术(三) 淡水鱼健康养殖技术A.罗非鱼健康养殖技术B.鲑鳟鱼健康养殖技术(四) 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A.大黄鱼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B.深水网箱养殖技术(五) 海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A海参健康养殖技术B.刺参优质健康苗种生态繁育技术C海水池塘立体养殖技术D.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六) 工厂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A.海水工厂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B.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七) 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A池塘高效增氧技术B淡水池塘养殖水质工程化调控技术C. 池塘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技术D渔用膨化饲料应用技术E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F.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八) 盐碱地生态养殖技术(九)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A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稻鱼共作)B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稻鳖共作)C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稻虾共作)D.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北方稻蟹共作)E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稻鳅共作)。
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介绍材料

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介绍材料
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准农业技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监测和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智能农机化技术:推广智能化农机设备,如自动驾驶拖拉机、智能播种机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 绿色种植技术: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4.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等,降低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5. 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现代化农产品加工技术,如冷链物流、真空包装等,延长农产品保鲜期,提高附加值。
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同时,也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农业十种节水技术

农业十种节水技术1.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塑料管将水默默喷入土壤中,以避免水分的浪费和过度使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修建在作物的根部,从而减少水分的流失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玉米、麦子、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中,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
2. 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农作物的土壤表面,以减少植物蒸发和土壤水分浪费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农田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减少杂草的生长。
同时,它也可以提高土地水分的保持能力,避免水分的浪费。
这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玉米、麦子、棉花和水果等农作物的生产中。
3.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一种通过建设管道、水库和水管网,以实现农业用水节约、精确供水、统一管理和保障安全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水分的流失和浪费,使植物得到最适宜的水分供应,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它也可以减少农民用水和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4. 全程雨水利用技术全程雨水利用技术是一种通过收集、蓄存和再利用农业雨水,以实现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农业产生排放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在雨季充分利用雨水,减少雨水流失和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在旱季可以使用收集的雨水来满足作物的生产用水需求。
5. 中耕深灌技术中耕深灌技术是一种通过深耕土壤,将水源深入土壤,以使作物根系更广泛地吸收水分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避免农田水分的浪费和过度使用,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同时,它也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作物生长。
6. 梯级滴灌技术梯级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设置高低水位,以形成一种上层植物和下层植物分别滴灌水源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使不同作物得到不同的水分供应,减少过度灌溉和浪费,同时避免土壤板结和根系扭曲的问题。
7. 秸秆覆盖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是一种通过覆盖秸秆将农田土壤覆盖住,使土壤保湿和保温,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浪费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农田土壤的种植率和减少杂草的生长,同时可以节省耕作成本和提高土壤质量。
50项现代农业技术实用汇编

50项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汇编一、水肥一体化旱作农业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
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二、黑地膜覆盖技术杂草对地温、墒情、土壤结构均产生不良影响,这不仅消减了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还极易成为一些病虫的栖息场所,成为植株病虫害的侵染来源,造成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常规生产中,除草一般采取人工铲除和喷洒除草剂的方法。
覆盖黑地膜除草,不仅对杂草有良好的控制作用,能够提高地温,还具有保水、保墒作用,为植物生长提供优良条件。
三、玉米密植技术1.选育优良品种以选育生育期适中、紧凑型玉米品种为宜,因紧凑型玉米的叶片向上冲,受光好,适宜密植栽培。
如富玉1号、丰单1号。
2.种植地选择玉米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具有需水肥量大,耐涝性较弱的特点。
因此种植玉米要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好的地块。
3.合理密植适期早播,一般在土壤深度5-10cm的土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
机械精量点播,播种质量以深度均匀一致,播深3-5cm为标准,以达到苗早、苗齐、苗壮、苗全。
要保证合理的密度,以使单位面积的有效株数、穗粒数、粒重达到最佳值。
四、绿色防控技术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现阶段植物保护的现实和可采用的技术措施,形成的一个技术性概念。
其内涵就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农技推广方法

农技推广方法
农技推广是指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传递给广大农民,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技推广方法是农技推广的重要手段,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农技推广的几种方法。
一、示范推广法
示范推广法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选取一些农户进行示范,通过示范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
这种方法可以让农民亲眼看到新技术的效果,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训推广法
培训推广法是指通过培训班、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农民传授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方法可以让农民系统地学习新技术,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媒体推广法
媒体推广法是指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向农民传递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的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让农民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和信息意识。
四、农技服务法
农技服务法是指通过农技人员、农技推广站、农技合作社等机构,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服务。
这种方法可以让农民得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技推广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重实效,注重实践,注重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推广效果。
未来农业10大科技趋势和创新、亮点

未来农业10大科技趋势和创新、亮点近些年,农业技术创新在农业实践中产生了颠覆性和可持续的变化。
例如,智能农业是一个即将到来的概念,它将物联网(IoT)、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部署到农业中。
机器人和无人机通过取代人工农场操作(例如采摘水果、除草或喷水)来加速农场自动化。
无人机和卫星的图像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提供了该领域的高分辨率和特定位置视图。
此外,由传感器技术提供支持的物联网设备收集实时田间数据,使农民能够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
此外,近年来精准农业和室内农业的广泛采用推动了农业物联网的发展。
总而言之,这些技术创新在农业实践中产生了颠覆性和可持续的变化。
重点不仅是提高作物的整体质量和数量,加强牲畜管理,而且要实现可持续未来的最终目标。
总结全球未来农业科技技术十大趋势:01、农业物联网技术在传统农业中监测农田需要密集的劳动力、物力、时间和精力。
物联网为这些传统农业方式提供了替代方案。
物联网设备包含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收集数据并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或其他方式实时提供准确信息。
这些传感器执行无数活动,例如土壤温度和湿度感应、植物和牲畜跟踪等。
物联网还有助于远程监控农场,为农民提供更大的便利。
此外,新的灌溉系统利用物联网传感器自动向农作物供水。
这些就需要使用蒸散传感器、现场土壤湿度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等。
利用传感器解决方案,将物联网技术与无人机、机器人、和计算机成像相结合,以提高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农业机器人营业劳动力短缺是农民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在大型田间作业的情况下,这一问题会更加严重。
因此,农业机器人可以帮助农民进行水果采摘、收获、种植、移栽、喷洒、播种和除草。
农民越来越依赖机器人来自动执行田间重复性任务。
他们部署智能农业机械,例如用于收割的自动和半自动拖拉机。
拖拉机还配备了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更轻松地在农田中导航。
此外,机器人也用于牲畜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这包括自动称重秤、孵化器、挤奶机和自动喂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
以 及 种 子 包衣 技 术 等 良种 配 套 技
、
叔
“
、
水 稻 旱育
之
』
稀 植 及抛 袂技 米
、
推 广 水 稻 旱 育 袂 袂 来 制 各 播 种 与肥 水 管 理 移 栽 与 本
3
、 。
田
管 理 等技 米
;
袂 盘育 袂 抛 袂 技 飞
、
未 肥来旱育袂抛袂技未 等
玉 未 地 膜 反 盖 及 配 套 栽培 技 术 推 广北 方 寒 地 ( 大垅 双 行 ,地 膜 友 盖 西 北
。
田 阳 县 根 食 局 的 经 验 很 快 在 全 地 区 得 到 了推
广
。
: ( 作者单 位 百 色地 区 粮食 局 )
二 轰二飞 二 飞 二 二二 赴 ` 戈葺 二 宜局 落
毛
之二认二燕
兰 城二 交二兵 盆疾 兰欲组 轰 二 二乓 匕 找乙 策 戈亏 二岌二邃 二公荞 二乓 二之 戈 二式 二七二 翻摄二 戈 绍
l
。
、
7
、
节 水 :f 溉 和
旱 作 农 业技米
、
8
、
、 田 养鱼技 术
。
9
、
。
畜 禽快 速 高 效 饲 荞 技 末
水 产 优 质 高 、 养 、技 末
`
梦
“ 斤
`
召声 `
声 宝
`
引声
母两
,
弓
声 `
尸 秽分 、
矛
毋 , 谬分 刃余
妞尹 矽 `
户
份
吧卢 卜 健,
`
俨
吧 `声
橙 分 留 个 别 余 以余
习 卢 索
、
;
`
花
气
咬 代减二 飞二
之 尹 ,
、
;
省毯
杀 巴 州众 ,
弓
:
花 止 二 共
义几
洲。 恻 份
洲
.
州
,
御。 弓
尸
`
酬
,
舒
、
州。 .
声
卜
创`
.
州.
吧州,
创.
侧 尹`
护
.
声
护
州分
酬`
, 戒
奋
洲 分 舀而
.
护 `
酬, 勿
分
岁 ,
.
层
,
州份 别 ,
州
r
石
` J , ` 、 ó 名 长 晓 决 ` . 簇 轰 益 轰 . 电 舀 连 。 、 、 ` 占 、 、
株 投产后 年产值可
,
万元
。
建成 1 0 个 养猪 场 总 建 筑 面 积
,
田 阳县
、
德保县 那坡
、
0 0 平方米 年可 3
.
.
出 栏 肉猪 4 0 0 头
;
8 个
养
;
县 粮 食 局把 农 业 综 合 开 发 工 作 列 入 各 级 粮 食
鸡 场 每 年 可 向 社 会 提 供各 种 肉 鸡 个水库 放养 4 7
3
.
9
,
个
有 的 县 粮 食局领 导班 子还
,
面积
1100
,
亩 其 中种芒 果
0
,
,
3 万
株 龙
建 立 了领 导 联 来 点 制 度 禾 取 分 片 联 来 的 办 法 并 经 常 深 入 各 自联 系 点 及 时 帮 助 解 决 项
目 实施 过 程 中的 问题
。 ,
.
200 0 50
株
荔枝 树 6 0
`
尸
、
声 、份
尹沪 沙
汾
。
夕` 户
。
念
。 ,
尹
£
声刁 夕 。
泞
。个
摘自 半 月谈 个 汾 。宁 夕
月
们
、
,
3 万 羽
3
.
部 门承 包 责 任 制 作 为 一 项 内容 来 抓 将 项
.
,
,
目
万 尾 鱼 年 产鲜 鱼 2 万 公斤
2 50 万
的 经 济 效 益 与 各 企 业 负责 人 的 政 绩 挂 钩
增
种 养 两项 产 值 合计
元
,
利润 7 5
万 元
。
强 了各 基 层 企 业 搞 好 农 业 综 合 开 发 的 责 任 感
。
旱 地 地膜 及盖 和 南 方 丘 陡 山 地 地 膜 及 盖 栽培 技 术
、
4
、
。
精 量半 精 量 机 械 化 播 种 技 未
推 广小 麦半 精 量 播 粗
。
种 稿 茬 麦 浅 旋 耕 条播 省 种 技 术 玉 米 大 豆 精 重 播 种 和 夏 玉 米 免 耕 及盖 精 密 播 种 机 械化 技 术 肥 配套技米
,
.
,
、
:
、
平衡施
《
推 广 建 立 在 专 家施 肥 系统 之 上 的 通 过 浏 土 和 营 养 元 素配 合
、 、 。
平 , : 施 肥 配 套技 术 推 广 化 肥
。
;
乡
飞
深 施 技 术 及 长 效 碳 按 涂 层 尿 素 包膜 缓 释 肥 料 等 新 型肥 料
。
6
、
重 大 病 虫 害 纷 合 防 治技 末
,
,
田 阳
县 粮食 局
。
加强 了对 在 建 项 目 的 管 理 实 行 领 导
,
发展 种养 业 的 方 向 是 对 的 效 益 是 好 的 田 阳 县 粮 食 亲统 先 后 投 入 果场 眼 达
.
负 责 制 每 个 项 目 都 由 主 要 领 导 亲 自挂 帅 并 指 定 专 人具 休 抓
。
。
2
3 万 元 开 发 建设 5
, ,
,
.
织 将 会 导致 盲 目 性 致 项 目失败
。
,
.
一哄而上
最终将会导
为使 所 属 企 业 在 农 业 综 合 开 发
目
并 多次 组 织 各 县 ( 市 ) 根 食 局 到 田 阳 县 考 查 学
习
。
.
中 少走 弯路 我 们 在抓 好 指 导各 企 业 土 项
的 同时
, ,
通 过 参 观 学 习 大 家认 识 到
电 盔 、 、 、
“
九
五
。
”
农 业 重
点推
“
广
的 十 大 技术
、
雹
l
、
良种 及 其 配 套 技 末 农 作物 推 广 2 0
,
:
个 包括 两 系 法 在 内的 杂 交 水 稻 新 组 合 和 常 现 良种 巧 个 杂 气
浮 中`
、
”
交 玉 未 新 品 种 其它
。
抵械 油 莱等作物 新品
。
) f 0
,
三 以 点 带 面 全 面 发 展 种 养业
由 于 我地 区 农 业 综 合 开 发 起 步较 晚
,
、
四
、
加 强 领 导 层 层 建 立 开 发 项 目 负责 制
,
,
为
搞 农 业 综 合开 发 对粮 食 部 门 来 说 是 一 项 新 的课题 如 果不 加 强领导 不 进 行精 心 组
.
了保 证 农 业 综 合 开 发 项 目 在 根 食 来统 中 得 到 稳 步发 展 地 区 粮 食 局 于 1 9 9 4 年就 选 择 田 阳 县 根 食 局 作 为 地 区 根 食 亲统 种 养 业 的 试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