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2024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科研合作、示范推广等多种形式的工作,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以下是我市2024年农技推广工作的总结。

二、工作亮点1. 加强技术培训2024年,我们积极组织农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技术研讨会、实地考察等形式,向广大农民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方法。

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技术水平,增强了他们对农业科技的信心和积极性。

2. 科研合作取得成果我市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科技研究。

通过开展合作研究项目,探索创新的种植技术和育种方法,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农业科技支持。

在合作研究中,我们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优势,不断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进步。

3. 示范推广提高效益通过建设农业示范园和示范基地,我们向农民展示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业管理方法。

通过示范推广,帮助农民学习和掌握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我们还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其他地区的农业示范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在推广农技的过程中,资金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我们在培训、示范、科研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未来需要加大对农技推广的资金支持,提高工作的效果和覆盖面。

2. 农民观念转变不彻底农业是传统行业,农民的观念转变需要时间。

虽然我们在推广农技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但仍有一部分农民忽视了科学的种植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

未来需要加大对农民观念转变的力度,倡导科学种植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经验与启示1. 加强组织领导农技推广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和领导层的重视。

因此,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合力,推动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2. 多样化的推广方式在农技推广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推广方式,包括技术培训、科研合作、示范推广等。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12篇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12篇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一):xxxx年在区农委的领导下,透过全站同志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推广站各项工作均有序地进行,现将农业技术推广站各项工作完成状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状况(一)引进新品种,搞好科学试验示范。

一年来,共进行了17个新品种、13个早熟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玉米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三唑磷和弗硅唑2种农药的田间防治病虫害试验。

新品种种类有:豆角、番茄、辣椒、大葱、咖啡菜、菠菜、黄瓜等;早熟鲜食玉米品种有:奥白18、白玉无暇、白雪大地、银糯1号、北国之春、丹粘早7号等;其中:在桦树村进行的草莓柿子、辣椒等新品种试验,作物长势良好,进入市场后受到本地百姓的欢迎;在四道江村进行的早熟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13个玉米品种长势良好,现13个玉米品种均已成熟上市,其中:奥白18、丹粘早7号品种,较其它品种成熟期早、果穗结棒均匀一致、品质好等优点;在东热村进行的玉米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目前14个施肥处理的玉米植株长势良好,各生育时期的记录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全区四个乡镇水稻种植大户和蔬菜种植户免费发放了60箱防治水稻虫害的农药三唑磷乳油,可防治水稻病虫害3000余亩、3箱防治蔬菜病害的农药氟硅唑可湿性粉剂,可防治蔬菜病虫害900亩。

截至目前,已将两种农药下发到水稻和蔬菜种植户手中,种植户们有针对性地开始对水稻、蔬菜病虫害采取药剂喷雾防治。

(二)强化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根据农民需求,用心聘请有关专家来区讲课,先后聘请了粮食专家王立华、蔬菜专家张传文、市草莓专家纪炜、市水稻专家胡刚、等来区讲授了相关技术,透过科技知识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将技术及时送到示范户家中和田间地头,确保了技术落实到位。

截至目前全区共举办各级各类科技培训班18期,开办科普大集3次,开展现场技术指导150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份,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2人,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96户,累计培训农民8700人次,确保全区每户农民有一名劳动者参与培训。

2024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2024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2024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概述我所在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地方政府的专业技术机构,负责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服务。

在2024年上半年,我们按照中心的岗位职责,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个人和团队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结过去的工作,对于今后的工作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推广工作在上半年的推广工作中,我们重点关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将科技成果和实际生产密切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技术推广。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培训和示范现场,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我们积极开展科技补贴政策的宣传和落实,鼓励农民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此外,我们还积极与企业合作,推广先进农业装备和智能农业技术,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生产手段。

三、科研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我们加强了科研工作。

我们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农业科技研究。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研讨会和研讨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

同时,我们还积极申请农业科研项目,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和试验,为推广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

四、服务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我们加强了服务工作。

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农业咨询和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快速、准确的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

我们定期开展农技培训,向农民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农业观摩和交流活动,让农民亲自参观学习,与同行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五、团队建设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注重团队建设,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团队成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我们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各类技术竞赛和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同时,我们注重团队文化的培养,加强团队的内部沟通和协作,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半年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半年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半年工作总结一、工作概况本半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服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1.提升服务能力:通过加强培训和技术交流会,提高个人和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创新推广方式:探索使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推广效果和覆盖范围。

3.加强农技团队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工作成果1.技术培训与推广本半年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技术培训和推广活动。

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培训,广泛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我们还结合现场实践,开展技术示范和农技指导,帮助农户提高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

2.开展农技咨询服务我们通过建立农技咨询热线和开展农技咨询活动,为农户提供定制化的农技咨询服务。

同时,也加强了与农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农技服务,为农户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技术支持。

3.推广新农技成果我们通过组织农技讲座和技术交流会,积极推广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帮助农户了解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这些成果包括新品种选育、新种植模式和新农药等。

通过技术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4.开展科研和示范项目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推广效果,我们积极参与相关的科研和示范项目。

通过科学研究和实地示范,探索和验证可行的农业技术,为农户提供更科学、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三、存在问题在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人员短缺:由于农技人员数量有限,我们目前人员配置不足,导致工作任务较重,无法完全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

2.宣传推广力度不够:虽然我们在技术推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宣传推广上还存在不足。

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提高技术推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跟踪和服务不到位: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户的跟踪和服务,及时解决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技术的有效应用。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半年工作总结6篇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半年工作总结6篇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半年工作总结6篇第1篇示例: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半年工作总结近半年来,我们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在服务农民、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下是我们半年工作的总结:一、服务农民在过去的半年中,我们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和技术推广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

我们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班、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活动,帮助农民们提高了种植、养殖等生产技术水平,增加了农民们的收入。

我们还为农民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推广农业技术三、促进农业发展我们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还积极参与了各项农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工作,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农业方面的咨询和建议,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我们还与各界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开展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开发等项目,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创新工作方式在过去的半年中,我们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还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我们建立了农民技术培训库,定期更新培训内容,开展社区农技讲座等活动,为更多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我们还推广了“互联网+农业”等新模式,优化了农业产业链,促进了农业的升级。

过去的半年是我们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工作的丰收期。

我们将在新的一年中继续努力,为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农民谋取更多的福祉。

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谢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奋斗,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2000字】.第2篇示例: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半年工作总结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农村地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农村农民的“智囊团”,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种植方法和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业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的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24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____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等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精准、多元化的技术推广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心的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工作亮点1. 推广新技术中心把推广新技术作为核心工作之一,全面推进现代农业技术创新。

通过组织专家定期开展现场技术指导、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有效推广了节水灌溉、智能农机等新技术,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2. 构建示范基地中心注重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构建各类农业技术示范基地。

通过与农户合作,利用农田和农产品加工车间等设施,建立了一批科学种植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种植指导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

3. 举办培训活动中心组织了大量的培训活动,提高了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增强了农民的技能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自己的收入。

4. 引进外部资源中心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单位的合作。

与合作单位共同研发了一批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存在问题1. 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人员结构主要以农技专家为主,但缺乏年轻化、高素质的人才,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中心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更多农业专业人才,提升整体人员素质。

2.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中心的管理体制相对简单,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 资金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但目前的资金投入不能满足推广工作的需要。

中心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提高推广水平。

四、改进措施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中心应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2024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____年是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中心紧密围绕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扎实推进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

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和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较好的成果,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农业技术培训1. 组织开展培训本年度,我中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农业技术培训活动,涵盖了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机使用等方面。

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讲授课程,结合实地考察,使农民了解到最新的农业技术理论与实践,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和技术水平。

2. 推广优质种苗我中心积极推广优质种苗的使用,组织种植户学习合理选种、良种繁育等相关知识,提供了优质种苗的购买渠道,帮助农民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的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3. 引进新的农业技术为了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我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今年我们成功引进了一项新型农机装备,在水稻种植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示范推广1. 种植示范今年,我中心组织了一批先进种植示范示范基地,覆盖了小麦、水稻、玉米等多个作物的种植。

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让农民近距离地了解到科学种植的全过程和技术要点,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2. 养殖示范我中心重点推广了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

与畜牧养殖场合作,在其场内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并开展相关培训。

通过示范企业的完善,取得了较好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效果,大大提高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3. 专家服务为了进一步提高示范推广的效果,我中心建立了专家服务团队。

团队由农业技术专家组成,通过深入基层农田,与农民面对面地交流、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益。

四、科技创新1. 开展科研项目我中心积极申请科研项目,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一批科研项目,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2023年12月农技推广中心工作总结5篇

2023年12月农技推广中心工作总结5篇

2023年12月农技推广中心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2023年12月,农技推广中心在全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个月份也进行了一系列总结和评估。

在农技推广中心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农民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技术推广成效显著2023年12月,农技推广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针对当地的农作物生长特点和气候环境,精心设计了种植方案和管理措施。

通过示范田的效果展示和现场指导,农民朋友们了解了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在线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农民和种植户受益。

二、科研成果转化成果可喜农技推广中心在2023年12月也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将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和成果与农民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落地和推广。

我们组织了技术交流会和成果展示会,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与,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我们还与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农民培训取得显著效果在2023年12月,农技推广中心还组织开展了多场农民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帮助农民朋友们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培训,农民朋友们增强了技术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民的跟踪服务和帮扶,解决了他们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2023年12月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总结显示,我们在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农民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们将继续不懈地努力,加强内部管理和团队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农技推广中心的明天将更加辉煌!第2篇示例:2023年12月,我们的农技推广中心迎来了新的一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奋斗,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2018年来,市农技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紧紧围绕全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四十工程的工作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试验示范带动、普及推广落地、技术服务跟进工作理念,坚持精准服务,大胆探索实践,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现了试验示范品种多样化、技术推广应用普及化、乡土人才培养常态化、产业发展服务信息化、脱贫攻坚帮扶精准化。

中心植保站、蔬菜站受到了省农业厅的表彰,靳职选、范树仁、高晓霞三位同志荣获省级表彰的先进个人;中心通过实施吊炕项目精准帮扶贫困户的做法在吕梁日报头版刊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中心获得了市委的通报表彰。

今年中心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按照五重工作要求和农业现代化四十工程,重点突出五个结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项目建设与试验示范相结合。

中心着力强化同省、吕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到并顺利实施了1500亩中药材崛起工程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和5000亩绿色大豆种植项目;圆满完成了200个省柴节煤炕连灶建设任务,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39户;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已顺利完成土壤样品采集和送样检验工作,新设置了53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项目主要用于企业产品可追溯建设;完成了1万亩农区土蝗防治任务;对5000亩玉米开展了病虫害绿色防控和飞防工作。

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同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争取并顺利开展了玉米品种试验500亩,小麦品种试验100亩(其中,富硒黑小麦试验10余亩),花生品种、肥料试验100亩,玉米、生物肥种肥同穴播种试验60亩,山药导向槽浅生栽培试验10亩,花生机播示范600亩,玉米大豆新型间作播种示范100亩,谷子高产栽培示范100亩,高粱高产栽培示范100亩,山药高产栽培示范20余亩。

结合各乡镇农业发展情况,把争取到的项目和试验示范安排到相对应的乡镇、村。

比如,在柱濮、驿马、振兴、杜村和大孝堡实施了绿色大豆项目;在大孝堡乡东盘粮村实施了玉米系列试验示范项目;在振兴街办司马村实施了高粱和花生的试验示范;在下堡镇南榆苑村实施了谷子高产栽培示范;在梧桐镇仁顺村实施了山药试验示范。

(二)推广应用与技术服务相结合。

在今年的工作中,重点突出了三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

新品种方面,玉米品种主要推广了诚信16、屯玉80、强盛388、龙生1号等;谷子品种有晋谷21号、晋谷29号、晋谷40号和晋谷57号;高粱品种有晋杂22、晋杂23、晋中405和晋杂34(矮杆高粱);大豆品种有汾豆78、汾豆79和汾豆56。

引进了亨得利192、迪达、美红2号等西红柿新品种和顶尖茄霸、Q9等茄子新品种共20多个,开展了示范展示;引种了洋香瓜、甜瓜、芦笋、黑枸杞、金花葵和羊肚菌等新品种,不断丰富我市农业内涵。

新技术方面,重点推广应用了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谷子(大豆)穴播免间苗播种技术、渗水地膜穴播免间苗技术、红薯垄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以及玉米大豆/中药材大豆间作技术等诸多新技术。

新材料方面,普及推广了渗水地膜、防虫网、诱虫板、空间电场等使用效果显著的新材料。

为了让推广应用落到实处,市农技中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上来。

顺利完成了农业部下达的小麦蚜虫、粟灰螟、玉米螟、玉米红蜘蛛、小地老虎、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观测和数据上报工作;制定了《孝义市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鼓励科学施肥和增施有机肥。

向上争取到200公斤苯醚甲环唑和400公斤甲氨酯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开展了2万亩小麦白粉病和5000亩玉米螟的统防统治;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了200亩小麦蚜虫防治、400亩玉米红蜘蛛防治、1000亩高粱蚜防治和5000亩玉米螟防治任务,效果显著。

全年共编发了15期病虫情报,编写了70期农技服务信息,印发涵盖42个农业生产地方标准的生产技术手册1000份,农业技术普及推广资料5000余份,有力有效地指导了全市农业生产。

(三)乡土人才培养与推动产业发展相结合。

中心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扎实推进引资引项引智引技四引工程,努力引进更多先进的人才、技术和管理理念。

同时,充分调动单位技术资源,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四十工程。

并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人才培养上,邀请了相关产业的农业专家来孝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培育更多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讲诚信、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乡土技术人才。

今年,先后邀请了刘学义、李占林、杨成元、曹雄、马俊奎、王玉庆等20多名农科院专家来孝指导培训,开展市级培训6次,深入乡镇培训12次,培训人次1000余人次。

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上,市农技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整合高工和相关站室,组建了优质主粮和绿色杂粮产业、设施蔬菜和绿色食用菌产业、油用牡丹和道地中药材产业以及特色传统产业4个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全面深入开展十大产业专题研究、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派出专门技术员蹲点阳泉曲镇杂交构树合作社、柱濮镇香菇种植合作社和中阳楼街办楼东农场,开展一对一结对蹲点跟踪服务。

(四)理论学习与服务能力提升相结合。

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活动的安排部署,成立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三基建设领导组,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树立一个典型、打造三个课堂、开展三项服务为工作载体,把学习教育扩大到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当中。

每个月的23日,中心全体党员齐聚孝河湿地公园,为游人进行党的理论和农业政策宣传;每个月25日的党员活动日,中心党支部结合全市发展大局和农业生产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中心全体职工踊跃参与6月份至11月份的两学一做知识竞答活动,真正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到实处。

在三基建设工作中,多次组织进行专题研究、反复讨论,按照工作要求和中心实际,开展了定岗位、定岗位职责、定工作标准、定工作流程和完善相关制度等一系列工作,编制了一目录三手册 (即:基础工作目录、管理手册、应知应会手册和便民服务手册)。

通过三基建设的扎实开展,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范围和工作标准得到了进一步梳理和规范。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心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单位办公室电脑观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式,并及时召开专题学习讨论会,将贯彻十九大精神和推进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在十九大精神大宣讲、大调研、大落实活动中,中心全员参与,技术人员分组划片,包乡镇、进园区、进农户、进地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服务,组织集中培训5期、2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多份,将十九大精神具体体现到了实际工作中,同时把十九大精神送到了基层的各个角落。

中心还在如何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方面狠下功夫,通过采用理论学习+业务学习新模式,开设理论学习大讲堂,每个工作日都学习,不停课、不关门,与业务大讲堂一体合办,大开放。

每个人既是学生,也是教员,教学相长。

与此同时加大外出参观学习力度,丰富技术员阅历,更新技术知识储备,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确保中心专家技术走到农民前面、服务走到群众当中。

充分利用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和 12345 市民服务热线等互联网信息发布和服务体系,持续发布和更新技术资料和农业信息,及时开展网络、电话咨询和技术服务,拓宽中心服务十大产业发展的服务渠道,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五)业务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

在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中心把进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放在了与中心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多次深入迎宾北社区和迎宾南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垃圾清理,充分发挥了机关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整治过程中,通过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制作宣传版面10块,书写宣传标语3条,悬挂条幅4条,粉刷墙壁150余平米,清理垃圾8车,购置垃圾桶5个,为整治小区环境、净化美化小区环境,为创卫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实效。

同时组织志愿者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宣传和号召广大市民文明通行、安全出行。

中心在创建工作中展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扎实工作作风,得到了社区和居民的一致认可,获得了市委的通报表彰。

中心作为产业扶贫的成员单位,配合牵头单位制定了全市产业扶贫的相关政策,发挥职能优势和项目优势,把扶贫工作与项目的实施有机结合,为139户贫困户建设了吊炕,改善了他们的取暖条件。

在对西辛庄镇南上庄村实施精准帮扶工作中,采取党员包户的办法,对该村15户贫困户共计33人进行帮扶,多次组织党员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发放《惠民政策手册》、《帮扶工作记录手册》,宣讲各级惠民政策,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逐户制定了帮扶措施。

结合农时节令,对贫困户的大田生产和庭院蔬菜种植进行了专题技术指导,免费提供了30袋复合肥,发放到户,支持农业生产。

党员自发集资为每户贫困户捐助200元。

在2018年元旦期间工作队又一次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活动,为每个贫困户发放白面一袋、食用油一桶,免费缴纳大病和人身意外保险(每人68元),在扶贫工作中共计投入帮扶资金15000元。

同时,对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帮助落实了医保和雨露计划等相关政策。

中心还为派驻临县林泉镇泥沟村挂职的第一书记冯倩同志购置了电脑、办公桌椅、生活用品,缴纳了保险,为她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了保障。

期间,多次组织干部职工赴临县进行看望慰问,为驻村农户带去了农业生产技术资料。

单位职工还自发捐赠衣物,帮助购买当地农户滞销的农产品。

正是由于有中心的坚强后盾,冯倩同志的工作赢得了驻村党员干部群众的高度好评。

总结和回顾我们的工作,离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

一是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与当前农技推广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有待通过多方面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全员整体素质。

二是干部职工主动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在服务园区、服务项目上深入实地不够,投入精力不够,主动作为不够,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夯实工作作风。

三是项目带动能力不强。

受上级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等原因的制约,工作难度加大,虽然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