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 C语言第一次上机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C语言第一次上机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C语言第一次上机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学院

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10月12日晚

一、实验室名称:校公共机房

二、实验项目名称:顺序和分支程序设计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使用VS2010等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IDE),在微型计算机上对程序进行编辑、编译、连接与运行。通过上机练习掌握在C编译器中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和过程。

五、实验目的:

1.熟悉C程序开发环境,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2.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实型、指针型

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

3.掌握C语言的各种运算符,以及这些运算符的混合使用。

4.掌握简单顺序程序设计方法。

5.学会使用scanf和printf函数。

6.掌握分支结构各种语句的一般功能和执行过程,会使用分支结构编程。

六、实验内容:

上机完成以下编程实验,调试运行程序并完成报告。

1.编写一个C程序,输入三个整数,计算三个整数的和,并将结果输出。

2.编写一个C程序,输入一个字符,找到这个字符前后各隔一个字符的字符。

例如,输入‘d’,显示:‘b’和‘f’。

3.习题2.22(p91)

4.习题2.23(p91)

5.习题3.3(p134)

6.输入一个两位数,输出对应的英文单词。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硬件要求:普通pc机,1G内存,100G硬盘空间即可。软件要求:Windows 7,包括C编译器的IDE。

八、实验步骤、实验编程与运行结果:

1.程序文件名为ex1_1,源程序清单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int a,b,c,d;

scanf("%d %d %d",&a,&b,&c);

d=a+b+c;

printf("%d",d);

}

典型测试数据(输入): 25 26 27

应输出(上机前自己分析的结果):78

上机时遇到的问题:wu

实际运行结果:78

2.程序文件名为ex1_2,源程序清单如下: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y,z;

scanf("%c",&x);

y=x+2;

z=x-2;

printf("%c %c",y,z);

}

典型测试数据(输入): h

应输出(上机前自己分析的结果): j f

上机时遇到的问题: wu

实际运行结果:j f

3.程序文件名为ex1_3,源程序清单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float r,s,c;

scanf("%f",&r);

s=3.14*r*r;

c=2*3*r;

printf("s=%f\n",s);

printf("c=%f",c);

}

典型测试数据(输入):5

应输出(上机前自己分析的结果):78.5 31.4 上机时遇到的问题: wu

实际运行结果:78.5 31.4

4.程序文件名为ex1_4,源程序清单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float c,F,a,b;

scanf("%f",&c);

a=9*c;

b=a/5;

F=b+32;

printf("%f",F);

}

典型测试数据(输入): 35

应输出(上机前自己分析的结果):95

上机时遇到的问题: wu

解决办法:

实际运行结果:95

5.程序文件名为ex1_5,源程序清单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int a,b,c;

scanf("%d %d",&a,&c);

b=a-110;

if(c==b)

{

printf("标准\n");

}

else if(c>=b+5)

{

printf("过胖\n");

}

else if(c<=b-5)

{

printf("过瘦\n");

}

}

典型测试数据(输入):180 70

应输出(上机前自己分析的结果):标准

上机时遇到的问题:无

解决办法:多测试几组典型数据;

实际运行结果:标准

6.程序文件名为ex1_6,源程序清单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int a,b;

scanf("%1d%1d",&a,&b);

if(a==1)

{

switch(b)

{

case 3:printf("thirteen");break;

case 4:printf("fourteen");break;

case 1:printf("eleven");break;

case 2:printf("twelve");break;

case 5:printf("fifteen");break;

case 6:printf("sixteen");break;

case 7:printf("seventeen");break;

case 8:printf("eighteen");break;

case 9:printf("nineteen");break;

default:printf("\n");

}

}

else if(a>=2)

{

switch(a)

{

case 2:printf("twenty");break;

case 3:printf("thirty");break;

case 4:printf("fouty");break;

case 5:printf("fifty");break;

case 6:printf("sixty");break;

case 7:printf("seventy");break;

case 8:printf("eighty");break;

case 9:printf("ninety");break;

default:printf("\n");

}

switch(b)

{

case 1:printf("one");break;

case 2:printf("two");break;

case 3:printf("threee");break;

case 4:printf("four");break;

case 5:printf("five");break;

case 6:printf("six");break;

case 7:printf("seven");break;

case 8:printf("eight");break;

case 9:printf("nine");break;

default:printf("\n");

}

}

}

典型测试数据(输入): 55

应输出(上机前自己分析的结果):fiftyfive

上机时遇到的问题: wu

解决办法:

实际运行结果:fiftyfive

九、实验结论:课下应提前做好,不然时间来不及。

十、总结及心得体会:应用生疏

十一、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无

报告评分:指导教师签字: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三

实验三类与对象 1.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定义和使用 2.掌握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声明 3.复习具有不同访问属性的成员的访问方式 4.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过程 5.学习类的组合使用方法 6.使用VC++的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2.实验要求 1.定义一个CPU类,包含等级(rank)、频率(frequency)、电压(voltage)等属性,有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其中,rank为枚举类型CPU_Rank,定义为enum CPU_Rank{P1=1,P2,P3,P4,P5,P6,P7},frequency为单位是MHz的整型数,voltage为浮点型的电压值。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调用顺序。 2.定义一个简单的Computer类,有数据成员芯片(cpu)、内存(ram)、光驱(cdrom)等等,有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cpu为CPU类的一个对象,ram为RAM类的一个对象,cdrom 为CDROM类的一个对象,定义并实现这个类。 3. (选做)设计一个用于人事管理的People(人员)类。考虑到通用性这里只抽象出所有类型人员都具有的属性:number(编号)、sex(性别)、birthday(出生日期)、id(身份证号)等等。其中“出生日期”定义为一个“日期”类内嵌子对象。用成员函数实现对人员信息的录入和显示。要求包括: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内联成员函数、组合。 3.实验内容 1.首先定义枚举类型CPU_Rank,例如enum CPU_Rank{P1=1, P2, P3, P4, P5, P6, P7},再定义CPU类,包含等级(rank)、频率(frequency)、电压(voltage)等私有数据成员,定义成员函数run、stop,用来输出提示信息,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也可以输出提示信息。在主程序中定义一个CPU的对象,调用其成员函数,观察类对象的构造与析构顺序,以及成员函数的调用。程序名: 2.使用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的运行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3.调试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Build | Start Debug | Step Into命令,或按下快捷键F11,系统进入单步执行状态,程序开始运行,一个DOS窗口出现,此时Visual Studio 中光标停在main()函数的入口处; 2)从Debug菜单或Debug工具栏中单击Step Over,此时,光标下移,程序准备执行CPU 对象的初始化; 3)单击Step Into,程序准备执行CPU类的构造函数; 4)连续单击Step Over,观察构造函数; 5)此时程序准备执行CPU对象的run()函数,单击Step Into,程序进入run()成员函数,连续单击Step Over,直到回到main()函数。 6)继续执行程序,参照上述的方法,观察程序的执行顺序,加深对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的认识。 7)再试试Debug菜单栏中别的菜单项,熟悉Debug的各种方法。 4.首先定义CPU类(可使用第二题中的CPU类)、RAM类、CDROM类。再定义Computer类;

单片机第一次实验报告

单片机第一次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自动化日期:20140327 地点: 实验一实验名称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keil软件和STC-ISP 软件的使用方法 2.点亮第一个发光管. 3.点亮1,3,5,7发光管 4.尝试让第一个发光管闪烁. 2. 主要仪器设备 1.一台pc机 2.一个单片机开发板 点亮第一个发光管. #include void main () { P1 &=0xFE; while(1) } 点亮1,3,5,7发光管 void main () { P1 &=0xAA;

while(1) } 尝试让第一个发光管闪烁.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void delay_ms(uint timer) { uchar j = 0; while(timer--) { for(j = 124;j>0;j--) { ; } } } void main (void) { while(1) { P1 &=0xFE; delay_ms(100); P1 |=0x01; delay_ms(100); } }

实验心得:这第一次试验,没准备,所以这次实验一上机啥都不会,也不知道该做啥,在同学的帮助下安装了程序和驱动,代码也是问同学才明白的。第一个代码,通过很顺利,但是测试第二个代码的时候电脑无法连接板子,后来重新安装了驱动才就能连接了。虽然感觉还是好多不懂的,不过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有一点成就感。

电子科技大学 汇编 实验报告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郭小明 学号:2011060100010 日期:2013年12月24日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一 学生姓名:郭小明学号:2011060100010 一、实验室名称:主楼A2-412 二、实验项目名称:汇编源程序的上机调试操作基础训练 三、实验原理: DEBUG 的基本调试命令;汇编数据传送和算术运算指令 MASM宏汇编开发环境使用调试方法 四、实验目的: 1. 掌握DEBUG 的基本命令及其功能 2. 学习数据传送和算术运算指令的用法 3.熟悉在PC机上编辑、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五、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计算以下表达式: Z=(5X+2Y-7)/2 设X、Y的值放在字节变量VARX、VARY中,结果存放在字节单元VARZ中。 1.编辑源程序,建立一个以后缀为.ASM的文件. 2.汇编源程序,检查程序有否错误,有错时回到编辑状态,修改程序中错误行。无错时继续第3步。 3.连接目标程序,产生可执行程序。

4.用DEBUG程序调试可执行程序,记录数据段的内容。 六、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PC机,MASM软件平台。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程序说明: 功能:本程序完成Z=(5X+2Y-7)/2这个等式的计算结果求取。其中X 与Y 是已知量,Z是待求量。 结构:首先定义数据段,两个DB变量VARX与VARY(已经初始化),以及结果存放在VARZ,初始化为?。然后定义堆栈段,然后书写代码段,代码段使用顺序程序设计本程序,重点使用MOV和IMUL以及XOR,IDIV完成程序设计。详细内容见程序注释。 程序清单:

第5章上机实验报告

第5章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程序运行中变量的作用域74。 (2)学习类的静态成员的使用。 (3)学习多文件结构的C++程序中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1)运行下面的程序,观察变量x,y的值。 【代码lab5-1】 #include"iostream" usingnamespace std; void fun(); int x=1,y=2; int main() { cout<<"Begin..."<

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组成原理上机实验 班级1237-小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2014年5月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基本运算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原理 (2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 进行逻辑、移位、算术运算将运算结果填入表。 输入数据,根据运算器逻辑功能表 表运算结果表

3.实验原理 本实验的原理如图1-1所示。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A和暂存器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A和B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ARM),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S0和CN来 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ALU的输出。如果是影响进位 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ALU零标志。ALU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CPLD 中。 图1-1运算器原理图 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较为简单,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在此对这两个部件不再赘述。移位运算采用的是桶形移位器,一般采用交叉开关矩阵来实现,交叉开关的原理如图1-2所示。 图1-2中显示的是一个4X4的矩阵(系统中是一个8X8的矩阵)。每一个输入都通过开关与一个输出相连,把沿对角线的开关导通,就可实现移位功能,即: (1)对于逻辑左移或逻辑右移功能,将一条对角线的开关导通,这将所有的输入位与所使用的输 出分别相连,而没有同任何输入相连的则输出连接0。 (2)对于循环右移功能,右移对角线同互补的左移对角线一起激活。例如,在4位矩阵中使用 '右1'和‘左3'对角线来实现右循环1位。 (3)对于未连接的输出位,移位时使用符号扩展或是0填充,具体由相应的指令控制。使用另 外的逻辑进行移位总量译码和符号判别。 运算器部件由一片CPLD实现。ALU的输入和输出通过三态门74LS245连到CPU内总线上,另外还有指示灯标明进位标志FC和零标志FZ。请注意:实验箱上凡丝印标注有马蹄形标记 ‘’,表示这两根排针之间是连通的。图中除T4和CLR,其余信号均来自于ALU单元的排线 座,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T1、T2、T3、T4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T1、T2、T3、T4, CLR都连接至CON单元的CLR按钮。T4由时序单元的TS4提供(时序单元的介绍见附录二),其余控制信号均由CON单元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模拟给出。控制信号中除T4为脉冲信号外,其余均为电平信号, 其中ALU_B为低有效,其余为高有效。 暂存器A和暂存器B的数据能在LED灯上实时显示,原理如图1-3所示(以A0为例,其

《MATLAB与数值分析》第一次上机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MATLAB与数值分析 学生姓名:李培睿 学号:2013020904026 指导教师:程建

一、实验名称 《MATLAB与数值分析》第一次上机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矩阵的生成、加、减、乘、除、转置、行列式、逆、范数等运算 操作。(用.m文件和Matlab函数编写一个对给定矩阵进行运算操作的程序) 2. 熟练掌握算术符号操作和基本运算操作,包括矩阵合并、向量合并、符号 转换、展开符号表达式、符号因式分解、符号表达式的化简、代数方程的符号解析解、特征多项式、函数的反函数、函数计算器、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的符号解、符号函数的画图等。(用.m文件编写进行符号因式分解和函数求反的程序) 3. 掌握Matlab函数的编写规范。 4、掌握Matlab常用的绘图处理操作,包括:基本平面图、图形注释命令、 三维曲线和面的填充、三维等高线等。(用.m文件编写在一个图形窗口上绘制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图形,并给出充分的图形注释) 5. 熟练操作MATLAB软件平台,能利用M文件完成MATLAB的程序设计。 三、实验内容 1. 编程实现以下数列的图像,用户能输入不同的初始值以及系数。并以x, y为坐标显示图像 x(n+1) = a*x(n)-b*(y(n)-x(n)^2); y(n+1) = b*x(n)+a*(y(n)-x(n)^2) 2. 编程实现奥运5环图,允许用户输入环的直径。 3. 实现对输入任意长度向量元素的冒泡排序的升序排列。不允许使用sort 函数。 四、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题目一: ①在Editor窗口编写函数代码如下:

电子科大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考核成绩:实验地点:仿真指导教师: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名称、目的、原理及方案2、经过整理的实验数据、曲线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以及得出的结论4、对指定问题的回答 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清楚、文字简洁、图表工整,并附原始记录,按时交任课老师评阅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测试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负反馈电路的设计原理,各性能指标的测试原理。 2、加深理解负反馈对电路性能指标的影响。 3、掌握用正弦测试方法对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量。 二、实验原理 1、负反馈放大器 所谓的反馈放大器就是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送入一个称为反馈网络的附加电路后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产生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与放大器原来的输入信号共同控制放大器的输入,这样就构成了反馈放大器。单环的理想反馈模型如下图所示,它是由理想基本放大器和理想反馈网络再加一个求和环节构成。 反馈信号是放大器的输入减弱成为负反馈,反馈信号使放大器的输入增强成为正反馈。四种反馈类型分别为: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电压取样电流求和负反馈,电流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电流取样电流求和负反馈。 2、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可以判断其反馈类型累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 3.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引入负反馈会使放大器的增益降低。负反馈虽然牺牲了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但它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指标,对电压串联负反馈有以下指标的改善。 可以扩展闭环增益的通频带 放大电路中存在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以及有源器件内部的极间电容,使得放大器存在有效放大信号的上下限频率。负反馈能降低和提高,从而扩张通频带。 电压求和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当 v一定,电压求和负反馈使净输入电压减小,从而使输入电流 s

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915-76 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 求(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 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 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 文件和.exe文件)。 3.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

1.格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 ④源代码:(.c的文件) 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 2.对c文件的要求: 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 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请注意:过时不候哟! 四、实验报告内容 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模式识别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模式分类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姓名:XXXXXX 学号:00000000 班级:电信11 时间:2014-04-1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支持向量机(SVM)的原理、核函数类型选择以及核参数选择原则等; 二、实验内容 2.准备好数据,首先要把数据转换成Libsvm软件包要求的数据格式为: label index1:value1 index2:value2 ... 其中对于分类来说label为类标识,指定数据的种类;对于回归来说label为目标值。(我主要要用到回归) Index是从1开始的自然数,value是每一维的特征值。 该过程可以自己使用excel或者编写程序来完成,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FormatDataLibsvm.xls来完成。FormatDataLibsvm.xls使用说明: 先将数据按照下列格式存放(注意label放最后面): value1 value2 label value1 value2 label 然后将以上数据粘贴到FormatDataLibsvm.xls中的最左上角单元格,接着工具->宏执行行FormatDataToLibsvm宏。就可以得到libsvm要求的数据格式。将该数据存放到文本文件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3.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该过程要用到libsvm软件包中的svm-scale.exe Svm-scale用法: 用法:svmscale [-l lower] [-u upper] [-y y_lower y_upper] [-s save_filename] [-r restore_filename] filename (缺省值:lower = -1,upper = 1,没有对y进行缩放)其中,-l:数据下限标记;lower:缩放后数据下限;-u:数据上限标记;upper:缩放后数据上限;-y:是否对目标值同时进行缩放;y_lower为下限值,y_upper为上限值;(回归需要对目标进行缩放,因此该参数可以设定为–y -1 1 )-s sav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的规则保存为文件save_filename;-r restor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规则文件restore_filename载入后按此缩放;filename:待缩放的数据文件(要求满足前面所述的格式)。缩放规则文件可以用文本浏览器打开,看到其格式为: y lower upper min max x lower upper index1 min1 max1 index2 min2 max2 其中的lower 与upper 与使用时所设置的lower 与upper 含义相同;index 表示特征序号;min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小值;max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大值。数据集的缩放结果在此情况下通过DOS窗口输出,当然也可以通过DOS的文件重定向符号“>”将结果另存为指定的文件。该文件中的参数可用于最后面对目标值的反归一化。反归一化的公式为: (Value-lower)*(max-min)/(upper - lower)+lower 其中value为归一化后的值,其他参数与前面介绍的相同。 建议将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放在同一个文本文件中一起归一化,然后再将归一化结果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4.训练数据,生成模型。 用法:svmtrain [options] training_set_file [model_file] 其中,options(操作参数):可用的选项即表示的涵义如下所示-s svm类型:设置SVM 类型,默

matlab第一次实验报告

Matlab第一次实验报告 2012029010010 尹康 1. 编程实现以下数列的图像,用户能输入不同的初始值以及系数。并以x,y为坐标显示图像 x(n+1) = a*x(n)-b*(y(n)-x(n)^2); y(n+1) = b*x(n)+a*(y(n)-x(n)^2) 程序代码: n=input('input the number of pionts:'); a=input('input a:'); b=input('input b:'); x=[]; y=[]; x(1)=input('input x1:'); y(1)=input('input y1:'); %输入点数、初始值以及系数for i=2:n x(i)=a*x(i-1)-b*(y(i-1)-x(i-1)^2); y(i)=a*x(i-1)+b*(y(i-1)-x(i-1)^2); %根据已输入的数据进行迭代end figure;plot(x,y,'linewidth',2) axis equal %横纵坐标等比例 text(x(1),y(1),'1st point') %标记初始点 运行结果:

心得体会及改进:在输入某些数据时,所绘曲线可能是一条折线(如:n=5,a=b=x1=1,y1=2)甚至只有一个点(如:n=5,a=b=x1=y1=1),此时可能出现曲线与坐标轴重合或无法看到点的情况,为了更清晰地展现曲线,可以使线宽适当加宽并标记初始点。 2.编程实现奥运5环图,允许用户输入环的直径。 程序代码: 函数circle: %在指定的圆心坐标处,用指定颜色、宽度的线条绘出指定半径、圆心角的弧 function f=circle(r,x,y,color,linw,alp1,alp2) alp=linspace(alp1,alp2); X=r*cos(alp)+x; Y=r*sin(alp)+y; plot(X,Y,color,'linewidth',linw) end 主程序代码: r=input('input r:');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上机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 1 - 二、Word文字处理基本操作 .............................................................. - 4 - 三、Excel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 - 6 - 四、PowerPoint幻灯片基本操作....................................................... - 8 - 五、网页设计基本操作 ...................................................................... - 9 - 六、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 ............................................................ - 10 - 上机实验作业要求: ○1在实验报告纸上手写并粘贴实验结果; ○2每人将所有作业装订在一起(要包封面); ○3全部上机实验结束后全班统一上交; ○4作业内容不得重复、输入的数据需要有差别。

实验名称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画图”和PrntScr快捷键。 3、学会使用“计算器”和Word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日历标注 利用“画图”和Word软件,截取计算机上日历的图片并用文字、颜色、图框等标注出近期的节假日及其名称,并将结果显示保存在下面(参考下面样图)。 运行结果是: 主要操作步骤是: 2、科学计算 利用“计算器”和Word软件,计算下列题目,并将结果截图保存在下面(参考样图)。 ○1使用科学型计算器,求8!、sin(8)、90、74、20、67、39、400、50.23、ln(785)的平均值、和值,并用科学计数法显示。 运行结果是: ②将以下十、八、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894.8125)10、(37.5)8、(2C.4B)16 运行结果是:(需要下载使用“唯美计算器”) ○3计算下列二进制数的加法与乘法:101.1+11.11;1101*1011 运行结果是:(参考样图)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 3、实验心得体会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五

实验五继承与派生 1.实验目的 1.学习定义和使用类的继承关系,定义派生类 2.熟悉不同继承方式下对基类成员的访问控制 3.学习利用虚基类解决二义性问题 2.实验要求 1.定义一个基类Animal,有私有整型成员变量age,构造其派生类dog,在其成员函数SetAge (int n)中直接给age赋值,看看会有什么问题,把age改为公有成员变量,还会有问题吗?编程尝试。 2.定义一个基类BaseClass,有整型变量Number,构造其派生类DerivedClass,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 3.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具有Maxspeed、Weight等成员,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自行车(bicycle)类有高度(Height)等属性,汽车(motorcar)类有座位数(SeatNun)等属性。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bicycle)类,在继承过程中,注意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如果不把vehicle 设置为虚基类,会有什么问题?编程尝试。 3.实验容及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定义基类Animal,成员变量age定义为私有的。构造派生类dog,在其成员函数SetAge(int n)中直接对age赋值时,会出现类似以下的错误提示: error C2248 : ‘age’ : cannot access private member declared in class ‘Animal’error C2248 : ‘age’ : cannot access private member declared in class ‘Animal’把age改为公有成员变量后重新编译就可以了。程序名:lab7_1.cpp。 2.编写程序定义一个基类BaseClass,构造其派生类DerivedClass,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用cout输出提示信息,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程序名:lab7_2.cpp。 3.用debug功能跟踪程序lab7_2的执行过程,观察基类和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 4.编写程序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注意把vehicle派生为虚基类。再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在main()函数中测试这个类。程序名:lab7_3.cpp。 编译成功后,把vehicle设置为非虚基类,再编译一次,此时系统报错,无法编译成功。这是因为若不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会出现二义性错误,程序不能成功编译。 4.思考题 1.如何在已有的类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类? 采用类的派生的方法,利用基类派生出子类,子类继承基类的属性,从而在已有基类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派生类,模式如下: class 派生类名:继承方式基类名1,继承方式基类名2,…,继承方式基类名n { 派生类成员声明; }; 2.基类和派生类对象的构造顺序是怎样的? 先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然后再调用嵌对象(派生类中的对象)的构造函数。基类构造函数的调用顺序是按照派生类定义时的顺序,而嵌对象的构造函数调用顺序是按照成员在类中声

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组成原理上机实验 班级 1237-小 姓名 学号 时间 2014年5月 成绩

实验一基本运算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原理 (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 输入数据,根据运算器逻辑功能表1-1进行逻辑、移位、算术运算,将运算结果填入表1-2。 表 1-1运算器逻辑功能表 表1-2运算结果表

3.实验原理 本实验的原理如图1-1所示。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 A 和暂存器 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 A 和 B 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 ARM),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S0和 CN 来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 ALU 的输出。如果是影响进位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 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 ALU 零标志。ALU 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 CPLD 中。 图 1-1 运算器原理图 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较为简单,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在此对这两个部件不再赘述。移位运算采用的是桶形移位器,一般采用交叉开关矩阵来实现,交叉开关的原理如图1-2所示。 图1-2中显示的是一个 4X4 的矩阵(系统中是一个 8X8 的矩阵)。每一个输入都通过开关与一个输出相连,把沿对角线的开关导通,就可实现移位功能,即: (1)对于逻辑左移或逻辑右移功能,将一条对角线的开关导通,这将所有的输入位与所使用的输出分别相连,而没有同任何输入相连的则输出连接 0。 (2)对于循环右移功能,右移对角线同互补的左移对角线一起激活。例如,在 4 位矩阵中使用‘右1’和‘左3’对角线来实现右循环 1 位。 (3)对于未连接的输出位,移位时使用符号扩展或是 0 填充,具体由相应的指令控制。使用另外的逻辑进行移位总量译码和符号判别。 运算器部件由一片 CPLD 实现。ALU 的输入和输出通过三态门 74LS245 连到 CPU 内总线上,另外还有指示灯标明进位标志 FC 和零标志 FZ。请注意:实验箱上凡丝印标注有马蹄形标记‘’,表示这两根排针之间是连通的。图中除 T4 和 CLR,其余信号均来自于 ALU 单元的排线座,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 T1、T2、T3、T4 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 T1、T2、T3、T4,CLR 都连接至 CON 单元的 CLR 按钮。T4 由时序单元的 TS4 提供(时序单元的介绍见附录二),其余控制信号均由 CON 单元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模拟给出。控制信号中除 T4 为脉冲信号外,其余均为电平信号,其中 ALU_B 为低有效,其余为高有效。 暂存器 A 和暂存器 B 的数据能在 LED 灯上实时显示,原理如图1-3 所示(以 A0 为例,其

并行计算第一次实验报告

并行计算上机实验报告题目:多线程计算Pi值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时间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集群任务提交方式; 2、掌握多线程编程。 二.实验内容 1、通过下图中的近似公式,使用多线程编程实现pi的计算; 2、通过控制变量N的数值以及线程的数量,观察程序的执行效率。 三.实现方法 1. 下载配置SSH客户端 2. 用多线程编写pi代码 3. 通过文件传输界面,将文件上传到集群上 4.将命令行目录切换至data,对.c文件进行编译 5.编写PBS脚本,提交作业 6.实验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atic double PI=0; static int N=0; static int numOfThread=0; static int length=0; static int timeUsed=0; static int numOfThreadArray[]={1,2,4,6,8,10,12,14,16,20,24,30}; static int threadArraySize=12; static int nTime=4; static int repeatTime=30; static double totalTime=0; struct timeval tvpre, tvafter; pthread_mutex_t mut; clockid_t startTime,endTime;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2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 最佳接收机(匹配滤波器) 实验报告 班级 学生 学号 教师任通菊

最佳接收机(匹配滤波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运用MATLAB软件工具,仿真随机数字信号在经过高斯白噪声污染后最佳的恢复的方法。 2、熟悉匹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3、研究相关解调的原理与过程。 4、理解高斯白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5、了解如何衡量接收机的性能及匹配滤波器参数设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于二进制数字信号,根据它们的时域表达式及波形可以直接得到相应的解调方法。在加性白高斯噪声的干扰下,这些解调方法是否是最佳的,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数字传输系统的传输对象是二进制信息。分析数字信号的接收过程可知,在接收端对波形的检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背景噪声下正确的判断所携带的信息是哪一种。因此,最有利于作出正确判断的接收一定是最佳接收。 从最佳接收的意义上来说,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的接收设备可以看作一个判决装置,该装置由一个线性滤波器和一个判决电路构成,如图1所示。线性滤波器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输出某个物理量提供给判决电路,以便判决电路对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发送信息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决,或者说作出错误尽可能小的判决。 图1 简化的接收设备 假设有这样一种滤波器,当不为零的信号通过它时,滤波器的输出能在某瞬间形成信号的峰值,而同时噪声受到抑制,也就是能在某瞬间得到最大的峰值信号功率与平均噪声功率之比。在相应的时刻去判决这种滤波器的输出,一定能得到最小的差错率。 匹配滤波器是一种在最大化信号的同时使噪声的影响最小的线性滤波器设计技术。注意:该滤波器并不保持输入信号波形,其目的在于使输入信号波形失 t输出信号值相对于均方根(输出)噪声值达到真并滤除噪声,使得在采样时刻 最大。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五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五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实验五继承与派生 1.实验目的 1.学习定义和使用类的继承关系,定义派生类 2.熟悉不同继承方式下对基类成员的访问控制 3.学习利用虚基类解决二义性问题 2.实验要求 1.定义一个基类Animal,有私有整型成员变量age,构造其派生类dog,在其成员函数SetAge(intn)中直接给age赋值,看看会有什么问题,把age改为公有成员变量,还会有问题吗?编程尝试。 2.定义一个基类BaseClass,有整型变量Number,构造其派生类DerivedClass,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 3.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具有Maxspeed、Weight等成员,Run、Stop 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自行车(bicycle)类有高度(Height)等属性,汽车(motorcar)类有座位数(SeatNun)等属性。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bicycle)类,在继承过程中,注意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如果不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会有什么问题?编程尝试。 3.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定义基类Animal,成员变量age定义为私有的。构造派生类dog,在其成员函数SetAge(intn)中直接对age赋值时,会出现类似以下的错误提示: errorC2248:‘age’:cannotaccessprivatememberdeclaredinclass‘Animal’errorC2248:‘age’:cannotaccessprivatememberdeclaredinclass‘Animal’把age改为公有成员变量后重新编译就可以了。程序名:lab7_1.cpp。 2.编写程序定义一个基类BaseClass,构造其派生类DerivedClass,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用cout输出提示信息,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程序名:lab7_2.cpp。 3.用debug功能跟踪程序lab7_2的执行过程,观察基类和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 4.编写程序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注意把vehicle派生为虚基类。再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在main()函数中测试这个类。程序名:lab7_3.cpp。 编译成功后,把vehicle设置为非虚基类,再编译一次,此时系统报错,无法编译成功。这是因为若不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会出现二义性错误,程序不能成功编译。 4.思考题 1.如何在已有的类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类?

西电微机原理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西电微机原理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及上机步骤。 2.掌握算术运算中,十进制数调整指令的应用。 3.掌握子程序的设计方法。 4.掌握DOS功能的调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586微机 1台 三、实验内容 编写求十进制数12678532与21736543之和的程序,并将和以十进制数的形式送屏幕显示。 编程要求与提示: [1] 两个加数均以压缩(组合)十进制数形式存放在ADD1和ADD2为首址的存贮器单元。 [2] 和以压缩十进制数的形式存入SUM以下单元。 [3] 将和送到屏幕显示部分功能的实现采用子程序的形式。 [4] 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全屏幕编辑软件建立源程序。 b.用masm.exe汇编程序对源程序进行汇编,形成目标程序。 c. 用link.exe连接程序对目标程序进行连接形成可执行文件。 d. 用DEBUG对连接通过的可执行程序进行调试。 四、实验内容对应的源程序及流程 源程序如下: STACK SEGMENT STACK DB 10H DUP(00) STACK ENDS DATA SEGMENT ADD1 DB 12H,67H,85H,32H ADD2 DB 21H,73H,65H,43H SUM DB 4H DUP(?)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SS:STACK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AX, DATA MOV ES, AX MOV AX,STACK MOV SS,AX LEA SI, ADD1[3] LEA BX, ADD2[3] LEA DI,SUM[3] MOV CX,4 CLC L1: MOV AL,[SI] ADC AL,[BX] DAA MOV [DI],AL DEC SI DEC BX DEC DI LOOP L1 CALL DISPAL ; ------------EXITPROC: MOV AH,4CH ;结束程序 MOV AH,1 INT 21H ; ------------DISPAL PROC NEAR PUSH AX PUSH BX PUSH CX PUSH DX PUSH DI LEA DI,SUM MOV CX,4 DISPAL2: MOV AL,[DI] SHR AL,1 SHR AL,1 SHR AL,1 SHR AL,1 MOV AH,2 MOV DL,AL ADD DL,30H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撰写模板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 2018 - 2019 - 2 )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老师: 实验学时:1.5h 实验地点:基础实验大楼425 实验时间:2019.4.9 14:30—16:00 报告目录 一、实验课程名称:电路实验I 1.实验名称:BJT放大器设计与测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BJT管的基本放大特性。 2. 掌握BJT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 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 4. 掌握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增益)的测试方法。 5. 掌握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6. 掌握放大电路幅频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GDS1152A型数字示波器一台。 EE1641B1型函数发生器一台。

通用面包板一个。 1kΩ电阻;10mH电感;0.047μF电容若干。 四、实验原理:

3、测试方法 (1)静态工作点调整与测试 对直流电压的测量一般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时测出晶体管各管脚对地的电压。 (2)放大倍数的测试 用晶体管毫伏表或者示波器直接测量输出、输入电压,由 Av=vo/vi 即可得到。(3)放大器输入电阻的测试

在放大器输入端口串入一个取样电阻R,用两次电压法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 (4)放大器输出电阻的测试 在放大器输出端口选择一个合适的负载电阻RL,用两次电压法分别测量空载与接上负载时的输出电压,计算输出电阻Ro。 (5)放大器频率特性的测试 用点频法测试法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并求出带宽。 五、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2)电压增益测试 (3)输入电阻测试 (4)输出电阻测试 (5)幅频特性测试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静态工作点调整与测试 令VCC=+12V,用万用表测量VE、VB、VC,计算VBE、IEQ、VCE,数据记入表格中。 2、放大倍数的测试 用函数发生器输出一个正弦波信号作为放大器的输入信号,设置信号频率 f =1kHz,(有效值)Ui=5mV,测量U0 ,计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增益)Av。数据填入表中,定量描绘输出波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